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分析

时间:2022-01-30 09:48:34

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分析

一、努力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

(1)在实验课开始讲授前,由老教师指导,认真做预试,完成整个实验的进行过程,同时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注意事项、对仪器使用、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详细阐述等。(2)做好实验课的完整讲授课件。(3)参照指导老师的意见,个人申请试讲。试讲时系主任指定同行参加评议,最终确定任课资格。(4)准备讲课的教师,还须跟原实验课教师做一学期的实验课助教工作,协助老师指导实验课,最终确定独立上实验课的资格。由于校院实验教学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措施到位,责任明确,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各系都选派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实验课。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效果好。

二、对实验教学进行质量评价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实行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对实验教学中各环节的质量评价,是实验教学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1.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主要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实验教学专家评估小组和由院组织的实验教学专家评估小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同行专家以及学生对实验教师的教学评价;实验教师对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考核和学校教务处实验室管理科组织的实验项目随机测试。在时间上,分别采取不定期课堂抽检、期中期末集中检查相结合;学生实验课考核结束后对实验教师采取无记名打分的方式进行。2.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程度对实验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测定;对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实验准备、实验实施与结果的总结、实验的各种软硬条件的测定等等。通过实施这些测定,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准确、高效地对实验教学做出全方位反映。具体的质量评价内容见表1、表2和表3。

三、效果

1.强化实验教学,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了学生的责任,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如由我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协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立足专业特色,拓展学习空间,提高综合素质,迎接未来挑战”为宗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植物知识,开展植物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学术性的社团组织。该协会利用我院开放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先后到泰山进行植物认知、采集植物标本;制作分类作物标本800多件;给校园内400余种植物挂牌(牌上标有标准树名、所属科名、属名、拉西名、别名),完成了校园植物志的编写等活动。该协会先后被评为山东农业大学“明星社团”、泰安市“优秀学生社团”、山东省“优秀学生社团”。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是此次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学生社团。在全国举办的第一届、第三届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征文中有8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2017年1月,农学院大学生支农实践团队获团中央表彰。每年农学院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部级、校级和院级设立的大学生创新(SRT科研训练项目)与创业项目69余项,有150余名同学参加。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技能。2.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彻底解决了教师上课与不上课一个样,上多上少一个样,上好上孬一个样的问题,激发和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强化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师的办学主体地位得到加强;从而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搞好教学上来。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途径与方法。2012年以来,我院先后有3位教师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10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15位教师分别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部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2篇。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琴,等.高校实验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96-99.

[2]程全林,等.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4):76-78.

[3]樊东,等.农科专业规范化教学.实习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2):31-33.

[4]彭文博,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6,(2):11-13.

[5]孙建迎.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1):36-38.

作者:李圣福 郭风法 宋宪亮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