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3:59

企业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1

关键词:企业生态;绿色企业文化;战略研究

企业生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企业对自身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对企业发展方向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绿色企业文化战略应该在企业生态和企业文化相协调的基础上确立。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生态的关系

企业生态是将自然生态理论应用到企业范畴而产生的概念。企业间也有着和生物间相似的关系。企业间的生态关系和生物间的生态关系一样,各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所在的生态环境。而企业文化具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专属于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层次较为丰富,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几个主要方面。企业文化除了对企业成员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还对企业成员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企业生态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文化。企业家的精神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企业家为了实现企业盈利会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企业精神向企业成员传达一种文化意识,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在优化企业结构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不同企业因其独特的经营背景而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的生态变化,这就促使企业为了适应各种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企业员工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文化的落实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会对员工的实际工作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企业文化具体落实的障碍。企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企业文化的具体践行。制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员工起到一定行为约束的作用。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一种软性制度。企业文化的落实关键在于企业制度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企业文化对企业生态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企业文化也属于企业生态元素的一种。企业文化与企业生态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生态的相互作用中,企业家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文化的落实对组织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企业文化可以体现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生态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体现在企业生存能力的持续性方面,一个是体现在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方面。

二、绿色企业文化战略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生态文化的概念自然而然的产生。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出了绿色企业文化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绿色企业文化具体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企业成员认可并实行、具有一定企业特色的、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绿色企业文化重点关注企业是否能够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承担其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企业活动有直接关系。大多数企业在重视企业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生态进行保护的问题。现在已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应该在对低碳经济和节约能源等方面具有一定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提高自身企业的低碳技术,制定企业低碳经营的具体制度,切实做好低碳战略部署,加快企业的转型速度,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加大绿色文化战略实施的力度。另外,企业还应该在提升自身环保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将绿色企业文化的理念纳入企业文化的范畴,开展有效的企业生态绿色文化的建设,从而使企业文化和企业生态二者协调发展。绿色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理念的践行可以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环保健康的文化氛围,这对企业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争取企业利益之外,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企业的重要责任之一。如果企业只顾企业自身的利益而忽视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的严重后果,这对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了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之外,还要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是否对企业生态和外在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当下的生态环境背景下,绿色企业文化战略的实行势在必行。这是当下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首先,绿色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其次,绿色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同时,还可以将企业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提倡员工重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可以使员工体会到企业对员工生产环境的重视,这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绿色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的树立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绿色企业文化的重点在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绿色企业文化战略的具体落实不但帮助企业在各个生产经营环境都产生一定的绿色管理效应,而且还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计划中,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都被列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因此,绿色企业文化战略是我国当代企业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结语

本文结合当下实际对企业生态和企业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对绿色企业文化战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企业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该在争取企业利益的同时承担起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力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努力推动绿色企业文化战略的具体落实。

作者:时铃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军.基于企业生态的绿色企业文化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2

一、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思考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并倡导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形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习惯。实质上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灵魂。思想认识的高度来自理性思考的深度。我们对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认识,是在几年实践探索中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主要出于以下三点思考:第一点思考:历时5年的企业理念教育为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奠定了基础。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对企业员工有着较强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主要包括企业宗旨、战略目标、企业精神、经营方针、质量方针、服务信条等。在我们公司的发展史上,我们与全市许多兄弟企业一样,曾经下大气力,进行过长达10年的企业精神教育,并坚持把企业精神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常抓不懈,为企业的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拓展,企业原有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企业精神,不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且单一地抓企业精神教育也难以适应企业实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企业精神重新铸造,对企业理念重新整合。于是,从**年开始,在修订原有企业精神、整合企业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在全体职工中深入进行了企业理念教育,为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桩”:一是重树了“创新务实、崇尚科学、拼搏奉献、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二是再造了“浇注精品、发展企业、奉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三是确立了“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创现代化一流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四是制定了“诚信重诺、用户至上、勇于竞争、锻造品牌”的经营方针和“用心浇注您的满意”这一服务信条。

第二点思考:历时8年的形象工程建设为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打造了平台。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在素质的外在表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和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竞争的锐利武器。**年,我们公司曾经发生了几起较大工程事故,一定程度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通过分析事故、总结教训,我们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损害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问题,就要首先从职工队伍的思想上强化形象意识,教育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地以自己言行树企业形象。于是,公司党委从**年开始,在全体职工中组织实施了形象工程,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召开了形象工程理论研讨会。组织开展了“我心目中的五种形象大讨论”,经广泛征集,深入研讨,我们把企业形象界定为“五优形象”,即:优秀的员工形象、优良的产品形象、优质的服务形象、优美的环境形象、优异的管理形象,并对“五优形象”规定了具体内容;二是利用3年时间在全体职工中进行了形象工程主题教育,先后开展了“主人翁意识”和“遵纪守法”两项专题教育。组织了“生产是经营的继续”大讨论,引导广大职工明确了什么是企业形象,为什么要树立企业形象和怎样树立企业形象;三是出台了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规定了司标、司名、标准色和它们的组合规范,统一了司旗、徽标、标牌、工地“七牌一图”、厂服和会议室“一牌、两图、八表”设置标准;四是对所属20个基层单位实行企业形象工程的立项管理,重点抓了确项、定标、明责、举措、考核5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全过程控制。

第三点思考:大政工格局的构筑,为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提供了保证。企业文化战略是一项整体性、综合性和表现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诸如产品和服务质量、领导和员工素质、技术和管理能力、设备和环境改善等,这就需要建立有企业各系统、各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协调运作的格局和机制。近年来,公司党委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主动地与公司行政各系统、部门的工作一起谋划、同步实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融入”中得以加强,在加强中发挥作用,形成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的大政工格局。一是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为主体、党团员和班组政宣员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二是健全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制度完善、运行有序的工作机制,如:健全了一整套包括《政工例会制度》、《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责任制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在内的规章制度,常抓不懈地实施了“党建一四七工程”、“形象工程”和党风廉政建设“苗疫工程”。三是实行了集检查、考核、讲评、奖罚于一体的激励机制,如:坚持实行月自查、季联查、年考核等制度;四是形成了多层次、广角度、高标准、大力度的约束机制,如严格推行了《中港一航局五公司领导干部行为准则》、《党员七带头标准》、《文明航五人行为规范》、《文明航五人服务用语》和《岗位职业道德规范》等。

二、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作法

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企业理念的灌输、企业形象的展示、行为规范的养成、文化生活的熏陶等具体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使企业文化持续不断地转化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深层推动力。为此,公司党委在贯彻《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过程中,制定方案、营造氛围、创新载体,全面实施了企业文化战略,具体作法是:

1、融入中心定方案

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事关企业大局,必须融入企业的总体布局之中,协调运作,同步推进,才能“体魄相附”、“水乳交融”。在谋划战略方案时,公司党委结合市场竞争的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形势,提出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既要“高起点”,又要“迈实步”,围绕大局转、瞄准大局干、服务大局建。党委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五新”目标,即:产品有新拓展、服务有新突破、环境有新改观、职工有新进步、管理有新提升,同时提出要把开拓经营、保证工期、质量创优、安全生产、增加效益等事关企业大局的工作作为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主攻点和着力点。近两年,公司的经营形势严峻,任务缺口大、工程信息少、经营工作成为公司上下极为关注的焦点。在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过程中,公司党委适时开展了形势任务教育,把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向职工交底,发动职工开拓经营,在全公司形成献良策、提信息、闯市场、拓经营的局面。根据职工的建议,公司制定了开拓经营奖励办法,调整了经营格局,确定了开拓新区域、占领新市场的发展战略,广大职工提供信息近百条,20**和2002两年,公司累计承揽大小工程85项,合同总价近7亿元。

2、围绕中心创局面

启动、实施企业文化战略,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开创局面,公司党委坚持把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列为党委的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作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进行研究和部署;编写了企业文化战略宣传提纲发至各单位组织宣讲;印制企业文化建设宣传卡发至全体职工人手一份;举办企业文化基础知识讲座,分层次对领导干部和工人进行系统灌输;召开企业文化战略推进会和交流会,介绍推广好的作法和经验;召开企业文化专题研讨会,研究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还运用各种宣传媒体,从听觉、视觉上形成了耳濡目染的舆论氛围。正是由于这些围绕中心紧、方式方法活、工作内容实的企业文化战略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战略由认识到认可,收到较好效果。

3、突出重点抓载体

实施企业文化战略需要创造方法灵活、内容具体的活动载体。为此,公司党委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探索了一些方法,诸如:

标识展示法。就是在施工现场明显的位置树立醒目的企业形象标识牌,宣传企业的经营范围、装备实力和工程业绩,打好“广告仗”。近年来,不论是山海关船厂十五万吨级修船坞工程,还是秦皇岛港戊己码头工程,或者是葫芦岛渤海造船厂十万吨级船台工程,以及秦山化工码头工程等国家或地方重点项目的施工现场都树立起造型新、内容实、效果佳的企业形象标识牌,既强化了文明施工,又展示了企业形象。

信息反馈法。就是定期走访业主、用户和监理,真心实意地征询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在业主用户心目中形成真诚守信、值得信赖的印象,构建“信息网”。此举深得业主、用户的欢迎,既为公司深交了一批关系融洽的朋友,更为顺利承揽到新的工程打下了基础。20**年以来,公司领导先后13次回访业主用户,累计承揽工程总值5.4亿元。

专题分析法。就是把经营的难点、生产的重点、改革的热点、职工的疑点,作为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切入点”、“融合点”、“着力点”、“突破点”,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发起“攻坚战”。2002年公司承建的秦皇岛港3**矿石码头工程,就是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攻坚战”,实现了13个月高速建成一座20万吨级码头的新纪录。

公益活动法。就是巧用载体、善抓契机,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之机造声势、造舆论,提高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巧唱“借东风”。在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公司在秦皇岛市大型企业中第一个向灾区捐了款,电视台采访了捐款场面,展示了国有企业为国分忧的良好形象。不论是为青年职工举行的集体婚礼,还是为希望工程、市政建设、绿化、教育捐款等公益活动,公司总是抓住时机,邀请电视台、电台和报社的记者进行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效果

企业文化战略一经实施,其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推动力迅即体现,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产品形象有了新拓展。广大职工的“质量创优”、“精品工程”意识进一步增强,努力做到产品无缺陷、操作无误差、服务无投诉,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公司承建的山海关船厂十五万吨级修船坞工程实现了秦皇岛市政府提出的“工期最短、质量最佳、造价最合理”的“三最目标”,**年被评为“中国企业世纪新纪录”;公司承建的秦皇岛港煤四期工程先后被评为**年度部优工程和**年国优银质奖;公司承建的葫芦岛渤海造船厂十万吨级船台工程被评为中港优质砼和**年部优工程;公司承建的秦皇岛港戊己码头工程先后被评为一航局精品工程和部优工程。

2、服务形象有了新突破。广大职工的优质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牢固树立“今天的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等观念,自觉做到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后方为前方服务、领导为群众服务、全员为业主服务。职工的诚信重诺精神赢得了业主用户的信赖,在工地上经常出现业主送表扬信和慰问品的场面。在辽宁绥中36-1油田码头施工中,由于满意的工期和优质的服务,公司被授予“最佳承包商”称号。服务形象的新突破促进了公司公关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公司与业主的合作关系。

3、环境形象有了新改观。创建文明工地和环优单位活动的深入开展,使企业的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公司所有在建工程的施工现场都能按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标准加强管理,统一设置围墙、场门、图牌和标识。外出施工的职工生活区建设尤其是民工宿舍和食堂等也都按照统一规范进行管理,在葫芦岛渤海造船厂施工的葫芦岛项目部基地被驻军誉为“第二个海军大院”。公司先后有5个工地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工地或一航局文明工地。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协同管理;战略类型

企业的协同管理是需要通过特定的管理方式去实现的,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方法,此外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手段。企业的协同管理可分为内部协同管理与外部协同管理两大部分。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自然是保证企业的发展,由此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必须协同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协同管理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协同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在创立之初就会显得没有章法。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在企业成立之后,需要企业战略将企业发展壮大。如果没有企业战略,企业将会是一盘散沙,从而轻易地被其他企业击垮。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互依存,不可分开。文化与战略的协同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企业协同管理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话,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冲突,从而没法得到一个良好的管理效果。我们需要用多重思维去思考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各自都有丰富的内涵,其建设任务也繁多,只有协调统一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联合推动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具有互利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它的内涵在于企业的对外形象,只有丰富的企业文化才能创建一个良好的公司形象。企业战略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前提,没有战略公司也就无法发展,而想要有战略,就需要有丰富的企业文化的支持。在企业创立与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缺一不可。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相互联系及矛盾表现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协同推进、相互作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具有关联性,但在企业运行中常常出现不一致现象。我们需要从企业的根本宗旨出发,了解把握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含义,从多个方面去分析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相互关系。(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相互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为互利共生的关系。它们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企业文化,只有企业战略,那么战略也将是非常浅薄的。只有企业文化却没有企业战略,那么企业是无法长久发展的。企业战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跨越腾飞的翅膀,企业战略实施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计划、要求等去实现。企业文化和其战略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同时也要规范一定的规章制度,因为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是一种管理性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性的文化,它可以给我们的精神层面还有物质层面带来良好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精神层面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些比较核心的文化知识,还有核心价值观等等。同时,物质层面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发展,可以把我们的经济生活提升到良好的层面。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都是我国未来的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一些内部条件还有外部条件的变化去改变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方针,使其具有协调性。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战略,我们都需要正确分析环境,还有一些内部资源条件。要根据特定的情况去制订一些规章制度,企业也需要在市场上去竞争对手,促进自身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在都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环境,所以要想得到长期的发展,就需要在市场上去竞争对手,让自己矗立在市场的顶峰。(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中的部分冲突性。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也相辅相成,但是在一些其他条件的作用下,有时会出现一种矛盾。每个企业的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同时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也有一定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矛盾,我们需要去了解这些矛盾的发生,也需要去解决这些矛盾。同时还要避免这些矛盾的发生。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如果出现矛盾的话,就会主打企业战略的实施,或者是出现一些很难达到协同管理的效果。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内部环节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国际竞争也在逐渐地加剧,所以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也很难融合到一起。尽管如此,我们还需要去多多了解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协同管理效果。当企业文化发生改变时,企业战略会比以往稍有不同,因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互依存,互利共生,二者需要选择最有利于对方的前提。当企业战略发生改变时,企业文化也需要向企业战略靠拢,否则就难以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必不可免的会有部分冲突,这部分冲突就需要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互改变,从而达到最佳的相处方式。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

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够得到协同管理的良好效果。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环境都在不断地改变,所以我们还需要把企业做到最好,还是要去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不管是企业战略的实施,还是企业战略的计划,都需要考虑到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是否协调,是否适应,或者是否能够融合到一起。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矛盾,我们还需要保证能够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要保证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能够协调发展,除此之外,更要达到长期发展的目标。(一)企业文化与不同类型战略的协同管理。企业战略的类型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它的特点还有含义,同时也需要了解相应的企业文化特征,每种战略都需要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协调发展,不管是企业战略还是企业文化,我们都需要加强管理,让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走向长期发展的道路。每一种战略都需要特定的企业文化是支撑,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文化,我们都需要一种战略规则,如果出现不协调或者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话,我们要去制订良好的措施去解决这些矛盾和不协调,要实现协同管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企业战略也有很大的变化,我们要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我们都需要保证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协同发展,同时也要消除一些矛盾,还要提出一些措施去解决矛盾和冲突问题,每一种特定的企业文化都有它本身独有的特征,企业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如果一个企业要选择某一种战略,就需要根据这个企业的特征去选取。当企业确定某一种战略后,可以先套用原有的企业文化,观察企业文化与此项战略的利益关系。如果这种战略改变了企业的盈利百分比,就需要适当调整企业文化的倾斜方向,达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互平衡。也就是说,不同的企业战略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来相互扶持,根据二者的相融性与矛盾性确定最终方案,从而达到协同管理的目的。当企业实现了跨国化的标准后,因为国家与国家文化的不同,经营方式的不同,人群所需不同,从而导致企业最初发展的不顺利。因此在企业实现国际化后,需要改变企业战略,向人群所需方向靠拢。与之相对的,也需要改变企业文化,不仅是要与企业战略相平衡,同时也要为所在国家的文化相结合,从而得到属于国际化企业的最佳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想要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互协同,不仅仅需要一方的改变,也需要另一方的支持与改变,否则企业整体就会被打乱,从而导致企业的动荡甚至灭亡。1.企业进行重大变革时,必须考虑与企业基本使命的关系。2.要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利用他们的所长来为企业效力。毕竟只有工作人员在他们最擅长的岗位,才能发挥更好的工作效益,提高企业利益。3.企业都会有奖励制度,是为了鼓励员工更好的工作。那么与之相对的,也需要有惩罚制度,惩罚制度要按奖励制度来制订,降低制度的不公平性。4.为了降低成本实行企业改革,企业管理者就需要考虑以现有的企业文化来制订企业策略,从而达到文化与策略相互协同的关系。四、结语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协同管理对于各个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二者也是各个企业内部的重要的管理内容。我们需要把企业文化和战略的协同联系在一起,需要把二者在协同管理的根本保持一致,而且也要保证协同管理的实现,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企业的环境和状况去改变企业文化和协同管理。让企业职工理解实施新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新战略与职工的价值观念达到一致,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变革的完成,实现企业文化与新战略的协同。

参考文献:

[1]丁宁.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265-269.

[2]宋云,陈超.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4.

[3]周晓丰.企业文化与战略[J].天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15-16.

[4]谢泗新,李荣.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协同融合[J].企业研究,2015(06):42-44.

[5]梁晶.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4(07):17-19.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4

1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

1.1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在企业战略管理当中,与企业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除了凸显企业的特点之外,还能够形成员工相同的理念和思想。同时,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往往也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出别具一格的有效企业战略。企业制定了战略,员工应当在执行过程当中更加用心。在企业文化当中,具有很多方面的作用和和效果,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帮助员工形成统一的思想,从而促进企业目标的更快实现。随着企业制定新的战略,企业文化也应当随之改变。但是实际上企业文化的刚性、持续性较为明显,在企业发展中,也会不断强化。因此,在企业战略当中,企业文化除了为其提供支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阻碍企业战略的实施。

1.2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文化类型

从战略和文化关联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主要包括战略相助型、战略制约型、战略非关型等不同类型。在第一种类型中,企业的战略目标、文化导向等相一致,并且也与员工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相符合,对于企业发展较为有利。第二种类型中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相互抵触,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会对其造成阻碍的作用。第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不会对企业战略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其可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和转变,从而在未来对企业战略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企业文化中,基于核心价值观,引导企业形成战略,在不断丰富完善,更好的支持企业战略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良好的创新,以符合企业战略变革的需求。

2企业战略变革的环境

2.1企业战略变革的需要

在很多企业当中,即使拥有良好的管理,如果没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动而进行战略变革,最终也难逃衰败的厄运。在定位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应当长期动态的进行。以前,企业在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时候,市场环境会改变,所以,企业应当对任务要求进行改变。所以原有的企业战略已经难以使用。但是,有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采取原有的战略。而有些企业发现了这一问题,但难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因而最终走向衰败。

2.2企业战略变革的难点

在企业战略变革中,即使企业领导能够看清变革带来的益处,同时能够摆脱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束缚,但仍然难以摆脱竞争劣势。企业的既有竞争者带来的销售分销渠道、人力资源技能、核心产品、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品牌、固定资产、组织机构等成功因素,会对企业变革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战略变革,既有竞争者往往十分犹豫,因而会进行复杂的财务评估,从而深陷企业内部的斗争和辩论,因而错过了最佳的变革时机。在企业战略变革当中,风险、不确定性都是难以避免的,在企业改革中,很多利益相关着,都会带来压力。变革倡导者的心态,对于变革成功有着很大的影响。与企业有关的各个不同主体,也会对企业战略的变革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对于变革中的风险意识和结果接纳,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理解,因而会对战略变革产生不同的态度,甚至会造成变革的夭折。因此,如果企业战略变革必须进行,需要对支持变革的企业文化进行建立,从而为变革提供不竭的动力。

3企业战略变革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在企业战略变革当中,会改变企业组织要素,因此,也会影响企业文化。具体来说,如果企业组织要素的变化较大,但是和企业文化能够相契合,企业的发展前途将会十分光明。基于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战略变革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战略变革应当与企业地位、性质的关系相结合。对企业文化的基础加以确定。对于企业任务、目标的改变,管理人员应当加以注意,其不会对企业的根本地位和性质产生影响,密切的联系企业文化。利用员工的力量,以其价值、行为的观念和准则为基础,能够更加一致的确保企业战略变革的实施。对于战略变革和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也要加以注重,避免对原有企业文化下的行为准则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组织变化值发生了较小的变化,但是不符合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当中,企业管理人员会在不对企业整体文化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在某些业务中,采取独特的文化管理,而且应注重全局良好的协调性。然而,如果改变企业组织要素较为严重,企业原有文化不能阈值相匹配,企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基于这样的条件,面对企业战略变革,必须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但是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预见到,在企业文化变革中,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4基于企业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

4.1规划企业愿景

在企业战略变革当中,对员工能量的发挥十分重要。因此,应当让员工对战略变革加以接受和认可。对此,规划企业共同的愿景,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措施。通过企业愿景的规划,能够让员工看到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同时联想到实现目标之后自己能够获得的收益。企业愿景应当能够对调动员工积极性,鼓励员工,让员工在工作中可以朝着目标而前进。对于企业愿景,进行有效的规划,能够在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共识。如果缺乏有效的企业愿景,在诸多混乱的项目选择中,战略变革很可能迷失,在各个部门的变革中,员工不知道会带领企业如何转变,因而会失去其应有的效果。这样,对于战略变革,员工不但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疑惑、抵触的情绪。因此,应当对员工阐明危机意识,让员工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战略变革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基于规划的企业愿景,给员工的未来发展带来希望,在企业变革中,员工能够收获到切身的利益,因而能够对企业战略变革进行支持。

4.2创新企业价值观

在企业管理中,战略变革是一种预先管理行为,其与环境评估、战略经营变化联系、变革管理协调、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变动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关联,而这些内容则都与企业价值理念相关。员工能够对战略变革进行一定的理解,并且价值观念进行更新。与战略变革实施相符合,从而为战略变革提供价值基础。因此,在改变企业战略的时候,对于价值观念,应当进行改变,从而匹配组织战略价值观的创新并不是短期的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深化、创新、解冻,同时要与战略变革相配合。在解冻阶段,通过分析企业既有价值观念,对需要变革的因素进行确定,同时对既有价值观济学评估和扬弃[7]。在创新阶段,新的价值体系对战略变革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战略变革提供基础。通过员工的共同探讨,对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方向进行确定。最后,需要不断进行深化,让员工能够了解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可以为企业任命新的高层管理人员,从而将全新的价值观念引入到企业当中,并且让员工认识到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的决心与态度。在新的价值观念传播和宣传的过程中,采用新典礼、讲故事的方法,会取得比传统开会讨论、行政命令等方法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基于此,对能够与变革相匹配的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评估模式进行建立,能够更加合理的贯彻新的价值观念。

5结论

在当前的市场当中,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其经营发展态势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使企业得到更为良好的经营和发展,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应当积极进行企业战略的变革。与此同时,应当注重基于企业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要素影响,使其能够在企业战略变革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最终推动企业更为良好的发展。

作者:王晓磊 陈博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孙宝文,涂艳,王天梅,马燕林.企业战略柔性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2:132-144.

[2]孙飘.企业文化、企业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作用机制分析[J].商业时代,2014,25:86-88.

[3]邓少军,焦豪,冯臻.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01:60-67+88.

[4]何爱琴.企业战略变革理论及其与组织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述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01-109.

[5]武亚军,张曦如,金朦,张陆阳.转型期中国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修正的TPC框架及应用分析[J].经济科学,2013,05:97-110.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5

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并没有实际存在的交互点,但是两者之间有形或是无形的联系却不应当被企业管理人所忽视。在某些领域,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体现在工作中就成为了企业的经营理论。在企业经营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员工知道了企业为何而存在,究竟是通过什么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客观地说,没有企业的经营理论,企业本身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企业的总体性战略是建立在几个关键的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一般被分成基于环境、目标以及优势这三个部分,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目标不断改变,企业优势不断转化的环境中,能够为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较大的帮助。企业的经营理论理性地反映出来就成了企业的战略。而与企业的战略不同,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成长能力的具体体现,在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不断延续发展能力提供较大的帮助,企业的经营理论的人性反映既体现为企业的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灵活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模式,使企业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创造出更大的利润空间。而创造利润的过程又会同时促进企业文化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的文化与企业的战略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在某些领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当中无形地渗透入了各个方面,很自然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战略、绩效,乃至于企业的生存空间。对于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是基层员工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被掩盖在了企业的行为动机之下,因此很难被员工所发觉,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人没有对企业文化提起足够重视的原因之一。在实际工作里,企业文化本身具有的特性使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无法倒转的,已经造成的影响是很难随着时间改变的。这一点在企业开展改革的时候尤为明显,假若改革方面与企业自身文化的方向存在偏差,很容易改革失败。与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战略则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动荡的时候,企业的战略可以根据环境做出灵活的变动,并且体现成具体的规章制度来改变企业员工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当企业员工的思想方式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互匹配的时候,企业往往就能在自身文化的指导下挖掘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乐意为企业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企业也会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一定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不断驱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企业战略性支持文化的措施

1.进行企业文化战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企业管理人员发明了企业文化战略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将企业文化与自身战略之间的关系清楚地呈现在企业员工面前,还能结合外界因素来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战略分析工作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1)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会处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一般来说分成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这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包括了社会宏观经济变化、政治稳定性、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竞争剧烈程度这样的因素。而内部环境因素则包括了企业的组织形态、决策理念、员工的整体素质高低等因素。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哪些因素是次要要素,哪些因素是一般要素,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文化战略设定基本框架和努力方向。

(2)企业文化诊断

企业文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不仅包括了企业的精神文化、还有企业的制度文化以及其物质文化。三种文化类型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文化诊断工作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2.企业文化战略制定

在完成了企业的文化战略分析工作之后,就应当随即开展文化战略的制定了。文化战略制定也包括三个层次,从精神层、制度层以及物质层三个方面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1)企业的发展理念应当与的自身价值、实践方式以及企业的发展趋势相匹配,要能够将企业没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准确地体现出来,对现有的发展理念进行大洗牌,保证企业所拥有的发展理念是最适合自身价值实现的。

(2)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具体的制度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精神层面。由于很多现实中的制度在操作上存在极大的难度,因此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企业上层的理念战略很难得到准确的实行。所以改革应当从制度层面下手,寻找企业当中的主要矛盾,切实保证制度与理念之间的契合。

(3)企业的物质层面应当与精神层面相互匹配,两者的价值观念都应当为企业的核心理念服务。

3.企业文化战略实施

在确定了企业的文化战略之后,企业就应当转入具体实施阶段,慢慢地建立起企业所独有的文化内涵。

(1)组织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的是企业文化体系及其管理人员的建设工作,通过建立临时机构来保证企业文化制度的顺利完善。

(2)推进阶段。企业文化体系的建成并非一步登天的过程,而需要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来实现。第一,企业要通过对员工的教育来在员工的内心建立起与企业文化有关的知识基础,通过建立起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提升员工行为的规范性,确保上级部门的思想能够得到准确的贯彻到位。

(3)维护阶段。企业文化每一次的变动都是对企业根基的一次大洗牌,在这样的形势下,员工要接受全新的企业文化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并且在整个变革的最后阶段才能看清楚变革是否成功,这就需要企业组织员工进行长期的文化维护。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来保证企业文化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还应当建立起专门的部门来分析员工以及消费者对企业改革的态度,进而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具体地规划改革道路。

三、结束语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企业文化;发战略

国有企业党务工作承载了企业文化战略及方向,是企业综合实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基于国有企业的地位及作用,要使企业增强向心力及凝聚力,应紧扣党务工作这一文化建设主题,自觉在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中融入党务工作,真正使国有企业实现业务、服务及文化上的协同提高。

一、国有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党务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党务工作指引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及发展方向

党务工作者组织开展的企业党建工作,在目的上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会及落实,寻求党的方针政策与企业自身发展的结合点。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重要工作之一,需要党建工作的引导。具体而言,要确保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及发展的方向正确不偏离而又保持创新,需要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同步共振。因此,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获取稳定的发展空间,达成企业经营利润,需要首先保证企业发展战略有坚实的政治保障,而党务工作则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及发展助推企业党务工作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等因素进行提升,使企业员工的理念及价值观念能够归拢集中到企业经营部署环节中,如此可为企业党务赢取工作开展的和谐氛围,有助于党务工作的顺畅开展。另外,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党建思路,可以通过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党的传统及价值,为企业增添发展动力,进而反促党务工作创新发展。

(三)党务工作理念与国企企业文化

实践共生性明显国企企业文化的实践及创新要由一根主线串联,这根主线就是党务工作及党建理念,这也是国企企业文化的最大特征。作为党务工作而言,在工作理念及方式方法上要贴合国企企业文化背景,顺应国企改制趋势,将党务延伸到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战略执行及日常管理监督过程中,保障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能够在国企内生根发芽。党务工作理念与国企企业文化实践的共生性主要体现在党员先锋模范与企业文化标杆树立上。如国企开展党员先锋示范活动月,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已经成为国企打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企业文化中有关党务工作的内容,又能够广泛吸引国企员工参与党政思想学习及实践,从而达到两者的互相融合及彼此认同。

二、党务工作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方面起到的作用

首先,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本质要求。国有企业的灵魂是党的领导,这也是国有企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国有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保障及服务,需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发展改革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当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致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需要用党的建设及党务工作作为企业发展政治基础,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迈入双一流。其次,国家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基于国有企业承担的重要作用,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标准及要求也愈来愈高,一方面,体现出党务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全面推行从严治党,力求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国有企业党务工作实践看,质量标准不一、工作内容陈旧、党务管理粗放、工作机制僵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国有企业党务工作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高国有企业党务工作实效性,是全面从严治党进入企业基层的现实需要。

三、现阶段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推进党务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党务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理念不强

国有企业党务工作在以往实施中主要作为专项工作推进,少与企业文化建设加以结合,或者有结合但深度不够,浅尝辄止。随着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加深,众多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利润的获取上,党务工作因成效慢,相应的开展力度不强。受此影响,党务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得不到深度融合,在两相剥离下,导致国有企业党务工作形式化严重。如一些国企单位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党建工作,看到两者的共生性,但忽视了两者融合及转化的过程,对企业文化长期性及党务工作规律性没有充分认知。如一些国企领导将党务工作视为多搞团体活动,多开党员会议,将此类实践视为企业文化建设及党建工作主要内容,从而人为造成国企企业文化与党务工作融合上的困难,始终发挥不出两者互相促进,彼此滋养的作用。此外,作为企业基层员工,也由于企业未将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紧密贴合党务工作,员工对党建的重要性及长效作用也形成不了全面认识,致使国有企业文化缺乏党建工作引导及润色。

(二)党务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缺乏有效策略

国有企业一般具备体量大,管理对象多的特点,在寻求党务与文化建设融合时需要有匹配国有企业特点的策略方法。从这一环节上看,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主要停留在传统模式框架下,参与人员的思想观念未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少有创新。某些国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善走捷径,奉行口号主义及拿来主义,随时可见“团结”、“创新”、“开拓”、“进取”等宣传标语,并将之作为企业文化内涵词,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及党务工作始终徘徊在,找不到结合点。而企业在制定党务工作任务,开展党务工作活动时,载体陈旧单一,鲜有企业特色,党建工作循规蹈矩,企业文化建设按部就班。在党务工作的具体形式上,过于局限在传统的宣讲上,如借助职工代表大会或企业宣传栏公示党务信息等,没有考虑到新时期党务工作新特点,引入党务信息化工作模式。而在党务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时又过于生硬,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阻碍了党务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通道。受此影响,国企员工在参与党务工作时心里有所抵触,被动参与,党务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自然难有成效。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因偏重经营业务,员工将党务及企业文化建设推到行政部门,本身不参与或非迫不得已不参与的现象并不鲜见,由此也导致国有企业党务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不了合力,甚至导致两者长久以来勉力支撑。

(三)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人力资源匮乏

由于国有企业管理者将精力更多地投放在生产经营上,导致企业党务工作关注力度不强,除了配置从事党务工作的专职人员外,其他参与党务工作的人力资源较为匮乏,形不成一支富有创新意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一是党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二是党务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老党员被作为党务工作主力军,虽然其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及党务工作经验,但在党务与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融合及方向把关上欠缺新时期的敏感性及工作上的创新性。以上两方面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务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造成不小的制约。

四、党务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相关思考

(一)创新国有企业党务工作思想观念

国有企业在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认识到文化软应力的重要性,认清国有企业的社会属性,在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的基础上,提高对党务工作文化引领作用的认识程度,先做好党务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党务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一是对企业员工做好思想教育,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员工明确自身工作在社会经济及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及意义,调动员工参与党务工作及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二是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务工作新要求新标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全面合理规划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开辟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专区,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督导检查及落实。三是做好顶层设计。在国有企业章程中明确党组织建设的地位及作用,重视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及法人治理中的职能,在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及实施前,应召开党委会议。在此基础上,针对国企领导班组,秉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管干部”等基本原则,制定领导班组成员党建工作任务清单,落实岗位责任,确保党委班子与法人治理结构兼备,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企业文化建设保持同步,即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

(二)丰富国有企业党务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思路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围绕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因素展开,在多年发展中,国有企业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出现了思想观念僵化等问题。因此,要实现企业党务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需要对国有企业的文化氛围加以调研,找准企业文化的落脚点。一是确保党务工作匹配企业文化建设及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内容,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通过引入党建,发挥党的引领指导作用,确保企业文化建设不偏离国有企业政治属性轨道。二是党务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视为党务工作开展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素,为党务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打造和谐氛围。三是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对企业的绝对领导,坚持服务生产模式,党组织把好企业用人关,设置足够的人力及财力用于企业基层党组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组织。四是尊重并保障国企员工各项民主权利,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企务公开等民主制度,让国企员工能够感受到自身在党务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消极抵抗情绪,为党务工作及企业文化结合做好润滑。针对国企经营管理中的“三重一大”事项,不搞一言堂,要充分保证国企员工群体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彼此配合及协商中,提高其参与性,增强其党务与企业文化共建的满足感获得感。

(三)突出企业文化中的党建特色

国有企业要提高内部凝聚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应突出党建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特色,用党永葆鲜活的思想武装员工头脑,构建学习型国有企业。一是设立国有企业党建展览馆,向员工传递企业与党同进步的观念,统一的企业员工的思想价值观。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企业党建文化活动及实践活动,如党建工作演讲竞赛等,树立模范典型,让员工自觉对标。

(四)跟进党务工作团队及工作制度的建设

一是建立专业的队伍,确保党务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掌握全新的理念,确保采取的方式有利于党建工作的进行,推动党建与文化之间的融合。二是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加强党务工作人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工作的实效。制度的制定包括激励制度,在工作人员积极工作的时候要给予奖励,加强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做好党务工作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及培训。重点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先进性教育、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将企业内部党员领导干部变成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成员,发挥其在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各项工作逐步深入细致,由此也促使企业党务工作在标准及质量上需要有所提升。国有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应着眼于企业职工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及内部管理体系的改进,将党务工作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党务工作新模式,藉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党务工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华,郭灏.国有企业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J].魅力中国,2020(20):324.

[2]茹菲.试析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党务工作[J].青春岁月,2020(05):388.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7

一、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内涵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每种对企业文化的定义,都体现了企业文化不同方面的特征。笔者借鉴霍华德·施瓦茨与斯坦·戴维提供的一个实用的文化概念,即“一种机构内成员共有的信念与期望的形式。这些信念与期望所产生的准则有力地引导着个人和团体的行为。”

2.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理论认为,真正能够调节和控制企业组织行为的是企业的文化。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能调节企业成员的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当企业在达到其组织的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使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这种状态是称心如意的,并且因而都使自己的行为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二、企业文化与竞争战略的关系

1.企业文化影响竞争战略的选择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指行业环境、竞争对手状况、社会文化和人口因素等。企业内部环境则包括企业的规模、历史、先前的绩效、先前的战略、高层管理者的特征以及治理结构等。从文化功能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企业内部要素都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们自身便构成了企业的独特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

2.企业文化影响竞争战略的实施

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中不难发现文化其实就是一个机构特征的核心准则。如果这些准则得到广泛的共享,并得到机构成员的有力支持,它们就会积极促进新观点的产生,并会帮助新做法能够得以实施。相反,当公司改变战略和结构(公司经常会对结构进行改变)时,他们有时候会失败,因为所共有的基本价值和准则并不支持这种新做法。

3.企业文化要与竞争战略相匹配

查尔斯·奥雷利在《公司、文化与承诺:组织中的激励与社会控制》中指出公司的战略一旦制定下来,就会规定通过人员、结构和文化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来完成的一组关键任务或目标。在上一部分已经提到企业文化影响竞争战略的实施,所以对一个要成功实施的战略来说,它需要一种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

三、基本竞争战略的企业文化

各基本竞争战略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并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公司文化和公司氛围。所以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

1.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文化——鼓励和实施“降低成本”的文化准则

成本领先战略要求积极的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将成本领先,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所以一般来说,追求成本领先战略应该在企业中贯穿成本最小化的新理念,使“降低成本”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鼓励和实施“降低成本”的文化准则主要包括促进“降低成本”的准则和促进实施两个方面。促进“降低成本”准则是指在全体员工中培养成本管理的意识和降低成本的主动性的准则。在企业内部苦练内功,塑造一种注重细节,精打细算,讲究节俭,以成本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同时建立目标成本管理方式,将成本与薪酬挂钩,只有员工树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

促进实施的准则主要包括共同目标和严格管理。共同目标即降低成本,使企业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严格管理是指明确目标成本的各项指标是刚性的,执行起来不迁就、不照顾、不讲客观原因。2.标歧立异战略的企业文化——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

标歧立异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为了实现标歧立异战略的实施,与之相应的文化就应该鼓励创新、发挥个性及承担风险。所以,标歧立异战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

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也包括两个方面:促进创造性的准则和促进实施的准则。促进创造性的准则指促进员工进行创新的准则。在企业内部有尝试及失败的自由,可以接受错误,鼓励企业员工勇于挑战现状,对变革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员工提出的建议进行鼓励并得到实施,员工的观点得到重视,公开交流并分享信息,希望出现并接受冲突,鼓励横向思考,接受批评,不要过于敏感。

在促进实施的准则中,员工需要拥有自主权,有行动的自由,在较低层次有决策责任,并将官僚主义降至最低,采用迅速、灵活的决策方式;员工在行动中的信念不要过于追求精确性,强调结果,注重完成任务,强调质量,渴望完成任务。

3.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文化

目标集聚战略是指围绕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而采用成本领先或者标歧立异战略,或者二者兼得。所以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文化可以针对具体战略目标,由上述两项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战略的文化准则要求组合而成。如果在其特定细分市场采用标歧立异战略,则在其特定细分市场内建立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如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则建立鼓励和实施“降低成本”的文化准则。

四、战略匹配型企业文化的建设

因为企业文化要与竞争战略相匹配,所以如果企业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不得不做出这种战略选择时,那么企业就要在适应战略的基础上建设战略匹配型的企业文化。

1.从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建设战略匹配型企业文化

即建设战略匹配型的精神文化,将企业战略的理念融入企业精神文化之中;建设战略匹配型的行为文化,将企业战略的目标与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相结合,企业行为文化系统建设包括行为规范建设和规章制度两部分,比如成本领先战略可以在其规章制度中奖励那些对降低成本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使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和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联系起来,明确了员工的努力方向;建设战略匹配型的物质文化,将企业战略对员工的要求体现在企业物质文化中。比如标歧立异战略要求企业内部公开交流,办公室的门要打开,与属下谈话是在沙发、茶几加茶的气氛下进行的,衔职在必要时可以免掉。

2.建立学习型组织支持战略匹配型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战略

一、企业文化要注重提升企业品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且非常直观的就是劳动创造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自我劳动创造的价值,二是由企业整体创造价值,这是个人自我价值创造者和社会价值创造者的结合。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中,价值观是这种管理的核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提升企业品质,首先应把人放在第一位,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我们不制造产品,我们制造的是人。我们即要生产产品也要创造独特的产品文化,更要培养良好的企业人,企业的员工和消费者是没有区别的,企业的员工创造了产品文化,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提升企业文化品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务实健康的企业经营理念,整合企业精神体系。要防止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出现,企业的精神追求,企业的经营理念,必将为公众所知。企业经营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过多的政治化因素在其中,必然导致经营理念的不明确,精神体系不能凝聚人心。提升企业品质,重在反映企业价值观念的追求,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行企业理念、发展方向定位。如果不能把国家和社会、企业和公众作为定位对象,企业的价值观就不会得到公众的认同,企业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成为空话。企业的政治观说到底就是价值观,也可以说是效益观。不断创造效益,为国家多交纳税收,国家用这笔资金去做更大的投资,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来源的基础。

2、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拓展企业形象发展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形象战略,依托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企业必须研究社会和企业行为本身发展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比如:社会的消费文化发展趋势,消费者的服务文化需求规律,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信息技术发展规律,政府政策资源趋向文化关系等。企业形象是否具备了社会文化规律,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注意到国外企业进驻中国市场,其特征极为鲜明,它的形象就是一种文化。应该看到国外企业搞形象设计由来已久,而这种文化具有扩张意识,同时也在被我国公众认识和接受。我们反对任何国家的意识形态输出,但是你却不得不接受来自国外企业文化的冲击,他的影响和范围超越了企业形象的概念,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你只能接受它。因此,企业形象必须强有力推广和发展,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在于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度。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人,运作企业文化也在于人。提升企业品质,从某种程度来讲是提升全体员工的素质。美国的企业家对待员工从三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经历了从剥削你到送你上学、发奖金、送股票,发展到尊重你的人格、强调你是企业的主人、提倡发挥你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历程。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陈旧的知识结构必然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工人阶段之所以成为最先进的生产代表者,就是因为接受知识最快、责任感最强,提高工人阶段的素质,实际就是提高国家素质,就是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投入,就是考察企业能否长远发展试金石。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那就是在企业发展的历史上犯错误。

二、企业文化要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

由于经济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差异现象,构成了各国企业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基本的价值观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文化就成为了观念、意识和核心的东西,同样这些因素又会指导价值观。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打破了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观念,也使得企业的经营由管理向文化整合方向发展。跨过公司的扩张最能说明这一点,这些公司把经济优势扩展为文化优势,具有极强的权威文化色彩。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它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说是世界最好的。之所以成为最好的,是它的产品文化的背后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必定要有一个文化体系作为支撑,小企业是这样,大企业同样也是这样。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崇尚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该涵盖那些内容,它与其他文化间的关系,就似乎超出了企业文化的本身。也正因为如此,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就独具魅力。我们知道文学艺术规律特征之一,越是民族的,它就越是世界性的。企业文化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理论道德观念对世界性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国家,人文伦理自成体系,虽然说杂家众多,但是儒家学说一直是官民的正统学说。上世纪初我国的学者提出了“西学东渐”和“拿来主义”,又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国民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文化又进行了全新诠释。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文化和经济的分洪闸内也趋于一体化,这就使得企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跨地域、跨国界使得多种文化融合。有经济活力的地方,背后必定有文化在发展。很多企业家把企业文化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企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就同等重要。一方面企业在经济上要扩张,另一方面必须研究各国文化,进行企业文化改造,赢得更大的经营空间,这既是历史的现实也是历史的趋势。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9

一、邮政企业文化的内容及作用

1、邮政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邮政企业文化则是指邮政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具有邮政特色的,体现社会主义邮政事业的性质、任务,并得到广大邮政职工认同和遵守的不成文的综合规则体系,它是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理念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1)、物质形态文化,以邮政识别系统为主体,包括邮政企业标志(中国邮政图案颜色、字体组合)、邮政标志服、邮政局局容局貌、邮政专用办公品、邮政内部刊物等。

(2)、制度形态文化,以保障邮政通信顺利进行,维护和提高邮政信誉为目标,包括邮政企业规则、工作岗位职责、人力资源分配体制、工资奖金考核机制等。

(3)、理念形态文化,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包括邮政企业理想与信条、邮政企业核心价值观、邮政企业精神等。

2、邮政企业文化的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有句名言:国家繁荣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成功的企业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会赋予企业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而且能将企业与社会、赚取利润与诚信、企业群体与员工个人、有形组织与无形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邮政企业要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就应高度重视发挥邮政企业文化的在经营管理中的功能作用。邮政企业文化对邮政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导向作用,使职工在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把邮政职工的个人目标引导到邮政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做到言行统一。二是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邮政企业习惯或风俗对员工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使邮政职工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使邮政企业上下团结,使职工产生认同感、归宿感、自豪感使职工自觉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命运与企业发展、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四是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中去,发挥个性的同时又能保持共性。

二、目前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中国邮政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十分薄弱的时期,基本是处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多年来,邮政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片面地强调制度化的硬性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并没有摆上相应的议事日程。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性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将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把它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或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开展一些文体活动、职工教育或者认为订一些制度、提几点要求即可,表面的东西居多。虽然有时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提炼了企业精神并广为宣传,但由于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来考虑和部署,缺乏专门组织机构的支撑和全体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面,所以不能真正形成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另外,企业文化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主体,任何企业都要赢利、竞争。然而,多年来,邮政更多的是强调“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政治任务,自觉不自觉地保留着政府部门的色彩。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员工缺乏强烈的市场意识,缺乏竞争观念、成本观念和效益观念,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当前邮政的企业文化还有很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方。比如:没有真正树立起商业化的经营思想,不善于运用商业化的经营方式和手段去开拓市场,邮政的市场营销体系还不完善;经营管理仍然粗放,管理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没有形成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企业文化氛围不够鲜明浓厚,职工参与创建活动的意识普遍不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不多,缺乏主动性,使认识上的差距导致行动上的茫然和滞后;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考虑和长远打算,在活动的组织策划方面仅局限于一般性的安排布置,谈不上工作的系统性、连贯性;另外还有缺乏制度支持、工作不规范等。

三、中国中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在邮政深化改革和步入良性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保证邮政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邮政企业迫切需要建设适应新形势的优秀企业文化。这对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以及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建设邮政企业文化应以经营效益为中心。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破除“五种意识”、树立“五种观念”、倡导“五种精神”。破除“五种意识”就是:破除等靠意识,要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破除官商意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破除花钱大手大脚意识,提倡艰苦奋斗;破除守旧意识,积极开拓创新;破除独抓一业意识,主业多种一起抓。树立“五种观念”就是:树立危机观念,要加快发展;树立苦干加巧干观念,尽早实现良性循环;树立业务营销观念,因地制宜开拓市场;树立称雄行业观念,提高市场占有率;树立创新观念,主动开创市场环境。倡导“五种精神”就是:自我加压的负责精神;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奋不顾身的拼搏精神;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同时,还强调诚信;客户至上;人文情怀的建设理念。在邮政系统真正树立起“廉洁勤政、意识超前、知人善任、率先垂范”、“守纪律、会管理、善谋划、高效率“的管理干部形象。“敬业爱岗、仪表端庄、业务熟练、服务周到”,“敬业、纯朴、文明、争先”的邮政员工服务形象和“靠普遍服务重百年信誉求全面发展创一流业绩”的企业形象,并以此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四、建设新型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的具体措施

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工作程序复杂、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大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有一批具有很强策划能力的设计者,而且还要求有社会制度的保证、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

1、从邮政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提炼核心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选择什么样的核心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邮政企业选择核心文化理念和价值观,需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邮政企业的性质,邮政作为提供用邮服务的社会公用企业,服务是其永恒主题;二是企业成员及构成,由于历史和邮政企业自身工作性质的原因,邮政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难以转变,创新意识不强;三是目前邮政市场状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邮政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邮政企业战略也将有新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邮政面临着前所未有严峻挑战,扭亏为盈、良性发展使邮政企业翻开新的一面,踏上了新的征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迹,邮政职工原有的思想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这使得邮政企业在观念意识领域上出现了短暂的空白,任何新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提倡和推广都是易为职工接受的,所以说,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推行新的企业文化策略正逢时。要让干部职工意识到,邮政企业能不能构筑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邮政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成为邮政能否在新形势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2、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因素,重视人的作用,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将以人为本具体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细节中,无疑是对企业发展大有裨益的。企业处处为职工着想,职工才会处处为企业着想,主动承担责任,自觉修正个人行为,关心企业前途和发展,维护企业声誉,把力量都集中在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上。目前,各行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在进行着人事制度改革,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一是打破“身份”界限,实行以岗定薪,异岗异薪。二是根据需求设岗,并制定完善、规范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和岗位报酬,在年终根据工作业绩,兑现劳动报酬。三是把职工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来认识,改变以往那种将职工作为企业劳动力的看法,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做法,其实质都是突出表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同时,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将大大改善企业人际关系,形成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关心,互相爱护,情感交融,亲密相处的局面,使职工对企业产生一种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们一种心理积淀。正是在职工中形成的这种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和依恋之情,才能使企业产生强大的磁石效应,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3、重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建设企业文化与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企业的生存发展,一方面靠科学管理、靠科技更新进步,另一方面靠人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导向性,建设企业文化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防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被“小富即满,胸无大志,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小生产者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束缚了思想和手脚,与一日千里的时代列车脱节。思想政治工作还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发展”这一新时代主题和“三个代表”思想都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从建设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入手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形成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有利于及时化解企业矛盾,软化消极因素,防止错误思想行为的发生,从而使企业进一步适应新时期

的发展形势需要。

4、总体规划,着力培育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时间方面,制定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以及分阶段实施的计划;实施方面,要通过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核心,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以企业管理这一中心为核心,保证企业文化的落实;广度方面,专门培训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涵盖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通过员工的行为展现企业风采,体现文化建设成果;深度方面,研究如何将工作做细做实,并坚持不懈不断发展。海尔成功的管理模式实质就是文化管理,邮政也要学习这一特色,着力培育具有邮政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依靠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要素基础上,抓紧学习、吸收、改造西方科学管理经验,密切结合社会转型的现实,顺应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积极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工具,形成“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的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即:形成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服务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的邮政企业文化,达到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企业管理软要素为管理的中心环节,通过企业价值观培育、管理制度推进,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达到打造合谐发展邮政的目标,并向打造国际化品牌企业努力。

5、塑造邮政企业的社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风貌、特征、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用户识别企业向外界展示风貌的桥梁。它是指企业在社会上特别是用户心中的良好形象,是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的内在力量,它的内涵广阔几乎包括企业的一切方面。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形象的塑造开发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增多,用户购买哪家的产品、接受谁的服务,企业形象如何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形象成了企业进行市场较量的一个焦点。所以在近几年企业文化界提出“形象营销”、“形象制胜”的概念,提醒广大企业注重形象开发,自觉地维护企业形象,进行形象策划。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内,有助于企业职工产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对外,企业形象是企业制胜的重要资源,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市场开拓。

企业文化战略范文篇10

一、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内涵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每种对企业文化的定义,都体现了企业文化不同方面的特征。笔者借鉴霍华德·施瓦茨与斯坦·戴维提供的一个实用的文化概念,即“一种机构内成员共有的信念与期望的形式。这些信念与期望所产生的准则有力地引导着个人和团体的行为。”

2.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理论认为,真正能够调节和控制企业组织行为的是企业的文化。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能调节企业成员的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当企业在达到其组织的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使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这种状态是称心如意的,并且因而都使自己的行为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二、企业文化与竞争战略的关系

1.企业文化影响竞争战略的选择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指行业环境、竞争对手状况、社会文化和人口因素等。企业内部环境则包括企业的规模、历史、先前的绩效、先前的战略、高层管理者的特征以及治理结构等。从文化功能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企业内部要素都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们自身便构成了企业的独特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

2.企业文化影响竞争战略的实施

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中不难发现文化其实就是一个机构特征的核心准则。如果这些准则得到广泛的共享,并得到机构成员的有力支持,它们就会积极促进新观点的产生,并会帮助新做法能够得以实施。相反,当公司改变战略和结构(公司经常会对结构进行改变)时,他们有时候会失败,因为所共有的基本价值和准则并不支持这种新做法。

3.企业文化要与竞争战略相匹配

查尔斯·奥雷利在《公司、文化与承诺:组织中的激励与社会控制》中指出公司的战略一旦制定下来,就会规定通过人员、结构和文化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来完成的一组关键任务或目标。在上一部分已经提到企业文化影响竞争战略的实施,所以对一个要成功实施的战略来说,它需要一种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

三、基本竞争战略的企业文化

各基本竞争战略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并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公司文化和公司氛围。所以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

1.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文化——鼓励和实施“降低成本”的文化准则

成本领先战略要求积极的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将成本领先,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所以一般来说,追求成本领先战略应该在企业中贯穿成本最小化的新理念,使“降低成本”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鼓励和实施“降低成本”的文化准则主要包括促进“降低成本”的准则和促进实施两个方面。促进“降低成本”准则是指在全体员工中培养成本管理的意识和降低成本的主动性的准则。在企业内部苦练内功,塑造一种注重细节,精打细算,讲究节俭,以成本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同时建立目标成本管理方式,将成本与薪酬挂钩,只有员工树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

促进实施的准则主要包括共同目标和严格管理。共同目标即降低成本,使企业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严格管理是指明确目标成本的各项指标是刚性的,执行起来不迁就、不照顾、不讲客观原因。2.标歧立异战略的企业文化——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

标歧立异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为了实现标歧立异战略的实施,与之相应的文化就应该鼓励创新、发挥个性及承担风险。所以,标歧立异战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

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也包括两个方面:促进创造性的准则和促进实施的准则。促进创造性的准则指促进员工进行创新的准则。在企业内部有尝试及失败的自由,可以接受错误,鼓励企业员工勇于挑战现状,对变革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员工提出的建议进行鼓励并得到实施,员工的观点得到重视,公开交流并分享信息,希望出现并接受冲突,鼓励横向思考,接受批评,不要过于敏感。

在促进实施的准则中,员工需要拥有自主权,有行动的自由,在较低层次有决策责任,并将官僚主义降至最低,采用迅速、灵活的决策方式;员工在行动中的信念不要过于追求精确性,强调结果,注重完成任务,强调质量,渴望完成任务。

3.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文化

目标集聚战略是指围绕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而采用成本领先或者标歧立异战略,或者二者兼得。所以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文化可以针对具体战略目标,由上述两项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战略的文化准则要求组合而成。如果在其特定细分市场采用标歧立异战略,则在其特定细分市场内建立鼓励和实施创新的文化准则,如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则建立鼓励和实施“降低成本”的文化准则。

四、战略匹配型企业文化的建设

因为企业文化要与竞争战略相匹配,所以如果企业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不得不做出这种战略选择时,那么企业就要在适应战略的基础上建设战略匹配型的企业文化。

1.从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建设战略匹配型企业文化

即建设战略匹配型的精神文化,将企业战略的理念融入企业精神文化之中;建设战略匹配型的行为文化,将企业战略的目标与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相结合,企业行为文化系统建设包括行为规范建设和规章制度两部分,比如成本领先战略可以在其规章制度中奖励那些对降低成本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使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和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联系起来,明确了员工的努力方向;建设战略匹配型的物质文化,将企业战略对员工的要求体现在企业物质文化中。比如标歧立异战略要求企业内部公开交流,办公室的门要打开,与属下谈话是在沙发、茶几加茶的气氛下进行的,衔职在必要时可以免掉。

2.建立学习型组织支持战略匹配型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