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创作理念及音乐风格

时间:2022-10-23 09:39:39

艺术歌曲创作理念及音乐风格

摘要:从创作理念的缘起、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三个方面对俄国近代现实主义音乐的奠基人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创作理念进行了分析。认为穆索尔斯基创作思想的表达不仅体现在作品旋律及钢琴伴奏中,而且经由钢琴伴奏跳跃到和声体系的构建上,提升了旋律的语言化效果,使作品所具有的情感可以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创作理念;音乐风格

穆索尔斯基是俄国近代音乐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强力集团”中最主要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有些关于乡间田野、有些关于古老的民谣故事,虽然作品主体不同,但多数作品都倾向于揭露社会黑暗,反应人民疾苦、哀怨及对幸福的渴望之情。在那个时期,西方音乐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以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为主,代表了当时西方音乐的主流发展水平和大众对音乐的认知。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性与独立性。虽然在穆索尔斯基生活的年代,他的艺术成就除斯塔索夫等少数有远见的人士给以肯定的评论外,常常受到指责和非难,但从当下来看,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创作思想无疑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值得后人钻研学习。为什么穆索尔斯基会形成民族性的音乐风格呢?是因为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对其作品有着巨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那个时期,进而使其作品得以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及艺术表现力。

一、穆索尔斯基创作理念的缘起

穆索尔斯基生于1839年。在穆索尔斯基出生前期,卫国战争与十二月党人起义在思想、意识领域对俄国民众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虽然十二月党人起义并未取得成功,但其蕴含的思想却被永远保留了下来,并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得到了广泛传播。1863年,他的音乐思想进一步受到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经过深刻的思想转变,形成了进一步的世界观与艺术观,坚持民主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1]。总结穆索尔斯基创作理念的缘起有两点:民主主义思想与民族主义思想。1.民主主义思想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多重障碍,以及西欧民主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俄国人民对自由及尊严的向往,农奴制日趋瓦解。“十二月党人”的出现,强有力地传播民主主义思想,掀起人们内心对于目前生活的反抗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1812年拿破仑大军入侵俄国,在战争中,人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英勇地进行战斗,直至把法国军队赶出俄国领土。由于这场战争,俄国军队走出去,看到一些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地方,那里人们生活的状态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人们生活在“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土地上,那里的人们活着有尊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他们想起自己生活的俄国,是那么的残酷、黑暗、看不到希望,这样的现实让他们不禁陷入沉思,想要打破原有俄国的专制制度,建立与法国相同的民主制度。一些正直的贵族青年军官,他们大多自小接受西方思想,在经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受到较大的启发,也萌发了“改造祖国”的思想。这些军官形成了一个团体,名为“十二月党人”,自称是“1812年的产儿”,他们在民主思想的指引下,坚定地走上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道路。十二月党人之中拥有大量的文学家及思想家,他们在革命中将民主主义“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深入到国家意识形态之中,因此在当时的文学、美学及哲学领域都充满着民主主义的气息。人们通过对民主主义的不断了解,萌发对新生活的向往,从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命运发展、自身的权利保障、自身的情感发挥。十二月党人的哲学思想及民主思想对穆索尔斯基未来的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有抱负有理想的音乐青年,他便将自己的一腔热忱一股脑儿地倾注在自身的创作中,用自己的作品向人们传播民主主义思想。1863年,穆索尔斯基给巴拉基列夫写了一封信,对地主的行为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旧统治阶级的批判及对农民民主阶级的支持,并将自己的民主思想用文字充分表达出来。穆索尔斯基的艺术创作反应俄国现实社会的残酷与人民生活的疾苦,并将人民对新生活渴望的情感进行充分演绎,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政治民族思想高度契合,将阶级斗争充分融合在歌曲艺术作品之中。斯塔索夫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称其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将人民的贫苦及欢乐展现在歌曲艺术之中。2.民族主义思想穆索尔斯基生于俄国农村,幼年的他就对活跃在民间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天的条件使得穆索尔斯基对俄国民间音乐元素十分了解,同时更具艺术性的是他十分了解本国音乐的民族性,在创作上却经常打破这种墨守成规的民族性,并在他的作品中进行了大量的革新。也许是天性使然,穆索尔斯基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音乐感知力,5岁的时候,穆索尔斯基就掌握了很多民间音乐小曲,为他的音乐创作积累了素材。7岁的时候,穆索尔斯基就能够进行艺术表演。9岁时就可以着手简单的音乐创作。童年乡村的生活环境给了穆索尔斯基宽阔的发展空间,让他的音乐思想任意驰骋,他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音乐天性,不受任何拘束地进行音乐创作,在天地之间舒展着自己的音乐才能。在不知不觉间,他对民族音乐产生了强烈的热爱。那份音乐中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孕育而来的。10岁之后,穆索尔斯基移民彼得堡,并在盖尔凯的专业指导下继续深造。盖尔凯是穆索尔斯基的启蒙教师,在教师的引导及支持之下,穆索尔斯基完成了《钢琴波尔卡》的艺术创作。由于家庭的原因,穆索尔斯基被迫进入军事学校学习,他的音乐之路也被迫就此中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钟爱。在他17岁的时候,他又重拾音乐,并开始创作。在这个阶段,他开始了民族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之路。军事学习的生活是引起穆索尔斯基民族情感的关键之处,在其民族主义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中,他认识了达尔戈梅斯基,并与居伊及巴拉基列夫产生联系,在此之后进入了强力集团。强力集团是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组织,集团内部都是俄国进步的青年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受到集团内部人员的影响,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民族主义的艺术歌曲,因而,他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独特个性。

二、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

穆索尔斯基出生于19世纪的中后期,当时各个国家的民族主义已经开始逐渐兴起,同时,基于哲学上动态历史观的出现,有效激发了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对于不同类型民族文化的好奇,推进了多元化艺术文化的发展进程[2]。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创作常常打破常规,突破功能性和声的束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过对其艺术歌曲的分析可以发现,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主要有两点:一是过程性的侧重;二是对话性的特色。1.过程性的侧重穆索尔斯基生活的年代,恰逢浪漫主义衰退、民族主义发展时期。音乐界正处于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过渡期,漫长的时间里,各种思潮云集一时,冲击着作曲家的创作神经。穆索尔斯基无疑是受思潮影响较为强烈的一位作曲家,从而穆索尔斯基的创作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穆索尔斯基注重事物发展的过程,他的作品反映这种过程,当你聆听他的作品时,甚至有一种过程大于结果之感,这也许是时代特色使然。尽管他的作品在他生活的时期并没有受到世人瞩目,甚至常常受到争议和轻视,但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思想影响了一大批作曲家,尤其是德彪西。德彪西曾承认自己的音乐创作受到了穆索尔斯基的影响,拉威尔更是明确表示对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喜爱。穆索尔斯基音乐的独创性特点,不仅在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中脱颖而出,成为“强力集团”最主要的作曲家,更是在整个古典音乐史上,鲜有人超越。在穆索尔斯基的认知角度上,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物质是运动的,不仅仅只是我们“肉眼所见”,更多是在于其内部,这种思想与他的作品进行了融合。具体而言,穆索尔斯基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并非只存在人们肉眼所看见的“表面”,而是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3]。而过程性则主要指的是,通过利用各种技巧,推迟作品结局的到来、打破常规终止式的规律及节奏模式,从而使作品的和声功能得以模糊化,从而大幅提升音调的表达效果。穆索尔斯基通过延迟作品结局来表现作品的过程,例如,艺术歌曲《老人之歌》的结尾,穆索尔斯基采用的是稳定性不强的Ⅵ和弦上,给人迟疑、迷惑之感;作品《孤儿》则在调式属音上结束;作品《儿歌》及《公猫王子》也都结束在属七和弦上[4]。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带给人的听觉体验就是过程性的,漫长的过程,期待结局的到来,迎来的却是一种迟疑之感。在节奏的模式上,在调性不稳时,通常节奏的编配也会有扰乱、不稳的情形。但当调性得以彰显时,节奏也迎来了稳定和舒缓。但是,在穆索尔斯基的《哎,你这个酒鬼》及《会餐》中,迟来的主音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但节奏却打破了旧有的常规,并没有给人安定之感,使得作品在此处情绪显得极不平衡,给人一种歌曲并未结束之感。这种创作在当时来讲是不合规矩、不被认可的。但恰恰是这种创作形式巧妙地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将歌曲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正是在歌曲情感表达上的一种创新。2.对话性的特点穆索尔斯基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只是艺术歌曲,其实是他与外面世界的一种沟通方式,他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融入艺术创作中,听着他的作品,可以听出他在诉说着什么,也就是所说的“对话性”。在室内乐中,他创设出“独唱场面”这种风格,来突出作品的对话性。场面性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将作品的“对话性”良好地体现出来。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歌曲,注重人物性格的描写,侧重人物对话过程中个性的描绘和情感的表现。在歌曲《睡吧,农家的孩子》中,作曲家利用旋律表达焦虑、踌躇之感,倾诉的口吻,下行叹息式的旋律,仿佛父母唉声叹气一般;声乐套曲《暗无天日》和《死之歌舞》中,模糊的调性、紊乱的节奏、游离的旋律,展现的是农民在对话中表达的绝望和压迫[5]。这种对话性的创作理念,是受到了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浪漫主义引领人们注重自身情感的诠释,在民族性思潮极强的作曲家心中,浪漫主义就是表达农民疾苦,帮助农民表达苦楚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民族性恰恰也是孕育在农民吟唱的民间音乐中。所以说,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水乳交融,一方面民族主义孕育了浪漫主义,另一方面浪漫主义又让民族主义的音乐形式走向成熟。二者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很难用严格的时间将其界定开来。所以,在思潮的影响下,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歌曲创作就体现了这两种思想。穆索尔斯基在艺术歌曲创作的过程中,用于参考的文学素材主要包括:第一,已经发表的文学作品;第二,其自己根据现实题材创作的歌词。不论就哪一种来源来讲,相应素材均需要具备可以与其思想、价值观相吻合的特点。穆索尔斯基所具有的民主主义及民族主义思想,从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了其对于价值的诉求,这样的诉求在某种程度上选题方向起到了指引作用。例如,在进行作品《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时,穆索尔斯基主要参考的文学素材为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众所周知的是,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普希金赞同十二月党人的观点,反对农奴制与专制制度,并参与了十二月党人的政治谋略。《鲍里斯•戈都诺夫》这部作品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部文学悲剧,其主要情节为,一名臣子犯上作乱,并在成为沙皇以后,经由修士挑起的革命而被推翻,并在极度惶恐中离开人世。而穆索尔斯基将这部作品作为参考文献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其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穆索尔斯基想要通过作品表达自身对国家安定的美好希望。“文学艺术掌握现实,是以创造具有感性形式的审美形象来实现的,这个感性形象的特点体现在形象的具体性和形象的感染性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在创作时都离不开具体、细致的描写”。穆索尔斯基的生活虽然不拘小节,爽朗豪放,但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却是十分重视细节的描画,更注重文学性的选择。正是浪漫主义、民族与民主主义的多重影响,加上自己对于艺术的追求,才让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歌曲贯穿着过程性与对话性的创作理念。

三、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1.多元化的和声风格及钢琴伴奏巴拉基列夫对穆索尔斯基的创作风格形成起到关键作用,也教导穆索尔斯基学习了许多创作知识,但却未传授穆索尔斯基和声学。同时,据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表明,穆索尔斯基也并没有经由其他途径对传统的和声知识进行具体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穆索尔斯基所掌握的和声知识,主要是从巴拉基列夫传授的舒曼及贝多芬等人作品知识的过程中总结而来的。通常意义上的和声进行,指和弦在一定和声范围内的连接,是指和声横向运动的表象。以《小星星,你在哪里》为例,这是一首升f小调的作品,传统的和声技巧在其中得到巧妙地应用,贯穿于整首曲目中,整部作品除了使用和声小调的V级外,基本上都是自然小调的和弦,作品呈现出稳健而扎实的特点。再如,就《宝贝萨维什娜》而言,与《小星星,你在哪里》截然不同,不仅仅只是传统和声的运用。其中所包含的和声技巧相对更加灵活,如该作品中具有两个小节的钢琴伴奏,且各小节较强的节拍均是由C大调的附属功能开始的,第三小节主要采用复功能手法创作,突出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嫌贫爱富的行为感到无奈的情感。以《儿童室洋娃娃》为例,其中的和声部分及钢琴伴奏部分,具体是由降E及降D两部分组成的半音音程,同时,此音程基本贯穿于整首作品中。有了该音程的应用,才使作品表现出不稳定感,呈现出来的效果趋于梦幻,并与相应的歌词内容结合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与传统的和声技巧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此类作品的出现,更好地证明了穆索尔斯基在探寻新型和声技巧,并取得了较为乐观的研究成果。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产生不同乐派,不同乐派不同作曲家对于和声的手法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从而便形成了不同的和声风格。穆索尔斯基对音乐研究得清晰透彻,逐渐形成稳定的个人音乐风格。在穆索尔斯基后期创作的作品中,注意力转移到对半音化技巧的使用。但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只使用了单声部或者八度重复的半音化处理,并没有平行进行。为了使作品的情感充分抒发,作曲家偏向于将各类和声技巧直接应用于作品中,大幅度提升了作品的抒情效果。2.与俄罗斯语言相契合的旋律(1)语言音乐化。穆索尔斯基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曾试图探寻出每一句歌词的语调旋律,但同时,他也明白,倘若仅注重固守该原则,将会对曲调整体的灵活性造成极大影响,所以,作曲家开始注重从其他层面中探寻语言与音乐之间存在的联系,即促使语言音乐化。以《儿童室骑竹马》为例,在该作品中,穆索尔斯基是基于歌词的具体内容,而为作品创作的旋律,而旋律具有的作用仅对朗诵音调进行指导。简而言之,表演者对该作品进行的演绎,其本质即为朗诵,而其中旋律的高低,只对朗诵者音调的起伏起到辅助作用。此类作品与歌剧中的宣叙调较为类似,但在相应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语言化元素,远超于普通意义上的宣叙调。(2)音乐语言化。穆索尔斯基的多数作品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具备较高的契合性,使得其音乐风格不断趋于语言化[6]。以《宝贝萨维什娜》为例,作品的主体角色为一个口才较好的乡村男性,为了有效突出主人公的口才特点,穆索尔斯基将作品的整体旋律谱写为单纯的4分音符,且作品中间也不曾具有任何空档及节奏变化,使得听众感受到了一种极为强烈的“语言压迫感”,不仅使得作品中角色的形象良好地体现出来,而且对主人公真实情感的表达也十分具体。再如,以《叶辽姆什卡的摇篮曲》为例,其中的主要旋律由两种极具相似性的曲调结合而成,此类旋律的创作形式与传统摇篮曲的旋律表达特点较为类似,将歌词中的内容经由曲调的方式形象地呈现出来。其中,歌曲所采用的节奏普遍为八分音符的连结,此类习惯类似于人们的讲话习惯,具备速度较为平均,收尾时间较长等特点。

作者:黄晟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