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时间:2022-09-05 08:49:43

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摘要:我们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建设思路,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肃州区1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站,专、兼职监管人员65人,有81个行政村配置了专职质量监管员,47个行政村配置了农残速测仪,6个农产品综合市场设立了定点检测点,区、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基本形成。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责任落实

酒泉市肃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区。肃州区现有耕地面积4.176万hm2,辖5乡10镇、123个行政村,总人口36.4万,其中农村人口22.4万。近年来,全区按照构建大产业、大基地、大龙头、大园区系统支撑现代农业新格局的要求,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为核心,抓产地-治理隐患促清洁,抓投入-控制源头保安全,抓标准-规范生产上水平,抓机构-健全体系强能力,抓服务-完善制度建机制,强力推进基地标准化、产业集群化、龙头现代化、加工园区化、质量追溯化进程,为区域经济社会率先实现小康提供基础支撑。目前,肃州区已成为我国第2大对外经作制种基地、西北最大的洋葱生产集散基地、甘肃较大的奶牛饲养区和以其命名的肉牛肉羊养殖区,先后被农业部等多部委命名为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最大的非耕地设施生产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部级农业产业化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部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以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将肃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介绍如下。

1基本情况

肃州区围绕促增长、保安全的要求,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建设思路,以创建部级农产品监管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区域经济由数量增长型向数量质量双向增长型跨越为目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落实,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在2012年成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基础上,全区1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站,专、兼职监管人员65人,有81个行政村配置了专职质量监管员,47个行政村配置了农残速测仪,在6个农产品综合市场设立了定点检测点,全区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17个,区、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基本形成。

2存在问题

肃州区不仅是甘肃省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供应区,也是全省农产品质量监管重点区。通过连续8年出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意见》、连续8年实施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连续10年开展“绿剑护农”专项活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潜在危害因素多等一些外在因素。同时,区域内部存在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科技园区示范力和带动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兽药残留超标,产地环境亟待改善和恢复;乡镇监管站重成立轻管理现象突出,监管力量薄弱;农产品监管制度、执法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区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全区农产品质量管理形势依然严峻,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3对策与措施

3.1严把产地关,切实保障安全的生产环境

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控,制定产地环境保护治理规划表,合理划分宜生产区、禁生产区和优势生产区,加大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对土壤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超标、重肥污染、废旧地膜等危害因素的治理力度,确保产地安全。农业技术部门在指导农户标准化生产、科学进行农事操作的同时,积极抓好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从技术上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优质,确保农产品“生活”在肥沃、干净又健康的土壤上。

3.2严把投入关,切实加强质量安全源头治理

工商、质检、农业等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高剧毒农药、假劣农资、过期农资流向农田,采取连续作战、持续作战、协同作战的方式重拳打击一切违法销售和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1)及时组织开展春秋季“绿剑护农”、夏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等多项整治行动,从抓源头、抓重点、抓大案要案入手,建立“检打”机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和重点季节的执法检查。(2)落实农资市场、生产基地检查登记制度,落实农资质量承诺公示制度,健全和完善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档案管理制。(3)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和“绿色配送”活动,推进区级农资经营标准化示范店和农资连锁经营店建设,保障农资消费安全。(4)建立诚信通报制、限用农药购销实名制,将不诚信之人列入黑名单,实行有奖举报,积极发挥社会各级人士的监督作用,提高违法成本,打击违法行为。

3.3严把标准关,切实提高农事规范操作水平

围绕省、市、区确定的“菜篮子”产品标准园、科技示范园区、粮食高产示范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等生产项目,抓好本行业、本区域内各类标准园的创建、布置、设计和管理。乡镇要按照有醒目标识、有质量标准、有技术规程、有农事记录、有监测抽检、有服务承诺的要求,培育1~2个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园),在推广反季节蔬菜生产、秸秆饲料化应用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强化质量管控措施,重点示范生物防虫、无公害生产、跟踪监管、检测追溯等技术;引导农户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禁、限用及农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加强农业环境监控、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技术单位要加快区域农牧业地方标准化修(制)定工作,及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规程,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

3.4健全体系,提升和完善监管机构规范化运行

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建设思路及“加强基层、重心下移”的原则,建立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监管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区级有关部门要重新定位监管、检测和执法的职责,建立责权一致的相关监管机构;各乡镇要围绕有机构、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有手段、有专项行动、有基本经费的“八有”目标,独立设站,加大省级示范监管站的创建;各村必须配备监管员,以保障监管体系规范化运行,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管网络。同时,加大力度对区、乡监管员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引导“制度上墙”,加快规范运行。

3.5强化服务,不断激发监管制度机制创新

在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生产者三者的主体、主导、主要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的建设。以推行大场大户、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和质量承诺书落实“三长(站长、村长、合作社长)两书(责任书、承诺书)”层层目标责任制;以“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和“贯标与制标并重”,落实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度;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试点管理。通过把好产地、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5个环节,落实目标管理、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5项制度,完善标准化建设、检验检测、质量认证、风险应急、执法监管5项体系建设,提升执法监督、风险预警、监测评估、应急处置和服务指导5项工作能力,全力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上市安全和消费安全,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提档次、上水平。

作者:于彩琴 王文平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