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操作差异研讨

时间:2022-03-30 10:22:00

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操作差异研讨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金融领域的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银行的出现已不仅仅只是一种崭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更是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全新的思维观念的转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银行是对于传统银行的一次彻底变革。具有独特运行特征的网络银行,作为一种未来银行的新体系,拥有全新的经营管理体系和业务运作模式,与传统银行在性质、成本、模式、风险、战略以及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表明了,网络银行就其实质而言是金融领域里一场方兴未艾的革命。在我国银行业纷纷商讨如何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国际银行业竞争压力的同时,轻视甚至忽视网络银行是传统银行的变革方向,是电子商务时代商业银行的最终归宿这一共识,必将在未来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从与传统银行的运行对比中,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银行网络化的趋势,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一趋势。

一、网络银行的独特性质

网络银行,简言之,就是因特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通过把传统银行的业务“搬到”网络上,从而实现银行业务的网上操作。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移植”过程,却决定了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在性质上的差异。就其性质而言,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体现出了虚拟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运行差异的根本所在。首先,网络银行的虚拟化,是相对于传统银行的实体化而言的。传统的“砖瓦型”银行,其分行是建立在某种形式的物理架构之上的。而网络银行则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所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无人化与无形化正是网络银行虚拟化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不仅如此,与传统的人工银行相比,网络银行体现出其智能银行的特色。传统银行主要借助于物质资本,通过众多银行职员辛勤劳动为客户提供服务。而网络银行主要借助智能资本,依靠少数智力劳动者,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了银行业务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最后,传统银行一开始总是国内银行,其国际化进程也是通过不断铺摊设点发展国际金融业务和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而来的。但是,网络银行却天生就具备国际化因素,国际化本身就是因特网,这一网络银行载体的特性。网络银行只需要借助因特网,就可以将其金融业务和市场延伸到全球每个角落,从而使全球金融从零售到批发以至货币发行都可以通过电子网络进行,因而是全球化的银行。

二、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运行对比

(一)网络银行运行成本对比分析

网络银行的独特性质,决定了网络银行可以以一种超低的成本运行,这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一大区别。传统的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经营业务,而且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建设网点,做广告宣传。而网络银行由于其采用开放技术和软件,利用电子邮件提供服务,使开发和维护费用都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非常之低,不及传统银行的百分之一。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运行成本的超低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设费用低廉。网络银行无需宽敞的店面及豪华的装潢,无需铺设营业网点,可以少设甚至不设分支机构,银行总部也可以设在非黄金地段,利用的互联网也是现成的。如创立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的全部费用仅为100万美元,只相当于开办一个小分支机构的费用。2.服务成本低廉。客户只需在家中或办公室登录到银行的主页,点击自己所需的服务项目即可完成开户、存取款、支付账单和转账等手续。因此,可节省巨额的场地租金、室内装修、照明及水电费用。而且,网络银行只需雇用少量的人员,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据英国一家管理顾问公司统计,传统商业银行的每笔付款交易的平均成本为108美分,而网络银行的平均成本为13美分,仅为前者的1/12。3.维护成本低廉。网络银行的日常维持费用也很低,再加上雇员数少,工资开支也较节省。由于客户端采用的是公共浏览器软件,而不需银行去维护、升级,这样可以大大节省银行的客户维护费用,而使银行专心于服务内容的开发。由此可知,发展网络银行将使银行业者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且网络银行客户群体可无限扩散,有利于拓展存放款业务规模。因此,如果说,网络银行的现实存在性在哪里,就在于它成本的超低廉性。

(二)网络银行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1.机构拓展模式。传统银行机构的拓展主要是靠增设支行和营业网点来实现的。扩大增设分支机构曾经是传统银行聚集廉价存款的富有竞争力的工具,然而现在却成了耗资巨大的包袱。传统银行投入大笔资金开设分行,客户却往往只能限于固定的地域。反之,网络银行由于凭借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不用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网络银行对时空局限的突破,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从而削弱了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网点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能够进行银行业务的电脑。因此,网络银行能够面向全世界开展各种银行服务,不需分支机构,触角便能伸向全世界。银行业的组织形式开始由垂直式向扁平式转移。

2.业务服务模式。网络银行在业务服务模式上的优势,更是传统银行所无法比拟的。第一、“3A”服务。网络银行是一种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提供服务的银行。有史以来,没有那一种类型的银行能够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做到这一点,网络银行借助计算机与因特网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第二、“一体化”服务。网络银行借助网络技术从而打破了传统金融业的专业分工,模糊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银行不仅提供储蓄、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而且提供投资、保险、咨询、金融衍生业务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业务。从而使银行网点由原来单一的存取款中心发展为集存取款、贷款、咨询、委托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金融超市”、“金融连锁店”。当我们还在探讨怎样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向混业经营模式转换的困难时,网络银行早就在向一体化的金融模式迈进了。第三、“个性化”服务。借助于网络技术,网络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之“量身度造”,扩大以高效、个性化为主体的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供给,满足市场和客户对多样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传统银行能够把营销目标细分到某一类客户群已属困难,一对一的客户服务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只能是一种奢谈。而网络银行却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第四、资讯服务。网络银行比起传统银行的另一个业务优势是资讯服务。网络银行可以让客户随时随地按日期和业务品种查询交易记录、支票支付、信用卡签证、自动柜员机(ATM)提款等,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个人理财分析服务。此外,网络银行还与金融资讯供应商合作,为客户提供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信息。在信息需求爆炸的今天,这一点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3.竞争模式。传统银行从来演绎的都是大鱼吃小鱼的故事,或者严守楚河汉界的条规。网络银行却抛开所有这一切,更多的是把差异竞争引进来。这种差异竞争主要表现在小的新兴银行与大的传统银行间的竞争,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上。首先是“大”与“小”的竞争。从银行业的现有情况来看,迄今为止网络银行的发展是中小型银行领先,而不是大银行。美国网上银行发展得最好的是WellsFargo,而不是万国宝通(CityBank)。中小型银行能在新一轮的网上经营中普遍取得领先优势充分反映了网络经营是在一个新平台上展开竞争的事实。中小银行具有比大银行灵活机动、决策迅速、积极进取的优点。在网络经营的平台上,任何银行都需要尽快自我调整,积极参与竞争,否则原有的优势便可能逐渐失去,并最终被淘汰出局。其次是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竞争。21世纪的金融战场将不在传统的街头上,而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世界中。参战者也不仅限于银行业、而是广泛的金融服务业,银行的对手不再只是传统的银行。网上的金融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贵包括虚拟银行、网上外资银行及无银行牌照的贷款机构、网上证券经纪、金融服务入门网站、服务整合商、系统供应商、电子付费系统营运商、网上金融市场等等。

(三)网络银行经营战略对比分析

在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经营战略对比中,首先要明了的是两者存在基础的差异。那么,网络银行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传统银行的存在原因已不能解释网络银行作为经济体存在的必要性。除了传统的因素以外,网络银行之所以会存在下去,还由于:(1)技术领先优势。银行业始终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此形成了人们的安全预期和效率预期;(2)智力优势。面临以创新为核心精神的网络时代,当智力成份取代市场份额成为衡量成功的重要标准时,创新所带来的智力优势会给企业和顾客以希望和信心。网络银行作为创新的产物,其创新活动从来就未曾终止过。

1.金融媒介与支付体系。如果不了解网络银行正是作为银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即金融媒介向支付体系转移的终极代表,则不能很好理解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在经营战略中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的手段和技术更为先进多样,速度也更加快捷,从而,银行作为社会支付体系的功能不断得到加强。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社会需求的个性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社会和客户对支付服务的层次和要求越来越高,而网络银行的崛起正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满足。网络银行借助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将银行支付系统的接口铺设到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电脑终端上;再如,电子商务具有实时交易功能,这就要求银行提供高效率的支付服务,甚至实现零时差的实时资金清算。所有这些都将只有网络银行才能够提供。

2.产品中心与客户中心。传统银行支付服务和其他金融服务的提供,体现的是“以量胜出”的“产品中心主义”,其标志是通过机构和网点扩张,实现规模经济,为客户提供批量化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以此来降低成本。然而,随着市场的全球化拓展、金融竞争的激烈、金融产品供给的过剩、客户受教育程度和对新技术接受程度的逐渐提高,他们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此时,网络银行的发展,就打破了传统的批量化和标准化服务方式和服务特色,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支付服务和金融产品,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的“客户中心主义”。

3.盈利重心。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贷款和存款始终是传统银行的主要资产与负债,其利差也是银行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一般占利润总量的85%以上,银行主要依靠的是规模转换优势和市场信息优势。而网络银行除了这些优势以外,更强调发挥作为支付中介的优势,在资产结构上介于金融中介与金融服务商之间,为客户提供的快捷、便利、全天候的服务,大大节省了客户的交易费用(“鞋底费”、时间与货币的机会成本等),使得近一半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传统银行依靠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资产负债管理获得利润,而网络银行则更多的依靠便捷的服务吸引客户,把利润点更多地转向了中间业务。

4.经营评价。在经营绩效评价方面,衡量传统银行经营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是市场占有份额。传统银行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市场份额的转移,由于从众行为的作用,其客户结构基本上不会改变。据统计,一家传统银行的80%的利润来源于其20%的客户,这些客户构成了银行的核心客户。由于这些客户在收集银行信息、转移个人业务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高的费用,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忠诚度和信任度的某种惯性。网络银行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是市场份额的转移,另一方面客户的惯性下降,网络银行有可能迅速获得客户,也有可能迅速失去客户。因此,对网络银行来说,客户结构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四)网络银行经营风险对比分析

网络银行,依靠其无与伦比的特性,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优于传统银行的优势。然而正是这些运行特征,也给网络银行带来了一些与传统银行所没有的经营风险。

1.信息的迅速传播扩散会直接影响到网络银行的运行。如果网络银行的资金安全出现危机,那么这个信息就会迅速通过因特网广为传播,网络银行的全球客户意识到银行资金安全受到威胁以后就会立即出现挤兑风波。而在传统的商业银行里,银行出现信用危机,一般的客户要很长的时间才会知道。因此,一旦网络银行出现信用危机,因特网将会对其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2.对网络银行的监督和管理要困难得多。传统的商业银行如果出现危机,国家一般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而且传统的商业银行不可能轻易转移它的营业场所,因此它也不可能不受到政府机构的严格管理和控制。而网络银行既不像传统的商业银行那样设立许多商业结构,而且又可以轻易的将营业地点转移到其它地方以逃避政府部门的干预。

3.高度匿名性增加了银行和储户相互监督的困难。由于在因特网上人们不一定需要使用真名和真实的通信地址,而且,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来自全球,可以通过因特网访问任何地方,不像传统的商业银行那样,客户主要受地域的限制以当地为主,因此,这进一步削弱了客户对处于信用危机中的银行的监控能力。

三、开拓银行网络化创新以应对WTO

(一)网络银行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网络银行诞生至今只有短短7年时间,但在数目、资产和客户规模方面都取得了爆炸性增长。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1993年至2000年间,美国传统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为8%,而同期美国网络银行的资产年递增率高达53%。美国目前资产最大的网络银行Telebanc的资产总值由1993年的2.2亿美元发展到1999年的32亿美元,存款增长了14倍,目前这一数目还在以成倍的速度增长。网络银行在美国的飞速发展,也对整个行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1999年头5个月为例,美国最早的网络银行之一,Net.BNnk股票猛涨了365%。而同期Telebanc金融公司的股票上涨了96%,标准普尔500家指数上涨了0.2%,SNL银行指数上涨了5.9%。Net.BNnk从1996年开业以来,顾客已达300000人,月吸收新户逾千,这在近20年来的银行业中是罕见的。从发展趋势而言,网络银行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美国,至1999年底止,使用网络银行服务的美国家庭已超过美国家庭总数的5%。预料至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业务占银行业务的比例将接近50%。在欧洲,目前有1200家金融机构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尤其是比利时和荷兰,超过9成以上的银行都已能提供网络银行服务。预计未来数年,欧洲的网络银行数目将加速增长,在线金融服务的金额,将占整体银行业务金额的15%。同时,在香港,东亚银行、汇丰和恒生银行、道亨银行及水隆银行已相继推出网络银行服务。

(二)网络银行:中国银行业应对WTO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银行业如何应对WTO,如何在未来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不仅能立稳脚跟、而且还要充满生机活力地与国际金融企业竞争?应当承认,与发达国家同业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水平、从业经验、客户服务手段等方面均有不小的差距。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商业银行,一方面固然要抓紧时间学习发达国家同业的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和完善对客户的服务;而另一方面却在于能否将挑战变成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出击。抢占主动的有效方法是掌握强有力的竞争工具。网上银行正是这样的一种竞争工具。未来的发展必将证明,银行业的网络化不仅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而且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任何一个银行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不及早投入到准备中去,都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而网络银行运行的优势特征,对于我国银行业应对WTO的挑战则更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应用好网络银行的差别竞争性,我国的银行业就能够在未来与国际大银行的竞争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机会无论如何都不容丢失。

总之,我们在分析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时,要从应对21世纪银行竞争的高度去认识,看到新技术推动的竞争,尤其是网上银行的竞争,将是一种超越行业、地域和国界的新型竞争。仅仅从传统竞争的角度去认识并采取措施应对,就可能出现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犹如仅用一般武器,即使作了充分的准备,也无法在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中取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