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研究

时间:2022-06-28 11:40:46

性别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民间艺术中的文化角色与图象史意义及其相互关系,运用唯物主义美学观和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来探讨民间艺术中女性文化角色和性意识如何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生殖崇拜而上升到审美层次,其契机在于创作主体的生命体验过程与艺术创作过程都取得双重的审美属性,从而使其观念和图式高度统一于一个新的审美维度上来。

关键词:民间艺术;性意识;文化角色;审美价值

在人类进化中,性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活动相伴,性与人的生命活力相始终,人类性活动与人类物质再生产活动成为人类明史两大并行且相互共生的内容,也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再生产的的两大永恒主题。作为人类的艺术作品,当然不能回避和排除对性的反映。正如孔夫子所言“食色,性也”。马克思也断言:“人类最自然的社会关系莫过于男性和女性的关系了”。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这一自身的性别角色而展开,在艺术创作中则作为艺术家对自身性别角色下意识的关照和自然流露。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对自身的性别角色是敏感而清醒的,但对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却停留在下意识的感性层面,难以明确的体认和理性的追问。在以谈性为耻的时代里,女性的性别角色常被锁定在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内容上,因而这种性别角色总是要把女性的性意识排除在外。前者的社会约定和后者的天赋人性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文化伦理面前只会无法缓和,性意识通过正常途径无从表达而只能作为一种难以释怀的内在抗争任其存在。但艺术为人的主观活动提供了自由表达的机会,运用艺术手法来表达心中的压抑是女性对平等权利的一种张扬。出自传统农妇之手并世代流行的民间艺术样式,自然更多的关注女性的生活内容和思维方式,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女性某种心理意识,加之这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雅俗供赏之品质浑朴天然之意趣简洁明快之装饰,将它对女性文化意识的独特审美转换为陇东剪纸艺术的一个特定文化符号。它不仅表达了当时农业社会强调男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支配角色,同时也隐晦得反映了女性开始自觉地要求自身对自身性别权利的期望。那么这种意识的表达方式与传统之间达成某种默契的机缘和条件是什么?它自身存在的合理依据是什么?我们审视一下女性在历史中的文化角色吧。首先,艺术史上历来就不乏女性题材和涉性内容,原始岩画和雕刻,原始生殖祭祀和贵族用于殉葬的陶俑都有生殖崇拜意义,春宫画直接追问人性的实质意义。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时代,任何人绝不可否认生命繁衍与发展的意义,这件重大的活动主体是人类两性来得以实现的。可见,人类的性意识现象不是一般的生物和生理产物,社会因素也参与其中。男女两性各自都经历着不同的性社会化过程,也是人们认同归属自己的社会性文化过程,男女的性现象也具有不同的社会内涵意义和价值观。女性被社会定位为一种特殊的生命符号,后面有着生殖崇拜的原始动力和使命。

女性群体多为足不出户的乡村妇女,远离主流的公共文化语境,所以认识来得更为朴素真切,自己的性别意识与男性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意识之间达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其次,当我们从历史文化背景去解读民间艺术中性的审美价值时,便可发现,女性在表现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时,对个体的性别差异表现出高度的敏感甚至予以迫不及待的追问。这是因为传统的社会限制了女性正当性权利,造成两性关系的不平等现实,给女性个体生命体验和生活质量制造了莫大的难言之隐。最后,综观人类文化史上,早期性只是被充当一种生殖崇拜和生命意志而赋予朴素的意义的,那时的艺术品还未完全实现审美的独立,还是准艺术。由于儒教思想干预,在艺术中,性只能充当生活中一个审丑对象把它从生活中丑的现象上升到艺术上的审美图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盟芽,性与人的天然亲和力被诠释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命关怀。开始了对自身的历史和现实角色的深度反思和强烈叛逆。在艺术趣味上,性已大大超越了生殖本能和官能享受的层次而提升到了精神愉悦的审美层次上来,并以特殊的文化角色,从性别批判的维度上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文化审美观,即自主地选择某种特殊的文化视角、观念形态和表现手法,并对这一切负起社会责任来。性本身一旦被赋予了一种的文化意义与美学意义上,在社会意义上,在观念与图式上,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获得了以重的审美属性。这便是女性角色与传统文化达成了共识并成功地跨过了重重伦礼障碍从而取得存在依据的重要机缘。接下来作品的可读性即形式美法则便是它存在的重要依据和得以不朽的生命力之所在了。虽然人们对性描写的态度谨慎和毁誉并存,但是任何形式的艺术都不可能完全回避它。重要的不是性本身的文野与美丑,而是性审美的雅俗与文野的问题。人们对等它和对待其它任何艺术品一样,最终还是要从作品本身寻找审美因子。

用我们的审美标准来观照,性的审美在解决人类共同的生命和伦理问题同步达到了美的升华,因而作为艺术绝对标准的形式美已大大超越了朴素的性内容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并与内容高度的和谐统一起来了。首先,艺术是灵魂的真实流露和内在生活的物态化,而非出于功利目的的生活复制,靠心灵体验到的审美感受,其震撼力总比靠感官直接把握到的审美感受到得强烈,而作品对读者心灵感应的强弱首先取决于作者感受是否真实,这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审美对话得以顺利实现的第一道屏障。其次,性既然要满足人们正常合理的需求,它本身就是对人的善良动机的肯定,对性的合理要求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礼赞。然而,尽管作者对生命的追问发自肺腑,它仍然要接受文明社会正常规范的约束,并不断调节个体生理本能与社会文明的冲突。这是因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性的审美与人类社会文明同步,并随着普遍的社会风尚和社会心理结构而发展。早在人类脱离了动物界懂得羞耻之后,便自发地产生了道德自律观念,并在人的性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学习适应和内化性行为规范和性行为评价(包括偏见),这一切无疑赋予性行为本身和性审美一种善的品质。再次,艺术作品实现其审美功能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作者的传达手法是否准确到位、语言是否明白畅晓适宜得体。由于性本身的隐讳性和含蓄性是其获得审美的条件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而作为艺术表达的形式美法则,同样需以委婉、隐喻、指示、象征、移情等方式取代低级直白裸露的感官刺激描写。性在这里赋予了一种婉约美。以我国西北的剪纸为例,其所蕴含的形式美法则如装饰、表义、符号、典型、象征、隐喻等足以使我们能够对其文化意义和艺术观赏性做进一步的把握。平衡、对称、曲直、向背、开合、呼应,穿插、主次繁简虚实取余、隐显,更有粗旷与纤细,线条与块面,镂空与留白,这一系列矛盾变化关系都被和谐地纳入到一个节律运动过程中。材质也参与了作品的审美表达,作者通过有限媒体能充分地发挥材质的表现性,使抽象化了点线块及刀法构成了剪纸艺术的基础形态,运用中国本土化的造型远素来塑造作品的体量感,如吉祥丰丽的色彩,富有装饰味等化了图像和多义性符号进行隐喻性和象征性表达,运用极少主义的抽象形态来高度概括现实物态,配合适当的写实、夸张、变形、类比、移情手段,充分调运主观心境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感受,将无形的意象和有形的形象自然地整合到一个观念性图式中,从而创造出一个个超越时空的审美典型形象。在这里,通过对个体灵魂的剥离,对存在的追问,对欲望的调适,将艺术提升到一个感受生命的精神层次上来。当然艺术作品实现审美功能还有赖于读者群的认知能力解读方式是否合乎情理,心灵感应是否敏感到位。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泥土味和原生态为寻常百姓所喜闻乐见,其作品的雅俗共赏的品格获得老少咸宜的普及度,即它风格单纯语言直白而又透射民俗文化气息,因而能在主体双方的内心体验中达成一架心灵默契的桥梁,使艺术创造过程与生命体验过程同步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审美至境。

然而,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沉淀,性的审美表达在既定了的习惯模式和经典化的传统元素中陈陈相因,其创造的步履也在长期的文化苦旅中艰难跋涉着,这客观上使那一来囿于女性私人空间的审美意识,长期笼罩于一种集体意识中,或充当男性中心文化角色的代言人或一厢情愿地自我安慰,而更多的都是随波逐流中以潜意识的方式不经意地流露出来的。尤其在当今流行文化泛滥,各种观念和主义争夺地盘的语境下,陇东剪纸艺术能否自觉突破文化与审美的双重定式,在解构传统与建构未来的挑战中更为理性地解决一个观念与图式的问题,并形成与主流文化圈进行平等对话的态势,而不是充当其附庸这一愿望的实现,似乎仍然任重而远。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蒋立南.《诗经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4

[4]卡巴内[法].《杜尚谈话录》[M]广西: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

[5]王勇.刍议女性主义文学的性别意识[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8):42.

作者:刘小龙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