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思想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6:42

体育思想论文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体育生态思想;缘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八大会议之后被提升到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的开始。永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需要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呼唤体育生态环境的支持。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体育生态思想的发展也是我们所应重视的时代背景和不能回避的问题。一直以来,理论界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总体略显不足,多呈零散和问题式的研究,而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体育生态梳理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梳理体育生态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对指导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就显得意义重大。

1远古时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孕育

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不仅经常要跋山涉水去寻找食物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还要为抗御自然的侵袭而跋涉迁徙,在渴求生存的生活中,要想法设法地投石掷棍去杀伤猎物,玩命奔跑的去追捕野兽,甚至为防止被野兽伤害而不得不与野兽进行生命的格斗。可见,像走、跑、跳、投、爬、近身格斗以及游泳等肢体运动,都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为求生存而必需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到了远古时代的后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财产和奴隶掠夺而发生的冲突日益频繁,人类认识到必须要进一步改善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并使之成为种群的谋生手段和世代相传的生存技能才能确保群落的安定有序,同时群落首领还意识到只有提高群落子民整体的体力和智力等生存能力,才能维持群落不被外来侵略者所灭亡,于是跟身体活动有关的各种技能就开始在群落中有所推广,群落中的成年人也开始有意识地向少年儿童传授各种技能和身体的操练方法。这种主动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主体的思想,就可以视为体育生态思想的萌芽。

2古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发轫

有关体育的生态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很多中西方的哲学家在阐释各自的哲学思想时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生态思想。如《周易》、阴阳五行学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的生态直觉思想等。其中,《周易》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的符号,用来表示两种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基本特征,并由此来说明日月运行、季节更替、气象变迁以及生命有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2]。这种从事物整体动态平衡过程中实现协调的思想,就是现在体育生态思想的精华所在。“阴阳五行学说”是研究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学说,通过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和制约来揭示生命体、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运动。而古代养生术提出的重要理论资源———“天人合一”的理念,则是将天、地、以及人三者统一为一个基本点,提倡人道与天道、人的生命体与自然环境的有效沟通和统一,从而实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动态的平衡。这一学说无疑是一种新的生态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也是古代朴素体育生态思想引导下的实践创新,对当今体育生态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希腊人崇尚体育,体育也不可避免的构成了哲学家的思想内容。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体育不仅可以培养公民健康的体魄,它更可以培养和塑造公民的心灵的品性,从而塑造公民的德性,最终获得幸福生活[3]。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更是提出了比较丰富的体育生态思想。他指出,古希腊的教育基本上可以分为读写、音乐、绘画以及体育四种方式,并对其重要性的顺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读写在求知和政治活动等方面用途广泛,绘画有助于鉴别各种艺术作品,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这是其他三者无法与之相匹敌的。正所谓,健康是基础,勇敢是品德,所以,体育应该优先开展[4]。可见,体育生态思想在古希腊同样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可知,不管是阴阳学说,还是天人合一等思想所形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健康观已经都包含了人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以及个体内外的和谐统一两个方面,明显展现了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等和谐统一的体育生态观念;而西方的古代奥运会、古希腊的雅典体育以及斯巴达体育等以崇尚自然、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和教育思想,也都可以看作是体育生态思想的发轫。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体育生态思想不太注重体育的竞技性,也不刻意去追求超乎自然常态的体格与体能,而被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赋予了游戏的、健身的以及教育的功效和作用,更强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古代体育生态思想更接近体育的真谛。

3近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吉光片羽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基本都是建立在体育救国论上的,在领教了西方“坚船利炮”的教训后,封建官僚主义者吸取了相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的近代体育生态思想。随后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也开始利用各种途径,诸如讲学、著书和成立政治团体等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同时,关于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维新思想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如,康有为主张兴办的“万木草堂”开始开设体操课程,提高国民的身体素养。梁启超和谭嗣同两位维新主义者则于1897年在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并大力地宣讲“知人之精神与体魄,盖注于德育与体育两途”的理念。梁启超在他的《新民说》著作中专门有“论尚武”章节论说体育,其议论精辟,掷地有声,系统地表达了他的体育思想[5]。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代中国体育生态意识的时代色彩。14—18世纪以来,欧洲大陆迎来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三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它不仅扫清了资本主义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也砸开了中世纪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迎来了思想解放和科学繁荣的新时期[6]。思想文化运动也催生出一大批不同于中国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倡导身体和精神的统一,重视身体的健康与健美,反对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主张要正确认识“人性”等。为此,他们重新发掘和整理了古希腊丰富的体育遗产———古代奥运会、斯巴达体育、雅典体育、祭礼竞技等体育生态思想和运动手段,并在体育实践中大力宣传。随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一系列不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对身体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转向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能的健康发展,体育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社会需要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批资产阶级教育家也顺势提出了新的体育生态思想。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托里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等就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加以大力提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中提出,“教育应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7]”。这些思想无疑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刻上了体育生态意识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体育生态思想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高速发展时期,从救国兵操体育思想的引进到后来的国民教育体育思想的创新无一不是时代要求下的产物。这些思想都产生于时代的要求,都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4现代———体育生态学科(论)的建构与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人类满怀希冀与信心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科学界却十分“动荡”,体育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自然生态也受制于社会生态。其活动的开展不可能离开生态环境直接存在。同时,体育活动的开展,难免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8]。因此,关于体育生态思想问题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而生态学相关原理与方法为我们研究体育问题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理论资源,提供了一条更为恰当的研究途径。在西方,一些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政府和各类机构以及大众拥有较强的生态意识,体育生态建设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体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批诸如德国Regensburg大学的哲学、艺术和体育学院院长HeinzLutter教授、德汉娜•克雷、美国的恩戴尔戴•哥拉斯伯格和南非的布什拉•托拉克等知名学者,他们从环境因素影响体育运动正常开展的角度,论述了体育在实践中的生态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说明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开始将侧重点转向体育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这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生态思想的发展。随着人类科学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层面的推进,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发展迅速,已经扩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形成许多新的边缘学科。以教育生态系统为对象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在我国日渐活跃,然而体育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却明显滞后。谢雪峰认为,虽然体育生态学在我国尚未建立,但以体育生态作为对象的体育生态研究已经有所开展[9]。如熊茂湘研究认为,体育环境是一个系统,体育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树立一种系统性的观点[10]。罗艳蕊等人研究表明,体育运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制约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而只有将体育运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才是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11]。陈莉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人类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体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实现“体育与自然、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的目标[12]。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口号,为体育界人士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陈光华、周志俊、邓跃宁、李宏斌等学者先后就构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并就体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方法等给予了初步的探讨。专著方面,也先后有熊茂湘老师主编的《体育环境导论》、游海燕和肖进勇主编的《体育生态论》以及谢雪峰等主编的《体育生态论纲》三本专著问世。这一切都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创建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野和范式,也为后续理论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不难看出,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现状与发展都做了有益的研究,为体育生态学的构建与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虽然学者对体育生态学的界定表述各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研究脉络都是由浅层生态体育逐渐过渡到深层生态体育,即将生态由最初局限于自然生态,强调体育实践中自然环境和体育的相互影响转变为突破自然生态认识的局限性,在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强调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总之,就是期望能将体育系统和其他自然、社会等生态系统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地、整体地研究,为实现“体育—自然—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启迪。但遗憾的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笔者从相关学术期刊数据库查询搜索“生态体育”、“绿色体育”、“体育生态学”等关键词所得结果显示,相关方面的研究论文不足30篇,而以“体育生态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仅有5篇,研究方法也过于单一,理论上不够厚实,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5展望未来———生态体育的绿色通道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不是完美、和谐和简单的统一,而是矛盾、演化、复杂和缠绕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非线性的世界,体育的发展在根本上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构一致。体育作为一种能动改造世界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建立体育生态学系统,遵循体育生态学的发展规律,在汲取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皈依《老子》所谓的“道”。体育之“道”,亦乃和谐之“道”。体育之“道”,是建设生态体育,实现体育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生态化是文明发展道路在当今时代的生动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将生态上升为一种文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体育生态思想和谐发展应该遵循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学者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已经不局限在体育自身的发展,而更在于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范畴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理性关怀和引导。因此,展望未来,“和谐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体育生态思想理念,将会在未来的新时期,搭上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快速驶入“绿色通道”。体育生态意识也会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共同价值理念、一种全新的体育发展模式,体育生态思想在未来的和谐发展中将更加关注人性的自然回归,关注体育领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体育既满足精神的需要又满足物质需要的原生态生态位,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望:拥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家园。

作者:夏成龙 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7.

[2]孔东.管理生态学[D].苏州:苏州大学,2003.

[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7.

[4]李力研.体育:“培养人的勇敢”———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解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29(5):5.

[5]张兆才.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J].体育科学,2005,25(5):74.

[6]朱欣华.论现代体育生态的历史渊源与现状[J].江汉大学学报,2010(3):106.

[7]范国瑞.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3.

[8]夏成龙.生态视角下民俗体育发展研究———以山东潍坊风筝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2.

[9]谢雪峰,曹秀玲.体育生态的敏感因素与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J].体育科学,2005,25(12):86.

[10]熊茂湘.论体育环境构建的系统观[J].体育与科学,2003,24(6):27.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2

本文作者:梁懿李峰工作单位: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高校开展终身体育教育的策略

更新体育教育理念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高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我国能否走到世界科技经济强国的大计。在高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保证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的根本,是影响社会生产力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旧的体育教学理念中,“体育运动训练知识在一生中一个短暂时期内进行的”这种错误观点应彻底摒弃,确定新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过去以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为评断体育成绩好坏的标准是片面的,高校体育终身理念是确立健康和生命是整体的个性有机体,应将德智体紧密的衔接到一起。成立一些相关的体育项目俱乐部很多人认为高校就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小社会”或者是“实践基地”,这是由于高校的教育环境给了大学生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在这期间加强了自身的各项能力培养和对目标的追求。在高校成立一些相关的体育项目活动,可以填充学生的课余时间,并且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各方面理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俱乐部定期举办的相关活动深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创造终身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阶段,可以周期性的举办一些大中型的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和体育文化周、月活动,这种宣传方式可以带动学校体育文化的氛围,更把体育项目变成了一种时尚。对于讲座的内容,可以选择基础知识、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卫生等,寓教于乐,保证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在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进行更深层次的再教育,教师应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懵懂的大一新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基础的教学内容,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让他们对体育的所有项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在二年级开始阶段,可以使用“三自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对课程、时间、教师进行选择,这样的模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完成由健身向体育锻炼的过渡。在大三、大四的课程中,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增加一些瑜伽、健美、体育舞蹈和攀岩的活动等,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多门可以终身使用的体育锻炼方法,产生终身体育效应。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的连接性在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中,是要开设社会实践基地,使学习者转变成指导者为体育事业奉献力量,加强学校体育和社会之间的衔接性是社会性服务性事业。学校体育和社会之间的连接可以讲学校体育从封闭隔离的教育状态下解放出来,这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应公众开放为社会各界人员服务,并将生力军组织为这些场地和设施的组织管理者。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还可以增加学校的额外收入,同时学校体育成为了开展终身体育咨询指导的基地辐射区。终身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因此构建终身体育型高效教育模式是当代高效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终身体育教育的作用

可以使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的改革,是根据终身体育的教育体系在体育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改变的是以往以运动技术为体育教学的框架式教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锻炼创新的机会。终身体育教学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学习一些感兴趣的体育技能,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培养学生生命在于运动的终身体育理念。这种终身体育教学理念不仅教会学生的是运动技术,还有体育知识的广度和宽度,学生在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管理能力,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两方面重要因素是运动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将体育教育和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结合在一起,可以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积极的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参加运动的感染力和运动对自己身体带来的活力感。高校体育在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系统的学习体育相关知识和健身方法,对锻炼的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学生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全民运动发挥积极作用。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3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

一、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解放军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长征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寓教于乐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些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目的。在低年级或学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三、心有德育场地宽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体育;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始终关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规则。”①

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十分关心,曾经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体育及青少年体育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体育工作的两个方面,群众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龙头;而民族体育、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如此重视,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小平同志关心群众体育工作

群众体育是直接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服务的,广大群众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把工作干好,全心全意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早在1973年小平同志就针对体育的群众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过去西方人称中国是东亚病夫,旧中国的体育很差,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的。现在的体育,可以说完全是开始,开始搞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也可以说是个群众运动,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②

小平同志不但关心群众体育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倡导群众体育工作。他喜欢足球,留学法国的时候曾经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喜欢登山,以75岁高龄几乎踏遍黄山群峰;酷爱游泳,特别是在大海里游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平同志酷爱桥牌,是中国桥牌运动的创始人,他解放了这项在十年动乱中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娱乐方式的体育运动,使之由原来的单纯文化娱乐转变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式体育运动。

二、“我们第三世界国家再过五年、十年,在体育方面是有希望的。”──小平同志关心竞技体育事业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已超越了强身健体的体育范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中华体育健儿表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大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成为全国人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振兴中华的精神动力。1983年小平同志为五届全运会的题词是“提高水平,为国争光”,表达了这一世纪伟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殷切希望。小平同志对竞技体育的指示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也是高瞻远瞩的。他曾经对外界说过:“开始的时候成绩差一点,但以后会逐步提高的。我们都打过仗,打了一些败仗后才取得胜利。现在水平高的运动员也是经过输了多少次以后,才达到这样水平的。我们第三世界国家再过五年、十年,在体育方面是有希望的。”③我国的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如跳水、艺术体操、篮球等正是在这位伟人的直接关怀下,才得以蓬勃发展。

三、“太极拳好”──小平同志关心民族体育运动

我国民族体育运动如武术、围棋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组织推广好民族体育运动,可以使我们立足国内、面向国外,把这些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民族的骄傲推向全世界。中华45英杰之一的赵长军积极以中国武术推进中日友好,1975年小平同志接见了他,并亲切称他为“外交家”,对他宏扬民族瑰宝给予了高度评价;小平同志曾在一次接见日本文化体育代表团时写下“太极拳好”的题词,我国传统的太极拳今天能在世界上如此受欢迎与小平同志的积极倡导不无关系。我国的围棋事业也是在小平的关心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在“”猖獗要撤消围棋的时候,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坚决反对这种做法,支持保留围棋。聂卫平在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得胜利后,小平同志非常高兴,让秘书专门打电话表示祝贺。今天,我国民族体育运动已渐渐走向了世界,加强了中外了解与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

四、“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小平同志关心青少年及学校体育工作

青少年开展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搞好体育是中华民族成为体育强国的希望。而学校作为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基地,搞好体育运动可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深远。小平同志早就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把学校体育工作搞好,要发展少年儿童体育训练。”④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他指出:“要把青少年的训练抓上去,抓好了青少年中国足球才能上去”⑤,并提出了著名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科学论断,为中国足球运动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对于围棋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围棋要从小搞起,有的八、九岁十一、十二岁就成名手了。”⑥中国围棋少年英雄辈出,和小平同志的指示不无关系。

站在历史的阶梯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开放,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体育事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经历了中国发展的百年沧桑,经历了中国体育水平由弱到强、体育事业由平淡到逐渐繁荣,小平同志无限感慨、意味深长地说:“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⑦而小平同志在体育工作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小平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阐明了小平同志的体育思想,其最鲜明的特点是站住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以小平同志的体育思想做指导,将会对我们搞好体育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莫大帮助。

注释:

①摘自1982年4月3日与部分领导的谈话。

②摘自1973年11月9日会见墨西哥体联主席塞万提斯时的谈话。

③摘自1975年3月21日会见参加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各国代表团团长时的谈话。

④⑥摘自1974年1月4日接见国家体委负责同志的谈话。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5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球类、田径、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四、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护公物观念教育。我们面对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劳动观念、爱护公物观念相对薄弱。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最基本的物质准备,也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培养劳动观念、爱护公物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措施上要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方法上要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6

在大学所有的教学活动当中,思想道德教育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看待事情的方法。因此教师就应当开展适当的思想道德教育来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

1.1培养起过硬的竞争意识

作为学生在学习当中不能缺失的一项技能,与他人的竞争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所谓的竞争意识,就是在面对困难、面对他人的时候不轻易认输的精神,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拥有较强竞争意识的大学生,其自身的生存情况也较为乐观。在社会的不断前进中,一个没有竞争意识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教育所有的科目中,体育是最能锻炼学生相互竞争的科目之一,体育学科不仅对学生的体能有要求,还要有较强的意志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才能在体育赛事中取得优胜。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作为基础。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能够主动去确立目标,有了确定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即使会面临诸多困难,也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大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能有效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自身素质水平。不仅能锻炼出一个强劲有力的身体,还能造就一个百折不挠的灵魂。大量体育活动是建立在危险之上的,如学生要有面对危险的准备,慢慢在与危险搏斗当中锻炼出化解危险的能力。这也是一个大学生自身意志品质得到锻炼的过程,走进社会之后才发现受益匪浅。[1]

1.2使学会遵守规则

大学是所有人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在进入社会之前,大学生必须要树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社会的运行有着一定的规律,假若打破了这种规律,大学生是很难适应这个社会的,体育课程能达到这一目标。由于大量的体育项目都需要参加者明白项目进行的规则,并且这种规则是不确定的,可以从参赛者的心理出发,也能以道德为基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课之前学生要向老师致敬,比赛的时候学生相互之间问好。规则是由人定的,而人也要学会遵守规则。体育比赛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应当在考试之前就让学生了解到在这门课中必须要懂得遵守老师的指令,与同学相互合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体育比赛需要规则,也正是规则造就了体育比赛。运动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从开始到最后踏入奥运会的舞台,都需要系统性的规则来限制运动员的举动,所谓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体育课上,应当学会遵守规则,适应规则,才能在踏入社会之后取得更大的成功,避免由于自己打破了规则而受到惩罚。

1.3培养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技能

社会上,我们完成一个目标往往会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就有了良好的责任感。一个团队的目标是一样的,为了缩短完成目标的时间,团队中不同部分的工作人员会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与其他部门相互合作来达成目标,所以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会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建立起学生对团队合作的好感度,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较大的成就感,进而愿意与同学相互合作解决问题。而体育课也是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好机会。一个需要很多人参与的团队体育活动正需要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这种体育活动能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团队合作还需要良好的责任感作为基础,每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确保目标的完成。由于体育活动中很多都需要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体验体育赛事中不同的角色,建立起良好的自身责任感。[2]

2体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方法多种多样,而体育课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学生的影响源远流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仅仅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思想道德水平与身体素质同样重要,体育课上不仅能完成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能完善其思想道德水平。人类社会经历了长时间的飞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多样化,在我国提倡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育也不应当被教育部门所忽视。现在的体育课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内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现代体育教育应当引入大量思想道德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后教学当中,学校应当发挥体育教育的先进性,让体育教育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跳板。

3体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1成为一个爱戴国家的人

1949年,世界上诞生了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国家性质的东方巨人,那就是中国。经过了几代领导人的更替,我国已经迈入了世界大国的阵营。我们应该为国家取得的进步自豪,更应该爱戴自己的国家。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的环境给了体育道德教育全新的发展方向,衍生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内容。为了响应中央这一号召,高校的体育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情绪的培养。随着这几年体育健儿在奥运会等赛事上争金夺银,我国的体育力量正在不断壮大,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平常老百姓的关注。体育赛事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情怀。当代大学生应该理解到这一点,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体育赛事的发展,为祖国感到自豪。[3]

3.2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由于体育赛事往往有大量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运动员的行为,所以学生在参与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守规则。体育活动往往有几个人甚至几十人组成的团体共同完成,参与者是集体的一部分,应当为整个集体的目标做自己应当做出的努力,私心在集体活动中是最为忌讳的存在。教师应当增加集体项目的比重,让学生在不断的团结合作当中领悟团结的力量。渐渐地,学生就能明白在团队当中自己所处的位置,用自己的特长来给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人从出生到老死都处于一个个小团体当中,只有领悟了团队意识的人,才能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成功也就离这个人越近。

3.3不抛弃不放弃,顽强拼搏

在经历了18年的学习与生活之后,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其意志品质也已经初现雏形。但是周遭事物的不断变化仍然会不同程度地撼动大学生不稳固的意志品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成了教学当中的重难点,而体育教育正是攻克这种重难点的先锋。现代社会复杂多变,一个成功人士不仅仅要有过硬的自身素质,还要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保持冷静,不抛弃不放弃,用顽强的毅力将其攻克。体育赛事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拼搏精神的地方,也正是高校磨练大学生最好的平台。

3.4确保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培养起一个冷静、灵活的头脑。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让你的身体随时处于最佳状态,对学习等活动也有较大的裨益。[4]

4结语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7

对于快乐体育思想,日本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是重视每一项体育运动所独具的乐趣,让学习者能够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和运动的一种体育,快乐体育思想是将运动中的乐趣当作目的以及内容来进行教学的一种体育思想。我国体育教育家对于快乐体育的诠释为:快乐体育指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学习者和这种学习氛围融为一体,并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二、快乐体育思想对小学体操教学的作用分析

快乐体育思想在2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在小学体操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将快乐体育思想实践应用在小学体操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体操教学中单纯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终极目标的教学宗旨,而是既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又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情感上的教育;其二,改变传统“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提倡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学生体质和身心的共同发展;其三,快乐体育思想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激发学生的锻炼以及学习的潜能。总之,通过将快乐体育思想应用在小学体操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小学体操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是扭转当前小学体操教学“滑坡现象”的有效方法,应该引起小学体操教师的重视。

三、快乐体育思想在小学体操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教学内容的设计。传统的小学体操教学内容通常为竞技性较强的体操动作,过分重视动作的标准和规范,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畏惧的心理,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小学体操教师在应用快乐体育思想时,应该遵循经济运动趣味化、儿童化、教材化的原则,对小学体操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基于快乐体育思想的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体育教材,并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我们教什么、我们为什么教”等问题;其次,应该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教材结构的简化并不是不要技术和规则,也不是不重视体操技术教学,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受过多人为因素的限制,先实现教学活动的目标,然后再逐渐适应简单规则。因此,教材技术结构的简化,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降低技术要求、简化规则以及简化活动形式等原则;再者,增加快乐体育教材内容,按照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等原则,适当突破传统体操教学教材的限制,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易于学会、喜闻乐见以及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体育教材内容,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设计。想要在小学体操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并将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在体操教学实践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愉快的心境主动地参与到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发现以及体会到快乐体育教学的学习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目前,基于快乐体育思想的小学体操教学方法包括师生换位法、快乐作业法、激励法、直观演示法、竞赛法、讨论法、目标学习法、小组学习法、设疑法、游戏法、情境法等,通过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体操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快乐体育思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8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

一、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解放军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长征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寓教于乐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些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目的。在低年级或学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三、心有德育场地宽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9

(一)家庭状况

被测者家庭在市区的占总人数的35.4%,在村一级的占总人数31.2%。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中生活富裕的占23.2%,小康水平的占14.7%,衣食无忧的占45.6%,较贫困的占14.7%,特别贫困的占12.2%。90后学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大部分生活水平维持在中等线以上。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的占71.9%;父母经常吵架,关系紧张的占7.3%;单亲家庭10.5%;长期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占9.5%。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占0.8%。

(二)理想信念状况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在入党意愿度的调查中选择入党意愿强烈的学生占59.8%,选择不强烈的占22.9%,选择一般和无所谓的分占10.5%和6.3%。对入党动机调查结果是选择促进自身成长和更好为大众服务和入党是件光荣的事,能够证明自己是个优秀的人比例为42.9%和25.3%,但对社会主义总体建设尚存疑惑。对你是否坚信社会主义前途无比广阔的问题调查时有54.9%选择坚信,23.4%的人选择总体相信,选择不清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占15.3%,选择说不好的仅占6.4%,在是否同意大学生有远大理想、崇高志向的选项中,选择同意的占72.7%。

(三)价值观金钱观现状

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重要时期就是在大学四年期间。

1.我校90后被测学生在人生判断标准选择中选择才华得以发挥程度的占35.3%,选择对人生满意度的占21%,拥有财富的多少占20.7%,对社会贡献大小占15.6%;在是否同意个人在向社会取得的同时必须向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占65.6%,不同意的占13.6%,其他16.3%。

2.在对人生意义的根本问题调查时有75.3%的受访者选择家庭的幸福度,19.3%的人选择身体健康,3.9%的人选择权力大小,0.7%选择锦衣玉食。

3.在时下社会上一些观点“干的好不如嫁得好”你怎么看的调查项中选择不同意,我有自尊,靠自己奋斗的占25.1%,选择同意嫁个有钱人下辈子不用奋斗的占23.7%,选择同意只要富裕就好何谈什么手段的占总人数的20.2%,选择不同意感情第一的占14.4%。在零用钱花销用处的选项中有27.3%的被测对象用在电子产品上,26.4%的人用学习用品上,25.9%用在服装化妆生活用品上,12.2%用在交友请客、网络话费旅游娱乐上。对于生活消费来源的调查中54.7%的被测者消费来源于父母提供,23.2%的被测者来源于贫困补助,12.4%的被测者来源于勤工俭学,8.3%的被测者来源于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在父母对自己日常花费态度的调查中,26.9%的人选择被经常督促要勤俭节约,有26.4%的人选择对消费金额无限制,有23.2%的人选择不关心支出用途,2.5%的人被严格限制总额,监督支出用途。

(四)就业意向选择调查

关于对国家关于大学生支援西部的就业政策时的选择测试时,有34.6%的同学选择先解决自身就业,去后边工作边学习,完成两年支援后再考研究生。有27.2%的人选择愿意为西部做贡献,服务几年后再就业。选择有升职和发展空间我就去的占19.4%。选择有一大笔安家费,待遇优厚我就去的占12.4%。分析:符合实际现实,调查发现在选择工作时:80%以上的被测者看重稳定、收入待遇有保障、挣钱多和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的才华得以发挥。对创业意识的调查访问中,43.2%的受访者打算找不到工作时会考虑自主创业,27.2%的受访者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15.8%的受访者表示不考虑自主创业,13.6%的受访者没想好是否创业。在对被测者进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情况时:37.2%的人有目标明确的规划,36.7%的人走一步看一步,16.6%的人对职业发展规划还没有考虑,9.5%的受访者表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没信心。

(五)大学生活现状调查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来到大学首先是为了学习知识,大学期间更要注重的是我们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生活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的依靠自己的思考,判断、选择和决定。也是建立道德规范、创新意识的重要时期。

1.在被测人员大学生活状态调查中,对于课余时间用途一项:有39.2%的人选择宿舍睡觉。31.4%的人选择参加社团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23.4%的人选择图书馆自习室看书4.7选择的是逛街谈恋爱,其他。

2.对于进入大学重点考虑事物的调查项中:有33.6%的人选择将来能找什么工作,能赚多少薪水,在哪里安家乐业。25.1%的人选择立足当前,学好专业,制定学习目标。24.4%的人选择为实现一直以来的梦想努力、其他。16.3%的人谈谈恋爱,参加社团活动,努力丰富大学生活。

3.在对被测个体进行当前大学生活状态的测评项中,44.9%的人感到生活充实,每天有意义。21.5%的人感到无所事事,了无目标。14.7%的人感到刻苦学习,书本为友。13.2%的人感到与学生关系融洽,心情愉悦。4.4%的人感到没有朋友,倍感孤独。

4.在大学中所展现的风格调查项中:把大学看成舞台,在大学就应该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占41.2%。认为开心最重要,与世无争,凭感觉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占29.5%,认为处处以学业为重,适度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占,21.5%认为应该低调做人做事随大流不冒尖,不落后,沉默寡言,感觉自己的存在与他人毫无意义的占4.4%。

5.在信息获取兴趣调查时,44.7%的被测者选择社会头条,24.4%选择选择国家大事,14.1%的人选择综艺娱乐、其他,12.9的人选择学术科技。在与同学谈论话题的调查中选择打游戏的占37.5%,选择日常学习生活问题的占29.5%,选择考研找工作的占14.7%,选择国际国内时政话题的占8.6%,选择谈论异性的占8.5%。

6.大学生活压力调查项中:选择最多的依旧是就业趋向压力占被测人数的61.7%,选择学业成绩的占被测人数的13.6%,选择经济状况的占13.4%,选择人际关系的占5.8%,选择家庭生活的占5.1%。

7.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与同学关系调查项中:有41.9%的学生选择比较融洽。32%的人选择非常融洽。22.5%的人选择一般融洽。3.1%的人选择不太融洽。在与老师关系的调查项中选择一般关系的占被测人数的44.1%,选择比较差师生双方很少联系互不了解的占32.4,选择非常融洽达成一片的占16.9%,选择很差从不联系的占4.9%。

(六)恋爱观现状

我校90后大学生恋爱观相对健康,能够意识到恋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必须遵守社会生活的一般准则和一般要求,如以诚待人、以善待人、以礼待人、以信待人、以宽待人等。两情相爱,不忘相互关心,不忘社会责任,即要想到对方,也要想到他人,不能妨碍他人和社会。调查中发现选择谈过恋爱的占33.9%,不止一次的占25.6%,没有谈过的占21.2%,只有一次的占21.2%。在大学期间是否有谈恋爱打算的调查项中:47.6%选择随缘,不强求。20.3%的人选择有打算。16.8的人选择不谈,8.5%的人选择没想过,5.6%的人选择没想过。在对大学里谈恋爱所持观点的调查中:选择使学习有动力占被测人数的33.4%,选择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因人而异的占26.8%,选择会使成绩下降的占21.4%,选择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的占13.1%,选择二人世界容易脱离集体的占3.6%。

(七)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模式的调查中发现:63.2%的同学喜欢看电教片,17.5%的学生喜欢看专题报告,9.8%的学生喜欢和教师一对一深度谈话,7.8%的学生喜欢传统授课。

(八)90后大学生缺乏什么素养

在90后大学生缺乏什么素养的调查项中,43.2%的同学选择缺乏与人合作,19.0%的同学选择承受挫折,12.9%的人选择自主学习,12.5%的人选择与人交往,11.7%的同学选择独立、创新。

二、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一)从问卷调查看体育学院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现状

1.政治立场坚定,但认识不足。

2.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3.诚信意识淡漠,在考试作弊和毕业论文的和抄袭方面有所体现。

4.社会责任感有所缺失。

5.部分学生价值取向扭曲。

(二)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负面作用。

2.个别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有忽视之处。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普遍以追求高分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的,只求学生分高,不求学生德高。严重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考入大学后,学生进入了重拾道德规范和教育的最佳时期,这时任课老师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目标的现象又比较突出,甚至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不但没有起到思想教育的功能反而会有牢骚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学生对社会主流道德与社会亚文化之间的合理判断能力。辅导员老师有时行政事务过多,班级的事务经常由学生干部来处理。在这种松散的管理格局下,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显得自由而散漫,道德隐患比起中等教育阶段没有减缓,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出现相剥离的状态。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又没有非常科学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大学生的综合评价和考核制度建构明显滞后。

3.家庭的合理关心不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不足。大多数90后是独生子女,教育方法不科学,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度不够,引导不合理,大部分农村90后孩子都有留守儿童的经历,家庭的关注度也较为欠缺。还有些家长单纯把孩子交由学校自己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阶段任务似的将大学看成了大托儿所。家长与学校联系的薄弱进而减弱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

4.大众传播媒介的错误引导。

三、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应当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需求,要注意思想上的动员和疏导,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

2.积极发挥课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能光在管理上下功夫,也不能采取简单生硬的做法,针对社会和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利用职业指导课、班会开展讲座辅导答疑,积极发挥课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明确目标,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实践教育;有目的地选择录像片,进行直观的、便于学生接受的电化教育;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测试等。由于学生的基础素质不同,选择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也要有所区别。

3.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大学生自觉、有兴趣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利用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使他们在活动中达到人生发展阶段的认知目标,从而对人生目的进行思考总结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加强思政人员自身修养。因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源于教师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老师应用高尚的道德素养来以身作则并用人格魅力去言传身教,怀着一颗对待兄弟姐妹的爱心,真心帮助学生,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5.加强舆情管理和控制,开展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1)思政人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微博、QQ、贴吧、系部网站等网络资源正确而合理的运用起来,利用网络拥有丰富信息、信息传播快捷的显著特点,打造网络宣传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大舞台。(2)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凝聚力,积极发挥传统德育尤其是国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作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榜样的事迹,剖析反面典型,用网络舆论来支持大学生以榜样为学习对象、以低俗恶劣之风为抛弃之物,培育和谐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联系社会和其他的中介组织给大学生提供尽量合适的志愿者服务或者勤工俭学等有关公益的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其思想,从而不断地提高其道德修养。

6.建立思政人员与学生家庭联系档案,加强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定期不定期以短信、QQ、电话、甚至写信的形式与学生家庭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多表扬的同时也要恰当运用谈话方法把学生在学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告知家人,并给以合理化建议,是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学校情况得以了解,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篇10

一、严格开展队列练习

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

二、耐心进行思想教育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三、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做“猎人打猎”(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例如,做“胯下头上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但由于各种游戏的手段不同,其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要求也不同。

四、关心器材收拾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