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4:39:07

网络舆论论文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公务员之家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公务员之家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3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公务员之家()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来源:公务员之家()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舆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的说就是根据国家意志和社会人才需求对高校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引导,进而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道德水平,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我国教育领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稳定,其人才培养功用也无法得到顺利的发挥。因此新时期,基于网络舆论的社会环境,高校应该明确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面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为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树立提供相应的保障。

1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1网络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网络是当前我国社会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具有信息共享功能,对网络的使用者产生着相应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平台相关信息的发起和接收者,可以在这一平台上陈述对待某一问题的观点,或者获取相关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完全共享[1]。可见,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功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进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正确定位自己,促使自身在未来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1.2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引导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高校要想保证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功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网络舆论环境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不记名发言的形式在网络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维护学生隐私,使学生畅所欲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最真实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3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在网络舆论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成为高校教师开阵思政工作的重要辅助性工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教育内容,并运用互联网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状况与学生在网络上共同探讨一些社会话题,并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1网络舆论导致高校学生是非观念不清: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够在网络上相关信息,缺乏一定的道德限制,网络信息质量无法得到应有的保证[2]。再加上高校大学生的人格还没有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错误的网络舆论极易对学生的是非观念造成不良影响,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2.2网络舆论使老师传统的教学地位受到威胁:网络舆论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信息检索获得多方面的教育知识,对教师教学主导地位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渐丧失。同时,网络上存在一部分看似合理但却与教师教育理念相悖的信息,学生在网络上接收这些信息,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怀疑,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顺利发挥。

3网络舆论环境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措施

3.1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在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这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正因如此,学校更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保障。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应该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加以明确。在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3]。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有针对性的接收相关网络信息,最大限度的规避负面信息的影响,获得更好的发展。3.2高校应该加强网络建设:为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独立的网站,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平台陈旧、信息更新周期长、信息趣味性和教育性都相对较差,无法吸引学生的浏览兴趣,教育功效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4]。因此,高校要想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就应该加强网站建设,对网络平台进行改革和创新,并设置学生信息反馈专栏,汲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网站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的信息获取需求,发挥校园网站的教育引导功用,为思想教育的有效开展创作外部条件。3.3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健康上网的教育:学校可以结合办学进度,定期举办适当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上网培训,指导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利弊,并教育学生正确搜索和运用网络信息,拓展自身知识面,发挥网络信息优势,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避免学生沉溺于网络生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利用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舆论信息强化自身思想政治学习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舆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应该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负面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负面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作者:王闯 余敏铉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5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第一步:以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CNKI为检索平台,检索公式如下:主题=“对非传播/中非传播/非洲传播/中非媒体”;文献类型为“学术期/辑刊+博硕+成果”;检索时间“2019年9月1日”。检索结果为347条文献记录。第二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人工筛选,摒弃无摘要、与主题无关以及重复的文献之后,得到有效文献90篇。(二)研究方法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V,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图谱展示,得出基本发现;在细节上,通过内容分析,对基本发现开展进一步挖掘。两种方法的整合,涉及知识内容、生产主体各要素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有关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成果产出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热点关键词及其历史性演进深入分析,呈现和解释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并对其研究趋势做出预测。

二、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分布情况

(一)论文产出演进截至2019年9月1日本研究收集数据当天,共有90篇公开发表文献研究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根据论文产出量和研究主题,可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2004-2011)为零星产出期,8年发表11篇,年均1.4篇。2004年1月,《武术科学》上发表的《影响中国武术在非洲传播的主要因素》,掀开了国内关于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序幕。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均无产出。这一阶段多为宏观性的初探研究,包括中国对非传播现状、媒体对塑造中非关系的作用等。第二阶段(2012-2016)为快速增长期,5年发表50篇,年均10篇。这一阶段开始注重微观性的案例和调查研究,涉及传播策略、媒体合作、媒体本土化、中国对非传播问题等。这一阶段中,2012年出现第一次研究热潮(8篇),2016年达到峰值(14篇)。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事件激发了这一阶段的研究。第三阶段(2017-2019)为冷静沉淀期。经历上一阶段的研究热潮之后,该领域发表的论文从2017年开始有所下降,这一阶段同样注重案例和实证研究,同时开始关注语言和文化传播这类话题。(二)论文产出机构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机构相对集中,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研高校(46%),主要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产出最多(22篇),且集中于该校的传播研究院和国家创新传播研究中心两个机构。第二类是新闻传媒从业机构(12%),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4篇,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5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篇,反映出这些机构在开展中国对非传播业务上较为重视。第三类是其他机构(42%)。(三)核心作者90篇论文涉及88位作者,有12位核心作者发表2篇以上,其余作者均1篇。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表量最多的龙小农自2011年在《现代传播》上发表其第一篇相关论文《超越“非洲范式”:重构中国对非外交传播战略》以来,基本每两年都会有产出,且均为第一作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持续性关注和研究。吴隽然、罗雪、朱振明均为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者;李新烽、吴传华、贺文萍三位作者在中非问题研究上保持了持续关注;倪建平的三篇文章中有两篇下载量位列前二,成为2007年和2008年的热文;闫成胜的三篇文章从广播电视视角分析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李法宝主要讨论了国产电视剧在非洲的传播;杨梦蝶聚焦于中国豪萨语对非广播的问题;李玉洁和李新烽合作2篇,关注的是中非媒体合作问题。(四)主要期刊主要期刊是一个学科或领域知识生产和流动的重要平台。90篇论文共涉及51种期刊。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对外传播》自2008年刊发《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一文开始,基本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刊发,成为对该研究领域持续性关注最高的期刊。

三、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一)研究热点分析。主题和关键词体现出文章的研究核心和主要内容,对其进行历时性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热点和演进。在前述基础设置上,选择“Term(主题词)”和“Keyword(关键词)”,运行CiteSpaceV,利用软件提供的生成描述功能获得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列表,去除两个基础词“非洲”和“中国”,得出频次排名前50%的关键词数据(表1)。1.研究热点演进。从历时性角度看,不同年度的研究热点各有侧重。2012年,“中非关系”“中非合作”“阿非利加人”“非洲人”“媒体”是研究热词;2013年,“中央电视台”“分台”成为主要切入点;2014年,研究焦点以“媒体影响力”为主;2015年,学者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开展对非传播的“策略研究”;2016年,“环境适应性”和“影视剧”成为关注热点;2017年,形成以“文化传播”为中心的研究网络;2018年,“语言文化”引发更多关注,相关文章均具有较高下载量。从中非视角的偏向度上看,也可将研究热点分为三类:一是偏向中国视角的中国对非传播模式、本土化传播、中国文化在非传播等;二是偏向非洲视角的非洲华文媒体、非洲媒体涉华报道、非洲媒体对中非关系影响等;三是偏向沟通视角的中非媒体合作、媒体交流等。结合历时分析发现,研究热点显示出“关注中国对非传播的中国视角——关注非洲媒体的非洲视角——寻找中非互动的沟通视角”这一演进轨迹。2.研究热点中心性。高频关键词反映出一定阶段内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中心性反映出该热点的重要性。表1显示,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关键词中心性最高的是“文化传播”,紧接是“一带一路”“中非关系”“中非合作”“媒体”。值对外传播2020.03理论平台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S得注意的是,“文化传播”虽频次不高,但中心性很高,说明“文化传播”作为隐性关键词,对学者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架构产生较大影响。兼具高频次和高中心性的“中非关系”“一带一路”“中非合作”“媒体”,是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向度。另外,“阿非利加人”“非洲人”“对非传播”虽频次较高,但中心性非常低,说明其在研究中影响分量低,属于基础词汇。3.研究热点聚类。结合关键词的中心性图谱,对其进一步聚类分析,同时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可将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主题分为五大板块:第一板块:以“文化传播”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汉语教学、孔子学院、武术、影视剧译制等。倪建平提出传播和谐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国在非形象和调整中国对非政策。①陈宇鹏、龙吟分别探究了对非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②③沈御风以“一带一路”的非洲支点肯尼亚为例,做了中国文化的精准化传播调研。④第二板块: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话语翻译、本土化策略等。吴隽然站在中非文化差异角度,认为要建立具有全球视野的传播机制、重视跨文化传播、增强中国对非传播话语创新能力。⑤第三板块:以“中非关系”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媒体作用、传播现状与问题、媒体交流与合作等。李安山提出,媒体在中非关系中既非魔鬼、亦非天使,在重视负面报道的同时也不能反映过度。⑥张梦颖从西方、非洲和中国媒体的对比视角分析中非关系报道的现状和问题,对中非媒体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议。⑦周玉渊发现,非洲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内容趋于一致,集中在民主价值观、社会责任、贸易和投资领域。⑧第四板块:以“中非合作”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舆论环境、中非合作论坛、媒体合作等。吴传华发现,中国在尼日利亚的舆论环境折射出中国在整个非洲的舆论环境偏向积极,但同时面临越来越多的杂音和外界干扰。⑨刘滢、周瑜发现,非洲的新闻市场需求大、地区差异大,而我国媒体对非洲传播市场的了解程度有限,亟需加强合作与交流。⑩第五板块:以“媒体”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非洲新闻市场、本土化、媒体合作等。罗雪认为,本土化发展成为中国媒体进入非洲后的“必经之路”,建议遵循“竞合策略”,将内部运营策略和环境适应策略相结合。11蒋生元提出,在传播内容上要增加有关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小文章”。12可以看出,以上五个研究板块有差异也有交叉。此外,分析关键词中心性的聚类值可发现,Q=0.4536>0.3,聚类轮廓明显;而S=0.4458<0.5,聚类特征不够明显,说明该知识域的研究深度有待提高(CiteSpaceV的Q值用于衡量网络模块化,S值用于衡量网络同质性,一般Q>0.3意味聚类轮廓显著,S>0.5意味聚类特征显著)。(二)关键文献分析。1.高被引文献。文献被引情况可以量化出参考文献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从而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分析发现,共有59篇论文被引,其中21篇被引1次,9篇被引2次,8篇被引3次,5篇被引4次,16篇被引5次及以上,单篇最高被引24次。表2为高被引文献(5次及以上)列表。从年份来看,被引量最高的出现在2012年(2篇共被引25次),2014年(4篇共被引25次),2015年(3篇共被引29次),而这几年正处于论文产出演进的快速增长期,和产出量及研究热度有一定相关性。被引量最高的是2004年刘同为的《影响中国武术在非洲传播的主要因素》,这与该文是该研究领域的第一篇相关论文有很大关系。2008年,倪建平的《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下载量和被引量双高,产生了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被引文献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中国武术、汉语、孔子学院)、非洲媒体(非洲媒体与中非关系、舆论环境)和传播策略(媒体本土化、媒体合作交流、影视剧译制)。2.关键节点文献在CiteSpace生成的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关键节点文献指的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聚类节点的文献。这些文献的中介中心性系数较高,在知识流动网络中很关键,扮演节点和桥梁作用。在前述基础设置上,“NordTypes”选择“citedreferences”,运行CiteSpaceV软件,发现未能形成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这说明,受到发文量较少等因素影响,文献彼此互引率较低,该知识领域研究人员的学术联系较少,尚未形成广泛的学术共识。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呈现了2004年至2019年间,国内有关中国对非传播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脉络,包括产出机构、核心作者、主要期刊、研究热点、关键文献等,发现研究热点呈现“中国视角——非洲视角——沟通视角”的演进轨迹,说明中国对非传播的实践与科研开始注重双向的沟通与对话,而非单向的自话自说。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下,中非合作正向全面和纵深迈进。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是传统的知识产权行为在网络媒介中的延伸。我国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使其在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环境下长足发展

1我国网络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使用网络的人以每年10倍的速度发展。因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个大课题。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网络正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网络提供的更多便捷、更庞大的资源共享体系,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网络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日益增多,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影晌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而立法的空白、惩治的不力是导致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

2网络知识产权受侵权的原因

2.1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化人们在传统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社会,依靠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以及周围人们的提醒或者注视下,传统的法律和道德都会相对很好的被维护。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的界限,人们受到的时间空间的束缚大大缩小。

2.2法律不健全现行的(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仅局限于支付报酬,是不完整的,其中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作为文摘、资料刊登的规定,也是不完善的。当网络论文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播时,各类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就会产生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即没有起到指导人类行动规则的作用,也没有起到强制作用,法律的权威在网络侵权者眼中荡然无存。

3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措施

3.,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人享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分、更广泛的信息自由权利,它的合理利用,将有力地促进人的自由自觉地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本身就是通过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建立起来的。作为网络社会的一员,在深被网络社会的福泽的同时,也应有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为网络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在网络上,有些信息的获得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以回报提供服务者的劳动,信息是生产人高投入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信息生产人的劳动,试图“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则是不道德的行为。

3.2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犯条第2款的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种“法定许可”制度,是对知识产权的有限保护,是在法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际。尽管如此,这样的权宜之际,实际执行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对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使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以维护论文作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①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当前,知识产权的法制宣传比较弱,全社会的法制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大家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实惠、尽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缺乏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意识。因此,有关部门,特别是法制宣传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网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按法律的规定办事。多数网络用户在使用BT下载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侵权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②加大执法力度。“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除了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的自觉性来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外,还要通过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惩治违法行为,从而把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这样,就可以把自觉执行与督促执行相结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因此,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要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等多种措施,加大行政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并定期公布违法的典型案例,维护网络论文作者的合法权益。③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网络论文的保护,主要是社会效益,没有或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执法,没有利益的驱动,执法部门的积极性普遍不太高的实际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督促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把保护措施落到实处。④技术保护。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人仅仅享有控制作品在网上传输的权利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自己的权利。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可采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控制复制技术等。⑤立法完善。网络立法的形式应当是建立一部类似于《著作权法》、《商标法》或者《专利法》这样的法律,全面规定网络的法律问题。另外,在一些基本法中补充有关网络内容的规定。要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还要做出实施细则,成为一个由网络法为核心的,由基本法的相关内容为配套的,由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作补充的,由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作为法律实施说明的,这样完整的法律体系。此外,在理论研究中,网络法律研究可以成为一个综合的学科,将网络法律问题都概括进去。之后,在每一个网络法律的分支中,都可以建立分支学科,各自有自己的体系,有自己的理论。

4总结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知识产权存在问题侵权措施

一、我国网络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使用网络的人以每年10倍的速度发展。因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个大课题。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网络正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网络提供的更多便捷、更庞大的资源共享体系,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网络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日益增多,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影晌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而立法的空白、惩治的不力是导致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网络知识产权受侵权的原因

1、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化人们在传统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社会,依靠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以及周围人们的提醒或者注视下,传统的法律和道德都会相对很好的被维护。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的界限,人们受到的时间空间的束缚大大缩小。

2、法律不健全现行的(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仅局限于支付报酬,是不完整的,其中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作为文摘、资料刊登的规定,也是不完善的。当网络论文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播时,各类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就会产生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即没有起到指导人类行动规则的作用,也没有起到强制作用,法律的权威在网络侵权者眼中荡然无存。

三、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措施

1、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人享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分、更广泛的信息自由权利,它的合理利用,将有力地促进人的自由自觉地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本身就是通过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建立起来的。作为网络社会的一员,在深被网络社会的福泽的同时,也应有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为网络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在网络上,有些信息的获得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以回报提供服务者的劳动,信息是生产人高投入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信息生产人的劳动,试图“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则是不道德的行为。

2、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犯条第2款的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种“法定许可”制度,是对知识产权的有限保护,是在法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际。尽管如此,这样的权宜之际,实际执行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对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使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以维护论文作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2.1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当前,知识产权的法制宣传比较弱,全社会的法制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大家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实惠、尽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缺乏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意识。因此,有关部门,特别是法制宣传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网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按法律的规定办事。多数网络用户在使用BT下载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侵权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

2.2加大执法力度。“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除了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的自觉性来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外,还要通过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惩治违法行为,从而把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这样,就可以把自觉执行与督促执行相结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因此,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要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等多种措施,加大行政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并定期公布违法的典型案例,维护网络论文作者的合法权益。

2.3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网络论文的保护,主要是社会效益,没有或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执法,没有利益的驱动,执法部门的积极性普遍不太高的实际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督促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把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2.4技术保护。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人仅仅享有控制作品在网上传输的权利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自己的权利。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可采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控制复制技术等。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8

校园媒体是一个动态概念,它既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橱窗等,也涵盖新兴媒体,如网络、手机等。目前,校报、广播、有线电视和新闻网,被公认为校园四大主流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学校园的日益开放,平面看板、空中飞艇、服装等新型媒体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概言之,存在于高校校园内,具有完备的新闻媒体形态特征,服务于高校自身发展的媒体形式都可以称为校园媒体。

从媒介构成上看,校园媒体与大众大体相同,既有报纸、期刊、海报等纸质媒体,也有电视台、广播台、LED显示屏等声讯视频媒体,同时也有移动飞信、QQ群、BBS等网络传播交流工具;从传播的内容看,校园媒体全面展示了校园生活,包括会议信息、校园活动、校园热点话题等关于学习、娱乐、工作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从传播范围上看,校园媒体服务的人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或教职工,受众相对稳定、目标相对明确,与此同时。校园媒体正日益突破校园局限,其影响正向社区、社会和学生家长辐射。从传播效果上看,宣传内容通常都可以比较精确地到达目标受众,但是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宣传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很少主动关心其报道动态,往往是一个单向度的传播过程,缺乏反馈和互动。

校园媒体植根于校园里,生长于师生中,具有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宣传教育、服务指引等诸多功能,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它包括:进行思想观念引导,优化校园德育工作;引领校园文化发展方向,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服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搭建沟通桥梁,密切师生关系;宣传先进事迹,创建优良学风;培养自主自立意识,完善健康人格等。可以说,校园媒体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高校建设优良学风、和谐校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随着信息的丰富和流动的加速,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

高校校园媒体是新闻媒体研究中较新的领域,而对校园媒体实践和效能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随着校园事件的频发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高校校园媒体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产生了一批论著。就论文而言,相关研究成果70%发表于学报,其它的则发表于新闻专业类刊物,个别发表在综合类刊物上。

以文献标题为检索项,分别以校园媒体或媒介、高校媒体或媒介为检索词,以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查询范围,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从1997年到2008年收录的相关论文,经和整理后统计,可得列表如下:

以文献标题为检索项,分别以下表中的媒体项为检索词,以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查询范围,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从1997年到2008年收录的相关论文,经和整理后统计,可得列表如下:

(一)从媒体工具上看,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覆盖了包括手机短信、平面看板在内的众多形式。但校园媒体研究仍以校报为主,互联网普及后,网络(含BBS)已成为研究的绝对热点。其它的只是零星提起。

(二)从媒体效能上看,着重于网络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以及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以说理为主,内容过于空泛,重复性较高。

(三)从效能策略上看,通常都是根据文章所述的媒介效果、功用等提出对策和建议,但多数泛泛而谈,点到即止,实操性不强。

(四)从论文作者上看,现有研究人员来源过于狭窄。90%以上来自高校校报、学报编辑部,少数来自专业教师,另有一小部分是报社,杂志社的编辑和记者,个别是在读的研究生,很少有高水平专家对此关注。

(五)从现有成果上看,该课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理论实践水平偏低,主要强调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性,至于怎样具体推动实施,鲜有研究者给出综合性指导意见。

每一种校园媒体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专门的受众,在不同时段、不同范围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与此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传播内容的不同以及信息编辑风格的差异等,没有一种媒介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谓“众口难调”。因此,校园媒体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作用。具体而言:

(一)建立新闻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当前,许多校园媒体通常都是各行其是,独立发展,缺乏明确的分工,严重浪费了资源。而新闻中心的建立,借助网络传播快捷、设计随意的优势,实现了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与网络的有机融合,大大拓展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育人功能,体现了媒体整合、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将校园媒体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学校新闻中心在布置新闻宣传报道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各校园媒体的特点,报道时各有侧重,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媒体特色。例如,在报道内容的编排上,校园广播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或节目主持稿可以刊登在校报上或到网络上。校报可以刊登校园广播、电视的节目设置与内容摘要,引导更多的同学关注这些节目。校园电视因具有“图像”这个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提供更直接的信息,从而使校报、广播“电视化”。而网络因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丰富的资讯又成了校报、广播的信息来源。温馨的手机祝福出现在校报或广播里会更具亲和力。而校园手机网络将校园广播电视与听众拉得更近。增强了校园广播电视的互动性。各种媒体相互借鉴补充,将使得传播过程更加生活化,传播效果也会得到整体改观。

(二)巩固校报地位,发挥网络优势。作为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网络出现后。以其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一举成为校园里涵盖范围最广、最受欢迎的主流媒体。报纸的时效性显然不能和网络、广播等媒体抗衡,因此,校报的主导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而报网结合,却能大大弥补这一缺点。在巩固校报传统地位的同时,应重点做好报纸网络化的工作。目前,高校报网结合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一是报纸电子版。将每期报纸内容直接搬到网上,增加了文章检索查询等简单的功能;二是报纸网络版。除了刊登每期报纸内容外,还增加了双向互动、网上投稿、内外链接等功能,扩充了服务范围;三是校园网首页的新闻板块。多数高校由新闻中心主办,有的高校由网络信息中心或校办主办,定期更换报纸刊登的新闻或不定期刊登最近的新闻;四是独立的校园新闻网。由学校新闻中心主办。不但刊登每期的报纸新闻,还随时刊登当日的新闻。这将是今后高校校报网融合发展的趋势,也是校报生存发展的必然之举。(三)加强理论研究,充实新闻队伍。理论研究是校园媒体发展壮大的保障,而加强理论研究首先要提高媒体编辑水平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人少事多和低投入是高校媒体部门的普遍现状,这严重制约了新闻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另外,作为新闻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记者,通常由缺乏写作经验和社会积累的学生担任,往往加以简单培训就匆匆上岗,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要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必须要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思想品质好、业务精良的编采人员队伍。要根据不同校园媒体的特点和出版(播出)周期,定编定岗,彻底改变目前校园媒体兼职人员过多的局面,并建立和完善新闻工作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注意队伍的梯队建设,注重稳定性与流动性的合理结合,适当吸纳新闻专业、网络工程和电视节目制作等专业的毕业生加盟到校园媒体的工作中来。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通讯员队伍。除了教授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新闻规范外,可以邀请电台、报社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或派学生到校外进行学习、交流,加强诸如在采访、编辑、播发、发行等各环节的训练。这样,在机制上实现专业编辑队伍与学生记者队伍的合理配置。

(四)增强媒体互动,注重舆论引导。校园媒体只是传播的介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传播者和受众的影响。传播者的理念、意识、成长环境、传播方法、传播技术等等,都会影响到传播效果。而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受众,具有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热情高涨、积极主动、自我选择和价值认同高的特点。因此,这种影响是双方的。在媒体互动成为新闻传播趋势的形势下,互动信箱、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等是目前媒体广泛采用的互动方式,而在网络时代,让受众直接参与到传播活动中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开辟网上论坛。在网络媒体论坛里,受众可以及时上传报料甚至是原创稿件,媒体则可以在论坛上发贴就某一热点事件引导受众进行讨论,讨论的精华部分经整理后即可在传统媒体上刊(播)出。对于反馈回的信息,要加强舆论引导,特别是网络BBS上的评论,更要有理有力。借助网络媒体论坛良好的交互性能,网友之间、网友与媒体网站之间,甚至网友与某个问题专家、权威之间轻松实现沟通,使专业新闻机构更好地观察自己所要引导的舆论方向与现实的民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也可以进一步判断自己的舆论导向或者说是议程设置是否合理,以及需要做哪些调整、如何调整等。

探讨校园媒体的实践和效能策略,主要是实现媒体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媒体实践,加强策略研究。媒体资源的整合,既要遵循新闻报道工作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把新闻媒体的共性和高校校园媒体的个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播特点,扩大协同效应使媒体资源用途多样化,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转换成适合不同媒体需要的内容,资源共享,才能相得益彰,使媒体之间相互支援、相互造势而增值。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9

[论文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最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言行举止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以对任长霞事迹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记者共同撰写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日在各大网站共同推出。揭开了报道的序幕。同时,各大网站还在相关网页上互相设立链接,为受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典型事迹,学习典型精神开辟了一条网上“绿色通道”。2004年6月3日,人民网开设“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大型专题,并开展讨论,网友踊跃留言。至6月7日0时留言6113条。新华网也设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多项内容。多媒体视频新闻《忆长霞》囊括了各大电视媒体的34个节目。还有中央领导关于宣传任长霞事迹的指示,任长霞家人、同事、同学追忆任长霞事迹的报道,滚动播出网友悼念评论的文字和纪念学习任长霞的后续新闻,汇集了各大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相关报道,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任长霞典型报道平台。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层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号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动员社会各界的“协调器”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加强城市管理的“推进器”的作用。其次,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很多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这些新趋势表明,反映公众舆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深度报道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网络媒体的评论,这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往往是网络媒体的编辑就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或的署名评论,例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另一种是网民评论,目前网民评论最集中的场所还是BBS,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网民评论是反映公众舆情、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言论以原创或跟贴的形式发表出去,网友还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解读新闻的方式。

2005年3月,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对外侵略。4月,台独分子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允许达赖访日。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在北京、广州、上海发生了涉日游行,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损坏日本货品等行为。互联网上的反日舆情十分高涨,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互联网策划、鼓动长假期间进行非法游行示威。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从4月16日开始,在“人民时评”和“网友说话”两个栏目中登录了一些评论员、网友、学者的评论文章,着重对游行事件发表看法,如丁刚在文章《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认为,爱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智慧地表达,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面影响。人民网还在“网友说话”栏目中,登载了一些学者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的文章,解析了从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和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言行。这类高屋建瓴的解析文章让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反思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做到真正的爱国。人民网的这组评论性文章,得到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赞同,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主要是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他们已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论坛的版主李方几年来以“版主日记”的形式发表了几百篇评论,在网友中影响很大,他自己也曾当选“中文论坛最勤奋版主”。目前,涌现出来的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例如,网友“小黄”常常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来讲述生活中的大道理,让人看了深受启发。

此外,网络媒体特邀专家或网络评论员撰写评论性文章,以及采用“专家在线访谈”形式来引导舆论,都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信息传播者自身特点具有的劝服优势。例如,人民网的“网友热评”中,在引导对日舆情时,邀请到了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国际部编委、东京分社前社长、国际问题专家王大军,他曾在日本工作过14年。他不仅发表了《到底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文章来分析中日关系,还作客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中日关系同网友在线交流。王大军在文章中和回答网友的提问过程中,深入分析了中日关系间的种种问题,并且以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介绍日本国内的现实状况。他深刻而详细地阐述能够使网友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对日的政策,端正自己的爱国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效果。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报纸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在性质、作用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者应取长补短,实现互动与双赢。

新闻评论,是建立在新闻事实上的直接发言,可表明立场、剖析情理、指引方向,对舆论监督起着不可替代的强化作用。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目前已成为通讯社、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体裁。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新闻评论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并呈现出区别于报纸新闻评论的鲜明特点。但作为新闻评论,二者在性质、作用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者应取长补短,实现互动与双赢。

差异造就互补

报纸新闻评论,是评论员、记者、编辑或通讯员针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实际是一种“灌输式评论”,读者比较被动地阅读、评价报纸的评论,无法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网络新闻评论,则是“互动性评论”,每一个网民都可以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差异,也决定了两者可以取长补短。

为扩大容量、丰富观点,报纸可以直接摘登网络言论;也可以对网络言论进行筛选,将分散的、零乱的,甚至片面的民间舆论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分析和修正,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在报纸评论中体现出来。也完全可以借鉴网络评论的形式,如用集纳式,将各个媒体,尤其是网络上的最新观点集中在一起,给读者以全面的认识,《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均采用了这种形式;再如用话题式,根据最近的热点事件,设置讨论话题,让读者参与,共同讨论。

报纸评论人员还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发掘角度,启发观点。网上发表意见的人士来自各个行业、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有宏观的视角,也有亲身的体验;有专业的眼光,也有平常的心态。尽管其中有的意气用事,有的失之偏颇,但可以发人深思,给人启示。在见仁见智的比较中,作为评论工作者,可从中得到启示,发现自己看不见的角度与老百姓心底的真话。

与此同时,报纸评论多年形成的规范与形式,足以值得网络借鉴。报纸有明确的把关人,有着外部制度和内部管理的双重过滤,对信息的采集、写作和刊发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报纸言论的可靠性较强。而网络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评论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网络评论必须借鉴报纸的操作规律和规范,严加把关,杜绝不健康和不适宜的评论。

在形式上,报纸评论已日臻完善,如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专栏评论、短评、漫画评论等,这都是网络评论可以借鉴的。如设置专栏评论,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专栏,每日刊发一篇署名评论文章,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舆论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热点等内容展开论述;如设立评论员,人民网、新华网、红网等网站已经设立了专职的评论员。

近年来,网络新闻评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激浊扬清、明晰事理,很多评论直接对事对人开展批评,其力度和胆量,都是报纸前所未有的。这些评论,也引起了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应有效果。今后,报纸评论必须吸纳网络评论的优长,在时效性、传播速度、开放性、交互性、参与性等等方面多想办法。

互动与双赢

在人类传播史上,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任何新媒介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已有的旧媒介。报纸和网络也不可能相互取代,而是显现一种叠加状态,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报纸评论与网络评论,因其传承关系与各自优势,也必将实现互动与双赢。

在电脑普及呈现加速度、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报纸无法忽视网络的支撑作用。在做好纸质报纸的同时,直接开辟电子版,实现互相促进,已是很多报纸的选择。如《人民日报》、《南方周末》、《齐鲁晚报》等,均已开设了电子版。网上报纸与一般网络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致命弱点是可信度差,而传统报纸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建立起来的声誉是其可利用的一笔无形资产,它为网上报纸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而其大量的采编人员、一手的信息来源,更是一般网络公司所不能企及的。另一方面,网络的高速传播性与互动的特点又使网上报纸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超越传统报纸的服务成为可能。网络报纸的开设,使报纸评论与网络评论在同一个载体上实现了交融。

即使不开办网络报纸,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也可以实现互动。如上文所说,报纸可以摘登或集纳网络评论;同时,网络评论的相当一部分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报纸上的大量信息无疑提供了丰富可供选择的主题。除一些新闻事件本身可作为讨论对象外,报纸新闻评论所阐述的观点和反映的思想也可成为网上议论的对象。网络新闻评论善于学习、借鉴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优长之处,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报纸摘登网络评论,会提升网站的知名度;报纸评论,经过网站的传播以后,传播面肯定会比一篇单纯在这种漫无边际的网络上的传播更广。报纸评论与网络评论的互动,肯定会提升各自的人气,进而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