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学方式构造元素

时间:2022-08-28 04:41:55

艺术教学方式构造元素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艺术这门学科成为了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教与学模式下高校教师如何加强、巩固学生的艺术修养,发现、启迪学生的优势潜力,造就学生的艺术运用能力,培养终身型艺术人才等问题成为艺术教育者们探讨的重点。

一、高校艺术教学及模式现状

我国在高校艺术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为主,艺术修养为辅,使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艺术语言的运用技巧,没有真正领会艺术语言组成后的真正含义。与此同时,高校艺术教学惯用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陈旧单一化教学,致使教师对其教学目的的认识含糊不清,抑制了学生自我个性发挥,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使之无法挖掘有效的自身学习方法。所以高校艺术教学需创新高校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艺术教学新模式构建

1、国家元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并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自身教学特色。

2、教师元素

教师规范性和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以往教学的主要以教师分析讲解、归纳总结为主而非自动探求。教师需调整自身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教师因首先改变自身只教的错误观点,才能更好起到育人的作用。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教师应改革课堂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创新教学法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可在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基础上融入“表演法”、“游戏法”等新颖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善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2)理论实践化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运用能力是艺术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形成自我的设计语言是学习艺术的首要任务。从学生生活实际的体会感悟出发,引导学生从情景中理解人生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会,使艺术教学情景化、趣味化。通过对艺术的分析与探讨,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保持积极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3、学生元素

传统的学生观使学生认为自身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是知识的容纳器,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几乎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严重压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情绪和内在的潜力,产生了学习过程中的苦恼、压抑和恐惧感,抑制了自身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促进自我实现和主动发展,了解学习方式应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唤醒、开掘与提升自身的潜能,促进自主发展;利于自身的全面成长,促进其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身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促进特色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持续发展。因此在学习中,学生要把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以自身的发展为本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所创设的生动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真正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大脑去想,用自己的嘴去说,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三、高校艺术教学新模式效应

高校艺术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着重从国家、教师、学生这三个方面创新。国家对艺术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我国艺术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此平台下,改变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观念误区,明确各自的作用和位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用自己的批判思维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适应学生各种需要的明智决策。教师要有意识地和学生一起创造和谐、合作的学习环境,产生互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能领会并吸纳的知识信息,学生不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后都要完成陈述性知识的活动任务,从而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能力,而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实现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要把自己置于学习者的地位,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与学生共同协商和对话,共同发现和分析问题,不否定他们的见解或想法,使他们在敢于犯错的冒险过程中培养实际运用能力。这种交互式的学习,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活动都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为引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更好地掌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者相互相成,为形成良性的艺术教育模式环境发挥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