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贸易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29

双边贸易论文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1

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彼此来说都非常重要,双方贸易互补性极强。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双赢,使中日双方的经济互补关系在双边贸易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两国在自然禀赋、要素相对价格方面的差异、产业结构发展层次方面的差异既是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内在机制,也使优化双边贸易结构。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二、中日两国贸易现状

1.双边贸易增速有所放缓

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历年统计数据中可知:中日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只有89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2073亿美元,增长了将近23倍。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数据2007年日中贸易额达到了2367亿美元,首次超过对美贸易额,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比2006年将近增长了12%,连续9年更新历史最高纪录。1980以来,中日两边的贸易额一直呈增长趋势,除了1998年有些例外。2002年中日贸易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2006年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

1993年至2003年的11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但自2004年以来,美国和欧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开始贸易增长速度有所缓慢。2005年、2006年、2007年中日贸易额的增长率分别下降至9.8%、12.4%、11.9%。这其中不乏因为全球或地区经济动荡、政治关系多变、国家政策制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增长曲线中的断点和增长趋势的不连续。

2.中日两国贸易统计上的不平衡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分别对中日贸易额的统计数据表明,中方和日方对中日贸易的统计数据严重不平衡。90年代以来,对日贸易收支除少数年份外都是逆差。而日本统计中对华贸易则有巨额的逆差。例如,2000年中国统计的对日贸易收支为1.4亿美元的顺差,而日本的统计中对华贸易则有247.4亿美元的逆差。

2002年以来,中国对日贸易一直呈现逆差,逆差分别为2002年50亿美元、2003年121亿美元、2004年209亿美元、2005年165亿美元、2006年241亿美元。除2005年略有起伏外,总体呈现逐年扩大态势。由于统计口径的原因,日方统计则出现相反的结果,日方在双边贸易中一直逆差,逆差分别为2002年219亿美元、2003年180亿美元、2004年204亿美元、2005年286亿美元、2006年257亿美元。由于中日贸易存在逆差使得日本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断然认为结构性的贸易不平衡,由此进行反倾销调查,紧急进口限制,引起贸易摩擦。日本对中国大葱,香菇等出口产品实行紧急进口限制的背景正在于此。

3.贸易产品结构发生转移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日本向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高附加值消费品、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成套设备;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主要是煤炭等原材料产品和粮食食品等初级产品(80年代中期以前);电机、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及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80年代中后期)。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日本向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发动机及零件、加工机床、数字程控交换机、集成电路,高级数码相机和高级轿车等高技术含量产品;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多数以冰箱、风扇等家用电器和计算机、计算机显示器、电话机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和少数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机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这成为中日之间贸易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上面分析可知:中日贸易由原材料、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转移,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贸易结构转移。

三、对中日贸易的政策建议

为了中日贸易的更进一步的交流,两国要充分认识以下问题。

1.持续保持中日双边贸易增长要确保两国的政治稳定。中日两国有诸多敏感问题,如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日美同盟新一轮强化问题等等,往往造成“政冷经冷”,使得中日贸易也受到影响。中日两国可以经常对围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加强节能环保合作、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和加强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四大领域展开讨论。

2.中日两国的贸易统计上的不同,往往会引起贸易摩擦。对引起中日统计上的差异不作分析,而断定为结构性的贸易不平衡,由此进行反倾销调查,或启动紧急进口限制,这种做法有失平衡。因该正确认识贸易摩擦的成因并尽早解决。如近年来日本“直接投资型产品进口”急剧增加,由此出现的对华贸易逆差,应该用同过去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3.依据国际分工向优势产业转化。在现阶段,一般来说,中国的优势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两国依据现有的比较优势,对各自的优势产业进行正确的定位,并转化优势产业的话,就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以动态的方法来把握优势产业的话,那么应该认识到他的构成是经常变化的。基于产业结构长期预测的两国政策调整,两国应该从多层次来把握优势产业,如不简单的把优势定在劳动力,技术,资本上,而按照劳动力与技术,劳动力与资本,技术与资本的多层次的定位上,这样才能更接近于现实。

总之,中日两国的互补性和互惠性,是面向21世纪中日贸易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只要中日双方都能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消除人为障碍,中日经济贸易合作前景将更加光明。

注:“直接投资型产品进口”是指日本的纺织、服装企业和电器制造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从日本或从第三国及中国筹集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部分制成品以返销的形式出口到日本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军红.“中国成日本最大贸易国”的背后玄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2005.

[2]夏占友.中日经贸关系顾与展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2005.

[3]陈建安.中日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及中日产业合作.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2005,4.

[4]刘昌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海外经营的新动向.东北亚论坛,2007.

[5]中国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蓝皮书(ISBN7-80181-100-3).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摘要]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日经贸总量在世界排行第四。中日合作影响巨大,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是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机遇年,不仅会影响到亚洲,而且会影响到全世界。本文将以贸易角度,分别对中日贸易的必要性、现状、政策建议等方面来进行浅析。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2

一、中美贸易现状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高速发展,优势互补明显,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贸易的飞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给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贸易摩擦也在增加。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来,中美贸易出现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问题、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人民币汇率、纺织品配额问题以及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等。例如,2002年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实施钢铁保障行动;2003年美国对华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2004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彩电和寝室木家具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商务部还明令禁止美国进口中国购物袋,美国主要纺织品服装协会和工会要求推迟取消纺织品配额。

二、中美贸易现状原因分析

(一)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

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这种贸易的不对称无疑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时,人们的绝大多数支出都将集中在食品等必需品上,即此时的恩格尔系数非常高。而当收入水平比较高时,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还可以购买高端产品来提高其福利水平。而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美国一般是高技术高档产品。显然,不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须购买的,这就导致美国会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对美国生产的高端产品的需求却非常低。这种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二)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三)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出口的下滑

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贸易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出口贸易额的下滑,而不是进口贸易的激增。据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透露,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额减少了850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海外需求的疲软。相反,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却在增加。

(四)中美两国彼此对外直接投资(FDI)比例极不对称

中美两国间的巨额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国之间的接投资结构相关。美国近年来对华直接投资额均在40亿~50亿美元以上。美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代替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中国吸引的美国直接投资又促进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因此,如果中国具有同美国同样发达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直接在美国设厂,生产美国原本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那么双方的贸易差额将会大幅度下降,贸易摩擦的几率也会随之降低。因此,中国资本国际化程度应大大提升。

(五)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低下,出口市场范围狭小

现阶段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的低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工业。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许多产品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出口后换回的只是少量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不断地被指责为低价倾销。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纺织品、服装、鞋类等。这些价格竞争力较强的商品一旦大量出口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种种限制。

(六)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一些做法也有不当之处

中国企业有“薄利多销”的传统,再加上中国长期对外贸企业进行出口补贴,导致不少外贸企业为完成出口指标对出口产品定价过低,因而经常被控倾销。甚至还有企业为了换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无利也要销售,造成不规范的定价行为,结果为美国指责中国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提供了口实。另外,中国国内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中国政府全面履行世贸组织协议的进程。

三、促进中美贸易的相关对策

(一)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对中美双方来说,“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它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经济性质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成绩的认可度。因此,中国应在政治层面上对美国等采取歧视性措施的主要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早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二)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从而缩小中国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体制差异。这种差异的缩小可以使得信任程度增加和缩小美国对中国出口技术产品的控制范围,使中美贸易实现平衡,从而使中美贸易在进出口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健康发展。

(三)改变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美两国经济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状况,但这种依存是不对称的。因此,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我国应将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我国拥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十分庞大,而且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在现阶段,扩大内需应将满足内需作为前提,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包括贫困群体的要求。

(四)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解决贸易摩擦

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市场预警,政策预警和政企沟通。一个完善的预警机制,需要加强三个主体的作用:1、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要跟踪一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与出口激增,进口与出口价格急速变化的产品驻国外新闻记者也应具备极强的经济意识,及时跟踪和报导国外反倾销或限制进口的动向性信息,特别是对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要进行详细报道。2、建立对政府有影响力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组织,以发挥其协调,谈判和行业约束及服务的功能行业协会,积极主动地应对,指导、协调涉案国内企业参与应诉,力争取得对我有利的结果。3、国内企业不但要学会规则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更要学会如何避免摩擦。我国应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

一、引言

2009年,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轮胎特保案”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引起了中方舆论极大愤怒。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涉案金额58.4亿美元,同比增长639%。而在美国国内,由于失业率高升,贸易保护诉求日渐升温。

2009年1月至8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1837.9亿美元。中方遭遇的贸易摩擦占双边贸易额的比重仅约3%。中国入世以来,中美双边贸易额翻了两番,但每年的贸易摩擦数量占双边贸易额的比重一般不超过5%。

二、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下面根据一些数据做出分析:

1.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

2.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500亿美元,冲高至2600亿美元。

3.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

中美贸易一直在双边关系略为紧张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着,而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和多样化。从最初的贸易不平衡到反倾销、反补贴再到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标准,中美贸易摩擦经历了不断演化和升级。由上列数据可以看出,在09年奥巴马上台后,即使其政府在减少贸易逆差上极尽所能,使得对中国贸易逆差有所下降,但中国仍然是美国第一大贸易逆差国。所以,美国开始向对中国的进口施压,将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

三、美国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焦点目前集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这与美国国内目前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中国实行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得以美元表现的商品价格偏低,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并且限制了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从2001年以来,美国开始通过美元贬值来改善其经常项目逆差,这项政策进步了美国产品对欧元区和日本的竞争力。但由于中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人民币也随美元一起贬值,使得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也增强了。在美国看来,中国利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分享了美元贬值的好处。由于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得美国以为中国商品的价格偏离了实际价值,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导致了很多贸易摩擦。

由于中美贸易逆差逐年加大,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并且一路攀升“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中国顺理成章的成为替罪羊。《华盛顿邮报》甚至认为“纠缠中国可能是一种好的政治策略,也是一种政治时尚”。美国官方及公众媒体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当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不断贬值的时候,而自称盯紧美元的人民币汇率却保持不变,这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同中国政府人为控制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急剧增加。

四、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不是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的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汇率既是为了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要,也是为了缓解国际压力,特别是美方及西方国家的压力而实施的一项措施。那么,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究竟何在?

1.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中美市场需求结构的差异

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其中大多数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出口的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由于两国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和收入差异,造成中国市场对美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远不如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2.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歧视性出口管制

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

3.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

五、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中美贸易发展方向与前景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并不是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从近年来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影响甚微,不能作为解释中国对美国产生巨额顺差的原因,所以不能把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作为解释中美贸易顺差增速下降的原因。公务员之家

1.中美贸易顺差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但其实质是两国经济结构性互补的结果,所以应从中美贸易的本质出发正确看待中美贸易失衡,中美贸易顺差是一个结构性矛盾,很难通过WTO双边机制得到解决,因此解决中美双贸易争端还是要靠双边妥协,以积极态度应对中美贸易所产生的摩擦。

2.在贸易领域,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新兴大市场,美国经济利益与对华贸易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出于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还是从地区安全战略出发,都不会毫无顾忌地损害对华贸易。贸易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纽带,必要时也是其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

3.美国作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其重要地位他国无法替代。发展和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达成的共识,是不容置疑的。

六、结束语:

本篇论文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切入点,剖析近年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对于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的中美贸易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参考文献:

[1]闫树熙,肖庆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热钱流量与汇率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10):45-50.

[2]胡舒.人民币解冻的意义.财经,2005-7-25.

[3]李超民.是“汇率操纵”还是“储蓄率落差”:人民币汇率政治经济学[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3):37-41.

[4]佚名.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几点分析.地球村,2006-4-8.

[5]李伟群主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

[6]王沁.国家外汇管理.1999—2003年版.

[7]人民币汇率:中美战略的高手过招.成报,2005-7-7.

[8]马宇.中美贸易争端的表象与本源.中国经济时报,2005-12-22.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FTA美国337条款社会责任壁垒贸易救济

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经选择,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作为一对并存的矛盾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面对自身经济发展和对外竞争时必须要考虑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如何选择经济发展的原则往往取决于多个因素,如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的发展水平、自身与外界的相互关系等,另一方面,政策的选择往往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正,在竞争中不断升级、完善。

相对于经济自由主义而言,贸易保护主义更关注外界因素对自身的消极影响,其主要是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作为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和升级,上世纪末期,新贸易保护主义方兴未艾,保护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商品经济的范畴,通过绿色壁垒、社会责任壁垒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达到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进而保护本国就业,维持本国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既有竞争加剧、经济理论发展的推动,也有多边贸易体制自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依然是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自由和保护的相互交织必然贯穿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后危机时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作为自上世纪9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和升级,一方面保留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全部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一、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所谓的后危机时代,一方面是区别于暂时已经过去的全球金融危机,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世界经济并没有明显脱离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反复随时可能出现,因此,此阶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多的是对之前新贸易保护方式的延续和精细化。具体而言,有如下特征:

1.实施主体的全球性和区域性

一方面,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有所变化,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各国和地区,通常一国对他国采取保护贸易措施,会引起他国“报复”,这样一来会引发贸易保护“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新贸易保护向双边化、集团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为了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利用双边协调和FTA,区城性经济集团,集团成员国内要素自由流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构筑贸易壁垒,以此保护成员国的市场,提高整体竞争力,共同应对外部国家的报复行为。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区城化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目前,中国迄今共加入了9个自贸协定,同时,官方和民间机构也在不断推动更多FTA的构建。

2.保护措施更加复杂和隐蔽

一方面,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日趋复杂,其超出世界贸易组织现有协定与协议的约束范围。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开始由贸易政策延伸到对方国家的经济甚至社会政策,主要表现为:要求对方国限制国内商业行为,管制对方国家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妨碍竞争的行为和干预对方国家经济政策等。此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从传统工业品和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制成品和劳务,并且开始进人高技术产品领域,以上这些方面也使得我国应对和解决其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新旧贸易保护主义区别的根本点在于旧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采用关税壁垒,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手段以非关税为主。其中新贸易保护主义所采取的明显性的非关税措施主要是进口许可证制度、自动出口配额、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等,而世贸组织规则对以上这些非关税措施的约束越来越严。在这种情况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更多的采用更为实用的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技术标准,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环境保护与国民健康等。

3.保护措施表面日趋合法化

如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在WTO规则的约束下,经济发展都在向自由贸易的方向迈进,可现在的多边贸易体制还是存在一些漏洞,这样贸易保护主义总是设法从中寻找“合法”的生存土壤。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以保护本国的利益,这就为各国以“公平贸易”为由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腾出了余地。另外,当前,WTO规则保留各成员国的经济自主性,不仅包括发达国家,而且还包括发展中国家。因此,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此外,各国同样通过自身立法来绕开WTO规则的规制,如美国337条款,337条款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简称,它主要规范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进行调查的行为,337条款并不要求实际损害为前提。若ITC裁决原告胜诉,ITC可向美国公司提供有限排除令、普遍排除令和停止令等救济措施,但实践中,337条款更多起到的是一种敲山震虎的作用,往往程序一经启动,未等裁决,出口国方面即会规范自身行为以达到相应标准。此外还有以SA8000为代表的社会责任壁垒,它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劳工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目前,全球的一些大采购集团都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促使很多企业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我国目前也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积极争取参与如ISO26000等相关规则的制定,以保护本国权利。总之,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日趋表面合法化,可其实质并没有改变。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化主义的发展,全球竞争必然不断升级,对于中国而言,其工业自1949年后经过了几十年的保护发展,自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面对国内外竞争,在这些竞争下中国的多数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从历史的角度看,今日中国面对的挑战跟19世纪初英国面对的类似,一方面要继续开发海外市场以扩大出口,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从国外进口各种资源。此外,由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中国必须保证极大的海外市场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必须通过外资继续引入外来竞争,避免由于发展初期对国内经济的过度保护而导致的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垄断对经济带来的伤害。当今,中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2009年我国整体出口市场受到阻碍,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2009年美国政府对我国轮胎增收35%进口附加税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轮胎行业产品的出口,还使得我国其他行业出口产品也遭遇到同样的待遇,总的来说,出口企业订单直线下降,利润严重下滑,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部分企业倒闭,失业率提高,还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继轮胎案之后的中国玻璃、无缝钢管等都遭遇无辜调查,影响恶劣,甚至于其他国家也都纷纷效仿,对我国产品不断的采取变相抵制措施,这些行为对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中国影响是极为负面的。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贸易摩擦频发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利于中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2.我国的外部经济风险开始向宏观层面渗透

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在我国与美国的经济往来中,中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影响着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美国对我国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正是为了调整两国间的贸易顺差,维护其在世界市场的支配地位。美国不仅对对中国产品进行贸易制裁,而且在人民币汇率、对华投资、技术出口等领域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施压,影响着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欧盟也对中国产品频繁设限,激化了当地企业与中国相关企业的矛盾,发生了砸店、烧货等事件,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也影响着中国相关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且在欧盟各国家开始形成针对中国产品的“民间壁垒”。再者,中日“政冷”的常态化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两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方面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难度。

3.“中国威胁论”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

由于中国在宏观管理和调控上存在一些问题,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而另外,发达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也是中国遭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的发展,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引来许多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他国的发展及世界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希望借以中国广阔的市场发展其经济,使其成为其成熟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另外,又担心中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的提高,会使得发达国家自身遭受经济发展的障碍。如今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中国威胁论”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

三、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在全球经济危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情况下,仅2010年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中国出口金额12亿美元。而回顾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126亿美元。据WTO统计,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被发起反倾销最多的成员。此外,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高筑绿色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出现了主要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保护主义倾向,限制对基础设施、高新技术、能源、金融等领域的投资,甚至把经贸问题政治化。针对以上新情况,我国应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寻求经济发展之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1.宏观层面--政府

(1)我国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必须联合世界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首先,中国应利用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如联合国、WTO协商机制、G20峰会,与其他经济大国进行充分沟通,坚决反对少数国家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遏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争取形成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其次,在制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及采取相关的行为中,应把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尽可能保护我国企业,带动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这样也会在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变得更有力量。最后,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订和修改,争取改变现有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与金融制度安排,推进符合各国利益与多边贸易体制的WTO多哈回合谈判,通过制定和修改多边贸易规则来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2)发挥主导作用,尽快调整、制定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我国政府应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利用其在人才、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加强理论研究,再者考虑到中国的产品质量标准种类多、门槛低、不规范,在当前有关法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下,力使自己的思想脉络与国际思潮保持一致。

(3)加快建设中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虽历史不长,但其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还是在技术法规的合理性方面,其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负面影响更为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加快建设中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完善和提高体制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加强政策的艺术性,进一步地提高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我国应争取通过规则的不断创新,力促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

(4)加强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与FTA建设。当前,区域性贸易集团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其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和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而对区域外国家则实行贸易歧视,不利于区域外国家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我国自身也应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去,争取在贸易自由化的世界浪潮中扩展国家利益的实现范围和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长期性目标。另外,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和发展双边及多边FTA,在区域一体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获利。

(5)完善贸易保护主义立法。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等诉讼中,应认识到我国贸易保护主义立法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而只有我国熟练掌握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及技巧,贸易保护立法更加完善,才能在其他国家向我国提出贸易保护主义诉讼时应对自如,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于保护我国涉诉企业的利益。

(6)引导我国企业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我国企业应认识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又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竞争加剧,最初由发达国家为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而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系列以非关税壁垒为主的保护贸易的措施。我国企业应一方面检讨自身的倾销行为,另一方面应主动参与到贸易保护主义诉讼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得自身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受到公正的待遇。

2.中观层面—行业

中国应该转变观念,要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一方面,对行业协会的定性决不应仅仅将其定义为政府的“二机关”,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独立性与中立性,这样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便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企业的纽带作用,充分代表本行业,为规则的制定,行业自身利益的保护和救济等贡献力量。公务员之家

3.微观层面——企业

(1)充分了解和学习WTO规则和各国的新贸易保护手段。我国企业应充分了解和学习WTO规则和各国的新贸易保护手段,以使在应对和应诉他国企业时,可以避免遭受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贸易壁垒打击。如今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呈现出新的特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更趋复杂性和隐蔽性,我国企业只有通过认识和掌握这些新贸易保护手段和有关贸易调查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对方采取一些不利于我国的保护手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应对和应诉,合理、合法的保护自身权益。

(2)优化出口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第一,我国企业应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改善自身存在的技术含量低、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产业组织分散、企业规模经济性差等状况,改变中国商品低价的形象,并努力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从而占领新兴市场国家的高端市场。第二,我国企业应该正确的看待新贸易保护主义,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数量为目标向效益为目标的转变。第三,我国企业应着眼未来,努力拓宽出口途径、灵活选择生产和销售等,在品牌培育、营销、保护等方面要舍得投入,带动企业出口及长远发展。

(3)团结应对和应诉,避免同行业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当前,在我国行业遭受反倾销指控时,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积极应诉,结果也并不令人满意。事实上,企业若能够团结应对,做好充分准备,胜诉率也应该会有所提高,自身利益也能得到更好的维护。另外,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存在一些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竞销谋取利润,而这样做却使得进口国找到了借口,向我国整个出口行业提起诉讼,使其遭受严重打击。我国出口行业应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协调组织作用,避免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恶性竞争”,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而言,保护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行为究竟应视为贸易保护还是贸易救济,由于标准的选取不一往往不容易得到正确的答案,因此对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不必太纠缠于他方的贸易保护,而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认真的学习并掌握世界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以便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竞争世界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齐洪华: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西方经济,2008年07期

[2]王佃凯: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原因、特点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张晓霞: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J].企业研究,218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5

摘要:近十年来,中美贸易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但在双方贸易额迅速扩大的基础上我国对美贸易顺差明显,且贸易额日趋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频鬓发生,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它必将影响到中美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又有来自内部的原因。因此,就中方而言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要努力寻求一种能够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事件的解决机制。

近两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四起,持续不断,花样不断出新,究其原因多种多样。面对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正确认识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积极探索妥善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途径,将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

一、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

迄今为止,中美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美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贸易额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在中美贸易额扩大的基础上,顺差明显。巨额顺差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曾做出重大贡献,但伴随着巨额的贸易顺差,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并且呈现出了扩大化、复杂化、多样化趋势。

1、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

WTO秘书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连续11年共遭受反倾销案件600多起,仅2004年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涉案金额15亿美元,其中与美国涉案最多。反倾销已成为美国家频繁使用的贸易保护工具。

2、反补贴案件逐渐增多

2004年加拿大连续对我国发起了3起反补贴调查,开创了我国对外贸易领域遭受新的贸易壁垒一反补贴的先河。2005年7月美国众院通过了在对中国商品征收反补贴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反补贴案件逐渐增多。

3、技术壁垒花样不断

技术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限制措施,成为美国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该国产业的锐器,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繁琐的通关程序为手段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我国贸易的约束条件。另外,美国还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电子数据交换手段设置新的技术壁垒。

二、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

当前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贸易摩擦是各种政治、经济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因素,也有内需不足等内部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

1、中美产生贸易摩擦的外部原因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流

随着我国贸易规模扩大和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影响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防范疑虑加重,国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从最早的“军事威胁论”、“安全威胁论”到现在的“能源威胁论”所有这些论调都为外国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舆论支持,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贸易摩擦案件的增多。

而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即在出口贸易推行自由化原则,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因此,当美国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生产竞争力下降,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从而引发贸易摩擦。美国自2001年出现的经济衰退,导致失业人数增多,政府为了得到产业界的支持,加强了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等。加上中国的人世效应,出口快速增长,中国与美国贸易之间的摩擦不可避免的增多了,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2)美国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渐趋于完善,然而仍有许多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入世十年内美国仍可以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根据世贸组织的《反侵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可以不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来比较,这就意味着中国产品将失去相对优势(相对于国内廉价的资源优势),无法与其他国家产品竞争。美国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和经济霸权地位,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一反倾销条款进行滥用,以维护其本国相关产业利益,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中美贸易摩擦。

2、中国经济自身的不足,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然而国内经济发展却是不平衡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这些自身的缺陷,成为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也成为了中国与美国等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1)内需不足拖累了进口增长,扩大了贸易顺差内需不足使得国内企业产生了过剩生产力,增加了出口的压力。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以及中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大众的消费潜能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人们在未来尤其是年老以后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不愿也不敢增加当下的消费,更多的则是储蓄。中国的储蓄率正说明了这一点,储蓄过高,消费明显不足。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就对我国出口形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了中国出口的迅猛增大。而由于内需的不足,进口增长明显滞后,使得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高频率的贸易摩擦。总之内需不足拖累了中国进口的增长,加速了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了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

(2)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特点

根据大卫里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两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生产某种产品具有相列

优势。我国劳动力充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出口产品基本上是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而这些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附加值低,此类产品大量出口给美国产生巨大冲击。美国为维护本国利益,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引发贸易国之间的摩擦。

(3)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的一些不当做法

在中国。许多企业存在着“薄利多销”的传统理念,以及我国长期对外贸企业进行的出口补贴,使得不少企业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对产品定价过低。企业习惯于利用价格战术一窝蜂地降价。相互的竟价不但使得获利空间下降,而且容易还使得国外将其销售行为视为反倾销,这便助长了国外的反倾销势头,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而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时更多则是放弃应诉。

三、建立应对贸易摩擦频发的解决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将会更多的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我国的贸易顺差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贸易顺差导致的贸易摩擦也会持续不断。贸易摩擦的存在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绊脚石”。中美贸易关系如若处理不当,则会影响中美经济的长远发展。

1、应对贸易摩擦频发的外在解决机制

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弱化在过渡期内的“特殊歧视待遇”。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从全局考虑,变相地接受了中国入世15年内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条款,因此我国在反倾销诉讼中常常是以第三国的歧视价格来代替我国的真实价格,使得我国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反倾销一旦发生,则会征收极高的反倾销税。因此我们应当继续深化我国市场体制改革,树立开放的观念,培养创新,逐步扩大开放领域与开放程度,完善我国经济体制。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此外,还要以政府的名义,充分利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资源优势,开展积极的外交,与贸易伙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开创一种双赢的局面,在贸易伙伴当中争取更多的国家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合理地位,大大提高反倾销胜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及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通过各种民间式的渠道向相关国家政府、政要积极展开游说或施压。

2、应对贸易摩擦频发的内在解决机制

(1)扩大国内需求,降低我国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

由于国内需求不足,导致了大量企业在扩大对外出口同时也拖累了中国进口的增加,这一效应导致了中国的更大的顺差,从而导致了贸易摩擦的频发。因此解决内需问题对我国减少贸易摩擦至关重要。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扩大社会保障的受益范围。其中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制,使得人们不必过于担心由于未来的某个突发事件而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减少人们的因预防而持有的货币数量,减少储蓄提高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增加当前消费。其次,应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范围。最后,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通畅的融资多元化渠道。单靠银行间接融资渠道已经满足不了资金市场的需要,必须要发挥直接融资渠道的作用,其中之一便是股市。要充分发挥民间商业信贷的活力。从市场竞争效串角度看,小型的、地区性的民间金融机构通过改善信贷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等几个方面开展竞争。一定程度上也会打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建立并完善有效率的竞争性信贷市场。

(2)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中美贸易摩擦案件中所涉及的产业基本上是那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替代性非常强,其低价值决定的低价格容易被认为是倾销。因此,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工业各部门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生产一批能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中降低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的产品。二是通过新技术运用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在国内外市场上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

(3)加强我国企业“内功”的修炼,转变政府的服务职能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

目录

一、中美贸易的背景和现状

二、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一)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

(二)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不是主要依赖人民币汇率低估来实现的

(三)中美贸易差额不是双方竞争力的真实反映

(四)美国对华逆差程度由于货物贸易统计方法上的差异被明显高估

三、中美贸易关系前景展望

(一)中美双方应坚持对话与合作,妥善化解分歧

(二)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

四、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美贸易的背景和现状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两国贸易额由1979年的20多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659.8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180多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由此可见,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美国失业率较高,美国想通过多出口,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扩大就业,眼睛又盯住人民币汇率,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中美两国在汇率问题上的交锋越来越激烈。最近,130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施压,要求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迫使人民币升值,认为中国和美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和人民币汇率无关,并且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汇率制度的选择都是各国自主决定的事情,是不受其他国家干预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也将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是不容别人干预的。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时机、步骤和幅度,最终将由中国自己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来实施,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从中短期看,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能改变。

二、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一)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

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分工,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比较低,主要满足美国一般消费者的日常需求。2005年至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1%,同期美国贸易对华逆差年均增长21.6%,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时期。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而美国贸易对华逆差下降16.1%。由此可见,贸易流向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而非汇率。

(二)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不是主要依赖人民币汇率低估来实现的

长期以来,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并不是主要依赖人民币汇率低估来实现的。我国的贸易收支盈余虽然较多,但是我们获得的利润较少,我们出口的产品和美国产品交换,处于较大的劣势,例如,一台在美售价约12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中国加工企业仅获取35美元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因此虽“顺差在中国”,但“利益在美国”。

(三)中美贸易差额不是双方竞争力的真实反映

美国出口的主要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附加值高,赚取的利润也较多。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管制,设置多重贸易壁垒,限制美国高技术产品向中国的出口。2007年还将中国单列,专门增加了47个出口管制项目,迫使中国用户放弃进口美国产品。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自美国进口比重从2001年的18.3﹪下降到2009年的7.5%。如果按2001年的进口比例推算,2009年美国对华出口至少损失330亿美元。在美优势产品出口受限的情况下,中美贸易差额不能真实反映双方的竞争力。

(四)美国对华逆差程度由于货物贸易统计方法上的差异被明显高估

造成这种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原产于中国的货物通过其他经济体转口至美国过程中的增值部分被计算为中方顺差;二是在对美加工贸易出口中,美方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国出口报关价格进而推高了中方顺差。

三、中美贸易关系前景展望

(一)中美双方应坚持对话与合作,妥善化解分歧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美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两国的产业范围以及产业等级将会不断的接近,这必将导致两国在经贸领域内的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随之上升。为减少贸易争端,避免中美经贸合作遭遇不必要的伤害,双方应坚持对话与合作,妥善化解分歧,充分利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重要机制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积极利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双方的纠纷和障碍。中方并不回避中美贸易中美方逆差的问题,也在加快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淘汰和压缩落后和过剩产能,实行产业升级与转移,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含量,加强自主研发,培养自主品牌,提高贸易层次,扩大国际市场,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和社会保障,积极扩大内需等等,2009年中国贸易顺差锐减1000亿美元。2010年前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大幅减少50%。中美两国要采取建设性的积极行动,有效解决问题。中国将继续实行进口促进政策,进一步对公众加强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和完善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公务员之家

(二)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

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日用消费品为主,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美国应该取消针对中国实行的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政策,放宽高新技术出口管制是缓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捷径。尽快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进一步完善两国货物贸易的统计方法。那种逼迫人民币升值、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打压中国的出口的行为是损人不利己而且于事无补的。中美双方应共同采取行动,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支持美国企业扩大对华出口,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创造更加公平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双方应共同致力于全球贸易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在多哈回合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拿出更大的诚意和决心,推动商品和资本在国际间有规则地自由流动,提高全球经济的协调与治理水平,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四、结论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最大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美贸易关系注定将变得更为重要,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证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把汇率问题政治化,既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借债消费和失业等问题,对于处理全球财政危机的问题也没有帮助。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美经贸关系将继续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双边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两国经贸合作仍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如果避免把两国经贸关系政治化,实事求是地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平等磋商,妥善解决分歧和实际问题,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惠及两国人民,而且将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和做出更大贡献。希望美国能够以开放的精神维护中美经贸合作,推动两国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相信中美经贸合作一定能排除各种干扰,继续沿着互利共赢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敏.中美贸易关系分析.经济师.2008.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中日关系;经济贸易;现状;影响因素

一、中日贸易现状

纵观近年来各国间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在诸多贸易伙伴国中,日本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关注对象。作为我国近邻,自1972年9月两国经济破冰以来,中日两国就开始建交开展全面的经济合作,截止到2014年日本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则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额均位列第一。

(一)双边贸易规模扩大

从商务部2001年到2014年数据分析,中日经济发展十分稳定,形成良好的贸易合作趋势。总体来说,以2012年为界,2012年以前总量规模都是逐年增加,常年保持20%之上的贸易增速。在2009年,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偶然年度的负增长,但金融风暴过后的2010年双边贸易焕发强大动力,进出口分别增长35%、23%,总体来看,2001年到2012年的12年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增长到近4倍。自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导致中日政治关系几近断交,这种政治冷气候明显蔓延到经济领域,两国双边贸易量在此之后每年缩减,中日贸易关系出现明显下滑信号,态势萎靡。

(二)贸易逆差加剧

2001年到2014年中日贸易数据显示贸易逆差呈明显扩大趋势。虽进口增幅和出口增幅相差不大,但常年维持贸易逆差态势。其中,2001年逆差额为21.5亿美元,到2012年逆差额高为261.6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了12倍。虽然在2012年后两国贸易因政治等原因一时冷却,使得在中国进口猛降,同时出口只是受到微弱影响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贸易逆差在急速缩减,但逆差态势依旧不变。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中日两国紧密的经贸关系来源于中日两方不同优势的要素禀赋和互补性的产业结构,经贸规模则又受制于国内经济和政治外交环境等。

(一)积极因素

1.要素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制约一国以何种角色参与国际分工,其结果是该国贸易生产方式必定倾向于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丰富要素的产品。中国掌握着绝对庞大数量的廉价劳动力,使得我国的劳动密集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极大优势!日本自1970年开始,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就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工业制成品一度称霸全世界,截止到现在制造业一直处于产业链高位。两国要素禀赋带来的贸易分工方式决定了中日贸易有巨大的发展可能性!

2.产业结构互补

中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上。2014年间商务部网站显示中国出口位列前三的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占出口额三分之二,同年中国进口额有近六成左右产品集中于机电、贱金属及制造和化工业。虽然个别行业如机械电子等行业中日贸易也存在竞争性,但日本处于产品研发和设计的上游阶段,而中国则处于原材料的提供方或是产品的组装低档环节。

(二)消极因素

1.迥异的经济发展形势

入世以来中国以举世瞩目的增速赶超其他各国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国际奇谈。入世后我国在实施稳健或积极财政政策同时积极转型产业就结构,需求动力十足。日本则是国内需求萎靡,财政赤字严重,继2008年次贷危机后,日本缓慢恢复的经济再遭2011年日本大地震影响,日本经济一盘惨淡。综上,生产贸易的结果必然是中国对日本的逆差不断增加!

2.不稳定的政治关系

由近两年的贸易额很直观明了地看出政治影响或将成为未来中日经济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2004年日本时任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两国政治紧张同样波及经济,中日双边贸易额虽增长,但对比2003年的高位增长率,2004年当年及之后年份的增幅却黯然失色。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日本出口额也明显缩减。

三、加强中日合作的建议

中日是隔水紧邻的贸易伙伴,未来中日经济合作的空间和潜能仍值得发掘。

(一)转变外贸产品模式

从贸易模式可知,中日双边贸易中中国角色是劳动密集产品的出口方,附加值低,浪费严重,生态压力大等,中国应尽快促使产业结构,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赋予中国制造产品更多价值!

(二)建立多元化外交关系

国家对日政治态度殃及我国对日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贸易”,不能把重心过多过大地放在某一伙伴国身上,我国应进行多元化投资,寻求与其他各国的贸易合作,分散风险。

(三)加强经济贸易对话

中国和日本的双边贸易合作关系对两国的战略规划都意义深远,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两国的政治关系数次冷却甚至断交,双方外交关系千疮百孔。为避免政治因素殃及经济,中日双方都应主动出台措施加强经济合作回话机制,着力经济外交!

参考文献:

[1]徐长文.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促进亚洲一体化进程[J].国际贸易,2013.

[2]王杨阳.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外资,2012.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新西兰;货物贸易;自由贸易协定

一、引言

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认为自由贸易会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市场扩大以及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近年来,基于对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不现实性的理智默认,国家和地区间的各种双边自由贸易安排(盯A)不断涌现。截至2007年7月,成员已经通知WTO的区域贸易安排(R7rAs)有380件。为了顺应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竞争格局,中国逐步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目前,中国正与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商谈11个自由贸易安排。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n’A谈判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产生的。自中新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新西兰在对华经贸方面的“四个第一”格外引人注目;1997年8月,新西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签署双边“人世”协议;2004年4月.新西兰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2004年11月在APEC领导人会}义期间,主席和克拉克总理共同对外宣布,启动中新n’A谈判。这在发达国家中是第一个;在历经3年15轮艰苦磋商后,中新两国于2008年4月7日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这将进一步深化两国的传统友谊,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中国一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可行性分析。樊英(2005)借助一般均衡的三维APG模型预测了建立FTA给两国带来的静态和动态经济效应;朱颖(2006)定性分析了中新FTA对两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均得出中新两国都将从中受益的结论。二是考察两国具体农产品的贸易状况。宣亚南(2006)分析了园艺产品和乳制品及蛋类,彭可茂(2006)、刘李峰(2006)分别研究了水果和奶制品,结论显示双方在这些产品上互补性明显,贸易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较大。上述研究在双边贸易结构上的解释力较弱,而农产品亦不能完全替代两国贸易的全部特征。为更好地分析双方合作的基础和潜力,厘清贸易利益之所在,笔者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详细研究中国和新西兰的货物贸易特征①,为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

二、中新货物贸易的总体状况

1.贸易规模

15年来,中国与新西兰货物贸易始终保持较快增长。1992年贸易额仅为3.66亿美元,2006年达到29.34亿美元,是1992年的8倍多,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由1992年的0.87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6.20亿美元,增长了17.62倍。同期.中国从新西兰的进口则由1992年的2.79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4亿美元,增长了3.71倍,之后两年略有下降。在出口增速明显快于进口的基础上.两国的贸易地位发生了转变,中国从净进口方变为净出口方。1992—2004年。中国在中新货物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逆差额在0.67—3.36亿美元问起伏不定。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贸易地位发生逆转,当年顺差额为0.27亿美元,2006年顺差额进一步扩大,为3.05亿美元。

2.产品结构

按产品大类来分,工业制成品是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的主要产品,以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和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为主。2000年以来,这3类产品占中国对新西兰出口货物总额的比重一直在85%以上,2006年更是高达89.50%,显示了极强的集中度。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所占份额逐年升高。由2000年的20.95%上升至2006年的34.89%,成为中国出口新西兰的第一大类产品。相反,杂项制品的比例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48.09%回落至2006年的34.50%。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的份额基本稳定在20%左右。

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国对新西兰出口以84(服装)、76(电信设备)、75(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用设备)等为主。2006年这3类产品占中国对新西兰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7.98%、9.76%、9.1l%。虽然服装所占份额仍最大,但比例在不断降低,而电子和电信设备的比重呈现攀升趋势。此外,金属制品和化学成品在出口中也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集中在2(燃料除外的非食用原料)和0(食品及活动物)上。两类产品在新西兰对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6.66%上涨至2006年的78.65%,出口的专业化程度在提高。其中,非食用原料一直是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最大类商品,比重稳定在40%左右。食品及活动物(以食品为主)的份额上涨较快,南2000年的26.05%上升至2006年的35.68%。

在国际商品标准分类(SITC)二位码下,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包括02(乳品及蛋品)、24(软木及木材)、26(纺织纤维及其废料)等。其中,乳品及蛋类成为新对华出口量最大的产品,2006年高达20.53%。以下依次是木材、纺织纤维,2006年其份额都在10%左右。近年来,纸浆及废纸、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以及部分制成品也在中新双边贸易中占有一定位置。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在下降,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在上升,中国对新西兰的出口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上升,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利益的增加,这也是中国从净进口方转变为净出口方的重要原因。作为进口国,中国从新西兰买进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一方面可以得到相对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国内资源。此外,双边贸易领域不断扩大,交易产品日益多元化,中新两国正逐渐享受贸易带来的福利。

三、对中新双边市场重要性的分析

1.市场份额状况

通过市场份额的横向比较,可以清晰看出一国对另一国贸易的重要性。份额越大,说明越重要;反之则地位较轻。从新西兰方面看。出口曲线变化明显。15年问,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占新西兰总进口的份额增长较快,2006年达到12.19%,是1992年2.64%的4.6l倍。另一方面,进口曲线相对平缓,2000年以后小幅攀升,近几年在5%上下徘徊。从中国的角度观察,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新西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非常少。其中,出口曲线稳中微升,由1992年的0.10%增加为2006年的0.17%。相比之下,进口曲线则在起伏不定中逐渐回落。2006年仅为0.17%,较1992年下降了0.18个百分点。目前,中国是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国(9.09%)②、第四大出口市场(5.42%)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12.19%),而新西兰在中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约50位(0.17%)、在出口市场中居第57位(0.17%)、在进口来源地中处于第49位(0.17%)。可见,相较于中国对新西兰的突出地位而言,新西兰对中国的贸易重要性并不高。

2.双边贸易强度

双边的市场份额指数从绝对量角度反映了相互间直接的贸易地位。但i国对i国的贸易重要性还间接地受i国与他国贸易关联强弱的影响。因此,从相对量视角探讨双边关系更有说服力。笔者引入贸易强度指数(tradeintensitvindex,TII),该指数由经济学家A.J.Brown(1947)首先提出,其后经过了KiyoshiKojima(1964)等人的完善和推广,可以作为双边贸易相对动力或阻力的指示器,反映x:二、x:,分别为i国和i国从世界进口K产品的金额,x:为K产品的全球出口总额。贸易强度指数大于(或小于)1,表明双边贸易流量大于(或小于)预期水平,贸易伙伴国具有较重要(次要)地位。考虑到双边贸易的产品集中度非常高,笔者只计算了表1中各产品的贸易强度。中新两国农产品的TII指数大于l,说明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农产品的份额高于同期新西兰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新西兰是中国农产品较为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其中,0(食品及活动物)的进口集中度一直维持在2.50左右,特别是其项下02(乳品及蛋品)的年均指数更是高达5.80,它们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动态上看,所列产品的TII指数都出现了趋势性回落,2’(燃料除外的非食用原料)和26(纺织纤维及其废料)的指数甚至降到l以下。因此,虽然中新在农产品上有较紧密的联系,但紧密的程度在降低,新西兰对华贸易在部分农产品上的重要性正逐步减弱甚至消退。

新西兰从中国进口工业品及其项下产品的TII指数均大于l。显示了中国市场对新西兰工业品进口的重要性很强。其中比较突出的有8(杂项制品)、77(电力机械、器具及电气零件)和84(服装)。观察时间序列可以看到,各工业产品的贸易强度指数很不稳定,部分有下降趋势。可以说,中国是新西兰联系较为密切的贸易伙伴,但这一地位并不稳固。

为什么在双边贸易大幅上涨的前提下,中新两国的贸易关联会出现波动甚至弱化呢?笔者认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推进对新西兰出口中国的货物、特别是农产品,有一定的替代和冲击作用。这从近两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农产品份额下降就可见一斑。同时,作为近邻的澳大利亚也开始与中国商谈盯A事宜,澳新两国出口产品的相似度高,竞争异常激烈。即便如此,中国和新西兰仍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四、中新双边产品的互补性分析

理论表明,贸易虽然能够给一国整体带来福利,但也会导致部分利益阶层受损。中国和新西兰在资源察赋上存在差异,其相互间贸易关系的加强必然会加速双方的产业调整。而这一调整对两国造成的影响与双方的贸易互补性紧密相关。如果两国的贸易具有互补性,贸易关系的发展将使两国现有的生产模式得以维持。此时,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与实现规模化生产可以给贸易双方带来较大利益。因此,有必要考察中新两国的贸易互补性。首先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测算两国贸易品的优劣势。如果i国在K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明显,而i国在K产品上的比较劣势明显,则i国与i国在K产品上具有互补性。然后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eomplementarityindex,TCI)进一步验证两国贸易互补的可能空间。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经济学家BelaBalassa(1965)提出的,它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RcA:=(x?/x?)。式中,x?、x:分别为i国和世界的K产品出口额,xf、x:有产品出口额。RCA指数大于1,则表明i国K产品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处于比较劣势。

整体来看④,中国在农产品出口上劣势明显,而新西兰却拥有极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在工业品出口,特别是杂项制品上显现出较强优势,新西兰则不具备。这和两国货物贸易的产品特征基本吻合,也证明了双边贸易结构是符合各自资源禀赋、并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在SITC二位码水平上。11种主要贸易品的RCA指数均呈现一方大于l、另一方小于1的完美互补形态。其中,新西兰在纺织纤维、纸浆和废纸、软木和木材、鱼类、乳品及蛋类等产品上优势尤为突出,RCA指数都在3以上。而中国在这些产品上处于劣势,其优势项目集中在服装、纺织品、EDP及办公设备、电信设备、杂项制造品和金属制品上。图4表明。中新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很少有重叠,两国在不同的领域开展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2.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经济学家PeterDrysdale(1967)提出了贸易互补性指数。该指数在贸易产品的层面把i国的出口专业化模式与j国的进口专业化模式建立了联系。用公式表示为:TcI:=∑lo。×Rxsk×RM《I。式中。的Rxs:、与RcA指数相同,RMs?和RcA有同样的结构,只是采用的是进口数据而不是出口数据,ot表示K产品在世界S部门的出口份额。,因此,贸易互补性指数是用贸易加权的方式描述一个出口国家某个部门的比较优势和另一进口国家同一部门的比较劣势的吻合程度。互补性指数等于l是个界限,如果计算结果大于(小于)l,就说明出口国i和进口国i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比平均水平要高(低)。

总的来说,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两国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但以新西兰为出口国得到的综合指数却小于l。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新西兰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远小于中国在新西兰总出口中的份额。这点从图2和图3可以得到证实,2006年上述比例分别为0.17%和12.19%。周茂荣(2006)计算的2004年中美综合贸易互补指数分别为1.03和1.01⑤,杨希燕(2005)计算的2003年中日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分别为1.02和0.86,王国安(2006)计算的2003年中国出口欧盟的指数为0.99。与三大贸易伙伴相比,中新之间的互补性指数毫不逊色。可以说,中国与新西兰之间存在显著的贸易互补性。

虽然总体上中新两国的贸易呈现出互补性的关系,但这种互补性存在着行业和国别的差异。以中国为出口国的农产品TCI指数只有0.50左右,工业制成品在1.40上下,表明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对新西兰并没有明显的互补性.而]:业品的互补特征显著。与之相反,新西兰作为出口方,其农产品的TCI指数达到5.00以上,工业品的指数只有O.45,其农产品出口对中国的互补性极强,工业品则不明显。这种不一致产生的是由两国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现状决定的。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明显,但农业生产限于技术资金等问题,长期相对落后,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不高;而新西兰是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有“畜牧王国”的美誉,但1-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农产品上,新西兰作为出口方、中国作为进口方的互补性极强;在工业制成品上,中国作为出口方、新西兰作为进口方的互补性很强。

同时,无论哪方为出口国,在矿物和燃料贸易中,两国显然不存在互补性。这是因为,中新两国的矿物和燃料禀赋都很匮乏.比较劣势显著。动态来看,除矿物和燃料外,中新的各项TCI指数都稳中有升,反映出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已呈现出非常稳定的状态,是一种持久的互补关系。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结论如下:第一,中新两国货物贸易增长较快,最显著的变化是中国从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第二,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双边贸易结构正逐步优化;第三,对新西兰来说,中国是其重要的进出口市场,但新西兰在中国贸易中的分量很轻;第四,贸易强度指数显示,中国和新西兰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新西兰是中国农产品重要的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对新西兰工业品进口的重要性也很突出。受东盟和澳大利亚竞争的影响,双边的紧密程度有弱化趋势;第五,RCA指数证明了中新双边贸易结构是符合各自资源禀赋的.同时显示中新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很少有重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第六,在不同行业和国别上,中新的贸易互补性存在差异。两国要素禀赋迥异是其成因。即便如此,中国与新西兰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产业问贸易互补性,稳定而持久。目前,中新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贸易也呈现积极稳定的发展势头。紧密的贸易联系为双边扩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较强的互补性为贸易增长提供了潜能和动力。随着两国市场的相互开放,贸易成本的逐步降低,可以预见,《协议》的签订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深化经贸合作.有效缓解双边贸易紧密度下滑的局面:有利于充分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继续改善双边贸易结构,更好地获得产业问互补带来的调剂余缺、取长补短的贸易利益;有利于双边进行有效沟通和磋商,建立贸易争端鳃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问题;有利于积极发挥示范效应,促使其他西方国家给予中国公正的贸易待遇,推动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澳大利亚与中国的FTA谈判。这些对中新两国是互利共赢的。

注释:

①除特别说明,文中数据均来自uNc0MTRADEDATABAsE,以sITc—REV_3获得。

②括号中均为2006年数据。

③公式是用进口衡量的贸易强度。也可用}“口来衡量,将进口值与fH口值对换即可。

(Dl因版面所限没有报告sI.I’cl位的RcA,如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⑤前一个数字以中国为出口国,后者以他国为}n口阔。下.同。

[参考文献]

康荣平,(2()04)“全球华人资源与巾闰产业发展,”《经济研究参考》第45期。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中俄两国是世界公认的“成长最快的经济体”,2007年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仍继续保持增长。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两个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为两国的商品、资源、技术和资本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中俄经贸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双方应当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潜力,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把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中俄经贸关系发展

(一)中俄贸易发展的几个阶段

1991年至今,中俄贸易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1993年),苏联解体后,两国贸易方式以政府协定贸易和企业间易货贸易为主,1991年双边贸易额为39.0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与上年相比减10.8%;199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8.6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与上年相比增50.2%;1993年达到76.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与上年相比增31.0%。第二阶段(1994~1998年),贸易方式逐渐向现汇贸易过渡,双边贸易额下滑,1994年为50.76亿美元(-33.9%),1995年为54.63亿美元(+7.6%),1996年为68.46亿美元(+25.3%),1997年达到61.24亿美元(-11.2%),1998年降至54.81亿美元(-10.5%)。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双边贸易额止跌回升,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幅31.5%),1999年为57.20亿美元(+10.4),2000年为80.03亿美元(+39.9%),2001年为106.70亿美元(+33.3%),2002年为119.30亿美元(+11.8%),2003年为157.60亿美元(+32.1%),2004年为212.30亿美元(+34.7%),2005年为291.00亿美元(+37.1%),2006年为334亿美元,2007年前9个月就达349亿美元,增幅高达42%。

(二)中俄经济科技合作

在经济科技领域,中俄两国已经建立了全方位、多管道、多层次的合作格局。

1、投资合作。截至2005年底,中国在俄投资项目共657个,协议投资额约9.77亿美元。投资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俄罗斯在华投资项目1849个,合同投资额约14.05亿美元,实际投资额约5.41亿美元。俄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投资合作是发展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只有扩大相互投资,才能拉动两国贸易大幅度增长,2003年,在俄罗斯境内有由中国商务部批准的中国资本参与的企业482家,这些企业的双边投资总额为3.25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07亿美元。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贸易、微电子技术、通信、制衣、家电组装、公共饮食、木材加工、农业等领域。据中国方面统计,截至2003年1月1日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有俄罗斯资本参与的企业共1413家,俄罗斯在中国的累计投资额为3.032亿美元。2004年在中国境内新建有俄资参与的企业116家,增长8.9%。俄罗斯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核电、汽车和农机组装、化工、建筑等领域。俄资在这些项目上的合同金额为6.74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3亿美元。近年来两国采取了包括建立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在内的多种合作方式,推进中俄投资合作。在第一、二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上双方共签约19个项目,中方投资总计21.5亿美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既为俄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进一步增强了双方深化投资合作的信心。在第三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上,中俄双方又签约了10个项目,涉及矿业开采、森林工业、汽车装配与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方协议投资额达10亿美元。中国在俄罗斯的最大的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13.46亿美元的“波罗的海明珠”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该项目由上海实业集团牵头、多家上海企业参与。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对俄累计投资额将达到120亿美元。

2、科技合作。两国政府鼓励国家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领域进行长期合作。多年来,双方在激光、超导、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首先,两国政府积极发挥指导和推动作用。在两国政府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立了科技合作分委会,在分委会框架下成立了创新合作工作组、重点院所合作工作组和军转民技术合作工作组。1997~2005年,共有300多项目列入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涉及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包括精密机械、机器人)、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光电子、网络技术、超级计算机研制)、新材料(包括纳米材料)、冶金、能源动力、高能物理(大功率激光器、核物理)、海洋(包括造船、渔业)、天文、地质、矿业、地震、遥感、水利、石油、化工、农业(农业栽培技术)、医药(SARS等病毒性传染病防治)、生态等诸多领域。其次,在两国有关部委间进行对口的合作,尤其是在核能、航空、航天、电信、船舶、电力、环保、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已呈稳步发展的势态。此外,联合建立科技园区以及民间科技合作,均取得较好的结果。联合建立科技园区是中俄科技合作形式的创新。双方在中国境内建立了“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和“黑龙江中俄科技及产业化合作中心”三个部级高科技合作基地。“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先后从俄罗斯以及其它独联体国家引进高新技术项目80个,其中6个项目建成投产,9个项目开工建设,逐步形成了新材料、机电设备、生物制药和高效农业四个产业合作重点。“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同俄方合作生产聚四氟乙烯,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左右,并向欧、美、日出口。中俄在这一基地的合作已从氟化工向人工晶体、工程塑料、复合肥等领域拓展。“黑龙江中俄科技及产业化合作中心”合作的领域宽广,形式多样,成果显着。

3、工程项目合作。随着双方一系列经贸协议的签署,两国的大中型企业在经贸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显着增强,工程项目合作不断增多并且跨越了两国的许多重要领域。例如,中国石油总公司2002年1月份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气和输至上海工程的45%交给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公司承包,这是俄罗斯大型企业打入中国市场的重大举措;俄国防出口公司与中国签署了向中国出售两艘“现代”级驱逐舰总价值14亿美元的合同;中俄政府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江苏田湾核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核电站一号核岛安全壳已经封顶;关于铺设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输油管道,俄联邦生态、技术及核监督局的专家委员会,于2006年3月3日批准了修建这一项目。这一输油管道第一期工程建设将于2008年11月完工。石油运送到太平洋沿岸后,将通过载重量30万吨的运油船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此外,在斯科沃罗基诺地区(离中国边界60公里),还将修建通往中国的支线输油管道,预计每年可向中国出口3000万吨原油。上述两国的这些合作举措预示着两国大中型企业将成为未来两国经贸关系的主角,并且牵动着两国的重大经济利益,对今后两国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俄双方共签署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5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为27亿美元,在俄人数约2.2万人。中国对俄劳务合作集中在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制衣、医疗及其它服务行业。

(三)能源合作

1、石油。石油领域的合作是中俄能源领域合作的重点。2004年,俄方通过陆路交通向中国出口石油1000万吨,根据协议,未来几年每年向中国输送石油不少于1500万吨。从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沿岸的石油管道“泰纳线”已开始施工。这是中俄能源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泰纳线”全长4000多公里。一期工程将从泰舍特铺设到斯科沃罗季诺,全长2400公里,预计2008年11月完工,届时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根据协议,中国将出资4亿美元,铺设从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支线。也就是说,一期工程完成后,俄罗斯每年通过这条管道向中国输送原油3000万吨。中俄能源合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即从单纯的能源贸易型转向生产加工型转变。根据2006年3月达成的《关于在中国、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则协议》,双方将于今年底在俄罗斯和中国境内各建立石油合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从事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在中国境内开展石油加工和销售业务。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开发东西伯利亚的万科尔油气田和萨哈林大陆架的油气区。

2、天然气。1999年双方签订了管道建设技术经济论证总协议。当时计划铺设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京斯克天然气凝析气田到中国山东,然后到韩国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年输气量为200亿立方米。2006年3月普京总统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天然气将通过新建的“阿尔泰”管道由西伯利亚输至中俄西段边界进入中国新疆,最终与中国的西气东输主管道连接。俄罗斯计划铺设东西两条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按照计划,东西两条管道,从2010年起向中国输送200~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2020年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不少于400亿立方米。

3、核能。根据1992年的协议,俄罗斯援助建设兰州核能浓缩铀工厂,该厂利用俄罗斯设备和工艺对铀进行浓缩。中俄核能合作领域的最大项目是江苏田湾核电站。电站始建于1999年,总投资约265.27亿元人民币。2006年1月第一、二号机组已并网发电,两台机组发电能力为212万千瓦。这将使中国核电装机总容量提高30%。目前俄方正争取参加第三、第四号机组的建设。江苏田湾核电站第一期工程为中俄今后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中俄在核能合作方面亦有很大潜力。按中国发展核电站的计划,今后15年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应堆。俄罗斯准备积极参与,现在俄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正与美国西屋公司和法国海法公司竞标中国四座核反应堆工程。

4、电力。上世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用于8个热电站的1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10万千瓦,总价值为20亿美元。2005年7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就输电方式、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2006年3月,双方又签署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协议》。今后在电力方面的合作,设想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扩大边境输电规模,到2008年由俄远东向中国黑龙江省输电,钲输送36亿~43亿千瓦时;第二阶段,到2010年向中国辽宁省电网输电,年供电量为165亿千瓦时—180亿千瓦时;第三阶段,到2015年由俄远东向中国东北、华北输电,年输电量为300亿千瓦时。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和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输电中国的谈判已进行多年。为此,将架设长度约2600公里的600千伏高压直流电的输电线,年输电量将达200亿千瓦时。目前合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二、中俄经济科技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近年来增长很快,但总量不大

2006年俄中贸易再创新高,达360亿美元。照此发展,2010年双边贸易额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是完全能实现。但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中俄贸易的比重只占2%左右。2005年俄中贸易额达到290亿美元,而中国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额却达到2170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额也达到2110亿美元。虽然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俄罗斯第4大贸易伙伴,中俄双边贸易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尽管如此,双边经贸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二)贸易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中俄两国的商品贸易结构与两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对俄出口主要以纺织和轻工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鞋类商品占中国对俄出口额的70%以上。中国自俄进口主要以原材料商品为主,其中燃料能源产品、钢材、化肥、原木及有色金属及其制品、机器制造及运输工具、化工产品、贵重金属及其制品、原木及纸浆制品占了自俄进口总额的近70%。由于两国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短期内,中俄两国商品贸易结构还难以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仍将是中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俄方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商品的附加值均较低,贸易规模的扩大将主要依靠数量的增加。改善贸易结构,特别是提高机电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已经成为我国对俄经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2006年中俄贸易额猛增37%,其中能源贸易的拉动作用最为显着。但是,能源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具有不可持续性,同时还受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制约。如果中俄贸易结构不能实现多元化,一旦原材料商品价格下跌,或原油价格继续上升,中俄贸易额很难保障这一增长速度。

(三)贸易逆差问题

在两国贸易中,俄方一直处于大量顺差,中方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且随着贸易额的不断上升,逆差也会进一步的扩大。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及进口所造成的。我国自俄进口的商品是我方短缺、而又需求量较大的资源性商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性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不断的扩大。这对于中国外贸来说,是无力长期承受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也会影响到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四)中俄贸易秩序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贸易秩序的混乱是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又一个障碍。中俄两国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都未形成有效的行业协调和管理机制,两国国内的恶性竞争、低价竞销的现象必然会延伸到对方市场,导致两国贸易条件恶化。包机包税及存在关税和非关税性的贸易壁垒,灰色清关问题等,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加深和规范化。尤其是俄灰色清关未得到有效遏止,中国商品不仅难以通过正规报关渠道进入俄市场,而且灰色清关也给俄方造成了关税和外汇流失、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国内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虽然目前中俄高层重视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也提出了许多措施,但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关键在于依赖市场经济制度的保证。通过制度安排消除两国贸易中的不正常现象,减少两国的贸易纠纷。

三、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战略与决策

(一)以中俄国家年为契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中俄国家年是中俄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和人民发展中俄友好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智能。中俄国家年活动对两国经贸关系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中俄经济工商界论坛、俄罗斯国家展、中俄投资促进周等大型经贸活动盛况空前。仅在中俄投资促进周期间,双方签约投资金额就达10亿美元之多。2006年前9个月,中俄经贸额达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全年贸易额达3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俄在华举行了20多个地区的专项推介会,组成10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中国的吉洽会、哈洽会,双方举办了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俄联邦区在华推介活动等大量高水平、高质量、大规模的务实合作活动,为两国实业界、地方省州接触、洽谈意向提供了难得机会。掀起地方交往的热潮。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经济领域显现出蓬勃生机。根据双方组委会制定的初步清单,2007年的“中国年”活动内容将十分丰富。双方将陆续举办10项部级活动,如中国国家展、中国文化节、中俄立法机构高级研讨会、第二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第四届中俄投资促进会等。发展中俄经贸合作优势明显,前景广阔,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具备市场容量大、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合作机制完善、法律基础坚实等优势。双方企业应把握机遇,推进合作,共谋发展,为巩固和深化双边经贸关系作出贡献。

(二)准确把握中俄市场的特殊性。从俄罗斯市场经济的生长发育过程看,俄罗斯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了,但它不是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而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市场经济。虽然俄罗斯市场经济还没发育成熟,现代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设生成,但市场竞争机制、价值规律已经发挥作用,远比中国彻底。私有财产已经形成,但保障私有财产的严谨的法律体制和机制尚有待出台。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的生长经历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社会”几个历史阶段,才形成了可以自我完善、实行宏观调控的发达资本主义。而俄罗斯,正处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阶段,要达到现达资本主义的程序尚待时日,至少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那种认为可以在俄全面展开正规化的信用证方式贸易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俄转轨初期,中俄双边贸易主要以易货贸易为主。后来,俄出于加快向现汇贸易转变的考虑,实行了限制易货贸易的政策。但在现汇贸易中,由于银行信用度低,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中常用的信用证等支付手段,在俄罗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中俄双边贸易中支付手段严重不足,不仅增大了出口成本,而且增加了出口商的金融风险;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出口时,我国企业主要是与贸易商或规模较大的分销商做生意,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分销渠道直接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而且收款风险较低。但在俄罗斯却难以像开拓西方发达国家市场那样依靠现成的分销商。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到俄罗斯去成立自己的分销企业。由于分销系统不发达造成的这种营销模式,在初期使得中俄贸易的成本相对较高,但从长远看,却给中国的流通企业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巨大机遇,即中国的大型分销企业可能在俄罗斯这个大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分销体系。

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政府管理的不规范性对国际贸易领域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了一批官商勾结的“清关公司”。通过正规途径办理入关手续,进口商不仅要付高额关税,而且还要遭受海关人员的种种刁难和勒索。因通关时间过长,造成进口的中国商品款式过时,被迫降价销售,食品则可能腐败变质而无法上市销售。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俄罗斯的通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目业务、提供运输和办理海关手续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在将货物运抵俄罗斯后,以少报数量或假报品种的方式偷逃关税赚取利润。而中国企业虽可少交些关税,但因拿不到报关单而承担风险。清关公司的盛行,一方面使俄政府税收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也在进口商之间造成了不平等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由于这些清关公司大多具有很强的高官背景,通过清关公司的灰色通关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中国对俄出口政策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同时,在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人员签证、贸易汇兑、结算等多个方面,俄罗斯政策均不稳定,使对俄出口企业面临很高的政策风险。另外,执法人员腐败贪婪,侵犯商家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总之,俄罗斯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其市场具有不规范、不稳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同时,其市场容量大、流通体系落后,也为中国扩大对俄出口,并且在俄建立有效的市场网络提供了机遇。

(三)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战略。

1、扩大机电产品贸易,改善双边贸易结构。照我出口商品占俄同类进口商品的比例排序,我对俄的出口重点集中在轻纺日用品、初级加工食品及个别化工原料上。而俄的进口商品构成却在发生变化,总体趋势是机械设备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日用消费品的份额相应下降。进口品种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俄罗斯已从进口日用消费品为主的阶段转向了以进口机电产品为主的阶段,而我对俄的出口却长年停留在以轻纺产品为主的日用消费品和简单食品的水平上。这两项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出口利润远远比不上机电产品。而且,随着俄消费品市场的日渐饱和,向俄出口低级加工品将越来越困难,利润也将越降越低。因此,我们要扩大对俄罗斯出口,就必须针对俄市场调整我们的出口商品结构。中俄机电制造业各有优长,互补性强,俄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在家电、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双方可确定重点合作领域,推动实施若干个示范项目;同时,将机电产品贸易与技术转让和投资结合起来,带动联合生产加工合作,扩大共同利益,互利双赢。

2、规范双边贸易秩序,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两国政府有关部门要继续强化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法规,创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能力所及的条件下,为两国重点投资项目提供融资和税费等优惠政策,在审批、劳务配额、人员签证、货物通关等方面给予便利。应进一步完善业已建立的中俄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机制。加强“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的相关工作,使之成为两国政府、企业在投资领域相互交流与协调的主要平台,成为推动中俄投资合作的长效助力器。同时,还要加强双方沟通与协调,加强内部监管与整顿,积极引导企业逐步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促进双边贸易稳定发展。双方主管部门要督促和帮助企业落实签约项目,确保取得实效;要保持经常性的对话交流,及时沟通情况,促进双方地方政府和两国企业的往来,并切实解决双方投资合作中的问题。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中俄两国是世界公认的“成长最快的经济体”,2007年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仍继续保持增长。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两个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为两国的商品、资源、技术和资本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中俄经贸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双方应当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潜力,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把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中俄经贸关系发展

(一)中俄贸易发展的几个阶段

1991年至今,中俄贸易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1993年),苏联解体后,两国贸易方式以政府协定贸易和企业间易货贸易为主,1991年双边贸易额为39.0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与上年相比减10.8%;199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8.6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与上年相比增50.2%;1993年达到76.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与上年相比增31.0%。第二阶段(1994~1998年),贸易方式逐渐向现汇贸易过渡,双边贸易额下滑,1994年为50.76亿美元(-33.9%),1995年为54.63亿美元(+7.6%),1996年为68.46亿美元(+25.3%),1997年达到61.24亿美元(-11.2%),1998年降至54.81亿美元(-10.5%)。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双边贸易额止跌回升,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幅31.5%),1999年为57.20亿美元(+10.4),2000年为80.03亿美元(+39.9%),2001年为106.70亿美元(+33.3%),2002年为119.30亿美元(+11.8%),2003年为157.60亿美元(+32.1%),2004年为212.30亿美元(+34.7%),2005年为291.00亿美元(+37.1%),2006年为334亿美元,2007年前9个月就达349亿美元,增幅高达42%。

(二)中俄经济科技合作

在经济科技领域,中俄两国已经建立了全方位、多管道、多层次的合作格局。

1、投资合作。截至2005年底,中国在俄投资项目共657个,协议投资额约9.77亿美元。投资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俄罗斯在华投资项目1849个,合同投资额约14.05亿美元,实际投资额约5.41亿美元。俄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投资合作是发展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只有扩大相互投资,才能拉动两国贸易大幅度增长,2003年,在俄罗斯境内有由中国商务部批准的中国资本参与的企业482家,这些企业的双边投资总额为3.25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07亿美元。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贸易、微电子技术、通信、制衣、家电组装、公共饮食、木材加工、农业等领域。据中国方面统计,截至2003年1月1日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有俄罗斯资本参与的企业共1413家,俄罗斯在中国的累计投资额为3.032亿美元。2004年在中国境内新建有俄资参与的企业116家,增长8.9%。俄罗斯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核电、汽车和农机组装、化工、建筑等领域。俄资在这些项目上的合同金额为6.74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3亿美元。近年来两国采取了包括建立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在内的多种合作方式,推进中俄投资合作。在第一、二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上双方共签约19个项目,中方投资总计21.5亿美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既为俄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进一步增强了双方深化投资合作的信心。在第三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上,中俄双方又签约了10个项目,涉及矿业开采、森林工业、汽车装配与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方协议投资额达10亿美元。中国在俄罗斯的最大的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13.46亿美元的“波罗的海明珠”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该项目由上海实业集团牵头、多家上海企业参与。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对俄累计投资额将达到120亿美元。

2、科技合作。两国政府鼓励国家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领域进行长期合作。多年来,双方在激光、超导、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首先,两国政府积极发挥指导和推动作用。在两国政府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立了科技合作分委会,在分委会框架下成立了创新合作工作组、重点院所合作工作组和军转民技术合作工作组。1997~2005年,共有300多项目列入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涉及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包括精密机械、机器人)、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光电子、网络技术、超级计算机研制)、新材料(包括纳米材料)、冶金、能源动力、高能物理(大功率激光器、核物理)、海洋(包括造船、渔业)、天文、地质、矿业、地震、遥感、水利、石油、化工、农业(农业栽培技术)、医药(SARS等病毒性传染病防治)、生态等诸多领域。其次,在两国有关部委间进行对口的合作,尤其是在核能、航空、航天、电信、船舶、电力、环保、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已呈稳步发展的势态。此外,联合建立科技园区以及民间科技合作,均取得较好的结果。联合建立科技园区是中俄科技合作形式的创新。双方在中国境内建立了“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和“黑龙江中俄科技及产业化合作中心”三个部级高科技合作基地。“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先后从俄罗斯以及其它独联体国家引进高新技术项目80个,其中6个项目建成投产,9个项目开工建设,逐步形成了新材料、机电设备、生物制药和高效农业四个产业合作重点。“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同俄方合作生产聚四氟乙烯,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左右,并向欧、美、日出口。中俄在这一基地的合作已从氟化工向人工晶体、工程塑料、复合肥等领域拓展。“黑龙江中俄科技及产业化合作中心”合作的领域宽广,形式多样,成果显着。

3、工程项目合作。随着双方一系列经贸协议的签署,两国的大中型企业在经贸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显着增强,工程项目合作不断增多并且跨越了两国的许多重要领域。例如,中国石油总公司2002年1月份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气和输至上海工程的45%交给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公司承包,这是俄罗斯大型企业打入中国市场的重大举措;俄国防出口公司与中国签署了向中国出售两艘“现代”级驱逐舰总价值14亿美元的合同;中俄政府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江苏田湾核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核电站一号核岛安全壳已经封顶;关于铺设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输油管道,俄联邦生态、技术及核监督局的专家委员会,于2006年3月3日批准了修建这一项目。这一输油管道第一期工程建设将于2008年11月完工。石油运送到太平洋沿岸后,将通过载重量30万吨的运油船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此外,在斯科沃罗基诺地区(离中国边界60公里),还将修建通往中国的支线输油管道,预计每年可向中国出口3000万吨原油。上述两国的这些合作举措预示着两国大中型企业将成为未来两国经贸关系的主角,并且牵动着两国的重大经济利益,对今后两国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俄双方共签署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5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为27亿美元,在俄人数约2.2万人。中国对俄劳务合作集中在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制衣、医疗及其它服务行业。

(三)能源合作

1、石油。石油领域的合作是中俄能源领域合作的重点。2004年,俄方通过陆路交通向中国出口石油1000万吨,根据协议,未来几年每年向中国输送石油不少于1500万吨。从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沿岸的石油管道“泰纳线”已开始施工。这是中俄能源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泰纳线”全长4000多公里。一期工程将从泰舍特铺设到斯科沃罗季诺,全长2400公里,预计2008年11月完工,届时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根据协议,中国将出资4亿美元,铺设从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支线。也就是说,一期工程完成后,俄罗斯每年通过这条管道向中国输送原油3000万吨。中俄能源合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即从单纯的能源贸易型转向生产加工型转变。根据2006年3月达成的《关于在中国、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则协议》,双方将于今年底在俄罗斯和中国境内各建立石油合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从事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在中国境内开展石油加工和销售业务。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开发东西伯利亚的万科尔油气田和萨哈林大陆架的油气区。

2、天然气。1999年双方签订了管道建设技术经济论证总协议。当时计划铺设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京斯克天然气凝析气田到中国山东,然后到韩国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年输气量为200亿立方米。2006年3月普京总统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天然气将通过新建的“阿尔泰”管道由西伯利亚输至中俄西段边界进入中国新疆,最终与中国的西气东输主管道连接。俄罗斯计划铺设东西两条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按照计划,东西两条管道,从2010年起向中国输送200~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2020年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不少于400亿立方米。

3、核能。根据1992年的协议,俄罗斯援助建设兰州核能浓缩铀工厂,该厂利用俄罗斯设备和工艺对铀进行浓缩。中俄核能合作领域的最大项目是江苏田湾核电站。电站始建于1999年,总投资约265.27亿元人民币。2006年1月第一、二号机组已并网发电,两台机组发电能力为212万千瓦。这将使中国核电装机总容量提高30%。目前俄方正争取参加第三、第四号机组的建设。江苏田湾核电站第一期工程为中俄今后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中俄在核能合作方面亦有很大潜力。按中国发展核电站的计划,今后15年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应堆。俄罗斯准备积极参与,现在俄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正与美国西屋公司和法国海法公司竞标中国四座核反应堆工程。

4、电力。上世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用于8个热电站的1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10万千瓦,总价值为20亿美元。2005年7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就输电方式、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2006年3月,双方又签署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协议》。今后在电力方面的合作,设想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扩大边境输电规模,到2008年由俄远东向中国黑龙江省输电,钲输送36亿~43亿千瓦时;第二阶段,到2010年向中国辽宁省电网输电,年供电量为165亿千瓦时—180亿千瓦时;第三阶段,到2015年由俄远东向中国东北、华北输电,年输电量为300亿千瓦时。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和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输电中国的谈判已进行多年。为此,将架设长度约2600公里的600千伏高压直流电的输电线,年输电量将达200亿千瓦时。目前合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二、中俄经济科技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近年来增长很快,但总量不大

2006年俄中贸易再创新高,达360亿美元。照此发展,2010年双边贸易额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是完全能实现。但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中俄贸易的比重只占2%左右。2005年俄中贸易额达到290亿美元,而中国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额却达到2170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额也达到2110亿美元。虽然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俄罗斯第4大贸易伙伴,中俄双边贸易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尽管如此,双边经贸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二)贸易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中俄两国的商品贸易结构与两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对俄出口主要以纺织和轻工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鞋类商品占中国对俄出口额的70%以上。中国自俄进口主要以原材料商品为主,其中燃料能源产品、钢材、化肥、原木及有色金属及其制品、机器制造及运输工具、化工产品、贵重金属及其制品、原木及纸浆制品占了自俄进口总额的近70%。由于两国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短期内,中俄两国商品贸易结构还难以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仍将是中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俄方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商品的附加值均较低,贸易规模的扩大将主要依靠数量的增加。改善贸易结构,特别是提高机电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已经成为我国对俄经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2006年中俄贸易额猛增37%,其中能源贸易的拉动作用最为显着。但是,能源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具有不可持续性,同时还受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制约。如果中俄贸易结构不能实现多元化,一旦原材料商品价格下跌,或原油价格继续上升,中俄贸易额很难保障这一增长速度。

(三)贸易逆差问题

在两国贸易中,俄方一直处于大量顺差,中方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且随着贸易额的不断上升,逆差也会进一步的扩大。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及进口所造成的。我国自俄进口的商品是我方短缺、而又需求量较大的资源性商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性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不断的扩大。这对于中国外贸来说,是无力长期承受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也会影响到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四)中俄贸易秩序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贸易秩序的混乱是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又一个障碍。中俄两国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都未形成有效的行业协调和管理机制,两国国内的恶性竞争、低价竞销的现象必然会延伸到对方市场,导致两国贸易条件恶化。包机包税及存在关税和非关税性的贸易壁垒,灰色清关问题等,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加深和规范化。尤其是俄灰色清关未得到有效遏止,中国商品不仅难以通过正规报关渠道进入俄市场,而且灰色清关也给俄方造成了关税和外汇流失、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国内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虽然目前中俄高层重视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也提出了许多措施,但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关键在于依赖市场经济制度的保证。通过制度安排消除两国贸易中的不正常现象,减少两国的贸易纠纷。

三、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战略与决策

(一)以中俄国家年为契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中俄国家年是中俄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和人民发展中俄友好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智能。中俄国家年活动对两国经贸关系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中俄经济工商界论坛、俄罗斯国家展、中俄投资促进周等大型经贸活动盛况空前。仅在中俄投资促进周期间,双方签约投资金额就达10亿美元之多。2006年前9个月,中俄经贸额达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全年贸易额达3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俄在华举行了20多个地区的专项推介会,组成10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中国的吉洽会、哈洽会,双方举办了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俄联邦区在华推介活动等大量高水平、高质量、大规模的务实合作活动,为两国实业界、地方省州接触、洽谈意向提供了难得机会。掀起地方交往的热潮。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经济领域显现出蓬勃生机。根据双方组委会制定的初步清单,2007年的“中国年”活动内容将十分丰富。双方将陆续举办10项部级活动,如中国国家展、中国文化节、中俄立法机构高级研讨会、第二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第四届中俄投资促进会等。发展中俄经贸合作优势明显,前景广阔,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具备市场容量大、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合作机制完善、法律基础坚实等优势。双方企业应把握机遇,推进合作,共谋发展,为巩固和深化双边经贸关系作出贡献。

(二)准确把握中俄市场的特殊性。从俄罗斯市场经济的生长发育过程看,俄罗斯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了,但它不是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而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市场经济。虽然俄罗斯市场经济还没发育成熟,现代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设生成,但市场竞争机制、价值规律已经发挥作用,远比中国彻底。私有财产已经形成,但保障私有财产的严谨的法律体制和机制尚有待出台。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的生长经历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社会”几个历史阶段,才形成了可以自我完善、实行宏观调控的发达资本主义。而俄罗斯,正处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阶段,要达到现达资本主义的程序尚待时日,至少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那种认为可以在俄全面展开正规化的信用证方式贸易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俄转轨初期,中俄双边贸易主要以易货贸易为主。后来,俄出于加快向现汇贸易转变的考虑,实行了限制易货贸易的政策。但在现汇贸易中,由于银行信用度低,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中常用的信用证等支付手段,在俄罗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中俄双边贸易中支付手段严重不足,不仅增大了出口成本,而且增加了出口商的金融风险;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出口时,我国企业主要是与贸易商或规模较大的分销商做生意,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分销渠道直接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而且收款风险较低。但在俄罗斯却难以像开拓西方发达国家市场那样依靠现成的分销商。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到俄罗斯去成立自己的分销企业。由于分销系统不发达造成的这种营销模式,在初期使得中俄贸易的成本相对较高,但从长远看,却给中国的流通企业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巨大机遇,即中国的大型分销企业可能在俄罗斯这个大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分销体系。

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政府管理的不规范性对国际贸易领域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了一批官商勾结的“清关公司”。通过正规途径办理入关手续,进口商不仅要付高额关税,而且还要遭受海关人员的种种刁难和勒索。因通关时间过长,造成进口的中国商品款式过时,被迫降价销售,食品则可能腐败变质而无法上市销售。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俄罗斯的通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目业务、提供运输和办理海关手续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在将货物运抵俄罗斯后,以少报数量或假报品种的方式偷逃关税赚取利润。而中国企业虽可少交些关税,但因拿不到报关单而承担风险。清关公司的盛行,一方面使俄政府税收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也在进口商之间造成了不平等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由于这些清关公司大多具有很强的高官背景,通过清关公司的灰色通关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中国对俄出口政策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同时,在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人员签证、贸易汇兑、结算等多个方面,俄罗斯政策均不稳定,使对俄出口企业面临很高的政策风险。另外,执法人员腐败贪婪,侵犯商家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总之,俄罗斯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其市场具有不规范、不稳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同时,其市场容量大、流通体系落后,也为中国扩大对俄出口,并且在俄建立有效的市场网络提供了机遇。

(三)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战略。

1、扩大机电产品贸易,改善双边贸易结构。照我出口商品占俄同类进口商品的比例排序,我对俄的出口重点集中在轻纺日用品、初级加工食品及个别化工原料上。而俄的进口商品构成却在发生变化,总体趋势是机械设备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日用消费品的份额相应下降。进口品种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俄罗斯已从进口日用消费品为主的阶段转向了以进口机电产品为主的阶段,而我对俄的出口却长年停留在以轻纺产品为主的日用消费品和简单食品的水平上。这两项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出口利润远远比不上机电产品。而且,随着俄消费品市场的日渐饱和,向俄出口低级加工品将越来越困难,利润也将越降越低。因此,我们要扩大对俄罗斯出口,就必须针对俄市场调整我们的出口商品结构。中俄机电制造业各有优长,互补性强,俄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在家电、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双方可确定重点合作领域,推动实施若干个示范项目;同时,将机电产品贸易与技术转让和投资结合起来,带动联合生产加工合作,扩大共同利益,互利双赢。

2、规范双边贸易秩序,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两国政府有关部门要继续强化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法规,创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能力所及的条件下,为两国重点投资项目提供融资和税费等优惠政策,在审批、劳务配额、人员签证、货物通关等方面给予便利。应进一步完善业已建立的中俄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机制。加强“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的相关工作,使之成为两国政府、企业在投资领域相互交流与协调的主要平台,成为推动中俄投资合作的长效助力器。同时,还要加强双方沟通与协调,加强内部监管与整顿,积极引导企业逐步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促进双边贸易稳定发展。双方主管部门要督促和帮助企业落实签约项目,确保取得实效;要保持经常性的对话交流,及时沟通情况,促进双方地方政府和两国企业的往来,并切实解决双方投资合作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