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1:03:55

社区就业论文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1

工业化、都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特别是“工资就业”和“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就业问题始终处于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中心位置。(注:R.E.Pahl,"Introduction:WorkinContext",inR.E.Pahled.,OnWork:Historical,Comparative

andTheoreticalApproaches,Oxford:BasilBlackwell,1988,pp.1-13.)就业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最灵敏的指标和晴雨表。就业状况还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影响社会秩序。商贸发达和经济繁荣为就业者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有助于改善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反之,商贸萧条和经济低迷势必导致企业大量裁员,产生庞大的失业大军。不言而喻,无论在什么状况下,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都必然严重威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因而就业问题也就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就业问题的性质由社会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议题。(注:I.T.Sanders,TheCommunity:AnIntroductiontoaSocialSystem,NewYork:TheRonald

PressCompany,1966.)这种关系充分说明,就业议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

社区就业既是个历史概念,又是个新的话题。概括而言,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概念可以从三种角度理解:一是地域社区范围内的劳动就业活动,这是传统和古典的社区就业定义。(注:C.Kerr,LaborMarketsWageDetermination:TheBalkanizationofLaborMarketsand

OtherEssays,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7.)按照这种定义,凡是地域社区范围内的就业均可称之为社区就业。这种定义主要适用于1950年代以前的欧美国家。如果按照这种定义,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二是那些在劳动市场结构中处于次要和边缘劳动市场的就业,这是劳动经济学中盛行的二元劳动市场理论和经济学取向的社区就业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社区”实质上等同于边缘或次要劳动市场,其基本特征是地方取向和低工资就业。这种定义主要盛行于1960年代欧美国家的反贫困之战;三是政府、企业、社区和福利组织在社区层面为难以就业的劣势群体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支持服务。(注:P.Doeringer&M.Piore,InternalLaborMarketsandManpowerAnalysis,NewYork:

Sharpe,1971.)劣势群体是指那些在劳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社会处境的群体,例如失业者、前罪犯、青年人和老年就业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妇女、移民和少数民族等。这是目前欧美国家最流行的社区就业定义,真实反映了1970年代欧美国家重新“发现”和“回归”社区以后的社会状况与就业形势。

本文主要采纳第三种社会政策取向突出的社区就业定义,集中探讨社区就业与劣势群体就业和福利之间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后两种社区就业方式与政策实践相互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目前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之中一个充满争议的热门话题。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就业似乎是目前欧美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及其政策议程中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因为劣势群体的就业与福利问题涉及诸如社会团结与社会分隔、社会整合与社会排挤、社会公平与社会不平等、社会秩序与社会动荡等最重要和最优先的政治议题。(注:G.Room,"SocialExclusion,SolidarityandtheChallengeofGlobalization",Bath:Bath

SocialPolicyPapers,No.27,1998.)简言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角度,无论从社会经济生活,还是从社会管理角度看,社区就业与福利的关系问题都很值得进行研究。

社区就业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社区就业起源于工业化和都市化时代,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性议题。严格说来,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前,并不存在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和全时间的工资就业形式,工作场所和家庭生活在地理空间上完全重叠在一起,自然也无所谓工资就业和失业问题。工业革命和都市化运动彻底改变了传统劳动和生活方式。就业场所与家庭生活发生地理空间上的分离,无薪劳动者变为工资就业者。与此同时,就业场所既是典型的功能性社区,又普遍位于城市地域社区范围之内,社区和就业由此联系在一起,现代社会的社区就业应运而生。但是,长期以来,现代社会的就业问题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的,其核心是劳动市场结构及其运作状况。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能够正常参与劳动市场竞争的普通就业者群体。那些因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地区、国家、身份、身体健康和文化因素而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社会成员及其就业问题则被边缘化,极少有人从社区就业角度探讨劣势群体的就业与福利状况。(注:P.Brown&R.Scase,"SocialChangeandEconomicDisadvantageinBritain",inP.Brown&R.Scase,PoorWork:DisadvantageandtheDivisionofLabour,MiltonKeynes:Open

UniversityPress,1994,pp.1-22.)这意味着传统就业主要关注普通社会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与此同时,针对自由市场失败和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欧美各国政府逐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便缓解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就业问题遂由单纯的市场问题转变为市场、社区与国家的互动关系问题。

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征。18世纪工业化革命开始,特别是由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这是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演变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市场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市场体系尚没有发生结构性分化,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之间的区分尚不清楚。普通社会劳动者与劣势群体之间的区分主要是道德标准,经济和市场标准处于次要地位。例如在18、19世纪,英国政府主要从道德角度,依据有无劳动能力将社会救济对象分为两大类:一是“值得帮助”的人,例如老年人、长期病患者、盲人和精神病人。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即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劳动市场来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需要,因此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社会救济;第二类是“不值得帮助”的人,例如身强力壮的流浪汉、乞讨者、窃贼和前罪犯。他们身强力壮,具有劳动能力。英国政府将他们强行安置到专门设立的就业习艺所和私营企业中就业,主要目的是通过工作救助和以工代赈方式解决他们的救济问题。(注:A.Digby,BritishWelfarePolicy:WorkhousetoWorkfare,London:Faber&Faber,1989.)市场就业和社区就业之间的区分无足轻重。直到19世纪末期布斯的伦敦调查和郎特里的贫困报告出版以后,劣势群体的就业、贫困与生活状况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简言之,1950年代以前,由于劳动市场体系尚不成熟,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组织功能专门化程度有待提高,社区就业与市场就业相互交织、混杂在一起,市场就业基本上等同于社区就业。普通劳动者与劣势群体的区分标准是道德性的,劣势群体主要是以贫困群体形式出现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家尚未承担相应的福利责任,这个时期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相对单纯的市场关系,社会福利关系无足轻重。

1960-70年代,欧美国家劳动市场理论与实践发生重大变化,劣势群体主要集中在次要劳动市场之中,穷人、劣势群体与社区就业议题成为反贫困的主要内容。60年代,欧美国家重新“发现”贫困,与此同时,对反贫困、救济社会劣势群体和劳动市场理论的研究也有重大发展。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市场是整合和统一的体系。但是,当时出现的分隔和二元劳动市场理论则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劳动市场并不是单一和统一的体系;劳动市场由主要与次要、基础与边缘两部分组成;主要劳动市场工资收入较高,就业稳定性高,职业声望与地位较高,以技术和管理性就业岗位为主。与此相反,次要劳动市场为低工资就业,就业稳定性较低,职业声望和地位也较低,以体力和服务性就业岗位为主;贫困成因主要是缺乏就业机会和低工资就业,因此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较好的就业岗位便成为缓解贫困的根本对策。(注:P.Doeringer&M.Piore,InternalLaborMarketsandManpowerAnalysis.)分隔和二元劳动市场理论获得欧美学者经验性研究的广泛支持。劳动市场确实好像是分散、分隔和多元的,穷人和劣势群体主要集中在次等和边缘性劳动市场之中。有鉴于此,欧美国家普遍实施全面的反贫困政策,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社区政治参与、收入保障、医疗照顾、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社区服务等等。(注:R.Havemaned.,ADecadeofFederalAntipovertyPrograms:Achievements,Failures,

Lessons,NewYork:AcademicPress,1977.)概括而言,欧美国家反贫困战略的服务项目具有若干基本特征:一是城市社区是组织和实施反贫困项目的社会场域,反贫困服务基本是以社区发展和社区经济发展项目形式提供的,大大强化了社区在就业和福利之间的中介性地位;二是工作与福利关系是反贫困的主题,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业支持服务和收入保障是反贫困服务的主要内容;三是强调在社区层面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调社区对就业议题的积极回应。(注:G.Craig,M.Mayo&N.Sharmaneds.,JobsandCommunityAction,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79.)简言之,在1960-70年代的反贫困之战中,欧美国家的社区与就业、工作与福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发展,社区就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开始在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领域中体现出来。

80年代以来,社区与就业、工作与福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与政策框架下,社区就业真正成为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一个中心主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流行和大都市衰败日趋加剧的背景下,欧美国家似乎重新“发现”了社区,回到社区和社区发展运动似乎将社区重新置于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在经济生活中,海湾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欧美国家失业率大幅攀升,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日趋严峻的失业问题,成为欧美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注:J.A.Chandler&P.Lawless,LocalAuthoritiesandtheCreationofEmployment,England:

Gower,1986.)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前主要在北欧福利国家中流行的“积极劳动市场理论”逐渐扩散到欧洲大陆,成为欧美国家主流的理论思潮之一。积极劳动市场政策是指那些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与功能,主张国家、工会和企业三方合作,消除就业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减少和预防失业,保障社会劳动者高比例就业参与和较高程度社会平等的制度性安排。(注:L.Calmfors,"ActiveLabourMarketPolicyandUnemploymentxiǎn@①FrameworkfortheAnalysisofCrucialDesignFeatures",OECDEconomicStudies,

No.22,Spring1994.)这种理论的独特之处有三:一是劳动市场的结构性不足可以通过政府、雇主和工会等多种社会力量而完善;二是为社会劳动者和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远比给他们提供社会救济和失业津贴要好;三是劳动市场不是单纯的经济性机制,而是社会性机制。与此同时,70年代末期英美右派上台执政,其打碎福利国家和削减福利开支,将市场机制引入福利供应,普遍推行“由福利到工作”的福利制度改革,再次将社区就业推到欧美国家核心政策议题的位置上来。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社区就业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劳动市场与社区、工作与福利、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加自然紧密;二是社区就业普遍成为欧美国家地方政府议事日程的优先领域,在社区层面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核心议题;(注:OECD,CreatingJobsattheLocalLevel,Paris:OECD1985.)三是社区就业成为欧美国家地方和社区经济发展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注:S.Wismer&D.PelI,Community-basedEconomicDevelopmentinCanada,Ontario:FivePress,1981.)四是社区就业、社会排挤和社会整合议题成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社区与就业、就业与福利的交会点。简言之,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福利政策改革使人们重新聚集古老的社区就业议题。(注:OECD,CommunityBusinessVenturesandJobCreation,Paris:OECD,1984.)而且,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政策与实践也取得了宝贵经验。

社区就业模式与基本经验

社区就业既是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福利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的基本途径,还反映了市场、社区、国家、家庭和个人互动关系模式的最新发展趋势。19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低迷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处境下,欧美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出于不同动机,“不约而同”将关注点聚集于社区就业。其中,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泉,旨在通过在社区层面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来解决经济性的失业与消费问题。社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福利对象的福利依赖,增强福利对象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工作激励和社区就业使福利依赖者转变为“积极公民”,同时复兴衰败的城市邻里和地方社区,增强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尽量在社区层面满足穷人和劣势群体的基本需求。显而易见,社区就业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而且意味着市场、社区、国家、家庭和个人互动关系模式的变化,说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成为社会政策的首要目标。(注:OECD,Family,MarketandCommunity:EquityandEfficiencyinSocialPolicy,Paris:OECD,

1997.)简言之,社区就业理论、政策与服务的发展是欧美国家的福利文化转趋保守、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福利制度改革创新的产物。

社区就业政策和服务的社会政策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整合,创造就业机会和繁荣经济的经济政策目标处于次要和辅助性地位。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社会不平等程度显著提高,社会群体、社会阶级之间相互分隔和潜在冲突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加强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提高社会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切的优先政策议题。(注:W.Beck,L.VanderMaesen&A.Walkereds.,TheSocialQualityofEurope,London:

KluwerLawInternational,1997.)形形色色和数量庞大的劣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需要满足尤为引人注目。欧美国家劣势社群的类型和构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社会中低下阶层、边缘群体和受压迫群体。美国的劣势社群主要是内城贫民区中的阶级下阶层(underclass)、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少数民族、女性、亚裔、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美国人、老年人和退休人员、同性恋者和妓女、短期和长期失业者、福利依赖者、单亲父母、未婚母亲、前罪犯和吸毒者。(注:W.J.Wilson,TheTrulyDisadvantaged:TheInnerCity,theUnderclass,andPublicPolicy,

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3,143.)劣势群体、少数族裔和女性群体有时是相互重叠的。依据美国劳动部的定义,劣势群体是指那些没有适当就业的穷人和那些(1)中途退学者,(2)小于22岁的人,(3)45岁或以上的人,(4)残疾人,(5)就业遇到特别困难的人。(注:P.RPinto&J.O.Buchmeier,ProblemsandlssuesintheEmploymentofMinority,

DisadvantagedandFemaleGroups:AnAnnotatedBibliography,Minneapolis:IndustrialRelationsCenterUniversityof

Minnesota,1973.)英国支持性就业专家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认为,那些因个人特质影响他们就业能力和面临就业困难的人处于“就业劣势”的状况,就业劣势的基本类型包括肢残者、长期病患者,精神病人、盲人、酗酒者、罪犯、单亲家庭、劣势年青人、老年工作者、少数民族、无家单身者和长期失业者。(注:B.Bridge,"EmploymentServicesfortheDisadvantaged:AReporttothePersonalSocial

ServicesCouncilonCurrentNeedsandProvisionIncludingaStudyofSupported

Employment",London:PersonalSocialServicesCouncil,1977.)劣势群体通常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市场,或是获得较好的就业岗位,普遍处于边缘性劳动市场和低工资就业状态。因此,如何创造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多适合劣势群体的就业岗位,以便缓解贫困,增强社会融合与社会团结,实现各阶层和睦相处,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与社会质量,便成为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政策的优先领域和核心政策目标。

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模式多种多样,反贫困战略、社区经济发展、社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四种主要模式。反贫困战略模式主要盛行于6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缓解贫困,就业途径主要是福利项目,就业者主要是穷人,工资收入主要是辅助性的,就业性质以福利性为主,经济性为辅;(注:R.Havemaned.,ADecadeofFederalAntipovertyPrograms:Achievements,Failures,

Lessons.)社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流行于70年代,政策目标是通过社区经济发展实现社区综合发展,就业途径主要是社区兴办的社区型商业与服务企业,就业者主要是普通社区成员和劣势群体,工资收入是就业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就业性质主要是经济性的;(注:D.Fasenfested.,CommunityEconomicDevelopment:PolicyFormationintheUSand

UK,London:MacmillanPress,1993.)社区企业模式出现于8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社会整合,就业途径主要是拥有社会目的的私营企业,就业者主要是难以就业的劣势群体,工资收入和就业机会对就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业性质以社会性为主,经济性为辅;(注:J.Lotz,"CommunityEntrepreneurs"CommunityDevelopmentJournal,24(1),1989,pp.62-66.)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兴旺发达于9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解决失业及其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业途径主要是市场化运作的工商企业,就业者主体是普通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是就业者的主要生活来源,就业性质主要是经济性的。(注:R.P.Gilothed.,Jobsand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iesandPractice,Thousand

Oaks:Sage,1998.)不言而喻,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模式都是高度概括的“理想类型”,实际生活中各种模式常常融合在一起,难以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虽然社区就业模式形式多样,但是各种不同就业模式却反映出某些共同特征:一是就业活动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具有浓厚社会意义与社会功能的社会问题;二是社区就业的社会环境与制度背景是地方经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三是社区就业活动与政策的社会目标清楚明确,无论是缓解贫困、社区综合发展,还是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社区就业活动与政策设计都起源于社会关怀,旨在谋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绝大多数人福利的最大化,而且社区就业政策的社会化倾向愈来愈明显,人的发展处于核心地位。

长期以来,社区企业是欧美国家劣势群体社区就业的主要场所,社区商业、社区服务业和社区工业企业是三种主要类型。80年代以来,社会企业逐渐取代社区企业概念,而成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企业理念与政策模式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日趋流行。“社会企业”(socialenterprises)是个宽泛的概念,泛指那些按照企业方式组织与运作,主要社会目的是为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就业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社会经济生活,并且从事商品与服务供应的私营企业。按照OECD专家的界定,社会企业泛指所有依据企业战略组织,但其主要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实现某些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并且还具有一种为社会排挤和失业问题带来创新性解决办法的社会经济组织。(注:EOCD,SocialEnterprises,Paris:OECD,1999.)总体来说,欧洲国家的社会企业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例如比利时的社会目的企业,意大利的社会合作社,芬兰的社会公司(socialfirm),法国的工作整合社会企业、协会或合作社,德国70年代称为另类企业(alternativeenterprise),80年代晚期称为地方社区企业,英国的社会企业包括志愿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区商业、信托行和中介劳动市场,加拿大是社会经济企业,而美国则是协会、公司、信托行和社区经济发展公司等。这意味着社会企业并不是社区企业的简单替代者,而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涵、外延与鲜明的社会目的。概括而言,社会企业截然不同于传统社区企业和私营工商企业的基本特征有四:一是社会企业跨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边界,开辟经济资源分配与管理的新模式,企业兼备经济与社会双重特征,形成所谓“第三体系”;二是社会企业主要目的是回应失业和社会排挤问题,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等社会目标处于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因此,在一些欧美国家社会企业又被称为社会目的企业(social-purposeenterprise);三是尽管社会企业以社会目标为主,但是仍然按照企业战略组织、管理与运作,并且提供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四是社会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主要在地方社区为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目标是通过就业为劣势群体增权(empowerment),将他们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因此,某些社会企业又被称为通过工作培训企业(training-through-workenterprises)和工作整合社会企业(workintegrationsocialenterprise)。欧美国家对社会企业普遍采取鼓励、支持和保护政策,其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立法保护,又有政策优惠,既为雇主聘用低技术工人提供薪俸税豁免,又为社会企业提供工资津贴,既为经营者和劣势群体提供专门培训,又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简言之,社会企业是穷人和劣势群体实现社区就业的主要组织载体。社会企业主要特征是非牟利和社会整合的社会目标,以及主要通过社区就业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主流社会的社会功能。

欧美国家社区就业的政策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发挥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反贫困之战”和“福利制度改革”处境下的社区就业项目与服务,改变了福利国家时代有关就业与福利的社会共识,更加强调公民社会权利基础与前提的工作义务。这意味着社区就业打破了以往将就业与福利、国家与市场、社区与就业完全分开的习惯思维,试图确立这些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社区就业指明了欧美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并使工作与福利关系重新成为社会经济政策议程和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在理论层面上,社区就业丰富和发展了就业与福利理论,深化了我们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本质、劳动市场结构与运作模式、贫困和劣势成因、福利依赖与工作动机等复杂现象的认识,不仅为反思福利国家的成败得失与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动力源泉和刺激,而且引发了对福利理论与政策领域一系列基础议题的激烈争论。在政策实践中,社区就业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摆脱贫困、避免社会排挤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从社会与经济两个方面促进和推动了第三部门的发展,造就了大批跨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边界的非政府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有助于社会经济(又称第三部门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欧美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与组织体系的多元化程度。社区就业在相当程度上履行和发挥了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的功能,降低了社会排挤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将穷人和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与正常社会生活之中。

然而,社区就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政策模式也并非十全十美,从一开始就存在许多争论,面临诸多两难选择。首先是有关社区就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基本假设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是围绕贫困和社会劣势成因、福利依赖性质与程度、公民社会权利(福利权利)与工作义务等议题展开的。右倾的政客和学者认为,贫困与劣势成因主要是个人因素,劳动市场结构与运作是有效的,劳动市场能够提供足够数量与质量的就业岗位,穷人和劣势群体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工作动机,缺乏责任感,依赖国家福利生活。而左翼和中间道路的政客与学者则持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见解;(注:V.George&P.Wilding,IdeologyandSocialWelfare,London:Routledge&KeganPaul,

1985.)其次,关于劳动市场结构与社区层次劳动市场功能及角色的争论。60年代以来,人们对社区层次劳动市场的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劳动市场是统一的,另一些人认为劳动市场分为主要与次要、基础与边缘两部分,社区劳动市场基本等同于边缘和次要劳动市场;(注:R.Whipp,"LabourMarketsandCommunities:AnHistoricalView",TheSociological

Review,Vol.33(4),1985,pp.768-791.)第三,社区企业和社区经济发展能否创造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就业机会?欧美学者的经验研究发现,社区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通常是有限的。(注:R.Hopkins,"CommunityEconomicDevelopment:AQuestionofScale",Community

DevelopmentJournal,Vol.30(1),1995,pp.45-64.)劳动市场为劣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的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存在大量就业机会,但是福利依赖者无工作动机的传统说法缺乏经验研究的支持;第四,低工资就业与贫困的关系问题。工资就业的关键是足够的收入和收入保障的标准问题,即就业者可以获得足够的工资收入,用以购买生活所需和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劳动市场的现实状况是,劣势群体通常处于低工资就业状况。低工资就业的负面社会后果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是贫困。欧洲学者的经验研究显示,那些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也处于低工资就业状况,低工资就业是贫困的基本成因。(注:S.Bazen,M.Gregory&W.Salverdaeds.,LowwageEmploymentinEurope,Cheltenham:EdwardElgar,1998.)有鉴于此,近些年来,有关生活工资(lifewage)、基本收入(basicincome)和公民收入(citizenincome)的主张重新流行起来;第五,有关工作福利的争论。70年代以来,为增强福利服务接受者的工作动机,减少国家开支,欧美各国政府普遍推行工作福利服务。工作福利(workfare)是指福利服务对象以工作为前提或条件而获得福利服务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工作福利在许多方面是与社区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并涉及许多核心的理论争论。例如工作福利是违背公民的社会权利,还是增强公民权利中的义务观念,以便使权利与义务之间达致平衡?工作福利目标是规管穷人,还是为穷人和劣势群体增权?工作福利功能有助于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还是使穷人和劣势群体标签化和更加低劣化?总之,社区就业政策与服务涉及众多关键性理论与政策议题,而且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结语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回顾的方式,从社区就业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社区就业与劣势群体的关系、社区就业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社区就业模式与基本经验的层面,从就业与福利、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关系的角度,简要介绍和讨论了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通过这番讨论,希望为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再就业工程”、“社区就业政策”和社区建设运动提供历史借鉴与国际比较视野。虽然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与中国社会迥然不同,但是社区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核心议题,具有普遍的理论内涵与政策意义。欧美国家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可以为我国的就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首先,我们要树立社会政策的观点,改变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就业问题的传统思维,更多地从社会福利角度看待就业问题。因为在社会结构转型的中国社会,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头等重要的政治问题,还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其次,为劣势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工作岗位是最好的社会福利。第三,地方政府和社区在为劣势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的努力中,可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第四,社区就业是缓解贫困与消除社会排挤的主要途径,但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办法。劣势群体的就业与福利问题需要政治制度、经济市场、社会环境、文化模式和个人努力的有机整合。第五,中国企业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应弘扬社会责任意识,非牟利目标和经济效益是可以有机结合的。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2

就业与福利的关系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共同关注的主要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意义与政策意义。劳动就业为社会福利制度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社会福利为经济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者互为前提,相得益彰。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地方社区层面为劣势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社会排挤与社会分隔,实现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19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重新“发现”和“回归”社区,使社区就业与福利的关系成了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一个核心议题。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回顾的形式,利用欧美学者与相关机构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欧美国家,特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以便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和方兴未艾的“再就业工程”提供一些相关的思想路径和实践经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业与社区就业

工业化、都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特别是“工资就业”和“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就业问题始终处于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中心位置。(注:R.E.Pahl,"Introduction:WorkinContext",inR.E.Pahled.,OnWork:Historical,Comparative

andTheoreticalApproaches,Oxford:BasilBlackwell,1988,pp.1-13.)就业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最灵敏的指标和晴雨表。就业状况还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影响社会秩序。商贸发达和经济繁荣为就业者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有助于改善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反之,商贸萧条和经济低迷势必导致企业大量裁员,产生庞大的失业大军。不言而喻,无论在什么状况下,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都必然严重威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因而就业问题也就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就业问题的性质由社会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议题。(注:I.T.Sanders,TheCommunity:AnIntroductiontoaSocialSystem,NewYork:TheRonald

PressCompany,1966.)这种关系充分说明,就业议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

社区就业既是个历史概念,又是个新的话题。概括而言,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概念可以从三种角度理解:一是地域社区范围内的劳动就业活动,这是传统和古典的社区就业定义。(注:C.Kerr,LaborMarketsWageDetermination:TheBalkanizationofLaborMarketsand

OtherEssays,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7.)按照这种定义,凡是地域社区范围内的就业均可称之为社区就业。这种定义主要适用于1950年代以前的欧美国家。如果按照这种定义,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二是那些在劳动市场结构中处于次要和边缘劳动市场的就业,这是劳动经济学中盛行的二元劳动市场理论和经济学取向的社区就业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社区”实质上等同于边缘或次要劳动市场,其基本特征是地方取向和低工资就业。这种定义主要盛行于1960年代欧美国家的反贫困之战;三是政府、企业、社区和福利组织在社区层面为难以就业的劣势群体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支持服务。(注:P.Doeringer&M.Piore,InternalLaborMarketsandManpowerAnalysis,NewYork:

Sharpe,1971.)劣势群体是指那些在劳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社会处境的群体,例如失业者、前罪犯、青年人和老年就业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妇女、移民和少数民族等。这是目前欧美国家最流行的社区就业定义,真实反映了1970年代欧美国家重新“发现”和“回归”社区以后的社会状况与就业形势。

本文主要采纳第三种社会政策取向突出的社区就业定义,集中探讨社区就业与劣势群体就业和福利之间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后两种社区就业方式与政策实践相互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目前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之中一个充满争议的热门话题。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就业似乎是目前欧美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及其政策议程中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因为劣势群体的就业与福利问题涉及诸如社会团结与社会分隔、社会整合与社会排挤、社会公平与社会不平等、社会秩序与社会动荡等最重要和最优先的政治议题。(注:G.Room,"SocialExclusion,SolidarityandtheChallengeofGlobalization",Bath:Bath

SocialPolicyPapers,No.27,1998.)简言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角度,无论从社会经济生活,还是从社会管理角度看,社区就业与福利的关系问题都很值得进行研究。

社区就业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社区就业起源于工业化和都市化时代,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性议题。严格说来,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前,并不存在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和全时间的工资就业形式,工作场所和家庭生活在地理空间上完全重叠在一起,自然也无所谓工资就业和失业问题。工业革命和都市化运动彻底改变了传统劳动和生活方式。就业场所与家庭生活发生地理空间上的分离,无薪劳动者变为工资就业者。与此同时,就业场所既是典型的功能性社区,又普遍位于城市地域社区范围之内,社区和就业由此联系在一起,现代社会的社区就业应运而生。但是,长期以来,现代社会的就业问题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的,其核心是劳动市场结构及其运作状况。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能够正常参与劳动市场竞争的普通就业者群体。那些因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地区、国家、身份、身体健康和文化因素而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社会成员及其就业问题则被边缘化,极少有人从社区就业角度探讨劣势群体的就业与福利状况。(注:P.Brown&R.Scase,"SocialChangeandEconomicDisadvantageinBritain",inP.Brown&R.Scase,PoorWork:DisadvantageandtheDivisionofLabour,MiltonKeynes:Open

UniversityPress,1994,pp.1-22.)这意味着传统就业主要关注普通社会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与此同时,针对自由市场失败和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欧美各国政府逐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便缓解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就业问题遂由单纯的市场问题转变为市场、社区与国家的互动关系问题。

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征。18世纪工业化革命开始,特别是由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这是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演变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市场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市场体系尚没有发生结构性分化,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之间的区分尚不清楚。普通社会劳动者与劣势群体之间的区分主要是道德标准,经济和市场标准处于次要地位。例如在18、19世纪,英国政府主要从道德角度,依据有无劳动能力将社会救济对象分为两大类:一是“值得帮助”的人,例如老年人、长期病患者、盲人和精神病人。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即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劳动市场来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需要,因此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社会救济;第二类是“不值得帮助”的人,例如身强力壮的流浪汉、乞讨者、窃贼和前罪犯。他们身强力壮,具有劳动能力。英国政府将他们强行安置到专门设立的就业习艺所和私营企业中就业,主要目的是通过工作救助和以工代赈方式解决他们的救济问题。(注:A.Digby,BritishWelfarePolicy:WorkhousetoWorkfare,London:Faber&Faber,1989.)市场就业和社区就业之间的区分无足轻重。直到19世纪末期布斯的伦敦调查和郎特里的贫困报告出版以后,劣势群体的就业、贫困与生活状况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简言之,1950年代以前,由于劳动市场体系尚不成熟,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组织功能专门化程度有待提高,社区就业与市场就业相互交织、混杂在一起,市场就业基本上等同于社区就业。普通劳动者与劣势群体的区分标准是道德性的,劣势群体主要是以贫困群体形式出现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家尚未承担相应的福利责任,这个时期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相对单纯的市场关系,社会福利关系无足轻重。

1960-70年代,欧美国家劳动市场理论与实践发生重大变化,劣势群体主要集中在次要劳动市场之中,穷人、劣势群体与社区就业议题成为反贫困的主要内容。60年代,欧美国家重新“发现”贫困,与此同时,对反贫困、救济社会劣势群体和劳动市场理论的研究也有重大发展。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市场是整合和统一的体系。但是,当时出现的分隔和二元劳动市场理论则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劳动市场并不是单一和统一的体系;劳动市场由主要与次要、基础与边缘两部分组成;主要劳动市场工资收入较高,就业稳定性高,职业声望与地位较高,以技术和管理性就业岗位为主。与此相反,次要劳动市场为低工资就业,就业稳定性较低,职业声望和地位也较低,以体力和服务性就业岗位为主;贫困成因主要是缺乏就业机会和低工资就业,因此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较好的就业岗位便成为缓解贫困的根本对策。(注:P.Doeringer&M.Piore,InternalLaborMarketsandManpowerAnalysis.)分隔和二元劳动市场理论获得欧美学者经验性研究的广泛支持。劳动市场确实好像是分散、分隔和多元的,穷人和劣势群体主要集中在次等和边缘性劳动市场之中。有鉴于此,欧美国家普遍实施全面的反贫困政策,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社区政治参与、收入保障、医疗照顾、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社区服务等等。(注:R.Havemaned.,ADecadeofFederalAntipovertyPrograms:Achievements,Failures,

Lessons,NewYork:AcademicPress,1977.)概括而言,欧美国家反贫困战略的服务项目具有若干基本特征:一是城市社区是组织和实施反贫困项目的社会场域,反贫困服务基本是以社区发展和社区经济发展项目形式提供的,大大强化了社区在就业和福利之间的中介性地位;二是工作与福利关系是反贫困的主题,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业支持服务和收入保障是反贫困服务的主要内容;三是强调在社区层面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调社区对就业议题的积极回应。(注:G.Craig,M.Mayo&N.Sharmaneds.,JobsandCommunityAction,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79.)简言之,在1960-70年代的反贫困之战中,欧美国家的社区与就业、工作与福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发展,社区就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开始在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领域中体现出来。

80年代以来,社区与就业、工作与福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与政策框架下,社区就业真正成为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一个中心主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流行和大都市衰败日趋加剧的背景下,欧美国家似乎重新“发现”了社区,回到社区和社区发展运动似乎将社区重新置于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在经济生活中,海湾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欧美国家失业率大幅攀升,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日趋严峻的失业问题,成为欧美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注:J.A.Chandler&P.Lawless,LocalAuthoritiesandtheCreationofEmployment,England:

Gower,1986.)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前主要在北欧福利国家中流行的“积极劳动市场理论”逐渐扩散到欧洲大陆,成为欧美国家主流的理论思潮之一。积极劳动市场政策是指那些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与功能,主张国家、工会和企业三方合作,消除就业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减少和预防失业,保障社会劳动者高比例就业参与和较高程度社会平等的制度性安排。(注:L.Calmfors,"ActiveLabourMarketPolicyandUnemploymentxiǎn@①FrameworkfortheAnalysisofCrucialDesignFeatures",OECDEconomicStudies,

No.22,Spring1994.)这种理论的独特之处有三:一是劳动市场的结构性不足可以通过政府、雇主和工会等多种社会力量而完善;二是为社会劳动者和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远比给他们提供社会救济和失业津贴要好;三是劳动市场不是单纯的经济性机制,而是社会性机制。与此同时,70年代末期英美右派上台执政,其打碎福利国家和削减福利开支,将市场机制引入福利供应,普遍推行“由福利到工作”的福利制度改革,再次将社区就业推到欧美国家核心政策议题的位置上来。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社区就业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劳动市场与社区、工作与福利、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加自然紧密;二是社区就业普遍成为欧美国家地方政府议事日程的优先领域,在社区层面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核心议题;(注:OECD,CreatingJobsattheLocalLevel,Paris:OECD1985.)三是社区就业成为欧美国家地方和社区经济发展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注:S.Wismer&D.PelI,Community-basedEconomicDevelopmentinCanada,Ontario:FivePress,1981.)四是社区就业、社会排挤和社会整合议题成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社区与就业、就业与福利的交会点。简言之,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福利政策改革使人们重新聚集古老的社区就业议题。(注:OECD,CommunityBusinessVenturesandJobCreation,Paris:OECD,1984.)而且,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政策与实践也取得了宝贵经验。

社区就业模式与基本经验

社区就业既是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福利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的基本途径,还反映了市场、社区、国家、家庭和个人互动关系模式的最新发展趋势。19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低迷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处境下,欧美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出于不同动机,“不约而同”将关注点聚集于社区就业。其中,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泉,旨在通过在社区层面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来解决经济性的失业与消费问题。社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福利对象的福利依赖,增强福利对象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工作激励和社区就业使福利依赖者转变为“积极公民”,同时复兴衰败的城市邻里和地方社区,增强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尽量在社区层面满足穷人和劣势群体的基本需求。显而易见,社区就业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而且意味着市场、社区、国家、家庭和个人互动关系模式的变化,说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成为社会政策的首要目标。(注:OECD,Family,MarketandCommunity:EquityandEfficiencyinSocialPolicy,Paris:OECD,

1997.)简言之,社区就业理论、政策与服务的发展是欧美国家的福利文化转趋保守、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福利制度改革创新的产物。

社区就业政策和服务的社会政策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整合,创造就业机会和繁荣经济的经济政策目标处于次要和辅助性地位。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社会不平等程度显著提高,社会群体、社会阶级之间相互分隔和潜在冲突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加强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提高社会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切的优先政策议题。(注:W.Beck,L.VanderMaesen&A.Walkereds.,TheSocialQualityofEurope,London:

KluwerLawInternational,1997.)形形色色和数量庞大的劣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需要满足尤为引人注目。欧美国家劣势社群的类型和构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社会中低下阶层、边缘群体和受压迫群体。美国的劣势社群主要是内城贫民区中的阶级下阶层(underclass)、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少数民族、女性、亚裔、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美国人、老年人和退休人员、同性恋者和妓女、短期和长期失业者、福利依赖者、单亲父母、未婚母亲、前罪犯和吸毒者。(注:W.J.Wilson,TheTrulyDisadvantaged:TheInnerCity,theUnderclass,andPublicPolicy,

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3,143.)劣势群体、少数族裔和女性群体有时是相互重叠的。依据美国劳动部的定义,劣势群体是指那些没有适当就业的穷人和那些(1)中途退学者,(2)小于22岁的人,(3)45岁或以上的人,(4)残疾人,(5)就业遇到特别困难的人。(注:P.RPinto&J.O.Buchmeier,ProblemsandlssuesintheEmploymentofMinority,

DisadvantagedandFemaleGroups:AnAnnotatedBibliography,Minneapolis:IndustrialRelationsCenterUniversityof

Minnesota,1973.)英国支持性就业专家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认为,那些因个人特质影响他们就业能力和面临就业困难的人处于“就业劣势”的状况,就业劣势的基本类型包括肢残者、长期病患者,精神病人、盲人、酗酒者、罪犯、单亲家庭、劣势年青人、老年工作者、少数民族、无家单身者和长期失业者。(注:B.Bridge,"EmploymentServicesfortheDisadvantaged:AReporttothePersonalSocial

ServicesCouncilonCurrentNeedsandProvisionIncludingaStudyofSupported

Employment",London:PersonalSocialServicesCouncil,1977.)劣势群体通常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市场,或是获得较好的就业岗位,普遍处于边缘性劳动市场和低工资就业状态。因此,如何创造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多适合劣势群体的就业岗位,以便缓解贫困,增强社会融合与社会团结,实现各阶层和睦相处,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与社会质量,便成为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政策的优先领域和核心政策目标。

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模式多种多样,反贫困战略、社区经济发展、社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四种主要模式。反贫困战略模式主要盛行于6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缓解贫困,就业途径主要是福利项目,就业者主要是穷人,工资收入主要是辅助性的,就业性质以福利性为主,经济性为辅;(注:R.Havemaned.,ADecadeofFederalAntipovertyPrograms:Achievements,Failures,

Lessons.)社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流行于70年代,政策目标是通过社区经济发展实现社区综合发展,就业途径主要是社区兴办的社区型商业与服务企业,就业者主要是普通社区成员和劣势群体,工资收入是就业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就业性质主要是经济性的;(注:D.Fasenfested.,CommunityEconomicDevelopment:PolicyFormationintheUSand

UK,London:MacmillanPress,1993.)社区企业模式出现于8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社会整合,就业途径主要是拥有社会目的的私营企业,就业者主要是难以就业的劣势群体,工资收入和就业机会对就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业性质以社会性为主,经济性为辅;(注:J.Lotz,"CommunityEntrepreneurs"CommunityDevelopmentJournal,24(1),1989,pp.62-66.)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兴旺发达于9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解决失业及其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业途径主要是市场化运作的工商企业,就业者主体是普通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是就业者的主要生活来源,就业性质主要是经济性的。(注:R.P.Gilothed.,Jobsand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iesandPractice,Thousand

Oaks:Sage,1998.)不言而喻,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模式都是高度概括的“理想类型”,实际生活中各种模式常常融合在一起,难以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虽然社区就业模式形式多样,但是各种不同就业模式却反映出某些共同特征:一是就业活动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具有浓厚社会意义与社会功能的社会问题;二是社区就业的社会环境与制度背景是地方经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三是社区就业活动与政策的社会目标清楚明确,无论是缓解贫困、社区综合发展,还是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社区就业活动与政策设计都起源于社会关怀,旨在谋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绝大多数人福利的最大化,而且社区就业政策的社会化倾向愈来愈明显,人的发展处于核心地位。

长期以来,社区企业是欧美国家劣势群体社区就业的主要场所,社区商业、社区服务业和社区工业企业是三种主要类型。80年代以来,社会企业逐渐取代社区企业概念,而成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企业理念与政策模式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日趋流行。“社会企业”(socialenterprises)是个宽泛的概念,泛指那些按照企业方式组织与运作,主要社会目的是为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就业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社会经济生活,并且从事商品与服务供应的私营企业。按照OECD专家的界定,社会企业泛指所有依据企业战略组织,但其主要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实现某些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并且还具有一种为社会排挤和失业问题带来创新性解决办法的社会经济组织。(注:EOCD,SocialEnterprises,Paris:OECD,1999.)总体来说,欧洲国家的社会企业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例如比利时的社会目的企业,意大利的社会合作社,芬兰的社会公司(socialfirm),法国的工作整合社会企业、协会或合作社,德国70年代称为另类企业(alternativeenterprise),80年代晚期称为地方社区企业,英国的社会企业包括志愿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区商业、信托行和中介劳动市场,加拿大是社会经济企业,而美国则是协会、公司、信托行和社区经济发展公司等。这意味着社会企业并不是社区企业的简单替代者,而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涵、外延与鲜明的社会目的。概括而言,社会企业截然不同于传统社区企业和私营工商企业的基本特征有四:一是社会企业跨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边界,开辟经济资源分配与管理的新模式,企业兼备经济与社会双重特征,形成所谓“第三体系”;二是社会企业主要目的是回应失业和社会排挤问题,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等社会目标处于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因此,在一些欧美国家社会企业又被称为社会目的企业(social-purposeenterprise);三是尽管社会企业以社会目标为主,但是仍然按照企业战略组织、管理与运作,并且提供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四是社会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主要在地方社区为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目标是通过就业为劣势群体增权(empowerment),将他们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因此,某些社会企业又被称为通过工作培训企业(training-through-workenterprises)和工作整合社会企业(workintegrationsocialenterprise)。欧美国家对社会企业普遍采取鼓励、支持和保护政策,其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立法保护,又有政策优惠,既为雇主聘用低技术工人提供薪俸税豁免,又为社会企业提供工资津贴,既为经营者和劣势群体提供专门培训,又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简言之,社会企业是穷人和劣势群体实现社区就业的主要组织载体。社会企业主要特征是非牟利和社会整合的社会目标,以及主要通过社区就业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主流社会的社会功能。

欧美国家社区就业的政策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发挥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反贫困之战”和“福利制度改革”处境下的社区就业项目与服务,改变了福利国家时代有关就业与福利的社会共识,更加强调公民社会权利基础与前提的工作义务。这意味着社区就业打破了以往将就业与福利、国家与市场、社区与就业完全分开的习惯思维,试图确立这些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社区就业指明了欧美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并使工作与福利关系重新成为社会经济政策议程和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在理论层面上,社区就业丰富和发展了就业与福利理论,深化了我们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本质、劳动市场结构与运作模式、贫困和劣势成因、福利依赖与工作动机等复杂现象的认识,不仅为反思福利国家的成败得失与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动力源泉和刺激,而且引发了对福利理论与政策领域一系列基础议题的激烈争论。在政策实践中,社区就业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摆脱贫困、避免社会排挤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从社会与经济两个方面促进和推动了第三部门的发展,造就了大批跨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边界的非政府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有助于社会经济(又称第三部门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欧美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与组织体系的多元化程度。社区就业在相当程度上履行和发挥了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的功能,降低了社会排挤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将穷人和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与正常社会生活之中。

然而,社区就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政策模式也并非十全十美,从一开始就存在许多争论,面临诸多两难选择。首先是有关社区就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基本假设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是围绕贫困和社会劣势成因、福利依赖性质与程度、公民社会权利(福利权利)与工作义务等议题展开的。右倾的政客和学者认为,贫困与劣势成因主要是个人因素,劳动市场结构与运作是有效的,劳动市场能够提供足够数量与质量的就业岗位,穷人和劣势群体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工作动机,缺乏责任感,依赖国家福利生活。而左翼和中间道路的政客与学者则持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见解;(注:V.George&P.Wilding,IdeologyandSocialWelfare,London:Routledge&KeganPaul,

1985.)其次,关于劳动市场结构与社区层次劳动市场功能及角色的争论。60年代以来,人们对社区层次劳动市场的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劳动市场是统一的,另一些人认为劳动市场分为主要与次要、基础与边缘两部分,社区劳动市场基本等同于边缘和次要劳动市场;(注:R.Whipp,"LabourMarketsandCommunities:AnHistoricalView",TheSociological

Review,Vol.33(4),1985,pp.768-791.)第三,社区企业和社区经济发展能否创造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就业机会?欧美学者的经验研究发现,社区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通常是有限的。(注:R.Hopkins,"CommunityEconomicDevelopment:AQuestionofScale",Community

DevelopmentJournal,Vol.30(1),1995,pp.45-64.)劳动市场为劣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的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存在大量就业机会,但是福利依赖者无工作动机的传统说法缺乏经验研究的支持;第四,低工资就业与贫困的关系问题。工资就业的关键是足够的收入和收入保障的标准问题,即就业者可以获得足够的工资收入,用以购买生活所需和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劳动市场的现实状况是,劣势群体通常处于低工资就业状况。低工资就业的负面社会后果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是贫困。欧洲学者的经验研究显示,那些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也处于低工资就业状况,低工资就业是贫困的基本成因。(注:S.Bazen,M.Gregory&W.Salverdaeds.,LowwageEmploymentinEurope,Cheltenham:EdwardElgar,1998.)有鉴于此,近些年来,有关生活工资(lifewage)、基本收入(basicincome)和公民收入(citizenincome)的主张重新流行起来;第五,有关工作福利的争论。70年代以来,为增强福利服务接受者的工作动机,减少国家开支,欧美各国政府普遍推行工作福利服务。工作福利(workfare)是指福利服务对象以工作为前提或条件而获得福利服务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工作福利在许多方面是与社区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并涉及许多核心的理论争论。例如工作福利是违背公民的社会权利,还是增强公民权利中的义务观念,以便使权利与义务之间达致平衡?工作福利目标是规管穷人,还是为穷人和劣势群体增权?工作福利功能有助于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还是使穷人和劣势群体标签化和更加低劣化?总之,社区就业政策与服务涉及众多关键性理论与政策议题,而且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3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促进群众性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推广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努力办出职教特色,在总结前十届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联合开展20*年(第十一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活动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承办。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论文应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紧密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一个目标、四大工程、四个计划、四项改革等内容撰写。重点主题如下: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巩固和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引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技能型人才和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开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分层次教学,学分制等。

3.创新职业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职业院校在办学思想转变,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等。

4.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中高职衔接等。

5.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6.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学生的德育工作;招生与就业改革,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开展再就业培训等。

7.中外职教比较研究,职教体系、体制、机制比较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引进和运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等。

尤其欢迎就职业教育的全局战略发展和整体改革、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撰写具有一定深度和新思路、新见解、新举措的论文。

二、征文要求

1.每篇论文限选某一具体专题进行深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有必要的事实、数据或典型案例,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借鉴或推广价值。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4

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把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生活观,树立节约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中央书记处也明确要求:“各级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拥有遍布城镇和农村的组织网络优势,运用组织部门长期面向社会开展工作的丰富经验,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007年度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使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建设做贡献,过一个祥和、文明、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根据学校党委、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在院党总支、团总支的总体部署下,学院积极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主题

今年假期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学院今年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的精神实质。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假期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五)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学生充分利用了假期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

四、活动的特点

1、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宣讲活动。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5

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把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生活观,树立节约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中央书记处也明确要求:“各级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拥有遍布城镇和农村的组织网络优势,运用组织部门长期面向社会开展工作的丰富经验,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007年度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使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建设做贡献,过一个祥和、文明、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根据学校党委、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在院党总支、团总支的总体部署下,学院积极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主题

今年假期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学院今年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

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假期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五)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学生充分利用了假期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

四、活动的特点

1、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宣讲活动。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6

一、活动的主题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原创: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经济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繁星计划”基层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基础上,继续利用了寒假的时间,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各方面状况开展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开学后各年级抓紧汇总了有关调查报告,择优上报院团总支参加评奖。

(五)寒假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六)“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挑战杯”山东大学第九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全面展开。参赛学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经济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下学期初,学院将选择部分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备战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活动的特点

⒈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原创: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⒉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⒊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宣讲活动。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7

一、开展1—2次调研活动。组织学会会员代表到企业、社区和厂矿,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在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过程中出现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贯彻劳动合同法的情况,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法的衔接情况等。

二、开展2次学术研讨活动。围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情况,分行业、分系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劳动保障政策理论研讨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企业利益和职工权益的统一问题等。

三、举办1—2期培训班。针对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在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中亟待解决的热、难点问题,组织用人单位劳资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工会干部,并邀请劳动保障业务主管部门领导或劳动保障政策理论方面的专家,采取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举办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知识讲座。

四、开展3—4次宣传咨询活动。编印和制作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宣传资料,积极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到企业、到社区开展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宣传与咨询活动。

五、适时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活动。适时组织会员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先进会员单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学会健康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提高会员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方向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1ooo万户,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o%;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中小企业所吸纳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在2o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其思想观念、技术装备、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首先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

一、战略目标

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这种定位既要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追求目标,起到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又要使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努力实现并能推动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是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目标。就其目标而言.既要与我国国情相符台,又要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相统一;就其动态来看,还要与加入WTO后的世界经济形势相统一。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运动状态支持目标、中小企业运行结果目标、社会效益目标。

(一)运动状态支持目标

这主要是从外部环境来讨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在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大环境系统中才能成长壮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它们是一个弱势群体,更需要系统环境目标的实现才能达到自身运行的结果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因此,运行状态支持目标就自然构成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具体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政府扶持到位政府的政策扶持是一个关系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系统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人才短缺、技术落后,很难与大企业相互抗衡,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发展所必要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这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扶持政策到位目标体现在政府观念的到位、政府身份的到位、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1)政府观念的到位是指政府应改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大中小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等的一员,都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各自的贡献.并且大中小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规模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既定约束条件下资源的配置过程,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都应给予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不能只重视大企业,忽视甚至歧视中小企业。(2)政府身份的到位是指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恰当的角色出现在中小企业面前,不能超越其职权干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的行为应该是:代表和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负责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发展规划和发展产业指导;负责贯彻落实及督促和检查中央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的执行;推动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等。(3)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是指政府制订的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运用政策的行为是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是引导而不是行政干预。

2.社会服务到住由于中小企业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差,一般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满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需要以及实现信息、培训、市场、法律等方面的自我服务,故政府、社会中介机构都要采取措施,以便中小企业能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获得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和信息。(1)以行政区划为载体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政机构1)参与、帮助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中介机构。政策性中介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实施特定政策意图、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可设立提供长期贷款的融资机构、出口担保机构和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注册、信息服务的商会及社区机构。2)根据市场需要由政府协助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投资、咨询、信息、培训等机构。(2)以社区为依托,以民间投资为主体(政府适当资助),建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组织,形成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培训辅导、信息网络、市场拓展、合作服务。3.融资服务中介人到位中小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有资金不足,而光靠自己的信誉和财产抵押难以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就需要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人来协调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鼓励银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中介人可以是中小企业工会组织的代表团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使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帮助中小企业打通筹集资金的渠道,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

(二)运行结果目标

这是从中小企业内部机制来讨论其战略定位。运动状态支持目标只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有利的外部经济条件和环境,要从根本上促进中小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中小企业自身还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机制,具体要实现以下目标。

1.增加数量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在数量上要得到较快的增加。为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在今后10年内应以每年15%~2o%的数量递增为益。

2提高素质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是一个普遍问题,既不利于原有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新企业的创立。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帮助它们提高自身的素质,迅速改变现有这一状况

3.结构合理我国中小企业在运行体系中结构矛盾突出,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都不合理,这是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重要因素,必须迅速突破。我们必须分析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寻找矛盾的焦点,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在2年时间内使三大结构矛盾得以解决,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行结构趋于合理。

4.理顺体制我国中小企业的体制矛盾主要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目前要解决的还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集体企业的体制矛盾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乏,使中小企业运行的效率低下,难以真正发展壮大,所以,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理顺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

这是从中小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益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小企业必然会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但企业的盈利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不能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社会财富的损失反过来又会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以中小企业在运行中所产生的整体社会效益作为中小企业是否得到发展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运行的3个社会效益目标是:增多财富、增加就业、城市化程度提高。首先,中小企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职工收入,这样可以避免社会资本过于集中,促进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均衡分配,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其次,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多,人们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创办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不断强大,扶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最后,中小企业的壮大,就业人口的增加和人们财富的增加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写)扬子回答采纳率:66.1%2008-09-0712:57检举

提问人对(写)扬子的感言:

这是范文么?相关问题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的学习论文怎么写啊??

•工商管理的毕业论文怎么些?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二、战略方向

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缺少对战略方向的阐述显然是不完整的。本文中小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几个具体发展方向。

(一)发展地域特色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El趋激烈的今天,只有具备特色的企业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培育和发展地域特色型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方向。各地应按照市场、资源、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体型企业,通过地域特色形成的产业能带动该地域形成产业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配套型中小企业是指那些为国内支柱型大企业和国外大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可以更好的促进专业分工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

(三)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各国的经验来看,科技型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它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一批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成果,促进一批院士专家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发展就业型中小企业我国的工业不够发达,劳动力富余,就业困难失业人数的增加,会带来巨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不利于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因此,要根据我国各地的特色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富余、下岗职工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还应重点发展社区(村)企业,这些企业立足本地,服务本地,科技水平要求不高,但生产廉价的商品,这也是就业型企业拓展自己发展空间的领域。

(五)发展外向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其发展可以产生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子,使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参与我国的工业建设;②更多地利用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③带动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为增加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更好的条件;④使我国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所以我国应充分利用加WTO的带来的机遇加快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六)发展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在于质量的提高提高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质量的重点是加大企业的改革力度,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放松对它们的限制,让其有自由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为其尽快减负,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平等的一员。

(七)发展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推动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资金来源问题+这类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政府的扶持性资金;二是来自社区内的共同集资。如果地方经济发展较快,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比较容易筹集到资金只要企业的项目有发展前景,比较容易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居民的支持,通过共同集资的形式筹集到所需资本。

参考文献:

[1]李大明.产业结构谓整与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01.(10):41

[2]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茶文化;社会体育教学;思路;应用

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近年来,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是社会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精神文明越丰富、社会关系网越庞大,工作效率就能事半功倍。在这些之外正有一种既健康又能提高成功率的茶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既能使人获得身体健康,又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茶文化的理解。

1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此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为丰富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成熟,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体育修养,实施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就更加迫切。所谓体育修养,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素质,其主要包括自身体质状况、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思维意识等非先天因素的综合素质、修养。

1.1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人们长期饮茶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饮茶从一种习惯,逐渐融入各种文化,并深化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而茶文化中有关道德、礼仪、规范的内容,就形成了茶文化观念。饮茶过程中所伴随的礼仪、规范也就形成了茶文化。而能够与整个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就是茶文化理念。实际上,茶文化观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内涵。

1.2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结合茶文化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茶文化观念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正是茶文化观念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因此,其应用过程中将更具有影响力。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观念,能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对茶文化观念的理解和自身行为的规范。其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都形成了统一的茶文化观念,无论其形式如何不同,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优良道德观念,都能为学生成长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将茶文化观念有效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学习体育提供有益借鉴。在帮助学生掌握优异价值观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最后,将茶文化观念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推动体育被传承、发展。当前教育的最大功效就是不同文化能被继承。因此在继承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前时代特点和丰富元素,实现更大发展。

2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茶文化作为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领域当中的研究重点也在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中演绎着重要的变量和角色。受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各大相关领域关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以来,体育活动及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也慢慢地被体育学研究界所广泛聚焦。茶文化理论与社会体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应用存在于五个领域:分别为体育相关企业领域、社区体育发展领域、健身参与领域、运动员成长领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2.1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企业领域

将茶文化相关理论成果当中的社会关系理论运用在体育企业研究领域是茶文化相关理论宏观方面的一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采取了茶文化理论当中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北体大的著名学者易建东教授则是能够比较早的把茶文化相关理论与体育相关领域相互结合并且进行深入调研的研究者,易建东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茶文化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中,完整而又系统地描述了茶文化理论对我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广泛影响。他认为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茶文化可分为三类:纵向依属茶文化、横向连带茶文化、多向辐射茶文化,其中我们的多向辐射关系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所得到的茶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其次便是我们的纵向依属关系,最后便是我们的横向连带关系。刘河旺等研究学者们在他们的《基于企业茶文化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文章当中,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茶文化与体育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进行了深刻广泛的调研,指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的茶文化充分展现了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与此同时体育用品的产业集群化又增加了体育用品企业之间的茶文化,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之间的茶文化组织结构,为体育商品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外部环境和机会。

2.2茶文化应用于社区体育发展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体育的发展领域研究和茶文化理论中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绝大部分是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的内容。刘艳丽、苗大培在《茶文化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文章中从多角度描述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公共服务体育的关系,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现有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下,在建立社区体育及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等相关方面需要进一步使用茶文化理论。武建文研究员在他的文章《论茶文化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当中指出,茶文化应当充分结合物质和人力资源,茶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支持网络促进着社区体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茶文化通过明确与社区体育机构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帮助加快我国社区体育机构的成长。在武建文研究之后刘红存也发表了观点类似的文章,表示茶文化理论各维度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网络都可以加快社区体育进步和发展。张宪丽研究员在他的《社区体育对茶文化的构造性功能》文章中表示过,社区体育发展不但可以满足社区成员间的基本体育需求,而且促使社区体育群体之间的茶文化的增加。社区体育发展对社区成员之间茶文化的组成和构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人格性网络、削弱人们集体行动困难、发挥茶文化资源配置属性和形成社区互惠规范。

2.3茶文化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结合茶文化微、中观层次的研究,大部分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成果。李洪君在他的《从茶文化的视角看村庄生活中的休闲体育》文章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们也逐渐参与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这也是村民们的一种茶文化形式,促进其向上层社会流动是非常有利于的。赵栩博和张洪顺在他们的《从茶文化视野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文章中指出,不同的学校要解放思想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利用学校的场地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服务场所,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增加自身的茶文化,寻找自身茶文化当中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全信任合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学校在体育场所开放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4茶文化应用于运动员成长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与职业运动员成长领域中的研究和茶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则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获取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内容。厦门大学的徐延辉教授在她的《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的文章中,进一步分析了职业运动员的成功与否与其职业声望和茶文化当中的联系,她表示人力、茶文化互为先决条件,是职业运动员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个研究发现对其他相关联职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他还在《茶文化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出了茶文化理论的有效利用对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运动员们拥有良好的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其有效利用社会关系中的力量促进运动员们个人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2.5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研究是茶文化理论在其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河南大学卢曙光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茶文化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中对235名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指出,茶文化的有效利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的有效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学生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取,尽管普通毕业学生的社会关系十分薄弱可是体育专业的毕业学生相比较而言社会交往能力较强技巧较好,能够充分构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且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当前,针对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应用的研究成果很少,即使寥寥无几的几篇研究文献,中心也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人亚健康问题的关注及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而体育活动与绩效相关联的文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致力于从茶文化的视角去分析社会人的体育参与行为,于理论界来说不仅是一个新兴课题,也是茶文化理论与体育相结合的更深入探索。于现实考虑,从体育参与的入手去探讨社会人增加茶文化的方式也是为制定员工健身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怀华 廖文豪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迎春.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82-284

[2]梁兰颖,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14.

社区就业论文范文篇10

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年。区、市科协的帮助指导下,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市科协“六大”和区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和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示范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促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结合,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区科协以机关作风建设为重点,今年以来。深入开展以“正作风、树形象”解放思想干干净净干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新形象,营造了团结协调、开拓进取、廉洁高效,富有战斗力的集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目标任务明确、活动内容具体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本单位在履行职责、工作创新、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提升干部素质和推进务实作风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围绕中心。

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按照自治区、银川市安排部署,一)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协调人事、农牧、教育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扩大农民就业率。针对区农村产业结构特点,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等方式,重点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妇女骨干、企业员工、专业大户、失地农民举办畜牧、果树、特种水产、蔬菜种植、企管、家政管理等培训班72期,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短期培训2600多人次。

科普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扎实做好“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二)夯实基础。科协努力克服科普宣传资金短缺的不利因素,积极为辖区部分农贸市场和街道社区配备、更新科普宣传设施。一是采取自筹和广泛争取社会资金的方式,拿出部分办公经费,为辖区范围内部分科普宣传画廊和宣传栏进行了内容更新和完善。二是与长城中路办事处协调,为长城中路银凤市场、铁东街天成市场、内分别新建了一部电子科普宣传屏和72块悬挂式科普宣传栏。三是为辖区工人疗养院制作18块护栏式科普宣传栏;四是黄河东路办事处盈南村农民创业一条街兴建了20块橱窗式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屏和科普宣传栏的建设,夯实了科普宣传基础,发挥了科普资源的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科技致富信息、科普常识以及新技术、新品种信息通过科普宣传栏的载体广泛传播,真正使广大农村群众和城镇居民从中受益,得到实惠。

扩大科普工作宣传面。坚持每年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科普活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三下乡”等已成为我区科普教育的平台。2008年科技周、科普日活动期间,三)抓住重点。辖区共有8个科协组织、260名科普志愿者围绕资源节约、环境污染、预防疾病、食品营养与安全、养生保健、防病防灾等内容,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共计举办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16场(次)发放各类科普图书、宣传画册、宣传单8000余册,制作、更新科普画廊400多米,参加科普活动人次近5000人。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抓好科技周、科普日等宣传重点,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科普活动得到辖区群众的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科普宣传活动收到明显的成效。

三、创新工作手段。

区已顺利通过自治区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验收,一)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自治区、银川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各站点信息员均达到四会”要求(会操作、会收集、会分析、会)信息服务站实现“三项功能”服务要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互连网经营信息服务)今年上半年集中对村队干部、党员、种养大户等重点人群进行农业信息获取及、实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常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操作技能的基础培训。通过党员轮训、视频授课等多种形式,咨询、培训人员近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