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财务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1 11:24:23

税务财务制度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1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回顾

1992年底,我国颁布了“两则”,随后出台了相应的分行业会计制度和分行业财务制度,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会计改革这一重大举措,适应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及会计原则,促进了企业会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耦合。1994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统一了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制,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并行(以下简称“两法”)。“两则”和“两法”的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首次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据统计,除内、外资企业在工薪支出、业务招待费等项目的差异之外,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项目达到40个左右,由于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尚不完整,当时采用了“纳税调整”模式,即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有规定的,按税法的规定执行;税法没有规定的,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税法规定与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对企业利润进行调整。从此,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独立化倾向初步显现,两者分离的序幕已经拉开。

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替代了《股份制有限公司制度》。2002年1月1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新的会计制度代替了分行业会计制度和分行业财务制度,基本上消除了不同行业会计制度的差别,取消了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满足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标志着我国会计与国际基本接轨。2000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开始执行,意味着我国独立的税务会计已具雏形,企业所得税由“纳税调整体系”过渡到“独立纳税体系”。至此,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趋势已经确立。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最终表现为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两者所处的立场和视角不同(税务会计是从政府角度,而财务会计是从企业角度)、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概念界定和划分原则不一致所造成的。

(一)两者分离的现状。我国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之间的差异。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收益包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企业应税收入包括:1.生产、经营收入;2.财产转让收入;3.利息收入;4.租赁收入;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股息收入等。据统计,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的口径与内容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项目多达30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已计入应税收入但未计入会计收益的差异项目;二是已计入会计收益但未计入应税收入的差异项目。

第二,会计费用与税前准予扣除项目之间的差异。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费用包括营业支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可将其归纳为三类:一是允许全额扣除的,如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二是允许部分扣除(亦可称为限制性支出),如工薪支出、业务招待费等;三是不允许扣除的费用(亦可称为禁止性支出),如贿赂支出、非公益性损赠支出等。后两类与会计费用之间会产生差异。

(二)两者过度分离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项目过多,加之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许多规定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和WTO不协调,因此,可以断定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过度分离的现象。

1、内外两套所得税制度的存在难以体现公平原则,也不符合WTO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当前,我国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两套所得税制度,在费用列支标准、税前扣除项目及资产的税务处理方面均有很大差异,造成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基不同、税负不均,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WTO相比甚远,也不利于内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存在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的现象,为企业人为调节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准备计提由4项增加到8项,其理由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首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已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又允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真可谓“慎之又慎”;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好比是给未出生的胎儿买了人寿保险,等等。另外,新会计制度在上市公司实行以来,利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关联交易与计提减值准备相配合的手法人为调节上市公司年报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舞弊行为屡见不鲜。因此,一味强调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而不考虑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无疑会给企业人为调节利润提供较大的空间,实在是弊大于利。

3、税法对财务制度的强化及对企业违法违规处罚的加重与税收宏观调控功能不匹配。我国已经取消了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中处处可见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的影踪,如对企业工薪支出、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及公益性损赠规定的开支标准等,项目繁多,计算繁琐,实际上是对企业财务制度的强化。虽然税收有利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功能,但过多过细的对企业费用列支标准的规定往往事与愿违,并不能保障这一功能的顺利实现,与税收宏观调控的功能也不匹配。

4、两者的过度分离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难度。由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项目过多,使企业所得税年末汇算清缴工作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极其复杂繁琐,给税务部门造成了很大压力,也提高了所得税征收成本。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在与税务部门的博弈中利用各种差异项目千方百计进行偷税、逃税、避税,也令税务部门防不胜防,十分棘手。

三、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的建议

为了实现我国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保持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协调,有必要改进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

(一)改进企业所得税制度

1、改进税前扣除项目中限制性项目的标准和禁止性项目的范围。取消统一的计税工资标准,企业的工薪支出采用外资企业现行办法较为可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应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改进相协调;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的列支标准应尽可能简化;取消对公益性捐赠的限制,允许企业将其在经税务部门审核后据实列支,允许企业将因违法违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由企业负担的部分)在经税务部门审核后据实列支。

2、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消除内、外资企业间应税所得计算的差异,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也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改进企业会计制度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2

税收优惠是税收分配活动固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政府为了保证管理意向和目标的实现,在法定的范围内,将本应缴入国家财政收入的税款,以税收减免、抵免、扣除、豁免等优惠形式,直接地让渡给纳税人,以减轻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税收法制等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税收优惠,在实际纳税过程中,却经常采取偷逃税的方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空前发展,总体数量显著增加,获利能力明显增强。调查表明,从2001年到2004年,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实现了大跨度提高。其中,新增企业10万余家,增长了61.05%;总资产规模也上升近六成,而工业增长值,产品销售收入及利税总额均翻了一番。总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中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由于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并没能获得足够的税收优惠。

根据笔者从成都市武侯区国税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成都市武侯区共有中小型开户企业三万多家,占该区开户企业总数的80%。该区的三万多户中小企业2000年至2007年共申请税收优惠397条。2006年至2007年有120家企业申请税收优惠,新增或仍在享受税收优惠的项目168条。从成都市武侯区内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情况来看,该区内的中小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比率较低。按全区三万户中小企业计算,全区申请税收优惠企业的比率为0.4%。,其中生产性外商投资申请的税收优惠57条,申请避孕药品、废旧物资回收、农业生产资料、饲料生产的低税率优惠分别为14、5、34、10条,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共12条。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各种税收负担及申请税收优惠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数量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我国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原因分析

1、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差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一般都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或不规范,给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瓶颈,使得企业不能有效的利用好税收优惠。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等假象。

有些企业还没有规范的帐务体系,不能每月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向税务机关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申报纳税,而只能由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销售收入等数据估定企业应纳税额。有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聘请财务人员建立账本,只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承担较重的税负,更无从谈及申请税收优惠。

2、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完全掌握国家的税收政策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参与博弈的各方中间某些方拥有的信息,其他方并不拥有。税收信息不对称,就是指税务机关掌握的经济税源信息和纳税人自身所掌握的经济税源信息存在差异。企业无法完全地了解国家的相关税收信息、优惠政策,增加了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成本。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是具有自身利益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有着各自具体的行为目标。企业作为被征税主体,一般不会对我国复杂的税收法规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对税收法规地掌握相对较差。税务机关对于税收法规具有较强的掌握和了解,企业和税务机关对于税法和税收优惠的掌握程度上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因此就需要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收法规的全面培训并且向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但税务机关作为自利主体,可以采取行政不作为行为,不向企业提供有关税收优惠信息的服务,使得企业始终不能有效掌握这些税收优惠,从而不能有效地行使这些税收优惠。

3、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不规范

我国是一个缺少法制传统的国家,习惯上把“皇粮国税”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在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操作上都没有充分满足纳税人保护自身权利的需要。《宪法》中也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没有专门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案和宣言。

税收母法的缺位。我国税收法律多是国家税务总局以税收法规的形式颁布的,而没有一本系统的税收基本法。立法基本由非立法机关国家税务总局执行,就造成了税务机关自己制定的税法自己执行。

由于在税收立法行政行为上的问题,导致我国纳税人不能正常享受税收权利。一方面,国家法律没有为纳税人提供获取纳税利益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缺乏获得正常纳税权利的意识,不能有效地申请并享受税收优惠。

4、部分税收优惠申请程序过于复杂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3

企业所得税是地税部门管理的一个主要税种,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地税成立以来始终将所得税的管理作为日常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采取和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征管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纵观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现状,企业偷逃税的问题依然存在,税务部门管理任务依然艰巨,仍需我们对现行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新的改进和探索。

一、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所得税征收、管理、稽查的各个环节:一是对纳税人申报表的审核手段落后。多年来,对所得税申报表的审核全部依靠人工进行。以我局为例,地税成立十年来对所得税申报表的审核一直沿袭的是纳税人每月按时申报,征收人员按申报数据打印缴款书这一模式,税务人员对申报表的审核绝大多数是就表审表,只要逻辑关系正确就认定企业申报没有问题,且审核一直以人工方式进行。由于人员素质的差异,加之缺乏科学、合理的稽核手段和稽核方法,对申报表的审核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工作。二是管理环节中选择所得税日常检查对象和稽查环节中选择专项检查对象的方式落后,没有针对性。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稽查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时,检查对象的选择也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没有科学的方法甄别纳税人当年或以前年度所得税申报的真实性,从而不能进一步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纳税人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对纳税人核算所得税真实性的检验虽然经过了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环节,但对业户申报所得税真实性的审查全部依靠人工的表间数据审核和管理、稽查人员抽查式的检查,不可能对所有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进行普遍检查,这无疑助长了纳税人偷逃税的侥幸心理。

(二)、税源管理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当前,基层单位对列为省、市局重点监控对象的所得税纳税人的管理,采取的是按月或季查询重点纳税人入库情况,按时填报《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季报表》和报送企业同期财务报表的方式,此种监控方法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掌握纳税人一定时期内所得税入库情况,二是能及时掌握重点纳税人的税收增减变化情况,通过这种形式对重点税源单位的监控确实达到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税源管理缺乏系统性。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管理人员大多在每月通过个别调查、微机查询、电话询问等形式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纳税情况和税收增减变化原因,对重点税源户的管理往往会流于形式,没有一套系统、有效的管理流程和方案,税源管理较为杂乱,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税源管理缺乏预见性。由于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缺乏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关注,致使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税源信息难以及时、全面、准确莆眨狈Χ韵喙匦畔⒂胨霸幢浠榭龅墓亓治觯霸垂芾砣狈υぜ裕贾滤笆辗治龊退笆赵げ夤ぷ魅狈ψ既沸裕荒芏曰愎ぷ骱土斓季霾咛峁┛晒┎慰嫉牡谝皇肿柿希顾霸醇嗫氐哪康暮苣咽迪郑ぷ鞒尚Р幻飨浴?/SPAN>

(三)、对规模较小、纳税较少的纳税人忽略管理。当前各级税务机关客观上存在着管理手段跟不上、人员有限等情况,对纳税人的管理普遍存在着“抓大放小”的思想,即对税源大户无论从政策宣传、日常辅导、税收分析、税务检查等各方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而对一些纳税较少、规模较小、对收入影响不大的纳税户基本疏于管理。这种管理现状导致了以下几种问题的出现:一是由于税收政策宣传不及时,加之纳税人对税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不准确、不及时,使纳税人日常财务管理不正规;二是税务机关的疏于管理客观上助长了纳税人能少交则少交,查着再补的侥幸心理;三是税务机关虽然抓住了大户,但大量零散户的税收丢失,积少成多直接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没有做到应收尽收。

(四)、税收政策宣传、培训不够及时、到位。企业所得税税基的计算与其他税种相比业务性更强,政策规定更详细、具体。现行政策规定,企业在核算时按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在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时,对财务制度规定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按税收规定进行调整。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知识,还要熟悉掌握税收政策的具体规定。由于当前税务机关宣传税收政策缺乏长期性,宣传渠道也不够多样,在培训手段上也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导致纳税人很难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税收政策资料,对所得税政策了解的较少,理解的也很不到位,导致检查时所得税出现的问题最多。

(五)、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加强。当前税务干部结构多样,专业院校毕业的人员占的比例较少,军队转业、外单位调入等人员占据大多数,对所得税政策和与所得税紧密相关的财务知识知之甚少,即使学校毕业的人员在当前新财务制度实行和新所得税政策连续出台的情况下,不加快知识更新也很难进行日常的征、管、查工作。特别是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财务软件记账的情况下,不仅要求税务人员精通各行业财务制度,还应熟练操作微机、熟悉各种财务核算软件。所得税管理对税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相当一部分税务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处于一种应付、无奈状态,加之日常工作较多,内部培训经常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致使有些人员业务水平较差,不能适应所得税管理的要求,对所得税政策的掌握、检查仅限于工资、招待费等简单费用项目,未能对收入核算、成本核算、投资等重要环节进行深入检查,造成了税收的流失。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一是开发所得税管理软件和计算机选案软件,由人工逐步向机器审核、机器选案转变。在现有《河北省地方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增加所得税管理功能,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等与所得税征收相关的申报纸质资料用电子扫描仪扫入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使税收征管计算机软件系统能审核申报资料,从中发现问题,检索出纳税异常户,为日常管理和稽查选案提供可靠和有力的线索;在所得税申报资料扫入计算机的基础上,通过当期申报数据与上期、去年同期的分析以及相关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增加收入指标、财务指标不正常时的报警系统,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下户开展检查;同时开发、增加计算机稽查选案、网上稽查、审理的功能,避免稽查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二是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使管理人员切实加强对税源的监督和管理。新一轮征管改革后,实现了征、管、查的彻底分离,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划分更加详细,税源管理在税务机关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对纳税户的日常监控上,为实现税源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和预见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系统、健全的税源监控制度,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分级确定省市局、本局和本(科)所重点税源监控标准,不应将监控对象仅限于上级统一制定的标准。(2)各基层单位实行分片到组,分街到人的管理手段,各组对上级确定的重点税源户的调查每月应达到100%,对达到本所重点税源监控标准的,每季调查面应达到100%,按期下户调查、了解各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税源变化情况、增减变化原因、当年预计纳税情况等。对其他非重点税源纳税人,管理单位应根据工作重点分行业、分经济性质确定每月的调点,使税收分析更加符合纳税人实际情况。(3)设计统一的《税源调查手册》,内容包括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各月纳税情况、预计当年税收缴纳情况、纳税人反映的涉税问题、税务机关税收政策宣传、辅导事项等,由管理人员下户时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填写,及时与计算机中的税务登记事项、纳税辅导记录、申报征收情况等核对,及时变更税务机关涉税资料内容,提高税收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提高税源管理的预见性。改变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的现状,使税源管理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广泛,使税收分析紧密联系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提高税源管理的预见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税源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是对财务核算不健全、规模较小的纳税人根据情况实行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应采用以下方法:(1)改变向重点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多,忽视“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理念,通过多种渠道、灵活多样的方法,及时向“小规模”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积极主动辅导纳税人建账建制;(2)采用人机结合的管理手段,根据计算机记录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信息,由管理人员对有疑点的纳税人下户调查、了解、检查其经营情况、收入情况、账簿设置情况,并与税收缴纳情况相核对,及时发现偷税行为,通过日常检查及时更正纳税人存在的涉税问题;(3)对一时达不到建账要求和不符合建账标准的以及连续亏损的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定额或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手段,直至其符合查账征收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税收损失。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4

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及集团行政部的要求,现将三个月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作为公司的公司的财务,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三个月里在领导的支持,在同仁的配合下我终于将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本人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三个月,在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

实习期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2、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财政部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商业公司包租的商业地产进行登记、分析,对各项收入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集团财务管理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新的税收申报要求,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财务部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工作管理者,注意充分发挥财无部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5

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及集团行政部的要求,现将三个月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作为建筑公司的财务,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三个月里在领导的支持,在同仁的配合下我终于将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本人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三个月,在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

实习期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2.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财政部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商业公司包租的商业地产进行登记、分析,对各项收入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集团财务管理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新的税收申报要求,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财务部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工作管理者,注意充分发挥财无部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公务员之家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6

1、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国家颁布的各项财务会计制度等法规认真遵守,并对公司制定的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执行。

2、为了更好地加强内部管理,本部门的每位员工都能明确职责范围,密切协作,各司其职,能有效地防止和制止财务弊病的发生,确保财务工作规范化,并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3、在日常费用报销以及各项费用的收取工作中,热情周到,准确无误,并能做好与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4、在会计凭证的制单工作中,能慎密严谨,为每年的财务审计顺利过关打下良好的基础。

5、根据经营户的台帐,定期整理有关业主的应收租金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催缴工作。

6、在每月的工资发放工作中,能配合办公室制作完成员工工资表,并能准确发放到每名员工的帐户中。

7、配合办公室做好每周的员工食堂的费用结算工作。

8、收银员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业务能力,每日准确填写收银日报表上交部门相关人员,使每月的银行刷卡核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9、对于每月应上报税务的各种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报表,都能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报送及时。

10、日常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1、对各部门所需的数据,能不厌其烦,及时提供。

经过12、经过多次沟通,与xxxx税务师事务所达议,取得了一份另人满意的二○○x年度会计年审报告。

13、13、为了给公司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积极联系税务部门,做好业主的税收减免工作,给市场管理提供了帮助。

14、14、为了加强与业主之间的凝聚力,主动参与业主的财税管理,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15、能积极主动与税务部门沟通,为公司的税务征收工作带来了方便。

16、16、对以前年度移交的库存积压商品,能从公司利益出发,齐心合力,配合各部门及时处理,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17、对收到的租金能根据领导的指令做适当处置,合理避税,为公司减轻了经济负担。

18、对于总公司财务的指令,配合默契,做好资金的调控,使有限的资金起到了最大化的使用。

19、19、在经营户租金催缴的工作中,比较积极主动,但今后还要加大催缴力度,真正尽到管家的责任。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7

余文声

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要税种之一,也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归并了原来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等几个税种。从税制、税种、税率、税前列支标准、税收优惠和征税方式等方面,统一和规范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新的企业所得税实施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是成功的,对贯彻公平税负,促进各类企业之间平等竞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和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目前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弊端

1、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的弊端。目前企业所得税按企业行政隶属关系、经济性质划分为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税收征管分别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负责征管。即中央国有企业的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管,中央集体企业和省、市、县(区)所属的企业分别由各级地方税务局负责征管。后由规定,2002年以后新注册登记的企业,所得税一律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后又规定,对2001年前已设立的企业,经改制而设立的,仍按原隶属进行征管。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企业的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形式随时都可能变动,特别是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许多企业相互参股、联营,形成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从投资来看,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也有个人股东。这样按隶属关系和企业经济性质划分收入级次和征管范围,不可避免地产生征管范围不清,中央和地方争税源的问题。另外,由于国税和地税在所得税的征管范围上存在交叉、职责不清,极容易产生国税和地税争税源或出现漏管户等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所得税正常的征管秩序,增加了税务机关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可见新的企业所得税制在征管范围的划分上是不够科学,存在弊端的。

2、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的弊端。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独立核算的企业在其实际经营所在地就地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所得税。但又规定:对银行、铁路营运、航空、邮电通信企业等部门由其负责经营管理与控制的机构集中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些企业的下属二级单位又兴办三级单位、四级单位。这些下属单位有的独立核算还有法人资格,有的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在实际征管中很难准确弄清哪些该就地征税,哪些该集中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哪些集中缴纳的下属企业的所得税是否真实、准确,则要求当地审查、核实,但是由于是集中缴纳的单位,当地税务机关没有纳入正常的征管,因此实际上很少进行审查、核实。

3、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划分的弊端。在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中,征管方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纳税人财务核算状况。对纳税人财务核算较健全,能准确核算盈亏的企业,一般采用查帐征收方式;对财务核算不够健全,不能准确核算盈亏的企业,一般采用定期定率的征收方式;对财务核算极不健全或没有建立帐证核算的企业,一般采用定期定额的征收方式。在具体的征管工作实践中,对于企业财务核算是否健全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操作规程,因而很难把握和操作。且一年一度确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时间一般都在年初,这时以上一个年度的财务核算状况来判断新年度财务核算健全与否,显然是不确切的。企业财务核算状况如何,严格来说,应以其本年度财务核算的实际情况来判定。许多企业实际上财务核算较健全(如一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生产企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却采用定期定额或定期定率的征收方式;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企业财务核算极为混乱,无法核算盈亏,其征收方式又采用了查帐征收。因而上述做法必然产生确定征收方式的主观随意性,这便造成企业之间税负畸轻畸重,形成征收方式确定不当所造成的“税负差异”,与企业所得税体现“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税法原则相悖。由于征收方式确定不当,造成了税收征管工作的被动,不利于税收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也不利于提高企业办税人员和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规定的弊端

新的企业所得税对税前列支项目、内容和标准都做了规定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对税前扣除项目和执行标准做了明确规定,并明确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据税法规定进行调整,但在实际执行中明显存在这样三个问题:一是税法依附于财务制度;二是税法规定的税前列支项目、标准不够具体、全面、明确,且多变,可操作性差。三是内外资企业的扣除标准相差甚大。具体表现在:

1、税前列支费用规定不具体,扣除标准不够明确,不易操作。如各种赞助性支出和广告宣传费的区别与划分,修理费和装修费的区别与划分,业务招待费和会议费的区别与划分等项目均无具体规定和明确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很难以操作,在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扯皮的现象。又如会议费、差旅费在税收法规上无规定标准,如果执行老规定,与现实情况不符,如果执行部门规定,又成了部门法,因此正确审核税前扣除十分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有应征所得税的收入,但这部分纳税人的计税项目、扣除标准至今还没有明确界定,致使对这部分纳税人无法征税。

2、坏帐准备金、固定资产折旧、计税工资等的提取和税前扣除,仍按各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不同行业的提取办法和比例差异很大,使税前扣除的标准不统一、不规范,也使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平。

3、内外资企业或各地区税前列支规定不一致。如内资企业的税前列支工资规定限额,且各地区、各行业的税前列支标准不同;而外资企业则规定,其工资支出可全额在税前列支。

二、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对策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在“公平税负”的环境中开展竞争,因此,很有必要针对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上述具体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克服和改进一些不规范作法,强化企业所得税的征管,笔者认为,宜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把企业所得税统一归国税机关管理。改变过去按行政隶属关系和企业经济性质及企业设立时间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把企业所得税统一归国税机关管理,按照一定比例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分配。这样做,一是有利于保证企业所得税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规范;二是有利于削弱地方政府对企业所得税的干预。针对现行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中存在的多头管理,国税、地税职责交叉、管理权限分散、政策解释不统一的矛盾,将企业所得税改为由国税机关统一管理。这样,不仅能使企业所得税制完整统一,而且国税机关可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解释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核实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负责税款征收,审批有关税收优惠和减免税,强化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并且可避免人为造成的地区间的税源竞争,节约税收成本;避免在国税是一般纳税人,在地税按带征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不合理现象,减少税企之间的矛盾。

(二)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实行就地纳税的原则。凡分支机构具备法人资格的,无论其是否独立核算,一律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凡分支机构独立核算的,无论其是否具备法人资格,一律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凡分支机构不独立核算也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一律由总机构汇总集中缴纳企业所得税。切实加强集中缴纳单位的企业所得税管理,今后凡集中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单位,下属单位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由下属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证明,方可并入总机构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有利于实行企业所得税源泉控制,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促进经济联合和股份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坚持以查帐征收方式为主,定率或定额征收方式为辅。查帐征收方式是一种依法、科学、有效的税收征管手段。在企业所得税征管方面应逐步扩大查帐征收面,缩小定率或定额征收面。特别是对规模较大(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影响面较广的企事业单位,一定要采用查帐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对于那些规模较小(如小规模纳税人),不影响全局,帐证确实不够健全,无法体现盈亏的企业,为确保财政收入,出于权宜之计仍可采用定期定率或定期定额的征收方式,但要严格控制,且对定率或定额要比照同行业财务核算较健全企业税负水平从高核定,促使这些企业建立健全财务核算,逐步取消定率或定额征收方式,消除定率或定额征收方式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8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税务管理与筹划;应用

新会计准则下对企业的纳税任务、纳税过程更加明确,对税务监力度更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存货处理、公允价值、债务重组等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指导企业进行税务管理和筹划,从管理上提高了企业的税务管理的规范性,企业要提高纳税风险意识,重视税务管理和筹划,净化市场风气,培养良好的经济秩序,进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新会计准则在企业税务管理和筹划中的影响

从企业发展长远来看看,税务管理和筹划具有目的性、合法性、计划性。企业税务管理和筹划始终是围绕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最终宗旨,通过税务筹划减少企业缴纳的税款,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在某种程度上也就促进了企业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税务管理和筹划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合理合法,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否则,企业将为一时的利得付出更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获得法律的制裁。企业的税务管理和筹划是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的,企业要立足生产经营的实际,根据资金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税务管理和筹划,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经营的整个经营过程。(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各方面核算上进行了明确规定,对纳税流程也进行规范和完善,对于企业整个税务核算和缴纳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企业的亏损和收益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降低了企业税务管理和筹划的风险,有效促进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新会计准则在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方面部分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调整,一定意义上对企业的税务核算和筹划提供了有利于的依据,使得企业进行税收核算有了可靠的依据,为企业更准确和有效的核算税额提供了便利。其次,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新的调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纳税额度,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减少了企业的经济压力,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利好消息,可以激发企业的生产、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我国会计行业而言是利好消息,加强对我国税收领域的监督和调控,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的推出,从制度上为企业的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制度的依据,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在税务筹划和核算上有了明确的思路和依据,帮助企业在进行税务核算时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能够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纳税筹划客观的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从制度上规范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活动,提高了会计行业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会计行业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会计行业的发展水平,促进了企业财务制度的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会计处理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新的执行规范对原有不明确、模糊的地方进行了修改、重新规范,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了程序和操作上的明确,使得经济业务的进行有章可循,对于会计行业的业务操作提高了职业水准,在税务管理上提高了管理水平。在新形势下,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企业要想在市场环境中居于领先地位,必须从税务管理上提高控制力,加强财务监管,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风险意识,在进行保险、金融、资本运作等方面加强税务监督和核查,完善自身管理,逐步完善财务制度和税务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企业财务业务的真实性、全面性,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四)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向国际化会计准则靠拢,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致力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提升。新会计准则的推出,在制度上,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更接近国际化水平,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兼顾了我国的特殊国情,同时也兼顾了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度上的接轨,顺应了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这是我国与国际融合的一大步,在经济发展上从制度上得到了保障,为未来企业外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依据,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动力,从制度上加快了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制度上的接近为我国跨国企业和对外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便利,长远角度了,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程度。(五)现有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与新会计准则缺乏一致性。新会计准则是建立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很多补充的制度和规定是依据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和当前税收方面具体问题提出的规定,与现实社会需要相呼应。但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在部分法律条文方面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现代企业的税务管理和筹划难以有具体的法律条文来支撑,或者部分法律条文相对滞后,与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有一定的冲突性,或者难以与新会计准则达成一致,这样就造成了企业财务人员在税务管理和筹划上的混乱,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税务筹划的顺利进行。

二、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税务管理与筹划的必要性

(一)企业加强税务管理与筹划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新会计准则着重于对企业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此基础上,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进行妥善的税务筹划,在合理范围内,降低了纳税额度,达到减少企业支出的目的。整体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成本和费用,企业的收益相对提高,单位产品的市场竞争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优势不明显,通过税务筹划降低企业成本,这对企业来讲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侧面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地位,对于现代企业转型升级,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二)当前社会环境下,会计行业人才辈出,有充足的人才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税务管理与筹划。现代会计行业发展迅速,高校每年培养一大批专业会计人才,就近年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来看,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着重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每年有大量的新生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人才加入企业的财务建设中来。这对于现代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优化税务管理与筹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未来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储备了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现代企业提高税务管理与筹划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财务人员对税务管理方面的技能,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加强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企业要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实施人才战略。国家财税政策不断调整,对财务人员要严格要求,督促财务人员加强学习,提供财务人员税务实务培训和锻炼的机会,在业务角度上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企业税收管理和筹划风险管理上,从各项财务制度和执行环节上提高财务人员在税务管理和筹划中核算与控制能力,提高岗位责任感和执行能力。另一方面,督促财务人员自身加强自律和自主学习精神,财务会计人要坚持理念的先进性,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为企业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督促企业业务的改进和完善,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在税收管理和和筹划业务操作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践当中不断查缺补漏,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二)企业负责人要加强对税务筹划的重视,提高税务管理能力。鉴于企业在税务筹划上的不规范,甚至存在税务核算和管理不合规的现象,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税务管理和筹划的认识,意识到税务筹划对企业发展和规避风险的重要性。面对企业在税收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在企业全体范围内加强税务筹划的宣传,提高员工对税务筹划的了解,在全体范围内普及税收知识,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纳入重点。督促各部门、各岗位树立起风险防范的意识,尤其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的监管,帮助管理者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设立风险控制部门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监控。此外,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企业员工权益的保障,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规定更强有力的执行。(三)企业财务人员要立足经营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策略,降低企业税务风险企业面对市场的残酷,财务人员面对复杂的局面,要在税务管理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税务筹划上根据企业经营情况,选择合适的税收处理方式,采取合适的会计处理方式和恰当的税务筹划切入点。从企业的物资采购、产品销售、收入确认、成本费用支出、核算折旧、企业存货、投资筹资、经营利润等诸多方面,企业财务人员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在不违反法律法规情况下,将税法与财务管理相联系,帮助企业管理者调节生产经营,合理分配成本费用,增加税前扣除,进行合理避税,尽可能降低企业税负,减少企业支出。根据国家政策,及时申请企业减税、免税优惠,为企业降低税收负担,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四)通过提高企业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控力,加强税务管理的控制力,保障经济活动在税务筹划上的合规性。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应建立一套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使得财务信息数据更加完善、全面、可靠。在企业经营中引入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系统,从原材料的采购入库到产品的销售出库,加强在库存管理等模块的管理,从源头上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税收管理和筹划的监管,保障每一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有效性,为税收的核算提供有效数据。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快税收核算的效率,提高税务筹划的效率和准确率,企业财务人员更全面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全面的税收管理和筹划方案,保障企业的科学规范化发展。

四、结论

新会计准则的补充和完善从制度上对企业的税收筹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带来了一定的税收缴纳的便利,也对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做好税务筹划,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降低税负。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完善,规范了会计行业,规范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秩序,加强了税收核算和缴纳的监督和管理,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务管理与筹划的影响探讨[J].财会学习,2016(5).

[2]张友芳.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务管理与筹划的影响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7(2).

[3]葛林艳.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务管理与筹划的影响[J].纳税,2018(12).

[4]吴昊.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2017(24).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9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不断地将试点地点和试点行业扩大,然后在2016年5月1日开始全国面推开“营改增”试点。

二、税务风险基本内涵

税务风险的内涵理解要从税法说起,税法规定了企业在遵从税法时应该达到的实际标准,但企业的实际表现往往会与标准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企业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税务风险对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企业未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缴纳税款,造成未缴纳、少缴纳或者延迟缴纳税款;二是企业未正确适用税收法律法规或者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企业多缴纳税款或者提前履行纳税义务。

三、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企业的内部风险因素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具体表现如下。(一)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现在社会上对企业财务的认识普遍都是认为就是记记账,跑跑银行、报报税,并不是企业的关键部门和关键人员。但实际上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极其重要,财务管理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制度混乱甚至未制定财务制度,财务人员水平低下,失误频频,税法知识缺乏,任意适用税率,任意适用法律法规,税收疑点重重,经常接受税务纳税评估甚至稽查部门的检查,导致补税、加收滞纳金乃至罚款等,这样不但使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社会形象、个人信誉也严重下降乃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危机。(二)中小企业经营者对税收风险认识不足。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总指挥,其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并直接影响其制定的企业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对税收风险的重视不足,只着眼于不断扩大产能、获取融资和挣得高额利润,对由于经营的复杂性和财务工作的规律性或者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铤而走险产生财务工作违规行为导致的财务风险置若罔闻。甚至意识里一直都认为只要财务人员的工作做得好,账簿资料齐全完整,疏通好关系,即使存在偷逃税款的迹象也不会被发现。但是一旦违法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并列入稽查对象,企业可能就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信用损失。(三)企业内部审计不健全。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部门,其工作主要就是查找企业经营、投资、筹资过程的的风险点,出具审计报告,递交企业管理层进行审阅并作出相应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税收风险。但在当前环境下,除了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设立了内审部门,绝大多数的的企业均未设立内审部门。企业的税务风险不仅是企业日常税务工作的重点,同时在税务机关日常征收管理也将税务风险列为重点,作为税收稽查和纳税评估的重要依据。而税务机关通过对企业的涉税信息进行收集、比对、调查、评估和稽查来确定税务风险的真实性,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处罚决定。(四)“营改增”后企业税收负担风险原因分析。从聊城市新纳入“营改增”的企业的纳税情况分析,在营改增前期基本都会有明显的税负增加的现象,这就是企业税收负担的风险。这一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税收政策的改革。“营改增”前,营业税实行价内税,价内税的计税依据是含税价格,它等于成本+利润+税金。价内税的税款计算方式为含税价格×税率。而增值税实行的是价外税,价外税为价内税的对称,指的是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价税分离的税种。因为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计价模式不同,如果把价内税的经营模式套用到现在价外税增值的经营模式,可能使企业蒙受税款金额损失风险。从聊城地区部分“营改增”企业的申报信息来看,比较典型的企业有酒店类企业、旅游类企业和金融类企业在“营改增”初期都会出现税务提高的现象,而像房地产行业企业相对来说影响较小,因为其老项目可以适用简易征收,甚至会税负会有所下降。以某有限公司为例,在2016年5月以前,企业刚进行了装修,对酒店的设备等进行更新,“营改增”后企业无法再取得诸如电器设备、床铺等的进项发票,而且企业成本中占比较大比重的人员工资也无法取得进项发票,所以企业的税负在“营改增”后会出现提高。因为企业的进项专用发票可抵扣进项税额小,进项税额专用发票数量少,导致企业在营业额逐渐增加的情况下销项税额增加而进项税额却未相应增加,税收负担增加明显。税收负担增加可风险即是政策大幅度变革所导致的,但也是企业在政策实效前期未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导致的。

四、中小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的主要防控对策

企业作为税务风险防控的主体,不仅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各项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内审机制,结合企业定期不定期的外部审计,及时发现企业自身存在的税务风险,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应对,有效减少税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损失。(一)加强职工培训,提升专业能力。“营改增”政策不应只有公司财务人员熟知,企业应该对所有会对税收产生影响的环节进行梳理,如营销、采购等环节会对税收产生重大影响,对所有关键环节的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均熟悉“营改增”政策内容。另外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让财务人员深入学习“营改增”政策内容,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设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考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等资格证书提升业务水平,组建专业团队。(二)紧盯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负。搭建企业内部防控税务风险体系。企业高层领导、管理人员、经办人员都需要提高税务风险防控意识,对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涉税活动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略潜在的税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税收政策的传递和使用部门,财务人员的素质是基本保证,应主动学习,紧盯政策变化,准确做好财务工作,根据自身产业经营模式、特点建立对应的税务政策库,并对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做到通俗易懂,指导具体业务活动,做到实时更新。如对政策存有的疑问或把握不准,应通过各种渠道对政策予以消化,应用于日常各项业务。企业应紧盯财税部门的相关政策动态,特别是经济转型期,各类税收政策变动较大,只有一直保持学习状态,才能对税收政策准确理解把握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三)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涉税行为。只有企业管理层依照税务机关的要求,管理好企业的涉税行为,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企业管理层应当严格比照税收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各类涉税行为,辅导企业管理人员搭建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机制和内控机制。作为风险防控主体的企业需要主动配合税务机关,严格要求财务人员及时上报各类涉税信息和财务信息,加强税企交流,确保企业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和处理的及时性,共同防控税收风险,尽可能的减少风险损失。(四)重视培养税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企业税务风险的防控需要专业化人才的支撑,因此企业应重视对征管人员专业化水平的培养。要从数量繁多的涉税数据中发现企业潜在的税务风险,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专业性人才对风险进行专业性分析,能够及时的对风险作出处理,防范于未然。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会计处理的复杂化,违法犯罪手段的高端化,犯罪行为趋向团伙化,企业管理层应将专业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工作重心,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顶尖人才的加入,带动税务机关的业务水平,加强专业业务培训,重视培养诚信理税的企业财经专业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自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以来,正式将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划入增值税征收范围,营业税从此不再是我国征收的一个税种。企业在面对改革后新的税收体制以及全面“营改增”以来不断新增、变更、废止相关的税收政策,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加以学习和应用,而税务机关在对“营改增”纳税人的日常征收管理中应推陈出新,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和征收管理强度,引导企业的建康积极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蔺桃桃.全面“营改增”背景下税权纵向划分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2]孙文武.“营改增”背景下酒店业纳税筹划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7.

[3]屈静晓.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04).

[4]朱云.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8(16).

税务财务制度范文篇10

一、基本情况

我们一组调研的三个企业分别处于马圈子、八道河、朱丈子三个铁矿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长沟铁矿位于八道河长沟村,所有权属于长沟村,现法人优建明,租赁经营,期限为====年=月至====年=月,从业人员==人。年设计能力为=万吨,矿石来源主要是收购采区范围内民采矿石。====年=-==月份共生产铁精粉====吨,品位==~==,售价平均===元,应缴增值税==.=万元,资源税==.=万元,所得税=.=万元,全部上缴。====年=-=月份生产铁精粉====吨,未销售;发达铁矿位于朱丈子白枣山村,法人宫万芹,矿长郝印荣,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人。年设计能力为==万吨,企业自己有矿山,矿石来源主要是自采。====年=-==月份共生产铁精粉=====吨,品位==~==,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应缴增值税==.=万元,资源税==.=万元,所得税==.=万元,全部上缴。====年=-=月份生产铁精粉====吨,未销售;聚隆铁矿位于马圈子三十六磙子村,矿山位于沈丈子村,法人邢伟,矿长潘租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人。年设计能力为=.=万吨,矿石来源部分自采,大部分外购。由于铁矿从==年=月起转让给现法人邢伟,目前铁精粉库存====多吨,未销售。

二、存在的问题

=、企业不设会计机构,财务核算简单。在我们检查的三个企业中,除发达铁矿设有较为正规的会计机构及聘有专职会计人员,会计、现金分管外,其他两家企业均未设会计机构,只是由某一股东或股东亲属既当会计又兼出纳,财务核算简单,只登记流水帐,记录收支,代替成本核算。有的甚至连税务部门的纳税凭证都不能妥善保管,从头到尾是一本流水帐、糊涂帐。同时,在调查中还了解到,全县大部分铁矿企业会计机构都不健全,一方面不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没有建立财务制度,帐目不全,责任不清,经常造成帐在人不在,人在帐不清的现象,影响了税务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对企业业务的日常指导、税收监管等工作的开展。另外,不完善的财务制度也容易滋生腐败及各种各样违法犯罪行为,易造成股东之间、股东与工人之间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及债务纠纷,长此以往,将影响投资环境,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补偿标准不明确,企业与周围群众矛盾重重。近一年多来,由于铁精粉与铁矿石价格的攀升,我县部分矿区内的土地、山林也都身价百倍。由于没有补偿标准,土地和荒山的承包人(村组、民)漫天要价,企业凭空出价,征山占地的实际价格往往凭借铁矿石的资源量或人际关系来确定,一旦资源量或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原有的交易价格和协议就被打破,企业与群众就形成新的矛盾。如马圈子镇聚隆铁矿,====年征占荒山==亩,补偿价格为====元/亩;征占耕地==亩,补偿价格为====-====元/亩;=-=年生的杨树苗===元/棵。期间企业几次易手转卖,到今年,沈丈子村村民以补偿价格太低为由要求聚隆铁矿对征用荒山、树苗重新给予补偿,补偿价格为=====元/亩。聚隆铁矿以原企业已支付补偿金并签有协议为由拒绝补偿,造成企业与周围群众关系紧张,矛盾加深。到目前,聚隆铁矿已停产==余天。其他两家铁矿虽然目前还未碰到类似纠纷,但也为今后新征土地补偿金的支付问题忧心重重。

=、违法倒卖矿产资源,买卖双方权益不清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不允许私自买卖,县委县政府及矿业主管部门对我县的铁矿资源也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由于铁业的暴利,目前仍存在投机行为,铁矿企业和资源频频易手。现在流行的做法是,以较低的价格买下矿山,投入一小部分资金,装点门面,然后待价而沽,获取暴利。另外,还有的村、民、组以承包荒山名义转让了山林(同时等于转卖了地表之下的资源),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单方撕毁协议,往往形成诉讼纠纷。所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我县铁业的健康发展。

=、私挖滥采现象严重,既浪费资源又造成安全隐患。一是受利益驱使,违法采矿屡禁不止,无序开采问题日益严重。二是矿产开发监督管理仍不到位,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我县矿山企业广布、监督管理难度较大,而且矿山规模化开采程度明显偏低、经营粗放,采富弃贫、采厚弃薄现象相当普遍,铁矿资源回采率仅为==%左右,加剧了资源耗竭。三是相当多的矿山企业仍以卖矿石为主,即使进行磁选,但加工程度低,又不进行精选,致使资源浪费与效益流失并存,对全县矿业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构成直接威胁。四是地质勘查资金投入不足,资源保障程度低。目前我县大部分铁矿企业主要目的是“赚快钱”。而且小规模矿山企业无资金能力和意愿进行找矿深探,致使全县新增矿产储量不多,增加的也是地表资源量。深部矿产资源保证能力弱,浪费严重。五是安全问题突出。尤其是个体矿山业主安全意识差,往往只为赚钱,不顾一切,忽视安全问题。特别是洞采矿山,设备简陋,生产条件恶劣,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如发达铁矿,主矿脉深入河床之下,但由于缺乏水文地质资料,一旦开采,如安全措施不到位,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矿产开发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日趋加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马圈子一带,沿公路两侧到处是剥离的山皮,裸漏的荒山,采矿的洞穴,不合理采矿造成严重的地质、环境灾害。主要是无限度地从地表和地表深处开采出巨大数量的矿石和岩土,改变和破坏了地表的自然平衡。另外,由于铁矿的开采、选厂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山林,也严重影响了自然平衡和环境的和谐。

=、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由于我县小规模铁矿企业迅速增多,不少小业主缺乏开拓精神和长远发展战略,追求短期效益,小富则安,企业后劲不足。且资本少,底子薄,融资能力弱,容易由于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信息闭塞,因不了解市场行情,一些小业主只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建选厂,开铁矿,造成无序竞争,一旦市场发生变化,铁精粉及矿石价格下降,又会造成一哄而下的局面,不利于铁矿业的持续发展。

=、税负不平衡,部分税种流失严重。当前,对企业税收的征管,我县采取了以企业消耗电度为标准推算产量征收增值税和资源税的办法,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和计量不透明而造成的税款流失的问题。但是,由于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矿石品位有高有低,矿石品质有粗有细,尾矿堆放距离有远有近等原因,导致不同企业吨铁精粉消耗电量不同,普遍采取固定铁精粉耗电量计算征税,税负不平衡。如下表:

(=月份)单位:元、吨、度、===元/吨

企业矿石入选矿矿石选矿比精粉吨精粉税负

名称品位品位品质x:=品位耗电量%

长沟铁矿=====~==粗中颗粒=.===-=====.==

聚隆铁矿≥==<==中颗粒====试生产未销售

发达铁矿≥====~==细颗粒=.===~=====.===.=

按选矿比计算资源税与按电度计算相比

另外,在吨精粉耗电量一定的条件下,以企业生产生活用电作为计税依据的征收办法,也因铁精粉价格的高低,造成增值税与资源税的税负不平衡。如:以发达铁矿为例(税率==%,进项税按=%抵扣,用电度===计税)

①=吨铁精粉===元售价

吨精粉增值税====*(==%-=%)===元

资源税====度*=.=====元

②=吨铁精粉===元售价

吨精粉增值税====*(==%-=%)===元

资源税====度*=.=====元

铁精粉的价格越高,增值税增长幅度就越高。

另外,在我们调查中发现,由于近阶段铁选企业、矿山买卖交易十分活跃,而且多是两家私下交易,虚签转让合同,还有的以卖方保留小于==%股份的办法形成合资入股的假象,偷逃所得税,且数额教大。如马圈子聚隆铁矿,原法人高士国,====年=月将企业转卖给邢伟,转让价格为====万元,扣除预计投资====万元,赢利所得达===万元,偷漏所得税款===余万元。可见,在铁矿交易较为频繁的情况下,全县税款流失的现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企业一哄而上,电力供应不足。目前,我县已有数十家铁矿企业上马投产,陆陆续续还将有一些企业继续建设投产。由于铁矿企业是耗电型的生产企业,部分乡镇已经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现象。在我们检查的三个企业中,八道河长沟铁矿、朱杖子发达铁矿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电的影响。据企业反映,==年==月到今年=月份期间,经常停电,有时每天停电达=、=次,每次=-=个小时,提前又接不到通知,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如发达铁矿,尾矿库距离选厂===多米,骤然停电容易造成尾矿和废水回流,企业叫苦不迭。

=、由于体制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乡镇政府(财政)无法追踪和监督企业除耕契两税以外的税种征收进度及应收尽收情况。企业的立项、筹建,少不了乡镇政府的协调与帮助,有人形容企业筹建期间是企业与乡镇政府的“蜜月期”。企业一旦投产,除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矛盾与纠纷外,基本上与乡镇政府敬而远之。加上企业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某些基层税务所不急乡镇之所急,不主动向乡镇政府提供税收征管情况,使得乡镇政府(财政)对企业依法纳税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力不从心。

三、建议

=、利用税务部门对铁矿企业进行一般纳税人认证的时机,由县乡两级财政、税务、矿业等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帮助企业建立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健全财务制度,促使企业规范化管理。既有利于税务部门清缴测算税款,防止税源流失。同时又能很好地对企业的效绩进行考核,促进全县铁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近几年我县招商引资政策的不断深入,来我县投资的外地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政府应切实从观念上、行动上转变职能,为企业服好务,帮企业排忧解难,进一步促进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更上一层楼。首先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懂得外来资金的注入,是解决县域经济投入不足的最有效办法,是利于县利于民的好事,它不仅能带动产业升级,促进铁业规模化、效益化发展,还能够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我县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奔小康的步伐。另外,责成相关部门尽快制定一个既合理又适应当前形势的征山占地补偿参照标准,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不允许非法买卖。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协调乡镇政府、村组、村民与企业的关系,鼓励人们树立“大市场”观念,把外来投资者当作自己的朋友。对那些为难外来投资者,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决不姑息,严惩不怠。服务创造商机,商机才能引来凤凰,只有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服务形象,才能让县域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大道。

=、加大管理力度,杜绝非法买卖、私挖滥采等行为。在时下铁矿业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旨在“倒买倒卖”采矿资格和国有矿产资源的投机行为以及私挖滥采现象,虽然也富了一些人,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产业升值,不利于我县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从扶持企业、整顿铁业生产秩序的角度出发,打击强买强卖、私下交易、私挖滥采行为已迫在眉睫。建议抽调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组成专门的执法检查机构,专门研究、解决矿产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加大对非法买卖矿产资源、私挖滥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必要时,定期组织开展全县矿业执法重点检查工作,对各个矿点、坑口业主及生产人员的采矿资格、营业执照、纳税记录等进行全面检查。对那些小规模、无证照、破坏性开采的个体小矿点,特别是大中型矿床周边的小矿点进行整顿,对未按规定办理采矿证的矿点,坚决予以取缔,严禁私挖滥采、非法买卖现象的泛滥,确保我县铁业以及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外,随着铁矿频繁转让,交易额逐渐增大,税收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必须加大交易过程中所得税、营业税的征收力度,防止税源流失。乡镇政府(财政)、税务、工商、矿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资料共享,及时发现与掌握铁矿企业的交易行为和交易价格。乡镇政府、税务部门要“闻风而动”,准确测算交易所得、计税额和纳税额,及时向纳税人催缴,并责成交易的买方作为纳税保证人,负连带责任。同时协调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对欠缴税款的企业暂不予办理过户、年检、炸药供应等手续,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税款应收尽收。

=、制定技术规范,保证地质环境、林木绿化、耕地恢复及安全操作等方面有据可查,有标准可依。环保部门、林业部门、矿业部门尽快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荒山绿化技术标准、耕地恢复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技术标准,在企业立项审批过程中与企业签定协议,已经投产、开采的企业进行补签,强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制订和完善开发方案(设计),并按照签定的协议和技术规范保护和恢复环境、绿化山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