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1:55:57

体育实训总结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1

踏入陌生而又美丽的实习学校,忐忑不安的我们都努力在寻找一份心灵的慰籍,而这份慰籍很快很容易地被我们找到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到来十分的欢迎和支持。当看到学校早已把我们的住宿和饮食安排妥当以后,我们的心底深处暖暖的,像浪子找到家一样,感激而心安。我知道,接下来我所要经历的,必是一段有意义的岁月。

开始的一周,是看课工作。在这一周里,我们需要迅速地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研究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巧与经验,迅速确定自己试教的大体方向与手段。而经过这一周的看课感受以及老师对我们的介绍与交流,让我受益非浅。首先是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我们在大学里所学到的都是技术性和理论性相当强的东西,这一特点用在大学生教育当中无可厚非,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当我们面对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时候,这些技术性和理论性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我们必须针对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才不失为事半功倍的良策。如何杜绝枯燥乏味成为了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其次就是对学情的思考。印象中的中学生都是很听老师话,挺规矩的一个群体。但眼见为实,我不得不感叹社会的进步。现代的中学生,思维已经相当的活跃,常常会产生一些奇妙的想法,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去肯定学生好的思想,教育开导学生不好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那样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有就是根据我的初步了解,本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呈现出了极其严重的偏科现象,篮球运动相对盛行。如何去培养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喜爱的一样或者多样运动项目是我们又应该思考的一大难题……一切的一切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对于这些挑战,我是有信心去做好的!

难忘我试教的第一堂课。经过了仔细的思考和精心的备课,我的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了。我所面对的是一个足球兴趣相对较高的班,也是指导老师根据我上课教材特意选择的一个班级。用平淡无奇来形容我的第一节课是最贴切不过了,第一次当上老师的我面对学生的时候,还是明显有点紧张和不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差,组织能力差等缺点表现的格外突出,面对一些技术的讲解我还不能做到简明略要,一些教学次序混乱也感到无计可施,再加上教学内容趣味性不高,学生练习起来积极性不高……一节课下来,学生平淡地度过了四十分钟,毫无新意。这让我知道了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有多么的不容易!理论和实践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唯一能做就是缩短这一差距,不断克服所存在的问题。

“实习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指导老师所说的那样,在实习过程中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也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地突显出来。就像我第一次给初二(14)班上课一样,这堂课让我彻底改变自己一味地追求组织纪律貌似军队化的教学模式。这一节课是失败的一节课,这班的学生组织纪律性非常差,总会有一些学生讲话打闹,根本不听我的指挥,练习也不积极,懒散不堪,教学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我的心情也迅速低落,对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整节课都是在极度的压抑中度过,让人狼狈不堪。课后,我和指导老师进行了交流,指导老师的教导让我明白了很多,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豁然开朗。

第一,上课的心态要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心态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应当因为学生表现不好或者自己心情不好而把不良心绪带入课堂。教师实际上就是一位表演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饰演不同的角色,该笑时要笑,该严肃时要严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感染学生,上好一堂课。

第二,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面对初中学生时,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各方面都尚待成长,心理方面容易急燥,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在学习的时候老师经常批评否定他,那么必定会适得其反,产生副作用。所以我们应当以表扬教学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肯定学生。

第三,把握好组织与教法之间的关系。以组织完善教法,以教法带动组织,让二者协调统一起来,让课变得新颖而富有趣味性。一味地追求组织和一味地追求教法都是不科学的。

第四,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要关心爱护学生,成为他们课中的老师,课下的朋友,当然也必须注意与学生之间距离,太近也会留下后遗症。同时,在学生当中培养一些学生骨干,让他们发挥作用,协助教学,这样教学实施起来也会轻松很多,容易很多。

第五,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动意识。我们应当从教学安排出发,认真研究,改变以往教师指挥,学生练习的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简短的两个月里,我不断总结,不断的学习,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娱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教学任务和目的。我将坚持这一教学理念,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经验,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体育教师。

实习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不光每天备课试教,我们实习小组还不定期地进行总结交流。每周一我们都会有一次教学研讨会,对一周来的工作进行汇总,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制定目标与要求。不光如此,我还广泛参与了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每天组织广播体操,负责学校板球、足球队的训练工作,组织参与学校实心球、拔河比赛,我们实习队还经常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篮球、足球等比赛,学校的体育活动氛围在我们的推动下得以空前的高涨。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和社会知识,增进我们和学校老师、学生之间的友谊,让我们很好地融入学校,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

实习生活是短暂的,在实习的最后两周,我们也开始了班主任试作工作。班主任是一项繁琐而神圣的工作,它不仅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学好功课,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而且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班主任试作,我虚心向原班主任请教,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总结起来包括几个方面;首先,了解研究每一个学生,采用各种渠道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大致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给予起不同的关心与帮助;其次,树立自己的威信,成为学生共同的“家长”,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前提下,成为班级体的有力组织者和管理者;再次,培养班干部,使之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树立优良的班风;最后,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一视同仁,奖罚分明,并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完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南开作为全国名校之根本所在?通过这次实习,近距离接触之后,我明白了。南开不仅在教学上力求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且在文化、体育等方面都与时俱进。先不说南开在教学方面的成就,在文化方面——辉煌的校史,全国闻名的南开讲坛,刚刚创立的心理咨询室,都是其他学校没有且难以企及的;体育方面,积极推广新兴项目,成为板球项目的推广基地,大胆改革,成为首批增加体育课的学校之一……如此这般的气魄和胆量都是其他学校难以想象的。所以,南开取得现在的成就理所当然。

实习结束了,在这两个月里我收获了不少,也懂得了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但我也从这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中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仅有的一年多大学生活当中,我一定会继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广博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缩短自己与合格教师的距离。同时,我也为我们大学的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学生专业素质考核。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有能力应对现代教学给体育教师带来的考验。

第二,加强学生文化道德修养。作为一民教师,必须具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修养,为人师表,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

第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学习。一个只懂得体育知识的老师注定不会成为一名好老师。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报告中提出,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黄淮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过程中实践实训研究,建立企业、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探索了一条应用型特色发展之路。认真落实“四个回归”,逐步推进“四新”建设,创新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全面培养“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育人文化。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部级众创空间、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承办了六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搭建了国际化平台。

1专业定位与历史沿革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立足中原经济区,培养适应体育社会化、产业化需求,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技术、技能,能在休闲运动、健身俱乐部等领域胜任健身咨询、技能指导、大众活动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国民体质健康评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1994年为体育专科,2005年体育教育本科(社会体育方向),2008年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后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2年该专业获得黄淮学院校级人文重点学科,2013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运行情况

2.1专业聚焦社会体育运营、管理,对接专业认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聚焦社区体育和体育企业运营管理,围绕培养“专业指导+管理理念”综合应用型人才,坚持“学生为本、技能为先、专业精准、持续跟踪”发展理念,建立“跟踪、评价、反馈、改进”质量监控体系,以体育社会化发展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开辟了社区体育指导、健身俱乐部指导和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培养思路,融会课程导向、专业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训、校企合作等多重培养机制,以“思政+通识+专业+方向”深度融合的课程模块,形成“德育人、强基础、重创新、专精广能”的特色培养模式,提升专业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的符合度、能力社会认证度。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实践教学的应用型,对比2016版和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两版培养方案均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在校学习,第四学年为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答辩(见表1)。结合学校的发展,社会课题成果KETICHENGGUO2.2聚焦社会体育发展趋势,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依据社会体育新行业、新模式、新产业、新岗位的要求,聚焦应用型课程建设,坚持立德育人,结合能力需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有机统一,优化基础课程,增加社会体育发展前沿内容,增大实践教学比例,以微课程组成课程群,提高了课程实施在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业需求的统筹与整合。建立了校内教学训练、行业实践实训、社会考核认证为一体的专业技能途径,加大了实践实训能力的培养。课程是高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堂是课程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办学定位,课程设置突出应用和实用性,加大应用型课程建设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力发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依托学生未来岗位设置进行教学和考核评价,强化学生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依据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管理、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3整合校企合作育人资源,拓宽实践+创新创业平台。优化整合校企合作育人资源,拓展“北上广”实习基地优势资源,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原则构建高校、俱乐部、社区指导三方协同的人才输送模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共建实践基地、师资队伍,校内教师定期进驻合作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指导,与合作联盟单位共同执行实践、实训计划和毕业论文设计一站式的服务育人制度。优化实践实训环节,强化夯实“3+1”人才培养模式中“1”的实施效果。[3]巩固提升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训练、拓展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开设职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指导,培养和推动学生实践创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353项,用人单位反馈90%毕业生能与企业岗位有效对接,学生毕业三年后,81%成为行业中层技术骨干。2.4强化专业技能创新,塑造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依托民族体育训练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保护培训基地,强化专业技能创新。红拳在我校形成了以“打、练、养、修”为一体的文化传承理念与教育模式,以学术挖掘研究、公益培训、教学传承等有利形式得到发扬和传承。在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优化筛选优势项目,纳入院级公选课,做实“教、学、练、赛”一体化的长效训练机制。构建民族体育—文化挖掘—专业技能实训与创新,每年定期举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展演大会,呼吁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开展学生体育技能、裁判与赛事组织等培训,提升专业认证资质,塑造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特色。

3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策略

3.1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开设是追寻新时代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和健康体育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创新体育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课程思政,在专业和实践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体现出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精神;坚持“体育文化—项目指导—社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升体育服务育人根本特点,发展社会体育“社会性、实践性、服务性”的优势。3.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助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坚持“立足行业、加强实践、注重实效”的建设理念,完善提升团队师资队伍。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全方位实施师德建设,采用内培外引、团队培育、骨干进修、外出实践等形式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大力发展双师型师资,加强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逐步形成结构相对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在专业内建设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以教研室、课程教学团队为单元,围绕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开展教研活动,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完善基层教学组织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强化考评,将考核结果应用到教师的评先评优中。坚持常规教研与专项教研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教学活动中心、课程教学团队、实践实训指导组等推动相关组织建设。3.3强化教学质量,优化保障机制。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修订《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定期采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求,常态化跟踪毕业生发展状况,根据信息反馈,持续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课程、突出实践、改革教学,满足行业新需求。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运行机制,通过“目标、过程、监控、考评、反馈”等相关管理过程,形成动态监控管理。[4]采取日常教学检查、实习实训检查、毕业论文检查,考试环节检查,学生科研立项、学术讲座等实现三级督导监控,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形成。建立健全管理与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立项、教学成果评审,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推进教研,深化教学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开展多运动项目长效训练,以训促教,以赛促教,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训练“一体化”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3.4重实践、强技能、创金课,塑造新时代专业人才。作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注重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构建,引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课程改革,打造一师一金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与岗位无缝对接;优化夯实产学研基地、实践实训以及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拓展专业实践教学,在社会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创业大赛、学生技能基本功大赛、项目模拟经营大赛、案例创作大赛等引导学生走向市场、走向企业、走向社会。3.5推进专业能力认证,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育职业相关认证体系融入学生能力培养与考核,把社会实践实训中所获得的职业能力相关认证资质引入教学评价体系。[5]评价课程成绩可采取“理论、技能+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技能,考取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健身教练员、运动营养师等行相关业职业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构建多元创新的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形成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4结语

随着国家加大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提出,学生的实践实训应用能力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过不断探索,发现总结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修订培养方案和相关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手段、模式,优化考核评价机制体系,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深、悟透、践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力求让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增加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2]张建华.地方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特色路径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4):23-24.

[3]肖亚康.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3+1”培养模式下实践实训研究[J].武术科学,2013(9):96–99.

[4]张建华.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0(9):104-105.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3

一、政治态度和师德修养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二期课改。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终生学习,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以县教学标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二、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教育研究

并撰写该课题的二级子课题《农村初中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1积极参加学校市级课题《农村初中提高弱势群体子女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工作。

体育教育中实施“两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发表于年月《教育》杂志。2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为我同行做《浅谈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管理》体育专题讲座。于今年6月在县青年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研读体育教材教参,3今年1月的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二)教学业绩

兢兢业业备课,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二期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日常课的教学质量。教学中能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和分析难点。同时能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教法上吸收各种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相结合,使用现代化手段,用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动作,从而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2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任教的班级体育成绩超过校平均,名列学校前茅。

积极进行乒乓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训练,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好学校男子乒乓队和男女篮球队。今年的县级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极创建温馨班级,4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为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而努力。

三)引领作用

坚持学高为师,1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研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作为一名校级主讲老师,2积极参加县级教育技术培训。认真组织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受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领导的肯定。

能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3作为县体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指导老师。不遗余力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4作为一名联合体教研负责人。团结片内全体成员,实行轮流上研讨课的制度,从而相互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切实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钻研教材,为上好每一节日常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于今年月20日在市体育德育实训基地举行市级展示课,5于今年1月和6月在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上了2次示范课。努力将二期课改精神和“两纲”精神渗透课堂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市专家和同行的肯定。

及时将体育教育教学新动态告知同行,6积极参加市中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所有活动。积极探索二期课改精神,落实“两纲”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4

一、政治态度和师德修养

我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二期课改。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终生学习,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以县教学标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二、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教育研究

1、积极参加学校市级课题《农村初中提高弱势群体子女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撰写该课题的二级子课题《农村初中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2、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体育教育中实施“两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发表于年月《教育》杂志。

3、在今年月的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为我们的同行做《浅谈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管理》体育专题讲座。于今年月在县青年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研读体育教材教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二)教学业绩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兢兢业业备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二期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日常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能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和分析难点。同时能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在教法上吸收各种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相结合,使用现代化手段,用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动作,从而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我任教的班级体育成绩超过校平均,名列学校前茅。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好学校男子乒乓队和男女篮球队,积极进行乒乓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训练,在今年的县级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积极创建温馨班级,为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而努力。

(三)引领作用

1、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继续研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2、积极参加县级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作为一名校级主讲老师,我认真组织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受到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领导的肯定。

3、作为县体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指导老师,我能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不遗余力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4、作为一名联合体教研负责人,我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片内全体成员,实行轮流上研讨课的制度,从而相互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切实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钻研教材,为上好每一节日常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5、我于今年月和月在片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上了2次示范课,于今月日在市体育德育实训基地举行市级展示课,努力将二期课改精神和“两纲”精神渗透课堂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市专家和同行的肯定。

6、积极参加市中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所有活动,及时将体育教育教学新动态告知同行,积极探索二期课改精神,落实“两纲”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5

一、政治态度和师德修养

我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二期课改。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终生学习,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以县教学标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二、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教育研究

1、积极参加学校市级课题《农村初中提高弱势群体子女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撰写该课题的二级子课题《农村初中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2、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体育教育中实施“两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发表于2009年11月《##教育》杂志。

3、在今年1月的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为我们的同行做《浅谈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管理》体育专题讲座。于今年6月在县青年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研读体育教材教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二)教学业绩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兢兢业业备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二期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日常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能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和分析难点。同时能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在教法上吸收各种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相结合,使用现代化手段,用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动作,从而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我任教的班级体育成绩超过校平均,名列学校前茅。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好学校男子乒乓队和男女篮球队,积极进行乒乓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训练,在今年的县级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积极创建温馨班级,为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而努力。

(三)引领作用

1、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继续研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2、积极参加县级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作为一名校级主讲老师,我认真组织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受到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领导的肯定。公务员之家

3、作为县体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指导老师,我能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不遗余力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4、作为一名联合体教研负责人,我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片内全体成员,实行轮流上研讨课的制度,从而相互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切实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钻研教材,为上好每一节日常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5、我于今年1月和6月在新河片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上了2次示范课,于今年11月20日在上海市体育德育实训基地举行市级展示课,努力将二期课改精神和“两纲”精神渗透课堂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市专家和同行的肯定。

6、积极参加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所有活动,及时将体育教育教学新动态告知同行,积极探索二期课改精神,落实“两纲”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6

一、政治态度和师德修养

我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二期课改。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终生学习,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以县教学标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二、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教育研究

1、积极参加学校市级课题《农村初中提高弱势群体子女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撰写该课题的二级子课题《农村初中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2、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体育教育中实施“两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发表于年月《教育》杂志。

3、在今年1月的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为我们的同行做《浅谈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管理》体育专题讲座。于今年6月在县青年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研读体育教材教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二)教学业绩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兢兢业业备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二期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日常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能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和分析难点。同时能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在教法上吸收各种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相结合,使用现代化手段,用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动作,从而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我任教的班级体育成绩超过校平均,名列学校前茅。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好学校男子乒乓队和男女篮球队,积极进行乒乓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训练,在今年的县级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积极创建温馨班级,为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而努力。

(三)引领作用

1、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继续研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2、积极参加县级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作为一名校级主讲老师,我认真组织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受到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领导的肯定。

3、作为县体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指导老师,我能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不遗余力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4、作为一名联合体教研负责人,我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片内全体成员,实行轮流上研讨课的制度,从而相互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切实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钻研教材,为上好每一节日常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5、我于今年1月和6月在新河片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上了2次示范课,于今年月20日在市体育德育实训基地举行市级展示课,努力将二期课改精神和“两纲”精神渗透课堂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市专家和同行的肯定。

6、积极参加市中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所有活动,及时将体育教育教学新动态告知同行,积极探索二期课改精神,落实“两纲”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7

一、政治态度和师德修养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二期课改。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终生学习,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以县教学标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二、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教育研究

并撰写该课题的二级子课题《农村初中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1积极参加学校市级课题《农村初中提高弱势群体子女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工作。

体育教育中实施“两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发表于年11月《教育》杂志。2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为我同行做《浅谈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管理》体育专题讲座。于今年月在县青年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研读体育教材教参,3今年1月的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二)教学业绩

兢兢业业备课,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二期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日常课的教学质量。教学中能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和分析难点。同时能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教法上吸收各种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相结合,使用现代化手段,用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动作,从而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2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任教的班级体育成绩超过校平均,名列学校前茅。

积极进行乒乓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训练,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好学校男子乒乓队和男女篮球队。今年的县级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极创建温馨班级,4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为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而努力。

三)引领作用

坚持学高为师,1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研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作为一名校级主讲老师,2积极参加县级教育技术培训。认真组织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受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领导的肯定。

能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3作为县体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指导老师。不遗余力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4作为一名联合体教研负责人。团结片内全体成员,实行轮流上研讨课的制度,从而相互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切实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钻研教材,为上好每一节日常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于今年月20日在市体育德育实训基地举行市级展示课,5于今年1月和6月在新河片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上了2次示范课。努力将二期课改精神和“两纲”精神渗透课堂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市专家和同行的肯定。

及时将体育教育教学新动态告知同行,6积极参加市中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所有活动。积极探索二期课改精神,落实“两纲”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运营与管理;师资建设;平台建设

移动互联网在给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当前的高等教育事业制造了空前的挑战。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属于体育大类中的新兴专业,以其多元、跨界特点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有别于其他传统的体育类专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与其他专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展现出非常强劲地发展后劲,也为实现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互联网+”改造提供了前期基础。但截至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成果还未发现,这既是开展研究存在的困难,又是开展研究的机遇,但无论怎样,“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不可逆转,“互联网+”专业改造相关研究方兴未艾,适时开展互联网+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恰逢其时,必将引领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国内专业发展浪潮,也必将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建设成果为外界所熟知,起到展现一流高职特色,彰显一流专业风采的作用。

1互联网+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发展软硬件环境不够完善。经过5年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不断总结、完善“以赛事为载体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倾听用人单位对于人才培养的意见反馈,在此过程中与一大批赛事举办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说专业办学基础—赛事的类型更加丰富,赛事举办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远超同类院校,率先实现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中的一流专业的目标。但专业发展的软硬件条件,还与互联网+特色专业相距甚远,如果获得学校的互联网+特色专业立项,300万的专业建设投入将极大地改善专业建设捉襟见肘的状况[1]。1.2具有互联网+思维教师稀缺。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1人,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学历结构上,9人为硕士研究生,其余2人为本科学历。这11名教师均为“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能结合实践经验组织教学;在年龄结构方面,45岁以上3人,35-45岁4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在专业背景方面,8人具有体育方面的学位,3人具有经济管理方面的硕士学位,在一个学科交叉的氛围中有利于老师们取长补短,更好地组织与开展教学及实训工作。师资力量充沛,师生比例协调,所有专任教师皆有企业从业经历,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储备了良好的师资条件[2]。1.3互联网+专业发展平台还未建立。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基于互利双赢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发挥学校教育优势,依托企业资源,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优质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珠海多家体育娱乐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署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体育产品销售、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以及顶岗实习等机会。1.4现有课程无法实现与互联网+目标对接。目前,高职院校在体育产业营销方向或专业的建设相对滞后。设置体育专业的高职院校,大多以传统的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专业为主,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体育产业、培养体育产业专门人才的导向下,仅有少数几家院校开设了体育产业相关课程或教学项目,但是绝大多数开设体育相关专业(方向)的高职院校。体育产业营销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的门槛较高,不仅需要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客户技巧、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需要体育广告策划、体育赛事组织、体育场馆管理、体育经纪人等体育产业的专业知识,而高职院校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与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不匹配。我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由于建设周期较短的原因,还无法实现专业课程建设与互联网+标准的有效对接,还需要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加以妥善解决。

2互联网+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解决对策研究

2.1加大投入,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一是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教学本领,还要具备课程开发、技术支持甚至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满足“互联网+”时代教育数字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呈现、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组合与应用。建设期内,本专业拟开发《营养与保健》等2-3门校级微课程,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编写两部省级规划教材,校企合作开发、使用校本教材2部。二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及实践技能形成的必要环节,更是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必要环节。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根基,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师先进的技术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内涵建设。通过学习相关企业先进文化及管理制度,更好地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一系列基地管理办法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2.2加强互联网+师资培训。为了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对于学生职业“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有必要首先打造一支极富“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深刻分析本专业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基本工匠素质,同时注重在职业教育培养全过程中逐步渗透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重熏陶,培养同时具有工匠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新一代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3引入行业企业,共同打造互联网+专业发展平台。立足现有基础,与华发体育运营管理赛事公司、佳兆业有限公司、珠海动力健身服务有限公司与华发明华会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紧密合作,遴选2-3家规模大、平台高的体育产业企业,校企协同共建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体育产业营销方向)。基于“校企双主体”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内外“教学企业”为人才培养主基地,采取“嵌入式”、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培养适应体育行业企业需要的调研、销售、策划、培训及俱乐部管理等岗位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本专业建成省内一流的品牌专业。2.4完成课程体系的互联网+改造。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既有来自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行业企业方面的熟知体育产业运营的营销者和管理者,更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者,可谓“专家教授+行业企业+政府部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阵容。培养目标按照“发展+创新+复合”的标准执行,使本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体育运动专业技能,同时要具有发展性和复合性的营销和管理运营技能,力争本专业做到省内,乃至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3]。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互联网+改造势必成为决定专业发展命运的头等大事,当体育产业专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无疑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将会坚持“厚基础、重素质、强技能、求创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专业将会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规范学生的培养规格和行为规范。经过专业知识的层层洗礼,使培养的学生在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等各界表现出色、体现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争取获得各界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温毅娴,吴创.基于学生视角探索互联网+专业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7(9):139-140.

[2]高彩云.基于学生视角探索互联网+专业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4):138-139.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师生健康素质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学生卫生行为,增强健康防病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卫生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各校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好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卫生保健教师,健全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落实健康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规范档案管理,不断增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二)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各校还要进一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总结交流健康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在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上下功夫。

2.各校要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开设好健康教育课。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使接受健康教育的学生达到100%。各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3.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的20项指标,各校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确保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全部高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4.各校要着眼于师生疾病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做好各校要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执行信息网上每天直报制度。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内书面报告市教育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各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营造浓厚的健康教育宣传氛围,提高广大师生的卫生意识。要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立固定、长期的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2个月更新一次内容;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晨会、黑板报、小报、挂图、班(队)会和家长会的作用,宣传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健康知识和卫生防病知识。

2.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重点抓好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同时各校要结合相关纪念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要通过邀请专家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强化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

3.各校要按照上级有关禁烟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好校园内禁烟工作,要做好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内的禁烟解释工作,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

4.各校要以主题班队会、知识竞赛、参观图片展、收看专题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倡导文明风尚,引导广大少年儿童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重视卫生信息,通过向报刊、教育网站等媒介报送卫生信息,积极宣传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以小手拉大手、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为纽带,引导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深入社区,走进社会,逐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5、各校要进一步规范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切实做好每年一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体检结束后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将体检结果向家长通报。做好体检的汇总统计工作,纳入学校档案管理内容。

(四)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

要按照“创卫”工作对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的要求,对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照片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五)进一步加强检查指导

1.加大检查力度。继续采取学校自查、市教育局抽查的方法,做好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督导、检查和指导工作。

2.各校要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按照《省学校集体食堂基本卫生要求》的要求,认真抓好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积极采用“五常法”管理技术,推进学校食品安全长效管理。各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结合“三不”(“不买路摊小商(食)品、不吃三无小食品、不随手乱扔垃圾”)主题教育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环保卫生等知识,教育、引导和劝阻学生不在校园周边流动摊点购买“三无”食品、不随手乱弃乱扔垃圾,提高卫生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各校要健全学生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管理人员,做好对净水及饮水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巡检维护并消毒,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六)积极争创省健康促进学校

继续开展好省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去年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铜奖学校1所(铜奖学校基本已达100%)、银奖学校20所的基础上,各校要继续努力,力争年内有更多的学校成为省健康促进银奖学校,金奖学校要有零的突破。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中小学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突出“改革、发展、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艺术等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动全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学校体育工作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体育与健康课程。进一步强化措施,建立保障机制,加大体育教师的配备力度,完善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状况。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杜绝随意删减、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现象的发生,确保课程计划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年要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各校要积极参与,认真配合,按照要求做好这项工作。

2.以大课间活动为切入口,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各校要制订和实施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和终身锻炼的意识,养成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生活习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各校要充分考虑学生多层次、多元化的不同需求,结合体艺“2+1”工程,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加以研究,努力设计出适合本校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做好学生体艺“2+1”项目掌握情况的评价认定工作,努力使合格率达到95%以上。继续开展全市大课间评比,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提升各校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今年,我市将代表市参加省阳光体育节的高中组比赛,我们要认真组建好高中代表队,挑选好教练,加强科学的指导和训练,争取取得良好的成绩,为常孰市、市争光。

4.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校要制订好科学的测试方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认真做好测试工作及数据的采集和报送,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确保100%的学校按时上报,90%以上的学生体质达到合格标准,10%以上的学生达到优秀,教育局将对各校学生的体质情况进行抽测,不断增强我市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5.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和特长的培养,利用本校或本地区资源,认真规划,加强学校运动队、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积极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加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和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努力形成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氛围。

6.举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积极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冬锻三项等体育竞赛活动。

7.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2011版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对体育教师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竞赛,加深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上半年将举行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比武。

8.认真组织好中招体育考试工作,各初中学校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体育中考的要求,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贯彻、认真落实。上好初三体育课,并积极组织、科学指导初三学生开展好体育锻炼,在体育中考中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使今年的体育中考继续做到学校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

9.不断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在继续做好对我市三所市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外,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10.积极做好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各项准备,各普通高中学校要认真总结前几年测试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制订计划,加强督促,抓好落实,努力提高高三学生的身体素质,力争在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抽测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学校卫生工作

1.加强校医队伍的建设。由于学校卫生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不断扩大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校医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会同卫生局对校医进行学校卫生基础和重点工作的培训,另一方面,利用学校骨干校医这支队伍,对学校的专业兼职保健老师进行培训,并做好结对,传帮带,答疑解难,从而使全市各校的卫生工作能正常有序顺利开展。

2.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并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制度和预警机制。落实责任分工,认真做好晨午检及缺课学生网上直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关于印发《市教育局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通知”(常教[2014]2号)文件精神,各校要加强在雾霾气候下对学生户外活动的管理。

3.健全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的良好机制,要会同卫生等部门开展青春期教育,爱护牙齿,艾滋病预防等方面继续开展好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做好禁烟工作,不管何人,一律不得在校(园)内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抽烟。

4.规范学生的健康体检,做好并完善学生的健康档案,将学生的体检结果告知家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各校(园)要认真做好各项计划、制度、措施、记录及学生健康的归档工作。

5.加大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力度,制订并完善防近工作的措施,并积极开展防近普宣工作,做到防近知识普及率达100%,各校要建立学生视力监测档案,结合6.6爱眼日,开展关注青少年眼健康为主题的眼健康常识普及和健康用眼习惯评比等系列活动。

6.各校要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按照《省学校集体食堂基本卫生要求》的要求,认真抓好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积极采用“五常法”管理技术,推进学校食品安全长效管理。各校要健全学生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管理人员,做好对净水及饮水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巡检维护并消毒,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7.继续做好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明年力争二所学校创建“健促”金奖,并扩大银奖学校的比例,增强师生讲卫生的意识,养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同时,对已获省健康促进铜银奖的的学校综合督导等要进行市级抽查。

8.加强各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建设,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参与各项人道主义活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继续开展对师生的救护培训、知识和实际操作竞赛。

(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1.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抓好青年(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教学业务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进修。艺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认真研读教育科研理论,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通过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加强交流和沟通,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上半年将举行全市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拟组织美术教师写生活动。

2.继续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新修订的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为重点,进一步探索教育规律,深入开展教科研,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认真做好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多种活动,推进我市艺术教育教学稳步发展。上半年,要认真组织好市初三音乐、美术学科结业考核工作。

3.各校在开齐、上好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建设,进一步创新思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2+1”工程—让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提供平台,更好地实现“2+1”工程中“让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门艺术特长”的目标。

4.各校要利用本土资源,积极探索和开发学校的艺术特色项目,打造学校的艺术品牌,提升学校的品位,为创建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做好必要的准备。

5.今年是建国65周年,我们要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中小学生的艺术展演活动,举办小学生文艺汇演、广场文艺演出和中小学生书法、美术比赛等,通过举办各种艺术活动,抒发师生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为不断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准,弘扬合唱艺术和音乐文化,唱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拟成立市教育系统教师合唱团。通过定期有效的合唱训练,不断积累合唱曲目,提高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水平好的教师合唱团队。

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十二五”规划和全市教育工作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把转变作风作为重要保证,突出“学在、幸福教育”品牌建设,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教育现代化各项指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1.加强学校建设。各职业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学校职业基础能力建设,不断丰富内涵,努力做到强化基础能力、优化特色建设、亮化环境氛围、细化各个环节,职教中心要积极推进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和做好国家改革发展示范职业学校各项迎检任务,确保各项创建按计划、高标准、有序落实。滨江职校要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并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高新园中专要巩固三星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2.加强专业建设。围绕全市和区域重点产业,优化专业类型、布局和结构,加快建立与产业发展、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主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力求区域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学校专业建设的相对集中、错位发展,努力形成专业特色优势。各职业学校要关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开发新专业。全市再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3个,市精品专业2~3个,市优秀新专业1~2个,市精品课程3~4个。

3.加快骨干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加快建设与各职业学校资源共享的集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市公共实训中心;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途径与方法,重点围绕布局要科学、模式求突破、机制重经营、目标在育人的建设理念,逐步实现消耗性实训基地向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转变,努力成为产业化基地和校中企,并积极创建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已立项成为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指导。要认真对照建设标准,完善建设规划,创新建设思路,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要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强化实训基地的使用,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生产功能和科研功能。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推进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一是要根据《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苏教高职〔2013〕6号)的要求,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工作的过程管理,实事求是地给予考核评价。二是要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明职责、给担子、压任务、创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三是要为名师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活动经费,创造条件为名师工作室聘请高水平兼职专家指导工作。(2)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要求,不断提升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一是抓好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工作,同时鼓励学校引进和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二是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层次、技能等级和职称,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企业实践等途径,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职教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3)建立外聘教师专家库。制定实施《市职业学校兼职专业教师管理办法》,实施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4)加强产业用工研究中心、公共职业素养研究中心、班主任中心组和学科协作组建设,一方面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同时切实对专业建设和设置、课程改革、基地建设、教师培养、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产生推动作用。

5.加强课程改革。通过开展“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继续推进“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开展微课研究和实践,引导教师坚持在岗学习,加强校本研究,跟踪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化水平。

6.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努力形成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动态更新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校本课程建设既是国家课程管理的刚性要求,也是推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是与国家和省规划教材的有机统一,以展示学校专业特色、体现学校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对接沟通,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1.推进普职沟通。加强普高与对口单招教研互动,职业学校语、数、外、政等学科要接受教研室相关教研员的业务指导,适当组织参与初高中对应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单招(含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语、数、外学科定期参加普高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和展示活动,高中语、数、外教研员定期参加单招调研工作。加强普高、职高平时的学科教学联系,每所职业学校与一所普高和一个初中协作区对口结对,进一步深化普职沟通。

2.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有效途径,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鼓励更多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形成人才培养的共同体。通过行业协会和企业,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作为职业学校企业讲师,对学校教学改革进行指导,共建教学体系,编写实用教材,合作培训师资,共同进行质量管理,促进学校教学水平提高。

3.推进职业学校与开发区的深度融合。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实现学校培养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需求对接。根据我市三所职业学校建在开发区的特点,实施“统筹齐进、错位发展”战略,推进学校和开发区合作办学,依据开发区的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开发区的发展,主动服务开发区的建设,形成与开发区产业布局高度吻合的专业布局,深度开展与开发区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培训开发区需要的人才,建立招聘、培训、就业一体化工作方式和一站式服务机制。

4.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市已获批的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要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做好招生、专业对接、课程衔接、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同时要与对口高职院校加强联系,为开展“3+3”试点项目做好各项前期准备。

5.深化国际合作。积极鼓励中职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标准,借鉴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教学。

6.拓展社会培训。各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放资源,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教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为职工能力提升、失地农民、外来人员和退役军人再就业提供服务。做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培训规模与学历教育规模相当,推进职业教育终身化。

(三)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1.组织开展《职业学校三个管理规范》督查活动,督查落实情况,有质量、常态化地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益。贯彻落实《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德育督导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要对照《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综合督导细则》,提高学校规范管理水平;要开展我市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评比,重点考核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提升情况等,健全由政府、企业、学校及社会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测评。通过进一步公正、公平的考核评估,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提升职业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2.提高单招教学质量。建立单招教学工作目标制。2014年我市单招三年级学生达到600多人,单招规模不断扩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口单招的工作力度,制订单招教学工作目标,根据对口单招政策和学生基础科学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目标;建立单招教学工作调研机制。有针对性的开展市级阶段性调研和校际推磨式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商议对策;建立单招教学工作分析例会制。在定期模块练习后,要认真进行质量分析,根据基础、对照目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下阶段教学工作策略,力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体育实训总结范文篇10

一、围绕本市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夯实职业教育基础,提高服务社会经济的水平。

1.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水平。根据本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导向,进一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更新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计划,开展部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工作,三分之一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标准。

2.继续做好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市政府奖学金资助工作。根据事业发展需求,完善本市郊区农村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帮困助学政策,研究鼓励本市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社会急需专业政策,调整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

3.启动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优化和能级提升计划。对已通过评估验收的开放实训中心,根据其建设基础、建设水平、运行管理和服务能力,重点扶持若干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其能级和功能,做特做强,使之成为本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的标志性品牌。

4.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绩效评估制度。加大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的绩效考核,制定并颁布《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点开展开放实训中心绩效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训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运行水平,更好体现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的“公共性、服务性、开放性”。

5.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围绕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郊区产业规划布点建设需要,支持江南高级技工学校整体搬迁至长兴岛,支持南汇区临港科技学校的易地迁至临港新城,重点支持设在郊区的“都市农林开放实训中心”、“化学工艺开放实训中心”、“数控应用技术开放实训中心”、“机电技术运用开放实训中心”等开放实训中心的综合实训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开展适合郊区农村劳力转移和区域经济生产需求和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6.继续抓紧抓好十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要求,有序推进行业类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工作。促进已经建立的现代护理、交通物流、商贸和电子信息四大职业教育集团,坚持自主建设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使各个集团都能根据行业特点,深入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做特做优做强。继续推动旅游、机电数控、建筑、化工等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在运行机制和功能发挥上形成各自特色,从而提高为行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集团的活力。

7.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行业向区域延伸。研究制定《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开展。区域职业教育集团一般由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建,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为支柱,以区域内职业院校若干个骨干专业为核心,以一所或几所职业院校为基础,各行业、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以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为目的,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组建模式,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组织。坚持积极推进,稳步发展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地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年在嘉定区、徐汇区、闵行区、黄浦区和浦东新区等进行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调研和实践。

8.研究建立支持职业教育集团持续、科学发展所需经费保障机制。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相关学校的项目经费,对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有关单位项目给予支持和倾斜。开展调研,研究职业教育集团日常运转必须的经费保障措施,以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内各学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三、制定《关于全面提高本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筹备与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9.推出—2012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在年开展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研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制定—2012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落实教育部即将召开的中等职业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并召开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

10.继续做好2004—2007年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的总结,制定—2012年的课改实施计划。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研究制定—2010年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把工作重心从课程教材的开发、建设,转向课程实施,以抓课程实施促进课改进一步深化。编辑出版2004—2007年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的总结报告和课改课题研究的成果专集、课改特色实验学校的创建成果集、教师教学法评优活动优秀教学设计集等反映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成果的专集。

开发首批颁布的12个专业教学标准的专业培训包。调整和新建一批市专业中心教研组,完善教研和教学指导网络。组织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品牌专业评价标准”、“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教学实践”等一批新课题的研究。

11.发挥“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作用。加强对课改实施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推动面上改革不断深化。总结一批学校抓内涵建设的经验,确定课改特色学校的常规任务,确定各课改特色学校的特色实验任务和研究课题,带动面上学校的课改实验和研究工作。

12.加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监控。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引导学校依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依法自主设置新专业。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设置专业(专门化)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的通知》(沪教委职〔〕30号)要求,对2006年备案的66个目录内专业(专门化)点进行抽查评估,对2007年备案的17个目录外专业(专门化)点进行检查评估。

四、加大力度,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13.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市级培训。落实《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规划并推进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提高专业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培养一批胜任任务引领型“做中学”职教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开拓骨干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升渠道,为促进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和人才保障。

14.发挥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作用。遵循“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的原则,本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市级培训主要包括:国际商务、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与民用建筑、现代物流、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5个。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依托9个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开展主要包括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培训,参训教师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240或540培训学时。

15.研究制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方案。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声誉较高、高水平专业师资紧缺的中等职业学校从社会上聘请在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以充实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五、关注教育公平,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全国的力度

16.做好对口支援都江堰和外省市招生任务。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工作要求,继续与云南、新疆、西藏、湖北和重庆等有关对口支援地区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做好都江堰等地震灾区中职校招生援助工作;落实沪赣两地政府有关会议纪要,继续做好招收江西垦民后代子女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

17.继续试行中职校招收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工作。在去年试行基础上,继续支持中职校招收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并尽早推动学校启动招生宣传工作,为每一个愿意报考本市中职校的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提供在沪接受中职教育的机会。

18.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30号)精神,按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立完善的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要求,以职业教育区域化和联动合作机制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三地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和资源共享,发挥三地职业教育服务、整合、辐射、提升的功能,联手打造职业教育区域联动发展的品牌,多形式、多层次的推进与江浙两省的合作,为区域内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服务。

六、加强德育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9.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关注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中职校专业特点,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全面启动和深化中职校德育课程改革,并做好市级培训工作。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一步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20.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学生就业推荐工作,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质量,建立跟踪反馈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制度。加强就业公告统计工作的管理,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工作。

21.办好“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扩大比赛项目,优化比赛内容,规范比赛办法,提升比赛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比赛内容和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实际、就业岗位需要、国家职业标准和全国技能大赛要求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星光计划”品牌效应,健全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选拔、评价机制和“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22.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争取再创佳绩。年,教育部将继续在天津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市将在“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基础上,完善参赛激励机制和选手选拔的办法,全力以赴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比赛成绩努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23.继续开展“经典艺术走进中职校园”活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中等职业学校自身优势,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推动经典艺术进校园,组织本市专业艺术类学校开展“经典艺术走进中职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熏陶,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4.开展“星光之约”系列活动。以寻历史文化之根,颂改革发展成果,抒“迎世博、为文明做贡献”之情为主题,开展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星光之约”系列活动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迎世博文明礼仪大赛。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国情、市情教育,陶冶思想情操、拓展综合能力、体验快乐、增强信心、提升能力,展现青春风采。

七、做好体育科普卫生等工作

2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结合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举行年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国家规定,增强学生体质。

开展第七届“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活动、市第八届青少年科技节,评选科技特色示范学校。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和学校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八、开展对区县政府履行中等职业教育法定责任的督导工作。

26.继续开展对区县政府教育综合督政工作。在总结2007年和年对区县政府综合督政经验的基础上,依照《市政府关于本市建立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意见》,重点实施职业教育等项目为主的教育综合督政工作,全面完成对各区县教育综合督政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和成效,为开展新一轮工作奠定基础。

九、加大中等职业学校青保工作力度

27.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预防教育,全面推动第三轮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和评选工作。开展“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年学校及周边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年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评选”,“优秀中小学校外治安辅导员”的推荐、评选、表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