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完善

时间:2022-05-23 03:27:29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完善

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否形成,就要看他的教学语言是否形成风格。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语言来吸引学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的教师也正因为有了准确完美、幽默风趣的语言,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我们才能开启学生情感和智慧的大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个性主体,表达人文关怀。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语文教学要对学生体现人文关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文学即人学,能让学生在审美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应当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标准

1.要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作为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用普通话来表达是教学语言艺术的前提,这是因为普通话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音韵美。教学语言的音韵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言语表达要做到抑扬顿挫。“扬”是指语调的高亢,“抑”是低沉。“抑”突出情绪的下转趋势,“扬”则给人感觉高亢有号召力。顿挫,也称停顿。适当的停顿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表达,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文意。二是要做到语音、语气、语调、语速协调一致,和谐统一。作为出色的语文教师,发音一定要准确,吐字一定要清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克服“连音”和“跑调”的毛病。连音是指音节间没有明显的间隔,不能明确表意。跑调主要是针对方言,指吐字的声音不准。语气的重要性在于,教师在语言表达时,要针对不同的内容有褒有贬,而表现这些态度除表情和语句外,全靠语气。对语文教师语速的要求是:快慢结合,错落有致。讲话速度快,容易使学生精力集中,语速放慢,便于学生听清听准。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速度以平均每分钟120—140字为适宜。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做到发音准确,音量适宜,语调丰富,讲究节奏,这就是相对完美的教学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2.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和抽象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语言则能更好地传情达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的艺术化,应注重用语言创设的情境,营造氛围,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领到情境中来,让所学内容和学生内心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将修辞运用到教学语言中,会起到生动形象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具文采,更有吸引力和魅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要让教学语言生动,不一定非得追求语言的华丽,真实、科学、客观的教学语言同样是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3.充分利用体态语言。体态语也称其为“肢体语言”,是指伴随在谈话中的非语言的动作,包括眼神、表情、头、手、脚以及整个身躯的姿态等。近年来,教师的教学艺术虽然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但是作为教学艺术一个重要的组成———教师的体态语言艺术,仍然是一个较为沉寂的角落。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非言语性的交流是很多的。教师的体态语言在师生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讲课中要充分发挥体态语的作用。语文教师正确使用体态语言必须加强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努力使自己在表情、举止、衣着、手势等方面符合表达的基本要求。首先要用好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够帮助人们传情达意,有时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其次要掌握好表情。课堂教学对教师讲课时表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真挚可信,热情专注。最后要用好一双手。课堂上教师的手不单是翻书写字的,还要根据所讲的内容做相应的表演。

4.板书语言要合理美观,吸引学生。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教师内在素质的“第二容颜”,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板书显示出一个教师的书写水平与文化素养,板书不但要在书写上流畅洒脱,还要在设计上做到工整严谨。在教学中,板书也日益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地划分黑板的区间,形成合理的布局与使用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板书要做到布置合理,鲜明醒目、整洁规范。好的板书要求教师一定要有一手潇洒漂亮的粉笔字,这必将会为教学内容锦上添花,让学生为之神往,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策略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素养。要实现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自身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教师必须先提升自身的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身修养:(1)积极地储备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语言的优劣。积极地储备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背景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保障。除了熟练掌握有关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了解学生的心理。要关注语文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掌握语文教研的新成果。作为语文教师,还要不间断地、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2)善于创新,保持活力。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在工作中结合实际,不断进行创新,给教学语言不断融入新的东西。因为新鲜的事物才会更具吸引力,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语文教师也有责任为学生开拓出一片自由呼吸的人文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

2.注重积累和感受。(1)注重平时积累。首先,要多听多看。“听”和“看”是我们人类学习语言的前提,我们的语言就是在不断的“听”和“看”中,在不断的模仿中成熟起来的。“听”和“看”的前提是要留心观察生活,生活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许多著名的作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都是从生活中通过“听”这种手段,以至最终成为语言运用的大师。老舍先生说过:“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所以要多听多看。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自己的身边,还要放眼国内国际实事。新闻的话题观点集中,又往往能让人们从多个角度去阐发议论,获得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其次,重视阅读和诵读。语文教师还要学习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这就需要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技巧,这样会有助于语文教学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名篇名段,堪称经典,是语文教师学习语言的典范。对于这些篇章的熟读和背诵,可以为语文教师的语言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第三,语文教师要勤于动手写,在写作中积累语言。“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方式,训练课堂教学语言当然也离不开“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既具备口语的通俗易懂的特点,又兼具书面语言的文采,是结合口语和书面语言二者之长的独特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经常动笔写一写,写文章、写教案、写教学反思等等,可以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能力,使教学语言更有科学的示范性,更具美感和魅力。(2)注重生活感受。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要想拥有好的教学语言,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必须时时刻刻留心生活。一般说来,对生活的感受大体分三个阶段,即:认识、体验和感悟。对于教师来说,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去感受生活,心中都要永远装着“语文”和“学生”,这样,教师才可能走出传统教学的范囿,创造性的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我们的学生也因此能激活思维,触发灵感,共同提高审美能力,并提升自己的语言品位,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3.教、学语言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自己完美的语言去影响学生,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学生给教师创设的语言学习环境。新新人类的语言,时尚的表达方式都是教师所欠缺的,是语文教师实现教学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1)掌握“新语言”。“新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指网络语言。语言这棵枝丫茂盛的大树,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不断生长着新枝,尤其在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使语言更加丰富,新新人类创造了许多属于他们与这个时代的网络语言,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与掌握网络时代的新语言。(2)掌握新的表达方式。网络时代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悄然而生,它并不一定符合传统的语法和修辞,但在表达效果上却技高一筹。新形势下,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教师要摆正心态,做好向学生学习的准备,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组织教学,和学生地位平等地去学习、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更加丰富教师的语言。

作者:尚瑞华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