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24 08:54:46

税务稽查服务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1

一、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

税收服务,是税务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强化税务稽查服务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全体稽查人员的宗旨、廉洁、法律意识教育,彻底转变与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不相适应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税收管理服务的新理念,把纳税服务作为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组成部分落实到稽查工作中。一是要规范税务稽查的执法行为。坚持依法办事,公正、公平地执行好税法。在内部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要严格按照稽查工作规程规范操作,强化执法权力的制约制衡。同时,要加大廉政建设力度,从根本上铲除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的现象,促进公开、公正执法。二是要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把《征管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宣传到位,增强纳税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和执行税务执法责任制和违法责任追究制,加大对侵犯纳税人权利的责任追究,促进执法人员严格掌握并稳妥实施“惩罚”措施,为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三是健全和完善公开办税、服务承诺、限时查结,推行稽查回访、稽查服务考评制度,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环境,全面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纳税人中,树起税务稽查执法的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优良形象。

二、加强税法宣传搞好纳税辅导

税务稽查应当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围绕纳税服务需求开展有效服务。从纳税服务需求来看,纳税人最需要的服务是税收法律、政策及时宣传到位,纳税核算辅导工作到位。从我们走访座谈来看,来之民营企业、改制企业和老企业的新会计人员对这方面呼声很高,要求强烈。这方面的服务到位了,即可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规避偷税行为的发生,促进税款及时足额入库,降低国家税收和纳税人纳税的风险,节约税收征纳成本,也可更好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稽查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稽查人员“懂税法、懂政策、懂财务”的资源优势,下力气抓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我们建议在稽查局内增设“税收咨询?纳税辅导”办公室,专门负责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政策咨询和上门纳税核算辅导工作。同时,要求全体稽查人员将纳税服务融入到稽查工作始终,边检查、边宣传、边辅导,做到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相结合,让纳税人在享受税收优质服务的过程中,主动接受纳税检查,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享受税收优质服务,使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得到更好地尊重和保护。

三、提高选案质量科学制定计划

提高选案质量,科学制定稽查计划,即可避免无效检查、盲目检查给纳税人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提高稽查质量和稽查工作效率。因此,提高稽查选案准确性和稽查计划的科学性,既是规范稽查执法行为,优化税务执法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稽查服务的重要体现。提高选案质量,首先要推行和健全完善纳税评估制度。建议管理、征收、发票各环节应半年或一个纳税年度,定期向稽查局选案股提供一次纳税人分户纳税资料信息,选案环节对所有纳税资料结合稽查案卷的历史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采取人机结合方法对年度检查对象进行初步筛选。由县局牵头组织稽查、征管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将纳税人纳税情况综合进行科学地评估。结合以前一至两年的稽查信息,按照总局《纳税信誉等级评估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根据纳税信誉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对纳税人分户建档定级,实行ABCD四级管理制度。对A级纳税户,两年免出税务稽查;对C级和D级纳税人,列入当年稽查对象和稽查计划,进行重点检查。进而提高选案的准确率和制定稽查计划的科学性,最大限度的避免“空查”现象,减轻纳税人负担。

四、改进稽查方式提高稽查效率

从稽查实践情况来看,稽查方式不当及马拉松式的检查,是纳税人最不欢迎的,它影响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影响纳税人的情绪,也影响征纳双方的成本效率。因此,探索稽查工作的新方法,努力改进稽查方式,提高稽查效率,仍是强化税务稽查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是建立税务稽查预警机制,采取预警式的稽查。对纳税评估,认为纳税人可能有轻微违法行为,漏税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且通过自查能积极主动补缴税款的;以及生产经营正常,但连续三个月零申报的纳税人,且税额未达到立案标准的,由稽查部门书面通知纳税人进行自查,重新申报纳税,或对其某些行为作出解释,对拒不申报和解释的,才立案稽查。使纳税人有一个自查改过的机会,体现了税收执法的人性化。二是对财务健全的纳税人全面实施调账稽查,各税统查,减少纳税人接待成本,检查完毕后,通知纳税人对检查事实及可能给予罚款处罚的事项,进行认定和陈述。防止事实不清、责任不明、处罚不当,给纳税人利益造成损害。三是开展约谈式稽查。对发票使用、财务核算正规,纳税态度好、诚信度高的纳税人,实行约谈式稽查。四是推行案件检查时限制和案件质量评审制。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办案速度,并通过质量评审制度,促进规范办案,提高质效。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2

2009年,××县地方税务局在州地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地税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大力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税收环境逐渐优化,地方各项税费收入稳定增长。2009年,还注重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抓好广大地税干部的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税收经济分析和税源监控,强化纳税服务和税务稽查、强化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深入推进全县地税“二次创业”,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现将2009年地税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多措并举,加强征管,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地方税费征收任务

年初,州地税局下达我局的地方税收计划任务为5,520万元,比2008年实际完成数4,897.7万元,增加622.3万元,增长12.7%。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5,000万元(不含省级金融保险营业税),比2008年实际完成数4,552.7万元,增加447.3万元,增长9.8%。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龙江公司2009年—2011年税收收归州级,州地税局最终调整下达给我局的地方税收任务是5,20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4,897.7万元,增加302.3万元,增长6%;县政府下达给我局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任务是4,800万元(不含金融保险营业税30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4,552.7万元,增加247.3万元,增长5%。

由于受金融危机以及我县经济税源发生较大变化的影响,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龙江公司2009年—2011年税收收归州级,2009年龙江公司实现的地方税收1,100万元形成缺口。其中,耕地占用税800万元,建筑安装税收300万元,致使我县地方税源大幅骤减。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剧,实体经济萎缩严重影响了地方税收收入的征收。加之国家政策性调整,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3%下调到25%,××大部分企业适用20%(微利企业),运输企业所得税附征率由3.3%下调到2.5%等政策的执行,使我县2009年税收收入形势严峻。

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困难重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局沉着应对,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税收管理各项工作,牢牢把握组织税费收入工作主动权,确保了税费收入的圆满完成。年初,组成了由局领导挂帅,各股室、分局业务骨干为组员的税收调查组深入全县重点行业(水电行业、房地产业和项目投资情况)进行税源调查,对重点税源进行重点监控,强化征收管理力度。年中,县局党组敏锐意识到,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扩散,已影响到县域经济及税收走势,为此,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完成地方税费收入任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克服困难,确保完成。同时,多次召开税源分析会,分析收入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并从9月15日起全局实施苦战100天工作方案,确保各项税费应收尽收。

2009年,我局共征收各项地方税费9,019万元,同比增收1,038万元,增长13%。其中:1、地方税收完成5,280万元,同比增收382.3万元,增长7.8%,完成州局下达年度计划5,200万元的101.5%,超计划进度1.5个百分点。组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00.1万元,完成县政府下达年度计划4,800万元的104%,超计划进度4个百分点。2、完成社会保险费3,531万元,同比增收548万元,增长18%。3、水资源费28.9万元。4、工会经费116.1万元。5、征收文化建设费3.6万元。6、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59.4万元。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我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间从2009年3月下旬到2009年8月。在学习实践中,全局党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参加动员大会、自觉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材料,参加“三走进、三破解”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参与典型案例教育和大家谈活动。通过三个月各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大家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丰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营造了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以学习促进实践,以实践推动发展的良好学习活动氛围。地税部门作为国家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筹集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税工作实践,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局干部职工对新时期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激发了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信心和决心。

三、着力推进坚定有序的依法治税举措,税收法治环境更加优化

(一)强化税收执法。

我局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研究,强化干部规范的执法意识,增强

执法刚性,严格履行各种执法程序,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按规定使用税收文书。今年以来没有发生行政复议诉讼案件。

(二)全面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及行政管理责任制工作。一是认真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对取得的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总结。二是以强化重大税务案件审理作为依法治税的切入点,坚持公正、合法、及时、有效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断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案件审理对税务稽查过程的监督和促进作用。由于我局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在2009年度全州法规工作会议上州局指定我局作了经验交流汇报。三是认真开展日常考核和重点考核检查工作。2009年1至12月,我局应参加日常考核为636人(次),实际进行日常考核636人(次)。上半年的重点考核检查于7月1日开始,7月30日全部结束。下半年的重点考核检查于11月20日开始,12月20日全部结束。四是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五是规范税收执法。严格遵循组织收入原则,坚决执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税收减免管理办法,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好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工作,加强对税务案件查办情况的监督,做好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等工作,建立健全预防职务犯罪联系会议机制,降低地税干部的执法风险。

(三)加大稽查力度,整顿和规范地方税收秩序。

一年来,组织开展了房地产、建筑安装、其他服务等行业的专项和专案检查,共检查办理29起涉税案件,结案29起,存在问题29起,立案查处3起。查补税款、罚款及滞纳金272.41万元。其中,查补税款266.84万元,罚款3.62万元,滞纳金1.95万元。通过稽查,有效的理顺了征纳关系,对治理税收环境、打击偷抗税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四)认真开展税收宣传活动。一是搞好集中宣传。4月19日至25日,联合国税局部门一同组织20多名税务干部到部分乡镇集市、农贸市场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并设咨询台专人接受纳税人咨询,向广大群众散发税收宣传材料等活动。期间共散发宣传材料3,516份,受理税收政策咨询达352人次。二是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宣传。在4月份的全国第18个税收宣传月期间,通过企信通移动短信向全县各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办税员、个体工商户群发手机宣传信息2,000余条(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与县广播电视局以税收宣传公益广告的方式进行了为期25天的不间断视频宣传和普及税收知识,进一步扩大税收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四是积极参与上级局组织开展的税收宣传贴画创作活动。五是利用××地税信息平台做好宣传工作。1至12月共编发××地税信息简报100期共112篇(条),与相关部门有效促进了工作交流。

四、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实现各项地方税费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一)做好税收征管基础工作。

对全县地方税纳税户进行有效管理。2009年,××县共有地方税纳税户1,816户。其中,主管户566户,国地税共管户1,250户;正常纳税户1,741户,停业户6户,注销户65户,非正常户4户。

(二)强化税源监控,加强各税种管理。

1、对11户纳税户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台账》、《××县地税局重点税源征收情况监控表》,进行重点监控;对16户企业建立《个人所得税重点行业监控台账》,实行重点行业个人所得税重点监控。

2、强化车船税、资源税、烟叶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源泉控管和代扣代缴工作。

3、加强个人所得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管理。2009年,我局共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10人,申报年所得总额148.17万元,应税所得148.17万元,征收税款28.90万元。

4、认真开展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全县35户企业开展了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工作,共查补入库地方各税及罚款14.71万元。

5、采集补录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基础信息工作。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基础信息存在的税源基础信息缺项、空项、内容错误等情况进行清查、采录。我县土地使用税应税面积为726,097.70平方米,应纳税额1,117,855元。

(三)切实做好社会保险费、水资源费以及工会经费等各种规费的征收管理工作。2009年,我局共组织征收社会保险费3,531.37万元,征收率为83.4%。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48.37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征收养老保险费2,509.08万元(地方养老1,357.18万元,行业统筹1,151.9万元);征收医疗保险费799.25万元;征收工伤保险费34.91万元;征收生育保险费15.2万元;征收失业保险费172.93万元。

根据《云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4号)和《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第154号令的通知》文件规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地税部门不再负责在滇电力企业水资源费工作。2009年共征收水资源费28.87万元,移交工作全面结束,地税征收电力企业水资源费工作圆满完成。

(四)认真开展工会经费代收工作。

根据《云南省地方税务局、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地税机关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的通知》精神,全省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从2009年1月1日由地税部门代收。我局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工作于2月17日正式启动。通过多部门1个多月的数据采集、数据审核录入、集中测试,4月1日地税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系统正式并入《云南地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局正式上线。2009年,全县各部门工会经费在无财政预算安排的情况下,我们克服困难,加大宣传、催缴力度,代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共有70户缴费单位申报缴纳工会经费,申报率为85%。其中,有44户缴费单位足额申报缴纳了工会经费,26户缴费单位申报缴纳了部分工会经费,有7户没有按时申报缴纳工会经费。全年共代收工会经费116.16万元,同比增长1,428.42%,增收108.56万元。

(五)努力提升先进高效的数据应用能力,信息化支撑力更加深入到位。

1、做好公文处理系统的备份工作,并按要求在两台电脑保存备份,进行半年一次将备份刻录到光盘上保存。

2、做好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全局所有计算机按一周一次进行病毒查杀,严格做到上外网的计算机不与内网计算机相联。

3、积极配合各业务股室在税收(费)软件上的应用和推广。

4、做好局域网网络和所有计算机的维护,对有故障的计算机及时进行排除。

5、对《云南地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mis2.0》税收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上报。

6、及时更新办税服务厅触摸屏、显示屏的宣传资料。

7、修改完善我局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制度。

(五)坚持信息共享制度。定期与工商、国税两部门进行信息比对,针对信息核对发现的漏管现象进行有效管理。

(六)严格审批检查制度。严格停歇业户、注销业户的审批和检查,治理和纠正业户在办理停歇业和注销过程中的作假行为,堵塞征管漏洞。

五、继续创办优秀办税服务厅,认真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

(一)按照“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继续开展好“优秀办税服务厅”创建活动。

(二)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管理制度和办法,逐步建立以纳税人满意度等为内容的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纳税申报和缴款方式,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的纳税方式和优质的服务。

(三)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审批办理81户纳税户减免税42.09万元。

1、2009年1至12月,我局共受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申请30户,审批减免30户。在审批过程中,我局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对下岗再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每一户申请人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下岗再就业情况等对照税收优惠条件,层层把关,并及时研究、审批。同时建立健全《减免税台账》,对申请、批复减免的纳税人逐户登记、统计减免税情况,对减免税进行跟踪问效,做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共累计办理减免各项地方税费10.87万元。其中,营业税6.87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0.46万元;教育费附加0.27万元;地方教育附加0.08万元;个人所得税3.15万元。

2、认真贯彻落实好《云南省残疾人优待办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年来,我局共受理残疾人减免税申请18户,审批减免18户,减免地方税费7.82万元。其中,营业税5.03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0.28万元;教育费附加0.18万元;地方教育附加0.06万元;个人所得税2.27万元。

3、认真落实困难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工作。受理5户困难企业的房产税,依审批程序认真核实各企业的困难程度、生产经营情况等。共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2户-农资改制)2.77万元;房产税(2户-困难企业)3.84万元;土地使用税(1户-困难企业户)0.3万元。

4、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2户-农资改制)2.77万元。

5、审批企业所得税汇算减免16.49万元。

(四)认真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1、健全领导机构,切实抓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推进和落实。2、安装96128专线电话,指定联络员负责对广大群众的咨询。3、按时限做好开展工作情况月报表及工作计划报表的报送工作。4、按时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信息,进一步推进阳光政府建设。2009年共在××县地税局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各类信息219条(次)。

六、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以人为本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更加民主科学

一是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开展了更新知识培训,由各部门组织实施,每月初根据工作需要另行确定,学习方式主要采取个人自学与单位组织学习相结合等。培训时间从3月起每月安排2天,县局机关全体人员参加,每人参训时间不少于10天。

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干部增强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相互帮助,同舟共济,增进团结。引导干部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培养重视细节的理念,做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继续开展“共铸诚信”活动,促进税务干部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

二是深入开展“六好”创建活动。一年来,我局将“六好”创建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紧抓好,确保“六好”创建取得实效。将“以考促建、重在创建”贯穿始终,坚持至少半年一次对各分局、稽查局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明确责任,督促整改。同时严格考核台帐、考核档案等资料的管理,并按时向州局上报我局“六好”创建自查表。三是争创州级文明行业。2009年,全州地税系统获得“州级文明行业”称号。四是积极开展地税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为了不断丰富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大家积极参加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县局在小区内设置了阅览室、多功能娱乐室、健身房、篮球场以及花园凉亭等设施,为干部职工提供8小时外进行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成立税法宣传队,用优秀的作品,先进的文化经常性组织丰富多彩的税收宣传活动。1月中旬,税法宣传队,代表全省地税系统参加了省政府及省地税局举办的迎新春团拜会。再一次展示了德宏地税人的精神风貌,传播了边疆民族文化,用实际行动打造中国目瑙纵歌之乡这一民族文化品牌。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在办公楼的过道、会议室、办公室粘贴廉政警句,群发廉政手机信息,举办廉政文化摄影、书、画作品展览。地税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同时又达到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消除工作中产生的误解、隔阂的目的。

七、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发展环境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国家税务总局党组的《实施办法》。

(二)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加大各项制度贯彻执行的监督检查和强化“两权”监督,努力营造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团结奋进的发展氛围。一是切实加强正反典型廉政教育,不断增强法纪观念和道德修养。在每月纪检日、思想政治学习日等活动中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全局工作整体部署。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预防渎职、预防商业贿赂教育活动。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抓好示范和警示教育。二是加大各项制度贯彻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进一步推进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地税工作执法与服务水平。

(三)强化“两权”监督,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我局强化对“两权”的监督制约,将权力运行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在税收执法权方面,一是认真推行税务“八公开”,不断增加税收执法的透明度,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州委、州政府的“五不准”,实行阳光作业,接受广大纳税人的监督。二是认真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检查,履行好行政监察职责。在对各单位进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检查的同时,通过明查暗访方式,走访了20户纳税人,向他们询问了税款核定、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处罚等方面是否有不按程序、不按规定办理,是否有不依法治税、为税不廉的行为。通过走访,没有发现有违反税收政策不核定、少核定或擅自减免税和“吃、拿、卡、要、报、占”的行为。三是不断完善和巩固“征、管、查”三权分离的征管模式,从机制上分解、制约税收执法权,从而达到用“人管人”到借助“机器管人”,用科学规范管理制度管人的转变。

(四)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责任分解、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八、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

(一)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各项制度。

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州地税局、县综治委2009年综治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向全局干部职工宣传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参与社会治安综治维稳工作,使县局机关和各分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我局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二)层层签订责任书,齐抓共管,各负其责。

县局党组高度重视、思想明确,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并把综治维稳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任务与税收任务一道安排布置,一起检查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在与上级局和县委、县政府签订责任书的基础上,结合我局实际与各分局、股室负责人层层签订了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书。根据县综治委的要求与综治挂钩点王子树乡曼亚河村委会签订了《××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建责任书》,与××县福斯特公司建立了“企地综治共建单位”,签订了《××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企地共建责任书》。日常工作中,县局综治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分局、福斯特公司、王子树乡曼亚河村检查、督促、指导综治维稳、禁毒防艾、新农村建设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出现治安隐患及时排除,使全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形成上下一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推动综治维稳工作。

一是将“平安单位”创建目标、实施方案制作成宣传专栏,使干部职工以及家属能随时了解全局的“创安”工作开展情况。今年4月,我局在办公区的道路旁、绿化地边制作安装了10组图文并茂的综治宣传灯箱,白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达到宣传的效果外,夜晚还可当照明的路灯用,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二是除召开专题会议外,充分利用各种会议,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文件和材料,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了解综治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三是加强单位干部职工、家属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教育干部,提高认识和思想政治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问题,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杜绝集体上访、请愿等事件,防止税务人员参与非法组织和邪教组织。四是加大教育力度。结合实际制定了教育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结合地税工作实际,边学边整改,从而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依法治税、公正执法、廉洁自律、履行职责、无私奉献、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自觉性。

(四)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

1、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我局聘请了4名专职保安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全局分单位实行24小时正式干部值班制度,不定时的对办公区、家属区、房前屋后进行巡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查报,确保全局机关的安全。此外,我局自2007年4月安装电子监控系统以来,进一步提高了各项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了地税管理科技化进程,强化了综治管理。

2、狠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使全局人员充分认识交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按照“谁驾驶,谁负责”的原则,遵守交通法规,严禁带“故障”出车,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和开快车,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3、加强对支票、凭证和税款、税收票证的管理,坚持检验、复核制度,堵塞漏洞,防止被盗、受骗。

4、加强对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计算机使用管理规定,严禁个人携带光盘到计算机上使用,严防电脑病毒的感染。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做好保密工作。

5、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单位和社区”创建活动。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楼院”和“平安家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和“十单位联防”活动及我局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安”工作,推动了小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强化了对外来住户的管理检查,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使小区内“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没有生存的土壤。

6、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一是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信访工作制度,完善了信访档案、文书资料。一年来,我局共收到网上信访4件,其中1件为上级转办信件,都一一做了认真回复。

7、在与福斯特公司企地共建活动中,安排了一名副局长负责共建工作,并指定专人落实具体工作。同时不定期到共建单位联系、指导、参与共建工作。另一方面还帮助共建企业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禁毒戒吸工作。按照“五个一”即“一个矛盾纠纷,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责任人,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调处期限”的要求,与共建企业落实专人,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共同做好综治共建工作。

九、认真开展挂钩点禁防工作,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禁毒与防治艾滋病方面。2009年,我局驻王子树乡曼亚河村工作组以各级政府禁毒防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驻乡工作队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县2009年禁毒防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要求,紧紧依靠和发动曼亚河村委会广大群众,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了禁毒防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效控制了全村吸毒形势,遏制了艾滋病蔓延扩散势头,提高了群众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意识,不断提高了群众的生产能力和生活动水平,有力促进了村委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009年,工作组协助片区民警,开展强制收戒工作,共收戒13名吸毒人员,完成年初下达任务9人的144.44%。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2009年,驻王子树乡曼亚河村工作组配合各部门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协调、筹措项目资金160.68万元,积极努力为曼亚河村委会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协调县委组织部投资25万元建盖曼亚河村委会“党员活动室”;二是协调县教育局投入50万元资金建盖曼亚河村小学学生宿舍;三是与宣明会争取项目资金6.6万元修建了曼亚河村小学一块水泥篮球场及购买了部分体育器材;四是协调县水利局投入资金53万元修建了椎傈林田沟、被阴田沟、大窝铺田沟、新田沟4条水利沟渠;五是协调县林业局争取了7.8万元的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六是协调县农业局价值2.38万元农业生产资料、化肥为曼亚河村部分困难户发展生产提供帮助;七是积极支持曼亚河村小学道路建设费1.5万元和“六一”活动经费1,000元;八是解决曼亚河村委会禁防宣传经费5500元;九是“7.1”期间拿出1,000元经费看望慰问曼亚河村10名老党员;十是为曼亚河村委会配置一套价值约1万余元的电脑及相关设备。十一是为曼亚河村委会配置了价值1,500元的办公桌椅;十二是协调石碑老寨、曼亚河一社人畜饮用水12万元的投资项目,现此工程已启动。今年春节期间还为曼亚河村五保户、残疾户送去了价值5,000多元的慰问品及慰问金。

十、积极做好其他工作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3

一、税务稽查与税务检查的区别

税务检查相对税务稽查范畴较大。首先,从字面来理解,“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虽说税务稽查是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但是对这种税务检查加了限定性的定语: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可见,税务稽查的目的性很明确,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检查,而且它的案源是经过选案分析系统和人工随机产生的,它必须经过四个环节,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经过特定程序所进行的税务检查才是税务稽查。其次,从目前税务机关的实际操作来看,有些税务检查也不是税务稽查。比如:管理分局对税务登记证所进行的检查、对停歇业户所进行的检查、对注销税务登记所进行的结算检查。因为这些检查都不是通过选案产生的,而是根据税务机关正常管理需要所必须进行的管理性检查工作。

税务稽查与税务检查的主要区别有4个方面:(1)主体不同。税务稽查的主体是税务专业稽查机构,税收检查的主体可以是各类税务机关,只不过征收、管理机构所从事的税收检查活动实际上是其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一种手段。那种认为管理机构不能进行税收检查的认识是片面的。(2)对象不同。税收检查的对象可以是所有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只要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即可对其纳税和扣缴情况进行核查;而税务稽查的对象是依据举报或科学选案而确定的有涉嫌违法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3)程序不同。税收检查的程序相对简单,而税务稽查必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经过选案、实施、审理、执行4个环节。(4)目的不同。税收检查往往是由于某种管理上的需要对纳税人的某一税种、某一纳税事项或某一时点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核,而税务稽查一般是为打击偷逃税违法犯罪行为,对涉嫌违法的纳税人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以震慑犯罪,维护税收秩序。可以看出,过去我们讲的管理性检查实际上属于税收检查的范畴,而执法性检查才是真正的税务稽查。

二、税务稽查的职能

传统意义上的税务稽查的职能是指税务稽查作为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之一在其发生、发展及终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固有功能。只要开展税务稽查,这些固有功能都会或多或少的发挥,其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税务稽查基本任务的实现,这些功能为监督、惩处、教育、收入等。结合当前征、管、查分工协作的职责要求,根据对税务稽查内涵新的界定,税务稽查一些职能得以强化,笔者认为它应重新表述为具有4个主要职能:(1)打击职能。开展税务稽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严肃查处各种税收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偷逃税分子,维护税法尊严,保障正常的税收秩序。(2)震慑职能。通过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可以对那些心存侥幸、有潜在违法动机的纳税人起到震慑、警示和教育作用。(3)促管职能。通过税务稽查可以发现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进征管的措施建议,促进税收征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4)增收职能。税务稽查可以作为堵塞税收漏洞的最后一道防线,把偷逃的税收追补回来,增加税收收入,减少税收流失。

而税务稽查的这4项主要职能,也有主次之分。其中,打击和震慑职能是税务稽查的主要职能和基本职能;而促管和增收职能只是税务稽查的辅助职能和派生职能。因为促管和增收并不是税务稽查的主要目的,而是税务稽查在履行了打击和震慑职能的基础上,客观上起到了“以查促管(监督、教育)”和“增加税收(收入)”的职能。那种把“促管”和“增收”作为稽查主要(基本)职能的观点,容易导致稽查在功能上的错位,直接影响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的发挥。

税务稽查的固有职能,决定了稽查在税收征管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随着新征管模式的实施,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和征、管、查专业化格局的形成,稽查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一般性的税收漏洞随着纳税人素质的提高和税收征管手段的提高会自动修复,税收征管中的主要矛盾将是如何惩处极少数纳税人故意的、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目前税务稽查的现状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以来,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税收信息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各级税务机关在探索建立以专业化稽查和各环节分工制约为标志的新型稽查体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稽查在查处偷逃税行为、打击涉税犯罪、提高征管质量、促进依法治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由于受到认识、体制、手段、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突出打击性税务稽查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税务稽查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还未得到认可。虽然也讲“重点稽查”,但由于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还未能完全从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转变过来,过分强调征收单位的作用,忽视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安于现状,不敢大胆对税务稽查进行改革,瞻前顾后,仍沿用旧的征管模式,稽查部门承担了与其职能不相符的大量管理性工作,不少地区的稽查部门将主要精力用于日常稽查和管理性检查,甚至漏征漏管户、滞纳欠税户、汇算清缴户的检查,至今还有对税务稽查下稽查任务的传统做法。据有关人士估计,目前稽查部门真正用于对重大偷逃税案件查处的精力还不到全部精力的20%,稽查职能资源被大大浪费。

2、稽查选案不规范,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目前税务稽查案件的来源除了举报案件外,一是靠以往的稽查经验来确定稽查对象,二是在进行专项稽查时,出于对某个行业或某项政策的税收清理的需要,在该行业或涉及该政策的纳税人中普遍确定稽查对象,三是税务稽查工作围绕收入任务,只注重纳税大户,而忽视缴税小户,。具有科学性的计算机选案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基础,基本没有做到。选案环节的准确性低,针对性差,效率不高,影响了稽查对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针对性,严重浪费了稽查力量。

3、一些案件的查处未予查深查透,稽查效果不明显,打击的力度还不够深。由于税务稽查部门本身执法权限和税收政策的局限性,以及经费、设备等客观原因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的稽查部门虽然查处了大量的涉税案件,但有些案件未能查深查透,致使查处时间较长,但取得的效果不大,有些即使查出问题却处罚难、执行难,难以形成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大案要案。某国税稽查局在2006年3月份查处了所辖一企业,当初步查明该企业涉嫌偷税100多万元时,金融部门害怕企业破产收不回贷款,当即对企业进行了查封扣押,税务稽查从查处到结案需要一段时间,当税务稽查结案时,企业只剩下一个“空壳”企业,造成国家税款难以执行。

4、税务稽查与税务管理性检查衔接不强,执法缺乏公正性和严肃性。突出表现在多头稽查、重复稽查的现象较为普遍,往往出现一项检查刚完,专项检查又来了,管理性检查刚完,专案稽查又来了的现象,纳税人不堪其扰;稽查对象的选择上缺乏标准,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往往稽查较多,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稽查较少,使检查失去了公正性,加上个别稽查人员执法随意、以言代法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税务稽查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由于税务稽查对证据资料的收集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了对同一个纳税人的检查,稽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不尽相同,由于证据的详细程度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稽查结果。比如:对某企业纳税人进行检查,该企业账面处理符合税收制度的要求,A检查组认为需要检查账外资料,注重对账外资料的收集,从而查出一系列偷税证据;而B检查组认为对企业“查账查账,就账查账”,从而未发现偷税问题(抛开其它因素的影响)。作为税务机关来讲,虽然得出两种结论,但B检查组也无过错,该企业账面处理正常,也没有哪条哪款规定对每个纳税人都要检查账外资料,况且还有查到查不到的问题,这些都使税务稽查的严肃性受到考验。

5、税务稽查处罚力度小,威慑作用还不够大。在西方一些税务稽查效能较高的国家,纳税人一听说税务稽查人员要找上门来,往往会十分紧张,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税务稽查具有很强的震慑力。而在我国,税收违法行为比较普遍,由于处罚力度的限制,纳税人对税务稽查人员上门检查不以为然,偷税甚至在少数纳税人眼中是“精明能干”行为。据一线税务稽查人员称,一些涉税违法犯罪份子,对一些已经确凿的证据,在税务人员对其进行询问时,他能“舌生莲花”,乱说一通,怎么好怎么说;但当公安人员对其进行询问时,他则如实反映,经常造成税务与公安检查结果的不一致。对于那些屡查屡犯的纳税人,稽查也未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起到强有力的威慑作用。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案件,曝光遇到阻力,这些都严重削弱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量。

6、税务稽查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畅通还没有真正实现。一是受企业财会软件开发应用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许多企业成本核算全是手工记账或自制软件,税务稽查软件变成了“高射机枪打蚊子”。二是税务机关本身对计算机协查运用不到位。现行的协查只能是增值税专用票的网上协查,而对所谓“四小票”,即废旧物资销售发票、海关完税证、运输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凭证的协查,只能通过手工发函的形式,造成回函时间长或干脆没有回函的现象,影响稽查质量。三是国、地税两套机构的设置,造成信息不流畅。有的企业增值税在国税管辖,而企业所得税在地税管辖,增值税被国税查处后,有的甚至已被移送公安处理,但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由于分属两个部门,信息未及时传递,地税机关未作所得税方面的处理。而对于相同企业,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在国税机关管辖,国税机关对两方面都可进行处理,从而造成对相同企业的处理不相同。

四、强化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的措施

1、准确把握稽查职能,改变稽查考核机制。确立税务稽查职能定位,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打击型税务稽查指导思想。一是由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转变。由考核收入型向考核单个案件质量型转化;二是由普查型稽查向重点打击型稽查转变。弱化稽查的收入职能,以科学选案、规范查案、严格执法、依法稽查为工作导向,推动税务稽查执法水平的提高。三是切实抓好管理税务管理性检查与税务稽查的衔接,向专业职能型稽查转变,重点突出稽查的打击惩处功能,维护税法尊严。

2、完善一级稽查模式,实现稽查机构的专业化。一级稽查的模式是税务征管改革进程中的一种体制改革,重点突出大要案的检查。专业化是指由税务稽查机构负责专案稽查工作,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划归管理部门负责,这样有利于实现税务稽查的专业化、规范化,提高稽查工作效率。从体制上改变目前多头稽查、重复稽查的现象,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税务稽查工作执法的严肃性。

3、提高选案科学性,建立选案积分制。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选案方法,综合纳税人的收入、利润、税收变动情况、纳税人异常行为、未被稽查时间长短等各方面因素,按一定的计分标准,常年滚动给纳税人计分,当纳税人的积分超过既定的界限时,列入案源库。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选案,可以更加客观、动态地反映纳税人遵守税法的状况,避免多重标准选案造成的多头稽查、重复稽查问题。

4、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稽查工作方法,强化案件证据的规范性。建立一整套的稽查工作方法和思路,利用案例式的方法,对一种税务违法行为的查处,建立证据规范的体制,强化税务稽查人员的取证意识,使取得的证据能直接为处理结果服务。

5、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税务稽查的信息化,就是要在稽查工作中贯彻“科技加管理”的方针,目的是实现稽查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一是加快建立规范统一、功能完善信息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结合税收征管软件的建设抓紧开发统一的、具有良好兼容性和功能齐全的稽查软件,可以为稽查人员提供政策法规查询、稽查案例剖析、稽查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资讯服务。二是大力开发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建立国、地税合用税务稽查协查系统,使“四小票”的协查工作能上机操作,确保稽查质量;建立国、地税稽查处理信息网上传递制度,确保稽查结果。

6、建立案件公示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公示制度一方面可以使稽查行政透明化,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强化稽查案件有关人员的责任,强化公众的监督,促进规范稽查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对违法纳税人的惩戒,有利于提高稽查的威慑作用,税务稽查机关应当对每一个大要案都进行公示。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4

关键字:税务稽查职能思考对策

一、税务稽查与税务检查的区别

税务检查相对税务稽查范畴较大。首先,从字面来理解,“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虽说税务稽查是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但是对这种税务检查加了限定性的定语: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可见,税务稽查的目的性很明确,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检查,而且它的案源是经过选案分析系统和人工随机产生的,它必须经过四个环节,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经过特定程序所进行的税务检查才是税务稽查。其次,从目前税务机关的实际操作来看,有些税务检查也不是税务稽查。比如:管理分局对税务登记证所进行的检查、对停歇业户所进行的检查、对注销税务登记所进行的结算检查。因为这些检查都不是通过选案产生的,而是根据税务机关正常管理需要所必须进行的管理性检查工作。

税务稽查与税务检查的主要区别有4个方面:(1)主体不同。税务稽查的主体是税务专业稽查机构,税收检查的主体可以是各类税务机关,只不过征收、管理机构所从事的税收检查活动实际上是其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一种手段。那种认为管理机构不能进行税收检查的认识是片面的。(2)对象不同。税收检查的对象可以是所有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只要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即可对其纳税和扣缴情况进行核查;而税务稽查的对象是依据举报或科学选案而确定的有涉嫌违法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3)程序不同。税收检查的程序相对简单,而税务稽查必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经过选案、实施、审理、执行4个环节。(4)目的不同。税收检查往往是由于某种管理上的需要对纳税人的某一税种、某一纳税事项或某一时点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核,而税务稽查一般是为打击偷逃税违法犯罪行为,对涉嫌违法的纳税人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以震慑犯罪,维护税收秩序。可以看出,过去我们讲的管理性检查实际上属于税收检查的范畴,而执法性检查才是真正的税务稽查。

二、税务稽查的职能

传统意义上的税务稽查的职能是指税务稽查作为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之一在其发生、发展及终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固有功能。只要开展税务稽查,这些固有功能都会或多或少的发挥,其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税务稽查基本任务的实现,这些功能为监督、惩处、教育、收入等。结合当前征、管、查分工协作的职责要求,根据对税务稽查内涵新的界定,税务稽查一些职能得以强化,笔者认为它应重新表述为具有4个主要职能:(1)打击职能。开展税务稽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严肃查处各种税收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偷逃税分子,维护税法尊严,保障正常的税收秩序。(2)震慑职能。通过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可以对那些心存侥幸、有潜在违法动机的纳税人起到震慑、警示和教育作用。(3)促管职能。通过税务稽查可以发现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进征管的措施建议,促进税收征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4)增收职能。税务稽查可以作为堵塞税收漏洞的最后一道防线,把偷逃的税收追补回来,增加税收收入,减少税收流失。

而税务稽查的这4项主要职能,也有主次之分。其中,打击和震慑职能是税务稽查的主要职能和基本职能;而促管和增收职能只是税务稽查的辅助职能和派生职能。因为促管和增收并不是税务稽查的主要目的,而是税务稽查在履行了打击和震慑职能的基础上,客观上起到了“以查促管(监督、教育)”和“增加税收(收入)”的职能。那种把“促管”和“增收”作为稽查主要(基本)职能的观点,容易导致稽查在功能上的错位,直接影响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的发挥。

税务稽查的固有职能,决定了稽查在税收征管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随着新征管模式的实施,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和征、管、查专业化格局的形成,稽查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一般性的税收漏洞随着纳税人素质的提高和税收征管手段的提高会自动修复,税收征管中的主要矛盾将是如何惩处极少数纳税人故意的、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目前税务稽查的现状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以来,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税收信息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各级税务机关在探索建立以专业化稽查和各环节分工制约为标志的新型稽查体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稽查在查处偷逃税行为、打击涉税犯罪、提高征管质量、促进依法治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由于受到认识、体制、手段、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突出打击性税务稽查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税务稽查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还未得到认可。虽然也讲“重点稽查”,但由于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还未能完全从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转变过来,过分强调征收单位的作用,忽视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安于现状,不敢大胆对税务稽查进行改革,瞻前顾后,仍沿用旧的征管模式,稽查部门承担了与其职能不相符的大量管理性工作,不少地区的稽查部门将主要精力用于日常稽查和管理性检查,甚至漏征漏管户、滞纳欠税户、汇算清缴户的检查,至今还有对税务稽查下稽查任务的传统做法。据有关人士估计,目前稽查部门真正用于对重大偷逃税案件查处的精力还不到全部精力的20%,稽查职能资源被大大浪费。

2、稽查选案不规范,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目前税务稽查案件的来源除了举报案件外,一是靠以往的稽查经验来确定稽查对象,二是在进行专项稽查时,出于对某个行业或某项政策的税收清理的需要,在该行业或涉及该政策的纳税人中普遍确定稽查对象,三是税务稽查工作围绕收入任务,只注重纳税大户,而忽视缴税小户,。具有科学性的计算机选案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基础,基本没有做到。选案环节的准确性低,针对性差,效率不高,影响了稽查对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针对性,严重浪费了稽查力量。

3、一些案件的查处未予查深查透,稽查效果不明显,打击的力度还不够深。由于税务稽查部门本身执法权限和税收政策的局限性,以及经费、设备等客观原因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的稽查部门虽然查处了大量的涉税案件,但有些案件未能查深查透,致使查处时间较长,但取得的效果不大,有些即使查出问题却处罚难、执行难,难以形成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大案要案。某国税稽查局在2006年3月份查处了所辖一企业,当初步查明该企业涉嫌偷税100多万元时,金融部门害怕企业破产收不回贷款,当即对企业进行了查封扣押,税务稽查从查处到结案需要一段时间,当税务稽查结案时,企业只剩下一个“空壳”企业,造成国家税款难以执行。

4、税务稽查与税务管理性检查衔接不强,执法缺乏公正性和严肃性。突出表现在多头稽查、重复稽查的现象较为普遍,往往出现一项检查刚完,专项检查又来了,管理性检查刚完,专案稽查又来了的现象,纳税人不堪其扰;稽查对象的选择上缺乏标准,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往往稽查较多,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稽查较少,使检查失去了公正性,加上个别稽查人员执法随意、以言代法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税务稽查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由于税务稽查对证据资料的收集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了对同一个纳税人的检查,稽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不尽相同,由于证据的详细程度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稽查结果。比如:对某企业纳税人进行检查,该企业账面处理符合税收制度的要求,A检查组认为需要检查账外资料,注重对账外资料的收集,从而查出一系列偷税证据;而B检查组认为对企业“查账查账,就账查账”,从而未发现偷税问题(抛开其它因素的影响)。作为税务机关来讲,虽然得出两种结论,但B检查组也无过错,该企业账面处理正常,也没有哪条哪款规定对每个纳税人都要检查账外资料,况且还有查到查不到的问题,这些都使税务稽查的严肃性受到考验。

5、税务稽查处罚力度小,威慑作用还不够大。在西方一些税务稽查效能较高的国家,纳税人一听说税务稽查人员要找上门来,往往会十分紧张,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税务稽查具有很强的震慑力。而在我国,税收违法行为比较普遍,由于处罚力度的限制,纳税人对税务稽查人员上门检查不以为然,偷税甚至在少数纳税人眼中是“精明能干”行为。据一线税务稽查人员称,一些涉税违法犯罪份子,对一些已经确凿的证据,在税务人员对其进行询问时,他能“舌生莲花”,乱说一通,怎么好怎么说;但当公安人员对其进行询问时,他则如实反映,经常造成税务与公安检查结果的不一致。对于那些屡查屡犯的纳税人,稽查也未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起到强有力的威慑作用。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案件,曝光遇到阻力,这些都严重削弱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量。

6、税务稽查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畅通还没有真正实现。一是受企业财会软件开发应用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许多企业成本核算全是手工记账或自制软件,税务稽查软件变成了“高射机枪打蚊子”。二是税务机关本身对计算机协查运用不到位。现行的协查只能是增值税专用票的网上协查,而对所谓“四小票”,即废旧物资销售发票、海关完税证、运输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凭证的协查,只能通过手工发函的形式,造成回函时间长或干脆没有回函的现象,影响稽查质量。三是国、地税两套机构的设置,造成信息不流畅。有的企业增值税在国税管辖,而企业所得税在地税管辖,增值税被国税查处后,有的甚至已被移送公安处理,但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由于分属两个部门,信息未及时传递,地税机关未作所得税方面的处理。而对于相同企业,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在国税机关管辖,国税机关对两方面都可进行处理,从而造成对相同企业的处理不相同。

四、强化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的措施

1、准确把握稽查职能,改变稽查考核机制。确立税务稽查职能定位,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打击型税务稽查指导思想。一是由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转变。由考核收入型向考核单个案件质量型转化;二是由普查型稽查向重点打击型稽查转变。弱化稽查的收入职能,以科学选案、规范查案、严格执法、依法稽查为工作导向,推动税务稽查执法水平的提高。三是切实抓好管理税务管理性检查与税务稽查的衔接,向专业职能型稽查转变,重点突出稽查的打击惩处功能,维护税法尊严。

2、完善一级稽查模式,实现稽查机构的专业化。一级稽查的模式是税务征管改革进程中的一种体制改革,重点突出大要案的检查。专业化是指由税务稽查机构负责专案稽查工作,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划归管理部门负责,这样有利于实现税务稽查的专业化、规范化,提高稽查工作效率。从体制上改变目前多头稽查、重复稽查的现象,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税务稽查工作执法的严肃性。

3、提高选案科学性,建立选案积分制。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选案方法,综合纳税人的收入、利润、税收变动情况、纳税人异常行为、未被稽查时间长短等各方面因素,按一定的计分标准,常年滚动给纳税人计分,当纳税人的积分超过既定的界限时,列入案源库。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选案,可以更加客观、动态地反映纳税人遵守税法的状况,避免多重标准选案造成的多头稽查、重复稽查问题。

4、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稽查工作方法,强化案件证据的规范性。建立一整套的稽查工作方法和思路,利用案例式的方法,对一种税务违法行为的查处,建立证据规范的体制,强化税务稽查人员的取证意识,使取得的证据能直接为处理结果服务。

5、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税务稽查的信息化,就是要在稽查工作中贯彻“科技加管理”的方针,目的是实现稽查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一是加快建立规范统一、功能完善信息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结合税收征管软件的建设抓紧开发统一的、具有良好兼容性和功能齐全的稽查软件,可以为稽查人员提供政策法规查询、稽查案例剖析、稽查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资讯服务。二是大力开发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建立国、地税合用税务稽查协查系统,使“四小票”的协查工作能上机操作,确保稽查质量;建立国、地税稽查处理信息网上传递制度,确保稽查结果。

6、建立案件公示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公示制度一方面可以使稽查行政透明化,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强化稽查案件有关人员的责任,强化公众的监督,促进规范稽查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对违法纳税人的惩戒,有利于提高稽查的威慑作用,税务稽查机关应当对每一个大要案都进行公示。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5

一、税务稽查与税务检查的区别

税务检查相对税务稽查范畴较大。首先,从字面来理解,“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虽说税务稽查是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但是对这种税务检查加了限定性的定语: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可见,税务稽查的目的性很明确,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检查,而且它的案源是经过选案分析系统和人工随机产生的,它必须经过四个环节,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经过特定程序所进行的税务检查才是税务稽查。其次,从目前税务机关的实际操作来看,有些税务检查也不是税务稽查。比如:管理分局对税务登记证所进行的检查、对停歇业户所进行的检查、对注销税务登记所进行的结算检查。因为这些检查都不是通过选案产生的,而是根据税务机关正常管理需要所必须进行的管理性检查工作。

税务稽查与税务检查的主要区别有4个方面:(1)主体不同。税务稽查的主体是税务专业稽查机构,税收检查的主体可以是各类税务机关,只不过征收、管理机构所从事的税收检查活动实际上是其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一种手段。那种认为管理机构不能进行税收检查的认识是片面的。(2)对象不同。税收检查的对象可以是所有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只要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即可对其纳税和扣缴情况进行核查;而税务稽查的对象是依据举报或科学选案而确定的有涉嫌违法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3)程序不同。税收检查的程序相对简单,而税务稽查必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经过选案、实施、审理、执行4个环节。(4)目的不同。税收检查往往是由于某种管理上的需要对纳税人的某一税种、某一纳税事项或某一时点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核,而税务稽查一般是为打击偷逃税违法犯罪行为,对涉嫌违法的纳税人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以震慑犯罪,维护税收秩序。可以看出,过去我们讲的管理性检查实际上属于税收检查的范畴,而执法性检查才是真正的税务稽查。

二、税务稽查的职能

传统意义上的税务稽查的职能是指税务稽查作为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之一在其发生、发展及终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固有功能。只要开展税务稽查,这些固有功能都会或多或少的发挥,其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税务稽查基本任务的实现,这些功能为监督、惩处、教育、收入等。结合当前征、管、查分工协作的职责要求,根据对税务稽查内涵新的界定,税务稽查一些职能得以强化,笔者认为它应重新表述为具有4个主要职能:(1)打击职能。开展税务稽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严肃查处各种税收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偷逃税分子,维护税法尊严,保障正常的税收秩序。(2)震慑职能。通过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可以对那些心存侥幸、有潜在违法动机的纳税人起到震慑、警示和教育作用。(3)促管职能。通过税务稽查可以发现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进征管的措施建议,促进税收征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4)增收职能。税务稽查可以作为堵塞税收漏洞的最后一道防线,把偷逃的税收追补回来,增加税收收入,减少税收流失。

而税务稽查的这4项主要职能,也有主次之分。其中,打击和震慑职能是税务稽查的主要职能和基本职能;而促管和增收职能只是税务稽查的辅助职能和派生职能。因为促管和增收并不是税务稽查的主要目的,而是税务稽查在履行了打击和震慑职能的基础上,客观上起到了“以查促管(监督、教育)”和“增加税收(收入)”的职能。那种把“促管”和“增收”作为稽查主要(基本)职能的观点,容易导致稽查在功能上的错位,直接影响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的发挥。

税务稽查的固有职能,决定了稽查在税收征管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随着新征管模式的实施,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和征、管、查专业化格局的形成,稽查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一般性的税收漏洞随着纳税人素质的提高和税收征管手段的提高会自动修复,税收征管中的主要矛盾将是如何惩处极少数纳税人故意的、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目前税务稽查的现状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以来,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税收信息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各级税务机关在探索建立以专业化稽查和各环节分工制约为标志的新型稽查体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稽查在查处偷逃税行为、打击涉税犯罪、提高征管质量、促进依法治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由于受到认识、体制、手段、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突出打击性税务稽查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税务稽查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还未得到认可。虽然也讲“重点稽查”,但由于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还未能完全从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转变过来,过分强调征收单位的作用,忽视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安于现状,不敢大胆对税务稽查进行改革,瞻前顾后,仍沿用旧的征管模式,稽查部门承担了与其职能不相符的大量管理性工作,不少地区的稽查部门将主要精力用于日常稽查和管理性检查,甚至漏征漏管户、滞纳欠税户、汇算清缴户的检查,至今还有对税务稽查下稽查任务的传统做法。据有关人士估计,目前稽查部门真正用于对重大偷逃税案件查处的精力还不到全部精力的20%,稽查职能资源被大大浪费。

2、稽查选案不规范,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目前税务稽查案件的来源除了举报案件外,一是靠以往的稽查经验来确定稽查对象,二是在进行专项稽查时,出于对某个行业或某项政策的税收清理的需要,在该行业或涉及该政策的纳税人中普遍确定稽查对象,三是税务稽查工作围绕收入任务,只注重纳税大户,而忽视缴税小户,。具有科学性的计算机选案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基础,基本没有做到。选案环节的准确性低,针对性差,效率不高,影响了稽查对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针对性,严重浪费了稽查力量。

3、一些案件的查处未予查深查透,稽查效果不明显,打击的力度还不够深。由于税务稽查部门本身执法权限和税收政策的局限性,以及经费、设备等客观原因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的稽查部门虽然查处了大量的涉税案件,但有些案件未能查深查透,致使查处时间较长,但取得的效果不大,有些即使查出问题却处罚难、执行难,难以形成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大案要案。某国税稽查局在2006年3月份查处了所辖一企业,当初步查明该企业涉嫌偷税100多万元时,金融部门害怕企业破产收不回贷款,当即对企业进行了查封扣押,税务稽查从查处到结案需要一段时间,当税务稽查结案时,企业只剩下一个“空壳”企业,造成国家税款难以执行。

4、税务稽查与税务管理性检查衔接不强,执法缺乏公正性和严肃性。突出表现在多头稽查、重复稽查的现象较为普遍,往往出现一项检查刚完,专项检查又来了,管理性检查刚完,专案稽查又来了的现象,纳税人不堪其扰;稽查对象的选择上缺乏标准,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往往稽查较多,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稽查较少,使检查失去了公正性,加上个别稽查人员执法随意、以言代法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税务稽查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由于税务稽查对证据资料的收集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了对同一个纳税人的检查,稽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不尽相同,由于证据的详细程度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稽查结果。比如:对某企业纳税人进行检查,该企业账面处理符合税收制度的要求,A检查组认为需要检查账外资料,注重对账外资料的收集,从而查出一系列偷税证据;而B检查组认为对企业“查账查账,就账查账”,从而未发现偷税问题(抛开其它因素的影响)。作为税务机关来讲,虽然得出两种结论,但B检查组也无过错,该企业账面处理正常,也没有哪条哪款规定对每个纳税人都要检查账外资料,况且还有查到查不到的问题,这些都使税务稽查的严肃性受到考验。

5、税务稽查处罚力度小,威慑作用还不够大。在西方一些税务稽查效能较高的国家,纳税人一听说税务稽查人员要找上门来,往往会十分紧张,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税务稽查具有很强的震慑力。而在我国,税收违法行为比较普遍,由于处罚力度的限制,纳税人对税务稽查人员上门检查不以为然,偷税甚至在少数纳税人眼中是“精明能干”行为。据一线税务稽查人员称,一些涉税违法犯罪份子,对一些已经确凿的证据,在税务人员对其进行询问时,他能“舌生莲花”,乱说一通,怎么好怎么说;但当公安人员对其进行询问时,他则如实反映,经常造成税务与公安检查结果的不一致。对于那些屡查屡犯的纳税人,稽查也未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起到强有力的威慑作用。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案件,曝光遇到阻力,这些都严重削弱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量。

6、税务稽查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畅通还没有真正实现。一是受企业财会软件开发应用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许多企业成本核算全是手工记账或自制软件,税务稽查软件变成了“高射机枪打蚊子”。二是税务机关本身对计算机协查运用不到位。现行的协查只能是增值税专用票的网上协查,而对所谓“四小票”,即废旧物资销售发票、海关完税证、运输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凭证的协查,只能通过手工发函的形式,造成回函时间长或干脆没有回函的现象,影响稽查质量。三是国、地税两套机构的设置,造成信息不流畅。有的企业增值税在国税管辖,而企业所得税在地税管辖,增值税被国税查处后,有的甚至已被移送公安处理,但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由于分属两个部门,信息未及时传递,地税机关未作所得税方面的处理。而对于相同企业,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在国税机关管辖,国税机关对两方面都可进行处理,从而造成对相同企业的处理不相同。

四、强化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的措施

1、准确把握稽查职能,改变稽查考核机制。确立税务稽查职能定位,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打击型税务稽查指导思想。一是由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转变。由考核收入型向考核单个案件质量型转化;二是由普查型稽查向重点打击型稽查转变。弱化稽查的收入职能,以科学选案、规范查案、严格执法、依法稽查为工作导向,推动税务稽查执法水平的提高。三是切实抓好管理税务管理性检查与税务稽查的衔接,向专业职能型稽查转变,重点突出稽查的打击惩处功能,维护税法尊严。

2、完善一级稽查模式,实现稽查机构的专业化。一级稽查的模式是税务征管改革进程中的一种体制改革,重点突出大要案的检查。专业化是指由税务稽查机构负责专案稽查工作,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划归管理部门负责,这样有利于实现税务稽查的专业化、规范化,提高稽查工作效率。从体制上改变目前多头稽查、重复稽查的现象,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税务稽查工作执法的严肃性。

3、提高选案科学性,建立选案积分制。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选案方法,综合纳税人的收入、利润、税收变动情况、纳税人异常行为、未被稽查时间长短等各方面因素,按一定的计分标准,常年滚动给纳税人计分,当纳税人的积分超过既定的界限时,列入案源库。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选案,可以更加客观、动态地反映纳税人遵守税法的状况,避免多重标准选案造成的多头稽查、重复稽查问题。

4、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稽查工作方法,强化案件证据的规范性。建立一整套的稽查工作方法和思路,利用案例式的方法,对一种税务违法行为的查处,建立证据规范的体制,强化税务稽查人员的取证意识,使取得的证据能直接为处理结果服务。

5、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税务稽查的信息化,就是要在稽查工作中贯彻“科技加管理”的方针,目的是实现稽查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一是加快建立规范统一、功能完善信息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结合税收征管软件的建设抓紧开发统一的、具有良好兼容性和功能齐全的稽查软件,可以为稽查人员提供政策法规查询、稽查案例剖析、稽查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资讯服务。二是大力开发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建立国、地税合用税务稽查协查系统,使“四小票”的协查工作能上机操作,确保稽查质量;建立国、地税稽查处理信息网上传递制度,确保稽查结果。

6、建立案件公示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公示制度一方面可以使稽查行政透明化,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强化稽查案件有关人员的责任,强化公众的监督,促进规范稽查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对违法纳税人的惩戒,有利于提高稽查的威慑作用,税务稽查机关应当对每一个大要案都进行公示。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6

一、主要做法

(一)以查促管,积极促进征管基础精细化管理

1、建立征管建议制度。税务稽查的根本目的是”外查内促”,针对税务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建议税务征管部门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指导,相互制约的格局。为此,我局根据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制定了《征管建议作业指导书》,要求检查人员对查处的案件都要进行认真剖析,发现税收征管特别是行业税收管理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以及征管部门平常不易发现的一些深层次的潜在问题,及时通过《征管建议书》或重大案情通报等形式向管理部门通报,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征管措施的稽查建议,促进管理部门加强税源控管。比如,针对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管理存在漏洞,提出了加强项目管理和以票控税的稽查建议,针对金融保险行业建议管理部门加强营业税的征收管理以及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等,管理部门采纳建议后,通过完善征管措施,有效地堵住了税收漏洞,从而充分发挥了税务稽查对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促进作用。

2、健全征、管、查协调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每季一次)召开由分管领导、稽查、征收、管理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上季案件查处情况,存在的税收问题、税收征管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等多方面的稽查信息;以便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稽查成果,及时调整有关工作思路,研究加强管理的措施,确保稽查、管理的协调一致,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建立”征、管、查”信息资料传递制度,设置了统一的信息传递程序,使纳税申报资料、税收征管资料、税务稽查资料在各部门之间相互传递,真正保证了税务稽查与各环节的衔接,更好地发挥了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和谐发展。

3、认真落实涉税案件公告制度。近几年,我局加大涉税案件公告公示工作的力度,对涉税违法大案、要案,在办税服务厅等公共场所及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产生震摄效果,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如对申庄房地产公司偷税案、五建公司偷税案、红太阳超市偷税案等大要案处理、处罚情况进行公告,对进一步宣传稽查成果,树立地税稽查形象,扩大社会影响面,提高纳税人的税法自觉遵从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加强查后的跟踪管理。一是对每户企业实施检查后,检查人员都要按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及时制作《征求意见书》,将检查结果反馈给被查单位,辅导企业及时调整账务,并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存在问题及时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利企业改进工作。二是实行稽查回访,查后上门回访听意见,广泛征求纳税人对稽查执法服务中的意见和建议。督促企业加强财务核算,提高财务核算水平,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加强与纳税人的交流和沟通,融洽了稽查和纳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和谐的纳税秩序。

5、加大专顶检查工作力度。根据省局专顶检查工作安排,我局有针对性选择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等征管薄弱的行业实施专项检查,做到检查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同时分析检查中发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及规律性,涉税违法行为及征管问题、政策缺陷,及时反馈给税政、征管等部门,总结归纳出规律性、典型性问题,编写行业检查指南提供给稽查和税源管理部门作为工作参考,增强稽查和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由点及面,对行业性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分类召开行业税案分析会、解决行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整治效果,促进行业规范管理,标本兼治,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

(二)以查促查,努力提高稽查工作效能

1、重视案例分析工作,提高检查人员的稽查技巧。定期组织大要案分析会,重点研究利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等手段进行偷逃税以及制售假发票等案件的新手法、新动向,认真汇总、深入分析涉税违法行为手段、规律和特点,总结办案经验、技巧,形成查处方法指导办案;不断探索涉税违法犯罪的规律、作案的特点,同时剖析我们征收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发现疏漏,举一反三,研讨新形势下的偷漏税新动向,对检查中暴露出带普遍性的严重涉税违法行为,提高稽查人员的敏感性,同时研究发案的规律和作案手段,总结案件查处中的力量组织、办案策略、案情动态、政策处理等方面的稽查思路新方法和新突破,努力提高稽查工作水平。

2、开展稽查案件复查工作,提高稽查人员的办案水平。为及时发现和纠正税务稽查中执法不当或者违法的行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案件复查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我局每年都要组织人员对全市的稽查案件进行复查和案卷评审工作,对实施稽查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定性处理及其适用依据是否正确适当;税务文书使用是否正确规范;案卷归档管理是否规范等内容进行认真复查和评审,将复查情况在全市通报并列入绩效管理考核。通过开展稽查案件复查和案卷的相互评审工作,有利于发现并纠正案件查处过程中不足的地方,使全市稽查案件在程序上、实体上更加合法,档案管理更加规范,从而切实提高了稽查人员的办案水平。

3、坚持案件集体审理制度,确保案件定性准确。税务稽查的审理是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审理工作,使案件查处能够做到统一政策依据、统一执法程序、统一稽查文书、统一工作标准。因此,我局严格按照《重大税务案件审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坚持集体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案件及时移送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通过集体审理,确保对重大涉税违法案件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得当,促进稽查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稽查案件不出现败诉的案例。

4、强化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稽查质量和效率。一是通过全面运行规范化文本,严格按照《职位说明书》规定的工作职责进行操作,统一使用规范化的表证单书,从而使税务稽查程序更加规范,实体更加规范,档案管理更加规范,稽查质量有显著的提高,稽查工作过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强化稽查系统内部考核机制,根椐市局和省局稽查局目标考核内容,完善、健全以考核稽查质量、程序和实体规范为重点的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加强对各县(市)稽查局稽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5、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巩固稽查成果。我局高度重视案件执行工作,办案人员从案件查处开始,就要求密切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涉案人员转移资金和财产,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电话催缴、上门催缴、欠税公告、停发发票等方法,加大清欠力度,同时,充分运用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保证税务处理与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提高入库率。近二年入库率都达到了97%以上,并压缩老欠80余万元,从而切实提高了案件查处效率。

6、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稽查人员综合素质。一流目标的实现要以一流的技能为基础。我局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的业务技能。一是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在学习中采取集中学与自学、”请进来”与”走出去”、稽查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对干部进行了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大力培养稽查复合型人才。5月份举办了一期稽查局长、业务骨干参加的稽查模块上线培训,8月份分别举办了稽查业务培训班和案例分析会,9月份在杨州举办了一期包括各县(市)分管领导、稽查局长和业务骨干参加的稽查业务培训班,通过学习,进一步开阔了稽查人员的工作思路,更新了知识,掌握了查帐和办案技巧,增强了做好新时期税务稽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使文明执法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二、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以查促管的工作理念。长期以来,税务机关从上到下对税务稽查都侧重在惩处职能上,却对税务稽查的监督和教育职能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考核指标的确定上,一般都注重稽查案件件数,查补税款数额及对查补税款(罚款)入库率、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移送率等几率的考核,但真正使稽查工作服务于领导决策,服务于税收征管,切实发挥稽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主要表现在没有相关的考核措施和目标,以查促管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把稽查工作放在地税的整体工作中去考虑,使稽查工作服务于领导决策,服务于税收征管,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以查促管的方案和实施意见,明确具体操作的目的、程序、具体内容、实施步骤、量化指标、组织领导、考核办法等等,形成制度化。

(二)要进一步落实稽查建议制度。虽然稽查建议制度已经实行,但还不够细化,在部门配合、建议内容、建议形式和要求、文书格式、反馈方式和时限,传递程序、限改期限等方面缺少详细的规定,深度广度还不够,还应加以完善。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7

---对推行“阳光稽查”的调查报告

随着税务稽查由传统的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的转变,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诚信纳税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就目前的税务检查工作而言,建立并实施新的检查机制和新的检查方式已势在必行。

一、税务稽查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近年来,按照“检查工作规范化、检查方式科学化、检查手段现代化和检查人员优质化”的工作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务局施,使稽查检查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实行了稽查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内部工作的规范化,减少了随意性;建立了稽查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的设置,突出稽查执法正确率、检查结案率、税款入库率等;实行“查前准备制度”,即对纳税人可能出现的偷税问题,进行科学的归纳分类,具体列举出来,要求每个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时,按照列举的项目条款,一一对照,细致检查,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审理把关的具体标准,开展案件复查制度,特别注意稽查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正确准确查处问题,证据采集是否充分,运用法律是否正确;建立了检查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税务检查回访制度,不断约束和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强化企业对税务人员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保证了监督的方式、程序、内容落实到位;开展稽查质量分析会制度,分析典型案例,评比优秀案卷活动,推动稽查质量全面提高.。

实践证明,认真开展税务检查工作不仅查补了税款,而且也严肃查处了一批热点、难点、重点案件,起到了震慑税务违法犯罪分子、规范广大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堵塞税收漏洞,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

二、正确认识运行新的检查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们在对税务检查工作的现状进行客观性分析与探讨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税务稽查工作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稽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稽查工作如何适应诚信纳税体系的有效开展等,值得我们正确认识和认真思考,同时应对现有检查方式加以完善和更新。

(一)“重点稽查”与依法城信纳税之间的关系。

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税收征管,促进依法治税、防止税款流失。正确理解和把握“重点稽查”的含义,必须与依法治税工作和整个城信纳税体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稽查检查其执法客体是广大纳税人,由于受稽查检查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税收征纳主、客体之间似乎约定俗成了一种“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纳税人往往是望而生畏,双方存在一种不和谐的气氛。因此,稽查工作必须始终重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实行公开、公正和文明稽查,力争实现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对企业依法纳税的信任,为营造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和税收秩序奠定基础,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供了环境。

(二)税务检查监督制约机制急需完善。

稽查工作担负着打击税务违法和规范纳税行为的同时,税法也赋予了税务稽查人员进行税务检查的权力,即对涉税违法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的权力。如何保证税务稽查部门和人员正确行使这些权力,既要防止超越权限用权力,保护纳税人的权益;又要防止成为不法分子腐蚀拉拢的对象。稽查检查不仅处在偷税与反偷税斗争的前沿,而且也处在了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历史与实践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稽查检查部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拒绝监督,只有主动接受监督,才能保护好自己。

当前稽查部门主要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征管、税政、法制等业务部门的监督。对通过认真分析选出并实施检查的案源要做到认真检查和反馈,对检查中不明确的税收政策问题及时向税政部门请示,对较大金额的案件要提交法制部门进行审理定案。二是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积极主动配合实行错案责任追究、案件抽复查等制度,对执法办案中的不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从以上监督制约机制看出,各级稽查检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但对稽查检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个工作步骤及采取的方式方法,查处的真实情况是否公正、公开和透明等,还缺乏有实效、有针对性的监督。总之,要加强对税务稽查工作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在稽查人员高效履行职责的同时,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稽查检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时俱进,必须以人为本。当前,在稽查检查任务明确,税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人员逐步得到充实与加强。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不是稽查人员的数量不足,而是稽查人员的素质不高,与当前稽查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稽查人员能够做到廉洁自律、依法行政,但还是存在政治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2、能够独立查账和独立查办案件的人员较少,影响了工作效率。

3、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的人员少,面对企业的财务软件和电子商务活动,只会传统查账的稽查人员显得束手无策。

4、懂财会、熟悉法律知识、会操作微机的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缺少竞争激励机制。

三、实施“阳光稽查”势在必行

为适应当前环境,在综合分析上述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开展税务稽查工作,根据《石家庄市地方税务局稽查系统“阳光稽查”工作实施办法》。我局于今年建立并实施了“阳光稽查管理办法”一是“透明稽查”主要内容是“五项公开”、“八项承诺”,“五项公开”是指公开涉税案件举报方式,公开稽查工作程序,公开税收政策咨询电话,公开涉税案件的处理结果,公开执法监督方式;“八项承诺”是指文明稽查、透明稽查、查前辅导、事前告知、程序服务、限时稽查、调帐建议、补救服务.一是实现执法检查由“单纯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的转变,使纳税人和检查人员充分体验到了“阳光”的温暖,为铸就税企诚信奠定了基础。二是“查前辅导”是指根据每月检查计划对纳税人进行查前税收政策,辅导的制度,主要目的是帮助纳税人在被检查前掌握税收政策,明确责任,认真自查,并自行纠正纳税中的问题,变“重在罚后教育”,为“重在罚前辅导”此举可谓是“心系法律,情系纳税人”。三是向被查对象发放“阳光稽查监督跟踪卡”,由企业在检查完毕后,邮回监察部门,坚持廉政教育在先,予防为主的方针,增强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勤政廉政的透明度,进一步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作用的发挥.四是实行查后回访反馈制度,从制度上要求检查人员必须依法办案、照章办事,有助于干部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税务检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阳光执法检查”的建立与实施,确立了公开、公正、透明的检查新机制。

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是按照税务稽查计划范围、工作目标以及税务违法案源线索对稽查对象的选择和确定;税务稽查行为是由具体税务人员来完成的,在稽查人员同纳税人有某种利害关系的情况下,人的感情因素和个人意志很容易同执法行为相混淆,而使执法行为失之公正。这就要求稽查对象的确定应该是客观公正的,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的纳税人接受稽查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只有科学地确定稽查对象,才能保证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安排检查任务时应注意:

1、规定检查标准、办案期限。即税务稽查人员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稽查方案所确定的稽查范围、种类、方式和内容等要求,依据稽查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期限,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稽查的实务操作活动。

2、在稽查检查中建立工作底稿制度。即在检查中对检查的内容、采取的措施、发现的问题、被查对象的态度、检查时间等顺时记录。检查结束时要在税务稽查工作底稿的基础上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报告要说明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案件的由来、主要违法事实、初步处理意见、被查对象的态度、检查的所属期间等。税务稽查报告连同工作底稿及其他有关资料交审理人员审理。上述办法的实施将检查人员的一举一动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办案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二)“阳光稽查”的建立与实施,公开了检查程序,促进了企业与税务检查之间的关系。

“阳光稽查”是新事物,是对“诚信纳税”的肯定,对企业依法纳税的信任。“阳光稽查”的推出旨在提高稽查工作透明度,实现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并举,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政策。实施“阳光稽查”要求公开税收政策、办案程序,对税务稽查实施、执行环节及处罚结果等内容进行公开,让纳税人了解稽查的每一个环节,感受阳光下的稽查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实行税务稽查查前辅导和查后反馈制度,稽查人员在下达检查通知的同时,向被查人发放“阳光稽查跟踪卡”将被查人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和稽查办案纪律、廉政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地址、联系电话等内容告知被查人,由被查对象独立填写廉政信息反馈卡邮寄到县局监察科,增加稽查透明度。

(三)“阳光稽查”的建立与实施,使检查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开展“阳光稽查”看,最为明显的是检查人员的各方面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检查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晰了,增强了对检查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二是具备了检查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文字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能适应稽查工作能征善战、能说会道的要求;四是具备了检查工作所要求的综合素质;五是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所创新;六是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敢于面对各种偷、逃、抗税行为;七是思维方式增强了,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8

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随着税务稽查由传统的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的转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诚信纳税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就目前的税务检查工作而言,建立并实施新的检查机制和新的检查方式已势在必行。

一、税务稽查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按照“检查工作规范化、检查方式科学化、检查手段现代化和检查人员优质化”工作目标,近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务局施,使稽查检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实行了稽查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内部工作的规范化,减少了随意性;建立了稽查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的设置,突出稽查执法正确率、检查结案率、税款入库率等;实行“查前准备制度”即对纳税人可能出现的偷税问题,进行科学的归纳分类,具体列举出来,要求每个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时,按照列举的项目条款,一一对照,细致检查,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审理把关的具体标准,开展案件复查制度,特别注意稽查程序是否合法,否正确准确查处问题,证据采集是否充分,运用法律是否正确;建立了检查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税务检查回访制度,不断约束和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强化企业对税务人员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保证了监督的方式、程序、内容落实到位;开展稽查质量分析会制度,实际工作中。分析典型案例,评比优秀案卷活动,推动稽查质量全面提高.

认真开展税务检查工作不仅查补了税款,实践证明。而且也严肃查处了一批热点、难点、重点案件,起到震慑税务违法犯罪分子、规范广大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堵塞税收漏洞,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

二、正确认识运行新的检查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税务稽查工作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稽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稽查工作如何适应诚信纳税体系的有效开展等,对税务检查工作的现状进行客观性分析与探讨的同时。值得我正确认识和认真思考,同时应对现有检查方式加以完善和更新。

一)重点稽查”与依法城信纳税之间的关系。

促进依法治税、防止税款流失。正确理解和把握“重点稽查”含义,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目的为了强化税收征管。必须与依法治税工作和整个城信纳税体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稽查检查其执法客体是广大纳税人,由于受稽查检查传统思想的影响,税收征纳主、客体之间似乎约定俗成了一种“检查”与“被检查”关系。纳税人往往是望而生畏,双方存在一种不和谐的气氛。因此,稽查工作必须始终重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实行公开、公正和文明稽查,力争实现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对企业依法纳税的信任,为营造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和税收秩序奠定基础,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供了环境。

二)税务检查监督制约机制急需完善。

税法也赋予了税务稽查人员进行税务检查的权力,稽查工作担负着打击税务违法和规范纳税行为的同时。即对涉税违法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的权力。如何保证税务稽查部门和人员正确行使这些权力,既要防止超越权限用权力,保护纳税人的权益;又要防止成为不法分子腐蚀拉拢的对象。稽查检查不仅处在偷税与反偷税斗争的前沿,而且也处在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历史与实践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稽查检查部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拒绝监督,只有主动接受监督,才能保护好自己。

对检查中不明确的税收政策问题及时向税政部门请示,当前稽查部门主要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征管、税政、法制等业务部门的监督。对通过认真分析选出并实施检查的案源要做到认真检查和反馈。对较大金额的案件要提交法制部门进行审理定案。二是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积极主动配合实行错案责任追究、案件抽复查等制度,对执法办案中的不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各级稽查检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上监督制约机制看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但对稽查检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个工作步骤及采取的方式方法,查处的真实情况是否公正、公开和透明等,还缺乏有实效、有针对性的监督。总之,要加强对税务稽查工作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稽查人员高效履行职责的同时,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稽查检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必须以人为本。当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时俱进。稽查检查任务明确,税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人员逐步得到充实与加强。但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不是稽查人员的数量不足,而是稽查人员的素质不高,与当前稽查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大部分稽查人员能够做到廉洁自律、依法行政,1政治素质参差不齐。但还是存在政治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影响了工作效率。2能够独立查账和独立查办案件的人员较少。

面对企业的财务软件和电子商务活动,3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的人员少。只会传统查账的稽查人员显得束手无策。

缺少竞争激励机制。4懂财会、熟悉法律知识、会操作微机的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

三、实施“阳光稽查”势在必行

综合分析上述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适应当前环境。为更好地开展税务稽查工作,根据《石家庄市地方税务局稽查系统“阳光稽查”工作实施办法》局于今年建立并实施了阳光稽查管理办法”一是透明稽查”主要内容是五项公开”八项承诺”五项公开”指公开涉税案件举报方式,公开稽查工作程序,公开税收政策咨询电话,公开涉税案件的处理结果,公开执法监督方式;八项承诺”指文明稽查、透明稽查、查前辅导、事前告知、程序服务、限时稽查、调帐建议、补救服务.一是实现执法检查由“单纯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转变,使纳税人和检查人员充分体验到阳光”温暖,为铸就税企诚信奠定了基础。二是查前辅导”指根据每月检查计划对纳税人进行查前税收政策,辅导的制度,主要目的帮助纳税人在被检查前掌握税收政策,明确责任,认真自查,并自行纠正纳税中的问题,变“重在罚后教育”为“重在罚前辅导”此举可谓是心系法律,情系纳税人”三是向被查对象发放“阳光稽查监督跟踪卡”由企业在检查完毕后,邮回监察部门,坚持廉政教育在先,予防为主的方针,增强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勤政廉政的透明度,进一步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作用的发挥.四是实行查后回访反馈制度,从制度上要求检查人员必须依法办案、照章办事,有助于干部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税务检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确立了公开、公正、透明的检查新机制。

一)阳光执法检查”建立与实施。

人的感情因素和个人意志很容易同执法行为相混淆,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是按照税务稽查计划范围、工作目标以及税务违法案源线索对稽查对象的选择和确定;税务稽查行为是由具体税务人员来完成的稽查人员同纳税人有某种利害关系的情况下。而使执法行为失之公正。这就要求稽查对象的确定应该是客观公正的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的纳税人接受稽查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只有科学地确定稽查对象,才能保证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安排检查任务时应注意:

依据稽查标准,1规定检查标准、办案期限。即税务稽查人员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稽查方案所确定的稽查范围、种类、方式和内容等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期限,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稽查的实务操作活动。

增强了办案的透明度和可信度。2稽查检查中建立工作底稿制度。即在检查中对检查的内容、采取的措施、发现的问题、被查对象的态度、检查时间等顺时记录。检查结束时要在税务稽查工作底稿的基础上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报告要说明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案件的由来、主要违法事实、初步处理意见、被查对象的态度、检查的所属期间等。税务稽查报告连同工作底稿及其他有关资料交审理人员审理。上述办法的实施将检查人员的一举一动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下。

公开了检查程序,

二)阳光稽查”建立与实施。促进了企业与税务检查之间的关系。

对“诚信纳税”肯定,阳光稽查”新事物。对企业依法纳税的信任。阳光稽查”推出旨在提高稽查工作透明度,实现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并举,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政策。实施“阳光稽查”要求公开税收政策、办案程序,对税务稽查实施、执行环节及处罚结果等内容进行公开,让纳税人了解稽查的每一个环节,感受阳光下的稽查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实行税务稽查查前辅导和查后反馈制度,稽查人员在下达检查通知的同时,向被查人发放“阳光稽查跟踪卡”将被查人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和稽查办案纪律、廉政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地址、联系电话等内容告知被查人,由被查对象独立填写廉政信息反馈卡邮寄到县局监察科,增加稽查透明度。

使检查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三)阳光稽查”建立与实施。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9

一、当前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税务稽查工作在各级党政机关和税务部门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税务稽查队伍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各地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强化税务稽查,使税务稽查工作为保护新税制的顺利运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税务稽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年查补税款均占税务机关征起税款的10%左右,为税收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当前税务稽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对税务稽查“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由于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还未能完全从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转变过来,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征收单位的作用,忽视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安于现状,不敢大胆对税务稽查进行改革,瞻前顾后,仍沿用旧的征管模式;二是对抓税务稽查工作出现时紧时松的现象,税收收入任务完成时税务稽查工作就可抓可不抓;税收收入任务出现缺口时,才突出抓税务稽查工作。

(二)稽查力量不足,队伍素质不高。当前市、县级税务稽查分局稽查人员大多只占征管人员的15%,距离总局要求40%的比例差距较大,由于稽查人员少、纳税户多,稽查力量更显薄弱,难以适用当前税务稽查工作的需要,从而影响了税务稽查的广度和深度。加之税务稽查人员中,大多局限于会查帐,至于运用电子计算机查案的技术、参与稽查调研、查案的能力水平、办案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等方面都离要求差距较大。

(三)稽查经费短缺,装备条件落后。税务稽查经费来源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渠道,这种状况难以维持税务稽查工作正常经费开支的需要。从国外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较早实行分税制的国家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税务稽查选案、计划管理和实行信息共享的情况十分普遍。而目前我国依托计算机开展税务稽查的格局远未形成,税务稽查工作滞留在凭经验、靠人工、无监控的做法上,再加上交通、通讯等装备落后,难以适应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

(四)执法刚性弱化,司法保障力差。国家税务总局在一九九四年以来,先后制订了《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税务稽查工作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税务稽查的执法力度,但由于对税务稽查的各种文书,特别是选案、检查、审案、执行等方面的文书没有统一,没有建立内部制约机制,使各地在执行上述制度上不统一、不规范,特别是一些地方未严格按法律程序进行税务稽查和使用不规范的法律文书,处罚标准不统一,一旦发生行政诉讼或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等,难免遇到税务败诉的情形;在税务稽查执法权限方面,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般检查工作的需要,但随着纳税人情况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检查权限。如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只有权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只能对纳税人提供的帐簿凭证和有关资料进行检查,如果纳税人提供的是假帐,而把真帐藏匿在其住所或其他地方,则因税务机关无权对其他地方进行搜查,只能在纳税人提供的假帐上进行检查,势必使检查的结果失去真实性,影响了检查的效果,使违法的纳税人得不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此外,由于没有拘留权、起诉权等税务执法必需的强制执行措施,使税务稽查查处大案要案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税收保全措施无法得到实施。因此,急需健全税务司法体系,才能保障税务稽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五)缺乏内部制约,随意性稽查多。新时期,税务稽查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在实践中,许多地方在强调税务稽查的重要性时,却忽视了对税务稽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使税务稽查的权力被滥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的地方对税务稽查缺乏必要的约束出现了问题。如有的地方稽查工作无计划,随意性大,确定税务稽查对象时,只查生人不查熟人;有的应严惩的变为从宽处理,收“人情税”;有的甚至利用税务稽查对纳税人进行打击报复,公报私仇等。这种在行使税务稽查权时,带有私利、带有随意性和感情色彩的做法,其结果就不能正确贯彻行使税务稽查权应遵循的“公正、合法”原则,从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侵害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税务机关的形象。

二、完善税务稽查的对策

随着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入,税务稽查在税收征管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加快税务稽查管理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强化税务稽查工作,促进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把税务稽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笔者认为:

(一)提高对税务稽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新征管模式,传统的专管员管户制度将被管事制度所取代,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已被列入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国税收征管指导思想的重要变化。按照这个指导思想,自五十年代形成的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将彻底转变。即广泛采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特别是税务稽查,外查偷税,内防不廉。一方面,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要靠税务稽查来来检查,对不申报或偷骗税行为要通过税务稽查来查处;另一方面也是检查和监督税务干部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正确与否的重要手段。因此,税务稽查具有查处职能、组织财政收入职能、监督职能和教育职能。强化税务稽查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是维护税收秩序的重要保证,是税收征管新摸式的重要支柱,是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税务人员廉政勤政和公正执行税法的重要措施。这是新形势对税务稽查工作的要求,也是税务稽查发展的方向。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应看到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中应把税务稽查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安排,切实解决稽查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税务稽查更快地发展壮大起来。

(二)落实人员比例,提高队伍素质。随着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的成立,各级税务机关的稽查机构也需相应规范,稽查局内设机构也应相对统一、对口,要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设置举报中心、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办公室等机构和建立协查网络。在理顺稽查机构后,将哪些业务精通又善于发现问题的查帐能手和懂电子计算机的专业人员安排到稽查部门,把征收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一部分充实到税务稽查机构中来,以壮大税务稽查力量,使税务稽查人员的比例不低于税务干部总数的40%真正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把提高税务稽查队伍素质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搞好队伍建设。要通过进行岗位培训、能手选拔、等级考试、职级评定等各种形式来提高税务稽查队伍素质,使税务稽查人员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以提高稽查队伍的整体素质,适用新形势对税务稽查的要求。

(三)落实稽查经费,办案装备到位。首先,稽查经费得到落实,是强化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实施税务稽查过程中,办案的经费、对举报人进行奖励等都需要稽查经费的保证。目前,税务稽查经费可从下面几个渠道取得:一是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奖励举报人的奖金从税收罚款中提取,以确保其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兑现奖励的及时性;二是在现有税务经费中,划出一部分保证稽查经费的需要;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做到以查养查。尤其是要加大对不按规定建立健全帐务、不按期申报纳税、不按期办理纳税登记和使用发票严重违章等税务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得到当地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可从地方财政收入中得到部分经费补助,以补充税务稽查办案经费的急需。其次,办案装备到位,是提高税务稽查效率的必要条件。由于税务稽查工作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与突击性的特点,为确保其迅速、灵活,有力打击偷税、逃税和抗税活动的需要,特别在交通和通讯设备方面,应优先保证税务稽查工作的需要;在电子计算机应用方面,应优先保证《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和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选案的需要。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才能使税务稽查高效、有序地开展。

(四)强化稽查刚性,完善税务司法。新税制实施以来,税务稽查实践中反映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税务稽查刚性不够,税务司法体系不完善。严重制约着税务稽查执法的深度和广度,使一些严重的税务违章案件得不到彻底查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立法上赋予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一定的搜查权,可以对经营者的住所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当然,对搜查适用的条件、审批权限、搜查方法和程序,也应做相应的规定,确保税务检查的合法性、制约性和有效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制约纳税人利用两套帐或帐外经营进行偷税的行为。在立法上对税务机关赋予必要的拘留权和起诉权,可对严重的偷骗税犯罪活动,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彻底查处不仅使企业得到重罚,而且对直接责任人能按照新《刑法》得到依法惩处,决不能姑息养奸。在完善的税务司法保障体系未出台前,由当地党政部门牵头,组织公检法和工商、审计、财政等部门为税务稽查保驾护航。只有党政部门的支持,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对重大的偷税、逃税和骗税犯罪案件进行彻底查处。

税务稽查服务范文篇10

依据税收征管法和有关税收稽查工作制度,为使这一制度在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从四方面明确稽查建议制度内容:一是明确规定税务稽查建议形式为一案一建议、一案多建议和多案一建议三种。要求稽查小组每检查一户企业,或者在某项专项稽查工作结束后,规定时间内,采用书面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和传递工作中发现关于征管部门管理漏洞和纳税人方面有关涉税违章违纪的问题。二是明确税务稽查建议的实施主体,为稽查局稽查和审理两个部门。稽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向审理股传递;审理股根据审理和建议情况,制定《税务稽查建议书》向征管部门或纳税人反馈。三是明确稽查建议事项。税务稽查建议事项分对外建议和对内建议。对外建议是针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各税缴纳和发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对内建议主要是对系统内各征管单位在政策法规执行、税收征管、纳税核定等方面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四是明确税务稽查建议书和反馈意见报告文档格式和形成时限,以及送达和存档备案管理流程措施。通过明确上述内容,使税务稽查制度日趋成熟与完善,发挥出了这一制度在促进管查互动中应有的作用。

却发现,但在近三年的稽查工作实践中。要真正落实好这一良性互动管理办法,稽查部门的职责不能只是定位于通过立案稽查堵塞偷税漏洞,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而要着眼加强税源管理全局的高度,本着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通过分析涉税案件的特点及作案手段,发现税收征管薄弱环节及漏洞,并从加强税收征管的角度向征收管理部门和纳税人提出预防和改进管理的建议,即实行稽查建议制度,促进稽查成果的转化利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管查互动,以查促管的效果。事实上自2007年至今,从我局探索和推行这一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对加强税收征管、改善纳税企业经营管理及规范财务核算发挥了长足的作用,受到征管部门和纳税人的广泛好评,更得到上级机关的肯定。

完善制度建设。自2007年起,明确稽查建议内容。为贯彻落实好市局《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管理办法》稽查局在稽查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稽查建议制度,使稽查工作成果得到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以及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和征管漏洞,所谓稽查建议制度我认为就是指国税稽查部门对稽查过程中发现的纳税人在税收缴纳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需要规范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稽查建议,及时传递给纳税人或税政、征管等职能部门,由纳税人或相应职能部门进行整改或落实后,按照固定的程序将整改结果和落实意见反馈给稽查局,从而不断完善税收法制和强化税收征管的制度。

推行责任考核机制,强化制度落实。实行稽查建议制度,对税务稽查人员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求我们稽查人员在查找问题和提出建议时要坚持尊重事实、公正合法、切合实际、突出重点和注重时效的原则;其次是要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要透彻,要明确指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以便为征管部门和纳税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这决定了税务稽查人员在稽查建议的形成与落实的工作过程中,负有较重大的责任。

为能强化税务稽查建议制度的落实,我局推出了稽查建议责任追究与工作考评机制。一方面我局结合议案、评案和集体审理等工作制度,采取查评结合方式,不断完善稽查建议制度。我们稽查局要求定期组织检查人员对个案的查处情况进行集中汇报,集中讨论案件检点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在案件提交审理后,稽查局更组织案件审理小组人员进行集中审理,除审理定性外,把稽查建议也作为讨论的内容,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情况结合集体讨论的要点,撰写稽查建议书,且严格要求稽查建议要根据稽查中发现问题的事实、情节和程度等,及时、准确地相应提出的。稽查建议书要求内容明确,用语准确,所提建议要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并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然后再报经分管局长、局长审阅后,再由稽查局的名义制发,以严保稽查建议质量关。

在确保了稽查建议的质量关的同时,我局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逐步规范稽查建议的责任追究和工作考评机制,以此保证稽查建议制度的落实。一是将《税务稽查建议制度》纳入稽查、审理岗位职责,明确规定稽查人员、审理人员提出《税务稽查建议书》的操作规程,对稽查人员在税务稽查实施过程中,对应当提出稽查建议而未履行的,或敷衍塞责,草率提交不负责任的建议书的,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将稽查建议工作列入工作考核与评价,我局要求检查人员对检查有问题的案件,必须要有稽查建议,并在结案前完成,坚持将稽查建议的提交情况作为稽查人员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推进管查良性互动,发挥制度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合我局工作实际的、比较系统规范的一套税务稽查建议工作制度。几年来,我局在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检查、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和偷、逃、抗、骗税案件的稽查过程中,对发现的涉税违法犯罪新动向和因管理漏洞而造成的典型案件,一经结案,都经过认真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对策后,先后已向征管部门和纳税人制发稽查建议书43份,仅2009年就制发了20份,从反馈的情况来看,起到了很好的加强税收管理,预防同类税收违纪违法行为再现的效果。

我们的实践证明,稽查建议制度有利于促进稽查成果的转化与利用,达到促进稽查与征管的良性互动,不断完善税收法制和强化税收征管,保证税收工作目标的实现的效果。我们通过稽查建议书向征管部门反馈在稽查中发现的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征管部门根据我们稽查建议中的问题类型,再有针对性开展纳税评估,查找原因,更自觉加强了管理,特别是对一些共性问题,征管部门可根据稽查建议,有针对性地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达到了查处一个企业、解剖一个行业、规范多个行业的效果。如2008年,我局对富池地区某铜矿检查后,发现该矿有采矿工程外包,提供原材料未申报纳税的问题,处理结案后,向富池分局制发了稽查建议,富池分局收到建议后,加强了对该户的监控,并且对其它矿山企业工程外包的情况进行了清理,督促其它企业按规定申报纳税,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促进行业规范管理的效果,真正发挥出了稽查建议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