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8:06:57

性别教育

性别教育范文篇1

全纳教育思想提出的初衷是为在身心方面有残疾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将残疾学生吸纳到普通教育体制中,使之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从而获得在未来社会主流群体——普通人群中共存的技能;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在全纳教育体制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也在发展和变化着。首先从教育对象上看,全纳教育的对象从“残疾学生”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再到“所有学生”,教育对象的扩大体现了全纳教育更具人性化,更追求民主与平等。其次从教育内涵上看,全纳教育的内涵从“残疾人教育”到“特殊需求教育”,再到“全纳教育”。如用一句话概括,全纳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学校教育应反对任何歧视与排斥,给所有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教育。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因性别不同,在各个教育阶段,男生或女生都会受到“区别对待”,被视为另类,被打入另册。本文试图用全纳教育思想分析学校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二、学校中的性别反全纳现象

1.性别排斥现象

(1)在幼儿园和小学,被罚站、被“隔离”的多数是“调皮捣蛋”的男孩儿。他们不仅被排斥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而且也少有机会成为“值日生”或“班干部”,其在群体中的声望与影响大受影响。甚至有调查显示,幼儿园中男孩的独立性总体水平低于女孩,并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2)在学校教育中,男教师被排斥在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队伍之外,而女教师被排斥在学校领导群体之外。虽然时代已进入21世纪,但能够充实到幼儿园和小学的男性教师仍是凤毛麟角,不少学校中70%~80%的教师均为女性。一旦有那么几个男性教师,又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而同等条件下的女教师,则很难得到提拔。在选拔学生干部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担当班级、少先队、团支部和学生会干部的男生越来越多,而女生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隐性的性别排斥。

(3)在学校性教育中,异性教师被排斥在任课教师之外。学校在安排性教育教师时,往往是让女教师给女生讲课,男教师给男生上课,也许存在已婚女教师给男女生上课的情况,但极少见男教师(无论婚否)给女生上课的情况。在一些调查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虽然有大部分的学生对性教育教师的性别上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选择同性教育,却没有学生主动选择异性教师进行性教育。

2.性别歧视现象

(1)尽管男孩儿从小“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般,但人们并不放弃希望,认为男孩智力水平较高,属“大器晚成”型,将来定会“睡狮猛醒”,在中学或者大学赶上并超过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他们即使大学成绩也平平,也不影响未来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女生如果从小学习成绩一般,那不仅会让师长深感失望,而且还可能被讥为“傻子”、“傻大姐”,使人格受辱,心灵受到伤害。

(2)尽管在中学生中发生“早恋”或者说是“交往过密”现象,都是因为男女生“两性相悦”,但对于男生而言,人们的评价最多是“不务正业”、“鸡娃打鸣”,而对于女生,人们可能会认为她是“作风不正”、“品行不端”。有此经历的男生并不会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而女生的声誉却会多一些瑕疵。

正是因为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性别排斥与歧视现象,所以,借鉴全纳教育的理念形成新时代的性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

3.性别教育隔离现象

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较过去有较大提前,女孩月经初潮最早为9~10岁,小学高年级学生间,异性交往过密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性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从小学开始。然而在现实中,性教育至少存在三种隔离现象:

(1)学段隔离。多数校长、老师和家长们认为性教育从初中开始即可,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不仅没有必要,更有因提前教育而承担唤醒性意识、教唆性行为的风险。

(2)男女隔离。即使在能够进行性教育的学校,目前多数做法仍是男女学生分开授课。

(3)内容隔离。既然性教育的对象是分开的,那么性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男女有别的。

上述性别教育的反全纳现象,使得开展正当的性教育阻力重重,科学的性知识难以普及,开明的性别观念难以推广,青少年在性别问题上的“自主探究”难免会不时遭遇各种性陷阱与性危害。故此,笔者提倡实施全纳性别教育,推广普及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三、性别教育的全纳教育观

性别教育在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在以下几方面用全纳精神进行性教育:

1.教育对象的全纳

长期以来,性别教育的对象被局限在青年中,人们普遍认为青春发育以前的少年儿童和成年以后的人没有接受性别教育的必要。然而,人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性生理和心理变化是伴随一生的事情,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会遇到不同的性问题,因而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接受性教育、解决自身性别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满足人生价值的需求。但是根据笔者所理解的“性”及“性别”的概念、内涵,性别教育还应包括对受教育者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性格性情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人性的发育和人格的完善。从广义的性别教育和泛义的性别教育的意义来看,在性别教育活动中,不应存在因年龄、性别和身份等因素而阻碍接受性别教育的现象,即性别教育中不应存在任何形式与程度的排斥现象,性别教育的差别只应存在于因年龄而设置的教育内容的不同。

2.教育者的全纳

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男女两性教师同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影响男生和女生的唯一成人性别楷模,单一性别榜样对有效促进男女生的成长是有缺陷的。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分析,恰当的“性别比”(群体中男女两性的人数比例)会使两性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效益的提高。而教师群体中的“性别比”失衡,可能产生不利的教育后果,即由于女性缺乏男性的坚强勇敢、大度豁达和勇于负责的品质,而使男生个性的发展可能会倾向于女性化。另外,性别教育的教师不应只是同性教师,如果说进行性生理、生殖和生育教育为避免尴尬,可以采取男性教师给男生上课、女性教师给女生上课的办法,那么在社会民主、两性公平、两性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完善与社会进步等问题上,教师性别就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相反不同性别的特色与优势会使教学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

3.性别教育的公平公正

性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教育给男女两性的评价和期待都应一样的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不能因性别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价,或给予不同的期待。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形成了不同的评价与期待模式,因此,要用现代社会学“女性是被造成的”观点替代传统的“女性是天生的”观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并不会自动带来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即使是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和学士学位获得者,如果思想观念不革新,制度与实践的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社会观念与社会实践中,只有一种思想对我们“男女携手,共同进步”有积极意义,那就是“公平公正”。只有抱定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放松,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男女的真实面貌,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也只有公平公正的性教育才能培养出“身异心同”的社会人——无论男女,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正常的情感态度、豁达的胸怀、达观的性格和坚毅的意志。教育要做的不是改造性别,也不应刻意强化性别特征,而应将两性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共同向着“人”的本质与真谛迈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徐文勇.不同地区的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以北京回民中学和宣威民族中学为例[D]∥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4]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5~574

性别教育范文篇2

1.生理结构不同:由于男性与女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接收的性染色体不同,因此在生命孕育以及将来发育成长过程中,男性体质分泌与接受的雄性激素大大超过雌性激素的量,而女性体质分泌与接受的激素量与男性恰恰相反,由此而衍生了男女生理构造的不同。

2.由于性征不同而产生的体质差异。例如根据科学测定,男女儿童发展到少年时,女性的臂肌静止耐力仅是男性的1/3;女性的腰腹肌力量只有男性的2邝;女性下肢爆发力也只能达到男性的3/4。因此在体能上决定了男性必然占有优势。

3.思维方式不同。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每个人的大脑都存在一个优势半球,而多数女性大脑优势半球是右半球,所以女性思考问题更倾向于形象思维。男性的大脑优势半球是左半球,因此男性思考问题更倾向于理性思维。

4.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女性处理问题较受情绪情感影响,感觉通常比男性更敏锐,直觉判断力更强。女性也更好奇和更喜欢想象,感情更丰富,更浪漫,更善于表达情感。而男性则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处理问题更理性,自控力较强,比较注重宏观领域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因此更善于把握全局。女性则更注重微观领域的细枝末节,对事物的变化更敏感。

鉴于以上诸方面的差异,因此男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性别教育以及成人后在家庭、社会的分工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性别教育。例如《易经》中的《蛊》卦六艾围绕继承父业问题,表现了殷周之际中国的家庭伦理观念。其中有“乾父之蛊,有子孝,无咎。”即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是孝子,不会有疾患。而《易经》中的《家人》卦则是讲家庭问题的专卦之一,其作者意在告知人们,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家庭生活的好坏与主妇有很大的关系,《家人·六二》中:“无敌遂,在中馈,贞吉。”即是说,妇女料理家务没有失职,对家人来说,总是安定吉利的。从《易经》中对家庭及家庭教育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家庭传统分工男主外女主内早在殷周之前就开始了。

笔者认为,这种家庭伦理实际上已蕴含着一种性别教育意识。等到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到“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后,男女有别的思想及教育方式已深人到社会、家庭的各个方面。例如中国元朝曾受统治者表彰的郑氏家庭,家长郑太和所著《郑氏家范》三则中的《子弟规范》、《诸妇规范》对男子和女子的行为规范、日常生活内容及长大成人后所负担的家庭责任都做了详尽的叙述,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如《子弟规范》中“子孙自八岁人小学,十二岁出外就傅,十六岁人大学。聘致名师,必以孝弟忠信为主,期至于道。若年至二十一岁,其业无所成就者,令行治家理财。向学有进者不拘。”在《诸妇规范》中对子女的要求则是“诸妇必须安祥恭敬,奉姑舅以孝,事丈夫以礼,待姊妹以和.然无故不出中门,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如其淫押,即宜屏放。若有妒忌、长舌者,姑诲之;诲之不俊,则责之;责之不俊,则出之。”从《郑氏家范》中,我们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中国封建礼教特有的性别教育。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性别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有其积极合理的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劳作在社会、家庭中的分工极为简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极为原始落后。在维护生命和维持生存的斗争中,体魄健壮的男性自然而然走出家庭维持生计,孕育生命和体质较弱的女性守护家中,生儿育女,担当起家务劳作的角色。久而久之酿就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协作和家庭分工。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哪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之初不是男主外女主内呢?例如现代的爱斯基摩人,尽管生活在二十世纪末,但是由于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落后,因此仍然沿袭着传统文化男主外女主内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传统的男女有别不是社会伦理思想和文化观念造成的,而是由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的必然性规定了男女在各自生活领域中的守则及为人处事的标准。这使得男人们在外安于奔波忙碌,在内继承家业.女人们在外严守妇道,在内认真担负家务劳作。这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性别教育,对社会发展及家庭安定和睦是起着积极作用的。只不过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们,把这种男女有别推向极致,从而造成了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男女地位的极端不平等,导致女性失去了独立自主和做人的尊严。因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就受到社会进步人士的批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的独立自由,平等解放,努力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在经济待遇方面与男性同工同酬,独立人格得到充分尊重,这使得新中国妇女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她们很快走出家庭进人社会各行各业建设领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成为建设祖国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但是传统性别教育并没有因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湮灭,虽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遭到空前批判,但家庭教育中,广大父母仍然沿用了某些传统观念的伦理思想、行为规范教育子女,所以在教育子女时,常常情不自禁地说:“你是男孩要如何……,’或“女儿家怎么样……”。应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性别教育与封建社会的性别教育有其本质不同,它摒弃了封建社会妇女卑下依附男性没有人格的糟粕,而只是沿袭了男女不同的行为标准和应尽的家庭责任。新中国的女性既有社会地位,独立人格,又不依附于男性而尽量担负自己的家庭责任。这对建国后家庭社会的安定祥和及人的心态平衡起到积极稳定作用。

八十年代后,迎来了中国政治经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西方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随着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新领域新行业的诞生,尤其是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脑体劳动差别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观念日益更新,使得许多工作领域内男女体质差别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某些领域中,女性比男性不仅毫无逊色,甚至更出色地利用了自身优势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还有女子不如男的意识,女性还多多少少有依附男性的思想,那么这种意识与思想在现代社会竞争剧烈甚至残酷的形式下已荡然无存。女性既不依附男性生活,又追求自身人生价值。为了满足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要,女性就只有把自身从文化到行为观念进一步武装起来,到社会上参与竞争。由此造成了现代社会的所谓“阴盛阳衰”。加之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父母对子女不得不一视同仁,而目前女性找工作的困惑已为世人所知,所以越是女孩子的父母,优患意识越浓,也就越感到教育女儿的责任重大。因此在对女儿的教育中,不仅加强了知识、技能的教育,更注重对女儿独立意识的教育和坚强勇敢个性的培养。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现代女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以往历史时期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

1.现代女性和男性一样,注重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人生境界的完美,在这些方面女儿已不让须眉。

2.现代女性的家庭观念日益淡漠,她们并不认为女人应该比男人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既然在社会分工上男女差别日益缩小,那么在家庭劳作上也就不应该再有男女不同。因此现代家庭更多的情况是责任共担,义务平等,夫妻情感则是能和则和,不和则离。

3.受现代性别意识和性别教育影响,男女个性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性别教育注重培养女子温柔贤良,文静娴雅,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个性。男子则注重培养其刚毅果断,勇敢顽强,豁达开朗,唯我独尊的个性。但在现代工作领域和生活过程中,女性要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理想,通常比男性需付出更大代价,这就造就了现代女性不仅甩掉了传统女性个性,而且兼有了传统男性个性,不但兼有而且使男性个性在女性身上体现得更充分,更深刻,使现代女性的个性变得极为复杂,因此给现代女性个性下定义极为困难。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男女除了性征不同外,其它方面几乎找不到差异,男女似乎真的一样了。种现象说明了现代男女性别意识的淡化,由此导致现代家庭及社会普遍忽视性别教育。笔者认为忽视性别教育将产生如下弊处。

1.由于现代家庭普遍忽视性别教育,男女儿童从小缺乏性别意识,这使得男孩个性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女孩则失去了值得骄傲的阴柔之美。这就成为传统文化的阴阳不分。男性和女性从特征上看应该如传统理念所描述的那样,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象宇宙中的苍天与大地,男人为天、女人为地,或者象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在太阳的光辉照耀下,大地滋生出万物。如果宇宙间阴阳平和,则乾坤朗朗,万物繁荣茂盛,如果阴阳失和,无论哪一方盛衰,都将导致风雨雷电,甚至大地的分崩离析,而祸及自然万物。因此就自然形态而论,阴阳无所谓孰轻孰重,阴滋生阳,阳温暖阴,无阴就无谓阳,无阳就无所谓阴,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社会同样如是,如果男女性都失去了应有的个性行为,变得男女“无别”,那么人类社会也会和自然界一样变得动荡不安。

2.《服务导报》1998年7月9日载一则报道。文中叙述一对美国年轻夫妇带着3岁的儿子一起外出。走到大门时,母亲站住不动了,他的儿子从后面跑过去,双手吃力的拉住门把慢慢地把门拉开,只见其母看也不看儿子,昂头径直穿门而去。文章作者问他们为什么让小男孩开门?父母说他是个男子汉嘛,应该学会照顾妈妈。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就要学着照顾妈妈,其理由仅仅是,他是男孩子。因为是男孩就要勇敢,就要有责任心,就要照顾女性。据这对美国夫妇讲,美国家庭都这样教育男孩,从小就有性别意识,有女士优先的教养。由此可见美国社会女士优先的文明之风,是从小进行性别教育的结果。而中国社会由于传统文化讲男尊女卑,现代文化强调女性意识,由此导致男性在思想观念上越来越屈尊女性,在道德行为上越来越不尊重女性,女士优先的文明行为在中国难得一见。

3.由于缺乏性别教育,家庭关系渐渐失衡。现代男性既不能象传统要求的那样担负家庭生活的全部重任,又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对家务劳动、教育子女等一系列家庭问题缺乏责任感。因为传统文化中教育子女、家务劳动都是女性事务,男性是不做的,这就导致现代职业妇女,在外要干和男人一样的工作,在内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作,体力精力都难以负荷,由此使女性心理失衡,导致夫妻关系失和以至破裂。据有关调查认为,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女性普遍认为男性缺乏家庭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4.性别意识、性别教育的缺乏,导致了现代社会男孩性情内向懦弱,女性性情暴决专横的倾向。女孩自幼就有向男孩挑战的意识,战胜男性征服男性成了现代青少年女性的主要性意识流。在争取个人名利得和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现代女性青年往往比男性青年更为激进,更为张狂和放肆。这对人性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弊无利。

5.由于性别意识偏差,导致女性个性扭曲违法犯罪的事例屡见不鲜。例如美国芝加哥的伊里诺大学,有三名少女竟施用暴力企图强奸一名男生。据调查,现代女性青少年性偏离行为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性违法犯罪现象也较严重,尤其是少女犯罪剧增,在女性犯罪中少女占70%左右。女性犯罪率提高也是现代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有必要融人性别角色教育及性别意识教育的内容、使儿童们从幼年时代就懂得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以及不同的性别角色应该有什么样的角色行为。在进行性别教育过程中,性别意识教育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对儿童进行男女性别角色教育。例如男女性格教育、角色行为教育及气质形象教育。通过性别系列教育,意在塑造文明社会男女不同的性格、角色行为和气质风范,使男性和女性在角色形象的基础上各领风骚,更好地表现自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更为科学和文明的世纪,文明社会的男女在精神上是互通的,在行为上是互重的,在个性上是有别的,在情感上是共享的。我们希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性别教育,让男性和女性充分认识各自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认识男女性的互补性、共和性,从而造就文明社会男女更融洽友好相处,在更高精神境界层次上,造就新的男女平等意识。这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l)《中华家教宝库》。

(2)《学校心理教育》陈家麟著。

性别教育范文篇3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性别教育范文篇4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教会儿童如何做好“男孩”或“女孩”的性别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性别定向的主要机制是个体与同一性别的父亲或母亲的认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是成人,主要是父母按照社会文化模式奖励或惩罚儿童行为以及儿童观察模仿的结果。认知发展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柯尔伯格认为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主要涉及两个阶段:一是性别自认阶段,幼儿便能正确指出他人以及自己的性别,但并不清楚……个人的性别是不变的:二是性别恒常性阶段,即不仅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而且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不会因名字、服装或行为的变化而变化,该阶段始于四五岁,完成于七岁左右。性别图式理论则主张性别定向起源于性别图式过程,性别图式即关于性别的认知结构,是个人在后天的环境中根据社会对男女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构建起来的,它控制着个体的行为,使其以服从于社会对两性的定义。发展心理学者们都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了,表现出了性别定向的趋势。可以说性别定向是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它关系到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方向。虽然关于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这几种理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分歧,但他们都认为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2)。家长本身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扮演是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活教材,因此家庭性别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家庭性别教育几乎都是在家庭里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的认识,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造成和扩大了那些无益于社会和儿童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家长受传统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影响,对未出生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期待,在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字时,他或她就被迫进入了一个分类系统中,因为这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性别标志,而且也告知了许多与孩子有关的其他情况。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遵循着“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原则。在家长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坚强的、有竞争能力的、果断的、有控制力的。理想的女孩则是文静的、纯洁的、漂亮的、温柔的、顺从的(3)。家长根据这样的教育原则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子女关心照顾的多少上,选购的服饰玩具上、游戏内容的指导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兴趣培养上以及家务劳动的分配上等。因此,有的男孩以为粗鲁无礼、咄咄逼人甚至暴力行为就是“男子气”。而有的女孩却认为消极退缩、逆来顺受、不求进取就是“女人气”。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观念的盲目认同。现代社会是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在趋向缩小和接近。因此没有必要把沉着、理智、勇敢、温柔等这些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且本该为人类两性所共有的美好品质贴上性别的标签。对现代人更应进行合乎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性别教育。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团体,也是个体早期性别角色形成的教育场所。家庭性别教育应得到重视,家长更应学会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性别教育,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二、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性别教育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与“女人”的教育,即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传统的观念把人分为两类:“男人”或“女人”,即性别两元论。大多数家庭都遵循着性别两元论的性别观念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把各种性格特征都贴上性别标签,塑造百分之百的女孩或男孩。事实上,性别有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含义。家长只有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才能对子女进行合理的性别教育,因此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性别分为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自然性别(***)也称为生理性别,它是指人与生俱有的生理特征属性,是生物意义上的男女之分。以自然性别为基础,人的社会性别(Gender)是指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性别属性,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定义,用来指有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具体来说,它包括四个层次:自我心理辨识,也就是作为个体的是如何从心理上标识自己的性别归属的:自我行为构建,是指作为社会生活参与者的成员,如何选择行为模式以及形象塑造的倾向:社会确认,即指作为社会集团的他人对个人社会性别的总体评价等。因此,包括自然性别在内,性别在结构上存在四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又有两种取向,分别是:自然性别的雌和雄、心理辨识的男性和女性、行为建构的男人倾向和女人倾向及社会确认的男人和女人。这样,性别区分就不再是传统上的两分法,而是形成了基本的16种性别类型(见下表)。

其中模型1是百分之百的男性,在性别结构的四个层次都是男性倾向的,而相应的,模型16是百分之百的女性。介于模型1与模型16之间则意味着,拥有“双性化”特征的男性或女性(4)。从表中可以看出,人的性别并不只是两元的,而是具有多样性的,从这一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家长对子女的性别教育也许会有新的认识,克服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或信念。

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打破两性性格特征对立壁垒的理论可能。按照性别多元化的设想,在性别结构的各个层次上,个体具有选择的多样性,这一选择过程主要是通过家庭性别教育来实现的。家庭性别教育应选择怎样的性别模式来塑造个体,这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尤其指出的是心理素质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许多研究者证明,双性人格的人可能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比性别典型的人做得更好。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全部特点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男性气质,也能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女性气质。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不仅具有较高的自尊,而且较少有心理疾病,拥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5)。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传统上由于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从事过去只有女性才从事的职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过去只有男性才从事的职业,这就要求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女性的一些特质,同时也要求女性具有一些男性的特质(6)。由此可见,介于模型1和16之间具有双性化特征的性别类型,不仅在理论上成为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具有双性化特征的男性或女性才是性别教育应塑造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

三、家庭性别教育的模式:“双性化”教育

发生在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性别角色教育,是为男性和女性能在人生后期阶段具有适当的性别角色意识和行为而作准备,家庭是人最初接触到的社会团体,是性别教育初期,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双性化教育应该也必须从家庭性别教育开始。家庭性别教育通过差别教养塑造孩子的性别角色。孩子一降生,就因性别而受到不同的待遇,给予不同的教养方式。这些差别教养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子女关心照顾的多少上、选购的服饰玩具上、游戏内容的指导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兴趣培养上以及家务劳动的分配上等。这些差别教养促使儿童形成了单一的性别角色模式,造成和扩大了儿童社会性别的差异,不利于塑造儿童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模式。因此,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关键是改变差别教养的方式,以更一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首先,父母要克服刻板性别角色意识,为孩子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男女两性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僭越的。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胆怯懦弱、争强好胜……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贴上性别标签,它们是两性共有的。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风风火火。只要是他们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加以鼓励,鼓励女孩坚强勇敢又耐心细致,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又温柔体贴。其次,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应采取一致的抚养方式,忽视孩子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父母在为孩子选购服饰时,没有必要强调性别差异,迫使孩子过早地进入性别分类系统。在性别角色行为上,不要对他们有过多的束缚。父母除了鼓励孩子玩各种本性别玩的游戏和玩具,还可鼓励孩子玩异性特点明显的游戏和玩具。第三,父母应努力创建一个两性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围,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可能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为孩子模仿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父亲要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积极抚养小孩,同孩子游戏,指导他或她形成坚强勇敢、活泼开朗的个性。母亲也应有自己的事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孩子早期的性别角色行为是模仿成人,主要是父母习得的,因此父母在对孩子性别教育或家庭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最后,在孩子青春期,应淡化社会性别角色差异,使其在性别角色模式上有更多的灵活性。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的丰富,自我意识的觉醒及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别角色类型逐步明确,并努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类型的要求。这时父母应该全面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及形成的社会背景,让孩子积极地接受自己的性别,承认由于性别差异给人带来的不同要求及容易存在的长处和不足,更要让孩子了解未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双性化要求,并帮助孩子有意识地摆脱由于性别差异给自身带来的发展的局限性,超越性别的局限。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社会成就及其职业选择应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是以刻板性别角色限制其选择与发展。

家庭性别教育由于其针对性强、对个体最直接,因此是最有影响的性别角色教育。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实行双性化教育,有利于形成个体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模式。这不仅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利,同时也利于缩小整个社会性别差异,构建更为平等的两性社会。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双性化教育不仅能够得到家庭教育的重视,更有可能走进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未来性别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8:7

(2)陈兰萍.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与早期家庭教育的关系(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95

(3)葛延峰.不可忽视孩子的性别教育(J),山西教育,2003(12):22

(4)李一君.性别多元化遐想(A),张立升主编.社会学家茶座(C)。第7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8:108——114

(5)韩仁生,孙丽丽.关于儿童教育中理想性别角色问题的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105

(6)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1

(7)王素华.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12):82

性别教育范文篇5

我们都知道,男女最大的差异来自生理方面,因此,传统的幼儿性别教育是建立在介绍生理差异、渗透传统性观念的基础上的。主要内容包括: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认识男孩和女孩在体貌上的不同;教育孩子“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正是在这种教育下,幼儿完成了其性别化的过程。

传统的性别教育在使幼儿获得正确的性别角色方面的确是必不可缺的,然而,它往往也给不同性别的孩子贴上了标签,例如,父母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总是不自觉地为女孩买娃娃,为男孩买手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也总是男孩就要勇敢坚强,女孩就要温柔文静等信息。这种固定化的性别教育从家庭、幼儿园到社会大环境都无时无刻地存在着。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是强加于他们的社会期待,如童话中处于弱势的总是女孩,而男孩则总是扮演英雄的角色,等等,这无疑使男女幼儿在能力的发展上产生了不平衡。

以上事例无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要做的是,除了给孩子正确的性别认识外,更要让孩子认识到,性别虽然是有差异的,但却没有好坏之分,它并不能决定一个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其实,只要孩子愿意,让男孩玩玩娃娃,让女孩摸摸手枪又有何不可呢?男孩为什么就不能在伤心时掉眼泪,女孩又为什么不能蹦蹦跳跳呢?我们不能让生理的差异束缚了每个孩子的成长,而应该给男女幼儿公平的机会,让他们经历丰富的体验,让所有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二、树立双性化教育观,建构新型幼儿性别教育体系

1.开展新型幼儿性别教育的意义及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树立现代幼儿性别教育观,重构现代幼儿性别教育体系应该是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了。

新型幼儿性别教育就是要通过创建性别平等教育的氛围,冲破传统性别壁垒,引导幼儿初步形成现代性别意识,从而发展良好个性品质。

新型幼儿性别教育应比传统性别教育来得更加开放,更加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从而完成性别定型化教育到双性化教育的跨越。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性别教育培养出兼具两性优点的儿童,从而使幼儿在今后的成长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具备更加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2.现代幼儿性别教育新模式——双性化教育

在现代社会,男女性的差距应该逐步缩小,男性也需要有女性的细心温柔一面,而女性也不乏男性的坚强独立。这也为我们的幼儿性别教育指明了道路,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既要鼓励男孩的阳刚,又要培养他们刚中带柔,而女孩则应柔中见刚。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寻找和创造“双性化教育”的时机,从而塑造幼儿的完善人格。

三、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实践

1.家庭中的双性化教育

家庭双性化教育的关键是改变教养方式的差别,对孩子进行方式一致的性别教育。

首先,父母要克服自身对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不要对幼儿过分强化性别角色,而要为孩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孩子喜欢并愿意尝试,只要没有危险和害处,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以性别为由阻碍他们的积极探索,如鼓励孩子玩异性特点明显的玩具和游戏。父母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如不要过分保护女孩,也不要过分压抑男孩情感的宣泄。同时要保持一致的要求和评价,既要培养女孩的勇敢果断,又要培养男孩的细致耐心。

其次,要为孩子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建立新的相互作用模式。要改变传统的父亲养家糊口,母亲只能照顾家庭的观念,就要使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趋于平等,角色趋于相似。父母既要履行自身性别角色的职责,又要避免典型女性化或男性化的倾向。父亲在工作之余,也要为母亲分担家务,抚养孩子,与孩子游戏,指导孩子学习,成为孩子的“偶像”和榜样,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善良友好的处世心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智力和道德环境。而母亲也要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和思想。只有如此平等宽松的氛围,才能为孩子的双性化教育提供有利的家庭条件。

再次,要帮助孩子客观分析传统性别角色观,让孩子认识和接受自身性别的优缺点,让孩子了解现代社会对双性化角色的要求,帮助孩子超越自身性别的局限。

家庭是幼儿双性化教育最直接且针对性最强的环节,在家庭中进行有意识的双性化教育,不仅对幼儿个体成长有利,更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2.幼儿园中的双性化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因此也是幼儿接受双性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了解男女幼儿差异的表现及原因,了解教育活动中的性别角色特点,自觉反思师幼交往中的性别偏差,主动消除性别刻板认识和行为。

其次,教师要在日常教育行为中有意识地进行双性化教育。要谨慎选择幼儿教材和读物,尽量选择一些反映性别角色多样化的材料。要精心设计游戏,注意游戏材料的投放,材料不要有过多的性别化特征,如服务员的头巾不要都是鲜艳的花布,避免给幼儿带来性别角色上潜意识的影响。同时,还要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允许幼儿自由表现与传统性别角色相异的行为,指导男女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交往,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性别的合作活动,如让男孩也参与到“娃娃家”中去照顾“娃娃”,女孩也可以拿手枪开汽车,让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共同的游戏中,相互了解,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其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健康发展。总之,教师既要做到因性施教,又不能因性别而有所不同。

再次,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园中以女教师为主,因此,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多是接受一些符合女性特点的影响。虽然,女教师的体贴细心让幼儿感受到母亲般的呵护,但女性教师也往往容易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及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来对待不同性别儿童,如:女教师倾向于奖励整洁和顺从的儿童,抑制攻击性强的儿童,从而可能造成男孩对幼儿园的不适应和逃避。因此,女教师应使自己不断向着心理双性化努力,而幼儿园管理者则应引进男幼教,平衡教师队伍性别结构,让幼儿接受兼具男性与女性特质的教育和影响。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幼儿园必须加强家园联系和协作,指导父母进行家园一致的双性化教育,共同促进幼儿性别认知的健康发展。

3.社会传媒中的双性化教育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各种媒介上,我们看到的女性多被刻画成温柔、软弱、羞涩的,是被帮助、被伤害的一方,而男性则多勇敢有力,是助人的、强悍的一方。传统观念影响下的传媒在无形之中会扩大幼儿对于两性角色认识的偏差。因此,我们应呼吁大众传媒,尤其是针对幼儿受众的媒体,在宣传时更多注意两性的共同点,让幼儿意识到男性和女性一样伟大,一样具有创造成功的能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幼儿时期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将会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那么,就让我们在共同的努力中期待人类和谐之音的早日奏响。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2]丛中笑: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8.

[3]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教育评论,2000,6.

[4]戴斌荣:儿童性别教育中的“扬长”与“取长”,教育评论,2006,2.

[5]彭燕、杜学元: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

性别教育范文篇6

论文摘要: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对女生的性别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性别教育现状和女生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善女生性别教育的建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生的比例逐步上升。据统计,“到2004年,女生占本科在校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到2007年底,据报道,上海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专科女生占学生总数的52.7%,在某些文科专业,女生的人数远远高于男生,男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高校女生人数逐步上升的情况下,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是对女生的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性别教育的涵义

校园文化活动是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广义上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开展的活动;在狭义上是相对课堂教育而言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进行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一切文化活动。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既包括了教学、管理、服务等形式的物质的、精神的、动态的、静态的文化活动,也包括了在校园内开展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即学校“官方”组织的活动和学生社团“非官方”组织的活动。在本文中主要论述的是狭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即课堂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高校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都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的,高校性别教育亦是如此。在女性学中,“性别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正确对待性别差异,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和制度带来的性别歧视霸权;让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教育上处于弱势的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性别教育是一种“淡化性别界限”和“跳出性别框架”的教育,不仅针对女生,而且也是培养男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知识和修养的途径。

在高校性别教育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女权主义认为,女性气质(femininity)是指对女性形象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建构。

笔者认为,高校性别教育中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要塑造女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培养女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不再拘泥于旧的性别观念,并推动全社会对性别意识的关注。

二、高校性别教育的现状与女生主体意识的缺失

在高校中,性别教育和女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高校女生的主体意识不强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受到自身或家庭传统的心态和思维定势影响,许多女生仍然保留着“男生应比女生强”的观念,出现了依赖性、自卑感和怯儒心理,缺少了勇于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第二,在课程学习和教育中,由于传统的性别定位,女生更多地接受了顺从、乖巧、贤惠的性别定位,逐渐地失去了与男生平等展示的机会;第三,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在就业中,用人单位宁可录用能力一般的男生,却将众多优秀的女生拒之门外,这种现象使一些女生丧失了竞争的勇气,萌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念头,最终放弃了就业竞争和努力进取的机会。

目前,高校对女生的教育仅仅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只限女生参与,然而这些活动往往持续的时间短、内容有限,未能在女生群体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最终只能导致对女生教育的名存实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性别教育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高校性别教育普遍采取组织女生节活动的形式,虽然不同的高校举办特色各异的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和时间仍然有较高的相似性,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对外貌和形象的关注,例如在校园内举办美容、礼仪讲座和女生形象设计比赛等,通过讲座让女生学会社交礼仪规范和关注自己的外貌,通过形象设计比赛评出大家心目中最美丽的女生,但这些活动也给女生传达了一种信息,就是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在父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外貌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更多地是从男性的视角来设定的,女性的服饰打扮和行为举止最终都是要符合男性评判的标准,必须得到男性的认可。因此,这些活动最终只能导致女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外表,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在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第二,对生活技能的关注,例如在女生节活动中常常会举办一些水果拼盘比赛、厨艺比赛等等注重生活技能的比赛,这些比赛给参与者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带来了许多生活乐趣,但这些针对女生的活动仅仅限于生活技能的展示,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并没有跳出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框架,仍然定位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这些活动是传统女性角色的传承,可以说使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第三,活动时间短,活动效果不明显。对于高校女生节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广东工业大学在1991年首创的一个节日,以“关爱女生”为宗旨,在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举行,为期一周;另外一种说法是每年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7日一天。在女生节的那一周或者那一天,男生们会以自己的行动去关爱女生,包括修理电脑、送早餐等等,然而无论是为期一周还是一天,活动的时间还是非常短暂的,活动的效果也未能持续下去。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的性别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会性别理论教育方面仍有待加强,学生学习性别理论和探讨性别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需要不断地调高,女生的主体意识仍需要增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女生的性别教育:

首先,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除了通过开设女性学、性别研究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性别理论外,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对社会和校园的热门话题展开深人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培养从社会性别视角去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发挥学生社团女生部的作用。在高校中,学生会一般设有女生部,主要负责组织女生节活动和关注女生日常生活,在一些学校中由于女生部的作用未能得到重视,因此女生部常常会被并人生活部。高校的性别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身的女性气质,培养女生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女生自觉地去关注和探讨性别差异和性别认同的问题,构建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气质。

性别教育范文篇7

青少年正处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生理上他们进入了人生中生理发育的第二次高峰;在心理上他们保持着快速发展的状态;在社会化方面他们能够独立地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与责任。青少年的发展使他们的生活和活动发生了变化,地位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同时由发展带来的难题也越来越多,苦恼也越来越多。比如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也就是表现在对自己性别、对异性性别以及两性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性意识的觉醒意味着青少年从此开始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两性交往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真正学习和扮演自己的性别角色的问题,即做男人做女人的问题。但是,由于青少年缺乏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所以,在性别意识的发展中容易受权威经验和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表现出如下特点:

1.传统性别意识的印迹明显,科学的性别知识较为缺乏。传统性别观中的男性特征的支配、自主、侵犯、成熟欲等,女性特征则为求助、亲密、服从、依附、教养等。所以女性常常在顺从、教养、责任等方面接受更多的训练,男性则在自信、成就和独立性方面接受较多的训练。传统的性别文化,对男性失败施加压力,认可男性的成功;对女性成功施加压力,宽容女性的失败。青少年在这样的以男性主权为主导的教育引导中,对社会性别的理解和性别平等的意识会越来越淡漠。

2.年龄越长,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越强烈。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物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性别刻板印象作为性别角度规范而体现的社会压力,还可塑造两性的心理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男女两性会更加表现出对性别刻板的接受和认同,比如女性忌讳被人认为缺乏“女人味”,缺少柔情,表现出依赖性强、脆弱等行为,使得她们在心理上、精神上不能真正确立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的意识;男性为了证明自己符合男性标准,会有意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粗鲁、轻视女性等过分“男性化”行为。

3.男女青少年的差异还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格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据一项调查显示,男子对商业、行政、建筑设计、机械感兴趣,女子则喜欢教育、会计、音乐、艺术等;男子普遍希望从事有权利和独立性的工作,女子则选择社会服务和有趣的工作,反映出两性明显的成就差异。

二、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从仅具有生物差异的男女婴儿,到承担社会所认可的男性角度和女性角色,必然要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1.学校教育经验的影响。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经验,是影响其性别意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男女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性别平等也成为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陈旧的性别角色观念和现实社会的社会性别不公平现象,也会通过学校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性别观念和行为。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会严厉批评爱接话茬的女生,因为他认为女孩应该是文静和害羞的,所以,对女生的胆怯和依赖表现出宽容。

2.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的影响。体现在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中的性别倾向,是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在现实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职业和工种是有“职业性别标定”的,这种“职业性别标定”既受社会生产和分工水平的制约,也受陈旧的性别偏见的影响。例如个体会根据自己的性别认同设计未来的角色和职业,并且选择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和训练。个体进入职业选择时,男女两性大多会依据“职业性别标定”、自我角色期待、教育和职业的专门训练程度去选择职业。

3.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中所展现的男女两性的角色分化、职业分工、态度、性格和语言,几乎都成为青少年效仿的“角色模式”。但是,大众传媒由于商业动机的驱使和性别定型观念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例如,男性大多以权威面孔出现,女性出现多为使用者、消费者,像洗涤用品、厨房用品也是以女性为主角。因此,社会文化背景所确定的有关性别角色的规范和标准,以及来自这些规范和标准的性别刻板印象,都是可以通过大众传媒透射出来、传递和作用于社会的成员。

4.同龄人团体的影响。同龄团体,是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同龄人团体的影响将超过家庭的影响。在青少年的同龄人文化中,青少年是否遵循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标准,成为是否被同龄人团体接纳的重要条件。例如,一个男孩如果不喜欢足球或冒险活动,常常会被同龄伙伴嘲笑或训斥。

三、青少年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1.性别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

性别意识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特征,与人口意识、环境意识、人权意识一样,都是现代意识的体现。性别意识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现象,是实现性别平等和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性别问题的观点,是我们今天认识和分析性别问题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性别观,妇女解放的标志是男女平等,而两性平等的实现程度又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程度的标志。

性别意识首先以性别公平为原则体现现代意识。社会性别公平,是指现代社会的公民都应具有自觉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视角,善于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现实,认识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劳动分工和发展差异。将性别意识转变为社会行动,在个人层面,是要从行动上积极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是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2.性别意识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青少年的性别观念和行为,是构成青少年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体的性别观念和行为是与他(她)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相关联的。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民主化和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他们的性别意识、态度和性别角色的定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未来的平等参与和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来的家庭质量和未成年人的发展。

通过性别教育,为青少年,特别是女青少年,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女性视角,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女性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以提高青少年的个人素质。

3.性别意识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证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利于青少年顺利地渡过人生的高峰期、转折期。对青少年进行性别意识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性别知识,自觉抵制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主动建立双性化的社会性别行为模式,是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性别意识教育使他们理智地面对自己,积极地表现健康美青春美;更使他们投入到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和发展高尚的情操。

四、在青少年中实施性别教育的基本思路

1.教育青少年学会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2.父母和教师要努力做青少年性别角色的榜样,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培养青少年对性别议题的关注、敏感度,教给他们有关两性平等、相互尊重的知识和技能。

3.合理利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宣传性别公平的理论,使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性别公平是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4.性别教育的理想模式——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具有双性化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是一个继承了男女优势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与自尊,自我评价更为积极的优秀的人。

性别教育范文篇8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性别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性别文化仍牢牢的束缚和限制着人的发展,这对现代社会中的幼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在幼儿园进行合理的、适宜的幼儿性别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次去一个幼儿园大班观摩游戏,主题是游戏材料与游戏的开展,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一个关于“头巾”的细节。

在一个“餐馆”的区角游戏中,笔者注意到了老师为服务员准备的是可戴在头上的挺鲜艳的花头巾,为厨师准备的是白帽子。当三个幼儿(一女两男)走进这个区角后,三个人都拿起厨师帽戴在了头上。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似乎想起了什么。一个男孩说:“没服务员呢!”女孩没说话,两个男孩一起叫女孩:“你去当服务员!我们戴那个花头巾又不好看!”女孩嘟嘟嘴,也只好去了。

看到这个场景,笔者比较深刻的体会到了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开展的影响,更吃惊于5~6岁的幼儿对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的初步理解。这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幼儿社会经验的限制(到外面餐馆吃饭看到的服务员基本上都是女性),更主要的是受到了我们传统性别教育的影响。

当人一出生,就有了生理性别(sex)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人们又赋予了他们社会性别(gender)上的不同期望。世界被鲜明的分为男性和女性。人们毫不动摇的坚信这一信念,并为维护这一区分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从家庭、幼儿园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幼儿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性别文化的熏陶。孩子从出生以后,他或她就被期望拥有特定的行为模式:男孩是吵吵闹闹,不守规矩,喜欢捣乱的小淘气,他们穿素色衣服,打扮应该像个男子汉;女孩温柔可爱,顺从听话,她们可穿五彩缤纷的衣服,打扮应该像小公主。他们的社会角色及其身份早已为他们自身永恒的特征——“性别”所决定好了。男孩子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思考问题,时常动脑筋,勇于创新,擅长推理,有领导能力,适合搞科研,当科学家,当管理者;而女孩情感丰富,多愁善感,逻辑思维能力差,不爱动脑筋,但做事细心谨慎,因此适合服务性行业,适合留在家里,应当做家务。

一直以来,我们都抱着“性别适合”、“定型的性别角色”这些根深蒂固的概念,将其渗入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在这种教育下,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他们初步的性别意识,这对他们以后性别角色的定位以及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等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如现在常常听到“妇女回家去,给男人让出位置”这话,女大学生找工作难等现象,这些问题其实早在女孩的童年就存在了。因为当孩子一出生,社会对男孩女孩提出不同期待时,这种不公平就开始了。并随着旧的传统的性别教育的渗入而加强。当男孩女孩长大时,社会的要求已经内化为自我要求,再呼吁女性可以有能力和男性工作一样好,已经晚了。我们在上述游戏中看到的情景,就已经被烙上了传统性别观念的印子。

但是,男女之间某些天生的差异与优秀的男性和优秀的女性之间的差别及对其社会品质的不同期待有必然的联系吗?没有人能肯定这个事实。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走出了家门,从事于各行各业,甚至有许多的女性开始从事人们传统性别观念中只有男性才能做好的事。用传统的性别观念将男女分成的两个孤立的性别团体在现代社会的现实中开始频繁交集,而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像两条平行线,永远分开,没有交点。而我们的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各种爱好和兴趣处于活跃状态。但是,我们传统的性别期待限制了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限制了个人广泛丰富的经验的获得。比如上面提到的区角游戏,男孩认为服务员应当是女孩当的,他们就不能获得当服务员角色的经验体验,而女孩也就很少有机会体验当厨师的滋味了。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让人担忧的是,当前幼儿园从课本教材、童话故事、幼儿读物、游戏材料等等方面无不渗透着刻板化、固定化的传统性别文化。同时,我们的保教人员也在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隐性地向幼儿传递着她们守旧的传统性别观念。这对现代社会下的幼儿的培养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在当前现实情况下,幼儿园怎样进行合理的适宜的性别教育呢?

一、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给幼儿提供宽容的发展空间

在审视传统的性别观念时,我们并不否定男女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在生理上。然而,将男女性别角色固定化和定型化却是不合理的。不应该抱定成见认为他或她应当怎么样,而应转变观念,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充分挖掘他们各自的特长,给男女幼儿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让他们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丰富多彩的经验体验。

男性和女性都不再被划定在各自狭窄的发展空间中。我们的幼儿园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保教人员更应该从幼儿心理差异出发鼓励男孩子细心,动静结合;鼓励女孩子勇敢坚强,多做探索。鼓励孩子们都能尽量多的做不同的尝试,获得多种社会角色体验,增进对人、人生和社会的理解。这样,男性和女性均能生活在广阔的天地中,让个体的思想之花自由绽放。

二、慎选幼儿教材和幼儿读物

教材从来都被社会看作为权威的正面的文化资源,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当然,“不仅是教材,还有其他性别文化来源,如父母教导,学校教育,大众媒体,同龄群体等都影响着儿童对性别的认知”。①但在幼儿园,相对幼儿来说,教师使用的教材和幼儿翻阅的读物,应该是幼儿在幼儿园性别认知的最主要来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教授主持的“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课题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表明,在幼儿园现行的教材中,表现出来的男性和女性的优缺点,已经被渗入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如男性优点多表现为聪明能干,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独立性强等;女性多表现为勤劳,温顺,心地善良,听话等;男性缺点多表现为不遵守纪律,调皮,霸道,贪玩,马虎,吵闹,玩危险游戏等,女性缺点多表现为贪心,凶狠,爱哭,软弱,需要保护等,性别沟壑开始出现。“在幼儿读物中,他或她阅读的是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男孩和女孩主人公都需要面对一些考验,克服一些困难。但对女孩常常是家务劳动的考验,对男孩则是要闯世界,要拯救别人。童话中与孩子相伴的永远是母亲(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红帽》、《小兔子乖乖》等),需要被勇敢执着的男性拯救的永远是柔弱的女孩(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②在对男孩、女孩的特征、能力、责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的角色期待。因此,我们在选教材,幼儿读物时,就更应该小心谨慎,通过教师的“师释文化”的教育过程来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的精神束缚,建立平衡的多元的男女性别形象。尽量使教材和幼儿读物反映出来的性别特别是女性的职业要多样化,而非某一性别职业单一化和固定化,比如母亲也有当警察的,当科学家的;反映出来的角色的精神品质丰富化,比如父亲也常做家务,细心的照顾幼儿,母亲也经常看报,关心国家大事,遇事镇定等等。

三、精心设计幼儿游戏,注意游戏材料的投放

幼儿游戏的设计在教师的不经意中,其实已经隐含了我们幼儿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对幼儿的性别认识起着强化的作用。比如每一个幼儿园都在玩的“娃娃家”里,幼儿开始模仿传统的性别角色。一般都是女孩当“妈妈”,男孩当“爸爸”。“妈妈”是要在家里煮饭带孩子整理屋子的,如果“妈妈”不做家务,跑出去玩,就会被认为失职。而“爸爸”是要出去工作的,回家就是吃饭,休息。这无形中就将“女性的职责是在家里”等观念沁入幼儿的心里了。而笔者在思考,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此游戏时是否能保持一定的性别敏感意识,根据现实情况稍稍做一些改动呢?比如,“爸爸”“妈妈”都可以出去上班,孩子可请“保姆”带,也可请“爷爷”“奶奶”帮忙照看。“爸爸”有空时也要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妈妈”也可以出去办事。再或者,当幼儿玩娃娃家比较熟后,教师可否根据观察,建议男女幼儿互换角色,女孩尝试一下“爸爸”角色,男孩尝试一下“妈妈”角色呢?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幼儿获得丰富的角色体验,扩大狭隘的性别认识。

另外,我们要特别注意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就如文章开始提及的关于“餐馆”的区角游戏,若“服务员”的标志不是这么性别化,不是做成戴在头上的鲜艳的花头巾,而是做成比较中性的挂在胸前的标志牌或其他什么的,发生在这个游戏中的情景会减少。至少,它不会给幼儿游戏带来性别意识上的潜意识的影响和强化。所以我们在设计和投放幼儿游戏材料时要注意到是否会加强幼儿的性别意识分化和性别角色刻板化。

四、加强家园联合,共同促进幼儿性别认知的健康发展

勿庸置疑,家庭中的性别教育对幼儿性别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一方面来说,也许更甚于幼儿园的性别教育。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性别教育,我们就必须使家园联合,实施共同一致的幼儿性别教育。在转变幼儿园工作者的传统的性别观念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尽量使家长也能转变旧的性别观念,明白幼儿在早期受到良好健康宽松的性别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家庭里父母以自身为榜样,从观念到实际行动上都能给幼儿性别认知的建立和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及尝试不同性别角色的机会,使幼儿性别认知能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势发展。如果家庭性别教育和幼儿园的性别教育不一致就很难使幼儿建立起良好健康的性别认知,甚至会给幼儿性别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困惑和阻碍。当然,要真正作好家园一致的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实际困难。首先,要使家长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相对与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就更是如此。其次,从观念转变到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还要有一定的过渡期;还有就是现代的大量传媒如电视,家庭亲子读物等等无一不在向着家长渗透和强化着社会的传统性别观念。公务员之家

事实上,在不经意中,我们的男孩女孩就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化。当幼儿说自己的爸爸在家里做家务窝囊,没有当老板,挣不着钱,不伟大时,传统性别观念已渗入了刚刚开始人生的五、六岁的孩子的脑子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担忧。幼儿需要新的性别教育,为此做出研究和探索已是刻不容缓。对于传统的性别文化,必须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小江等.文化、教育与性别——本土经验与学科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性别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社会性别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一、性别理论概述

社会性别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也被称为“第二次女权运动”。该理论主张女性的命运和社会角色不能被生理差异左右,而且其在之后有关性别不平等等方面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对性别方面的教育仅仅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具体实施。但就目前社会对女性的各种不公平待遇来看,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教育充分贯彻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

二、社会性别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促使女大学生培育主体意识。以往,因为对性别教育的不重视,造成女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误区。一些人信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缺乏成才的动力和勇气等。而社会性别理论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对传统依附角色的挑战,可增强女大学生奋发进取和直面人生的精神动力。可以使女大学生认识到,改变传统观念,摆脱传统束缚,这是女性走向独立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2.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平等观念。截至目前,“男强女弱”的观念都深深根植在每个人的思想里。正是因为这种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不断地受到打击。而社会性别理论科学地分析了性别和性别差异,这能够使大学生摒弃“男强女弱”的旧观念,消除性别歧视,树立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使女大学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里建立自信,身心全方位发展。

3.引导女大学生认识传统性别角色束缚的社会根源。在传统的男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价值被无限贬低,女性更多地被定位在照顾家庭上,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定位。而社会性别理论能够让女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进而重拾自信,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争取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三、社会性别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很多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对此展开积极探索。但是,仍有一些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忽视了其重要性。另外,还受到传统父权制思想的影响,一些高等学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目的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受到传统父权制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对性别教育的认知不足,导致学校各级组织性别分配不平等,暗示着“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缺乏社会性别意识敏感,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普遍没有接受过社会性别培训,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地灌输社会性别理论,反而有可能在帮助学生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强化着父权制思想。一些高校尝试开展了有关性别教育活动或开设选修课,但缺乏对教育效果进行及时跟踪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女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

四、社会性别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影响。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影响至今不容小觑,可以说其已经沉淀成了一种社会潜意识,于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女性价值的正确认识,导致一直以来无论是平凡生活中还是激烈竞争中女性都成为大众眼中的弱势群体。例如,在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促使了她们自卑依赖心理的产生。

2.性别意识教育缺失。高校期间正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性别角色选择的重要时期。对社会性别的正确认识,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只有具有平等的性别观念,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理健康。但是,高校对“性别教育”一直以来都不够重视,没有一种加强性别意识教育的自觉性,这种缺失会限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3.社会性别教育环境的缺失。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正常教育的载体,它是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但是,由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根植于许多人的深层意识中,所以,目前的高教环境中不仅严重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应有关注,甚至在学校各级组织分配上还体现着传统的男权思想。例如,大部分高校中教职工的角色分工性别不平衡,到处体现着男尊女卑的性别结构。除此之外,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中也潜在着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老师教育男生和女生时的不同态度,这更深层次地在大学生思想中加强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这种人力资源环境和课堂教学氛围会使我们的性别教育困难重重。

4.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混乱、应付心理强。在简单设立咨询机构后,便不再具体规划工作,且对咨询机构工作缺乏督导。长期以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出现了发展滞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够专业化等问题。除此之外,通常咨询师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一般只有在专业培训之后才能胜任。但是,一般高校招聘心理咨询师时对心理学方面的考核较少,更谈不上对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要求,而且咨询老师大多未接受过社会性别培训。所以,现在高校心理咨询师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大学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不仅很少普及到性别平等,而且有可能出现强化父权制思想的情况。

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性别理论应用的对策

1.冲破传统父权制的枷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使大学生摆脱父权制影响,在对现有性别文化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男女平等和协调发展的先进性别文化。摒弃封闭、偏狭的传统思想,培养大学生开放、理性、宽容等科学合理的社会性别观念,促使女大学生充分发挥女性对于社会发展的真正价值和作用,打破传统思想对女性价值的束缚,凸显女性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促使人们性别意识的觉醒,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真正意义上地认识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从而推动女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加强大学生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人类的社会性别观念完全取决于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其思想的后天培养及影响,在这个长期的影响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思想观。因此,在教育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社会性别理论,作为标榜站在性别平等立场上,为大学生传授正确的性别社会角色教育,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只有在领会到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时,大学生才能真正发现其自身价值,并积极发挥其社会作用,成为一位合格的社会成员。

3.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根据前文所述,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影响和责任,在学校里,高校应积极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营造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在家庭里,家长必须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除了这两点外,还不应该忽略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社会文化中应该尽可能消除性别歧视、推动性别平等的文化心理环境。总而言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承担共同责任,三者必须共同努力,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强有力的后盾。

4.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学校里,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意识的表现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教师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促使教师摆脱传统的性别观念,为大学生进行性别平等教育打下基础。通过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只有咨询师用正确的性别观念去教育学生,才能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六、结语

性别教育范文篇10

1.高职男女学生群体存在客观性别差异

(1)心理性别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心理特征方面也存在差异,比如在认知上,女性对具体场合的依赖性较强,而男性对具体场合的独立性较强;在情感上,女生感情细腻而隐含,男生感情比较粗狂而张显;在思维上,女性偏重感性与形象思维,而男生偏重抽象与理性思维;在兴趣上,男生喜欢比较广泛,追求刺激好玩,女生则兴趣比较文艺,喜欢安静小资的兴趣爱好,同时在自信心、意志、成就归因以及心理问题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

(2)社会性别差异

社会性别,就是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性别差异及所表现出的性别特征,表现为社会对两性在社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期待。在这种社会属性上建构起来的隐含的社会性别中存在着大量的晕轮效应与刻板印象,比如“男强女弱”、“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等社会性别观点。在我校同学调查中,76%的男同学和61%的女生赞成类似观点,从这个差异中看出女性面临着更多的关于社会性别带来的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与理论角度存在性别差异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存在性别差异

高职类院校绝大数专业都存在男女失衡的现象,甚至出现专业性别隔离现象,而在这些专业性别隔离严重的专业中,男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存在很大不同,政治法律素养、道德行为养成、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婚恋观念以及心理问题关注层次也有所不同,看待与对待问题角度与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这些具体的思政教育内容中性别教育往往缺位,怎样在男女比例悬殊较大的不同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2)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上性别差异

美国教育家罗森布鲁姆•洛登提出男性倾向于一种阳性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竞争、等级权威、集权领导和理智地分析解决问题;而女性则倾向于一种阴性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协作、领导者与下级配合、非高度集权、在感性热情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为此,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管理中采取不同的技术处理,对男生多采用竞赛方式,而对女生多采取合作方式,在男女学生教育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通过调查发现,男生对“说理教导类”方法的接受程度高于女生,男生为58.8%,女生为46.3%;女生对于“情景感染类”方法接受程度高于男生,男生为41.1%,女生为53.7%,因此对男生多采取理性逻辑说教方式,对女生多用情感感染方式为佳。管理者应尊重并利用差异进行施教,而不是盲视管理。

(3)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上存在性别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要以人为本,着重考虑到男女两性在接受思政教育内容着力点、接收方式以及管理手段的不同,因此教育者不仅要遵循因材施教等教育规律更要因性施教,根据男女两性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各种措施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发两性各自的智力潜力,发展其智力优势,弥补其智力劣势,使男女两性都能得到完善而优异的发展,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3.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性别问题

首先,学生自我管理方面。高职类院校学生自治管理机构中男生比例仍然较高,以我校学生会为例,男生比例占76.2%,女生只占23.8%。同时理工科专业大多数没有专门的女生部门,女生往往没有话语权,切身利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其次,理想信念方面。在高职理工科院校中,对表达宏伟志向的男生大多数人持称赞的态度,对说出自己远大志向与抱负女生,公众普遍持辛辣嘲讽的语气;上课时,理工科教师对学习好的男女同学成就归因不同,78%的老师倾向认为男同学聪明灵活,56%教师认为女同学则是勤奋刻苦;第三,职业规划方面。高职类院校早已普及职业生涯等相关课程建设,但理工科的女生职业生涯规划则普遍比较模糊,对未来职业没有合理与科学的规划;第四,在就业方面,通过对我校毕业生进行电话回访时,八成女生不同程度感受或者遭到就业歧视,六成女生普遍认为薪资待遇仍然是男生高,有跳槽想法女生也比男生多,64.2%男生表示有就业压力,而女生则高达88.4%。第五,婚恋方面。调查显示67.3%的高职类理工科男生普遍不喜欢专业课好于自己的女生,甚至恐惧比自己学历高的女生进行交往,也印证了女博士是“第三类人”的社会传闻。

二、性别视角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1.理想信念教育

作为能够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尤为重要,怎样结合不同专业与性别开展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更是值得研究。首先,通过专业教育树立奋斗目标。新生入学后请专业专家进行职业岗位剖析,尤其是讲清楚该专业男女同学将来可能从事的就业领域与岗位,在厘清课程体系与岗位所需要的人才规格的基础上,逐渐树立专业理想与社会奉献精神。其次,结合性别优势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性别分析与规划找到该专业性别优势,并逐渐构建出适合自身性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职业效能。第三,开展挫折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理想信念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结合自身身心条件积极调解,迎难而上,磨练意志、陶冶品格,丰富人生阅历。此外,多请男性主导专业中的女性专家或女性主导专业的男性专家为本专业性别少数者进行主题讲座,通过榜样引领示范,坚定专业少数者理想信念。通过职业教育与性别教育合力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

2.道德法制教育

受传统观念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影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呈现传统思想和开放观念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和相夫教子等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恋爱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毕婚族”和“急嫁族”等现象,使部分女生逐渐形成为了适应和依附男性而导致人格的退化与裂变的错位的价值观。在校园里对女大学生开展主体意识为主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首先,高职院校应开设女性或性别课程教育,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广大师生树立先进的性别意识,营造性别平等宽松环境,唤醒女大学生主体意识,逐渐构建正确的自身性别道德体系。其次,在德育人文关怀下,树立女性“能力本位”全面发展观,并将此观念成为女大学生主要价值取向,培养“四自”精神与能力,增强其事业心与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此外,高职院校现阶段主要面对90后受教群体,他们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相对较高,但相比男生来说,女生对维护自身利益的女性性别法律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教育者对女生开展针对性的普法教育。通过专题课程与讲座加强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对《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女性权益保障的法律学习,让女大学生知晓法律赋予的权力与义务,引导女大学生追求两性权利的平等。注重提高女大学生的维权能力,教会她们掌握维权的途径,并利用法律为自己今后的职业与人生保驾护航。

3.身心健康教育

女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面临着传统观念的禁锢、社会角色的定位、生理方面的差异以及就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内心的各种冲突、矛盾和失衡,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做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拓展宣传渠道,尊重身心性别差异,利用校报校网、宣传手册以及播放优秀影片,增进男女性别认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其次,举办关于性别教育的各种身心活动,例如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展播、心理剧演出等,普及男女两性的心理知识,正确认识两性差异,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第三,开设心理门诊以及心理热线,并建立一支相对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为学生进行及时心理疏导,教会用健康的方式来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形成和谐的两性关系。同时将性生理、性保健知识融入思政课堂体系,使女生逐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积极正面的身体意象,在提升内在自我价值的同时,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塑造健全人格。

4.职业规划与就业教育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就业信息数据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生的86.23%,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0.88%,比男大学生低10.22个百分点。很多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受或遭遇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为此,高职类院校应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首先,根据自身性别与所学专业特点,开设专门的性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明确人生奋斗目标、突破障碍开发潜能、提升职业品质与实现人生价值;其次,开设性别就业心理指导专门机构与课程,通过相关课程与教育纠正女大学生择业误区,寻找本专业性别优势,扬长避短,帮助她们增长面试技巧与职场礼仪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事业观;第三,校方应及时就业讯息,并通过与企业沟通与合作,积极为女生拓宽她们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成功率,实现顺利就业。

5.恋爱与婚姻教育

高职院校校园充斥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愿嫁富二代、”“只要有房,宁当小三”等婚恋观以及校园中的“毕婚族”“急嫁族”等现象,从侧面折射出女大学生“拿青春赌明天”的“走捷径”的浮躁心态。为此,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引导女学生形成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树立远大职业与社会理想,同时通过教师家长引导与朋辈榜样示范,让男女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婚姻与家庭的关系,逐步形成两性并驾齐驱、比翼齐飞、相互帮助的伙伴式的新型婚恋关系。同时将性生理与心理知识、性健康与保健知识、女子防身术等融入到大学生婚恋教育中,引导女大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帮助男女大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为将来美好幸福的恋爱与婚姻缔造坚实基础。

三、性别视角下开展高职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研究

1.创设性别课程教育,形成高校思政性别关怀

高职类院校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应重视性别视角下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与思政部具体牵头,将性别教育与身心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理想信念、道德法制以及婚姻恋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育,与此同时开设女性学等选修课,并成立思政性别研究小组开展性别教育与研究,在开展全程的性别教育过程中,用正确的社会性别理论和方法去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端正性别观念,养成良好的性别敏感和性别直觉,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摆脱传统的性别模式,提高女性就业竞争力,逐渐形成高职院校思政性别关怀,并收到很好的育人效应与社会凡响。

2.增强性别教育意识,营造和谐性别校园环境

秉承“爱与生命”、“差别与尊重”、“情感与责任”、“道德与法制”的性别专题教育理念,开展一系列性别活动,例如知识讲座、比赛竞赛、宣传报道、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以消除性别歧视与偏见,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也可寓性别教育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尊重性别差异,树立正确性别价值观,营造出和谐性别校园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性别隐性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性别意识观。

3.学校应设立女性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性别诉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