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7 17:37:31

慢性病智能管理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康复机器人;慢性病管理系统;健康大数据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受到了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AI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信息进行模拟的过程,其主要分为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其中结构模拟是指仿照人脑结构的机制,研制出类人脑的机器。功能模拟指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根据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当前,AI技术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群智开放等新特征,其在医疗辅助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脑卒中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临床常见的功能性障碍为偏瘫,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运动模式异常、身体关节挛缩僵硬等症状,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验。在脑卒中患者上肢(下肢)偏瘫康复过程中,基于AI技术的康复机器人,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肢体肌力和平衡能力。此外在慢性病管理及辅助诊断方面,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也表现出独特的性能优势。研究人员基于大数据技术,将AI技术与移动计算和生物医疗设备等技术相结合,通过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大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及时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等级,给出患者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国研究人员提出慢性病辅助管理和诊断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精准数字化的移动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1]。如何创新性的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及辅助诊断有机结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体验、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当前医学信息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综述。

1AI技术概述

AI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研究和开发用于进行模拟、延伸和扩展人智能化的关键理论和方法技术,其企图了解智能的本质含义,并生产出能够以AI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化机器[2]。AI包括弱AI、通用AI和强AI。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的AI技术主要聚焦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可计算的智能模型。其中机器学习是指机器可以自动学习的算法,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化分析并得出规律,最后利用规律对未知的数据进行预测的算法[3]。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数据进行表征的学习方法,通过使用包含复杂结构化或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深层抽象的算法[4]。

2AI在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康复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康复机器人为代表的AI技术受到了医学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下肢康复机器人作为康复机器人的一种,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主要针对下肢康复智能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偏瘫康复的影响展开了系统研究[5-9],康复智能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偏瘫康复的影响对比见表1。有研究文献报道,通过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划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下肢康复智能机器人训练和镜像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与平衡的功能[5]。实验数据显示,镜像疗法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肌力水平和身体平衡的功能。有研究文献报道,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康复与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相结合方法,B组采用常规康复与下肢等速肌力训练相结合方法,C组采用常规康复与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相结合的方法[6]。C组采用下肢的康复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此外我国研究学者乐琳[8]通过选取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3种指标,分别对实验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判。

3AI在慢性病管理及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慢性病的诊断和管理成为医学工作人员一项重要的任务。研究人员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新一代AI技术,为患者提供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系统,使其成为AI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的典范[10-12]。笔者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同分割方法性能比较见表2。文献[1]采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医院诊治和社区管理慢性病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数字化的移动服务,同时也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资金分配)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和途径。文献[12]以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为目标,根据全民健康与慢性病防控间的关系,通过整合重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系统架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慢性病健康事件监测和信息管理方案。文献[13]首先分析我国慢性病健康知识服务系统需求,阐述了将AI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知识表示的优越性,最后构建了一套慢性病健康教育本体知识库系统。此外,以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在慢性病的疾病诊断方面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14-16]。研究人员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方法,进行肿瘤分割和分类。2017年,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提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肿瘤分割和分类等方面,其较传统分类方法表现出更好的效果。陈彤[15]通过选取核磁共振乳腺图像数据库,基于深度神经网络YOLACT网络结构,运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来检测乳腺癌,其在测试数据集中的平均精度达到82.92%~85.75%。

4总结与展望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2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立以疾控中心为健康管理技术支撑和管理主体、以医共体牵头医院为临床诊疗技术支撑、以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联系纽带、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网底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下简称“三高”)三级协同、医防融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提高“三高”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区域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以下简称“六病”)预防、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路径,强化中西医协同,努力实现“三高”和“六病”患者全过程、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和带动县域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建设。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启动试点,到2023年底,基本建立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纳入管理的患者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升,“六病”实现定期筛查、精准治疗、有效恢复和减少复发。

(一)在县人民医院建设三高中心。镇街卫生院三高基地和村卫生室三高之家建设实现全覆盖。

(二)形成基本成熟的一体化“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工作规范,全县管理三高或两高患者数量争取达到8千人以上,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总体控制率较基线水平提高10%以上。、

(三)建立“六病”筛查-治疗-康复连续服务链条,管理患者的“六病”发现率、康复率和复发率实现“两升一降”。

(四)探索建立与“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保障、激励和技术支撑机制。

三、任务措施

(一)构建“三高共管”协同服务与联合指导体系。县人民医院负责牵头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鼓励县中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建设“三高中心”,按照医共体合作单位开展工作(即市二院与大王镇卫生院,县中医院与李鹊镇卫生院、乐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职责划分,对照标准完成“三高之家”“三高基地”和“三高中心”建设(见附件3)。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和家庭医生工作室在村卫生室建设“三高之家”,承担稳定期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随访管理和高危人群干预。依托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三高基地”,承担首诊患者和病情不稳定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制(审)定和线下、线上协诊服务。依托牵头医院建设“三高中心”,负责难治性、复杂性“三高”患者及“六病”等并发症的诊治和院内就诊患者医防融合服务。县疾控中心建设“三高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协同承担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

(二)开展“三高”精准连续管理。各单位要按照三高共管医防协同分级服务清单(见附件4),制定工作流程和工作路径,完善签约服务包或菜单,实施全过程、一体化、协同诊疗管理。优先将享受“四不摘”健康扶贫政策和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年以上的三高患者纳入试点,逐步扩大“三高共管”患者覆盖范围。“三高之家”要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优势,提高能力水平,努力提供三高医防融合连续性服务。“三高基地”要针对患者分级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加强中西医结合,从整体出发优化用药,做好并发症筛查及其他合并疾病监测。“三高中心”要加强专全结合、多学科联合服务模式探索,推动专科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

县卫生健康局设置项目管理工作办公室,承担“三高共管”项目统筹管理工作;县疾控中心设置项目指导工作办公室暨“三高公共卫生指导中心”,承担项目业务指导工作。

(三)围绕“六病”强化专科能力建设。强化县人民医院胸痛、卒中中心建设,以现有急救网络为依托,构建卒中、胸痛急诊救治网络。以牵头医院相关科室为龙头,通过联合门诊、专科联盟等形式,加强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糖尿病足诊治专科、糖网病筛查、血液(腹膜)透析等特色科室建设,加强眼底检查设备、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等配备,将眼底检查、心电和血压动态监测等纳入远程服务范围,建立起区域内“六病”筛查与防治服务协作网。

(四)加强机会性筛查和行为管理。结合“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指导“三高”高危人群和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在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并规范血压测量,加强医疗机构内自助监测点的设立及利用;倡导公共场所、社区服务场所内健康服务设施建设,为居民血压、血糖测量提供便利。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种慢病防控行动及健康教育活动,推广饮食(减盐、减油、减糖)、运动、心理等行为干预措施,提高“三高”人群的控制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完善自我管理和远程管理技术,依托互联网或物联网开展膳食、运动、睡眠等行为监测和管理,创新自我管理小组形式,推进体医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药店、车站等场所健康加油站和基层机构健康驿站建设,普及血压、血糖自助和远程检测,加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自我管理和更新。

(五)完善药品保障和补偿激励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市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有关文件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并将“两病”患者的用药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发挥签约服务费激励作用,推进“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提高签约患者的合理用药率、规范服药率和控制率。积极推动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参与“两病”用药备药、开方、取药和服务,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六)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市级平台建设基础上统筹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配合市级平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专业服务和居民自测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规范三高管理数据的采集和汇总,支持便捷开展在线协诊、签约、随访、远程会诊和疾病风险评估等,随访数据要全部实现智慧采集。积极开发或利用智能辅助系统提高诊疗、协诊和质控水平,通过打卡积分等方式,提升患者管理水平和积极性(参考流程和模板见附件5、6)。

(七)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建立监测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电子病历等数据,对患者管理和医防融合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评估试点成效,调整完善工作策略。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5月—6月)。制定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三高共管医防协同试点工作。

(二)推进落实阶段(2021年6月—12月)。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工作体系和机制,2021年6月底前出台工作方案,7月底前公布“三高之家”、“三高基地”和“三高中心”名单并启动试点工作,12月底前进一步细化落实工作措施,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三)巩固提高阶段(2022年—2023年)。在监测评估和总结经验基础上,2022年进一步巩固提升,扩大“三高共管”患者覆盖范围,总结典型经验。2023年底,基本建立“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体系。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县三高共管医防协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工作办公室和项目指导工作办公室,分别设在局基妇股和县疾控中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对照“三高共管医防协同重点推进任务”(附件2)抓好落实,将其作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做实紧密型医共体、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和推进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强化辖区医疗资源统筹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高血压达标行动、“三减控三高”项目和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筛查项目的结合,为试点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3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目标标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卫生健康服务薄弱环节,加大政策供给和投入支持力度,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坚决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二、任务目标

针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按照国家健康脱贫工程大病救治、慢病管理和重病兜底“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要求,坚持“保、治、防、提”的工作路径和目标任务,巩固和扩大健康脱贫成果,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慢性病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大病和重点慢性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全县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控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三、工作内容

(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1.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全面自查贫困人口2020年基本医保参保状态,确保“不落一人、不漏一户”,健全参保台账,管理精准到人。落实贫困人口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对特困人员参保缴费给予全额补贴,对其他贫困人口给予定额补贴。未参保的要逐一动员、及时纳入医保。

2.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待遇

2015年底以来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以及动态调整新识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范围,执行省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待遇政策,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351”政府兜底、“180”补充保障待遇。落实门诊慢性病综合医保待遇,推广贫困人口部分常见慢性病用药“长处方”。优化服务方式使贫困慢性病患者报销更加便利。

3.推进“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提质增效

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落实贫困人口在省内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及门诊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政策规定范围。

(二)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效

1.确保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

持续巩固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消除成效。建立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排查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排查,针对行政村合并、居民地拆迁、灾害损毁、危房老旧以及村医到龄退出等原因可能出现新的村卫生室及村医“空白点”,分类指导,及时实行动态清零,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2.补齐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和人员短板

对照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要求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快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补足配齐设施设备。进一步推进“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力度,确保驻村医生到期返回后人员跟得上、服务不断档。倾斜支持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加大对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乡村医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分类精准救治,保障贫困人口获得快捷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1.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

全面落实《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大病救治扩大到30个病种,对大病患者进行专项救治,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

2.做实做细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

继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做到“应签尽签”,做好随访评估、健康管理、适时转诊等工作。对长期外出或其他难以履约的贫困人口,不硬性要求签约服务。严格按照签约协议约定内容和相关规定提供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提高签约服务对象获得感。

(四)加强疾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

1.实施妇幼“两癌”筛查

做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扩大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范围至全市低保、特困、低收入等困难家庭,加大对“两癌”患病贫困妇女救助力度,提升广大妇女健康水平。

2.扎实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能力建设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改造、完善县级医院基础设施,配备医疗设备。加快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加强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协议,提升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在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深入推进,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深入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落实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业务管理和指导责任,优化基层卫生健康服务。

3.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程医疗服务,向下辐射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扩大医学影像云覆盖范围,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开展智联网医院建设。实现“智医助理”全覆盖,积极拓展完善“智医助理”功能,加大培训指导力度,确保设备能用、好用,发挥人工智能优势。

4.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落实防治结合工作策略,持续推进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和基层健康教育骨干培训行动,提升健康素养,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四、工作责任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4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梳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扎实做好包村联户和第一书记各项工作。二是抓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正作风纠“四风”,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织紧织密制度笼子,牢牢守住廉政底线。召开省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及全市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建立意识形态制度3项,组织党组理论学习10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3次,集中学习21次,观看专题片7次。三是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执行《党支部工作条例》,落实“”、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工作。综合运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学习平台,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和能力素质。积极开展特色党支部创建、到社区“双报到”活动。四是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医保工作全过程,始终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推动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更大力度治理“慵懒散浮”,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扛起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切实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落细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创新宣传方式和宣传载体,线上线下齐发力,进一步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灵活运用多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电视台、村村通、LED宣传大篷车、全福元室外宣传屏等渠道,综合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美篇等新媒体手段,围绕医保政策解读、维护基金安全政策法规、打击欺诈骗保等内容开展大密度、高频次宣传,进一步营造关注医保、支持医保,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杜绝欺诈骗保行为的良好氛围。2020年,共印制各类宣传材料近29万份,宣传版面100多块,组织宣讲场次,培训2000多人次。

(三)高点定位,发扬“绣花精神”织密医保元素。在全市医保系统推行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实现证明材料最少、办事流程最简、办理时限最短、服务质量最优的“四最”改革目标,参保人员医保政策能问、医保疑点可查、医保事项好办。12月10日,在市召开全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稽核工作会议,省医保局选取了4个地市、1个县级市介绍医保基金管理方面经验,我市作为唯一一个县级市做典型发言。

(四)借水行舟,依托互联网实现医保业务家中办。大力挖掘“互联网+医保”的路径,推出了企业立户“一链全办”、医保转移“隔空快办”、人员增减“一网通办”、基数年报“全程网办”、慢病申报“线上联办”、异地备案“手机掌办”等“不见面零跑腿”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医保服务的优质便捷。8月底,我市高频医保民生事项“网办”实现全覆盖。23项医保业务可以通过小程序随时随地办理。在市范围内率先上线医保微信办理小程序,市政府政务公开2019年第56期专题介绍《市打造“互联网+全域医保”模式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经验做法。

(五)同向发力,借势定点医药机构布局“邑”保e栈。

一是链条化聚合,搭建1+10+N的服务框架。1即以市民之家医保窗口为基础;10即10个镇街区实现医保服务站全覆盖,24处定点医院植入医保经办功能,成为医保经办次大厅,两病等多项业务实行院端发起、后台审核、院端出证的集成化模式;N即在定点村卫生室设立村级服务点278处,在定点药店、保险公司和银行网点设立服务点74处,功能定位为政策咨询和帮办代办。业务下沉以来,累计办理业务达144399人次。8月27日,市局在召开现场观摩会,该项工作也被省医保局列为经办服务典型案例。二是创新性突破,慢性病从N到0实现住院即拿证。自5月份开始,市在全市率先实行慢性病在院办模式,患者住院、结算、慢性病办理一次完成,实现了多件事一次办零跑腿。运行以来,361名参保人员受益。三是协同化推进,两病办理不出村。2020年初,依托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为1219人次扶贫人员上门办理“两病”备案,成功破冰。4月份开始,“两病”院端办理在市内率先上线运行,实现了院端上传、后台复核、院端打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截至目前,我市“两病”备案18506人次,为14176人次报销两病药品费用58.87万元。市推进两病政策落地的做法在市两病启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e保邑栈”入选省医保经办服务典型案例。

(六)统筹兼顾,贡献医保元素助力疫情防控。一是预拨医保资金。预付定点医院1个月的医保基金1621万元,拨付市人民医院专项资金1260万元;二是开启“绿色通道”。对肺炎确诊、疑似患者实行特殊医保支持,先就医后结算,医保基金先行垫付;三是确保费用报销。对确诊、疑似、留观患者进行手工二次补偿;四是落实减免政策,疫情期间减免医疗保险费用3675万元。

(七)精准施策,ABCD分级打造基金“防火墙”。一是规范法度,监管关口前移做实“规定动作”。二是延伸长度,多方协同配合亮剑“安全红线”。部门协同不缩水,近日四部门联合开展了两随机一公开检查。三是找准精度,智能监控系统安装“电子法眼”。四是提升高度,信用等级评价打造“诚信医保”。从2019年10月启动定点医药机构信用等级评价考核工作,评选出A级单位55家、B级单位464家、C级单位26家。五是拓展维度,药品带量集采绘制“降价天梯”。截至目前,已经组织了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降价幅度明显,实现了政府、百姓双方受益。

(八)群策群力,实施靶向政策做好扶贫攻坚。联合市财政为12413名四类人员资助参保费用3274960元;成立10个医保扶贫包靠小组;对符合两病或慢病政策的,开通绿色通道,采取上门办、帮扶人帮办和家庭医生代办等多种形式,累计为贫困群众办理门诊慢性病2412人次,“两病”1814人次。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医保扶贫惠民卡”,内容涵盖基本信息、7项医保扶贫政策、联系沟通方式三大模块,“一卡在手、医保信息全有”。对每名贫困群众的门诊慢性病、“两病”、普通门诊签约定点医疗机构等5项信息进行精准识别、登记在卡,实现了“一人一卡、精准服务”。该项创新举措先后在省医保局扶贫专刊、国家医保局网站刊发,并在全省医保扶贫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仍有死角,部分参保居民认同度不高。医疗保险政策内容较为专业,内容较多并且细化程度高。虽然通过发放明白纸、村委大喇叭广播、横幅、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但个别参保居民仍然不了解,加之,居民医保有很大部分是老年人、学龄前儿童和幼儿,这部分人员只能依靠家人来了解政策,有个别参保居民因为没有享受到待遇导致不理解、不认可。

(二)支付方式改革仍在探索,具体操作难度较大。按病种分值付费工作为今年第一年试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问题。需要在病种分值、数据上传、监督管理等方面不断改进。

(三)经办服务手段仍需丰富,与群众需求差距大。受信息、数据的限制,部分经办服务事项的服务手段和渠道、向基层延伸等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经办服务的手段还需进一步丰富,满足参保人员的不同需求。

三、2021年医保重点工作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医保脱贫攻坚质效。严格执行省、市医保政策各项规定,既不拔高,也不降低。紧盯医保扶贫存在问题,健全完善动态台账机制,不定期进行实地调研排查,确保问题整改后不变样不反弹。全面做好上级主管部门信息比对结果运用,持续做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应改尽改、应办尽办。

(二)完善医保经办服务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一是提升医保经办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统一经办标准、推进实现“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模式。二是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三是强化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

(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构建医保基金“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定点医药机构分级监管制度,继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基金监管。建立医保智能监管中心,采用线上大数据智能监控,线下医院自查自纠、互查、加强行政执法等方式,立体化防范打击欺诈骗保。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5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于2016年11月—2017年2月实施,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河南中部、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选取1个地市,对当地年龄≥60岁、居住年限≥10年的6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1.2方法。1.2.1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中部分内容根据他人研究改编。①老年人基本情况: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婚姻状况、退休前职业、月平均收入、养老方式、患慢性病情况、自理程度等。②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使用意愿。③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及程度[67],包括医疗服务、日常照顾、文化教育、精神慰藉、健康教育与咨询5个维度、22个条目,并采用“完全必要”“有必要”“无所谓”“不必要”4个级别来表示程度。问卷重测信度为0.9,Cronbach’sα系数为0.8。调查者向调查对象讲解调查目的,指导其自行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3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1.2.2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使用意愿;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2.2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采纳意愿。老年人均未使用过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94.4%的老年人未听说过此类平台,大多数老年人(87.2%)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有使用意愿,其中,67.7%的老年人愿意经常使用该平台,63.8%的老年人愿意推荐该平台推荐给其他老年朋友。见表2。2.3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程度。表3显示,老年人需求最高的3项服务功能依次为医疗服务、日常照顾及健康教育与咨询。医疗服务内容中需求得分最高的3项为定期检查、专业护理、紧急呼救,分别为(3.50±0.80)分、(3.43±0.87)分和(3.36±0.83)分;在日常照顾中需求得分最高的为代做家务,为(3.24±0.92)分;在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需求得分最高的2项服务内容为慢性病知识和中医药保健,分别为(3.21±0.93)分、(3.15±1.01)分;精神慰藉服务类别中需求最高的是为心理疏导(2.90分±1.05分)。

3讨论

3.1优化医疗服务内容,丰富精神文化服务内容。表3显示了老年人对不同层次健康维护服务的需求特点。在专业医疗服务项目类别中,以定期体检需求最为突出。这是由于老年人多为慢性病患病群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已达到71.8%,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总患病率75.1%,且多处于1种~3种慢性病并存状态[810],因此,老年人对健康变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生理健康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需求日益提升,需求得分最高的服务为心理疏导。这可能由于当前独居老年人较多,子女工作繁忙而无法陪伴老人,老年人大多没有工作,且缺乏合理安排老年人生活和社会活动内容与时间的能力,易引起孤独感。此外,老年人对文化教育服务也具有一定需求。这可能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认识有所提升有关。因此,在养老资源信息平台上应完善专业护理、康复训练等医疗服务相关内容的信息,邀请有关服务机构入驻;同时,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初诊平台,由医务人员初步诊断老年人的病情,方便老年人及时获得医疗服务,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加强与旅游服务业以及教育机构的合作,在平台上推送相关活动信息,供老年人选择和订购,丰富精神文化服务内容。3.2注重中医药保健服务。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在疾病防治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中老年养生和防治慢性病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和积极的效果[11]。本研究显示,老年人对于中医药保健相关知识的需求较高,仅次于对慢性病知识的需求。这可能与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医保健理念易被老年人接受且大多数老年人具有一定的自我保健经验,加上电视等信息媒介的宣传,使得老年人对中医药保健认知和需求逐步提升。养老服务提供者应增加或加强此方面服务,可注重将其发展为自身的特色服务。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人们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过渡为与信息传播者相互影响的互动传播方式[12],但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同时也伴随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针对上述特点,可考虑在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上搭建视频直播平台,不定期地邀请专家进行视频讲座、与老年人在线互动,未能及时观看直播者还可回放内容。建立信息真伪鉴别系统,老年人可以将所获相关知识内容输入,系统将信息反馈到后台,通过相关专业人员判断继而使老年人获得真实的知识。对于已经解决过的问题,系统将自动同步上传,以便于遇到类似问题时系统自动回复,从而减轻任务量,在满足老年人进行个人保健知识需求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医文化的发展。3.3按需对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分类管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必然要求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研究显示,国内养老护理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水平较低,护理服务人员专业程度不等,导致老年人所获得的护理服务参差不齐[13]。故可与养老机构协作,在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上,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个人档案,并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背景条件(如学历、工作经验)等分类,便于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种举措也可达到增加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机会的效果。3.4增加老年人紧急呼救服务。近年来,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类老年人群体,空巢老年人的日常监护需求较高,尤其是应对各种突发意外的生命安全监护[14]需求。本次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状趋势。因而,可在养老资源平台上增加紧急呼救功能,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设定,紧急呼救按键选取突出但不突兀的颜色予以区分,设置快速拨打按键,便于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将求救信号传递到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人员可依靠定位系统在最短的时间赶到老年人身边,检查、处理其问题并通知相关机构和个人(如医院、公安及其子女)。3.5简化平台操作方式,提高社会影响力。表2显示,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使用意愿较高,但大多数老年人并未听说过类似的平台。除去老年人的使用意愿、感知有效性因素外,这与老年人对养老资源信息平台的操作性、安全性、可信度及认知环境等因素直接相关[15]。因此,在平台构建过程中,设计者应设计直观简单的图标、字体以及大小,使信息表达更清晰,同时采用简易的操作方式,在信息输入时可应用智能联想或语音输入系统,也可使老年人通过点击预设好的自动框中的语句进行快速问答,提高老年人的输入效率;优化平台的容错性能,降低老年人的学习和使用难度;此外,管理政策及制度的支持是消除老年人的安全顾虑的关键,同时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合作,提升平台资源信息的可信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智能养老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促进平台的推广与使用。

4小结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体医融合;社区;公共健康;健康服务;应用

在现代科学健康发展观的指引下,对于体质健康培养已经从早期的医学手段延伸到医学、体育学、健康学等多样化促进的新模式。医学中分化出有关健康医学、疾病预防、慢性病康复等专业类型,体育学中也分化出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细化,这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必然需求。我国自2014年就已提出“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等融合发展”的理念,并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的含义从最初的提高身体素质作用转变为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包括情感、意志培养)的重要作用,是人们生活中培养健康体魄的重要生活方式。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首要问题,老年人也是患病的主要人群。我国为解决国民的健康问题,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一系列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科学的健康指导思想,让医疗与体育协同发挥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1、社区公共健康服务

社区公共健康服务是以社区为核心,辐射社区中的所有居民,以老幼、妇女、患病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设备,从预防、保健、康复的目的出发,发展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公共健康是影响社会各个层面的主要健康问题,在此次疫情中,公共健康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保障全体居民健康生活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社区公共健康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发展与资源受到国情影响,体育事业在巩固发展基础的情况下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突破发展,全民健身策略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现有资源还不匹配;第二是群众基础还不够,虽然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公共健康服务主要实施的方式是社会体育参与,我国基层社会体育受众人群比例相对还较少,在党和政府的政策与号召下还未迎来新的突破节点;第三是群众的科学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国民对健康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也较为浅显,急需用有效的方式促进社会体育观念的转变;第四是公共事业投入的不足,基层体育事业服务不够完善,相关公共事业单位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作用体现;最后是新的公共健康服务体制还没有完善,新的发展力量还没有明确的作用方向,需要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或体制要求加强公共健康服务的建设。

2、体医融合科学健康理念概述

在2016年国务院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其在促进健康、慢性病的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由此在专业领域引出了“体医融合”的科学理论探索。体医融合是从体医结合理念发展而来,我国最早提出的是“体医结合”概念,是结合体育与医学优势发展健康领域的主要思想。在结合美国“运动是良医”健康理念后,逐渐发展出“体医融合”科学健康理念,“体医融合”是以医疗问题为导向,以体育运动锻炼发展健康素质为手段,与传统体育技能发展有所区别,体医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引导、重新认识健康、认识疾病。“运动是良医”健康理念是协同体育、医疗、健康、卫生等多元化合作,共同促进人们的健康体质发展,强调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以体育运动作为主要的改善体质健康的方式。将“体医结合”与“运动是良医”两个健康理念融合提取精华形成了我国的“体医融合”科学健康理念。对于体医融合学术界有多种认知,有学者认为体医融合是体育与医学中理论、思想、成果的交叉融合;也有学者认为体医融合是以体育与医学手段在群众的疾病预防、康复、身体锻炼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与把控;还有的学者认为体医融合是在医学中融入体育锻炼元素,以体育运动发展体质健康的价值属性促进健康医学的有效实施。综合目前相关研究可以得出体医融合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弥补公共健康服务领域的断层面与缺陷,健康是体医融合理念的核心要素,以体医融合理念作为中心思想引领健康服务的工作开展,体育运动是具体实施方式。正确理解体医融合科学理念,从体育方面正确看待医学价值,从体育促进医学发展,也要从医学正确看待体育价值,懂得体育在疾病预防、康复中的重要价值。两方面的科学理念让健康服务更具有科学性,指导内容更实用、实践结果更高效。体医融合发展提出了“一三三四模式”,是中心模式:是以人们健康为中心,完善健康政策,促进群众的全面发展,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良好发展。原则上要懂得运动的安全性,尤其是患病人群的运动安全要有所保障,需要体育事业的全力支持。运动的有效性,对症下药,科学的运动处方作用是有显著效果的,运动的可持续性,以运动锻炼作为慢性病的康复手段,要让患者长期参与,坚持运动锻炼,养成全面健康的生活方式。三融合模式是指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技术融合是将体育与医学的技术特长相融合,将医生的医疗技术与体育指导员的运动训练技术结合,发挥两个领域的协同作用;资源融合是要把体育设施、场地与医疗设备、人力等相结合起来,比如,退役运动员有着丰富的运动训练与运动损伤经验,可以进行医疗培训作为体医人才引进渠道,体育专业人才经过固定的培养方式也可以作为长期的人才引进通道;话语权融合是指医生对患者的话语权有较大影响,体育专业人士对体育运动锻炼的指导有较大影响,将两者结合发挥出最大作用,对体医融合工作的开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让体育局与医学界共同宣传推广体医领域的重要意义。四合作模式,是以卫健委及体育局、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和温暖医学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的四方协同合作。在管理和实施层面避免场地不足、人员不足、专业性不足而导致的健康服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体医融合将会改变多种社会现状,如医药服务获利到健康服务获利的转变,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医疗干预到非医疗干预的转变,也是我国医改的中心思想。坚持党中央提出的在伟大复兴中发展健康事业———“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3、体医融合由战略思想走向实践

在健康中国的政策引导下,为了推动“体医融合”领域的发展,我国做出了较多的宏观指导思想,具体的行为规范落实也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各地都开始建设体医融合示范社区、体医融合科研组织、运动处方研究团队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是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的“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以及以高校资源为主导的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研究所和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医学学院等相关研究组织,通过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共同发展“体医”领域,促进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在发展中落实的相关政策有北京的“体医结合健身中心”,江苏省的医保健身卡,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体检+运动俱乐部联合管理模式,和2021年天津市健康教育协会体医融合分会的成立等,都是体医融合由健康发展战略思想步入实践发展的标志,是“体医”领域初步探索中的成果,初步探索中的实践应用就是“体医”领域未来发展的指向标。

4、体医融合健康理念的发展目标

体医融合健康理念的发展目标是在体育与医学在平等中为共同实现健康促进目标形成自觉合作,发展出新的合作共赢方式。医学为科学的指导提供思路,体育为科学的指导提供实践方法,所以体医融合的健康理念发展不只是将体育与医学单纯的重合,需要发现两者的关键点协同发展,发挥最大的“体医”价值。体医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对象就是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亚健康身体状况等人群。对于青少年重点是要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良好的身心发育;对于老年人是要通过体医融合的科学指导防治慢性病,促进我国的健康老龄化;对于亚健康身体状况人群是要以体医融合的健康指导改变其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中国”的战略发展,要通过体育来改善国民的身体状况,脱离身体的亚健康实现高水平健康状态,并且尽可能地脱离药物的过分治疗。

5、“体医融合”在社区公共健康服务中的发展原则

5.1、全面性原则

体医融合的全面性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是为全体居民服务的健康指导工作,不只是体育与医学的人才融合,也是管理者之间的融合。管理者必须要对体医融合健康理念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在两方面都有发展才能在实践中做好社区公共健康服务的工作方向指导,让体医融合与健康中国更好的相融合。

5.2、差异性原则

体医融合的差异性是指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每个居民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居民的人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就像中药药方1000个人就会有1000张不同的药方,运动处方也与之相同。差异性按照人群特点可以分为: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妇女、中青年等。也可以按照需求类型分为:生活方式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病人群、残疾人等,甚至可以按照文化水平或是文化背景划分人群特点。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不同需求,为居民做出科学、合理的健康服务指导,是体医融合的正确实践基础。

5.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体育锻炼的参与是以居民为主体,要按照居民的意愿进行活动开展。体医融合的健康指导是要积极引导居民的参与兴趣,营造良好的社区体育锻炼氛围,力求在长期的健康工作中培养全体居民养成正视体育、主动锻炼的良好健康观念。

5.4、服务型原则

体医融合在社区公共健康服务本质上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以健康为中心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体医融合是提高国民健康体质的指导思想,社区公共健康服务是实施方法,相应建设的平台也是基于服务的本质基础,要充分考虑到每类人群的需求,优化服务过程。

5.5、发展性原则

促进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居民体质健康的发展性是大健康时代的必然需求。体医融合通过公共健康服务对居民做出的科学指导对于居民长期的体质健康都是具备发展性的,根据运动处方对居民长期生活的健康指导与管理做合理规划。

6、体医融合在社区公共健康服务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一些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质监测中心与医院中有体医融合的初步发展模式。社区体质监测中心是结合社会体育指导与社区医疗资源建立以体医融合为工作指导思想的基层门诊,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健康指导工作,引导居民的体育参与。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新村体育俱乐部在2018年启动体医融合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项目,利用医疗手段与运动康复手段改善群众的体质健康水平,并且获得了大部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江苏省的社区公共健康服务工作开展状况较为良好,目前已经有上百个省级社区体质监测中心,并且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于工作人员,为40多万基层群众提供免费的健康指导工作。医院中建立的健康指导中心是以体医理念指导下为患者开运动处方的具体形式引导患者以体医融合理念的手段进行康复治疗。还有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服务模式可以作为社区公共健康服务发展中的参考,如2016年由尚体健康科技在上海市规划、运营的社区老年体医融合中心,将运动健身、身体康复、慢性病预防集于一体,并且受众广泛,灵活性强。虽然体医融合在社区公共健康服务发展中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是我国社会各阶层积极配合的态度下,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逐步在实现“全人群健康指导”与“疾病全过程指导”。结合我国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体医融合的应用发展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将全民健身数据、全民体质数据、社会体育场馆与设施数据做出整理分析,为不同地区与不同人群适配相应的指导意见。目前对于体医融合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主要在于运动处方、AI技术指导、科技设备平台等方面。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的重要应用实践方式,不同人群适合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环境都有所区别,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发育情况、身体机能特征也大不相同。对于普通人群可以直接利用具体的体测数据和体检数据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但是慢性病患者的指导中要格外注意一些问题,如患心脑血管的患者在运动中的心率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立即停止运动。AI技术指导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AI远程指导群众的运动过程,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的支持下,远程对患者的运动过程做出指导,指导患者的动作,从设备反馈的数据中分析患者当时的生理情况,做出相应的即时性指导,根据实时反馈的生理数据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在科技设备平台方面目前有较为显著的是神经反应性平台相类似的产品,但是该产品目前多用于运动员选材,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中有较为突出的作用。运动员的神经反应速度在绝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后天训练带来的改变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在选材中要注意运动员的神经反应速度,但是传统的方式总会有一定的人为误差性,借助科技仪器与科技平台的数据操作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人为误差的发生,极大地增强了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除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常见的线上学习,互联网、电视、新媒体等文化知识传播方式都是目前常见的线上学习途径,较为正式的是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和公开是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之一。通过移动互联网与电脑上的软件平台传递给群众,同时居民可反馈自主的学习与锻炼情况,随后平台会智能制定出适合居民的个性化锻炼方式与学习计划。如国家体育总局与旅游卫视出品的《健生堂》节目,倡导全民运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节目邀请了各领域专家传授经验,普及新兴的运动健身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社区公共健康服务的工作开展中可以学习、借鉴一些有利于发展的方式,思考自身工作如何有效开展,这将成为我国体医融合在社区公共健康服务中发展的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世强,李丹.基于体医融合的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4(12).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7

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现状

1.1师资队伍。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医科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实践经历、技术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目前,大部分教师尚未达到这种要求,他们往往关注与本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和新型技术,未对交叉学科做进一步了解,还表现出与行业密切合作不足,缺乏应对挑战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5]。1.2人才培养。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已有14个大学22个交叉学科所涉及的一级学科含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6]。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在培养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但由于我国最早的公共卫生教育是由前苏联引入,受传统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影响较深,在教学内容、手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方面还存在问题[7]。1.3科学研究。新医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要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相互融合,协调发展[8]。临床医学的研究重点是疾病机理机制。公共卫生研究的重点是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及健康的影响。基础医学主要通过研究微观医学来指导疾病的诊断及预防[9]。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公共卫生人员、基础研究科学家及临床医生协作沟通才能完成。需要将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行整合,从系统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医学实际问题。1.4社会贡献。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要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因此,急需建立重大慢性疾病防控体系,为大众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但对于目前已成为国民健康重大威胁的慢性病,相关的防控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强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研讨交流与实践探索,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治紧密结合的慢性病防控体系。中国慢病防控工作体系尚属空白,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病防治工作网络还处在探索阶段[10]。

2新医科视角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新医科建设是“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的大事,新医科建设重中之重是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既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1师资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持兴国必先强师。努力打造学科交叉实践型师资培养体系。2.1.1核心内涵—高层次师资建设。高层次师资建设包括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打造卓越教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术带头人要具有凝聚力、团队精神,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敏锐洞察力,熟悉预防医学发展前沿动态,有较强的交叉综合研究能力,对研究方向富有经验并具有预见性。鼓励中青年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各学术带头人团队,并在各团队中进行轮转,达到学科交叉的目的。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高水平课题,撰写高质量论文,优先安排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倾斜。要求教师具备大学教师和公共卫生医师2个角色,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旁征博引的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能力;同时还要有现场处置的丰富经验。与医院及预防机构合作开展教学,到相关单位兼职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导师组是由交叉学科导师组成的团队,要求导师之间知识互补同时又知识关联,导师组还可以是学校导师与实践教学基地导师的组合,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2.1.2外部环境—实践教学提升。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公共卫生的师资具备较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的教师需定期下现场,积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开展横向合作,促进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11]。2.1.3内部范式--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可以按照学科交叉的原则组成科研教学团队。师资团队可以是“基于预防–基础–临床的交叉学科型师资团队”,目的是提升教师对综合知识与技能、复杂问题的应用整合能力。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推进创新思维培养,提高教学质量。2.1.4基本方针--师德师风建设(图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师资团队应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不断提升师德学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2人才培养。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从医的神圣职责。医学教育强化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促进健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1本科生培养。进一步突出本科人才培养在医学人才成长中的基础地位,不断深化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打造金课,淘汰水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强调交叉学科的课程学习;注重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形成“厚基础、宽专业、高能力”的培养格局[12]。2.2.2研究生培养。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新医科要求树立交叉融合的培养理念,在高校、卫生系统之间,以慢性病防控研究为导向,实现研究生知识技能的综合提高。在融合创新理念下培养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公共卫生医师或者医学科研工作者[13]。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着重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知识-能力”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公共卫生知识体系为中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公共卫生服务为特色,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训练,进一步突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14]。2.2.3留学生培养。留学生的培养,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医科未来发展方向。可以采取构建医学留学生学习共同体形式。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们具有共同的学习利益观,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资源并研讨相关领域的学术问题,体现着一种互利共赢的学习合作精神。同时,应认识到,协同交叉是医学留学生学习共同体持续性发展的源泉。留学生参加到各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学术座谈中去,这些活动能为他们提供思想碰撞的机会。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交叉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3科学研究。已有研究表明,组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大型人群队列均在预防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5],为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这些均是预防医学服务于“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学科内部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均影响着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16]。2.3.1学科内部交叉。(1)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结合:基础医学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人体结构和功能,明确疾病治疗与预防的机制。蛋白组学研究在揭示生命运动的本质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组时代、微观医学研究与宏观人群防治相结合,在了解疾病分布特征、探索病因、筛查高危人群,开发有效疫苗和药物等方面为预防医学做出了大量贡献。(2)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整合:预防医学通过预防人类疾病、延长生命、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在医学中发挥更大的潜能,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两者最大的目标均在于保证人们健康。将临床与预防进行整合,可以实现最佳的健康效益,通过个性化的医疗策略制定,进行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从而确保人们在最少的投资下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17]。2.3.2学科之间交叉。在交叉学科飞速发展背景下,预防医学研究也日益呈现多学科综合的态势。从描述分布、探讨病因、到政策的制定,预防医学不仅要在医学内部进行交叉,还与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行为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学科实现跨界交叉。如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在多维健康研究中、在探索疾病发生原因的进程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客观事实。高精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控水平、工作效率,使得更多的危险因子得到揭示和确认。在预防医学研究策略上,从软科学的角度更加系统地帮助预防医学工作者在制订健康方案上采取更加全面而系统的方法,促进了预防医学发展[18]。2.4社会贡献。2.4.1打造集科研、政府疏导和地方资源为核心的一体化慢性疾病防控体系。这一系统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多部门的融合与实践探索,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慢病防控公共政策开发,建立符合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培育健康社会环境。基于大人群队列研究的成果,依托高效的慢性病防控体系,以实际应用研究形成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南;支持多参数生理指标采集与多协作互连的网络终端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慢病风险因素辨识与监测的远程健康监护平台;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慢病风险因素监测与管理的示范应用[19]。2.4.2建立慢性病研究的大样本人群队列为研究。慢性病筛查、干预、控制的有效策略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队列。探讨并发现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开发精确慢性疾病预测模型,制定、评估并普及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从而控制慢性疾病蔓延,延长全体国民的健康寿命,抑制医疗费用的无止境增长。

3展望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8

科技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抓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立足对我国长远发展起关键与先导作用的重要科技领域,进一步明晰科技发展的着力点。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综合分析世界及我国化石能源可开采储量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承受能力,我国能源消耗必须向大幅度节能减排方向发展,大幅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比较理想的是,到2050年,单位GDP能耗相当于届时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化石能源消耗量同*年相比增加不超过0.5倍,先进可再生能源达到25%-30%,水电和核能达到20%-25%。近期应重点发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力争突破新一代零排放和二氧化碳大规模捕捉、储存与利用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安全清洁核能技术和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前瞻部署非传统化石能源技术。中长期应重点推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向主流能源发展,突破快中子堆技术、太阳能高效转化技术、高效生物质能源技术、智能网格和能源储存技术,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力争突破核聚变能应用技术,建成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

有效突破水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式制约。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正面临最严峻的水问题挑战。解决我国水问题,从科技角度看,近期要加快开发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水污染物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饮用水安全保证技术等,重点发展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高效低成本海水利用和淡化技术等,前瞻部署和发展水生态系统相关科技问题,初步建成节水减排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中长期建成行业性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区域的技术体系示范,开展湖泊、流域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使我国主要水体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研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技术并进行示范。

从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过渡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全球环境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已呈现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期要坚持和完善源头治理战略,重点开发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中长期要深刻认识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系统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建立生态、环境、气候综合监测与预警系统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退化生态重建转型、区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健康监控防治、循环经济研发示范、全球环境变化适应与减缓、环保产业技术和设备研究,形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要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必须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我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通讯和计算机市场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工业生物经济,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期要重点发展低成本、高能效的硬件、系统软件、互联网服务技术,突破CPU芯片、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向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基础材料及应用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能源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新材料;发展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基产品开发等工业生物技术。中长期要突破服务科学和网络化、智能化、可持续的服务技术,初步建成我国信息科技软件和服务工业体系;推进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生物、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相互融合,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根本改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加强生物科技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9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综合分析世界及我国化石能源可开采储量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承受能力,我国能源消耗必须向大幅度节能减排方向发展,大幅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比较理想的是,到2050年,单位GDP能耗相当于届时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化石能源消耗量同2005年相比增加不超过0.5倍,先进可再生能源达到25%-30%,水电和核能达到20%-25%。近期应重点发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力争突破新一代零排放和二氧化碳大规模捕捉、储存与利用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安全清洁核能技术和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前瞻部署非传统化石能源技术。中长期应重点推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向主流能源发展,突破快中子堆技术、太阳能高效转化技术、高效生物质能源技术、智能网格和能源储存技术,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力争突破核聚变能应用技术,建成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

有效突破水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式制约。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正面临最严峻的水问题挑战。解决我国水问题,从科技角度看,近期要加快开发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水污染物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饮用水安全保证技术等,重点发展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高效低成本海水利用和淡化技术等,前瞻部署和发展水生态系统相关科技问题,初步建成节水减排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中长期建成行业性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区域的技术体系示范,开展湖泊、流域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使我国主要水体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研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技术并进行示范。

从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过渡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全球环境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已呈现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期要坚持和完善源头治理战略,重点开发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中长期要深刻认识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系统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建立生态、环境、气候综合监测与预警系统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退化生态重建转型、区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健康监控防治、循环经济研发示范、全球环境变化适应与减缓、环保产业技术和设备研究,形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篇10

市是全省首批启动DIP实际付费运行的城市之一,自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将我市纳入DIP国家试点。2022年,县医保局将按全市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市基本医疗保险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结算办法(试行)》(医保发〔2021〕32号)文件,开展好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为全县所有定点住院医疗机构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2、医保电子凭证推广

2022年,广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县实现60%以上参保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定点药店和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覆盖率不低于60%,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结算次数占本地医保结算总次数比例不低于30%;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全流程应用。

3、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突出“应保尽保”和“待遇落实”两个关键点,实现医保扶贫常态化,整体提高医保管理服务水平。

4、打造长护险老人健康养老新模式

2022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全覆盖。突出做好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保障范围覆盖重度失能人员、重度失智人员,做好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以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的衔接。探索医养结合与长护险工作新机制,改变过去“养老院不能医、家庭无力护”的困局,让医养结合成为服务老人的创新之举。面对享受长护险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现状,县医保局将开展延伸服务活动,为参加长护险的老人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和专业护理技能等方面的服务。

5、持续优化医疗保障支付机制

大力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区域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点数法改革,完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医保支付政策,深化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建立合理日间手术医保支付方式。全面实施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

6、改革完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2022年实现带量采购药品500个品种以上、高值医用耗材15类以上。全面推行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建立定点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价格信息监测机制,加强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价格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