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5 17:13:37

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1

1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

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是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构建首要前提和保障。如果两者没有有机结合,只是在形式上结合,最终就会导致两者貌合神离,无法真正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最终也无法达到推动广西休闲旅游行业以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其实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广西的休闲旅游行业完全地渗透着农业技术相关的内容,同时广西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要充分融入休闲旅游的相关元素。例如,铁皮石斛是广西的道地名贵保健中药,有“仙草之首”的美称,能够有效滋养五脏,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但在前来广西观光旅游的游客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广西有关铁皮石斛的相关种植知识及保健功能,而使得广西铁皮石斛种植行业发展堪忧。而通过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在观光客较多、人流量较大的旅游观光地区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及使用功能的相关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广西铁皮石斛,同时也可以与一些旅游公司合作,制定铁皮石斛宣传手册,生产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进行销售,或在农家乐、酒店等地方当作特色产品销售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铁皮石斛种植的地区组织安排游客进行种植、采摘体验,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广西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进广西休闲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2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富有地方特色

要想有效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广西休闲行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广西特色。当前,地方区域特色的严重缺乏是广西休闲旅游行业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其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其具有广西的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每一个前来观光体验的人们留下不一样的影响,使其有更加新奇的感受,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为广西经济放入发展提供动力。广西的休闲旅游企业应加强与当地农户的合作,引进资金来修缮农户住所,将其统一规划建设,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投入,组织当地居民加入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引进更多的休闲农业项目,引导游客住到农户家中,使其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广西当地民俗农业文化,在发展旅游行业的同时有效地推广广西农业技术。

3合理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合理地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是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旅游部门应加大投入,结合广西当地的景观环境以及农业发展特点,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目前,在桂平市的石咀镇小汶农业示范园,就建设有铁皮石斛种植观光区、十多种名优水果采摘体验区、钓鱼烧烤及农家餐厅,为人们提供观光场地,在休闲观光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水果栽培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同时,该示范场在304省道旁边,其不远处还有一处北回归线公园,从市区乘坐8路公交车就能够直接到达,交通十分便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除了建设示范园,将一些综合的农业种植园逐步改建成乡村旅游园区,也能够将广西的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创新结合,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

4结语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2

1.1社会资本和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涵1.1.1社会资本自1980年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Bourdieu)正式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出“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从社会结构、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资源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解释。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虽然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但都离不开网络、信任、参与、合作、互惠等词语,而大部分学者认为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最重要的内容。本研究将社会资本界定为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的资源,这种资源能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能够体现行动主体借助于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8-9]。1.1.2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是指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等从创新源头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农村成员中传播扩散的过程[10]。农业技术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农业新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广义农业技术创新是指相对于农民原有农业生产发生的新变化,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和新方法等。文中所谈及的是广义的农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扩散有2个关键时期,一是技术创新传播扩散到社区,被农民中的创新者采纳,这里的创新者是指社区中首先采用某项创新的人。二是技术创新在社区内部从创新者向其他潜在采用者传播扩散。在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协调发挥作用。而扩散过程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网互换信息和采用一项创新的个体与受其影响、并采用创新的个体之间的社会模式2个方面。

1.2不同类型农村社会资本在社区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

1.2.1村干部社会资本在社区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村干部社会资本是指作为农村社区成员利益的代表,通过其社会网络和更为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身份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其社会资本存量是反映社区与外部联系的重要指标,社区技术创新与村干部的社会资本有直接的关系。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的社区干部往往社会资本丰富,其与上级农业部门、相关企业及其他农业技术人员联系密切,能够及时获得农业政策、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并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优先争取到上级有关部门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还可以利用私人社会资本邀请相关人员为村民开展技术讲座和培训,增加社区技术创新的机会。如保定徐水是北方著名的番茄之乡,徐水的番茄是以白塔铺村开始逐渐扩散形成规模的,白塔铺村书记带领村民代表先后到山东寿光、廊坊永清、中国农业大学学习蔬菜栽培技术,到北京蔬菜批发市场和多家大型超市联系蔬菜销路,每年邀请县农业局、河北农业大学和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为村民开展农业知识讲座,该村一直是该地区番茄种植技术创新的“领头羊”;谢庄村是大棚番茄种植专业村,村干部与农业局工作人员联系密切,其总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农业政策,并能够及时得到农业扶持资金用于改善农户生产经营条件,该村农户也表示,正是由于得到了扶持资金才能积极进行棚室改造。1.2.2农民社会资本在社区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农民社会资本是指存在于农民人际关系结构之中,能为其行动提供便利的资源形式,表现为社会关系资源。Rogers[10]认为,创新者拥有全方位的社会关系网,与消费者、企业界、销售商和科技界保持着广泛的联系。付少平[6]研究发现,社会关系资源的多少和对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程度影响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了解、学习和采用的程度,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在农村社区中,信息资源丰富、网络发达的居民科技创新采用率高,这是因为其社会资本丰富、交往范围广泛、获取信息渠道广,减少了信息搜寻的时间和成本,增加了接触农业技术创新的机会。本研究发现,这类农户社会结构关系中有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上的亲戚、朋友、邻里,更有建立在业缘关系上的专家、技术人员、农民组织成员、农产品经纪人。他们交往半径大,不局限在本乡本土,很多人都有跨区跨省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联系农产品销路的经历。定州东旺村村民王某的通讯录中有推广站技术员、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武汉市场经纪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等,他每年亲自引进新品种,并且在自家果园设置了试验区,对新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进行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规模种植。谢庄农民谢某自费到山东寿光学棚蟠桃栽培技术,率先在谢庄种植大棚蟠桃,并亲自到北京批发市场联系销售经纪人,与经纪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纪人经常为其提供市场信息和新品种信息。1.2.3社区社会资本在社区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社区社会资本是指社区内部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互惠互利和信任规范。在社区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技术从一个农户向另一个农户扩散时奉行的轨迹,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人际交流网络体系的影响[11]。技术创新扩散的早期采用者受农业推广人员的影响较大,而邻居对于晚期采用者的影响更大。与创新者的冒险性格不同,技术创新的大多数潜在采用者更趋向于模仿早期采用者的行动,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会促进他们追随早期采用者,主动采用新技术,而能否成功采用新技术取决于社区社会资本存量。社区社会资本丰富,社区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人际交往频度高,信息传播快,有利于潜在采用者转化为采用者,甚至扩大采用者的范围,增加采用者的总量。我国农民获取农业新技术及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其他农户、邻居和朋友、科技示范户和村干部,这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资本建立在血缘、地缘等关系基础上,亲戚、邻居才是他们信任的对象。这说明农村当地社会关系网络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调查发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问题时首先会选择向邻居诉说和求助。

2农村社会资本存在的问题

2.1村干部社会资本

村干部社会资本存在于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联系中。正式社会联系指村干部基于社区利益代表的身份在工作中产生的关系。非正式社会联系指村干部作为社会主体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如与农业产业化企业、社会组织、农村科技人员的联系等。村干部社会资本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因正式联系产生的社会资本差异,在当前制度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社会资本的多寡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影响政府转移支付资金、政策信息等稀缺性资源的分布;非正式联系不足,关系网络同质性强。这些都影响社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引进。

2.2农民社会资本

2.2.1传统社会资本多,现代社会资本少传统社会资本是指建立在特殊信任基础上的,以家庭、家族等延发而形成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其封闭性强,信任半径小[12],在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小团体内部信任水平高,而对外部人信任度低[13]。现代社会资本是建立在普遍信任基础上的,以现代公民的社会权利和义务为基础,体现更广泛社会层面的普遍信任、互惠与合作的关系。当前农村大部分成员拥有较强的传统社会资本,缺少现代社会资本。例如农户了解农业技术信息主要通过村民之间的谈话和讨论,生产中不会主动找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寻求技术方面的帮助,对于推广人员推广的新技术持怀疑态度等。2.2.2现代社会资本亟待完善现代社会资本包括垂直型社会资本和民间组织社会资本。垂直型社会资本指建立在业缘基础上的农民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家、农业机构人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我国农民普遍交流渠道狭窄、结交面不宽,多数农民的交往局限于邻居或亲属之间[14]。民间组织社会资本是指民间组织内部成员在长期的自愿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任、规范、网络等组织特征[15]。在农村社区,与技术创新扩散联系最密切的民间组织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相当部分运行不规范,社员之间技术交流较少,合作多体现在农资的购买、农产品销售方面。

2.3社区社会资本

当前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社会资本存量逐渐减少,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正在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农民的经济理性逐渐增强,情感理性逐渐减弱,传统的以人情法则为特征的人际关系观念逐渐淡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服从利益原则和技术理性原则,农民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帮助越来越少;二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使传统社会资本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逐步消失;三是农村的贫富差距拉大,高收入成员在社会交往中会尽量避免与低收入成员建立联系,而高收入成员往往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先驱者,二者的关系疏离阻碍了资金流动、信息传播,对技术创新扩散产生不利影响。

3培育农村社会资本,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扩散

3.1从政府和个人多角度努力,增加村干部社会资本存量

政府要搭建起村干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和农业技术专家之间的桥梁,创造接触机会,为村干部增加社会资本奠定基础。如可以召开多方参加的茶话会、组织村干部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观等活动。村干部作为社区发展的“领头羊”,也要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创造和培育社会资本,与农业相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建立正式和非正式联系,增加互动频率,以及时获取农业技术创新有关的信息和政策资源。

3.2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对社会资本的认识

当前农民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专业技能培训方面。要向农民传播社会资本的相关知识,让农民认识到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生产价值,通过社会资本可以获取政策、可靠的农业信息、资金等资源,从而增加技术创新采纳机会,提高收入,使农民愿意建立和维持社会网络。同时开展人际交往知识讲座,提高农民拓展人际关系网的能力。

3.3开展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培育农民的垂直型

现代社会资本针对农民交往面窄,交往对象结构多为同地、同业、同水平的问题,大力开展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创造农民与技术人员交流的机会,通过科技人员为农民传技术、解难题、送服务,加强农民与农技人员的联系,建立农民对农技人员的信任关系,农民就会积极地向技术人员反映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与需求,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扩散。

3.4发展民间组织,培育组织型现代社会资本

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经济外部性特点,在技术创新扩散中很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农民组织有利于农业科技外部效益的内部化,改变市场环境中农民个体的弱势地位,并且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知识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等,防范和降低技术创新采纳的不确定风险,利于技术创新的引进;其次,民间组织能够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提供农民沟通互助的平台,利于技术创新的扩散;另外,民间组织是联系农民和政府的桥梁,利于了解国家政策,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应大力宣传民间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引导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政府要为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给予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导和帮助民间组织进行制度建设,规范民间组织的运行,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社会资本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

3.5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维持和提升社区传统社会资本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3

所谓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指由农业技术发明、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和农业技术扩散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农业技术创新链从其某一基本环节出发,顺次经过其他基本环节,最后回复到起始环节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通过其构成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不断完成农业技术发明向成熟农业技术转化和成熟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系统的植入,从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活动过程。〔1〕因此,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主渠道。从构成主体看,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主要包括政府、农户、农业技术发明主体、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等。上述主体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动力,才能产生与农业技术创新相关的行为。

1.政府提供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条件的动力生成机制

(1)创造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是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的必然选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仅仅依靠市场难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无法解决外部性、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农业技术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使得仅仅依靠市场无法保证相关主体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供给”。因此,创造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更好地履行其经济职能的必然选择。(2)培育相关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政府化解“三农”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技术创新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示范、带动能力,使以其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链充满生机活力,并使相关主体的竞争力增强、获利水平提高,进而强化他们的农业技术创新行为,并使农业技术创新链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更高层次的循环,最终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因此,培育相关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政府化解“三农”问题的最佳切入点。(3)农业技术创新主体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提高政府扶持工作的效率提供了可能。各类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资金不足、合作机会少、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等共性问题,使得政府充分认识到:如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解决上述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从而逐渐化解“三农”问题。这将有利于提高政府支持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工作的效率,进而增强政府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2.政府之外其他主体做出农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动力生成机制

从图1可以看出,政府之外其他主体技术创新的动力生成机制为:(1)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是内在驱动力。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主体。当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时,他们就倾向于做出技术创新决策,反之,他们就会做出否定技术创新的决策。当然,技术创新既不是他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其充分条件。所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只是为他们作出技术创新决策提供了可能。(2)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科技进步是外在动力源。即市场需求的拉力、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科技进步的推力是政府之外各类主体作出技术创新决策的外在动力源。(3)内部支撑条件的状况。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个技术创新过程需要良好的内外协作条件,其中,主体内部的资金条件、人力资本条件以及创新管理水平等对其技术创新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当主体内部的上述条件有利于技术创新,并使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获得某种竞争优势时,就能推动主体做出技术创新决策,反之则反。(4)外部支持条件的有利与否。良好的外部支持条件不仅有利于主体改善内部支撑条件,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以降低主体的技术创新风险,提高其技术创新获得的预期收益,从而有利于主体作出技术创新决策,反之,则会制约主体作出技术创新决策。综上所述,对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而言,当外部吸引力、内部支撑条件和外部支持条件都有利于技术创新时,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内在动力就会转化成实际动力,即他们就会作出技术创新决策。

二、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

由图2可知,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不同主体都参与同其他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同类主体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技术创新“产出物”,¹或产生对上述“产出物”的需求;在供求机制作用下,“产出物”形成合理的价格;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各类主体会以“产出物”为媒介,建立一定的信用机制和协同机制,形成互利互惠的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增强整个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类主体的竞争力,提高他们的获利能力;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各类主体为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再度产生农业技术的供求动力,使他们各自的技术创新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并通过各种机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强化各类主体之间的信用与协同机制,从而使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持续、顺畅运行。

1.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动力强化机制

首先,政府在国际竞争压力的作用下,针对国内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台符合其他主体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其他主体也会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采取政府所期望的行为,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并产生政府期望的效果,进而强化政府出台支持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动力。其次,如果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供给不足,则其他主体的潜在技术创新动力难以转化成现实动力,使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断或循环不畅,“三农”问题将日渐凸显。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政府将出台新的、更加有效的政策,以有效化解“三农”问题,进而强化其经济职能。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政府出台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动力。

2.其他主体之间技术创新动力的强化机制

如图3所示,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其他主体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发明主体推动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农业技术发明主体根据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农业技术发明;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认识到该发明的应用前景,并将其进行商业化使用,形成成熟技术;在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积极采用成熟技术,生产相应的农产品或其加工品,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从整个过程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强化了农业技术发明主体的发明动力;农业技术发明主体对发明的有效供给,强化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发明需求;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对成熟技术的有效供给,强化了农业技术扩散主体对其成熟技术的有效需求,进而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并满足市场需求。第二,需求拉动的动力强化机制。面对市场对某种农产品或其加工品的需求以及相应技术供给不足的现状,农业技术扩散主体产生对相应农业技术的需求,并将其需求反馈给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面对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的技术需求和农业技术发明供给的不足,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产生了对相应技术发明的需求;在需求拉动下,农业技术发明主体“生产”农业技术发明成果,满足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需求,后者又为农业技术扩散主体提供成熟的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扩散主体运用成熟技术生产相应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上述过程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强化了农业技术扩散主体对相关技术的需求;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的技术需求,强化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发明需求,进而强化了农业技术发明主体的发明动力;农业技术发明的有效供给,又强化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发明需求;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成熟技术,又强化了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的技术需求,进而拉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并依此满足市场需求。综上可知,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的技术创新动力能否相互强化,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相关“产出物”的供求关系,即供求机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相互强化的核心。从理论上讲,供求决定价格,但价格也反作用于供求。因为价格是各类主体实现其目标的基本保障,有效的价格机制,能够将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创造的价值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使各个主体都有利可图,从而使他们之间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和协同机制,并依此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促进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否则,农业技术创新链将会因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协调而中断循环。从这一意义上讲,价格机制是联结其他机制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维持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产出物供求之间强化机制的基本保障条件。

三、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运行的政策建议

1.强化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前文的分析,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供求均衡的两个条件中,相关经济主体对其个别价值和个别成本的预期是关键。只有当他们对自己按照政策要求行事的预期个别价值高于预期个别成本时,才能增加按政策要求行事的主体总量,从而增加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总价值,并使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总价值大于或等于其总成本,最终使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能够有效落实。为此,政府在出台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时,一方面,应该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增强政策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提高相关经济主体的预期个别价值;另一方面,政府可适当增加对相关经济主体的补贴,同时,健全和完善政策落实过程的风险防范体系,以降低其预期个别成本。〔5〕如西部退耕还林中对农户的补贴以及各地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对促进西部退耕还林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强化政府之外其他主体之间协同关系的政策建议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4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高效应用

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机构的开设,其目的是为乡镇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持。而要想带动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则有必要注重乡镇农业技术创新。近年来,实践工作发现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科技人力资源缺乏问题、缺乏和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问题等[1]。为了实现乡镇农业技术创新,便需要认清现状问题,并采取有效应对对策,进一步带动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由此可见,从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及高效应用等层面考虑,本文围绕“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探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技术创新相关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发展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面对偏僻的乡村环境,加之融资渠道缺乏,乡镇农业科技资金不足,这样便使得农业技术创新工作难以得到快速进步及发展。从目前来看,乡镇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严重,部分资金主要由上级相关部门提供,在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便使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2]。与此同时,针对部分投入的科技资金,在管理上显得有些涣散,使资金的实用价值难以有效提高。此外,乡镇农业科技资金融资渠道缺少,使得农业生产力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进而影响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发展。1.2科技人力资源缺乏。要想促进乡镇农业技术创新,保证科技人力资源的丰富性非常关键。但是,从现状来看,大部分乡镇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呈现缺乏的问题。总结起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基于农业科技推广期间,由于农民的素质水平还有待提升,在科技意识方面显得较为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精神,因此使得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推广及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缺乏合理科学的方法把新型的农业技术向农户推广,使得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进度受阻。此外,将乡镇农业科技使用至实际农业生产期间,由于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在资源配置及人力分配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下,使得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升。1.3科技覆盖面存在局限性。要想使乡镇农业科技效能有效发挥出来,需逐步扩大科技覆盖面积。然而,从目前来看,乡镇农业科技覆盖面还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及教育培训工作方面,执行力度不足,尚未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组织部门独自开展相应工作的局面突出,使得乡镇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受到影响[3]。另一方面,现状下,以家庭为基础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式经营模式普遍存在,从吸引农户的注意力角度考虑,需重视完善的信息通讯渠道的构建,使大规模大范围的综合经济经营模式有效构成,这样才能带动乡镇农业技术全面创新,并带动乡镇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乡镇农业技术创新相关优化对策的实施分析

2.1保证技术创新相关资金投入的充足,合理利用资金。为了保证乡镇农业技术创新相关资金投入的充足得到有效保障,需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科技资金进行合理利用,树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理念,适当增加政府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的投入,从而保证农业科技资金的充足性。另一方面,需合理对民间资金合理科学利用,在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民间资本,使农业技术创新资金进一步增多[4]。此外,加强科技资金管理,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各项资金落实到实处,禁止徇私舞弊、擅自挪用资金等行为,为科技资金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将投入的部分资金应用到良种推广工作当中,对于乡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来说,需重视“良种”推优工作的开展,对国家粮食生产与粮食价格政策的倾斜合理利用,基于稳定播种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对于老品种给予淘汰,及时更换优质新品种,对优质高产小麦、玉米良种、山药新品种积极引进并推广,进而将良种的增产潜力及价格优势有效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本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目前全镇良种已达到4666.67hm2,其中优质小麦面积0.4万hm2、优质玉米0.4万hm2、优质山药666.67hm2,推优率在95%以上,实现了全镇范围内基本淘汰老品种的目标,进而有效完成了全镇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的预期目标。2.2加强专业农技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专业农技人才培养,可以为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需重视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完善激励机制及收入分配机制,加强对农技人才的教育培训。例如:通过开设讲座、做示范、办科技宣传栏、设置技术咨询点、搞科技赶集等活动的开展,在提升农技人才农业科技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送到千家万户当中,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水平,进而确保各项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推广及实施效果增强。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农技人才,还有必要发挥当地政府部分及高校的职能作用,为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提供优良的环境及政府支持,保证农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实际的农业技术创新实践工作当中,不断提升农技人才的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水平。例如:通过提升农技人才的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水平,从2018年至今,本人参与组织农业讲座48场次,回答农业技术咨询1508条,发放农业科技明白纸5000多份,有效地解决农民疑难问题326起。这一数据说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及创新急需专业农技人才的支持,所以,需充分做好专业农技人才培养工作,进而保证为更多的农民提供知识及技术支持。此外,还有必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构建健全的农技服务组织例如:单县蔡堂镇南部地处黄河故道,沙质土壤比较多,且存在保水性差、土地贫瘠以及粮食单产率低等鲜明特点。为了解决当地农民的种植问题,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有必要做土地改良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当地政府部门、科技企业之间的协作,由当地政府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由科技企业及农业服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农民进行土地整合,通过深翻地细耕作,加深耕作层;同时,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通过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土地改良技术,使大约1300hm2的贫瘠土地得到有效改良,进而促进了许王庄、张辛庄、高台子、梅庄、段庄等黄河故道自然村经济水平的提升。2.4加强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来说,其最终的目标即为“促进科技进步”。而对于技术创新来说,为经济与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在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加强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大力推行“科教兴农”政策,将科技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利用科学技术推动乡镇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需认识到在乡镇农业种植产业过程中,易受到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质量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所以,需从根源抓起,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做好各类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报及综合防治工作。以本镇为例,在今年1—7月份,了病虫害9起,向群众印发病虫害防治资料3.3万份;冬小麦春季发生的病虫害包括条绣虫、白粉病、小麦蚜虫,病虫严重,发生面积2133.33hm2次,防治面积2133.33hm2次;夏玉米主要发生的病害包括玉米铁甲虫等,发生面积2333.33hm2次,防治面积2200hm2次。基于病虫害防治紧急期间,严格落实了“531”工作制度,5天汇报一次全面防治工作情况,3天出一次防治通知和虫态发生情况信息,1天进行一次防治工作交流会和培训进展情况汇报。通过上述综合整治方案的实施,使综合防治能力提升,进一步使本镇粮食遭受虫害的损失降至最低化。

3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问题较多,例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及创新相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科技人力资源缺乏问题、缺乏和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需投入充足的技术创新资金,加强专业农技人才培养,并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构建健全的农技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和经济之间的有效结合,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工作,以此使乡镇农业技术在乡镇农业产业中得到高效应用,最终带动我国乡镇农业产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治海.“互联网+”时代下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0):71-72.

[2]沈静.关于加强盐城市亭湖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20,(9):220-222.

[3]刘国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J].决策咨询,2020,(4):77-80,86.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5

1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

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技术的科技化创新,农业的机械化种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发农业机械设备,并利用新的农机及农机技术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现代化农业生产运作方式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农作物产量[1],但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并不一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业技术创新还应注意农作物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我国早期的农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适应短缺经济,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为创新的核心目标,此种农业技术创新方式不足以满足新阶段农业生产的需要,达不到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的目的。同时,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缺乏大规模的应用,无法发挥其研发价值,现阶段应用的规模化农业技术不足10%,成果的低使用率反过来间接抑制相关人员的技术创新热情。

2农机推广的内容及其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1农机推广工作内容

与国外的农民经济水平相比,我国农业发展不够迅速,农业经济水平偏低。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现根据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挖掘促进农业生产的真实需求,并在考察农村农作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农机推广工作。除此之外,农业机械的推广效果与农机在农艺上的应用效果相关,因此进行农机推广前,应提前调查农艺的各方面性状,依次确保农业机械在农村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2]。加大农机宣传力度,包括农机知识、农机使用、农机应用优势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宣传次数,利于农民加深了解农机;农技推广人员应有目的的进行农机操作演示,包括农机的使用、养护,显示出农机降低人力的优势;加强推广人员知识培训,举办一定数量的农机培训会,提高驾驶员驾驶农机的规范意识。

2.2农机推广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2.1农机推广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农机技术角度上看,农机的广泛使用,不仅有利于农机的改良,还能创新农机技术,使其更符合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现状,进而推动农机在农业生产的使用。农机设备能够大幅度减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时的体力消耗,在频繁的使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后,农民群众对农机设备的了解程度加深,驾驶农机的技术水平显著增加[3]。因此,需要组织推广人员定期对存在需求的农村农民进行宣传以及现场演示,加深农民对农机生产上优势的印象,促进农机推广工作。2.2.2农机推广利于新生产经营模式的形成在农机推广一定时间后,农机高频出现在各个农村区域中,负责对应区域的农业生产,这些区域的生产效率增加,同时劳动力投入减少。随着农机在农村的普及,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改变,新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科学,效率更高,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农机中有部分大型农机,其性能优越,能明显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耗与体力消耗,帮助农民解决从事农业生产时遇到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生产质量。农业生产中,农机是否能完全发挥技术优势,与农业生产环境范围息息相关,农村农业生产范围越大,优势发挥越明显。但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多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规模,因此将农村耕地面积化零为整,增大耕地面积,可使农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生产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绿色蔬菜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经济收入。2.2.3农机推广为农业技术研究供应丰富依据农机推广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农机操作经验的累计,推广人员记录并整理这些操作经验,将之反馈给专业的农机研发者,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帮助研发者掌握农机设计上的不足,进而研发出适应性更强、更具针对性、更符合不同农村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农机的推广并非随意的,而是需要在调查农村实际生产环境、农作物实际种植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出最符合农村农业生产真实需求的农机推广方案,实现农机推广中的针对性农机优势宣传,提高农机推广效率。农技推广的成功与人员间的协作交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推广人员与相应农机研发人员的交流频率、交流次数、交流深度,影响着农机推广的顺利程度。推广人员收集农机应用数据,包括适用度、灵敏度、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农机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及时反馈给研发人员,研发人员有目的的改进,借此不断优化改进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机服务效果。

3结束语

社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科技化农业势在必行。农机的推广,影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技术创新。农机的使用能减轻农民体力消耗,增加个体劳动量,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实现农产品增收。

4参考文献

[1]沈费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模式研究———发达国家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9(6):172-178.

[2]潘经韬,陈池波.社会化服务能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吗?———基于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23(12):200-210.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也就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动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这种做法,实现了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着增长作用,解决现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并朝着资源多功能分配和利用,循环式发展,多种产业共同受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是个衡量尺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新型生态农业还需不断深入发展,遍及各个县市。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从当前的农业生产来看,新型生态农业已有所体现与发展。林下养殖酒是一个典型例子,将养殖业与林业种植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仅仅以林业为主或仅仅以养殖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形成了具有多种物质循环的关系和物质多级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副产品在林业中得到普遍利用,这使得养殖产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开发了林业生产。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向生态农业的调整力度,将能很有效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农村劳动力外流,由于农村土地有限,收入少,使得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在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很普通。如果新型生态农业在各乡镇各村发展起来,不仅仅是现有的粮食种植为主,同时,蔬菜、花卉、烟叶、果树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种植业与饲养业以及其他有利产业结合发展,使人民真正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7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技术需求

ModernizationandtheFormationofATripartite-structureAgriculturalInnovationSystem

—ABriefDiscussiononRelationsBetweenAgriculturalInnovation

andtheRequirementofTechnologyinModern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amodeloftripartite-structureagriculturalinnovationsystemismadetoanalysistherelationbetweenthedevelopmentof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changesofsocialandeconomiccircumstances.Itarguesthattherequirement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vokedbythevarianceofthesocietyplayanimportantroleintheformationofagriculturalinnovationsystem.

KeyWords: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innovation;tripartite-structure;requirementoftechnology

一、引言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开始。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1](译者前言,P7)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的工业革命。[2](P5)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历次科技革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原动力,推动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内生型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应激型的,无论是现代政治制度,还是现代科技,都不是从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应激型现代化的实质,同样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化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1](译者前言,P19)而且,中国的商业和市场在16世纪就已出现现代化的征兆。例如徽商、晋商、陕商等大商帮,就已属自由商人,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特殊的商人阶级”或希克斯所说的“专业商人”。[2](P8)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不但没有引起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反受传统政治制度的压制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也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受外界压力开始的。从科举制的废除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出现现代化的端倪了。但是这种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的现代化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国受列强奴役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变化总是开始了,而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

引起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传统社会由四个基本阶级组成:学士、农民、手艺人和商人。这样的次序排列也决定了不同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位于他们之上的是有特权的官僚阶级,而在他们之下的则是人数较少的贫民。从古到今,官吏的地位一直是最有抱负的中国精英所追逐的最高目标。[1](P224-225)据韦伯的观察,“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主要是决之于具有做官的资格,而非财富”。[3](P30)自隋唐以后,取得做官资格,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正是科举制强化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它长期处于稳定状态。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社会上的才智之士,在对西方价值的向往以及新的利益的诱惑下,已经纷纷从传统政治的窄门中走出,特别是在西方式教育制度普及之后,“人们依着经济技术的专业化的趋向与需要,各自选择了性之所近的道路。数学、逻辑、物理、工商管理、政治、建筑、绘画……成为了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东西。而新的行业亦已一一出现,‘政客’就是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家、买办、留学生、工程师、律师、教授、医生、作家、报人乃至电影明星、歌星也都是崭新的职业。”[3](P67)到了1919年,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现代职业,以及在现代商业和金融业中的领导地位已被开始认为具有与传统社会的官吏同样高贵的地位。[1](P225)这样,传统社会结构及等级次序发生了变化。原来身居末位的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原来居第二位的农民可说是下降到末位。在农民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人往高处走,稍有才能之人都不可能安心务农了。但是农业领域的新兴行业——农科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却在农村之外的大城市应运而生生了。农科大学的教授、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同样是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在城市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业主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总之,由现代化而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农业本身发生分化,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是指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三个不同性质的部门完成。这三个部门处在农业生产的同一条产业链上,但是各自独立实现自己的功能,各自独立追求自身的利益。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由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由家庭农场实施;应用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通过市场实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性农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基本上在农业内部完成,农业技术创新也是在农业内部完成的,不存在三元结构。这种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推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将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至,不可能再在农业内部有重大的创新。农业生产力已经无法承受人口及市场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必须从农业以外寻求活路,农民兼业逐渐成了普遍现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形成。从技术层面看,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外部——城市制造的技术产品如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创造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教育、科研机构也相继在城市中出现。换言之,在农业生产外部形成了引进和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专门部门。这些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费来源、工作目标、人员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与传统的农业部门完全不同,但确实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市场层面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相继出现,与之相伴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些部门的出现构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现代农业技术)由农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提供;农产品主要作为商品出售。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是由外部推动被迫做出的反应,而不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与传统社会经济缺少历史的继承性,较难融合为一体。表现在农业上就是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离以及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的脱离。本来,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使得这些机构在农业技术创新上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农民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尽管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在的联系,但是毕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出现了现代化的农业新因素,开始了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艰难历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环节之间的关联程度成了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由于近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前人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所以本文不再重复。以下仅从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清末至民国时期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形成

技术创新由社会需求引发,但也可能相反,创新引发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拉动。因社会需求而引发创新,我们称之为“需求填充效应”,它主要发生在城市,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因创新而产生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诱导效应”,它主要发生在乡村,这种需求是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各种示范推广活动引发的。

(一)民族危机与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民族优越感使其对西方文明不屑一顾,也就不存在对西方新技术、包括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才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对西方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出现。最初是对西方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的需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才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通过政府官员及士人的启蒙提倡来体现。清中期以后,政府官员及士人已经意识到传统农业因人口压力所产生的危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还是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此外,在最大限度利用传统技术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水稻种植;推广接茬作物,变水田一收为水旱两收。[4](P237-239)对于西方农业技术,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也就谈不上需求和利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知识也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西方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西方农业技术真正全面了解的人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向西方学习之倡议。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大多并不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对改进中国农业有何实际作用,而是因为中国在与西方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从多次失败的经历中逐渐得出一种认识:中国军事上不如人是因为经济上不如人,经济上不如人最根本的还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科学技术不如人,则是因为教育不如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兴学校、育人才,其中包括兴办农学堂、培育农业人才。

薛福成在《出使四国记》中描述了西洋各国学校的兴盛,并由此推断西洋各国强盛的根源:

西洋各国教民之法,莫盛于今日……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近数十年来,学校之盛,以德国尤著,而诸大国亦无不竞爽。德国之兵多出于学校,所以战无不胜。推之于士农工贾,何独不然?推之于英法俄美等国,何独不然?夫观大局之兴废盛衰,必究其所以至此之本原。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5](P3)

康有为、梁启超、胡燏棻等都有类似的观点,并提出兴办西学的主张。他们倡办西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而不是基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换言之,在中国创办西学,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程度,而是因为西方列强打败了中国,中国要雪耻、要富国强兵,就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暗含这样一个认识逻辑:中国被西方列强打败,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比中国强,而军事力量强的原因是经济比中国发达,经济比中国发达的原因又可以追溯到教育比中国先进。因此,中国要变得与西方列强一样强大,就得从学习其教育制度开始。至于将西式教育移植到中国是否能适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尚未考虑到。但是,分科培养专业实用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当时的士人能认识到分科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已是一大进步。分科办学自然包括建立农学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农学堂。张之洞不但指出农业和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武昌设立农务学堂,聘请外国教习从事农事试验与教学研究。自1898年起,清政府多次下诏分科办学,其中包括举办农学。随着士人兴办农学的主张变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我国的农业学堂从中等到高等,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也创办了一些农事试验机构,进行农业技术试验。

综上所述,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列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危机,由士人及政府官员的言行体现出来,满足需求的途径是兴办农学堂、农业科研机构。由于这种需求不是来自本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因这种需求而建立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是官僚士大夫的事业,与中国农村、农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需求虽然引发了中国农业技术在制度上的创新,但是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对本文所用现代工商业的概念作一界定。从组织制度上讲,现代工商企业与中国传统工商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国家的逐步现代化,在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企业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工业。但是,许多传统形式的商业企业,并不会被现代企业取代,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即使在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除了永安公司、先施公司等大型百货公司,以及部分大商号,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外,大部分中小商店都是独资或合伙经营的,为数最多的是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商店,诸如绸缎庄、皮草行、南货店、衣庄等,都同传统商业一脉相承。因此,传统的家族式商贩或合伙经营的店铺仍在商业中占主导地位。在近代上海是如此,在整个近代中国更是如此。[6](P20-21)有鉴于此,本文在运用现代工商业这一概念时,并不是指采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工商企业,而是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工商企业,只要它们为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生产和服务,就属于现代工商业。它们可以是机器工业,也可以是手工业;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家族商铺或合伙制;可以是外资企业,也可以是民族资本企业。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由市场决定,通过工商企业家或工商团体的言行反映出来。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新技术的需求。

1、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新技术的需求。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非农人口增加,导致市场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增加。现将农产品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来分别探讨。

首先分析粮食需求的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近代,出现区域专业分工后,在经济作物区域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随着城市及现代工商业的兴起,粮食短缺现象更加普遍。侍郎张弼士“奏陈振兴商务条议”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张氏认为粮食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农田面积减少,也不是由于耕田的人减少。水旱灾害等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增多,引起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价格上涨。[7](P771)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非农行业人数增多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农田面积会有减少的趋势,从事农业的人口也有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课题。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增加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但是这种需求主要是非市场性的,通过增加农田面积,充分发掘传统农业技术潜力可以解决。即便是到了近代,传统的增产手段用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也可以通过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来克服粮食不足的问题,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发生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的农民仍然如此。但是城市市民就不同了。城市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决不会像农民那样忍受贫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粮食问题会很快做出反应,通过报纸杂志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农业政策,使改良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提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就工商业而言,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如果原料供应不足,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如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等等。正因为如此,工商企业会直接采取行动,从事农业改良活动,满足其对原料的需要,以供应市场,维护其企业的发展。工商企业从事农业改良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对利润的追求。以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中国近代面粉加工业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为一时输出品之大宗,而粉厂次第设立,于斯为盛,小麦产量有限,随不得不采用国外原料,其数量且与年俱增。”面粉厂为了解决小麦求过于供的问题,“陆续派遣厂员分赴各处劝导种麦,更岁集巨资,补助农事试验场”。[7](P154)还与农业院校合作,建立小麦实验场,进行小麦改良。[8](P173)由此可知,工商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工商企业资助的是与其事业发展密切相连的农业技术改良,例如面粉厂会资助小麦生产的技术改良,但它不会去资助棉花或蚕桑的改良。

与工商企业关系最紧密的还不是粮食生产,而是经济作物的生产。所以我们接下来分析经济作物需求的增长对新技术的需求。

自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市场之后,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和中国农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产品)的输出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丝棉等农产品是出口的重要商品,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外国企业直接介入中国的农业技术改良。[8](P154-156,161-164)为了切实改良中国蚕桑,外商还成立了改良蚕桑的机构,设立制种场培制、购买改良蚕种,分给农民饲养。同时在发种区域内设立蚕业指导所,指导农民养蚕。

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原料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工商界也产生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提出了改良棉植和蚕桑的要求。工商界要求农业改良的主要原因,在华商纱厂联合会会同中国棉业联合会、国立东南大学,给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呈文中,得到很好的说明:

窃我国自七年以还,纱锭倍增,棉产未旺,无论年岁丰欠辄有供不应求之势,每年外棉输入,恒在一二千万两以上。……近年敝纱厂联合会,曾年拨巨资,分向直、鲁、苏、鄂等省设立之棉试验场,力图棉植之推广改良。……今年(1923)印、美棉产均嫌不敷应用,国产棉花,又无法禁其输出,全国数百万锭之纱厂,皆以原料缺乏有不能维持工作之势,而未来之棉荒,且必一甚一日。[8](P167)

为了扩大棉花来源,纱厂积极从事棉花改良与推广事业。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专门成立了植棉委员会,主持植棉事宜,在产棉区改良棉种,在不产棉之地推广植棉,所需经费,“由全国各厂用花一担,抽费一分充之”。还先后与南京金陵大学农科、东南大学农科合作,进行棉花改良推广。[8](P169,172)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市场上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从而促使工商界人士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引发了对增产技术的需求。

2、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新技术的需求

现代工商业的生产与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是进行大规模生产与经营。这两个特点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市场,就有竞争。在竞争中,质量不好的产品就会失去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学者提出,鸦片战争后,我国丝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难以和国外竞争。而中国对外丝茶贸易的衰落,则激起了人们改良农业技术的要求。[9](P4)这是从农产品加工角度得出的结论。农产品加工技术似乎更多地与工业生产技术相关,例如缫丝厂对丝的生产加工技术,面粉厂对面粉的生产加工技术,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这都是工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农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要从原料角度去分析。

原料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可分两个方面:第一、生活习俗变迁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机器大生产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罗振玉在《农事私议》“农业移植及改良”一文中提到:

近来外国麦粉进口者日多,初则因西人憎华麦调制不精,输入以供西人之食,今则华人亦嗜食之,由商埠而输入内地者日有所增。夫华麦固调制不精,而粉量亦不如美麦,盖种类之异矣,宜求美国嘉种传布内地,一蕲改良。[7](P859)

此文反映出近代中国引进美麦品种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的变化。外国人到中国通商口岸后,不习惯食用中国产面粉,于是从外国进口洋面粉。洋面粉进入中国后,渐渐引起中国人的喜好,由通商口岸传入内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扩大,于是国内有了引种美麦的技术需求。

引种美棉也与人们衣着习惯的变化有关。据同治、光绪年间的海关贸易报告及报刊反映,实际上洋布没有土布耐用,但比较柔软美观,加上价格低廉等因素,渐受华人欢迎,占领了中国市场。于是引出朱祖荣这样一段议论:

子独不见夫今天下乎?无论通都大邑,僻壤遐陬,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风尚之变,由来已久……而近来亚东日本,所织洋布,亦复花样翻新,既精且巧,足以广事招徕。[7](P495)

洋布的普及为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棉纺工业的发展则对其原料棉花的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洋布与土布的差别主要有二:从生产方式上讲,洋布是用机器生产,而土布则是手工生产。从生产原料上讲,洋布是用洋棉、主要是美棉生产,而土布则是用国产棉。因此,洋布不一定是从外国进口的布,国内机器生产的布也称作洋布。洋布也可以用国产本地棉生产,但是规格和质量受到限制。“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9](P55)

机器生产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面粉工业同样有所反映。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早已存在面粉加工业,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给性加工和商业性加工两部分。[1]自给性加工是农民加工自家消费的粮食,对小麦品质没有特别苛求。商业性加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居民,对小麦品质有一定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磨坊的加工量有限,每个磨坊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因此对品种规格的要求不一定很严格。近代机器面粉厂则不同,其生产能力强大,因此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大。如果品种规格混杂,就会影响面粉质量。[2]而面粉的品质则会影响食品的进一步深加工。原颂周在分析我国小麦的缺点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国普通的麦种,大半交杂不堪,几无纯种之可言,以至制造食品的工艺,颇不发达。例如品质不良的硬小麦,不适宜机械面粉厂的制造。又如通常的软小麦,对于制造饼干,无大妨碍。但若用他来制造上等面包,则不相宜。因其中所含的胶质较少。至如半硬小麦,品质不甚恶劣。倘能选择北方的良种,和南方的良种相交配,而成一优美新种,推及农民,广为种植,则以后不致再向外国输入小麦,以作制造各种食品之用。[10]

上文表明,不但机器制粉业对小麦品种提出新要求,而且食品深加工业对小麦品种也有要求。中国传统小麦品种混杂,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结果让外国小麦占领了中国市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品种改良。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工商企业往往直接参与同他们利益相关的农业技术改良。由于工商业界投资农业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所以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程度与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好的时候,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就会取消支持。正因为如此,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能引发农业技术创新,但不能长期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三)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小农的家庭农场。一家之长既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家庭主要劳动力。也可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农民。到近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公司。在农业公司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分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大多是政府官员、绅士、商人、华侨、外国资本家等等。[3]家庭农场的主人与农业公司的主人,无论在文化知识水平、社会政治地位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层次和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在近代中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有农业公司采用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是引进外国农业机械)进行垦殖的报道,但是几乎没有农民主动采用西方技术的报道。相反,到是有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困难重重的报道。这并不能证明在家庭农场的生产中不需要新技术,只是反映出农民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和形式不同。因此,在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时,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生产者。

1、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就农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学识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理性和现实利益两方面的考虑。从理性上说,由于他们对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大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西方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并能推断出引进西方农业技术对自身企业发展是有益的。从现实利益来说,如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用西方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有利可图,就足以促使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投资新技术于实际农业生产无利可图,他们会放弃对农业的投资,转而经营其他行业。或者放弃先进技术,转而采用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即招佃经营。

民国时期,创办了许多新式农垦企业。这些企业从组织管理形式上看,具备某些现代企业的特征,如采用股份制等等,但是在农业生产上,大多采用招佃形式,由农民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当然,这种生产形式与传统的小农生产也有区别。首先,生产什么是由公司决定的,如何销售也由公司决定。其次,生产技术也由公司指导。因此,这些公司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而不是取决于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农业公司虽然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但是其数量很少,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科学技术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广大农民。因此,分析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更为重要。

2、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本文认为,农民排斥新技术,并不能说明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而只能说明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遇到了障碍。我把这些障碍分为习俗障碍、知识障碍、经济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几个方面。

习俗障碍可分为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两方面。生产习俗是农民世代相传下来的组织生产的规矩、程序,它属于一个农村社区,而不是一家一户农民的事情。据费孝通调查,开弦弓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排水灌溉的组织管理程序,依靠这套程序解决农民旱涝时的排灌事宜。后来村里有了两台动力抽水泵,承包全年的灌溉,按每亩收费。然而,这种机器在当时并没有被普遍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村民们宁愿使用旧水车,不愿缴纳动力泵费用而自己闲搁数月。有些人告诉费孝通,那些依赖动力泵灌溉的人,自己没有事,便到城镇的去,害了自己。[11](P116)这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它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改变生产习俗的前提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就费孝通所举例子而言,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工后,如何安置闲余的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引进现代机械未必是好事。农民经过理性的判断会拒绝新机械的使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农民的愚昧,而是农民的智慧:用劳动来打发时间,总比去要好。提到,就牵涉到生活习俗。据当时人反映,近代中国许多地方的乡村社会成风,很多农民除了在田间劳动,剩余时间大都去进行,哪有时间精力考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喝酒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习俗,所以有人在参观金陵大学农民服务社后评论道:

农民之无正当娱乐,尽人皆知。每遇秋收之后,或迎神赛会,或邀朋聚赌。工作之暇,尤多喝酒啜茗。欲阻止此种不正当之娱乐,非有相当正当之娱乐代之不可。农民服务社有鉴于此,乃以种种有益身心之游戏代之,对症下药,定能妙手回春。[12]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风气问题,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就不能指望农民会产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知识障碍可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见识两个方面。如果说近代中国的农民都是文盲,那未必准确。据李伯重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众教育已经普及,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到了19世纪初期,识字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有学者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13](P443-444)但是识字并不足以引起对新技术的需求,只有当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后,才具备对农业新技术产生主动需求的可能。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存在某种新技术,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新技术的存在。所以,农民产生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之一是,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教育。而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能有机会通过耳闻目睹接触到西方的农业新技术,也有产生对这种技术需求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社会生活地位决定了这种机会也很少。

经济障碍是影响农民技术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便他们知道某种先进技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主动去采用。经济障碍主要体现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上。如果新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农民无法承担,他们就只能沿用旧技术。即使将新技术免费提供给他们,也会考虑将来的收益是否可靠,这就是所谓的“机会风险”。在不能确定采用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之前,农民一般是不会采用新技术的,因为农民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这与官员、军阀、工商企业家这些有权有钱的人不同。这些人可以引进外国机器从事农业垦殖,即便不能从农业垦殖中获利,于他们自己也无太大的损害。而农民,只有已经通过示范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才敢使用。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的推广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农业推广之成绩与各地领袖或农友之切实辅助成正比例。从事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当地领袖或农友合办“表证场”,用以证明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性,当农民们亲眼目睹新技术的成就时,就会纷纷采用新技术。[14]

社会环境障碍。近代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农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家人朝不保夕,也就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了。另外,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农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下,促使乡村中最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流向城市,而本来最有可能首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就是这些人。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传统乡村精英城居化,人才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这也影响到新技术的需求。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化所引起的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来自不同的方面,这些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民族危机而引起的国家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促成了制度上的创新,使中国建立起专门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但是这种需求是纯理性的,建立在这种需求之上的现代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与当时中国乡村的农业生产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有限。现代工商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既有理性成分,又有现实利益的成分,因此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较密切,对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切实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同市场需求联系过于紧密,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其对新技术的支持仅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因此近代中国源自工商业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不能持久,也不全面。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分两类,来自农业企业家的需求和来自普通农民的需求。由于近代中国的农业企业发展并不顺利,数量有限,其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限。而普通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则有待农业推广者去开发。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在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不是三元结构中的某一环,而是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农业新技术供给者、需求者以及应用新技术的农产品价值的实现者之间,应该有一种共同利益为纽带。找到并建立这种纽带是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沈祖炜.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和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7]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8]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9]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10]原颂周.我国稻麦改良的问题[J].农林新报,1925年11月16日。

[1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12]顾贞祥.金大农民服务社参观记[J].农林新报,1927年4月21日。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政策;星火产业带;价值链;多功能性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和标准化技术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呈现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与规模不断扩大的特点。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在于提高农产品和农业的价值。农业技术进步体现在农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升级,最终形成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产业价值链条。而要协调好价值链各环节,必须有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做支撑。

一、农业价值链变化对农业技术创新政策调整的影响

第一,农业价值链变化要求政府的农业科技投入政策与农业技术组织政策必须突出国家(地区)意志、强化国家(或地区)战略引导,针对制约国家(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领域,实行跨地区、跨产业、跨平台的集成攻关和成果共享,引领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第二,农业科技政策的重点支持领域应转向水产、畜牧、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产品流通等高成长、高收益领域。第三,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重点应该从以农业硬技术为主逐渐转向硬技术与软技术并重,更加重视仓储物流、品牌管理、渠道设计等软技术的开发。第四,农业科技政策支持的主体应以科研单位为主,转向产学研相结合、市场及技术应用推广前景明确的科研联合体,特别是那些具备全产业链要素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第五,农业科技政策支持的重点要从以往主要针对单个产品、单项技术转向面向整个产业链(特别是若干关键的产业价值链环节)的综合技术集成。第六,农业科技政策支持的重点将更加重视对平台技术、产业共性的支持。第七,要更加重视对农业科技的领军人物、拔尖人才、重点基地的突击队作用。第八,更加重视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发展,注意平衡资源节约技术与增收增效型技术研发的发展平衡。

二、广东水产星火产业带的建设经验

积极回应农业的多功能性和产业价值链变化的挑战,主动调整农业科技政策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园区化、品牌化、生态化的重要保障;是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健全农业研发瞄准机制,完善农业研发组织,提高研发效率,增加农业研发收益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绩效,深化农业科技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广东省在调整农业科技政策的过程中开始尝试通过围绕本地区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产学研各主体的农业研发及推广应用,以提高农业产业链价值为目标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广东水产星火产业带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项目背景。水产业是广东省农业的第一大行业,更是广东省沿海地区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其中,种苗繁育、饲料营养、病害防治、保鲜加工、供应链管理、品牌构建、渠道管理是最具价值的产业链环节。但在项目实施之前,广东水产行业技术研发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产学研严重脱节。拥有科研骨干和仪器设备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业内企业、推广机构和分散农户各自隶属不同的体系,难以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有效整合。二是研发投入过于分散、高水平成果较少、科研后劲不足。科研经费和项目分布过于分散,没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过分追求短期成果,对周期长、难度大的重大课题投入不足、持续性较差、激励不强。对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性应用基础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公共数据库和开放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三是研发选题与产业价值链不匹配。以往的水产研发投入主要集中水产新品种开发,对水产病害防治、深加工、保鲜仓储、供应链管理、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等增值环节投入较少,对休闲渔业设施规划建设、观赏性水产品开发等新兴行业和新兴产品的投入较少。四是对公益性研发的重视不够。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水产污染防治及水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等公益性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广东水产业技术发展遇到的上述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现状的一个缩影,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多或少存在,区别在于问题的程度和范围,因此,具有典型性。

(二)政策导向促进支持产业多功能性与价值链增值的技术跨越。一是完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切实体现产业多功能性的要求。指标体系中包括辐射带动农户、人才培养、市场发育和网络建设、项目的社会适应性等社会效益指标,以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生态保护、环保保护措施等环境生态指标。同时,还区分了短期效益和中长期效益、项目评估指标与项目后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以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项目综合效益,做到优中选优。二是针对最终结果和关键流程,按产品和工艺要求制订结果性评估指标、关键节点控制指标和保障性指标等三类指标及具体评分标准。三是优先支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重点基地的研发优势。集中全力支持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及加工企业广东恒兴集团主导、中科院南海所和中山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团队等单位的强强联合,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产产学研联合体。大力支持基础研究重点基地、行业共性技术平台、行业信息平台、实验测试及示范基地、共享数据库等条件建设。四是优化科研选题。在继续支持应用开发的同时,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关键性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病害防治、水产深加工、供应链管理、休闲观光水产等产业价值链薄弱环节的科研。

(三)资金筹措、投向与分工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一是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包括: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并整合政府财政性投入,优先将项目企业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小科技型企业创业基金等政府财政扶持对象。二是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农户增加项目投入。包括:加强项目包装,引入创业投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组织银企项目对接、引入知识产权及企业产权中介机构、优先支持相关企业在主板及中小板上市等多渠道筹集研发资金。三是合理配置资金投向。各级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链薄弱环节、高附加值环节、高成长环节、技术共享研发技术平台和技术推广信息网络平台。四是合理安排研发与推广分工。突出骨干企业的主导及产业链整合地位,将多数中小型地方性水产科研机构并入主导企业从事应用性开发、售后技术服务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的构建。重点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难度较大的应用开发研究,重点高校主要从事高水平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适当开展应用研究。

(四)基于价值链增值进行产业重组。一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重组。重点扶持部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相关研发计划项目的牵头单位,并把带有整合产业链意义的信息平台建设和市场营销平台建设交由龙头企业来主导建设。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建股权型或合作型项目公司;回避体制障碍。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内部的横向一体化重组。对于分散生产的农民主要通过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模式化、标准化养殖,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水产品议价能力。对于同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则通过行业协会、园区同业协会、交叉持股、共建技术联盟进行行业内合作与业务重组,以尽可能提高产业链价值,加速技术推广。三是创新水产产业带管理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了解承担单位的工作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交流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确立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等。

(五)建立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增值的科研运行机制。一是建立起严密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项目确定的任务、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各成员单位也相应建立了星火产业带建设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奖罚责任考核体系。二是建立起全产业链可追溯的食品卫生质量控制体系(HACCP体系)。实施全程、全方位、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与责任追究,并建立起相应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共享机制及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建立起以项目绩效评价为基础的项目经费分期拨付制度、奖惩制度和信誉记录,防范项目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三、案例启示

(一)农业科技政策必须支持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要重视农业的可加工性、生态环保、景观审美、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等非传统经济功能及社会功能和环保功能,适时修改项目筛选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导向。

(二)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提高产业价值为根本目标,紧紧抓住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高附加值环节、高成长环节和平台技术组织产联合攻关、实现跨越发展。

(三)农业技术创新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龙头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方针。主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产业链要素整合和产业重组步伐。

(四)建立有效的产业带协调管理机制。星火产业带建设需要协调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借鉴广东省建立水产星火产业带联席会议制度,由地市科技局、行业协会、参与项目的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会议主席(负责人)产业带联席会议主席,作为产业带最高决策机构,龙头企业连着基地与农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指导农户与基础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并将产业带建设纳入省及产业带所在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以保障建设深入持久地实施下去。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2张劲松.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2)

3陶战等.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2张劲松.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2)

3陶战等.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