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46

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1

合适的内容,是实践活动是否有必要开展的先决条件;恰当的形式,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因此,思想品德课开展实践活动必须选准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

1.结合教材提出的行为锻炼要求。行为锻炼就是按所学课本知识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具体活动,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结合教材要求进行行为锻炼可从以下两种形式人手:一是在校内开展活动。例如,与校团组织、学生会等密切配合,从纪律、卫生、礼仪等人手,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争当遵纪守法好学生”、“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我与雷锋同行”等主题创建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学校的劳技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种养殖和开展废旧物回收利用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二是到校外开展活动,即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投身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田头地尾等生产劳动第一线,拜生产者为师,亲手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体验创造社会财富的艰辛,从而加深对“艰苦创业”、“劳动光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等理论知识的认识,进而把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观念变成自觉的行动。

2.围绕学生知、信、行的矛盾。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和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动力,“信”是纽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调查、访谈、讨论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向社会,通过疑问的消除来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例如,现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单干“,各家搞各家的活,各人挣各人的钱,先富起来的人怎么会去带动后富的呢?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访问几家先富起来的典型,比如烟叶种植专业大户。学生通过访问就会明白:该专业大户的成功使周围的人感觉到种烟有利可图,而且烟叶的栽培、管理、采摘、烘烤又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技术上没有问题,于是有条件的人也会去种植烟叶,进而从中获益。这样,种植烟叶就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项目。类似这样的项目多了,农民收入的渠道就宽了,经济来源就有了,生活也就逐步富裕起来了,从而使共同富裕逐步成为现实。

3.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积极追求愿望时,内心活动总是十分活跃的,这时候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因此,政治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结合生活实际,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课后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分散实践。例如,同在一个村里生活,为什么有的同学家境较好,有的则家庭经济困难?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人口数量、勤劳程度、科技水平、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去对自己较熟悉的同学、朋友或亲戚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明白“计划生育”、“勤劳发家”、“科技致富”、“互相帮助”的重要意义,并进而扩大到对一个镇、一个县(市)、一个地区进行经济状况分析。另一种是由教师直接带领,集中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讲完违法犯罪方面的法律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附近的派出所法院等执法部门,了解犯人(尤其是学生熟悉的)违法犯罪的原因、过程及受惩处情况,有条件的再组织学生到劳改场、监狱等地方了解犯人服刑情况,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二、课内和课外的协调

学科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既需要课堂上教师的精确讲解,也需要课堂外教师的精心指导。课内精讲是前提。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学也是同理。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材知识,因此课堂授课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教师把课本知识点讲解清楚了,学生开展起活动来才会得心应手,若有“疑”,这“疑”才是“真疑”,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才更具针对性,更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课外指导是关键。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导而不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例如,每次活动开始前,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制定好详细的活动计划,预想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拟定应对的对策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活动中学生得到的体会和认识,有的是积极的、客观的、正确的,有的则是消极的、主观的、错误的,教师应及时给予点评,对的肯定,错的指出症结所在,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开展活动小结或总结,让学生把体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有条件还可召开表彰会或举办成果展,这既能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有利于增强他们下一次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2

1.喜忧参半——社会道德现状的归类描述一个社会其道德发展的层次及水平,不仅微观地构成了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社会人)的活动的精神氛围(如社会道德风气对家长、教师、学生的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该社会中的各种家庭、群体、组织和机构等(如社会道德风气、精神面貌对家庭、学校、机关的影响)。而任何一个社会,若以“好”“坏”论之,其道德的发展则必然地带有正负两面性,尽管有些时候是正面的占主流,而在另一些时候则恰恰相反。

纵观当前的社会道德现状,亦可大致将其归结为积极与消极两面。从积极的一面看,首先,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弱者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援助日益多样化。社会支持和社会援助,从主体来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群体、集体或组织为形式的主体,例如,机关、企业、厂矿、学校等,另一类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的主体,例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工人、军人等等。从社会支持、援助的内容上看,主要有物质性支持(如扶贫、捐款、捐物、义诊、义卖、建立各种各样的基金会等)和非物质性支持,非物质性支持则又包括文化支持(如送戏下乡、科技下乡、教育下乡、义演、建立希望小学等)和舆论支持(主要表现为对丑恶现象的舆论抨击和对正义行为的舆论褒奖,此类支持多通过新闻媒体得以实现)。

从社会支持、援助的形式上看,支持方式多种多样,如建立基金会(如扶贫基金、残疾人基金、特困生基金、见义勇为基金等等)、组织义务劳动(义演、义诊、义卖等)以及志愿者服务协会等等,不一而足。受支持、援助的对象日趋广泛。参与者之众,形式之多,内容之丰,受助面之广,莫不表明: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作为一种维系力量,仍在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方面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作为反映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尺,公益性行为不断增加,公益性行为的结构不断变化。综观当前我国现实,公益性行为不断涌现成为当前道德面貌的一个重要特征。

目前,我国社会的公益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它以集体和组织作为主体。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对其组织内部的个体而言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强令性,但作为主体自身的群体或组织在实施道德互助行为时却更多地表现为自觉自愿,如募集抗洪赈灾基金、市政建设费用等与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不同,群众自发性公益行为则更多地体现了公益性行为主体的完全自发性和高度自觉性,如实施舆论监督、声援正义力量、援助弱小群体等,它以主体本身的道德感和良知为主要动力源。随着公益性行为的不断涌现,公益性行为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方面以企业、组织为主体的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数量仍保持稳中有长,另一方面,以个体自觉为其特征的群众自发性公益行为有增无减。不论是群众自发的,还是组织强令的,公益性行为作为支援弱者、伸张正义的社会支持的主要力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它的强大力量。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生活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首先,利润驱动的原则在社会道德生活中泛化。“利润驱动”作为一种市场原则,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一则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润驱动”原则所形成的精神氛围,二则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的人很难将“利润驱动”这一价值原则囿定于经济生活,而在道德生活、精神生活抑或其它方面启用另一套相应的价值准则,故而,带来了“利润驱动”准则在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中的“泛化”。

“泛化”的表现之一为,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甚至善价而沽,这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频频报道中可得到印证。

“泛化”的表现之二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五花八门,反防伪技术与防伪技术同步发展,致使人们真假难辨。“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的同时,出现了一支以“知假买假”然后获取利益的特殊队伍。

“泛化”的表现之三,由于道德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很多“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像人们预先想象的那样走“共同富裕”之路。

“泛化”侵蚀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人伦关系的方方面面。

其次,道德评价标准混乱,人们的道德判断陷入迷惘。近些年来,教育界流行着很多“说法”,诸如:“良心值几个钱”,“大学生挣小钱,小学生赚大钱”,“当老师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拿白不拿、不要白不要”等,学校招生漫天要价,校园腐败有所抬头,道德标准混乱,道德判断陷入迷惘。第三,作为一种道德净化机制,学校因摆脱不了整个环境影响,它们的功能释放受阻。从某种角度说,学校首先就是“新环境”的受害者,学校德育的开放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本身能否有效、高产运作仍待研究。一方面,代表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的力量不断壮大,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呈现积极的趋势;另一方面,价值标准的模糊,道德判断的迷惘,净化机制的松驰,又着实令人担忧。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国现阶段所特有的“喜忧参半”的道德现状。

2.道德坡论——社会道德发展走向的理论

把握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地输入,传统的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趋于崩溃,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有效重构,价值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趋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的道德判断的迷惘与困惑,致使个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失调,行为抉择陷入两难。倘若完全依从道德现实来把握道德发展的走向,则难免失之片面,难脱“盲人摸象”的窠臼。理论界试图掠去种种社会表象进而对当前道德发展的内在的趋向作规律性的把握。总起说来,理论界对当前社会道德发展走向大致形成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借助于形象化的说法即“爬坡论”和“滑坡论”(在经济领域中流行一种“代价论”,其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的增长是以牺牲社会道德的进步为其代价的。就社会道德而言,“代价论”本质上是“滑坡论”的一种)。“爬坡论”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道德的“生长点”以及新道德所具有的特点作为出发点。

论者认为,今天的社会道德从现象上看似乎是“退步了”,但实际上却蕴育了新进步。因为,市场经济社会中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关注,而道德的发展亦从社会本位主义走向关注个人切身的利益。忽视个体利益的道德毕竟是抽象的,作用是不能持久的,而新道德的生长点恰恰就在于个体的主体性,因而,目前正在建构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是从神圣的“天堂”回到了现实的人间。在关注人性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体系才是实在的、现实的和进步的,至于现阶段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上的“退步”,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滞后”的必然结果,是不足为奇的。道德应当是人的道德,而不是神的道德;是现实的道德,而不是空洞的道德;是具体的道德,而不是抽象的道德;是关注主体利益的道德,而不是无视主体利益的道德。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整个社会道德的发展由于找到了它现实的生长点和坚实的基础,因而呈现出“爬坡”的趋势。

与此相反,“滑坡论”者认为当前社会道德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下坡路”。他们并不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振兴我国经济,改变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对当前出现的一些“道德沦丧”表示不解甚至不能容忍,认为是利益(主要是金钱)主宰与支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结果,社会道德的发展由重义轻利走向重利轻义,经由集体主义、大公无私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社会道德生活中的种种功利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染上了利用和被利用的色彩。过去随处可见的道德互助行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销声匿迹了,过去被视为不耻的行为在今天却穿上了“合法的外衣”。“滑坡论”者每每谈起道德现实禁不住流露出种种悲观、失望、焦虑和对五六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的深深眷恋。

两种观点,一种或多或少以传统的道德观来评析现代社会的道德现实,另一种则有意无意以开放的道德观比较过去,各据其理,而道德现象又的确兼有历史继承性和强烈时代性。那么,社会道德的变迁究竟预示着进步,还是退步?置于如此错综复杂、纷争迭起的社会环境中的学校德育,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纷纷扰扰的社会道德环境对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儿童道德判断能力、锻炼儿童的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以及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一面,因为,对待道德环境的不利的方面,学校德育不能采取简单的回避,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当利用它来作为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的素材,唯如此,学校德育方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当前扑朔迷离的道德环境又不可避免地给学校德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与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分庭抗礼,甚至大相径庭,互为抵触。如何发扬正面效应,抑制负面影响,这需要对处于上述环境中的学校德育的特点作准确把握。

二、孰真孰伪——现代学校德育的认识

1.超越乎,现实乎?——理论认识的模糊性与伦理学界对社会道德发展趋势的理论把握的模糊性(即“爬坡论”和“滑坡论”之争)不同,这里所谓的“理论认识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人们对德育的多重属性的认识存在着模糊性。现阶段对德育本质的认识的模糊性,大体体现在三种有代表性的德育本质论的争论之中,即“现实说”、“超越说”和“统一说”。由于三种学说各自立论和出发点不同,从而,各从自己的侧面对德育的本质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超越论”大多从德育理想的价值追求,德育的预期功能出发,认为“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德育只能用“美好的东西”去陶冶人,塑造人。道德教育具有现实性,但现实中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以现实中的价值观念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等于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简单复制”,从而,人们最多只能顺应而永远不能改造现实。学校作为社会的主要道德净化机制之一,必将失却其内在规定性,培养出的人亦将成为在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面前失却主观能动性的人。超越论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转型加速期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一种忧虑,尤其是对追逐个人利益的肯定。超越论并不否认德育的现实性,但其所隐含的一个基本价值判断是认为当前的学校德育“过于现实”了,致使孩子们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假如德育的功能仅仅在于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社会的发展就会驻足不前了。

与此观点正好相反,“适应论”从当前的学校德育的实践并未能够像预期的那样富有成效出发,对学校德育的历史及现状作了回顾和反思,对“超越本质”论的论点和论据作种种发难,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道德教育“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致使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现实论认为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或“某种意义”是具有超越性,但将超越性上升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欠科学的。无论是德育的目标,还是德育的方法、内容和手段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提炼产生的,就连道德的实施者——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都是现实中的人。

所谓的道德教育,无非是这些人根据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德育目标,通过各种可能的,现实的手段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社会所预期的道德品质的过程。简要地讲,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功地内化现实社会的合理的道德规范。可见,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现实,必须适应社会,必须要培养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人,必须要从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道德理想主义回到现实中来,而不能错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第三种观点认为,“超越论”和“现实论”之间并不矛盾,更不互斥,两者分别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对学校德育的本质的不同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揭示。学校德育要讲理想,讲超越,但绝不是空谈理想,而是立足现实谈理想,对现实中的不合理的道德规范进行否定和超越;同样,学校德育也要讲现实,但不是对现实中的各种现有道德价值观念的被动的复制或翻版,从而致使道德教育庸俗化,而是从现实出发,利用现实的社会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素材,进行提炼、筛选和超越,朝着在现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理想迈进。德育的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是以现实性为基础的,“超越”是对“现实”的超越,离开现实性,超越性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又制约影响着现实性,仅仅停留于现实,而没有道德理想的指引和导向,社会是难以取得发展的,德育也将“失去成为引导社会及人们在道德方面前进的动力的功能。”三种观点之间的论争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德育本质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德育本质认识尚存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会对德育目标的制定乃至德育的改革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从空玄走向真实——实践取向的相对确定性

尽管在德育本质的理论认识上存在着分歧,道德教育的实践似乎仍在依照自身的惯性和逻辑向前发展着。在实际操作方面,学校德育的实践却呈现出明显的大体轮廓和发展趋向。在德育目标方面,过去提的德育目标既大且空,不适度,难以操作。随着近些年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实践中的不断修正,在德育目标体系化和德育内容的序列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政治意识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之间的结构得到了重新调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政治意识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要以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道德品质教育又要以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为导向。在小学阶段,政治教育和基本思想观点的教育应渗透在道德品质教育中进行,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上述理论认识形成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异化”的程度不断消减,“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倾向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扭转,德育内容序列化的科学性本身也得到加强,过去那种“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怎样做人”的违反规律的做法已被否定,代之而起的是德育从神圣宫殿回到现实人间;从极端的社会本位主义过渡到以个人本位主义为主、兼顾社会利益并朝着高度自觉的社会本位主义螺旋上升;从无视人本身的多重需要,“存天理,灭人欲”到关注主体的自觉的自身利益和内在价值追求,从“乌托邦”走上“太阳岛”,从“玄空”走向“实真”,学校德育第一次真正找到了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矗当然,实践中的种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发展方向的相对确定性,但完全摆脱理论认识上的模糊性的影响则是不可能的。

3.一致性与矛盾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学生生活在错缩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接受影响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按德育的影响源来划分,可区别为学校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影响三类。三类影响在性质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承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就德育而言,从目标到内容、方法、手段,都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全面性,它负责贯彻以政府命令形式出现的社会意志,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化、观点培养和习惯养成。就其控制手段而言,学校德育具有非常强的制度性,其对学生的影响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强令性,即学生必须按照他被学校所期望的方式去内化社会的道德规范系统,表现出道德行为,否则,他就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制裁而感受到强劲的压力。因而,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的结构性较强。

与此不同,家庭对学生的德育影响的结构性稍弱。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除具有与社会相一致的地方外,还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利益需求的群体。因而,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方面的影响,从内容上说,较之学校的全面德育影响而言,多侧重于道德品质方面的影响,诸如劳动的习惯、文明礼仪,一般不强调对孩子的政治观点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从控制手段上看,多靠家庭生活中的说服和感染,父母大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控制手段的结构性稍弱。与前两类的影响又有所区别,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社会的道德面貌、精神氛围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其结构松散,控制手段最弱。如果说家庭、学校所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经过较严格的过滤和筛选的,那么,社会则将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价值观几乎是赤裸裸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影响方式是现实的、生动的、鲜活的,尽管其控制手段最弱,影响结构松散,影响情境具随机性,但它的影响过程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却具有深刻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将社会形象化地比喻为“大染缸”。

由于家庭、学校的结构性较强,再加上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学校方面表现为功能的缺陷、“教育过度”等;在家庭方面则表现为家长制的作风、“代沟”等),学生在学校的“异化”感较强,主体性受到抑制。学校、家庭之外的学生,其身心状态可以从紧张的结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自主性得到解放。之所以会出现“5+2=0”的德育现象,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当然,“2”所蕴含的不一定都是负面影响,如果“5”和“2”的方向协调一致起来,就会出现“5+2>7”的德育效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影响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且影响方向也不完全一致,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社会提供的价值取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家庭的取向,并进而通过它们,将这种影响扩散、传递给学生。

学校一方面竭尽全力地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一方面将正面的影响纳入自身的结构之中。学校可能利用自身在学生德育影响方面的权威地位,迫使家庭德育影响方面与自己保持同步;家庭也会对社会、学校施加给孩子的德育影响进行加工和调整。由此可见,学校、家庭、社会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在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方面并不保持绝对一致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大体如下表所列:不同德育影响源对学生的德育影响的比较影响源控制手段结构性影响方式影响内容学校严控最强道德教化规范筛选家庭宽控较强教化熏陶经过加工社会弱控最弱耳濡目染略加筛选当社会整合程度较高时,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影响源在影响的方向上呈现出较多的一致性;当社会整合程度较低时,三者之间更多地在方向上表现为矛盾性。当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学校德育就会遭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否定和批判。反过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德育影响源如果能充分发挥功能,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社会的整合程度就会提高。学校德育作为主要的社会道德净化机制之一,也才能释放出其强大的功能。当前,“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行将崩溃,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道德观念体系尚未有效重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趋于频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在德育影响的方向上并未能够实现和谐统一,相反,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就学校而言,如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协调来自于其它方面的德育影响,优化德育效果,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是个非常紧迫、非常重要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主体性——现代学校德育的生长点

“主体性”问题在80年代受到了教育理论界的重视,它最初是以探讨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形式出现的。当时出现了“单主体论”和“双主体论”,“单主体论”又可分为“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仔细分析起来,即便是教师主体论,也从不否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这样,关于“孰为主体”的三种观点都不否认下面的基本命题:即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或接近预期的效果。而这里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大概也就是当初的“主体性”的涵指。尽管后来又有人将主体性界说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或者“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或者其它,实则大同小异。

主体性,是一种整体的特性,即主体本身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单个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主体的,只有当他在物质活动或者精神活动中自主地、自觉地、能动地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意识对象化、客体化时,才能称之为主体。也就是说,所谓的主体性,就是指人在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中所建构起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是学生在运用自身早期活动中业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态度体系、道德观念体系自觉地同化现有道德规范时表现出来的。

主体性的形成,一要以学生一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二要靠实践的锻炼。也就是说,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是“自然而能”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培育的过程。既然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一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那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毕竟有限,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也必定有限。这是否意味着对德育影响的效果预期不能完全实现成为必然?

我们认为,对学生主体性的提法应有所保留。事实上,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大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学校和教师期待学生的只是服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中的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水平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意识模糊、道德判断含混不清的情况下,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更是当务之急。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校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干扰,让学生从学业负担过重而导致的灰暗阴影中走出来,不仅使道德学习,还使各项学习活动成为主体性活动。在自觉的主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校德育很好地对自身作出反思和改革。从接受心理的角度看,强控制、强结构的情境不利于学生接受德育的影响,结构性较弱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感、“异化”感乃至对立情绪,从而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中接受影响,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才能加强。因此,学校德育在为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而作出改革时,必须注重开放性,认真研究家庭、社会在德育影响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作为必要的参照。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加强实践,锻炼道德行为的实践力。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3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中华民族这样浓厚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少年一代。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4

一、自由论坛,激发兴趣

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外因,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内因。七年级新教材的导学,首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发言,发言时间为一至三分钟。学生围绕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上台演讲,讲一段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并说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与原因。如,我们在教“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这节课时,首先就要求学生上台讲自己知道的有尊严的人或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发言,由于讲的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事,所以学生讲得真实,有真情实感,启示也说得特别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导入新课成功地进行了铺垫和引路。一节课因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而导入新课,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昂,课堂导学就算成功了一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设问题,学习探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一节课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一些什么知识,明确那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导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提问,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直接提出、告诉给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效率并不高。人们不是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只说不做呢?为什么要拉着学生走而不让学生学着走呢?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呢?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会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最好体现,“以人为本”说直白一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况且,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者对人的大脑的开发,对人的思维的锤炼,对人的技能的培养,对人的能力的提高,由于其内因不同、主动性有差异,效果显然不同。所以,七年级新教材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三、成果交流,深化提高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学生提出了问题,也探究了问题的答案,课堂上教师再导什么呢?那就是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人们都十分清楚,一旦自己解决了某个难题,或者某项试验取得了成功,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学生也不例外。我们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也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们狠抓这一导学环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增添主动学习能够获得许多知识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具有意义的事。

“二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交流后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二个人一人一个思想交流后,就可以获得两个思想”,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十分重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对照他人寻求的问题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寻找出全面而又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课堂教学如此引导,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四、创设情景,促进成功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5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犑辈患欠郑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要为其道德行为的培养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少先队、班集体,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之中,使其产生出各种道德情感,培养意志,促进道德习惯的形成。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6

高中的学生l4--18岁,正处于青年初期。强烈的成人感,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好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发展自己个性潜能的基础上,在一环扣一环的自我教育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培养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的宗旨。

《祖国需要我》系列教育活动是依据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基本心理过程设计的。这些心理过程是: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比较分类过程、以及判断与推理过程等。活动的顺序是按照由低到高,一个一个台阶安排的。各步活动的组合,构成了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一个完整过程,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记忆过程。

社会调查之前,老师组织学生拟出社会调查提纲。社会调查之中,要求学生口问手写,也可以采用现代化采访手段录音、摄影……把自己认为最精彩、感受最深的录下来或拍成照片。

社会调查之后,组织学生将照片集中起来办一个摄影展览,用影像在一定时间内唤起学生头脑中的共鸣;将照片翻拍成幻灯片,学生自编解说词在主题班会上放映;对于感受最深的片断,分小组组织同学将素材改编成小节目,在主题班会上演给大家看……这一系列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唤起同学们对社会调查中感受最深的场面在头脑中的表象,使学生难以忘怀。

(二)比较分类以及判断与推理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学生将头脑中记住的东西与头脑中过去有关的知识经验相互沟通,重新组合,从看、听、想中自然得出国家发展需要有文化的人----“祖国需要我”这一结论。

绳铁同学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参观就要结束了,我们与医生留了影。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SONY:TOSHIBA……TOSHIBA;?SONY……这许许多多先进的机器,竟看不到一台国产的,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国产化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我看到并切实感受到祖国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我今后要努力学习知识,为祖国奉献一切。”

胡英培同学写道:“从‘导游’大夫的讲解中,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也产生了很多联想。大夫说,这两台机器,都是日本东芝公司的产品,机器由计算机控制,高度集成,性能好,体积小,十分先进。我国也曾制造过三台同样功能的机器,但工艺明显落后,灵敏度不如进口机器,特别是体积庞大,只主机就需要一整间房子才能装下……听到这里真是让人感慨万千,40年来,我们的国家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但总体的贫困、落后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只有靠我们每个国民一起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才能扭转这种局面,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得出的“祖国需要我”这一结论,正是系列教育活动的主题。到此,整个活动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是终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自然得出的结论在深刻的反思中升华。如果只满足操作(即实践)的成绩,忽略了反思中把认识升华,不注重引导学生把升华的好思想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就会形成只激动、无行动的局面。为此,我又安排了如下的活动: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述,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然后,将调查报告分订成册,在全班传阅。阅读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最后一页上留言。

这样,使学生有机会在互相学习、交流和启迪中,把想说的话,充分表述出来。

排演一个配乐诗郎诵《祖国需要我》。文学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从内容上讲,诗的内容满足了学生情感升华的需要,帮助学生从事物的个别和局部感知(即学生自己和学校)向整体和全局认知过渡(即国家和社会),促使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产生质的飞跃。从形式上讲,从排到演,全班同学人人参加,大家齐声呐喊----“祖国需要我……我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个人的声音融汇在集体之中,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班会上,配乐诗朗诵开始了,在“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声中,同学们倾诉衷肠……优美的乐曲引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大家一起抒豪情,寄壮志,令人振奋……召开一个“祖国需要我”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把认识的升华变成为自觉的行动。主题班会的口号是: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会前,要求每一位同学写一条或选一条座右铭,献给大会,布置成专栏。主题班会上群情激昂,人人争相上台发言,同学们从点滴做起、互帮互学的幻灯片穿插放映……这音乐、这画面、这激情,构成了启迪、沟通人们心灵的艺术。班会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平静中饱含着理解后的激动,激动后的思索。徐磊同学的母亲应邀参加这一主题班会后说:“作为家长,参加‘祖国需要我’的主题班会,使我仿佛又回到60年代的学生时期。开完会后儿子回到家里,也带着往日少有的笑容,谈着班会的情况。我深感这样的班会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所做的各种努力。”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正是在走报国之路。

每周六早晨用早读前的15分钟自己总结“怎样听课效果好?怎样复习质量高”对于一科、一课的成功经验都不放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在班上进行交流。

同学们的经验或传阅,或读给大家听,不断地唤起榜样认同,拨动学生的心弦,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榜样认同中,认识一步步深化。与此同时,组织作业展览和笔记展览,引导学生学先进,找差距。

组织答疑小组,小组成员每天早晨7:10分到校,每组两名同学值班一天。提出口号“不懂就问,不抄作业”,同学之间互帮互学,蔚然成风。

一环扣一环的活动把学生置于自我教育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拼搏奋斗的憧憬,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融为一体,把情感导于理智,使理智导之以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障碍或错误的时候,还需要一种监控和调节的功能。我的具体做法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在量化自查中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据,第一个月老师列表,没有做到减分。第二个月,学生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自己列表,自查。第三个月停用表,看能不能自我约束。第四个月,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出现反复的项目列表自查。在列表自查的同时做小结。“表”是学生变“他律”为“自律”的中间媒体。从老师依据“规范”列表,过渡到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列表,是把学生从客体引到主体。从量化自查填表,到离开这张表,是引导学生在“播种行为,形成习惯”。学生在“吾日三省吾身”中,逐步学会自我调节。44人的集体中,确有行动的42人,占95%以上。经过四个半月的实践,有27名同学有了不同程度的明显进步。

张震建同学在月总结中写道:“开学到现在我没有迟到过一次,没有忘带过一次作业,家务劳动也能做一些了,做值日明显地主动了,放学立即离校已经形成了习惯。在校侃大山、磨时间的坏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这个表使我还感到惭愧的是,课堂纪律还不够理想,尽管违反纪律的次数减少了,但和规范要求相比,相差甚远。下个月我主要解决课堂纪律问题。不但上课不能讲话,而且还要积极思维,认真听讲。我要充分运用这张表调节自己,管理自己。”张雅娴同学在总结中写道:“每天当我给自己的行为打分时,我会因为没有违反学校的纪律而坦然,也会为某栏的表现不佳而懊悔。但是我不会灰心,因为我会从头再来!就这样我每天都认真填写,因为它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我要对自己负责。

在下个月的行为评价表上,除了老师要求列的项目之外,我还要给自己列上‘纪律’一栏,为的是坚持下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此外我还要列上‘工作情况’一栏,把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记录下来,引以为戒,以后工作上的差错就会越来越少。这对于提高我的工作能力会大有帮助……”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各项活动中,以情感人,理在情中,情理交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我完善的意识。他们好像长大了,对于学习,对于劳动,对于同学的态度,对于生活的目的,以至对于理想的追求,都在起变化。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7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情感受外部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开课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景交融,导入新课。如《珍惜劳动成果》一课,老师让学生和着《锄禾》乐曲轻轻吟唱,并配上锄禾动作,在看、听、唱、演中师生共同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境,在情感共鸣中,板书课题。这样,用一段音乐、歌曲等,创境育情,把学生引入“佳”境,增强讲课的感染力。

二、开门见山

如教《我是中国人》一课,老师这样开头:“母亲,生育我,哺育我成长,是人世间最亲近、最可爱的人,我们都爱自己的母亲,中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母亲,祖国母亲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母亲,我们要为祖国母亲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板书课题。这种直截了当谈主题的开头艺术称之为“开门见山”,它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明确教学目的,进入主题探求,一般用于新课或一册新教科书的教学开始。

三、设疑导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一开讲,老师提出疑问,使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启迪他们积极思考,导入新课。如教《真正的好朋友》一课,老师问: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是啊,这个问题提到学,生心里去了,学生急于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设疑导思,激发学生求知欲,相机板书课题,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四、朗读导入

“当你背上书包高高兴兴上学的时候,当节假日你同爸爸妈妈愉快地去公园游玩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是谁日日夜夜地守卫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使我们能够安安静静地学习和生活?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入境生情,老师板书课题。这种朗诵句段、诗文、名人名言等的方法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导入新课,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五、图像激趣

新教材图文并茂,我们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看图导入新课,或利用电化教学,让插图“活”起来,制作幻灯片,配上解释词,生动形象地再现插图,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在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下,板书课题。

六、直观启示

实物、实验等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出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实物或实验等,有利教学,导入自然。如教《要珍惜劳动成果》一课,老师带来一个大包,装的都是学生平时扔掉的纸笔、本子等,一件件展示在讲台上,学生望着这一大堆被浪费的学习用品,惊讶极了。老师抓住学生内疚心理板书课题,引导讨论: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为什么要珍惜?怎样珍惜?平时我们还搜集自编了一些微型小品,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课堂里即兴表演,这种方法直观性强,气氛活跃热烈,对学生思维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故事诱导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老师搜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8

1.实践性作业的理论阐述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我国,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之先生就曾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会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之后,他又提出“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教育理论观点,始终强调教育教学一定要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尤其是经过个人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变得更加丰满、深刻。

2.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德育行为化。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成为学生自主生成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渠道。

3.传统作业设计的单一

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提倡体验德育和行为德育。为此,作为德育主课程的思想品德课作业,也应与时俱进地实现从注重认知到注重知行并重的转变。但从现实情况看,思想品德课作业仍存在着知、行严重脱节的现象,如作业形式、内容及过程书本化、作业评价简单化等问题。过于书本化的思想品德作业缺少了过程的情感体验和能力考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锻炼,造成知、情、意、行的相互割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德育实效的角度上分析,它仅仅是一种考试形式的德育,没有把德育回归并植根于生活实践,使德育行为成为空白。

二、实践性作业的概念界定

实践性作业是开放性作业的一种,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各种能力。它有利于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自主生成德育规范,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三、实践性作业分类设计的案例及效果分析

1.知识与技能型的实践性作业

知识与技能型的实践性作业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建构知识,从而强化教学中的知识目标。

案例1:在教学“三个代表”、砥柱中流这一活动课时,课前就布置学生查找、搜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80年(1840-1921)及后80年(1921-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并且说明可以通过口述或者图片、实物展示的方式来完成。明确任务后,同学们就兴奋地分头行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获了丰富“成果”:甲午中日战争图、圆明园遗址图、邓小平视察深圳图……有一名同学还把曾祖母以前穿过的“三寸金莲”也带来了。对此,我及时抓住时机,结合图片资料,通过有选择地讲述一些典型性的历史事件,帮助同学们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道理和“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效果分析:上述作业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时效性。2.能力与创新型的实践性作业

能力与创新型的实践性作业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思考、分析得出来的,是学生能力的行为结果。在作业的方法上,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和小课题研究等。在作业的形式上,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

案例2:例如,在学习了“走进文化生活”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题:(1)有哪些优秀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盛为流行?结合所学的知识,试分析它们流行的原因?(2)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请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些文化特色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对这样的题目很感兴趣,纷纷展开调查。在同学们上交的作业中,有的谈到了开平碉楼的历史成因,有的写出了广东客家人“围龙屋”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答案包含了诸多的知识与道理,也承载着同学们实践中得到的观点、见解和体会。

效果分析: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具体的问题,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广度,也拓展了该题的内涵。既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实践、理性思考,确保了教学效果。

3.情感与态度型的实践性作业

情感与态度是从体验中表现出来的,为此在作业的设计中要重视学生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力求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燃烧。

案例3:在上完七年级上册的《我和父母》一课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回家给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妈妈洗脚、做饭,陪父母聊天,讲笑话等等),完成后让父母写一段评语。

效果分析:由于初中的孩子逆反心理强,极易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隔阂。为父母做事或陪父母聊天,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也会因为孩子的懂事而感到欣慰,这样就可以增进亲子感情,推动家长与学生进入良性的关系状态,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感受。

4.个性心理型的实践性作业

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品质。加上各种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纷繁复杂,更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个性心理型的实践性作业就旨在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完善心理品质。

案例4:在《悦纳自我》教学时,针对有些学生过分关注个人的缺陷或不足,从而导致自卑心理重、自信心弱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的个性心理型实践作业:按照次序,请同学轮流到讲台前大声地用“虽然……但是……”造句(例如:虽然我长得不漂亮,但是我很健康)。

效果分析:对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作业需要勇气与意志。学生完成作业的本身就是对自己心理的挑战,这就是教育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四、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主题作业,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2.可操作性原则:实践性作业不追求高、难题目,要易于操作,易于实践。

3.生活化原则:实践性作业要立足于生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9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中华民族这样浓厚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少年一代。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篇10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有些教师认为,一年级思想品德课,内容简单,道理浅显,容易说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果教学收效甚微。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备课?首先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牋如教《我上学了》一课中的“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活动”一句,成人看来简单,但对不到七岁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上学是生活的转折点,是一件大事。他们头脑中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新奇,有高兴,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带有疑问。

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挂图、幻灯、课本中的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欢迎新同学”的横标,老师、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门口迎接他们,并把他们领到教室等情景,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集体生活的和谐友爱。由此可见,只有认真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

二、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而关键是如何做到讲清观点、形象生动,千万不要连篇累牍。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活动、游戏、插图、幻灯、参观等,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三、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