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引入高校艺术专业的探讨

时间:2022-07-31 08:31:08

公共艺术引入高校艺术专业的探讨

摘要:公共艺术是一种新生的提法。其“公共性”在艺术出现的那一刻即存在了,“公共性”简言之,就是能引发公众讨论的艺术。艺术的公开性、分享性和传播性,以及伴随而来的人类对此的关注和认同,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艺术的功能。由此,在一些以应用型为主的大学,将公共艺术引入到校园,尤其是艺术专业是一项具有发展策略的工程。对于转换原来相对封闭,单一的学术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高校艺术专业

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几乎是年年在变。十几年前造型专业的国画、油画、版画三大类别如今即便是美术学院也少见了。传统的艺术教育正在向设计、建筑、新媒体、影像等跨学科的综合型转变,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构具有颠覆性。以“公共”为前缀的艺术涉及到哲学观念、社会价值、城市形象、地方文化、产业经济等问题,这种知识结构必须是开放型的、大众型的。与相对于小众的、精英的艺术更具有“快餐”性质。2012年我国教育部进行学制改革,公共艺术成为二级学科专业之后,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纷纷创办或者建立了公共艺术专业。但公共艺术知识结构的大跨度,各院校对公共艺术教学模式的探索,呈现了多样化的模式。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公共艺术教育滞后于公共艺术理论,在教学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的欠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公共艺术办学观念的差异。

一、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评析

公共艺术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丰富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素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非常大。在教育板块上,我们如何让去定制?公共艺术辐射的范围是什么?它的职能和作用怎么界定?培养目标是什么?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起码要围绕公共艺术的重点:公共艺术的本体研究是什么?以及如何规定公共艺术的教育模式。把握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最关键的前提:公共+大众+艺术。公共艺术的构建需要切实体现受众的心理诉求,提高大众的参与度,体现公共艺术在愉乐和陶冶方面的作用。它涉及的内容有多广就决定着开设课程的门类有多广。首先,给学生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当今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生是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的。其次,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正如前面所说,公共艺术的一大特征就是与大众结合紧密,除了研究能力之外,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弥足重要的。最后,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输出的端口要宽泛。也就是说,教学要和实际社会需求结合。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1,缺乏对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注重未来的延展性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

二、公共艺术在高校中的创作落实机制

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呈现,伴随而来的教师、教材、学科基础等都是即将面临的问题。一个学科体系的确立需要一个长远的探讨和评估。公共艺术要立足于综合才能更具意义,艺术的形式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为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学生探索公共艺术创作的方式,紧密关注前卫的文化观念,使得每一位观者参与其中,享用公共艺术带给我们的愉悦和自豪,以自己的视角去关注公共艺术空间。公共艺术的价值不是商业价值,而是社会价值3。它的本质是要触发、引发所在地区的人的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了解地方的文化背景,了解人们需要什么。其实公共艺术的核心就是要满足地方的需求,激发地方人文、精神、审美需求。将这种需求转化为创作力,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自信。所以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创作上就是要因地制宜,主体是大众而不再是艺术家自己。通常一个公共艺术项目会涉及环境、建筑、视觉、民间美术等。公共艺术可以看作是对接社会、服务社会、学科研究的平台,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来参与公共艺术。在这个平台上,培养出来的不仅仅是各学科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还是培养策划和管理的人才。在公共艺术中,重要的是如何策划、规划好一个项目,然后组织社会力量来对接雕塑、绘画、建筑等专业。让不同专业的人才能够在一个项目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才能,做好每一个公共艺术项目。所以结合社会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并通过公共艺术平台参与社会实践。

三、审美在公共艺术建设中作用

公共艺术要求促进人与人的更多的交流,推动社区的融合,当然它还得让城市变得更美,这是公共艺术的初衷,即具有审美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引用“公共艺术”的概念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城市雕塑和壁画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建设,在泛艺术化的需求中,带来的是城市“文化装饰”和“快餐”似的泛滥,造成了千篇一律的城市模式。民众往往被动审美,不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公共性”上都背离了公共艺术的本体原则4。“包豪斯”设计理念有个“设计为民”的口号。通过艺术来改变大众的日常生活,换言之,就是真正的把民众的创造性纳入到现代艺术领域。公共艺术由于艺术家的参与和介入,带来了更多的审美的因素,从城市雕塑到壁画作品,再到城市空间的规划,带有艺术性的审美还是派生城市文化精神的催化剂。也就是说,走向“公共”的“艺术”将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视野。以艺术的审美为媒介才能建构起人与环境的新关系5。反映在公共艺术教育上,就是艺术与开放空间的关系。

作者:何秋言 单位:蚌埠学院

参考文献:

[1]南条史生《艺术与城市——独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轨迹》潘广宜、蔡青雯译,台湾田园城市,2004,第13页。

[2]《公共艺术概论》王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二版页14。

[3]王中《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装饰2015年11月,页14-19

[4]汪大伟.《公共艺术设计学科——21世纪的新兴学科》装饰1998年页45-46

[5]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页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