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08-17 10:00:54

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1)培养人文精神,即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这是针对中职学生的“社会性”而言的,只关注利益化的实践而忽视了对周围人和事的关心,很多学生不了解国家大事,不知晓身边新闻,以为这些都是无用功,试问在今后的工作中当你和你的领导或同事聊天时别人天马行空时你怎么办?二十一世纪更需要的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在语文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这种对周围人或事的洞悉能力和对它们的关怀能力。

(2)培养人文精神,是促进学校文化氛围与学生个人素质的需要。一个好的学校,其人文精神必然形成校园文化的主要成分,且会随着时间不断传递。中职语文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必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因此,学校的领导者、语文老师等,应该高度重视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培养方法

只谈重要性是空泛的,要通过具体的培养方法来实现这些意义,才能对中职语文教育有所裨益。我们知道,中浅谈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胡国祥职语文教育的课程主要分为应用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附件(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欣赏)五个板块。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来看,也是注意到思想性、典范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点

语文教学的第一章是实用文阅读与写作,又分为三小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按照笔者以往经验,学生多对记叙文比较感兴趣,说明文次之,议论文又次之,所以我们不妨先从记叙文入手,以《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为例,朱自清先生通过对荷花以及周围景致细致的描写,强调了人的情感和在自然中得到的情感体验,唤醒了人作为一个社会主体的自由和独立,彰显了个性。教师可把这些人文情感都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精神与文章中透露出来的精神的契合点,从而把这些精神牢记在心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2.转变教学方式,促进人文精神培养

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学生的重视不够,很多中职教师备课不充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能够真正尽到一个做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到最后一无所获,“结论式”的教学也使得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教师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模式跟新的方法如合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相结合,将传统的教具即黑板加粉笔与新的多媒体教具相融合,为了能够更好地教学而积极转变方式,由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热情,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3.注重教学实效,强化人文精神的塑造

教师除了在教学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强调与学生的互动外,还应注意人文精神塑造的实效性。首先,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思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引起学生的共鸣,避免人文精神的传导受到学生的反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见到实效。教师在课堂内外,应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由古及今,思考在当前新形势下,新的社会运转模式中,人文精神有着什么新的发展,应如何传承。其次,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检验人文教育的成果。这并不是指学校统一组织什么检查,或者什么考试,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吸取反馈,不断思考教学效果。如,通过中职语文中的人文教育,我们可以将正确的爱国热情传递给学生,孟子曾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屈原在《离骚》中也提到,“岂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教师更可以提示学生联系到更早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热情,避免单纯的,一腔热血式的简单爱国主义,或者民粹主义。更加使学生理解,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与更加热情的工作、学习态度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三、结语

在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中,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途径来改善目前存在的中职语文教育问题。笔者仅提出以上几点建议,希望在今后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审美情趣,不断完善自我、拓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一改往日中职语文教育的旧貌,促进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

作者:胡国祥 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