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5 17:13:37

数字艺术培训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变革

一数字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数字媒体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并走向繁盛的领域,数字媒体主要是以代码的形式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存储、运输、显示等过程,形成实物,最终形成大众眼中的以文字、图像、声音等作为信息载体的感觉媒体。数字媒体可根据用途的不同而一次分为逻辑媒体、实物媒体和感觉媒体,这三类在数字媒体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也可根据表现方式分为通过电子书传播、通过互联网传播和通过手机传播的媒体。同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传播信息的多样化、海量化、交互性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特征变化

(一)“互动性”成为艺术设计最突显的一个特征。在当今数字媒体盛行之下,由于数字媒体通过二进制模式将初始信息进行转换、输出,信息的传递更为简便和迅速,信息传递模式由以往的从设计者到制造者也有所改变,单向传播已经无法满足沟通的需求,如今更多的人都逐渐转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以互联网为中间的信息暂存载体,信息传播途径从人—人转变成了人—机—人,且由于互联网的暂存作用,信息传播由单向转变成了更为全面和便捷的双向传播。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双向使得艺术设计过程中更为快速透彻地解决问题,制造者在设计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成了主动参与者。(二)数字媒体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以往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大多数是通过纸笔作图而展现出来的。在表现形式上局限在了二维平面上,较绘画不同,艺术设计无法通过二维图纸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且无法预知方案的可行性,而且通过手绘的设计方案无法迅速地解决改动问题,繁琐的图纸在面临修改时进度相当缓慢。数字媒体扩大了视觉传达的范围,在时空领域上完全扩宽了艺术设计的发展空间。[2]三维、四维绘图的发展为艺术设计开辟了新的天地。艺术设计通过增强立体感而增强了其灵动性,并能在多个角度审视设计方案确定其可行性。(三)艺术设计手段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艺术设计思维。艺术也是一门技术,需要有娴熟的绘画功底、操作能力等。在传统媒体时期,艺术的发展全靠手工绘图、制作,且每项程序都对操作者有着很高的技术和设备的精准工作,繁琐的修改和技术的限制一度遏制了设计者创作思维的迸发。而在当今的数字媒体时代,通过各种电脑软件作图,虚拟合成、精确的数字计算等,艺术设计有了更为强大的设施支持。设计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依靠强大的电脑程序,将想象付诸于实践,将所想通过电脑三维立体构图展现出现,再通过数字技术判断其设计的可行性,数字媒体的发展为设计者带来了福音,为其拓展强大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

三当代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数字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尚不明确。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整改时不能正确做好权衡轻重,而是一味的跟风,将数字媒体技术强加于艺术课程之上,且没有专业的老师和教学目标为同学进行课程指导,教学课程的设计处于茫然阶段。既为艺术设计专业,学校的重点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论数字媒体在现代的发展如何,没有良好的艺术感,练好了技术也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是必须要遵循以艺术为主体,培养具有强烈艺术感的人才为本质目标,将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发展艺术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加以重点培养,旨在培养出具有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共存的高质量人才,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二)课程设置的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简单。如今高校普遍开始尝试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旨在培养能与时代接轨的人才。因此各校均开始实施教学改革,重新增添课程。但由于缺乏经验且无借鉴对象,课程设置常常陷于缺乏科学性的境地。将课程设置地太过复杂且繁重,学生学业压力沉重导致因此失彼的情况,而若将课程设置得太过简单,往往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徒增课程压力。教学方式以板书和多媒体课件为主,进行数字媒体教学时往往会显枯燥无味,数字媒体强调了使用计算机的灵活性,而不加以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电脑教学的需求,教学方式需要更为有实践意义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三)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许多民办高校的艺术专业的教师学历和资历均不够,有的仅仅是本科毕业或者高职学校毕业。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发展的空间已经大大受限。在数字媒体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新兴的事物的熟练程度不高,而懂数字媒体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方面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且需求量较高的师资团队是能在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都能有着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教师,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成熟的时间差导致了现在的教师队伍无法壮大起来,使得数字媒体无法真正与艺术设计结合互补,艺术专业的学生无法通过课程获取到更多现代潮流发展的技术学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学生以后的深造和发展。

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性构建的现实路径

(一)依托社会产业,发挥院校特色,明确培养目标。数字媒体的教学需要更为先进的教学设施,且需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对学校来说,短时间的教学改革在经费上是难以实现的。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相结合是时展所需,但如今仍未有好的民办高校改革模式,因此,学校对硬件设施的投资是不可预见性的,会增加空投资的可能性。学校的设施翻新速度低于许多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利用高校在社会的影响力,令社会产业考虑参与高校新型人才的培育工作当中。除去资金支持,相关技术人才更能提供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技术支持。一方面,吸收企业的教学投资,获得可能性的经费支持,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许多高科技产业人才可以为学校提供技术指导,为教师提供数字媒体相关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而对于建筑等行业,接触艺术设计也更有利于其在更为全面的行业发展。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是较经济和效率可观的方式[3]。(二)根据实际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完善教学课程,学校和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相关人才培养信息,如学习其他高校较为成功的课程设置,降低改革的盲目性。也可像相关行业机构了解相关人才的培养需求,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合理的课程,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还可通过小范围的实验教学,对比最终的学习成果,调研得到不同方案的可行度。这些方式都能一定程度的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摒弃传统的板书教学,创造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革教学方法需要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分析研究各类方案的可行性,对教师的要求相当严格。(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老师的计算机水平。对于教师的培训可以选择专业计算机制图或熟练使用虚拟数字语言的技术人士,全面提高教师对数字媒体的认知。给予教师足够空余的时间根据其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目标。重新设置的课程教学需要有足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保留原有的艺术设计基础上,添加新的数字媒体学习课程。[4]支持教师继续进修硕士、博士等学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水平,学会从研究的角度看待学习,提高教学,鼓励年轻教师加强对计算机的学习。

五总结

将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在教学上做到有机结合没有良好的借鉴方案,许多技术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不够令改革更为困难。即便无法构建出好的方案,也不能盲目顺大流、速革新。找到目前教学改革上存在的可预计能性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到科学的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改变目前难进退的现状。学校应该大力支持院系之间的沟通联系和改革,高校与高校之间也需相互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共同进步,最终研究出更透彻的教学改革方向,为当代学生的未来求职之路或深造之路都能打上圆满的句号。

作者:王越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颜菲.数字时代下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2):22-23.

[2]杨岱.提高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2

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设计流程更为迅速与简捷,艺术设计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拓展了艺术教育,另一方面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融合发展,其具体内容如下:1.数字媒体艺术拓展了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拓展了艺术教育是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之一。究其原因,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使得数字媒体快速兴起并成为主流,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纸质图文输出的信息逐渐变为数字信息,拓展了艺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以及扎实计算机基础,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融合与交叉运用,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艺术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也在数字媒体时代得到了延伸。2.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融合发展。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融合发展是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又一特点。数字媒体时代在艺术与科技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所带来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更为新颖,将设计理念与方案立体化地表现出来,使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成为可能,是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融合发展的产物。数字化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具有很强的优势性,新的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对计算机学科和艺术设计之间的交叉领域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从数字艺术的前瞻性特征来看,未来可能出现交互式广告设计展现方式。因此,探索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势在必行。

二、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水平,推动现代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在了解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1.更新艺术设计教育观念。更新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是提高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关键。对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应意识到数字媒体时代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冲击,尽快更新艺术设计教育观念,确立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培养理念,突出数字媒体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要重视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应用,重视对学生数字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与掌握新的数字技术,将数字内容创意与数字技术表现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使学生具备基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本知识应用能力。2.优化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优化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是提高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具有跨学科属性,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化上,教学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发展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做好艺术设计的通识课程教育,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二是要做好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衔接,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开展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融合发展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增强艺术设计教学的适应性。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对提高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水平至关重要。数字艺术的应用可以起到规范化、灵活化、多样化地实现制图效果,对艺术设计教育而言,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具体做法上,高校的一些工作室、实验室的开放可以解除专业限制,让更多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实际操作的可能,进入相关实验室、工作室进行训练,真正体会和掌握数字艺术设计知识。与此同时,为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让学生学到不同专业的知识,加强数字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实践性教学,拓展学生的实习平台,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加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加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是提高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有效举措。艺术设计属于创造活动,为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发散、设计风格的标新立异,加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将设计一线的新知识新思维传播给学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发散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聘请校外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团队开展讲座或培训的形式,提高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认知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方式,采用数字形式对艺术进行传递,为设计艺术提供更多的创意与载体。

总之,数字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能明显的提升作品的视觉感受与效果。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应意识到数字媒体时代的重要性,更新艺术设计教育观念、优化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加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面对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新的特点,积极探索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水平,促进艺术设计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楠.数字媒体对动画艺术形式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5,(08).

[2]周玮,艺海.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思考[J].2016,(12).

[3]孙汝.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评《设计基础》[J].教育评论,2018,(04).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动态广告;实施;途径

现阶段,全球经济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①。众多新兴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动态广告行业。动态广告是一种更加形象、丰富、直观以及更加动感的广告形式,其继承并发扬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审美,遵循海报的形式美法则,表现为静态的形式(二维平面)下动态的效果,由静态延伸到动、静结合。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广泛运用,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对动态广告作品进行创作、深度加工,能够显著提升数字化动态广告作品的质量与传播效果。数字媒体艺术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形式层面,都能够赋予动态广告更好的创意和更深的内涵,增加受众人群的情感体验。同时,随着数字化动态广告的推广,其丰富的形式和新颖的创意,能够反作用于数字媒体艺术,推动其创新和发展,实现广告行业和艺术行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科学技术为基础和支撑,采用数字化的数据形式、图像、声音等为载体,同时结合通讯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科技,实现对信息的加工、传播,是一种具有视觉冲击、独具特性以及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普适性。数字媒体艺术对技术条件的要求不高,甚至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完成以前复杂的工作,例如拍摄、美化、修图、涂鸦、制图、合成等工作,不仅具有更加完美的创作效果,还具有更高的创作效率,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和掌握,具有非常好的普适性。其二,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非常注重和受众人群的互动,采用多账户的方式和受众人群进行交流与沟通,让人们能够实现和艺术的互动,如通过数字化网络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沉浸在数字化展厅中,能显著提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和感知度①。其三,虚拟性。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艺术,创建虚拟的角色、场景、模型等,并采用数字技术使虚拟场景更加鲜活、生动②。其四,易变性。易变性指的是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能够对数据进行修改,例如,采用RGB数值能够对绘画作品的颜色进行控制、修改和调整,创作者在进行数字动态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对画面进行方便、随意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领域的实施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普适性的优势,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费用,采用简单的设备即可完成复杂动态广告的制作。根据《2019中国广告主营营销趋势》,我国众多行业都降低了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导致广告投入降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受不稳定的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降低对广告的成本投入;广告制作成本增加,销售成本无法支持过多的广告成本,企业领导层和决策者不愿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广告宣传。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中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动态广告的制作成本,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③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领域的实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中的应用,能够赋予动态广告作品独特、多样、内涵丰富的创意,提高动态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创作者采用数字媒体艺术时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如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同时还有创新的表现语言系统,使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在广告作品中,以此提升动态广告的创新性与视觉冲击力。现阶段,人们对广告创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吸引更多受众人群的目光,创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这样才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动态广告想要表达的核心理念展现给观众。④创作者在进行动态广告创作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多样的色彩、灵活的转场以及绚烂的特效等,提升数字化动态广告的视觉效果,提升受众人群观看广告的积极性,激发更多受众人群的兴趣,提高数字化动态广告的宣传和推广效果。其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优化呈现效果。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数字化动态广告的色彩,拓展创意思维,丰富表现形式,还能够增强气氛烘托效果,创建虚拟现实人物、动物、事物等形象,在视觉方面实现时空错觉置换,这样能够在画面、音频、色彩等方面,不断提升数字化动态广告的呈现质量,更加充分、全面展现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意图、理念,提升数字化动态广告的艺术魅力。以敦煌研究院创作的《岁时节令》主题公益广告为例,如图一和图二所示,在遵循壁画中原始人物、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化特效技术,将故事动态地表现出来,古人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如身临其境。以数字化特效技术为例,通过捕捉技术、虚拟合成技术、抠像技术等,能够实现对各种动态节点的适时捕捉,形成清晰、逼真的画面,采用3D摄影机对动作进行抓拍,最终合成为动作流畅、画面清晰的特效动画。数字化特效技术能够提供一个空间中不同感知的信息,它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如图三所示,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依托静态广告(二维平面)主体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叠加到同一个画面,发挥数字化特效技术,从而摆脱传统艺术形态约束,使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多样化的创意和先进的技术,创作主题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风格更加独特的数字化动态广告,给受众人群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三,和传统动态广告设计相比,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充分采用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缩减动态广告的制作流程和时间,即使出现前期拍摄错、漏等情况,还可以采用软件对拍摄的素材、画面等进行后期处理,显著降低前期拍摄工作量。在进行数字化动态广告后期制作时,还能够利用非线性编辑处理技术,在广告作品中添加多样化的内容,例如人物的背景和转场等,都可以借助数字媒体艺术通过后期进行添加,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拍摄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创作空间。其四,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领域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广告作品的活力,实现数字化动态广告的多元化发展。创作者可以利用多样的数字媒体艺术,例如flash广告,通过影视媒体、电视媒体等进行广告的传播,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特征,采用三维动画技术进行广告的创作,能够显著提升广告作品的趣味性,尤其是利用后期处理软件对广告作品进行渲染和再创作,能够丰富数字动态广告的表现效果。

三、动态广告领域强化数字媒体艺术运用的途径

随着动态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增加了动态广告市场的竞争程度,只有更好的创意、技术的更新、更丰富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符合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获得受众人群的青睐。动态广告行业为了能够占领市场主导地位,需要采取多样化的途径强化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社会需求、受众人群心理特征,提升创作者的创新能力、创作能力。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艺术的分支,为了实现其长足、全面发展,需要创作者对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受众人群的心理特点等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逐渐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创作技能以及设计水平①。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思维能力、创作能力,才能够赋予数字化动态广告以更丰富的内容和含义,并将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准确传递给受众人群。由此可知,创作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了解受众人群的需求,才能够设计出更具有人文气息、更深内涵、更强艺术性的动态广告作品。其二,投入专项资金,强化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艺术,在动态广告设计、动画制作、平面设计、影视创作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夯实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发展基础,需要国家和社会投入专项资金,以雄厚的资金为支持,不断强化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此外,需要做好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人员的专业化培育工作,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尚未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发展不成熟。对此,需要全国高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通过专业课程和系统培训,丰富相关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系统,提升技能水平。例如,开设“视听语言”“电视艺术美学”等课程,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提升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4

欧洲语言资源与技术研究基础设施(EuropeanResearchInfrastructureforLanguageResourcesandTechnology,CLARINERIC)及艺术与人文数字研究基础设施(DigitalResearchInfrastructurefortheArtsandHumanities,DARIAH-EU)合作建立的数字人文课程注册门户[3]是欧洲数字人文模块、课程和项目的开放在线门户网站,为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和机构在数字人文方面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通过对该网站的数字人文课程情况进行调研,可以大致了解欧洲数字人文教育概况。该网站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在网站中注册的数字人文课程总共有153个。这些课程包括了本科、硕士、博士的整个阶段。其中面向本科生的有39个,面向硕士生(含研究硕士)的有69个,面向博士生的有5个。此外,还开设了28个学分课程、4个暑期学校课程、一个继续教育课程、4个模块(Module)课程。1.1国家分布。从分布的国家来看,德国(29)、荷兰(27)、瑞士欧洲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及其启示魏清华(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普及,催生了信息科学与传统人文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数字人文”。欧洲的数字人文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以数字人文课程注册门户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学科、技术3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并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为例,对欧洲的数字人文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数字人文教育的一些建议。[关键词]数字人文人文计算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分类号]G258.6139(18)、意大利(15)、法国(12)所占比例较高,共开展了101门数字人文课程,占课程总数的66%。虽然在数量上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法国占课程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在国家分布上仍然比较广泛,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可。1.2学科分布。按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数字人文课程涉及的学科排名前八位的分别为:数字人文理论与方法艺术与文化研究、语言学与语言研究、计算机科学、文学和语言研究、历史、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人类语言技术;除此以外,还涉及社会科学、考古学、哲学、民族学、音乐学等众多学科。由此可见,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是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阵地,其次是历史学、考古学、传播与媒体、社会科学、音乐学等。可见,数字人文课程的学科分布非常广泛,并呈现较强的学科交叉性。1.3技术分布信息技术是数字人文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按照数字人文课程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进行分类统计,编码、信息检索、文本挖掘、关联开放数据、元数据保存、搜索技术、聚类分析、实体识别、扫描、机器学习等是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技术构成。

2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现状调研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KCL)的数字人文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在艺术和人文学科中应用计算方法和工具的大学之一。2002年,数字人文系正式成立。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DepartmentofDigitalHumanities,DDH)是英国文化、媒介与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科研评估研究能力(researchpowerintheResearchExcellenceFrame⁃work)排名第一的专业,专业涵盖本科到博士,此外还建立有数字人文实验室(DigitalLab)。因此,笔者以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数字人文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数据和资料主要来源于伦敦国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数字人文部网站[4]、《伦敦国王学院2018年本科生指南》[5]、《伦敦国王学院2017年研究生指南》[6]。KCL数字人文系总共开设了7门学位课程,其中1门本科课程,5门硕士课程以及1门博士课程(见表1)。课程采用学分制,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每种类别下分别由多个课程模块组成。除Dissertation(学位论文)以外,总共82个课程模块,其中必修课程模块25个,选修课程模块57个。必修课程为必须取得学分的课程,选修课程为学院提供的与学位相关的课程以供学生自主选修,大部分模块为15、20个学分不等,学生需要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博士阶段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无学分限制。此外,数字内容管理(DigitalCuration)为两年制硕士课程,其一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另外一年在柏林洪堡大学。2.1本科生(BA)课程。“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本科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包含数字化和互联网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及数字文化如何影响社会变化。课程为期三年,共有360学分,其中必修课占67%,选修课占33%。该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1)分析数字文化的主要方面,如社交媒体如何运作以及互联网如何影响行业等;(2)学习信息技术的历史、数字经济的本质、新媒体的理论和数字时代的政治;(3)提供有关数字文化研究的技术培训,包括从社交媒体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网页设计及技术、数据呈现和数字保存等方面。2.2硕士研究生(MA)课程。数字人文部在硕士阶段共开设了5门课程,这5门课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1)“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提高参与者对与数字媒介人类文化研究相关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旨在从学术、文化遗产和商业世界的角度,对人类文化研究的数字理论与实践有所了解;(2)“大数据与社会、文化”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和理解大数据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析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大数据,并通过汇集领域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他们提供从事大数据职业的背景;(3)“数字内容管理”属于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硕士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具有大量数字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和企业中的领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战略,技术和实践技能,为其在数字信息和资产管理提供指导;(4)“数字社会、文化”的目标是提高参与者对数字技术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包括表演艺术、电信、信息技术、哲学、法律和教育等活动领域。该课程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质,借鉴了艺术与人文学科、法学、物理科学与工程、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的课程设置,旨在针对不同的参与者,为那些非技术背景的人提供技术见解,并为没有系统地思考数字文化的人提供文化观点;(5)“数字资产媒介管理”是为了应对数字资产和媒体管理专业人士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开设的课程,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数字媒体和数字资产的价值。2.3硕士研究生(MA)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整体呈现出较高的重合性。从课程模块名称上看,这些重合性较高的课程关键词主要有: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数字生态系统(DigitalEcosystems)、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数字媒体(DigitalMedia)、数字营销(Digi⁃talMarketing)、数字出版(DigitalPublishing)、数字文本(DigitalTexts)、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ContentIn⁃dustries)、数字资产(DigitalAsset)、元数据(Metada⁃ta)、开放文化(OpenCulture)、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网络技术(WebTechnologies)、APP、地图(Maps)等。

3启示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5

一、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现代科技含量而致使创作和表现出现差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艺术从高技能到高科技的转变过程中获得了难以斗量的帮助和利益,相对于之前,数字艺术的技术含量也增加了不少,在意识形式上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创新性发展。可是在数字艺术创作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得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时期,数字艺术技术含量因素的凸显也仅仅只是数字艺术在初级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不稳定的暂时现象,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当技术发展趋于同质化的时候这种现象也就会逐渐剥减。可要是当类似这种神话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至上的态势成为数字艺术创作行业的发展主方向的时候,它也就将重新踏上工业社会的歧路。这应该是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在大力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2.数字艺术创作行业的发展与经济联系不紧密,市场导向不够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它是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存在而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必须要与市场经济紧密接轨才可以得到更为广泛和可观的发展空间与前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动画片《蓝猫三千问》,这时数字艺术在创作发行初期,由于它的技术水平不高、推行途径也较为单一化,因而在国内是持否定和不看好的态度的,因此制作公司长期处于一种盈亏的状态。可是随着它在电视台播放一千多集之后,香港招商银行开始着手对其大力整合和包装,将重点和注意力投放在了与市场接轨这一点上,还推出了蓝猫公仔系列、儿童服装系列以及文具系列等等和《蓝猫三千问》动画片同步宣传和发行。因而,出现的结果不仅是《蓝猫三千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提高,而且在短短不足两年的时间内,制作公司一下子由盈亏状态转变为盈利高达十亿元,可以说在动画行业创作了一个奇迹。

3.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人才的短缺和培养方式的不合理据相关业界人士透露,目前中国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人才十分短缺,而人才不足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经济商机的流失。曾经在美国多所著名大学任教的教授Pensyl指出,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乃是一门文理科相互结合和跨学科的复合型学科,而这也暗示着这方面的人才理应该具有丰富想象力、较强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很熟练地懂得虚拟技术和制图的使用技巧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和设计才干,而且还应该有着相关的软件工程知识和项目管理与团队精神。而目前的现状是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懂得将技术和艺术的双双结合,因而所造成的格局就是不管有多少数字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均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上对这一方面人才的需求。再就是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人才培养两极分化严重,既懂得计算机数字制作艺术又熟悉艺术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这一问题现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数字艺术创作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促进我国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直面我国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在技术上的不足一般来讲,我国是不可能一下子在短期内像国外那样大手笔、高投入地支持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可是我们不可以以此为借口而选择退缩,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情节上的创意来弥补科学技术水平上的落后和不足。因此,我们平时就得关注和吸收优秀导演、编剧的创意策划,这样在进行数字艺术创作的时候可以积极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整个艺术创作作品艺术品味的提升,以情节创意来吸引人。除此之外,我国的数字艺术创作还得积极消化外来并注重自我成长。这是我国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而且是必然经过的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的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不能规避这个发展规律,而应正视。

2.注重团队合作,寻求投资、回报能够良性循环的一个操作模式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在工作方式上必须要重视团队的力量,注重团队合作。上文已经提到,数字艺术创作行业是一个涉及专业知识很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数字技术、导演、编剧以及美术等等很多专业领域。因而在进行数字艺术创作的时候很容易就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计算机工作人员的艺术修养上极为缺乏,而有着较高艺术修养的艺术家又不懂计算机。团队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乃是促进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办法。除此之外,各个数字艺术创作行业还应该团结起来,不能只是将对方看作是自己的一个竞争对手,而应该看到我们都是处在同一领域的社会贡献者,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社会理想而奋斗和努力。同时,建立和健全一个良好投资与回报的可循环操作模式也相当重要。不管是数字艺术创作行业还是电视电影,它们从投资到制作到最后的行销都是一环扣一环,三者缺一不可。唯有在公众群中得到了消费,数字艺术作品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赢得了真正的成功。这就提醒我们,只有在商业舞台上完成的艺术,在艺术平台上做成的商业,才可以为数字艺术作品找到较为现实的社会基础,也才能确保数字艺术作品更加深入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让更多的人理解数字艺术,为数字艺术赢得更为广泛的市场,而它的商业发行渠道也就慢慢地得到了建立和健全,这将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而有效的基础。

3.优化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策略在数字意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上首先要做的是突破之前的教育模式,注重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以市场上所需要的人才要求为基础和目标来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课程上,培训中心可以和相关高校,譬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等权威专业机构强强合作,联合开发,进而慢慢地形成标准课程、课件数据库。第二,建立健全学员实际操作平台,给学员提供真实操作项目,平时的操作训练不仅可以用来检验学员自身对数字艺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不断提高学员自身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对于学员自己掌握和理解所学每一门课程在将来工作中的应用,以及结合自己的实际兴趣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也是大有裨益的。第三,还可以在数字艺术企业与人才领域之间建立和健全专业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用来承载企业和人才、企业和企业、人才和人才以及相关的政府信息等等互动信息资源,逐渐建立无限的人才供养库和企业信息数据库,确保为企业选择优秀合适的数字艺术创业型人才,同时也可以帮助人才择选自己所感兴趣的合适工作岗位。这样一整套较为完整而且还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职业教育整体规划方案对于解决企业与数字艺术创作行业两者存在的问题很有帮助。

三、数字艺术创作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数字艺术创作行业的艺术潜能和艺术创作将得到充分挖掘一般来讲,艺术创作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在掌握其基础技能上就得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而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可以帮助人们节省不少时间、金钱和精力,帮助创作者获得更为广泛的展现自己思想的自由空间。对专业艺术家来讲,计算机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脑海中的构想,一些天马行空的幻想也就更有可能变为现实了,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件利器。再就是艺术创作,通过传统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几千年前的历史延伸脉络,感受传统艺术的精神和内涵,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期沉淀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在东方文化宝库中,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朵奇葩和一笔宝贵的财富,涉及题材十分广泛、艺术形式各种各样、内涵也较为深远,是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比拟的。现如今,借助于数字电脑的设计作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和表现技巧等等其他方面愈发显得更有生命力和挑战力。

2.数字技术将直接引领艺术创作数字技术是一个集声音、图像、录像、网站、动画、光盘乃至装置过程于一体的方式方法,简单一点讲,所有借助于电脑软件、手机软件而制作完成的艺术作品都在数字艺术的范畴之列。在之前,画家进行创作所使用的工具是颜料和画笔,而如今不少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使用的是鼠标、输入板等等一系列图形软件,二进位所表现出来的是形状和色彩,然后显现在电脑银幕上,而不是画板上。尽管依旧有着不少老派艺术家始终坚持传统绘画技巧和传统过程,但是伴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无孔不入的广泛使用,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作品、什么是传统艺术作品,二者之间的界限也渐渐显得模糊不清了。而这些新技术问世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艺术创作的门槛一下子降低了不少,在传统绘画过程中所必须的画笔、橡皮以及颜料也可以借助于电脑上不少图像软件来直接表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而在制作唱片的时候,也就不再需要乐队由于某个片段的不理想而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录制,在电脑音频软件上直接可以进行混音、打鼓、影像编辑和拼接,从而在处理录像中也显得更加容易了。新技术的第二个特点是可以使创作资源变得愈加丰富,譬如现成的声音、图片以及影像的拼接就是进行数字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就拿摄影来说,它是一种纪念性和记录性的工具,可是艺术家就可以从里面抽离出拼贴和摆拍的技术手法,然后结合图像本身的客观性而将它发展为一种表达自己的叙述方式和展现自己思想的方式,接着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也就涌现出来了。在电影领域也是如此,可以说数字技术不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悄悄地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历史。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把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作为依托而发展,以作为迅捷的速度以及妨碍,去传递和反馈更多容量的信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高职院校主要专业之一,此专业把传统艺术作为基础,把计算机技术作为依托,把具有严谨性设计艺术与数字技术有效结合,构建一个多个学科融合的专业,如融合数学学科、传媒以及音乐学科、文学、美术等学科。由此可见,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涵盖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包含教学文化、知识素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需注重课堂文化建设,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挥文化价值,确保技能培训与文化教学完美统一。

一、课堂文化相关定义阐述

(一)课堂文化内涵。课堂文化上作为一种特殊性、具有聚合性的文化,其也体现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丰富性以及精神气象。课堂文化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对人的关怀,倡导心与心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只有在具有课堂文化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才能够更加的放松、更加的开放。此外,课堂文化也要展现出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个性,进而强化内在黏贴力与凝聚力,促使学生人格的形成。学校的教学风气、风貌,以及每个班级的氛围、团结性等,也可以利用课堂文化去体现。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知课堂文化价值,注重课堂文化构建。(二)新时代课堂文化内涵。新课堂文化出现就是教育改革的体现。新课改文化倡导和谐教学氛围,注重师生的平等性,否定以往陈旧和过时的文化,强调教师和学生互动,一起去探讨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去重新的认知,进而不断的完善自身不足,自主的去提高自身,促进生命的发展。与此同时,新课堂文化,重视学生的发展,展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全过程,重视体验,并重新的探究相关基本理论[1]。

二、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原则

(一)互动性课堂文化建设原则。教师在建设教学文化时,需要依据的第一标准为互动性原则,倡导合作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文化中互动观念与以往互动观存在差异性,不仅仅是单一局限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把这种互动蔓延到每个教师之间,倡导学生与学生相互间沟通和互动。课堂文化建设互动性原则,赋予教学全新意义,认为教学不仅是一种信息的互动,也是一种人际交往。(二)因材施教课堂文化建设原则。课堂文化教学理念主要内容之一为人本教育。课堂文化实施期间,高职教师需倡导以人为本,尊重每个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其优势,完善其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此外,在因材施教教学期间,教师也要营造和谐的互动环境,这样在平等互动环境中,利于教师掌握班集体学习情况,也可以照顾到每个个体[2]。(三)目标性课堂文化建设原则。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三维目标去实现与达成。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把行、意、情以及知融为一体,把技能培养、知识认知以及情感等融为一体的多元化目标作为教学目标,注重人际交往,丰富教学灵活性,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趣味性。例如,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堂文化建设来说,为了更好的教学,可以把市场导向作为目标性原则,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强化专业教学和社会以及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明确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知识以及技能,有目标、有方向的去培训人才。(四)民汉学生合组课堂文化建设原则。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能力较弱,限制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获取;并且国语能力的欠缺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不够主动,课堂中沉默,腼腆的状态较多,这两点影响课堂文化的内涵建设。将民汉学生根据实训项目进行合组,每个组在完成实训目标的同时,汉族学生可以带动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国语能力,拓展性格,主动交流。

三、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建设举措

为了切实落实好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建设工作,健全高职学生人格的形成。需确保高校教学风气、风貌,营造充满文化气息、校园文化以及班级文化,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作保障[3]。(一)做好专业课程的设置,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些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毕业实习课程等,忽略公共文化课程。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落实课堂文化教学,教师必须把各个课程与文化课程融合。例如,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结合以往教学情况来说,计算机一级英语专业好的高职学生,在学校数字媒体课程中各个软件知识能力更强。所以,高职院校应注重文化课程的设置,包括计算课程、文学影视的作品赏析、思想政治、科学技术、人文知识、文案写作、艺术学、中国文化概论一级大众传媒等。(二)倡导民汉学生合组课堂文化理念,构建高素质教学。团队首先,新疆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校园文化以及课堂文化的建设,大力宣传把教学工作与课堂文化结合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模式,倡导民汉学生合组,烘托课堂文化氛围,尊重每个学生,顺应每个学生的天性,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建设生态化课堂。其次,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秉承高职院校教学方向,大力开展课堂文化教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文化中,和学生交流、沟通后共同去建设教学目标以及任务。此外,教师也要注重教师理论知识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建立一定的周期,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模式可以利用人文知识竞赛模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模式等进行教学。(三)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提高学生创造力。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是利用电脑与各个计算机软件应用操作实现,因此创作目标应该是利用计算机与相关软件,融合创作者的预先构想、创意和绘制的设计草图来完美的去表达。但是结合实际来说这样重复的操作用将导致学生自身思维受到局限,创造性思维无法发展,思路固定,去发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动手制作相关联系课堂中,学生需要通过操作电脑系统完成,包括立体的构成。色彩的构成等等,学生利用平面图像的联系来替代立体模型的练习,导致学生缺失动手能力以及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教师在教学期间应依据四大原则,包括目标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因材施教、民汉学生合组课堂文化建设原则,建设课堂文化,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高职院校应重视课堂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了解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课堂文化建设奠定技术。与此同时,新疆高职院校也要做好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建立一定的周期,利用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工作,强化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吴丽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9(01).

[2]刘矫妍.应用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

[3]全国第二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题培训班赴宜良县开展现场教学[J].云南农业,2019(08).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创意思维;数字媒体艺术;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作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从事数字媒体文艺艺术类工作的人才,而从事此类工作,往往又需要一定的创意思维,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重视和培养。而目前中国的众多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等非艺术类高校,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创意思维方面的培养力度不足,从而造成学生专业水平和能力薄弱,以及综合竞争力不强等不良现象。各高校应整合、开发可利用的相关资源和经验,以培养学生创意思维为目的,设计具有较强实践性、科学性的实验课程,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进步。

1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现状

在国外,早在20世纪末,一些国家的高校就开始了关于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在国内,由于历史等众多原因,许多高校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引起重视,由此导致实验课程存在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学评价不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等诸多问题。而数字媒体专业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而更不利于专业的发展。本文就“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现存问题”展开调查[1],对国内上百所高校进行了相关了解和统计,结果显示,众多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高校数/调查总数中的数据调查显示,实验课程内容不合理占54.78%,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不完善占49.52%,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占82.16%,实验课程培养目标不突出占60.33%,而“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的问题最为严重。1.1实验课程内容不合理。合理的课程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课程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是,纵观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课程现状,不少都存在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影视、交互设计、三维制作的创作能力,因此在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与此紧密相联,并且需要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但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是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内容不相符;另一方面是实验课程内容比理论课程内容更超前,学生都无法吸收消化知识。并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从事数字媒体行业的人才,需要足够的创意思维才能够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许多高校的实验课程并未涉及这些,实验课程缺少对学生扩散性思维的训练及培养,从而导致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2],为其今后的就业或创业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1.2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不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结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课程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而作为实验课程,其教学评价应对学生平时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都进行考量;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应该着重突出对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考察,使实验课程的教学评价更趋于科学、合理,促进实验课程质量的提升。然而,从目前众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来看,还有许多高校存在着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采用相同的教学评价方式的问题,以学期末的考核成绩为主,对于学生平时的实践过程、创意思维等都没有或者较少进行考量,这样不科学的实验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不仅不利于课程质量的提升,而且在较大程度上误导了教师和学生,使其产生“实验、实践不重要”的错误观点,非常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3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对学生进行新媒体视频(如3D、VR)等策划、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交互设计、界面设计、摄影摄像、声音录制、画面剪辑制作等众多方面的培养[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用到摄像机、计算机等设备仪器,而这些设备价格一般都较为昂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其相关的设施设备更新日新月异,学校若想采购大量先进的相关设备,需付出较多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投入往往超过了大多数高校的承受范围。因此,目前许多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都存在着教学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此专业的实验课程无法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最新的操作技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就得不到保证,学习、实践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会大幅减退,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提升,给其今后的就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4实验课程培养目标不突出。为了满足市场用人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以培养具有高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较强、具有创意思维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4],并使用相适宜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围绕此目标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然而,众多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目前的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并且这些操作技能大部分相较于现有的行业水平较为落后,而对于学生的独立实践、创新创意等方面的培养较少,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操作能力不足、创新创意思维较差,造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难而相关岗位又大量缺乏人才的现状。

2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意思维实验课程教学的意义

2.1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本身就是以培养新媒体制作、影视制作、三维模型设计、交互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人才为目标,并且也在创意思维方面有相关的培养要求,因此开展创意思维相关主题的实验课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在实验课程中加强学生创意思维的相关培养,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专业素养,从而培养更优质的专业人才。2.2社会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定位是为相关新型行业领域输送人才,而目前的相关领域又大量缺乏高质量的人才,这就需要各高校提升教学质量,重视专业实验课程,着重培养具有创意思维的专业人才。具有创意思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才是符合相关行业领域需求的,才能够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艺文化事业的进步,并且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意思维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3.1完善相关体系制度。深究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出现上述教学评价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充足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对此不重视,也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保障体系,所以才会频繁出现此类问题。因此,各高校应首先建立完善的相关体系,为具有创意思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教学实施制度,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相关教师开展专业的集中培训,使其具有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意识,并且给其提供一些相关的培养办法和手段措施,使其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有具体的措施可使用,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在引起其重视的同时也提高其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管理体系,不仅要让教师去落实,还要监察和考核其工作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关的考核机制,使相关教师在制度的要求下有效地开展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另外,还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实践、创意表现等加以重视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最终期末考核成绩的占比,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从而保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的有效进行。3.2提高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除了相关的体系制度外,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有效开展的又一有力保证,只有相关教师对此重视,提升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教师除了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外,也要有一定的实验课程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及熟练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业务能力;其次,在相关教师入职后或开始讲授相关课程前,需对相关教师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实验课程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意识,提高其创意思维的教学培养能力;带领相关教师对优秀的案例进行学习、模仿,并且进行思考和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调整或创新设计;培训期间也要有严格的制度考核,让相关教师有一定的压力感,从而对此加以重视,并且在考核制度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能力,促进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升。3.3加强虚拟内容创意设计的训练。针对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现状,可以看到现有的虚拟内容看似多种多样,实际上差别不大,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课上,需要加强其虚拟内容创意设计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生基本掌握数字绘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后,则可对其进行二维、三维或交互的画面独立创意设计方面的训练,使其在此过程中不断熟练,进而使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二维、三维、交互画面独立创作。再对虚拟的连环画面及情节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其创意思维和能力。3.4加强创意竞赛与项目制的实践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应多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课程设计与专业性竞赛相结合,师生以“导师项目制”来完成实践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该课程教学设计最终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类竞赛作品,首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并从设计的角度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其次,通过教学竞赛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竞赛作品中直接检阅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创意思维方法的运用、教学成果的直接展现,并可以从作品中挑选优秀作品开办专业结课展览。另外,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该课程教学设计开展“导师项目制”,带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等,项目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学习主题,主要是充分调动积极性,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人生计划等有所帮助。不管是专业竞赛模式的教学设计还是“导师项目制”的实验教学设计,最终都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为目标,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与路径,实现创意设计思维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提高其设计创新能力与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对实验课程现存的不足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开发,需从课程顶层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验设备等多个环节共同努力实验和探索,努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中国文化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威,鲍颖.基于创意设计思维培养的SPOC教学模式研究——以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翻转课堂为例[J].美术大观,2016(8):162-163.

[2]蒲卫国,李爱民,李冀,等.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标准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4(7):46-48.

[3]冷荣亮.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示范式互动教学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界面艺术设计》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8,157(3):134-136,139.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8

一、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

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是对学生开发艺术思维和思想能力的建立总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艺术教育基本上到毕加索为止,对于学生来说博伊斯,安迪沃霍是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艺术的发展,同样是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艺术从早期的古典艺术发展到印象派,再到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或者现在常听到的一个词当代艺术。艺术已经发展到后现代了,其表现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而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更是培养艺术创新人才的开门之路。何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艺术教育不是要工厂化的加工。而大多数院校中的艺术教育同样不能还停留在古典艺术或者到印象派教育为止,与我们现在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代艺术一笔带过,更是忽略了艺术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从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来看,其起源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的VIDEOART,这也是后现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艺术史有个完整和全面的认识,更能为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完整的艺术理论和个性化、创新化的人才基础。打破传统的艺术观念,使艺术变得天马行空、无孔不入,完完全全地介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从而建立起个人的、独立的、创新的思维方式。由于目前国内中学阶段的艺术普及教育还非常保守,所以即使是进入美院的学生也普遍缺乏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因此在专业教学的第一阶段重点强调的就是印象派之后的艺术史梳理,让学生们能够以艺术史作为一个标尺,对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身的创作有一个基本的定位。

二、跨学科知识的介入

跨学科知识的介入,其本质就是打破专业之分,看国外的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声电光在艺术中的运用和传播。其专业方向和覆盖应该为:网络艺术,声音艺术、互动装置、肢体语言、录像艺术、动画等相关课程和与生物工程等学科的相互交叉。单一化、平面化的动画只能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国内的学院教育普遍缺乏的就是学科间的交叉。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常常相互孤立,而学生们也被限制在各自专业内研究和探索中,只顾眼前能看到的东西,这样一来视野始终是非常狭窄,从长远上看不利于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艺术创作也很受局限。数字媒体作为一种十分灵活的媒介运用手段要求艺术家对多种学科,多种技术有非常宽泛的涉猎,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知识介绍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去了解,思考,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电子信息等其他学科的内容。国外不同于国内的情况是招生对象来自非艺术专业,如生物、医学、文学、音乐等等其他领域的学生,使得学科上有极强的交叉性和思维的开阔性,因此对于当代艺术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更开拓了数字媒体艺术在各个领域的课题延展和深入研究。

三、社会生活感受力的培养

现在进入学院的学生们大多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和生存环境,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中大多数人在面对生活的时候缺乏较为独特的个人感受,可以说没有能够震动自己的个人感受也就谈不上有创作的冲动,所以在学校的每一个课程中对社会生活感受力的培养始终是核心环节,既有限定宏观主题的考察式教学,也有鼓励寻找微观视角的个体探索。学生需要交流,教师要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步确立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大多数人也缺乏对生活的提炼和再加工的意识,活在这个社会的表层上,忽略其价值的表现。国外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于已有多种社会工作经历,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较多,所以反映在创作的观点也是方方面面。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教学体系;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艺术是较为新兴的专业学科,因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涵盖着计算机、设计艺术、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多媒体、新媒体等多个领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多学科融合型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兼具计算机技术操作和较强艺术设计能力,同时在新媒体领域坚持创新,对互联网发展趋势有一定敏感度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基于专业背景和要求的复杂度,使得当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更为稀缺,为此各高校争先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院校新增专业榜单显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开办量常年位居首位,同时在高校综合满意度较高的“绿色专业”中位居前五,且连续3年保持榜单前列。但与高校其他传统专业成熟的教育经验相较来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就目前的教学体系并不能够完美综合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科偏向,其中较为明显的是计算机技术与设计艺术两大门类,电脑操作类的技术课程由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教师授课,设计艺术类的艺术创作课程由传统艺术学类教师授课,两者之间在教育体系上相对独立,学生在完成两种课程教学之后难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最后在择业阶段不乏出现毕业生去从事设计类或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作,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社会人才则更多由从事广播电视、动画、网络技术等其他领域转型而来,从而造成专业毕业生的人才资源浪费问题。所以就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尝试探索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艺术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是显而易见的,数字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是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塑造和传播的一种手段。通俗的说是将需要传播的内容可视化、艺术化、交互化。通过艺术处理的传播内容能够快速适应高速发展的数字化平台,同时也能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在新的平台上传播和互动,所以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表现就是从内容的塑造过程中体现出来。脱离艺术,新媒体的内容创作将很难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也会大打折扣。反过来,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创作在脱离具体内容处理之后,则作为单纯的艺术形式存在,即数字艺术,例如日本的TeamLab数字艺术博物馆中,在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由520台电脑和470台工程投影机的共同运行下,呈现出虚拟的光影世界,在如幻如梦虚拟场境中,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数字艺术所带来从未感受到的震撼。然而,纯粹的数字艺术在大众的视听过程中时间较短,且缺少内容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所以只能作为小众的娱乐展示,不能进入大众的普遍日常。随着数字平台的发展,“互联网+”概念的全面普及,以及中国即将引来第五代通信网络商用时代的大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内容和范围无限扩张,所呈现的艺术形式随之变得丰富而特殊。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由过去的文字、图片到二维、三维动画、VR沉浸式虚拟环境,再至将来5G技术下全息投影时代的到来,无一能够脱离艺术性的处理。但跟传统艺术专业中的绘画、雕塑和设计类专业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所创作和处理的对象以及呈现的平台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高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必要且特殊的过程。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类课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本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可大致分为前期的基础课程和后期的实践课程。根据专业所在院系的性质不用,艺术类课程的培养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例如,专业设置于美术或者设计类院系,课程设置的数量上则偏重于艺术类课程,培养目标也比较注重美学创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果专业设置于工科或传媒类院系,数字媒体艺术则更注重专业在技术操作中的运用,如对实际内容的包装、传播、呈现效果以及互动程序开发等。1.艺术类基础课程当前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类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原理、设计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以及美术基础、设计素描、色彩基础、三大构成等基础实操课。不同的院校针对培养目标的趋向,还会做出一些调整。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立在哪种性质的院系,艺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都较为传统,基本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无差别。如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都有同类型的艺术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培养却运用相同的基础课程授课模式,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前期对于学生在专业综合性、前瞻性方面的培养无疑是不利的。2.艺术类实践课程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课程基本都与软件操作相关,而在实践项目类别里比较传统的分为影视、动画、游戏以及网络多媒体设计方向。同时针对现在手机、平板电脑、人工智能系统等硬件程序和应用软件的探索与发展,交互设计也与数字媒体艺术常有交叉,一些院系在实践课程中还会增加虚拟现实、UI界面设计、以及计算机编程等根据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性的多方向来看,即是体现专业综合性的特征但也成为教学培养的问题。首先,专业面向广、方向多就意味着什么课程都有开设,但无论哪个方向因学期学时的限制仅仅只有一两门相关课程概括。这就造成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有学而不精的情况发生。其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在实践上的多方向性也造成一些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定问题,比如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等。在很多艺术院校里这两个学科是作为单独开设的四年制专业,有较为成熟的教学培养计划。而数字媒体艺术只将这两个专业作为课程教学。而在计算机网络、软件编程等方向,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课程也有涉及,但明显计算机专业要比数字媒体艺术在培养计划上有更强的教育针对性和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其中还不能忽略教育对象问题,即很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生来自艺术类招考,而这类生源在计算机类的课程中先天的接受度要普遍低于理工科学生。再次,一些实践课程的授课教师专业来源无法全面支持。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应包含网页的后台程序设计和前端的版面设计。前者需要会编程的计算机教师教学,而后者需要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教师辅助完成教学,当然也不排除有即懂网络编程也会艺术设计综合性比较强的教师队伍,但总体上数量不多,不足以支撑所有院校的授课。再加上专业广阔的涉及面,很多课程类别相互独立,比如电视编辑、设计艺术、计算机程序、动画游戏等,各个类别的课程由各个专业教师完成,各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基本靠学生自己完成。所以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文上所提出的专业学科和方向对立问题的产生。

三、艺术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改革研究

就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而言,专业并不是纯艺术形式,而是有一定的科技基础的媒体艺术。区别于对信息传播没有绝对依赖,有具体的创作对象和创作结果的实体设计,数媒最终是以媒体为立足点,传播为目的,将基础内容以艺术形式塑造、包装、传播、互动、反馈等。基于这种特殊性,导致专业在文、理、艺以及综合性院校内都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在专业的课程规划和设置之前首先要根据专业所在院校的性质制定合适的教学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能够最大化利用学校其他专业资源来保障培养过程。1.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基础课教学计划根据专业所在高校和院系制定相应的艺术基础课群,首先要明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例如工科类院系在技术上能给予最大支持,所以在培养计划上,很多数媒专业名称为“数字媒体技术”,其含义在于专业培养更趋近于技术操作,那么艺术类的课程数量可以相应减少,甚至有些工科类院校只留下基本的艺术理论课程。而艺术类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则偏重艺术创作,那么在艺术基础课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更为完整。2.实施计算机硬件+软件教学的艺术基础课培养模式基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技术性质,在开设基础课教育时无论专业培养目标方向如何都应该顺应专业特性,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辅助形式完成课程培养,使学生能更快进入专业角色。上文曾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艺术类其他专业在基础课程上的无差别教学,对于后期数字创作能力培养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在低年级的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越早接触计算机操作就有利于后期的学科融合。基础课的学时调整是院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的,在完善硬件设备的同时,为了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适应专业的工作方式,可考虑调整基础课程的顺序,尝试将基础软件调整成入学的先行课程。例如Adobe的Photoshop、Flah、Illustrator,以及电绘软件。有了一定的软件基础,再直接辅助紧随其后的艺术实操课程,而不再使用传统手绘操作。这样既能锻炼专业技术又能学习必要的知识点。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最大限度的配合到各个教学环节,巩固技术实践的同时又能早一步进入数字艺术创作培养,形成初步的专业思维。在计算机实验室的配置上,根据具体情况可配置电子绘图的设备,如数位板或者可触屏的平板电脑等。例如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适当削减了艺术类的基础课程学时的同时,增加了“数位板绘画”课程的学时,两个学期高达128学时的电绘教学在训练基本手绘功底外还能了解当下数字绘画的流行趋势,为专业的前瞻性培养打下基础。3.制定方向性专业培养制度,实践课程针对化、具体化。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其他专业多有交叉问题,在培养计划制定上可以尝试采取高年级分方向培养模式,在不同方向设置不同的艺术实践课程。例如在数媒专业之下设置影视动画、网络多媒体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等几个大方向,经学生在低年级时期修完艺术和技术基础课以及院校规定的通识课学分之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其中影视动画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针对广告或影视节目等传播内容方面的动画特效包装,有一定的内容加工性质,以区别于动画专业的内容创作。而网络多媒体设计方向主要针对当下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网站页面、软件界面、数字出版物、数字游戏、交互设计等相关内容。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对技术性要求,网络多媒体设计方向更注重以上内容的视觉设计,但对学生的技术实践有一定要求。而数字艺术设计方向更注重新媒体艺术创作,探索未来更多艺术形式的可能。包括虚拟现实、视频艺术、交互艺术等等,较于以内容包装和传播为主的影视动画及网络多媒体方向,新媒体艺术设计更注重内容表达的形式而非内容本身,具有一定实验艺术性质。但与传统艺术类学科相比,又更加注重与人的连接和互动过程,即具有科学技术的新艺术形式,如四川美术学院的新媒体系就是以实验艺术设计的为目标的培养方式。根据院系的具体情况和立足点还可以探索其他方向的培养可能,学生在择向后可有针对性的增加方向内核心课程学时,消减或取消其他方向的课程。这样根据专业特性以区别其他相似专业,即解决专业界定问题又能让学生在学业期间的从理论到实践有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方向,使之在将来的择业上更有针对性。4.双教师制课程教学以及考核模式双教师制是指在同一门课程中若涉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采取前后两个阶段不同教师授课的教学方式,且同一门课程的期末成绩由两位教师进行考核。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课阶段,有很多课程具有一定的多学科交叉内容,如上文提到的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影视特效包装、新媒体广告设计、UI设计与制作、数字影视剪辑艺术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穿插着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内容。根据课程内容的主从性质,安排两位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教师进行一前一后的授课,其中要注意内容衔接方式,以作业项目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运用双教师制的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生的审美、操作以及理论认知上进行全方位的把关,同时在学生的考核结果上能更加客观。5.立足本土特色,开展地域化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为增加学生的项目实践经验,毕业后能更好贴合地方的公司企业以及事业行政单位的工作内容,可围绕地方城市的社会文化特色,开设与之相关的艺术实践课程。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系依托贵州大数据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以及“一带一路”的国策和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立足本土,强调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专业特色。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多彩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等理论课程,以及民族品牌包装设计、少数民族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以及地方影视节目包装等与贵州省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在高年级的实践教学项目或毕业创作中,尽可能贴合本土,设计塑造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化内容,如省内旅游景点服务数字平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数字民俗展示、以及与省内有关的各种文化、风俗、教育、娱乐、美食类的短视频制作与包装等等。开展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有效将理论内容“落地”,而立足本土的项目能使学生的实践结果更“控地气”。从前期调研到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和了解本专业更为实际的社会行情,尤其能够锻炼传统艺术形态的数字转化能力,为内容与受众之间建立更好的交互体验。

结语

依据院校性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可弹性操作。除上述涉及的艺术课程比例、方向设置、教学方法、立足本土等内容外。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细节也可考虑在改革项目中,例如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数媒专业艺术类课程应尽量区别于其他艺术专业的教材。然而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材系统,这也是相关专业的科研、教育工作者们未来一大重要项目。而在师资方面,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性的交叉培训和进修,例如对艺术类教师进行技术操作方面的培训,而计算机类教师则学习美学和艺术设计方面的基础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才能促进教师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打破艺术和技术间的教学隔阂。最后,改变传统独立培养的教学方式,学校与其他单位、企业甚至国外院校或机构联合培养,让学生开拓眼界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能随时关注行业动向,学习国内外优秀的专业培养模式。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艺术课程教育改革应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过程。明确培养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制定与院系实际教学相符合的培养计划,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环境,力求培养能快速适应社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才是专业教育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军.以技能整合为目标强化艺术创意思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8(3).

[2]王玉奎.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1.

[3]蒲卫国,李爱民,李冀,赵志明.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标准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7).

数字艺术培训范文篇10

设计师在利用计算机系统工作时,将一些重复的、规则性的繁复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处理,而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创造、评价与组织设计.这不仅能发挥系统解决问题的优势,也使得设计师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工作.与传统手绘设计作品不同的是,数字化时代的作品是电子稿件,文本变动与图像修改变得简单易行.设计稿件的标准化操作,可以准确定义物件的形态、位置、浓淡等信息,色彩的表现也因为标准化色谱的应用缩小了电子稿件与最后印刷成品之间的差距.学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大量设计素材,为设计作品内涵的准确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整个设计过程计算机都能为设计方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完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艺术设计教学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艺术设计教学多了课堂知识的教授,少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应用还不能达到网络多媒体的即时互动,仅为单向的教学知识传递.教室因考虑多媒体演示的的清晰度,通常关闭教室灯光,影响了师生间的眼神交流.多媒体教室的桌椅常面向讲台,一排排整齐的排列.这种布局适合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倾听的教学方式.假如将教室课桌椅排列成圆形或分散到四周,学生们可以互相对视,那么讨论或交流起来就非常方便.所以,教学中数字技术的布置和安排要适应教师的教学意图和需要,不能让技术对教学形成干扰,与教学需要相背离.实际教学中应考虑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与台下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知识传播的有效性.

2、网络资源共享存在弊端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发展,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资料共享也在日益增加,网络中充斥着许多品质不高的图像.设计软件的应用使得图像、文本可以快速、简单的复制,造成大量相似度极高的艺术设计作品.基于互联网信息传递快速的特点,大量的设计作品也流于快速的表达,而忽略了细腻情感的流露.早先手绘表现中的笔触效果及材质肌理等都因为电脑制作步骤繁复,难以达到真实效果而被学生们舍弃.

3、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作品制作太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得低年级、刚刚接触电脑的学生,由于计算机技术掌握的还不娴熟,作品视觉效果出现生硬之感.另一方面,先进的计算机语言也使不少学生有了技术崇拜的倾向,过度强调技术所带来的视觉感官效果,而忽视作品制作的真实意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提高艺术作品辨识能力,勿将炫目的视觉效果作为评判标准,而应注重作品立意与思想概念的合理化传达.

4、课程设置应考虑技术与艺术的有效结合近年来考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多半没有多少计算机知识,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因没有专业学习设计软件的教师来进行教学,出现了大量学生外出培训设计软件的现象.设计教育的目标除了要传授学生设计创作语言和理念以外,还应包括对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具有综合专业能力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社会,成为具备专业素养的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