体育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2:20:56

体育文化论文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1

研究方法

访谈法首先,笔者利用体育课中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对5个班级1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由式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相关看法。发现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体育课堂常规、考核的要求、标准等规章制度,体育知识、信息的传播等关注度高。其中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学生较为重视体育物质条件的质量好坏和先进程度,体育制度的合理程度,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时尚性。其次,笔者对3名非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结构性访谈,了解他们大学期间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看法。发现他们较为关注体育物质条件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体育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有用性和准确性。最后,对所带学习小组的6名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了访谈培训,然后分发了结构性访谈问卷提纲,让他们在暑假期间找1-2名同学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除印证了第一次自由访谈的结果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制度环境较好,但需要更加人性化,体育物质环境较落后,体育精神文化感受较弱,部分学生提出体育场馆收费,体育知识、信息接受的太少。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文化、文化环境、体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及科研论文,针对文化环境的概念和内涵,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作为观察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三个维度指标。同时根据课题组查阅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8轮研讨、专家的3次咨询和修改,最终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划分为物质的质性和物质的文化意蕴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划分为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的执行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划分为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和精神文化的效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查询相关文献,制定了初步问卷,经过8轮问卷的制定、讨论、修改后,形成调查问卷的指标。之后采用特尔菲法,请了马卫平等20位省内专家对问卷指标的确定进行了2轮意见咨询和修改。然后针对长沙市6所高校分发了10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针对调查情况,对于多选排序题进行了删减,从而形成最终调查问卷。最后,请这些专家对最终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其中,18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合理,2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很合理。问卷调查于2011年5月10日至20日进行,选取了湖南师范大学等20个省内高等院校,每个学校分发问卷50份,合计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961份,回收率为96.1%。其中有效问卷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间隔10天再次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对象中随机选取了50人发放问卷,对两次调查的客观性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求得平均相关系数为r=0.87,表明问卷的信度较高,可靠性较强。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7.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次和均数统计处理。首先,为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现状,笔者对有效问卷的总体回答情况进行了频次统计分析,计算了每一题目每一选项的被选频次及其所占该题目选择总人数的百分比,并根据正向和负向选项所占百分比大小进行了现状情况的分析。其次,为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笔者按五级量表的计分形式,分别赋予正向到负向选项5、4、3、2、1分,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总分和均数,并根据均数大小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即正向和负向的分界中点为3,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正向,数字越大则正向程度越强。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负向,数字越小则负向程度越大。

研究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既然物质文化是由实物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那么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就是由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器具等体育物质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物质自身具有某些性能,体现一定的性能水平,即具有一定的质性,它不仅影响运动参与及效果,而且构筑着自身的器物文化。体育物质的质性就成为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场馆的有无、场馆的建设质量、器材设备的多少等是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5]同时,这些体育物质是由人来使用,体育物质因而呈现某些富有人文意义的状态或特征,使得体育物质蕴含了一定的文化意蕴,这就构成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即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高校体育物质的质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种类的齐全性、体育场(馆)数量的充足性、体育场(馆)质量的好坏性、体育场(馆)设备的先进性、体育场(馆)卫生的好坏性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质性指标。图1体育物质的质性学校体育场(馆)的种类情况中,非常齐全和比较齐全的比例占据了56.7%,这说明高校现有体育(馆)的种类较为丰富多样,能较好地保证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兴趣得以实现;学校体育场(馆)的数量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占据了35.8%,同时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占据了22.7%,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尚有一定差距,这会造成学生运动“堵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学校体育场(馆)的质量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39.0%,远大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12.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质量较好,有利于消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对于硬件安全性的心理顾虑;学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中,非常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比例占据了28.8%,比较陈旧和非常陈旧的比例占据了17.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与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尚有一定的差距,陈旧落后的体育设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体育运动对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吸引力;学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46.9%,远高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9.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较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在运动环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具有较好的心理舒适度。图2体育物质质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质性的总体均数3.295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质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科学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质性水平。其中体育场(馆)的种类、卫生条件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设备先进条件、数量情况、质量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三个薄弱环节。高校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体育场(馆)环境卫生的保持、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爱护、体育场(馆)体育知识的传递、体育场(馆)体育精神的传递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意蕴的指标。图3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学校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中,非常文明和比较文明的比例占据了59.0%,这说明学生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较为文明,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9.5%,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为28.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与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等于给学生在校园内参与体育运动设置了一个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60.4%,这说明学生们较为爱惜高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有利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40.1%,比较不爱惜和非常不爱惜的比例为22.9%,这说明学生对于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尚存在不小的缺陷,这将形成一种负向的行为导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消极的影响,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宣传体育锻炼常识、奥林匹克知识等的海报、墙报、宣传栏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5%,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5.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知识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知识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知识、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关于拼搏、竞争、合作精神之泪的体育口号、图片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3%,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1.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精神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精神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精神、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图4体育物质意蕴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的总体均数3.349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这一层面,高校也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它同样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学生言行的引导,弘扬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文化意蕴。其中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对环境卫生的爱惜情况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学生对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四个薄弱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是由制度、条例、法规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影响学生体育运动的制度、条例、规矩等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制度用来引导学生体育行为,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制度是由人制定而施用于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人的活动,具有文化背景的人使得这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实践活动,深深地烙上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的痕迹,从而构筑了丰富的制度文化。那么这就涉及到从两个方面看待制度文化。其一是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即制度的合理性;其二是制度的实施是否有效力,即制度的执行力。因此,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主要从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与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两个维度来观察。正如研究者所说[6]:制度环境指课堂内外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以及各成员对这些规章和条例等的认识态度和执行情况所形成的制度氛围。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要求的合理性、免考、缓考要求的合理性、教学内容规定的合理性、教学要求的合理性、考试要求的合理性、补考要求的合理性作为观察制度的合理性指标。图5体育制度的合理性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76.0%,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较为合理,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能够有效形成一种外在的制度张力,给学生的课堂行为予以合理的引导和约束;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6%,这说明高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较为合理,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体育免考、缓考行为,而且制度设计考虑了学生的伤、病、痛等实际情况,能够使体育运动更好地为合适人群的身体健康服务,体现了制度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7.4%,这说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9.5%,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或学习产生心理认同,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学校体育考试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8.5%,这说明高校体育考试要求比较合理,学生较为认同体育考试的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对于教学评价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体育补考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0%,这说明体育补考要求较为合理,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体现了制度对于“弱势”人群的关照。图6体育制度合理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的总体均数3.7998>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合理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它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合理需求与实际情况,增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合理性。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教学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领先,学校体育补考要求、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教学内容的规定、考试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完善后四个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的重视性、课堂常规的应用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课堂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作为观察制度的执行力的指标。图7体育制度的执行力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经常被强调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31.7%,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3.1%,这说明教师对于课堂常规的重视尚有不足,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强化,课堂常规的效力将打上一个折扣;同学们的言行不符合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时,是否经常被纠正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40.2%,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19.1%,这说明教师在课堂常规的应用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学生错误的课堂行为不被及时的指出和纠正,课堂常规就流于了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审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5.5%,这说明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免考、缓考的审批较为规范,学生更为深刻的体验制度的有效性,体现了较好的制度执行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3.2%,这说明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规范,避免了随意性和无序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能更为有效的学习;学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6.8%,这说明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较为规范,教师以身作则,按部就班组织教学,能够更好的引导和规范学生学习;学校体育考试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4.0%,这说明体育考试较为规范,有效的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再加上学生对于考试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学校体育补考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8.2%,这说明体育补考较为规范,再加上学生对于补考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图8体育制度执行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的总体均数3.5249>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执行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相结合,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执行力。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的情况相对领先,对课堂常规的重视性、对课堂常规的应用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重视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2.3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是思想、意识、观念等凝结而成的文化,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建构学生体育思想、意识、观念等精神文化的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构成。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运动中主体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主体对于体育运动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层面的实践活动一旦受到主动的、有序的引导,将会产生更为积极有效的结果。尤其针对大学生这一价值观、人生观尚在逐步形成的群体,在校园中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无疑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一个在校园中建构积极体育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环境。那么,校园内是否科学地进行了体育精神文化的建构活动,即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以及这一建构活动是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就成为了观察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两个主要维度。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运动宣传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关注大学体育运动,了解大学体育文化价值观,激发大学运动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7]体育精神文化形态一经形成就成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影响和规范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时间的充裕度、传播时间段的合适度、传播频次的充裕度作为观察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指标。但考虑到体育物质和制度条件是高校体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则不一定。所以研究增加了传播体育精神文化载体的有无、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两个问题,并将其放在此部分最前面,从而判断高校是否有进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学校校园内有哪些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校园电台(555人)、体育社团(728人)、图书馆(342人)、校园体育活动(718人)、体育教师(734人)、其他教师(195人)、辅导员(245人)、同学(419人)、宿管员(124人)、其他人员(113人)、完全没有(0人)、其它(2人)。该题是可多选题,考虑到同一学校不同学生可能由于个人感受或体验不同而产生不同选择。通过数据可以得到的判断是校园内肯定有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载体,其中学生感受最明显的三大传播载体是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活动;学校校园内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为:校园电台(281人)、体育社团(493人)、图书馆(149人)、校园体育活动(572人)、体育教师(614人)、其他教师(75人)、辅导员(111人)、同学(256人)、宿管员(41人)、其他人员(51人)、完全没有(24人)、其它(2人)。该题是限选3项的排序题,但是不少同学没有排序,故只能通过选项频次来进行重要性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三项传播载体。上述两个问题提示我们,高校建构体育精神文化时,需要在发挥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加强其它传播载体的作用,尤其是校园电台这一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图9体育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充足与否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为38.0%,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为,20.1%,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总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未能有足够多的时间感受体育精神文化,缺乏时间保证的文化侵染难以对他们形成显性的影响;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与否情况中,非常合适和比较合适的比例为45.8%,比较不合适和非常不合适的比例为10.3%,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段总体来说较为合适,大部分学生在合适的时间接收了体育精神文化信息,能够较好的引起他们的注意,有效地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同时仍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不合适,这提示我们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时间段进行传播;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多少情况中,非常多和比较多的比例为32.0%,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5.7%,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频次存在较大的不足,学生缺乏足够多的刺激,难以对体育精神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的总体均数3.2291>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这一图10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有序性均数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于体育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科学有序地弘扬体育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常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有序性。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度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时间充裕度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努力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传播内容的时尚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作为观察精神文化的效力指标。图11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全面的情况中,非常全面和比较全面的比例为36.2%,比较不全面和非常不全面的比例为19.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全面性尚存在欠缺,未能全面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精神文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科学的情况中,非常科学和比较科学的比例为45.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科学性情况较好,传输了学生科学准确的体育精神文化信息,有利于保证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时尚的情况中,非常时尚和比较时尚的比例为36.3%,比较不时尚和非常不时尚的比例为16.9%,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时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与学生们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是否形成了较好的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的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47.3%,比较不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为11.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总体具有较好的影响,形成了较好的体育风气或氛围,有利于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反映出良好的体育精神文化效力。同时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认为不好,这说明不良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依然在一定范围存在,提示我们要继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转化或消除消极体育文化环境因素,构建良好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图12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效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效力的总体均数3.3136>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审核,多渠道汇集先进、科学的体育信息,多途径扩大校园影响力,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效力。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科学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全面性、时尚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2

根据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管理条例》对概念的界定,体育是指为筹集体育事业发展资金发行的,印有号码、图形或文字,供人们自愿购买并按照特定规则获取中奖权力的书面凭证。体育文化是体育的灵魂,是体育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体育的发行与设计一直都比较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使其增加了文化性、趣味性、公益性、传统性及文艺性。我国的体育蕴含了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体育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将我国优秀的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传统习俗文化融入其中,通过特有的表现形式使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比如: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即开型体育以海阳大秧歌和亚沙会吉祥物为票面图案,融合了丰富的运动元素和中国文艺特色,并且设计者在票面上加入了蓝色的海洋、金黄色的沙滩,两只小螃蟹点缀在沙滩上,显得活泼又有趣。我国的体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结合体。比如“黑旋风”体育就结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李逵的绰号,另外在票面设计上,“黑旋风”汲取了美国同名最畅销即开的成功元素,采取极具诱惑的黑色票面,加之不失华美的简约花纹,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它。我国体育文化融入了国际文化以及前沿体育文化元素。比如:山西省11市同步举行的以NBA为主题的即开型体育,这些在票面设计上,选取NBA受欢迎的球员和队徽等设计元素,包含了超过30位NBA顶级球员以及近20支NBA球队的形象。我国体育具有浓郁的公益文化色彩,体育在全面健身和爱心救助等公益事业上充分展示了体育文化的公益特色。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即开型体育就担负起为地震灾区筹集重建资金的重任。据统计,从2008年7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即开型体育“顶呱刮”共取得销售383亿元的成绩,为地震灾区募集资金38.3亿元。

2我国体育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营销的重要内容。比如平安保险的品牌营销,处处以传播中国平安文化为先导,“中国平安,平安中国”令多少中国人成为平安保险的忠实客户。我们可以看到在产品的深处包含着一种隐性的东西—文化。企业向消费者推销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产品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还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满足他们高品位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营销方式进行文化营销。我国体育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虽然购买人群日益增多,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但是按照国际通行的经验,一个国家正常的发行规模应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而我国每年的实际发行量却与这个数差距甚远,发行总量只排在世界第12位,这和我国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远不相称。因此,转变体育的营销方式、进行文化营销已势在必行。文化感召力在提升,文化营销越来越成为营销的利器。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位,不同的营销策略就会取得截然不同的营销效果。如,河北一家高钙乳业公司,生产的牛奶虽然质量好、价格公道,但始终没有创造强势的营销业绩,企业后来邀请专家策划文化营销战略,利用当地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名胜——“元宝山”注册商标,在世界牛奶日推出“咱们的元宝山,大家的健康源”文化营销活动,很快形成了强势的营销态势。同样,我国体育在营销上注入了文化要素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效果。如,印制了NBA顶级球员形象的即开型体育就得到了热卖,另外,属相拜年、全家福、舞龙舞狮、年年有余等蕴含着我国丰富传统文化的也得到了广大彩民们的喜爱。文化是土壤,产品是种子,营销好比是在土壤里播种、耕耘,培育出品牌这棵幼苗。所以,对体育进行文化营销符合时代特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3我国体育的文化营销理念

理念含有信念、观念、精神、思想之意,最先用于西方美学和哲学领域,后又引入经济管理领域。体育的文化营销理念就是体育营销的灵魂、源泉,指导体育进行营销的创造性思维,是在集中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革新进行体育文化营销的思维范式。文化营销从关注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出发,将文化因素注入到整个营销过程来实现消费者价值的增值和升华,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实现对体育工作人员和消费者的终极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是“以人为本”的实质内涵。对于体育的经营和销售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既关注体育的工作人员,又要关注体育的消费者。文化营销不是喊口号,它不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容的问题。体育要打好文化营销这张牌,首先就是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共同营造体育的文化氛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体育没有进行好自身的文化定位,那文化营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在实施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策略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兴趣偏好、购买行为等因素,针对不同需求特点、不同阶层、不同消费习惯的人群实施不同的文化定位策略。如针对体育爱好者就要进行体育文化定位,针对低收入人群进行体育博弈文化的定位,针对中高收入人群进行体育的公益文化和传统文化定位。其次,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防止文化营销的异化,在多元文化撞击的时代,文化营销可能异化。体育进行文化营销,一定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健康、向上的营销文化,防止、封建迷信色彩等文化的渗透与蔓延。由于游戏对人性极易造成恶性诱导,使者的目标只有一个,即赢取巨额奖金,这会给社会和参与者家庭及其本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广大群众购买体育时,应给予正确的文化宣传、引导,以减少或杜绝少数参与者不理性的行为。

4我国体育的文化营销模式

体育的文化营销是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系统,对体育进行文化营销可采取以下几种营销模式。

4.1公益文化营销模式

体育发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筹集资金的。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资金构成比例为:返奖奖金比例不得低于总销售额的50%,发行经费比例不得高于总销售额的15%,公益金比例不得低于总销售额的35%。虽然自从发行体彩到现在,体育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目前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体育的公益文化性质,也不知道体育的收益金到底如何使用。因此,体育的公益文化性质一定要宣传到位,可通过电视公益广告、自办媒体型广告、网络宣传、新闻报道、营业网点宣传等方式,让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尤其是中高收入阶层知道购买体育不单是为了获奖,最主要的是为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一份贡献。花几元钱不但收获了一份希望,还献出了一份爱心。

4.2传统文化营销模式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并且传统文化形式各样、生动有趣、各具特色,如节日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少数民族风情文化等。我国体育在进行营销时一定要借助传统文化这一广阔的舞台,让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入到体育的设计、宣传和销售中。在体育的设计中可以选择喜闻乐见的历史人物、十二生肖、节日典故或少数民族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体育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体育的文化品位,传承并宣传了我国传统文化,并且会拉近体育与广大彩民之间的距离,受到广大彩民的喜欢。在宣传与销售中也可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文化营销,在各营业网点进行节日氛围的营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4.3体育文化营销模式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如今的体育文化,是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体育本身就是体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同时体育展现的体育文化越丰富、越多样,就越易受到体育爱好者的喜好。体育在设计和宣传中可充分运用民族传统项目,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可与最受欢迎的体育比赛、体育明星紧密结合;也可充分利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馆。

4.4地方特色文化营销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民族特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对当地人们来说更具有亲和力。体育在设计上就可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的这种亲和力,如地方性体育可印制当地有特色的民族活动,像扭秧歌、抢花炮;也可印制当地独特的风景面貌,像海滩、贝壳、名山秀水等。体育的宣传营销可借助当地的特色活动和特色节日进行地方特色文化营销,这样可以使消费者对体育有一种亲切感,在建立忠实顾客群方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4.5娱乐文化营销模式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3

就当前本地农村中学的实际而言,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园墙报、班级板报、校报、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等。校园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有着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但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其作用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体育教师应着力将自身融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与德育处、团委、年段长等部门沟通,提出可行性方案,将体育文化列入学校相关部门工作的范畴。例如,在校园墙报和班级板报中出一期“体育与健康”专刊或“校运会”专题;在校园广播栏目中设置“校园体育”栏目;在校报中开辟“校园赛事我点评”栏目。在校运会期间,我校体育组指导学生收集“奥运感人故事”,并在校园广播站滚动播出,营造了浓郁的赛会氛围。校运会过程中,每日张贴的校运会龙虎榜和校运会志愿者风采等宣传墙报,极大地吸引了师生的眼球,促进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的形成。总之,要充分关注校园媒体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校园媒体在涵养体育文化中的独特功能,将体育文化作为校园媒体关注的内容之一,真正让体育文化通过校园媒体润物无声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开展系列活动,丰富体育文化

各种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载体,《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要组织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结合校情和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拓展体育课教学内容,丰富校园体育生活,发展校园体育文化。首先,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充分结合校情和生情。体育教师应结合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本校运动场所和器材实际情况,开展适合的体育活动。例如,永安二中地处农村,大多数学生周末及节假日都有帮助父母做农活的习惯,我依据这种校情和生情开发了“模拟劳动”的体育活动,即模拟农村搬运、抢收等农活情境,开展负重障碍跑、定时搬物等体育游戏活动,很受学生欢迎,营造了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其次,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强调程序感和仪式感。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激发学生体育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道德为目的的活动。校园体育活动不是一项纯体力的负担,而是一种融入教育元素和审美概念的活动,它应富有程序感和仪式感,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深刻的认识其蕴含的价值。例如,我在编排组织校运会、学生篮球赛等活动过程中,注重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设计,开幕式上的“班级风采展示”巡游、闭幕式上的“体育道德颁奖”及“获奖感言宣读”,都令学生向往并激动。活动过程中校园广播的“活动快讯”栏目滚动播放的校园体育明星风采更是让学生有了价值满足感。总之,注重程序感和仪式感的校园体育活动更能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过程之美,收获成长和向上的力量,也让活动本身更具美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

三、创新课堂教学,涵养体育文化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计划、达成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体育教师应着力创新课堂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及素养,通过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涵养校园体育文化。首先,教师应精心备课,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结构形式。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面大为拓宽,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汲取时代精华,注重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例如,可以引入电视娱乐节目的时尚元素,运用“活动闯关”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增强教学实效。其次,教师应广泛涉猎,不断拓展体育课教学。体育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体育技能的指导者,还应是体育知识的传播者、体育道德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相关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平等、公正等体育道德意识,培养果断、刚毅、互助等体育精神,当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四、结语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4

本文作者:张丽萍工作单位:贵阳学院体育系

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教会认为竞技运动和游戏有悖于上帝的旨意,违背基督教教义,故禁止其信徒参加任何竞技和游戏,违者要遭到惩罚。以竞技为职业的竞技者和角斗士必须保证永远放弃这种职业才能成基督徒。如当时有一张教会的通知书上写道:如果有人在节日、或圣诞节的晚上去参加游戏、赛马或戴假面具,要处以7年以内禁止外出,每天鞠躬100次,祈祷200次的惩罚。随着公元392年,罗马皇帝正式将基督教定为国教,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和其他竞技会从此销声匿迹。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在基督教的控制和影响下,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学校体育。中世纪欧洲的教育机构只有教会学校,而教会学校的唯一教育目标是控制青少年的精神,强制他们信仰基督教,接受基督教教义。其教育内容是《圣经》和基督教的神学,体育活动被排斥在外,学生如果从事和身体有关的活动将受到严厉的体罚。和古希腊雅典注重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相比,中世纪欧洲的学校体育无疑是巨大的倒退。这种没有体育的学校教育体系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后才得以改变。对中世纪晚期体育的影响公元5世纪到公元11世纪初是欧洲体育的衰落时期,随后,骑士体育的形成和民众体育的开展使欧洲体育开始复苏,并为欧洲近代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骑士体育形成于公元11世纪末的骑士体育是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结合。骑士体育系指骑士为了参加战争的需要而形成的身体和技艺训练的方法手段体系。骑士体育是欧洲中世纪唯一被基督教教会允许的体育形式,骑士阶层是当时唯一的武力阶层,拥有战马、武器、装备,在世界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教会通过把骑士晋封仪式纳入到宗教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加强了对于骑士阶层的控制,骑士转变成了“基督的战士”,并且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成了主力军。骑士体育成为教会维护其统治的工具。骑士体育的竞技内容主要是骑士比武。在中世纪,战争和竞技是骑士的主要职能。与平时枯燥乏味的体育和军事训练相比骑士更热衷于竞技,也就是比武大会。骑士比武最早出现在法国和普罗旺斯,11世纪末开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最初的比武只是单纯的两个骑士之间的竞赛,规则非常简单,没有太多的限制,参赛的骑士所用的都是战场上真正的武器,比赛粗暴、残忍,与一场真正的战争没有什么两样,伤亡事故是经常的事情。到了13世纪,已经有许多人在比武场上丧生。领袖们包括教皇曾对此作出警告。例如1240年在科隆那举行的比武就导致六十多人死亡。教皇希望骑士能为十字军在圣地作战,而不是在比武中白白牺牲。不少统治者企图把比武用的武器变钝,以减少受伤的意外,13世纪以后,比赛的规则开始逐渐完善起来,对于参加人数、比赛形式、比赛装备都有所限制和规定,减少了比赛的伤亡性,比赛的过程也富于观赏性和娱乐性。14世纪时,比武大会更加成熟,有一套严格的比赛规则和章程,和近代的运动会比较接近。这时候比赛的运动员——骑士们参加比武大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展示武艺,而且是为了获得奖品和荣誉,以及贵妇人的青睐。15世纪以后的比武大会,越来越注重礼仪和形式,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变成了一场娱乐性的盛典,成为了国王和大贵族展示自己实力,炫耀财富的途径。

17世纪初,比武大会基本上销声匿迹了。骑士的竞技体育并不仅仅限于比武,他们除了在封建主的庄园里狩猎之外,作为随从他们在城堡附近经常举行跑、跳、投掷、角力、游泳等比赛。参加十字军东征归来的骑士,把马球推广到了整个欧洲。以及中世纪后期宫廷生活的改变,也影响了骑士舞蹈的发展。骑士体育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骑士七技。骑士体育教育分为三个阶段,侍童阶段、扈从阶段、骑士阶段。骑士阶层的男孩满7岁时,就到高一级的封建主家庭接受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学习礼法、文化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此为侍童阶段。侍童到14岁时充当男主人的扈从,学习狩猎和军事技术,比如跑、跳、角力、游泳、马术、战斧、弓箭等,此为扈从阶段。扈从到21岁通过测验或考试,则被授予骑士称号。综合骑士教育的三个阶段,其教育内容为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骑士教育使体育成为了欧洲中世纪教育的内容,尽管其特点是围绕军事技术和战争技能,但在欧洲中世纪体育活动极端萎缩的状态下,骑士体育教育是当时欧洲体育的代表。民众体育欧洲中世纪的民众体育,主要是指这一时期的农民和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中世纪晚期,农民有了一定的私有财产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为农民的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欧洲中世纪晚期农民的体育活动通常是作为宗教庆典的助兴活动开展的。一般是在农闲之时、五月节、圣诞节以骑士受封或领主家嫁娶喜事之日进行。在这一时期。原始足球、棒球、半球、槌球、摔跤、投石、赛跑、滑冰、赛马、跳舞等活动在民间广泛流行。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的不断削弱,城市居民的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一些欧洲城市,出现了正规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如1920年法国出现了最早的室内网球场;出现了有组织的体育组织和协会,如成立于1042的比利时根特击剑协会,1299年在英国成立了草地地滚球俱乐部,1399年成立了弗兰德射箭学会;与此同时,有职业联合会特点的活动方式和比赛也随之出现,如船夫撑蒿打斗成了西欧渔民和船员喜爱的竞赛。

综上所述,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体育的影响并不是全然负面和消极的。在欧洲中世纪早、中期受基督教教义和身体观的影响,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到极大地阻碍,处于长期的停滞和倒退状态。早、中期的衰落状态并不是欧洲中世纪体育文化的全部。中世纪晚期独特的骑士体育和丰富的民众体育才是其典型代表。近代体育的萌芽和发展都离不开灿烂的欧洲中世纪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整体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当前,韩国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困难重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近况堪忧。回顾相关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个案研究为主,尚未挖掘相关的理论来支撑和指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本文创新性地尝试运用人类文化学中的文化整体论理论,从“整体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相关理论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旨在提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1研究背景与目的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申遗”之争最终以韩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与此同时,这一事件在中国国内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思考,甚至要求国家文化部门上书联合国,正本清源。2013年12月,韩国的“泡菜文化”被收录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翌年,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韩国的申遗之路上,中国总是面对着诸多尴尬和无奈,让许多中国人倍感遗憾和惋惜,认为“泡菜”、“暖炕”等技艺和文化应该属于中国,却屡屡被韩国“捷足先登”。由于中国文化与韩国文化相似度较高,韩国的“申遗”项目往往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韩申遗之争,一方面可以看到韩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而另一方面,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滞后,和许多“申遗”机会失之交臂。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国家部门还是普通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并试图探寻各种方法来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即便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人民对于古老的文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情结。同时,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源泉,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许多欧美的文化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根据现有的研究来看,目前,学术界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定义众说纷纭,不尽相同,尚未达成共识。根据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别于传统体育,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保护意义的各种体育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表现空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既体现出体育对于育人育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由于其自身的“非物质性”、“地域性”和“历史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颇大,社会环境的改变、表现形式的流失、传承人员的匮乏,使得不少人类宝贵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亡,濒临灭绝。虽然政府和学术界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从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来看,保护过程问题较多,效果差强人意,急需探寻合适的方式来保护人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分析法

查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文件,并且选取数据库中国知网,以“文化整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搜索相关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亦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zgfy.org/)搜集相关资料,这些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目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进程的梳理和本研究思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2逻辑分析法

在阅读相关政策和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认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厘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的保护方式,探寻文化人类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并且尝试从文化整体论视角下探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3研究结果

3.1文化整体论

3.1.1文化整体论的核心观点。文化整体论是文化人类学学科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强调在研究人类行为时,不能只针对行为本身进行研究,而应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人类文化的整体特质,注重将文化现象作为一个有内部联系的整体加以探讨。3.1.2文化整体论的历史沿革。1895年,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SociologicalMethodsCri-teria)—书中首先提出“整体”(Holism)这一概念,他认为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都不是实体化了的东西,而只是一种特殊现象的系统化的总体。以此为基础,文化整体论始终贯穿于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始终。1871年,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出版的著作《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或者说文明是一个宏观的大概念,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艺术、风俗,甚至包括法律、信仰、道德等,并且人作为一定的社会成员是可以获得这些内容的[1]。对于文化人类学家来说,“文化”是长期以来人类生活方式的载体,是不断传承下来的观念、行为模式、器物和艺术,并且认为每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会各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根据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学者博厄斯的相关观点,其认为文化的发展是具有内在逻辑的,因此,应该从整体的高度和角度去分析和看待人类文化的动态发展和演进过程。文化现象是极为复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经济政治都会影响到文化的发展。博厄斯强调实地调查的科学性和必要性,重视从特定文化的整体脉络出发,体现了在人类文化学中“整体论”的重要性。在继承博厄斯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克鲁伯的文化观认为文化的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存在着可循的规律,并且具有一定的模式和体系,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影响和制约。“结构功能主义”代表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在发展社会功能主义学说的同时,也开创了别具一格的英国式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维持人类每项行为的习惯模式,并且每种文化都能满足社会人的诉求。而功能本身就是指整体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赖,要想把握某一文化的特征,应把它放在整个文化脉络来分析。1930年,文化形貌学说逐渐兴起,本尼迪克特作为代表学者在著作《文化模式》中提出首先提出了“文化模式”理论。本尼迪克特认为“模式”是一个将各项行动赋予意义的概念,而且可以把各项行动融合在文化整体之中。换句话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多种“模式”,并且构成了文化的综合体。斯德华的文化生态学思想将文化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认为对于文化的分析首先要分析生产技术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需要认清行为的本质和特质,并且辅以特殊的方式或路径去开发在特定区域中存在的行为,以此形成一种相对有效而固定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还需注重研究该行为模式对地区和文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综上所述,作为人类文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文化整体论强调对于文化这个宏观概念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文化行为的本身,将文化看作一个整体,组成文化的各个部分对于文化的形成和演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属性就是一种文化,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将其置于当前社会整体之中,无论其保护主体、保护形式和保护内涵,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

3.2文化整体论视角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2.1文化整体论突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性”保护。文化整体论突出文化的“协同性”保护。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有机整合并且协同发展可以促使整体的发展和稳定。在探讨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时,应将其置于整体框架中,认清文化与文化,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类之间的相互联系,探寻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建立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个遗产项目的保护要遵循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不能是割裂性保护,只着眼于项目本身。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社会、项目本身这三方面协调努力,合力保护。从政府层面,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自身特点出发,在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已经探索出不少的保护方式,使得该文化遗产得以继续体现价值。整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和模式,对于其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3.2.2文化整体论强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保护。文化整体论强调文化的“本真性”保护。文化的传承要求在保护和发展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历史性,从时间、空间整体性加以保护,不能因经济利益而牺牲文化的本真性,并且充分挖掘文化的价值,以便能够在传承过程中被人和社会所接受。从这方面考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既要与时代相适应,又要尊重非物质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即注重其保护过程中的“本真性”。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了解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历史背景,充分认识其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认清发展现状,寻找有效的保护方式,在保护过程中不失其内涵而又与现代文化相适应。3.2.3文化整体论注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保护。文化人类学整体论强调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和文化客体之间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整体论把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看成是一个由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整体,重点关注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更好地揭示文化系统整体特性和功能[2]。文化整体论强调了人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活态性保护。孟林盛、李建英等学者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根据保护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3]。根据现有的文献来看,博物馆的固化和数字化保护都属于静态保护的范畴,而动态保护的形式相对多样,包括传承人继承,以文化节庆、传统节日、体育旅游为依托进行弘扬,依靠学校为平台、教育为手段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多种形式。同时,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新式的保护形式也在不断的涌现,礼堂的设立和文化生态圈的打造也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原有的静态保护强调以固化的形式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注重项目本身的保护,而割裂了遗产本身与现在的社会、人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社会发展和遗产自身保护的要求。动态保护亦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在保护过程中,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项目自身的能动性,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自我造血。

4研究结论

4.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秉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不能是割裂性、断裂式的保护,充分调动政府、社会、项目本身的保护热情和保护资源,协调三方合力保护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4.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正确把握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历史背景,充分认识其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认清发展现状,寻找有效的保护方式,在保护过程中不失其内涵而又与现代文化相适应。4.3原有的静态保护过于注重项目本身的保护,而割裂了遗产本身与现在的社会、人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社会发展和遗产自身保护的要求。从长远发展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保护方式应以动态保护为主,辅以静态保护,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探寻新型而有效的动态保护模式进行推广,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郭怡 董梦佳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伍娟,林志军.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5):132-134.

[2]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6):21-23.

[3]孟林盛,李建英.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以山西忻州挠羊赛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2(2):75-79.

[4]张春燕,钟明宝,程静静.基于体育法修改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体育科技,2013(3):19-22.

[5]吕炳斌,王小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3):57-61.

[6]王晓.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72-75.

[7]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4):27-39.

[8]张春燕,田振华,刘跃军.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民族传统体育分类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25-33.

[9]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1):3-7.

[10]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体育学刊,2009(5):91-94.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6

一、体育文化的全球化

当今社会最大的进步在于通讯手段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能够全面真实传播各种信息的电视将世界的物理距离大大缩短,使人们的眼界空前地开阔,接受新生事物的心理和能力极大地增强。体育文化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更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使身居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接触以西方体育为主体的、以“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并逐渐地将其价值转化为民众的意识和行为。

西方体育的最大特点是规则明确、公平竞争、尺度客观、评价准确,因此被誉为“物理体育”。西方体育运动诱发人勤奋进取,以不同的技术、战术取胜对方,有效、合理地满足人的原始驱力——攻击性的宣泄,同时也造就、强化了现代人的竞争意识。西方体育最大的属性是群体性,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在集体协作的情况下完成的,由此极大地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条件,成全了人性复归。西方体育的最大魅力是娱乐,它总是处于一种结局未卜,需不断奋争、时刻把握机遇的过程之中,这一切给人带来无限的刺激,使人产生不尽的感受,愉悦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一特性为西方体育文化成为全球体育文化的主体奠定了基础,使体育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人的本质属性来看,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经历着从生存、发展到享受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离不开对游戏的需求。体育运动源于游戏,却又高于游戏,最终它仍将是以游戏为其主导。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人们格外喜爱体育。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体育生活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能还原人类的本性,通过体育人们能得到种种人性本质力量的感受。

通过体育生活人们还能切实感受到一种与时代气息相吻合的精神,这就是竞争。当今是竞争的时代,是竞争的社会,竞争使整个社会的进程不断加速,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便显得十分重要。体育生活给予人类一个自然的环境,在规定的技术、战术、规则、方法的严格要求下,潜移默化地煅造人们竞争的品格,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体育文化成为全球文化的显现部分是必然趋势。同时,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深厚的社会背景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能量强大的文化广泛渗透,使接受方的生活方式出现趋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动还是主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本土文化的能量,同时也应看到文化渗透往往是在各种有利于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世界文化趋向大同,形成文化全球化趋势,使文化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也趋于大同,西方体育文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地渗透到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之中的。

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内容之一,还因为体育文化本身的通约性。体育文化是一种体能符号,它能使不同人群直接理解其中的意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由于体能符号是一种流动的、有机的表达方式,可得到直接的回应,产生长远的效应,文化流变均能在体能符号上留下印痕,使其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内蕴,因此,体能符号的交流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交流。同时,它还具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如中国曾成功地运用了乒乓球外交,举办奥运会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等,这使体能符号更易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文化的民族化

民族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文化市场为民族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适宜的舞台。全球文化的形成实质上是多元民族文化共同构建、相互融合的结果。

成长、成熟于各个区域的民族体育不仅具备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属性,更具有一些独具一格的特色,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内含强劲的民族意识。每一个地区或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象征,如美国篮球、巴西足球、日本柔道、中国武术等。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民族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地域封闭倾向。从历史原因看,不同地域的民族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均有自己的文化支撑,以此为支撑点逐渐发展成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从价值观、意识到行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从社会角度看,不同的社会其运行机制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强化着人们的价值观、意识和行为规范,使社会的习俗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上述两个方面都会制约文化的开放程度,以确保民族文化的特色。其实,文化在现今的交流更多的是以融合为本,也只有不断地交流、充分地融合才能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才能使地域文化被全球文化认同。日本的柔道正是走了一条交流、融合之路,它采取了竞技体育的形式,但核心内容却保留着深厚的民族风格。当然,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封闭式成长过程,只有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备受民族文化熏陶后才能孕育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同时,民族文化只有在不断成熟中才能逐渐蓄积“文化反弹”所需的足够能量。中国现代武术推广工作步履维艰,究其根源是封闭内养时间不足,民族文化特质的锤炼还不到火候。发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信息,使全球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是每个民族的义务。每个民族都有将自己的文化向外推广,使世人认同的意向。无论是从政治、经济上考虑,还是从文化本身考虑,推广民族文化实质上是立足世界文化的重要步骤。只有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通过文化的广泛交流和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展民族文化,造福人类。在近代中国体育文化欲走出国门之时,更多的是吸纳、引进了西方体育,西方体育使中国体育文化的层面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使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有了共同的“语言”。同时,中国的传统体育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深受其他民族的认可,同样丰富了全球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养成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学生要对自己“每天四问”,其中第一问就是:“每一天问自己,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不管是凡夫俗子的粗浅认识,还是著名的大教育家真知灼见,都道出了体育对人生的重要。

一、对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即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课余身体锻炼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是符合本校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涵盖校园中的多种文化,如物质、精神、生活、艺术、科技、心理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它们紧密联系。

二、体育文化对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寓教于乐,是课堂教育功能的延伸。高质量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格、高雅的审美情趣,顽强的拼搏意识,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从团队意识上说,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实际上,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小学生自我教育、潜移默化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经常观看体育比赛或参加体育运动,能无形中优化学生的拼搏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内在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将儿童培养成一专多能、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反映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一个学校应该是有着自身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萃萃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相关的图书信息资源;有适合学生体育锻炼的体育器材设施;有构建体育文化的雕塑、壁画、宣传报栏等景观氛围。这些资源、信息与氛围,构成了其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貌。这种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风貌的具体体现,它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孕育的结果,喜爱体育运动的学校,师生思想活跃、身体健康、接受新事物快,能最先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使校园形成与时具进的时代校风。作为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和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搞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广大师生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热爱人生,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四、以体育文化为载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和谐

当代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思考问题往往主观片面,缺少人际交往技巧,不善团结互助,这对他们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不利。而体育文化倡导的是现代体育的包容理念,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海纳百川的胸怀,使他们通过体育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懂得与他人共存的重要性,进而使他们学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

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与人合作,就要成为组织的一员,就要有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单枪匹马、独往独来是不行的。而体育文化倡导的就是团队意识,通过让学生观看球类、田径等比赛和参与比赛,可使学生增强对团队重要性的了解,体验自身在集体中的价值,体验共成败的悲欢,感受集体的强大,学会在集体中主动承担责任,学会相互理解、包容、关心他人。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节目形态

文化传播是文化从一个系统影响另外一个系统的活动,其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在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与传承面临危机,而这种危机与电视传播的缺少不无关系。目前就电视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播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试对电视传播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节目形态作一探析。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值得电视珍视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功能。文明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社会基层。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在民间自由自在地生长,天然地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体育的本质功能与核心内容就是健身。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强身健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身心的自我培育、锻炼和养护过程,无不包含着健身的客观规律。”

在当下制约中国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问题短时期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中国传统体育相对于西方现代体育而言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花钱不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具悠久历史与深厚基础。汉族地区的秧歌、腰鼓、太极拳、木兰扇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霸王鞭、跳竹竿、民族摔跤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超越民族,为更多的群众所喜爱。根据一项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参加体育运动的调查显示,2000年5省区少数民族16岁以上城镇居民仅有48.5%参加过不同程度的体育活动。少数民族居民所参加的休闲体育运动大部分为静态的。对于广大农村以及沙漠、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体育缺少可行性,所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方便易行,而且可以与民俗、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缩小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差距。

近年来,中老年人口在我国体育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中老年人普遍对运动量大、技术要求高、对抗激烈的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兴趣不高,而更偏爱节奏舒缓、刚柔相济、群体参与、缓解寂寞、延年益寿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群众体育锻炼中80%的内容是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强身健体功能所吸引。2006年,河北邯郸市为了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举办了“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共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太极拳界人士汇聚邯郸,进行太极拳交流、比赛和联谊活动。“中国功夫”在欧洲的影响近年来剧增,据德国联邦多元文化局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欧洲学习中国功夫的学员近100万人。各种中国武术、气功和太极拳的协会层出不穷,仅德国就有500多个。正如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讲,对于电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一座巫待开掘的“富矿”而非“平矿”。

(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经济价值

传媒经济学认为,大众媒介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媒介产品的销售以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等支撑的广告收人以及衍生品销售收人。从调查来看,西方竞技体育的受众群主要为青年男性,而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受众群为中老年群体,还有大量的青年潜在受众。在当今健康文化、生命文化的时代特征之下,这个受众群无疑更为庞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健康、群体参与、大众娱乐的功能对于中老年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按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法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如果策划得当、传播得法,其电视传播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广告收人,而且会通过面向国外的电视产品与衍生品的多级销售为电视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在访谈中,研究舞龙舞狮的卫志强教授和研究体育新闻传播的郝勤教授都认为,在消费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一定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能为电视创造的经济价值,否则要求电视关注便是一种奢望。据《光明日报》报道,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作为中国功夫(武术)首次与现代舞、芭蕾、杂技等艺术完美结合的《功夫传奇》在国际演艺市场上演出150场,观众1l万人次,总收入300万美元。在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将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与风情旅游结合在一起,通过举办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探索出一条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如贵州的“国际芦笙节”上表演的苗族、侗族特有的斗牛等体育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和省市电视台记者。每年除了地方电视台全程转播外,还会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外电视台前来报道。然而,相当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却因为政府缺乏策划、广告文化传播公司参与不够,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缺席,没有产生太大的经济收益。如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狂欢节“纳顿节”等便不太受电视关注。

二、电视传播视阑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

按照与电视媒介特性契合程度由强至弱,笔者从文化功能上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为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和已经消亡与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种种实践与改革,逐渐与西方体育模式近似的竞技表演类体育文化项目,其除了竞技性外,多数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并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多达149种,其竞技性强、表演价值高,特别适合电视传播。项目主要包括武术套路与散手、舞龙舞狮以及巧种竞赛项目(花炮、珍珠球、木球、墩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和藏族马术表演、蒙古族马术表演等。这些项目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符合电视动态阐释、立体审美、凸现过程、追求悬念的媒介特性。

(二)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

健身娱乐类体育文化是指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基础,健身、健心、娱乐、益群等功能突出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通常与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广场文化与庆典文化特色。这些项目部分是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开展的,具有普适性的文化特点;部分是在特定的民族之内开展的,其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前者如拔河、放风筝、斗鸡、扭秧歌、荡秋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抖空竹、中蟠、健身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大众健身操等;后者如瑶族的“跳八音”,蒙古族的打布鲁,苗族的爬竿,黎族、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推杆等。其中许多项目是在民族传统体育节日里集中举行,如内蒙古的“那达慕”节日大会、高山族的拔河节、汉族元宵节的舞龙舞狮、朝鲜族秋夕节举行的摔跤、荡秋千、跳板,侗族“芦笙会”节日里举行的“芦笙踩堂”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不及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那样适合电视传播特点,但由于其在全民健身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民间具备相当的受众基础,电视应该大力传播与推广。

(三)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

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文轻武、修身养性、身心一元、主静尚柔、中庸和谐的整体文化特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其竞技性弱、益智性与养生性强,肢体动作舒缓,强调以意驭气,以精神肉体的合一观为指导,强调“身心合一”,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在运动量上追求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适中性,受中国儒家、道家、玄学等文化影响较深。典型的文化项目有围棋、象棋、木兰扇、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大雁功、五行掌、金刚气功、鹤翔庄气功、五田运气法、武当龟息功、少林达摩气功、站桩功等。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因整体主静少动,与电视媒介动态阐释、声画结合、强调动感、立体审美等特性有相悖之处。但由于其在后现代生命文化、保健文化、智力教育等时代背景下的存在价值,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国内外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大量的目标受众与潜在受众,同样不能被电视所忽视。为了优化传播效果,需要对此类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形态按照市场规律与受众需求进行探索创新。

(四)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那些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消亡或丧失活力、处在濒危状态,对现代民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却是民族风俗、民族心理、民族伦理、民族宗教等文化的载体,具有历史保护与学术研究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其中已经消亡的被一些学者称为“化石型”传统体育文化。如已经消亡的传统体育项目马球、十五柱球、跳鞠、木射、击壤以及投壶等。而濒危类是指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薄弱,相对其起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无明显改变,大多数保留有较多的早期原始风貌,往往依附宗教祭祀或封建遗俗中,处在原始文化的混沌状态下,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如迄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宗教舞蹈、祭祀性体育活动等。

三、不同类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节目形态的策划与探索

“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影响力,成为电视体育传播的‘主流媒介’表达的两个向度。”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文化特色各异、群体参与性强,是人民群众节日中的主要活动内容。优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是按照适合各自体育文化特点的电视节目形态进行针对性传播。

(一)竞技表演类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适合电视传媒特性,新增量传播。其中竞争激烈、动感强、节奏感强的传统竞技项目(如散打、蒙古摔跤、技击武术等),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接近,可通过赛事直播、录播、电视体育新闻等节目形态传播;观赏类、表演性强的艺术体育项目应充分利用电视的视觉效果,以体育文艺活动,体育庆典活动直播、录播,体育人文纪录片,后期加工的艺术专题片,电视体育杂志栏目等进行体育结合文化的传播。栏目采用“体育新闻”、“媒体扫描”、“减肥纪实”、“体育”和“今日心情”5个版块构成,集资讯、服务、参与、娱乐于一体,.收视率很高。竞技表演类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采用“赛事”、“人物访谈”、“故事”、“项目历史文化”、“练习技巧”等子栏目结合的电视体育杂志来传播。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崔乐泉教授认为,应该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适合电视传播的部分开始,分类、分批、分特点、按步骤进行传播。先传播竞技性强、观赏性强的项目,然后带动其他项目及文化的传播。

(二)健身娱乐类

按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秧歌、秋千、跳绳、踢毽子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是融运动与文化于一体,身体与精神共同释放、解放的狂欢体育。电视介人传播时,可以采用广场直播或录播形式、强化节目的群众参与性。也可以借鉴“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赛。对于秧歌、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具有广泛民间基础的休闲娱乐、节日庆典体育文化,应以纪录片、旅游风光片、专题片或比赛类“真人秀”节目进行传播。2007年出现了许多格调高雅、健康娱乐、收视率较高的此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奥运舵手、火炬手选拔”和“脚斗士”。这些都是策划健身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电视真人秀节目值得借鉴的范本。公务员之家

(三)益智养生类

由于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以静态为主,与电视媒介的视听特性有一些相悖。所以电视在对此类传统体育的传播量上要控制,并且应积极策划效果明显的节目形式,以电视的“动”改良项目的“静”,巩固目标受众、争取潜在受众,变“窄播”为“广播”。以围棋传播为例,中央电视台对围棋不可谓不重视,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由即节目形式太过单一。“围棋被电视传媒逐渐忽略与电视节目的贫乏不无关系。简简单单的新闻报道,千人一面的电视采访,难见新意的大盘讲解,电视在画面冲击、图像再现的优势被大大降低。”对棋类项目的电视传播,除了强化比赛时解说员讲解的娱乐生动性以外,也可从项目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教育意义角度,制作文化专题片进行传播。太极传播可适当融人娱乐元素,在不损害太极文化本体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故事、人物、悬念、细节的大众传播文本。

但目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范围和题材仍较为局限,不够全面和均衡,主要集中于武术文化领域,缺乏内容的综合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感,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四)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要借助电视传媒挖掘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进行抢救性保护

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有些是因为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而被淘汰或面临淘汰。但有些并不是因为其本身丧失了生命力、而是由于其局限于宫廷或不被当时的统治阶层重视,没有在民间传播发展开来等其他原因而消亡的,如我国唐代盛行于宫廷的马球。但马球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中成为重要的文化标志而被成功利用,展现了这类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9

1.1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是描述

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文化的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表述难求完全一致,其分歧源于观察角度、认识的层面、界定的背景等。归总研究,体育文化首先是一种肢体文化,是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主动、有意识进行的一种肢体锻炼活动;其次是制度文化,是在各类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进行过程中,为了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再次是精神文化,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精神文化;最后是各种物化形式的文化,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如奥运奖杯、火炬、吉祥物等[2]。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高校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3],它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体育竞赛与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教育本体,贯穿到高校教育全过程,使这种以身体活动为原初载体的特殊校园文化渗透到教育各环节,让其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造就品格毅力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环境氛围为依托、教师引导为基础、内化领悟为关键,具有依托性、复杂性、映射性、反复性等特征。

1.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的区别

高校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根据技术、技能形成的需要,同时也强调体育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体育文化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如顽强拼搏、公正,团结互助等,它隐藏在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人文实践活动之中。体育技能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体育文化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它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显著标志是:教育主体借助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等显性载体,以及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隐形载体获悉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依托性。

1.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体育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体育文化包含了所有的体育行为及促进体育发展的现象。依照这一概念,高校体育文教育包涵了体育理性文化与非理性文化。鉴于庞大的内容体系势必造成研究的重复与表浅,本研究重在对高校体育文化中的非理性文化进行教育,也就是体育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包括意志品质教育、人格情操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道德、情意、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育行为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健全人格,升华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衡量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体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否全面养成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

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特点

2.1依托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托于体育课堂、体育课外活动以及一切促进体育发展的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教育通常在教授某项运动技术、组织教学练习及课外体育人文活动中施以,体育教学及活动情景是教育实施的前提背景。它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需要以体育人文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教育目标。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载体包括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载体为体育文化教育创设了情景、创造了条件。体育文化教育之所以能依托于体育人文活动之中,是因为体育不是纯粹的身体改造过程,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除需要基本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要身体素质以外的其它素质,如勇敢、果敢、顽强等;体育活动的开展,亦需要诸如顽强拼搏、团结进取、坚守规则等意志品质及行为规范。体育文化教育因体育教学活动存在而存在,与体育技术技能教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体育教育内容[4]。

2.2复杂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教育内容体系的庞大、教育环境要素的复杂等方面。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集认识、行为为一体的教育,认识与行为的形成中包涵了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2种形式,涉及到传授、点拨、说服等直接教育方式,以及暗示、感染、模仿等间接教育方式,这些复杂的教育方式,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潜心运用与悉心接受。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容涉及了品质教育、情操教育、准则教育等3大方面,影响的是人类精神层面与行为层面,不仅教育形式方法多样,更需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适时贯穿。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环境涉及了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多个方面要素。精神文化要素汇聚了大学体育理念、大学体育精神、大学体育道德品位及发展方向;物质文化要素重在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标示及建筑场馆中倾注人文元素、渗透体育文化内涵,提高物质文化品位,实现以“物”化人;制度文化要素涉及体育文化教育的管理思想、组织机构、评价办法等;行为文化要素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师生体育热情的调动等[5],环境复杂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显著特征。

2.3映射性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2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能综合地反映高校教育与发展的状态[6]。1)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有饱满的斗志、昂扬的激情,以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这些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它与高校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能升华精神、完善品格[7];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意识。学生需要体育强身健体,更需要通过体育缓解压力、调整心情。在高校学业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体育文化活动能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减少因压力而带来的一些偏激行为,它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契合,能调适心理,形成健康的竞争态度;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促进社会活动能力的增强。教育实践中参加各类体育人文实践活动是核心,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育精神的同时,开阔眼界、加强交流,提高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与处理能力,它与高校社会适应教育目标相辉映,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实现了体育学科的教育作用,也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等相映射,共同构成了高校素质教育体系,尤其是它特殊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其它教育的不足。

2.4持久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持久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持久与影响效果的长久2个方面。文化素养的形成是长期培植与积淀的结果,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形成,不仅需要施教者进行直接与间接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还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进行选择加工与吸纳内化,首先从施教与接受过程看,就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复杂过程。再之,教育具有反复性,教育功效的形成需要外界不断地刺激,当遇到负面影响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8]。体育文化教育表现尤为突出,它本身是一项意识与行为于一体的教育,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当受到负面的体育文化因子影响时(如一场不公正的竞技裁决、一些不良的竞争表现、较为突出的不文明举止等),正在形成的某种好的意识极有可能动摇,它需要反复的、持之以恒的正面影响。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又是长久的,它是一种素质教育,当优秀的品格行为形成后,会伴随人的一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文化教育中,拼搏精神的形成,能使学生今后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富有进取与挑战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精神;体育情意的形成,能养成理解包容、团结协作、理性分析问题等行为习惯;体育规范的养成,能够以严格的准则要求自己,遵纪守法,以规则约束自己。总之,体育文化教育无论是从生活方式、精神状态,还是精神境界、人格修养等方面,教育影响持久且意义远大[9]。

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要素

3.1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传导者—教师

从体育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在实施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掌握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在传播教育信息时对接受主体的影响程度。教育者要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精神,而且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指导。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对学生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通常根据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平台的不同,灵活施教,没有硬性之规。直接影响需要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间接影响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氛围及人际关系作基础,使学生通过良好环境的熏陶,感悟体育精神、体育情操、体育准则。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化修养,又决定了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

3.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学生

这里所指的接受主体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这一时期心理和意识上有一般同龄人的共同特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富有朝气和幻想、可塑性强,但情绪、心理又不够稳定等;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较明显的求变、求新意识,情绪化的叛逆心理,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等。他们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从学习理论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接受包括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个环节,大体可分为学习体验与内化提高2个阶段,学习体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个阶段对知识是广泛的摄取,可以谓之是表象的获得,真正要变为自身的品质,尚需内化过程。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会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教师的教授、引导是帮助促进学生摄取知识,而真正产生质变的是知识摄取与内化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体育文化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体育精神与意识形成的建构者。

3.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育客体就是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内容,这取决于体育文化教育实施目标和实施对象的需求。作为接受客体的体育文化教育信息,能对接受者产生多大的影响,能否内化为接受者内在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2个方面:1)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与现实的切合程度以及其刺激的强度、重复率、新鲜度;2)信息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教育的主要内容梳理为以下3个方面:1)以培养意志为目标的品质教育,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等,如顽强拼搏、挑战征服、果敢刚毅、沉着机智等;2)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情操教育,包括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灵魂净化、情绪振奋;3)以规范行为为目标的准则教育,包括思想准则、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尊重理解等。

3.4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2类载体—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

3.4.1显性载体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首先体育的精神教育隐藏在体育技能教育之中,同时也可利用体育课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无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从体育文化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10]。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能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加强人际交流与改进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认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功所需要的责任感、成就导向和团队工作技能,能产生保持学校作为有活力的组织所需要的精神和团结,能给予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和表现社会所注重的技能和机会。另外,校际间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也可以使体育文化得到交流、教育内容得到互补与完善。高校体育建筑标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建筑文化的载体也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它的布局与建设对于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凝聚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向往,展示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是高校对外展示体育观念最直接的外化形态,也是大学生体会领略体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体育信息资讯指一切可以向学校体育事业提供信息的消息和资料,包括校内外的体育发展情况及其有关的消息、情报、指令、决策等。高校体育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它在校园中的存在形式也有很多种,如校园广播、校报、网站等,它们传播体育资讯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

3.4.2隐性载体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显性载体认识、体验体育文化,通过隐性载体感受、熏陶体育文化,再同样的经过选择整合、内化吸收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虽然最初的接受方式不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共同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在体育教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相对稳定的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的体现,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观念,是被推崇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潜伏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师生的体育热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促进体现在2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自觉并积极地适应和遵从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一致的目标、舆论标准、自觉纪律和情感体验,心理容易产生共鸣;2)高涨的师生体育热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与朝气,它感染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心,这种感染力就是一种无形的体育文化教育载体。标志性的体育人物对大学体育文化形成起着引领与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树立了榜样性的体育人物,清华的马约翰先生在该校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运动会在清华每年举行1次,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标志性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优秀的个体和优秀的团队2类,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怕辛苦等品质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外放的体现,他们的行为举止表现了学校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的作用。

3.5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

就体育文化的形态而言,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3大类别,而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又分为3个层次:外层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体育文化大环境;中间层为受教育者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看到听到”的环境,一般为制度环境;内层为受教育者亲历的,与受教育者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的环境。它类似1个同心圆,对接受者的影响和作用由内向外而层层递减。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体育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以上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设备、体育图书音像资料、体育社团及组织机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领导机构、体育管理政策、体育规章制度准则、各类体育文化方案、健身方法指南等;行为环境包括体育价值观与态度、体育竞技与人文活动、师生体育行为等[12]。体育文化教育环境之复杂,不仅是因为构成环境的因素之多,而且还因为有些环境是抽象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无声的,甚至看不到即时效果,而正是这些无形的环境要素,对体育文化教育发挥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作用。

4结论

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篇10

1.1大学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中国体育文化由文化方式、文化载体、文化精神和文化制度四个要素构成。从文化结构主义层次来理解,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文中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是以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为依托,以体育为纽带的体育及相关的文化活动。具体包括体育活动、体育场馆等物质文化;体育竞赛规则、体育法规等制度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价值观等精神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和民族特点。”

1.2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旨在培养与造就一代具有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别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新人。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美学的主要内容。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审美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以美学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审美理想、情趣和素养的教育实践。审美教育实践,包括美学理论教育、艺术鉴赏教育、审美教育、情感陶冶教育,等等。其中,以美学理论为指导的情感、体验、感悟的教育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的情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在美学史上,美学家特别关注情感教育。在他们看来,审美教育就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感情教育。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提倡美育,在于使人类能在音乐、照片、图画、文学里找回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在蔡元培先生之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竭力主张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认为美感教育的功能,在于修身养性,等等。人们一旦进入了这个审美领域,情感就会得到净化,精神就会得到升华,情操就会得到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可以说是审美教育的本质所在。审美教育是审美与教育的辩证统一。在审美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们既可以获取美的享受,获取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又可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审美是美育的前提,教育是美育的归宿。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乃是通过完成审美教育任务而达到的。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2大学体育文化教育亟需重视审美教育

谈到体育与美育,学者们都主张体育与美育相结合,希望在教学中做到体育与德、智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传统教育思想,把体育与美育都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体育与美育的相互联系。体育审美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追求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体育绝对不是单纯的身体教育,它是多层面的教育,即与身体有关的生理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状态等。在体育教育的过程既要正确地引用审美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享受,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将其培养成有较高审美素质的人。审美教育是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世界,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社会和人群。我们对于这两个世界的认识是运用了不同的认知体系:世界—认识—记忆—思考—知识—考试—改造;生活—感受—体验—情感—艺术—欣赏—生存。以前我们的教育比较少地关注学生们内心的真实体验,而今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具有幸福感的生活。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的,体育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肯定,我们还非常渴望寻求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缺乏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我们认知的客观世界和社会人群,缺乏在情感中凝聚感悟,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是当代人新的追求和共识。人只要正常地活着,没有感觉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觉能力退化,人们变得粗俗、简单,甚至麻木,人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正在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和网络提供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无限可能,现代交通几乎消灭了空间的隔阂。所以,离别变得可以轻描淡写,我们就不再稀罕“思念”,但我们每天端坐在视频前,与外界在没有表情、没有肢体动作、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的关联中,我们的感受能力渐渐变得迟钝,感受空间渐渐变得狭窄,就算“物质极大地丰富了”,没有感受能力,作为“感觉”的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福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外部条件;人类未来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人人都能感受幸福,都有能力“感受”的基础之上,这是内因,内因才是关键。而唯一专职用来激发、保持、丰富人们感受能力的东西就是艺术、审美。审美依赖的是心灵的敏锐、情感的丰富和充沛的想象力,而僵化的知识往往可以掩盖和扼杀敏感性和想象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是具有丰富知识却不知人间烟火和人情冷暖的人才,只能培养出具有专门技能但却没有创新精神的“劳动工具”。所以,当前通过艺术欣赏和审美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情感体验场所、经历,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索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体育文化中审美活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需要学生个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的体育文化的审美教学课程的开设,能为大学生们提供参与、体验、感悟生活,追寻幸福生活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2.2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知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智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是,二者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心理结构各自都不是封闭的。美育与智育间存在着必然的双向互补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双向互补关系,才使美育能够感知、学习,体会真、善、美。

(1)审美教育对象本身的认知价值。审美教育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审美对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认识价值。可见,美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它的外在形式所包含的内涵,在一定范围内跟知识具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价值。至于美丽的大自然,则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具有这种双重价值,因为它既是艺术和审美的对象又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对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增进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而对于自然艺术认识和审美把握,也有助于更加直接而明确地把握客观真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2)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探求科学真理和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方面,它表现为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逻辑活动,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作用。而非逻辑思维就是灵感、顿悟、直觉和想象等。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科学家往往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而没有所获,而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却灵光闪现,获得了突破,这已为许多科学事例所证实。事实上,科学活动中的直觉,跟审美直觉有某种相通之处,即都是在感性直观中通过想象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认为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创造思维能力中的最主要成分是想象力。这里,如果说灵感、顿悟、直觉(包括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创造有重要意义的话,那么想象力意义则在于它是创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是贯穿于整个创造过程最活跃的角色。这是因为,想象力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主要标志。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创造力,爱因斯坦之所以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不仅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3审美教育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

对生活的兴趣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前提。一个对某项事物毫无兴趣和感情的人,就不可能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兴趣、爱好是人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原动力。审美教育就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源泉之一。世界是美丽的,有许多生动、富有灵性的东西,对于那些未知领域的神奇魅力,人们总是愿意花费精力去探求的。

2.4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