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朗读关键性

时间:2022-07-22 10:37:38

语文教学朗读关键性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呢?在朗读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文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准确规范的朗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录音机、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帮助下进行范读教学。把启发性强、生动形象的有声语言跟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全面地展现给学生,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以《背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游子吟》,让学生在观看生动场景和聆听充满感情的朗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慈母的情怀。顺势提问:游子吟歌颂的是伟大的母爱,那么你们知道赞美父爱的是哪篇文章吗?由此导入《背影》的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课文学习,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再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FLASH朗读视频,然后让学生对照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分角色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变色龙》让学生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后,分别让他们认识到作品中各个角色中不同的人物性格,在朗读中要用不同的语速、不同的语调来表现,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二、通过朗读能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老师讲,学生听和记中度过,学生能够自主掌握的时间过少,无法完成高质量的朗读训练,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就变成了老师自己讲授知识和表达情感的舞台了。这与“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基本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学生不进行阅读,就无法了解文章大意,那又如何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怎么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呢?学生能做的只能是茫然地听老师的讲解,急速地记笔记生怕有所遗漏,一堂语文课就在这样一个状态下结束,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把充足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归还学生,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以杨绛的《老王》为例,考虑到今天的学生很难切身体验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老王的平凡经历很难激起学生们阅读的欲望,那么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再给他们时间重新认真阅读一遍,让学生们去重温老王平凡的经历所体现出的善良品质。这些情感体验打动了学生,使他们爱上阅读老王的事迹,不知不觉中,老王高尚的人品影响了他们,使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仿佛要穿越到老王那个年代去体验当时的生活。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沁园春?雪》的豪放之情,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的绵绵乡情,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淡雅闲情,都可以在朗读中读出味来,读出情感。

三、朗读能锻炼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很多课文,需要学生调动思维进行想像,教师要努力提供条件,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先给学生播放范读录音,规范字音和阅读节奏,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反复阅读,引导他们展开想像: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们的脑子里立刻会展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这种听读结合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朗读能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的提高。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切身感受、体验和欣赏美,实现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的不断提高。以《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穿插使用录音范读、学生自读和老师范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朗读的语音、语速和语调的同时,理解和领悟文中重点句段所蕴含的情感,体验语言运用的艺术魅力。比如在读到:“小草偷偷地钻出来”时提问学生:作者为什要用“偷偷地”和“钻”而不用“慢慢的”和“爬”呢?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认识到,这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它能形象地表现小草的清新可爱和顽强的生命力,更好地表达作者热爱和赞美春天的情感。再如《邓稼先》中的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坚守戈壁滩,他那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他那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感人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些形象,都是感人的、美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深入地发掘这些美的形象,从而达到用美的形象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学习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