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32:02

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传播的特殊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造成了一些特殊的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网络语言伦理来对之予以制约。所谓网络语言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言语表达、语言交流中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语言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网络语言伦理的要求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本文即为对于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初步探讨。

一、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

网络语言伦理的道德原则是网络语言伦理道德体系的总纲和精髓,也是网络语言伦理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本质特征。就网络语言的使用而言,人们应当掌握的基本道德原则主要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无伤正当利益原则等三个方面。

1、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主体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网上言论自由是公民网络交流的前提,也是网民践行网络语言伦理的基础。因此,网上言论自由权利是每一位网民所享有的正当权利,禁锢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是非法的。

网络社会较之传统社会而言,拥有更为明显的自由品格,随着基于网络社会“第四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自由有了可以广泛实现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以往那种十分严格地对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似乎难以实施,网民可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以为有价值的事实,而且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二者可以即时换位。互联网提供的这个互动平台,使得网络语言的传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使得网民极为充分地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言论自由不等于侵权自由,网络审查制度的不足容易让人们产生网络言论绝对自由的误解。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具体而言,网上言论自由原则至少应设定以下边界:

首先,网上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信口雌黄,言而无信,毫无道义的约束,不能对抗国家、破坏政策、搅乱社会,也不能因为自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剥夺他人使用这种自由的权利。

其次,网上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至高无上和绝对的,必须受到比它更高的社会准则的约束,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

2、尊重他人人格原则

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是指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不容任何人污辱和裹读,而不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美丑、健康与否,不论人种优劣及其文明发达程度。在网络交流中,有的网民弃他人人格尊严于不顾,对发表言论者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任意诽谤、造谣中伤,有意识地进行狭隘地域攻击,变相讽刺、戏弄他人;擅自公开他人隐私的;利用他人名义,公然散布虚假信息,将他人作为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或替罪羊;对管理员无缘无故进行言论攻击,模仿管理员用户名,假冒管理员或破坏管理员形象。这些现象,都是对他人人格的粗暴践踏。网络社区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健康、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以真诚和关爱共同营造,网友应该象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其它网友的人格尊严,不能一语不和便“拳脚相向”,更不能图一时口快,就对其他人无端攻击。在转发他人的观点或文章时,尤其是涉及第三方个人声誉的文章,应当进行充分考证,不能充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糊涂”。

3、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无伤正当利益原则是指网络语言交际应建立在充分保障正当利益的前提上,不能伤害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共同利益。他人利益通常是指他人的合法权益,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益。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则包括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因素在内。有的网民的网上表达动机不良、有意误导、情感虚伪、弄虚作假;有的盗用他人网名,无端谩骂他人,污言秽语,弃他人利益于不顾。一些网民道德水平低下,使用一些含有狠裹、淫秽、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络语言,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给青少年网民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有些网民在一些论坛上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言论和资料,损害国家利益;有意挑起种族或宗教社群、地域之间的不满情绪或纠纷,公然挑衅网络社会的公共秩序。毫无疑问,这样的网络语言行为,其道德价值负面性质十分明显,有损社会的共同利益。

如果网民试图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或共同利益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么他这种利益的满足就在根本上具备了不道德性,是应当受到道德谴责的。因此,无伤他人利益,并坚决维护共同利益,是每个网民的道德责任。

二、可操作的网络语言伦理规范

1、话语权利平等

话语权利平等是指网上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交流中表现出语话特权,使用的网络语言中不应该带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语气,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表示。平等是网络的灵魂,网民在网上的身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选择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因此交流的时候应当是对等的。

在网上尤其是在一些论坛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名网友在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后,支持者众多,但一旦有不同意见,持不同见解的网友可能会受到其他一些网友的集体攻击,即使这种不同见解是建立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但仍然会被视为“异类”和“非主流”,被湮没在其它网友的口水中。事实上,这名网友被剥夺了平等的话语权,被迫屈服于由于其它网友人多势众而形成的话语霸权之下。

话语权利平等规范集中体现了网上言论自由原则与尊重他人人格原则的要求,是这两条原则针对网络语言实践活动时的具体化。作为工具形态的互联网,它能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不仅都拥有网上言论的自由,同时也拥有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

2、语言内容健康

语言内容健康是指网络语言交流时,其交流内容应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符合社会的正当共同利益,要有助于至少是不阻滞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当包含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或这些内容的影射与暗示。

网上不良内容的泛滥一直是网络环境中的一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色情已经从遮遮掩掩发展到明目张胆的地步。我们只要看看TOM的“情趣笑话”、搜狐的“魔法宝贝”、网易的“非常男女”、新浪“飞常男女”等栏目,其中许多内容已完全属于网络色情范畴。而在一些聊天室与论坛中,涉及色情、暴力的网名比比皆是,涉及到色情、暴力的网络语言内容司空见惯。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确有必要将“语言内容健康”作为网络语言沟通中的重要规范。

语言内容健康规范直接体现了无伤正当利益原则,也是该原则在网络语言实践环节的进一步展开,尤其对一些网络广告活动、网络文学、网络聊天室以及BBS论坛而言有着直接的道德评价作用。如果使用的网络语言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必然会给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及网络语言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最终也必然伤害广大网民的利益。

3、意思表达真诚

意思表达真诚要求网友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为所要表达的信息提供正确合理的语言形式,动机与情感真实,不虚伪,不传播未经考证的虚假信息,不欺诈他人,不能有意或无意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

意思表达真诚规范是调节网络人际关系、促进网上合作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网际交往日趋频繁,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迫切需要真诚的表达式。同时,真诚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语言交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网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涉到正义、公平、善恶、义利等多个道德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表达真诚尤其是语言真诚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辩证的,是受其他道德条件统辖的。如果无视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大众的利益,一味地讲究表达真诚,则是不可取的,行不通的。比如,在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或商业机密时一般就不能追求绝对的表达真诚。这是同我们其它几条规范如不传商业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等相辅相成的。

意思表达真诚是根据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原则并结合具体的网络语言实践而拟定的,意思表达真诚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尊重他人人格并且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

4、网络评论公正

网络评论是网友比较常见的网络语言行为,是网友表达自己见解与看法的主要途径,其存在形式是网友在论坛或是网络公共场所中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发帖。这种评论应当是网友基于事实依据,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表达的独立见解,网友在评论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到其言行对评论对象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网评”成“妄评”,那么,网络评论本身就会渐变成垃圾,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网络评论公正规范集中体现了网络言论自由、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这三条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是进行客观公正的网络评论的前提,而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则是对网络评论的必然要求,因为网络评论如果不公正客观,必然给被评论者造成消极的影响,甚至会污辱他人人格,同时也会给其他网民带来错误的信息,这种错误的信息尽管可能并不能直接给他们带来损失,但却直接侵犯了其他网民的知情权,造成了对他人正当利益的伤害。

5,信守网上承诺

网上承诺是网民在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争取信用度,对他人做出的语言保证。网上承诺是保持网络社会秩序正常运作的一种前提条件,它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信用程度,提高达成合作的效率。信守网上承诺要求网民在做出承诺后应当要及时践行诺言,做到“一诺千金”。任何不履行诺言或是打了折扣地履行自己在网上所做的语言保证都意味着失诺。失诺不仅引发语言道德问题,甚至会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引发法律问题。

信守网上承诺规范是尊重他人人格和无伤正当利益这两条原则的集中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一个社会运作的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诚信度,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则是保持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条件。网络社会也亦是如此。轻诺寡信的网络语言行为最终损害的不仅会是他人的正当权益,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害社会的共同利益,违反尊重他人人格和无伤正当利益这两条道德原则。

6、维护国家安全

互联网是无国界的,但使用网络的公民却是一个个拥有国籍的公民。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与传统媒体的严格把关相比,网络信息没有复杂的审查程序,而且传播者大多使用网名,根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而网络服务商往往在论坛上注明“本论坛文章均为个人观点,论坛不承担由此带来的刑事或民事责任”,由此把责任一推了之。一些对社会心怀不满的人只须在某个论坛上随意注册一个网名,就可态肆大放厥词。在国内,有的人还专门挑选其中的反动言论提供给国外反动刊物,用来低毁我们的国家,甚至还有的人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地泄露国家机密。这样的网络言论,都可能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宪法规定的法律规范,也是基本的网络语言道德规范。国家利益和主权是人权的基础,也是社会共同利益,因此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语言行为都是对无伤正当利益道德原则的践踏。

7、不曝个人隐私

隐私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事,二是本人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预。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不曝个人隐私是指网民不应当非法获取或传播自己或他人的隐私信息。

随着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介的成长,对“隐私”构成的威胁已来势汹汹。现实生活中非法闯人私人空间或擅自披露他人隐私,都有可能构成侵害隐私权。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空间,但网络空间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类似的行为也构成侵害隐私权。在电子邮件、公告板、聊天室或网页上公开披露他人隐私;或非法人侵、获得和使用数据库及资料;网络跟踪等行为,均可视作对隐私的侵犯。

隐私权问题有其具体的特殊性,道德规范对保护个人隐私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良好的道德环境所施与的道德压力越大,人们试图侵犯他人隐私时的道德恐惧就越强烈。同时,道德的力量还能强化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即通过呼唤内在的自尊心和羞耻心,主动避免侵犯隐私的不光彩行为。

不曝个人隐私规范充分体现了尊重他人人格原则和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8、不传商业秘密

网络伦理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规范;自律

Abstract:Internetdevelopmentontheonehandhasbroughttheenormouswelfareforthesociety,ontheotherhandasstructureflawofthenetworksocial,thesocialnorm’sfailureaswellastheeconomicdrive,hascausedethicsquestionsoftheidea,thecriterionandthebehaviorthreeaspects.ThispaperexpatiatesthecategoryofCyberspaceEthics,analyzesthesourceofCyberspaceEthicsandexpoundstheconstructionofCyberspaceEthicsfromthreeaspects,suchastechnicalmonitoring,lawsandregulation’sconstructionandethicseducation.Thiswillmakepeople''''snetworkbehaviormorecriterionandpurecyberspace.

Keywords:Cyberspaceethics;moralcriterion;self-discipline

引言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新型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获得空前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东西,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现象,产生败德行为,即在网络上出现一些与传统道德和伦理相违背的现象,我们姑且叫它“不伦理”现象。这些“不伦理”的现象并不是虚拟的,它根植于现实社会这块肥沃土壤中并得以发展,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与历史根源[1]。本文从网络伦理表现形式谈起,而后分析网络伦理成因所在,通过分析网络伦理产生的根源,最后对网络伦理进行规范和构建。

一、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

本文从伦理范畴三要素出发,即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角度分析,认为网络发展主要带来的伦理问题有:道德意识方面,表现为道德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道德规范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表现为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道德行为方面,网络上出现许多有悖于传统道德的行为,网络上不道德行为正在蔓延,有时超乎人们想象。

1.观念层面上,个人自由主义盛行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延伸,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言行更自由放松,一定程度上,网络空间里表现出来的自我更接近真实自我,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与展现。同时,道德虚无主义、自由无政府主义膨胀[2]。网络道德虚无主义特征是:怀疑道德、否定道德,将个人视为自己网络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甚至为实现内心自我而不顾他人感受,忽视社会传统规范和礼仪甚至法律,造成不必要伤害,前段时间“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很好佐证。同时,无政府主义者在网络上宣言“完全自由”与“彻底民主”,主张取消政府,不要法制,不要道德,这和自由的实质是相违背的。而“黑客”成为“电脑英雄”代名词,不少青少年盲目崇拜并效仿,将个人主义推向极致。这些个人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人群中扩散,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2.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

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不是相对的,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扬。但在虚拟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道德规范主体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不完整,传统的年龄、性别、相貌、职业、地位等属性在虚拟社会中模糊,取代的是虚拟的文字或数字符号,给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留下空间[3]。处在此环境下的道德主体会产生主体感和社会感淡漠现象,不利于虚拟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其次,道德规范实施力量出现分化甚至消亡。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面交往,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人们内心信念起作用。而虚拟社会是人机交流,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发生“逾越”行为。在此情况下,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由此说明,传统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3.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

网络社会中,不道德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商业欺诈、利用网络散步虚假信息;制造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盗取他人密码,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网络使人的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造成不利影响[4]。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被一些人追捧,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的神经。

二、网络伦理的成因分析

网络伦理产生原因表现为:网络结构缺陷、经济利益驱动和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等[5~6]。

1.网络结构缺陷

网络技术发展,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和商务运作,另一方面使整个社会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空间——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从而出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的网络社会是离散的、开放的、无国界的,这使人们对网络上他人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较困难,容易滋生不伦理和不道德行为。有人往往认为,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是自由的,他人是看不到的,也追踪不了,因此经常在网络上攻击、谩骂别人,或者散布谣言,造成人心恐慌而不承担责任。

2.经济利益驱动

任何行为都有深刻经济根源,网络上出现不道德、不伦理现象和经济也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铤而走险,蔑视道德力量的约束和法律、法规的监控,在网络社会中任意驰骋,侵害他人隐私和权益、盗取银行密码、网络诈骗、网络聚赌、制黄贩黄、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诱使他人犯罪等。这些是因为具有高额经济回报,而通过网络犯罪难搜寻线索,又很少有现有法律法规制裁,这给不道德行为者获取非法利益留下运作空间。

3.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硬性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律法规还很欠缺,各方面法律工作正在完善当中,有些需要进一步改进。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一些有关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例如,在2000年3月我国为了防治和监管计算机病毒,颁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监管办法》;同年9月20日国务院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务院于2000年10月颁布并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6月颁布实施《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依次规范公民的网上行为。但这些法规往往政策多,监督力度不够,或者受到部门和地区限制,致使已出台政策流于形式,不利于网络资源融合和网络空间的净化。因此,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规范网民行为,净化网络空气,还原虚拟社会的本色。

三、网络伦理的构建

为净化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行为,需要从技术方面、法律方面和伦理教育方面着手,构建网络伦理。

1.技术的监控

国家或网络管理部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一套网络安全体系,严格审查、控制网上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例如通过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止网络上的非法进入者;利用一些过滤软件过滤掉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限制调阅网格中不健康的内容等;同时通过技术跟踪手段,使有关机构可以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调查和控制,确定网络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以上伦理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调节和约束,另一方面则可以寻找其他途径加以解决,如通过道德向量规范网民的行为。边沁曾就伦理与法律的向量作了详尽阐述,他认为伦理与法律不是对立的,二者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只有当一个人行为危害他人利益,并造成重大损失,且这种损失超过某一临界点时才诉诸法律,而在达到某一临界点之前,通过道德向量调节来规范人们行为是可行的。基于此,要求政府或民间团体出台相应的网络伦理规则,以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就有“计算机伦理十戒”和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等,这些都规范网络交易主体行为,增加网络间人们信任,减少道德风险。我国在这方面正在积极的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另外若交易主体违背伦理规范应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与惩罚,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3.加强伦理教育

我国有几千年伦理底蕴,只是网络发展速度太快,人们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可能迷失,因此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如上所述,首先制定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规范网民的行为,其次就是通过教育机制,从中小学开始就开设有关网络伦理和计算机伦理方面课程,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使网络伦理思想深入人心,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再次就是开设相关讲座,可以在大学刚入学时候就开设讲座培养学生正确技术价值观,使他们能在合理价值观指导下,成为合格网络公民。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软的约束机制,是人们自律基础,通过规范网上企业道德行为,加强伦理教育。

四、结束语

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方便,又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灾难和不幸。而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需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维护虚拟社会这共同家园,构建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

参考文献:

[1]朱银瑞.网络伦理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4,(11):34-38.

[2]刘新少.试论网络伦理规约的或然性特征[J].怀化学院学报,2003,(6).13-16.

[3]陈万求.网络论题难题和网络伦理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43-44.

[4]黄寰.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J].社会科学家,2004,(5):71-75.

网络伦理范文篇3

网络伦理问题。本文在对网络性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分析了网络伦理建设新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伦理建设;网络技术;网络道德;政策法规

网络社会,是由不同的网络社区组成的一个虚拟社会,它存在的基础是网络技术。在这一虚拟的社会结构中,虽然其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个人,但网络在技术上的特殊性使网络媒体产生了许多传统媒体未曾遇到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新的网络伦理问题,我们应针对其特殊性,在理论上加深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

一、基本的认识前提

1.关于网络技术的性质

作为技术层面的网络,它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并无是非好坏之分。其任何正面的负面的价值延伸,都是主体操纵者——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与物化。如果你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网络,那么它就是你实现理想、通向成功的桥梁。如果你以消极阴暗的心理对待网络,那么网络就是你走向沉沦、犯罪的独木桥。

网络巨大的负作用就是产生于使用者对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产生于人类价值观念的偏离。有些人被无所不能的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便捷、物质富有、生活安逸等等表面现象所蒙蔽,对工具至上、技术决定论等等偏激观点盲目崇拜,并将眼前的功利作为最终目标追求,使自己成为技术的奴隶。网络技术上的“可行”并不等于行为上的“应该”。你能够在网上横冲直撞,甚至可以随便散发不负责的信息、随便破坏他人的电脑系统,但人的道德修养是你一切行为的最高主宰,使你不能胡作非为。只有将精神价值、人文关怀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技术的综合优势,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

2.关于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

网络社会依存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行为是现实社会行为的延伸,表层的数字关系所遮蔽的恰恰是深层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在网络空间中,人虽然摆脱了诸如邻里角色、现实直观角色等现实空间中制约人的道德环境;但在超传统地域的网络范围内,人发挥作用的动机并没有变,植根于现实空间的传统道德与新型网络道德的行为者是共同的行为主体,它们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是构成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参照。

由此看来,网络道德并非空穴来风,现实社会几千年的道德积累是它坚实的基础。事实上,人类发展到现在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传统道德,其一般原理和基本运行机制,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网络社会既然是人类社会的生活空间,其普适性就不言而喻。因此,人类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时必然要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加以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网络社会”更高水平的新型道德。

3.关于网络伦理作用的特殊重要性

在现实社会,伦理与法制,是维持社会平衡的两大重要杠杆,而且法制的明确性、强制性,使它的作用更大于伦理的作用。而在网络社会,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快捷性成为网络法制的障碍,因此网络伦理建设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

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等等之间的关系。网络伦理建设,就是要在这些关系中建立一些相应的原则规范,使之成为网络媒体使用者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凝结人类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网络媒体,自然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化的水平。在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中,自觉的道德规范的遵守应该更具普遍性、操作性。它不仅弥补了网络法规明显滞后于网络发展的现实,而且,即使在法规健全的情况下,它也可以起到法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法律是通过强制性手段,针对严重违法行为制定出的各种惩罚性措施,因此它只能用于惩恶,而不能劝善;只规定人们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必须禁止,而没有指明什么是应该去做的、什么是鼓励去做的。道德伦理建设,则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起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内在性,不仅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谴责,同时也对道德行为,尤其是高尚的行为予以褒奖、鼓励,显示出文明社会中人类行为的高度自觉性,这一特点最吻合现代网络技术运行的客观规律。

二、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网络社会的整体建设,需要伦理、法制、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齐头并进。侧重于伦理建设措施而言,由于网络伦理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多层面、多角度的协调配合来进行。

首先,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无论网络交往如何具有隐匿性,其行为主体不外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网络交往行为的文明程度。因此,对现实社会的公民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如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科学人生观等等的教育,是防止网络失范行为发生的基本前提。当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网络失范行为已严重存在,并产生着恶劣的社会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影响网络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如对网络传播中产生的特殊的网络文化现象、心理现象,对网络社区形成的规律及功能、作用,对特殊的网络交流方式与特殊网络交流符号系统等等进行分析,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推动网络主流文化的建设,确立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主导的自主型网络道德模式。目前网上流通的信息五花八门,需要对内容积极健康的网站进行保护与宣传,确立网上正确的舆论导向。虽说网络舆论环境相对宽松,但多种声音中仍然有一个代表主流的声音。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的网络传播,仍然体现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在主流文化的引导方面,需建立网络社会健康的道德评价标准,这一标准的确立,要在全面权衡网络社会中的自由与责任、个体与群体、全球性与本土性、权利与义务等等各种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确立网络社会的终极道德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尽可能量化、细化。将其实现过程划分为上、中、下3个不同的层次,制定最优标准与最低标准的具体指标,中间标准的完善途径,利用行为范型的诱导、基准道德的推崇、基本道德的法规化等手段推动网络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的确立。

其次,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这在控制不良信息流通方面至关重要。虽然网络道德建设的主体是人,但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人性的脆弱是与生俱来的。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仅仅依靠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来起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一定的技术约束也是帮助道德完善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针对外来信息的入侵上。目前,在全球信息产业中,CPU(中央处理器)的产量美国占92%,系统软件生产量美国占86%,世界性大型数据库70%设在美国①。如果长期缺乏技术方面的有效措施,由此带来的强国对弱国的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以至对弱势文化的摧毁,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任何主权国家都应该有义务和能力对外来信息进行审查与控制。就网络整体发展而言,目前计算机安全技术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落后5到10年。随着网络道德失范及网络犯罪问题的日趋严重,各国政府及网络专家都加大了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反黑客技术等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将信息安全技术列为国防、科研的重点,并形成相当规模的信息安全产业。而我国,由于网络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以及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再次,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社会的政策法规与道德原则。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相应的政策法规总是滞后产生,因此,政策规范的制定者们,要有超前的发展的眼光,对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为其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同时要考虑这些政策规范的传统继承性,许多现实社会中的法规与道德原则,在网络社会中同样适用。如英国哲学家罗斯在其《正当和善》(Therightandthegood)中提出的7条基本道德义务:守信、赔偿、正义、仁慈、自修、感恩、无害等,在网络社会同样具有适用价值。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不同关系与不同层次的管理协调机制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的,虽然网络伦理建设的重心是网众的行为自律,但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法律的存在能帮助预防不道德和破坏行为,法律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使得大部分人可以在此道德范围内进行他们的活动。没有界限,就很难确保没有影响和侵犯别人的情况。”②目前在网络政策法规的制定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网络建设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也较多,因此,我们应对国内外网络道德建设的相关经验及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对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各大网站的使用条款及服务规则等进行比较研究,对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和可能产生的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供网络规范化运行机制的有价值的参考。目前,随着网络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网络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已不断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网络管理条例及网络礼仪的自觉遵守,已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会成员自觉接受。

最后,建立网络传播的全球伦理道德。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互联网,是一个全球联通的信息传播系统,其全球联通性决定了互联网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只有那种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观念特征,能达成某种全球共识的普世伦理范式才能成为网络社会的主导伦理模式。关于这种全球伦理模式的探讨,早在1993年,人们为了解决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环境、生态、核武器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宗教组织就已发表了《全球伦理》宣言,对其内涵的探讨从那时就已开始。有的学者认为,普世伦理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③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道德危机四伏,解决方法就是重建一种新的普遍主义的伦理体系,追求一种最低层次的全球共识。然而在目前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形势下,互联网虽然在推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但同时与之相应的散裂化趋势也在发生。新形势下的全球伦理应该是建立在各主权国与民族文化平等、自由、互惠的基础上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内涵丰富的伦理范式,它应该体现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共同利益,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综合现有道德的合理部分,能妥善解决网络冲突所带来的严峻社会问题的伦理范式。

[page_break]

三、网络伦理建设的新特色

“我们的时代渴望整体把握、移情作用和深度意识,这种渴望是电力技术的自然而然的附属物。在我们之前的机械工业时代,人们热情洋溢地申明个人的观点,这是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所以它都倾向于为每个人、每件事规定一些受宠的模式。”④

虽然,网络伦理建设是现实社会伦理建设的继承与发展,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使其伦理建设也具有自己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是构成新的网络伦理模式的基础,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对这些新特色进行归纳:自主性、多元性、开放性。

1.自主型道德模式

相对传统依赖型道德而言,网络道德完全是一种自主型的道德模式。基于自由互惠、全民共享原则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人际交往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企及,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为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因此,进入网络空间,只有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一个网民行为的高度自律成为网络社会对网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网络自主型道德模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高层次的道德自律,它要求人们在网络实践中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如无私的奉献精神;自觉遵守各个层面的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并自觉监督其他网民的违规行为,在人人自律的前提下,形成一种高度自治的理想社会。“由于电力使地球缩小,我们这个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一切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都结合起来,以点的速度产生内爆,这就使人的责任意识提到了很高的程度。”⑤

2.多元型道德模式

与传统价值观念较为单一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多元化的道德模式。当然,这种多元化并不是指网络社会道德的混乱无序,而是指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更广泛的人类利益而言。

在传统现实社会,道德虽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都只能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道德,其他道德都是处于从属、被支配地位。这种以一元为主导的道德形式,因为现实社会地域界限的明确、社会等级制度的分明而显得十分有序,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但在网络社会,网络构成成分十分复杂,网络传播是一种网状式无中心的分散结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团体的各种道德都融会在一起,它们产生强烈的碰撞与冲突,并导致网络社会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如美国电子边疆基金会发起人约翰·P·巴楼的网络无政府主义宣言:“我宣布,我们正在建构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空间与你们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各种专制体制将截然不同。你们既不享有管制我们的道德权利,也没有任何使我们感到害怕的强制性手段。”等等。

为了避免社会生活的混乱局面,不同的道德选择必须制定出一些全体认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使之带有一定的权威性与主导性。目前,网络道德中,一些公认的道德规范正在逐步形成,如协作原则、全民原则、自由原则、互惠原则等等。这些原则只要能体现更广泛的全民利益、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大的包容性,他们就能成为多元化、多层面的网络道德的构成要件。

3.开放型道德模式

与现实社会道德的排他性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的道德模式。

互联网联通世界各地的信息,实现最大的资源共享。在这里,没有最高的管理机构,没有等级、特权,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网民,既是网络社会的中心又是网络社会的边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打破了限制人际交往的时空障碍,

“天涯若比邻”,朋友遍天下。从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不同造成的各种隔阂,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难以理解,更无法交往。而网络传播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好奇心,填补了知识的各类空白,简便的网络交往手段更提供了相互理解、学习、探讨的渠道。

在网络开放的交往模式之下,一方面,丰富的人类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另一方面,异质文化的冲突更加尖锐,在这种激烈的碰撞之下,合理的、优秀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意识得到发扬光大,而陈腐的、堕落的、非人性的思想意识则遭到淘汰。

网络道德的开放性就是面对各种不同道德的碰撞,使人类的道德精华得到丰富与提升。

注释:

①《解放军报》2000.2.8

②英·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P103,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德·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会议宣言》P12,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网络伦理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伦理;伦理失范

伦理失范并非互联网平台的专利,在现实中也存在伦理失范的现象,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实中的伦理失范现象似乎更为少见,但在网络上,类似不良风气、道德绑架、双标、人身攻击等现象似乎随处可见。这本质上还是由网络的高匿名性引起的。

一、网络失范现象的原因

(一)网民自身素质差。这个原因并没有歧视网民的意思,但请各位经历过我国互联网发展史的读者们思考一下,我国的互联网平台是从何时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伦理失范现象的,就是在智能手机出现后特别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近几年,我国的网民素质在这一段时间内经历了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从而使得网络上大量出现伦理失范现象。造成网民素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互联网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我国的网民数量快速上升,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门槛越来越低,最终导致网络平台上伦理失范的现象越来越多;二是互联网的低龄化,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特别是对于低龄儿童来说,但随着现代各种互联网设备的普及,很多低龄儿童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但低龄儿童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不如成人,在网络上很容易出现因误解造成的伦理失范现象。(二)网络与现实的差异。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伦理失范的现象在现实中较少存在,而在网络上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与现实的差异造成的。倘若将网络平台上的伦理失范现象移植到现实中,其后果至少也是一场聚众斗殴案,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更偏向于平和的交谈。但网络具有高匿名性和难追踪的特点,因此网络也成为了伦理失范现象的高发地,在网络上,即便是出现什么问题,拔掉网线之后便是另一个世界,而无需承担造成伦理失范现象的成本。正是因为网络的这一特点,网络平台成为了人们发泄日常生活中的怨气和不法分子趁机造谣的地方,虚拟的世界使得这些人可以随意的发泄,而其他人却无可奈何。

二、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应对建议

(一)强化法律监管。虽然我国的网络平台发展迅速,但相关的国家法律对此适配速度却较慢,这使得网络成为了很多人“倾倒垃圾”的平台,但这些人却无需承担违法的成本,因此在国家应尽快强化关于净化互联网平台的法律法规,使得网络平台上的发言有法可依,并注意对网络上伦理失范以及胡乱造谣者依法进行惩处,从而起到对网络平台发言者的威慑作用,通过法律手段减少网络平台伦理失范的现象。(二)提升入网门槛。根据笔者对我国互联网平台的观察,网络上伦理失范的现象往往集中在入网门槛较低、人数较多的网络平台上,而某些入网门槛高、人数较少的互联网平台则很少出现伦理失范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各大互联网平台提升自身的入网门槛,例如设置年龄限制、增加入网考核、禁止匿名发言、进行账户实名认证等,通过提升入网门槛的方式隔绝低端用户,以提升自身网络平台的素质从而降低网络平台中的伦理失范现象。(三)注重儿童教育。前文已经说过,互联网平台的低龄化是导致其出现伦理失范的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作为家长,应重视对儿童的互联网使用方面的教育,家长应注意在儿童使用互联网时对其进行引导,以规范其在互联网上的发言行为,避免因低龄用户过多而造成网络平台的伦理失范现象。(四)增加平台功能。对于网络平台上的伦理失范现象,网络平台的运营商应当注意增强自身平台的功能,以降低伦理失范现象对平台用户的影响。例如增加黑名单机制,保护平台用户免受恶意者的骚扰;或增加账户发言限制,注册不满一定时间的账户不能发言,防止小号对用户的骚扰;增强对用户举报的审核,对举报次数过多的账户进行屏蔽处置等;与网警合作进行账户实名制,对造成伦理失范的账户持有者依法惩处等,通过增加平台功能的方式减少平台中的伦理失范现象,从而保护用户免受骚扰。

三、结论

伦理失范现象近年来困扰我国网民的恶意现象之一,本文对网络平台上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了研究。造成网络上伦理失范的现象主要有网民自身的素质差和网络平台不同于现实的差异、本文针对此提出了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建议,包括强化法律监管、提升入网门槛、注重儿童教育和增加平台功能等。受篇幅限制,

网络伦理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规范;自律

Abstract:Internetdevelopmentontheonehandhasbroughttheenormouswelfareforthesociety,ontheotherhandasstructureflawofthenetworksocial,thesocialnorm’sfailureaswellastheeconomicdrive,hascausedethicsquestionsoftheidea,thecriterionandthebehaviorthreeaspects.ThispaperexpatiatesthecategoryofCyberspaceEthics,analyzesthesourceofCyberspaceEthicsandexpoundstheconstructionofCyberspaceEthicsfromthreeaspects,suchastechnicalmonitoring,lawsandregulation’sconstructionandethicseducation.Thiswillmakepeople''''snetworkbehaviormorecriterionandpurecyberspace.

Keywords:Cyberspaceethics;moralcriterion;self-discipline

引言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新型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获得空前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东西,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现象,产生败德行为,即在网络上出现一些与传统道德和伦理相违背的现象,我们姑且叫它“不伦理”现象。这些“不伦理”的现象并不是虚拟的,它根植于现实社会这块肥沃土壤中并得以发展,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与历史根源[1]。本文从网络伦理表现形式谈起,而后分析网络伦理成因所在,通过分析网络伦理产生的根源,最后对网络伦理进行规范和构建。

一、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

本文从伦理范畴三要素出发,即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角度分析,认为网络发展主要带来的伦理问题有:道德意识方面,表现为道德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道德规范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表现为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道德行为方面,网络上出现许多有悖于传统道德的行为,网络上不道德行为正在蔓延,有时超乎人们想象。

1.观念层面上,个人自由主义盛行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延伸,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言行更自由放松,一定程度上,网络空间里表现出来的自我更接近真实自我,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与展现。同时,道德虚无主义、自由无政府主义膨胀[2]。网络道德虚无主义特征是:怀疑道德、否定道德,将个人视为自己网络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甚至为实现内心自我而不顾他人感受,忽视社会传统规范和礼仪甚至法律,造成不必要伤害,前段时间“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很好佐证。同时,无政府主义者在网络上宣言“完全自由”与“彻底民主”,主张取消政府,不要法制,不要道德,这和自由的实质是相违背的。而“黑客”成为“电脑英雄”代名词,不少青少年盲目崇拜并效仿,将个人主义推向极致。这些个人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人群中扩散,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2.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

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不是相对的,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扬。但在虚拟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道德规范主体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不完整,传统的年龄、性别、相貌、职业、地位等属性在虚拟社会中模糊,取代的是虚拟的文字或数字符号,给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留下空间[3]。处在此环境下的道德主体会产生主体感和社会感淡漠现象,不利于虚拟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其次,道德规范实施力量出现分化甚至消亡。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面交往,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人们内心信念起作用。而虚拟社会是人机交流,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发生“逾越”行为。在此情况下,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由此说明,传统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3.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

网络社会中,不道德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商业欺诈、利用网络散步虚假信息;制造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盗取他人密码,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网络使人的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造成不利影响[4]。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被一些人追捧,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的神经。

二、网络伦理的成因分析

网络伦理产生原因表现为:网络结构缺陷、经济利益驱动和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等[5~6]。

1.网络结构缺陷

网络技术发展,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和商务运作,另一方面使整个社会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空间——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从而出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的网络社会是离散的、开放的、无国界的,这使人们对网络上他人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较困难,容易滋生不伦理和不道德行为。有人往往认为,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是自由的,他人是看不到的,也追踪不了,因此经常在网络上攻击、谩骂别人,或者散布谣言,造成人心恐慌而不承担责任。

2.经济利益驱动

任何行为都有深刻经济根源,网络上出现不道德、不伦理现象和经济也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铤而走险,蔑视道德力量的约束和法律、法规的监控,在网络社会中任意驰骋,侵害他人隐私和权益、盗取银行密码、网络诈骗、网络聚赌、制黄贩黄、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诱使他人犯罪等。这些是因为具有高额经济回报,而通过网络犯罪难搜寻线索,又很少有现有法律法规制裁,这给不道德行为者获取非法利益留下运作空间。

3.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硬性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律法规还很欠缺,各方面法律工作正在完善当中,有些需要进一步改进。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一些有关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例如,在2000年3月我国为了防治和监管计算机病毒,颁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监管办法》;同年9月20日国务院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务院于2000年10月颁布并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6月颁布实施《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依次规范公民的网上行为。但这些法规往往政策多,监督力度不够,或者受到部门和地区限制,致使已出台政策流于形式,不利于网络资源融合和网络空间的净化。因此,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规范网民行为,净化网络空气,还原虚拟社会的本色。

三、网络伦理的构建

为净化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行为,需要从技术方面、法律方面和伦理教育方面着手,构建网络伦理。

1.技术的监控

国家或网络管理部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一套网络安全体系,严格审查、控制网上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例如通过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止网络上的非法进入者;利用一些过滤软件过滤掉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限制调阅网格中不健康的内容等;同时通过技术跟踪手段,使有关机构可以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调查和控制,确定网络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以上伦理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调节和约束,另一方面则可以寻找其他途径加以解决,如通过道德向量规范网民的行为。边沁曾就伦理与法律的向量作了详尽阐述,他认为伦理与法律不是对立的,二者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只有当一个人行为危害他人利益,并造成重大损失,且这种损失超过某一临界点时才诉诸法律,而在达到某一临界点之前,通过道德向量调节来规范人们行为是可行的。基于此,要求政府或民间团体出台相应的网络伦理规则,以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就有“计算机伦理十戒”和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等,这些都规范网络交易主体行为,增加网络间人们信任,减少道德风险。我国在这方面正在积极的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另外若交易主体违背伦理规范应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与惩罚,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3.加强伦理教育

我国有几千年伦理底蕴,只是网络发展速度太快,人们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可能迷失,因此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如上所述,首先制定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规范网民的行为,其次就是通过教育机制,从中小学开始就开设有关网络伦理和计算机伦理方面课程,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使网络伦理思想深入人心,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再次就是开设相关讲座,可以在大学刚入学时候就开设讲座培养学生正确技术价值观,使他们能在合理价值观指导下,成为合格网络公民。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软的约束机制,是人们自律基础,通过规范网上企业道德行为,加强伦理教育。

四、结束语

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方便,又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灾难和不幸。而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需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维护虚拟社会这共同家园,构建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

参考文献:

[1]朱银瑞.网络伦理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4,(11):34-38.

[2]刘新少.试论网络伦理规约的或然性特征[J].怀化学院学报,2003,(6).13-16.

[3]陈万求.网络论题难题和网络伦理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43-44.

[4]黄寰.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J].社会科学家,2004,(5):71-75.

网络伦理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信息传递快捷、获取方便、信息内容丰富、交往全球性、隐蔽性和思想互动性的特点被广泛运用,改变着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生活方式,及建立在生活和生存方式基础上的伦理道德观念[1]。而这种改变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特别是对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伦理道德观念将影响他们对国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关注和深入研究讨论。

一、对网络伦理道德的认识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它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随着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网络道德亦不例外。所谓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与现实社会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形态,它与现实道德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现实社会道德规范是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延伸与拓展。是针对网上行为的特殊性而相应作出的对现实社会道德的细化和充实。网络道德除具有一般道德所具有的特性外,同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点[1]。

二、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表现

1.价值观扭曲

网络是开放、自由的空间,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一些西方的有害的思想充斥其中。我们的一些青年学生由于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此情况下长期接触网络,就易于被这些学说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2]。当前大学中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抬头就是其体现,而长此以往学校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到巨大挑战。

2.沉迷于网络色情难以自拔

网络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这其中不仅有无穷的有用知识,同样有着各种垃圾一样的信息和看上去很美的害人的诱惑。这些诱惑中,色情最为突出。国外有许多纯色情网站免费开放,尽管网络技术可以过滤掉一部分,但相当多的还是可以长驱直入的。同时,一些正规网站甚至是知名的大网站也有意无意地借助色情的东西吸引眼球,以增加访问量。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色情充斥网络:打开一个网站,赤裸的与遮掩的色情就会扑面而来:文字的、音乐的、图片的、动画的、电影的和聊天互动的等等,想躲都躲不开!时间长了,沉迷色情就成为自然。而这种色情沉迷会使他们的心理和精神上将变得非常压抑、自卑、脆弱,甚至与他人打交道都会变得困难。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有限,极容易因为网络色情内容和信息的诱惑而致网络色情成瘾。这种成瘾的一大严重后果是为了得到性,可能直接对异性性侵犯,这样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而且为国法所不容。

3.迷失自我

互联网提供的东西很多,娱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娱乐中网络游戏(简称网游),又是最为重要和最受欢迎的娱乐,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没有进行过网上娱乐的极少,而没有进行过网游的更是少之又少。网络游戏以其联网性和虚拟性等特点,通过为游戏者提供虚拟世界来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使游戏者最大限度地得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满足、自尊和自信,因此,一些大学生乐此不疲。而沉迷网游的伦理道德危害在于网络游戏频繁的角色转换,会使大学生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和破坏,容易出现双重人格及多重人格:生活中的有缺陷的“我”,“网游”中寻找完美的另一个“我”。现实生活中不完美的我是“常态”,要改变获得长久完美的“我”只有沉醉于虚幻的“网游”了,而这样的后果是迷失自我,甚至发生心理疾患。当前大学生中因“网游”而有“网瘾”心理疾患的不在少数,有了这样的心理疾患,学生的学习天职也就难以履行了。

4.道德情感淡漠

网络的互动性特点使网络世界中存在着网络人际关系,而这种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的虚拟性、平等性及匿名性,彻底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也为大学生重新建构新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但是,当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的开展网络交往时,就可能会过于迷恋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当大学生现实世界中遭遇人际挫折或者失败以后,更可能会逃避现实人际交往,沉迷于网络人际关系(网络聊天的盛行就是体现),淡化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而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对现实交往淡漠及现实人际交往技能退化,这样一来,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更加封闭,自卑的学生会越来越丧失信心,而诚信的大学生也可能会因为网络匿名性而学会欺骗。

5.丧失是非观念

网络世界是一个言论约束少的地域,网络中不乏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言论,这些言论,体现了时代精神、推动了网络文化发展。然而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地址的隐蔽性和网民身份的难以确定性,也使许多人包括少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这些特点,将现实生活中的不满释放于各种论坛、博客、聊天室等网络场所。这其中不乏造谣生事,对他人进行谩骂、攻击、恶意中伤、侮辱和诽谤的言论。而网络的公开性和内容传播的快捷性,使网络言论信息一旦,就可能形成相当广泛的波及面,甚至可能永远流动、永远无法恢复原状,从而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给受侵害人造成巨大创伤。

三、采取积极措施,防范网络伦理道德失范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对他们应该倍加呵护和积极引导,使他们德、智都没有缺失,特别是不能让他们迷失于网络科技。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技术、法律和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防范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行为发生:

1.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跟上时展

网络的普及与使用,深刻地改变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环境,直接影响着传统德育教育的主导地位。先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强调启发疏导,但主要还是面对面的“我传授,你接受”的单向直达模式,强调以教育者为中心,把受教育者——学生放在从属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学生所处环境单纯,接触的事物少,教师的讲授往往成为影响学生最为重要的元素。而现在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直接地接触社会,接受来自网络的“立体”型信息。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进行变革: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跟上时展,从而达到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信服教育内容,自觉排斥网际的“异端邪说”的效果,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2.加强对大学生情感关怀,让他们的心结疏解于现实社会

如前所述,大学生忘我的迷恋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从现实生活得不到需要的温暖关爱,转而寻求网络。如果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必要关爱和在其遇到挫折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那他们必然会减低对网络社会的依赖。而由过度依赖网络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也就可以得以一定程度的解决。高校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这方面工作,如可以在校内依托校医院开设常设的定点的心理诊所,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设心理网站,开展网上心理服务,制作心理宣传网页进行心理常识教育;开设网上心理关爱咨询热线,进行对话辅导,帮助大学生疏解心理、情感问题。

3.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时的伦理道德素养

我国有几千年伦理道德底蕴,只是网络发展速度过快,人们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难以适应,才容易出现道德缺失。因此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时的伦理道德素养,引导大学生上网行为,就非常可行了。为此,首先,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应开设有关网络伦理道德课程,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使伦理道德思想深入人心,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其次对大学生还应开设相关讲座,如大学生刚入学时候就开设技术价值观的讲座,使他们能在合理价值观指导下,成为合格网络公民。

4.加强法律、规范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人光靠自律往往是难以真正约束住自己的,特别是在“独处”的情况下,上网行为往往多就是一种“独处”状况,因此,靠自律约束上网行为不做违反伦理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是不够的,在自律之外还需要靠他律来约束。基于此,政府或民间团体应出台相应网络使用规则,以规范网络使用者的行为,对违背伦理道德规范的给予社会舆论监督与惩罚。这样会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5.不断提高网络技术,阻止不良信息的获取、传播

提高网络道德意识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律性来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而加强法规建设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他律性来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这两方面都必不可少,而通过提高网络技术手段,阻止不良信息的获取、传播扩散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同前两种手段相辅相成的。为此,国家或网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一套网络安全体系,严格审查、控制网上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例如通过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止网络上的非法进入者;利用一些过滤系统、软件过滤掉有害的、不健康的网站、信息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跟踪手段,使有关机构可以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调查和控制,确定网络主体应承担的责任,以警示网上行为等。

尽管出现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大学生是极少数,但由于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复杂而难解,并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要重视,齐心协力谋求对策进行解决,否则问题越来越多,对大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

参考文献:

[1]王颖.关于网络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8(5).

网络伦理范文篇7

(一)从网络交际话语的内容上看要注重文明健康。从话语学上说,网络社会中由网络交流而派生出的网络交际话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是现实话语范围的延伸,而且是现实话语功能的拓展。但从伦理学角度来看,话语包括网络交际话语更是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的直接体现,话语的粗俗化和庸俗化,说到底是一个人的精神、心灵粗俗的表现,是价值观粗俗化在话语上的具体反映。话语文明健康作为青少年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不仅要求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做到话语文明,而且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也要话语文明。在我国13700万上网用户中,35岁以下网民人数占总数的82.5%,其中青少年是绝大多数,是网络交际话语的主体,然而有些青少年在网络文学、聊天室以及BBS论坛中毫不吝啬地贩卖情色信息,毫无节制地渲染暴力色彩,内容粗俗,格调低下,思想落后,意志颓废,必然会阻碍青少年道德建设步伐,给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及网络交际话语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网络文化良性发展,最终也必然伤害网络和网民的公共利益。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交际话语的负面作用也可能直接影响到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给现实人际交往带来心理障碍。中国自古以来就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也就是说不符合伦理道德和文明礼仪的话语和行为在现实交际中不能出现。网络其实是现实社会的延续,青少年在进行网络交际话语交流时,其交流内容应当是积极向上、高雅健康、文明礼貌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符合社会的正当共同利益,要有助于至少是不阻滞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当包含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或这些内容的影射与暗示”,遵守《网络文明道德公约》,共同构建绿色网络空间,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二)从网络交际话语主体上看要尊重话权平等。平等是伦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在话语交流中也必须坚持平等原则。《世界人权宣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人享有话语平等权利,这个重要伦理原则可以延伸至网络交际领域。网络交往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地位、信仰、种族、性别,各种话题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一同聊天,平等地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交往主体在人格和价值上都是平等的,它不受主体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分工、地域差异、性别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挑战传统的当代青少年自然也不应该忽视和轻视网络主体的天然平等性。当然这种主体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平等需要通过网络交际话语表现出来。“网上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交流中表现出语话特权,或盛气凌人或居高临下,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表示。”这就要求青少年在网上交流(论坛、聊天室)时要谨慎发言,换位思考,要学会宽容,拒绝话语霸权。从宏观上来说,话语霸权表现为语种方面的不平等和特权,从微观上说就是话语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把自己单方面的意见和思想强迫对方接受,这对对方来说是一种十分不公和无礼的行为。因此,从交互主体关系对等的伦理角度看,对方的意见和思想也必须得到同等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达成诚实互信的网络交际。

(三)从网络交际话语动机上看要立足诚意正心。诚意正心作为一种道德诉求,也就是所谓真诚。话语学家陈汝东先生认为,言语真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言语行为所反映的言语主体的动机和情感真实,不虚伪,即说写者的言语表达应与其实际心理一致;二是言语及时,即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出于善良的动机,及时为交际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真诚不是老实本分甚至懦弱无能的表现,它是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在慎独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真诚”,真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不苟》)“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大学章句》)“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诚下》)。人们只有真诚地恪守一定社会的人伦道德,忠诚老实,言行一致,鄙弃虚伪,实事求是,才能真诚地按道德规范办事,进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

针对网络交往中虚言谎话连篇、小道消息蔓延的不良现象,要求青少年充分发挥“真诚”的道德内在机制的作用,因为真诚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交际话语交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网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涉到正义、公平、善恶、义利等多个道德范畴。慎独的“真诚”要求就是使青少年做到“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为所要表达的信息提供正确合理的话语形式,动机与情感真实,不虚伪,不传播未经考证的虚假信息,不欺诈他人,不能有意或无意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同时又不自欺,不说违心话,不打妄语,这样在构建自己与他人和谐网络人际的同时也使自己产生良好的内在道德感受,获得道德美感”。

(四)从网络交际话语角色上看端正自我身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与身份具有一致性,话语表达要符合特有的身份和角色。由于互联网络的到来,使人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穿梭游走,而真实性和虚拟性的不同特点造就了人在其中的不同表现。在现实社会中,人生就是一出戏,人的最重要属性就是社会属性,离开社会人便不能自存。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社会角色,现实人际交往的话语与本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之间保持一种协调关系。然而,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网上人们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只能被视为一种虚拟的智能符号,人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形象、图像、文字和声音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这样人们只能在虚幻中与对方进行交流”。也就是说,网上角色的模糊化使得青少年和其他人群一样出现话语结构、话语风格、话语意趣与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的现象,如话语低龄化、性别错乱化、职业模糊化等。话语符号中那些代表社会角色的词语,实际上是伦理角色的符号形态。反过来说,人际之间的伦理关系也体现在言语行为方面。青少年这个群体和其他人群一样,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承担社会责任是他们的道德义务,遵守话语道德规范是他们的伦理诉求。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网下,他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刻把握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交际话语交流中尽量还原本我色彩,用适合自己性别和性格的话语说话,说符合自身身份和特点的话,摆正话语和角色的位置,不越位、不错位、不退位,做到话语方式与角色主体基本相符或完全相符。

网络伦理范文篇8

主题词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globalculture)。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蕴,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网络伦理学的定义

网络伦理学是一门全新的、以网络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学科,即关于网络道德的学说。而网络道德则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心信念为行为标准。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关系到这门学科的未来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网络伦理学所探讨的对象和范围涉及虚拟社区及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人。这里所探讨的虚拟社会,是指现代信息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免费的信息资源,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凡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发生的道德现象和冲突,都属于网络伦理学研究的范围。

(三)网络伦理学地位

网络伦理学同传统伦理学相比,其特点可以用:新的、应用性的、开放的系统这三个特点来概括。首先,它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产生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客观上给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次,它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围。根据伦理学的划分,它既不是描述性的,也不是元伦理学,它的目的就是建立现代互联网络上的道德规范,因而属于应用伦理学。第三,现代网络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具有新的特点,但是毕竟是最近数年间发生的事情,各种现象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络的认同和对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进行慎密的思考,网络伦理学的内容将会逐渐丰富起来,其主要的规范也会在不断完善之中。因而要想建立一门反映网络社会道德现实的网络伦理,必须采取开放的态度进行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研究。这是为什么说这门学科是开放的系统的原因。

(四)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一般伦理学的道德要素

从纯伦理学的角度看,网络伦理学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要素,即:a.网络道德意识。同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意识相比较,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意识显然更加淡漠,人性也趋于自然,而交往更是较少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摒弃了现实社会强加给人的各种限制。换言之,一进入网络,一切都不同了,心灵得到释放,获得自由,人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己,成为自己。其特点是自律性及其要求增加,凸现个人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b.网络道德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简单性和互动性。这是网络社会在伦理学上提出的新问题。即人们之间可以没有现实中的交往,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拥有友谊、爱情以及信任、帮助等等。当然,这种关系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是应当承认,这种关系更多直接性,更少功利性。它也许克服了人们由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而被迫放弃的各种交往关系。c.网络道德活动。这些新型的道德活动具有其特有的一面:独特性、多样性、随机性、目的性。网络提供的是虚拟的空间,这种新型的空间发展了许多新型的活动。比如聊天(chat)、发贴子(post)、电邮(mail)、上/下载(upload/download)、网络攻击(attack)、等等。而且随机性的交往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人们的交往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例如,交友网站的增多,各种聊天工具的普及等等。网络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和匿名功能使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必考虑空间距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活动又具有直接任意性。这都为网络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正是网络伦理学得以存在的基础。

综上所述,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构建完整体系的基础。本文试图从构建其完整的框架入手,论述与此相关的范畴和意义,为最终建立一门新兴的学科做出尝试。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

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如果超出约定的范围,这一原则就会收到挑战和限制。但是,无论如何,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毕竟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却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的。因而,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二)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

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都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尤其在那些通过网络交往的人中间。双方一般都被理想化成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很显然,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和默认值而先入为主地存在于网络人头脑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只不过同时也是网络伦理学追求的目标罢了。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虽然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都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通常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样就给这一原则增添了许多变数,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三)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

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四、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

(一)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

善、恶

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观念符合传统伦理学的一般特征。善恶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因而也是网络伦理学应该研究的最主要的范畴。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问题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判断善恶的标准更加不明确。按照斯宾诺沙的意见,所谓善是“指一切快乐,和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能够满足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而恶则“指一切痛苦,特别是一切足以阻碍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这种定义具有很大的歧义。在网络社会中,侵权、盗版、黑客攻击等行为无疑给行为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和实际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伤害,显然不能算作善之列。而根据列宁的观点,“‘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亦即那些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规范、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才是善。反之,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带来危害的就是恶。

然而网络行为毕竟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何界定网络行为的性质,确定是否合乎“道德”的,或者是合乎“法律”的;哪些又是“不道德”的,或者是“不合法”的,都需要一种规范。而利用现实社会既有的规范处理这些行为并非十分恰当,这就要求制订新的网络规范来对网络行为进行界定。但是,勿庸置疑,在新的规范形成之前,通过法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填补这种无规范的真空,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应当

即规范网络行为的内容,确定“应当”与“不应当”。“应当”这个范畴属于传统伦理学的内容,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依然具有新的价值。毋宁说在这里“应当”更具争议性,以至于人们只好通过制定“不应当”来界定“应当”的范围。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为计算机伦理规定的“十戒”可以看作试图界定网络伦理学“应当”范围的典型规范:(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价值

这也许是网络伦理学中最赋有争议的范畴。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有没有价值,是否恰当,换句话说,能否对这种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几乎没有什么定论。倒是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完全处在别人的评价当中。虽然“价值范畴最为重要的用途在于赞扬”,但是这里用“毁誉参半”来形容网络行为的价值却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毕竟网络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即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具有网络上的价值。显然,多数人的同意和事情本身是否正确是两回事,但至少表明在这方面网络伦理学所遵循的价值具有其特殊性。

当然,确定网络行为的价值是为了引导它。通过制订规范固然能够主动防范网络违规行为,但是人们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一种新型的道德倾向,以确定有价值的观念和理想,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道德归宿。现代网络伦理自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的计算机协会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中这样规定:(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重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即用规范的名义对网络行为的价值作了区分,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的作为,尽量避免无价值甚至损害他人价值的行为。

平等

意即自由获得资源和服务,这是网络社会的普遍规则。一个人只要注册了ID(即身分或身份identification,identity),拥有自己的密码,就可以“匿名进入”网络畅游、交友、聊天,发表言论、获取信息等等。这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并使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这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平等主义。免费信息资源也具有这种不分民族、种族、文化约束的特点(当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语言,主要是英语,使得网络主要在受教育群体中存在)。进一步,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单为人机交流,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一个人完全可以放开一切禁忌,平等地参与讨论,形成了网络无禁区的现实。换言之,网络给予进入网络社会的人们以道义上的平等权。

网络赋予人们的“平等权”还蕴含着另外一个不易被觉察的意义,即它有助于推动直接参与式民主的讨论和进程。网络毕竟是一个独立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公众的知情权,资源共享原则又从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现实社会中的公平现象,例如电子政务的推广。这也许是网络社会带给网络伦理学的最深刻的影响。

信用

这个范畴的应用集中表现在电子商务中,意即个人信用正逐步增强。在现实社会中,信用的实现由法律等社会规范保障,而在网络社会中,适用的法规、规范并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成为网络消费的唯一保证。虽然网络服务方要求被服务方提供基本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现实依据,甚至必须提供信用帐号,但是这并不表明网络中个人信用的脆弱,恰恰相反,网络正逐步培养起个人的信用。实际上,进入网络消费,已经建立了信用。

信用范畴的另一种应用表现在网络游戏中。在某些游戏的设定中,游戏者通过增加个人信用即可获得较高的分值奖励,从而在游戏角逐中获得优势,乃至于获胜。这是网络游戏对建立网络时代的个人信用的贡献。

服务

这是网络社会产生于消费社会之后的典型特征。其中的含义之一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消费同现实社会中一样,由一对一的形式构成,即有服务方,也有消费方。在这里,服务是传统的,机械的,网络只是一种媒介。含义之二是指:web-service,即网络服务,主要指未来网络提供的智能性的服务。比如,一个人在网络中打入“我想去西藏旅游”的语句,网络会提供出一系列的信息,如去西藏的最佳季节、气候条件、最佳旅游路线,等等,供提问者进行参考。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和互动性,这是网络服务的真正含义。

批判

把批判作为网络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确实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里批判已经异化为批评,而且泛化为道德判断,它总是不停地询问:“这种观点是好的么?”“我(们)应当这样做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虚拟的环境产生了特有的网络语言,而匿名性让真相融入无穷无尽的争论。加之网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没有了管理者,没有了权威(authority),网络成了“自由”的空间,导致每个网络人都是他自己行为的领导者和评价者,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讨论的价值。造成批判的滥用和现实语言的萎缩,深层次的文化思考被肢解,代之而起的是肤浅的、无休止的争吵。BBS就是这种批判滥用的典型。在那里,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批评总是以自我中心,否定就是一切。

五、研究网络伦理学的意义

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社会问题。过分关注网络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和道德冷漠现象。前者是指网络的虚拟性和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对任何事情都拒绝负起责任,后者是指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异化为网络人,其重心转移到虚拟社会中的交往,从而削弱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但是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网络社会导致的人们直接交流的活动减少,必然造成群体意识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还造成了道德失范现象,例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造成实际的损失等等,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其次是文化问题。这里有两层含义:表层问题表现在网络语言上。网络有自己的语言。例如电子邮件所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远距离传输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可以说制定的非常具体和精确,甚至对字母的大小写、信息长短、主题、电子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就不能获得和任何信息。同时,这些规定又具有数字化、符号化倾向。其应用同现实社会中使用的语言产生了冲突,其结果是消解了现代语言。深层问题表现在文化侵略上。即文化的殖民主义现象。由于现代网络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这有利于当代西方文化通过网络这种先进的传媒把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强行推广到全球,使得接触网络的人们容易受到现代殖民主义的隐性侵蚀。侵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文化和宗教的冲突,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然,这种文化的冲突也促进了各种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客观地说,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仅如此,网络还会引发隐性的政治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即未来社会将分为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这必将引起一种新的对抗。这或许正是现代政治学或者社会学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对网络伦理学的深入研究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正确规范网络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正确对待文化阵地扩展的现实。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也无可比拟的、全新的传播方式。如何占领这个新兴的宣传阵地,充分运用其传输信息迅捷、大量的特点,对我们当前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建设至关重要,也是当前宣传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2001年我国公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网络伦理学的建设提供了指南,也为在网络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对传统的宣传手段进行改进。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性。这个特点保证了网络较为公正地传播信息。网络里有巨大的资源,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不一而足。必须改进传统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才能符合网络传播的特征,进而对信息进行甄别、优化,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以德治网”和“依法治网”并举的方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针对网络的立法,运用法律的手段对网络进行监管和疏导;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使广大网民能够辨证地认识和使用这种新的工具;启动网络文明工程,把网络文化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支持对此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争取建立较为客观的网络伦理规范。

最后,还要对网络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正确引导网络的发展方向,是规范网络伦理,保证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必要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所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研究网络文化中的伦理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在研究中严谨、认真、公正、客观,才能正确掌握这一新兴交往工具,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2]路德·宾克莱.二十世纪伦理学.孙彤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5).

[3]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2).

[5]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6]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

网络伦理范文篇9

一、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

本文从伦理范畴三要素出发,即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角度分析,认为网络发展主要带来的伦理问题有:道德意识方面,表现为道德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道德规范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表现为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道德行为方面,网络上出现许多有悖于传统道德的行为,网络上不道德行为正在蔓延,有时超乎人们想象。

1.观念层面上,个人自由主义盛行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延伸,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言行更自由放松,一定程度上,网络空间里表现出来的自我更接近真实自我,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与展现。同时,道德虚无主义、自由无政府主义膨胀[2]。网络道德虚无主义特征是:怀疑道德、否定道德,将个人视为自己网络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甚至为实现内心自我而不顾他人感受,忽视社会传统规范和礼仪甚至法律,造成不必要伤害,前段时间“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很好佐证。同时,无政府主义者在网络上宣言“完全自由”与“彻底民主”,主张取消政府,不要法制,不要道德,这和自由的实质是相违背的。而“黑客”成为“电脑英雄”代名词,不少青少年盲目崇拜并效仿,将个人主义推向极致。这些个人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人群中扩散,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2.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

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不是相对的,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扬。但在虚拟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道德规范主体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不完整,传统的年龄、性别、相貌、职业、地位等属性在虚拟社会中模糊,取代的是虚拟的文字或数字符号,给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留下空间[3]。处在此环境下的道德主体会产生主体感和社会感淡漠现象,不利于虚拟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其次,道德规范实施力量出现分化甚至消亡。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面交往,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人们内心信念起作用。而虚拟社会是人机交流,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发生“逾越”行为。在此情况下,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由此说明,传统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3.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

网络社会中,不道德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商业欺诈、利用网络散步虚假信息;制造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盗取他人密码,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网络使人的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造成不利影响[4]。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被一些人追捧,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的神经。

二、网络伦理的成因分析

网络伦理产生原因表现为:网络结构缺陷、经济利益驱动和

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等[5~6]。

1.网络结构缺陷

网络技术发展,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和商务运作,另一方面使整个社会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空间——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从而出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的网络社会是离散的、开放的、无国界的,这使人们对网络上他人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较困难,容易滋生不伦理和不道德行为。有人往往认为,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是自由的,他人是看不到的,也追踪不了,因此经常在网络上攻击、谩骂别人,或者散布谣言,造成人心恐慌而不承担责任。

2.经济利益驱动

任何行为都有深刻经济根源,网络上出现不道德、不伦理现象和经济也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铤而走险,蔑视道德力量的约束和法律、法规的监控,在网络社会中任意驰骋,侵害他人隐私和权益、盗取银行密码、网络诈骗、网络聚赌、制黄贩黄、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诱使他人犯罪等。这些是因为具有高额经济回报,而通过网络犯罪难搜寻线索,又很少有现有法律法规制裁,这给不道德行为者获取非法利益留下运作空间。

3.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硬性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律法规还很欠缺,各方面法律工作正在完善当中,有些需要进一步改进。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一些有关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例如,在2000年3月我国为了防治和监管计算机病毒,颁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监管办法》;同年9月20日国务院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务院于2000年10月颁布并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6月颁布实施《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依次规范公民的网上行为。但这些法规往往政策多,监督力度不够,或者受到部门和地区限制,致使已出台政策流于形式,不利于网络资源融合和网络空间的净化。因此,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规范网民行为,净化网络空气,还原虚拟社会的本色。

三、网络伦理的构建

为净化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行为,需要从技术方面、法律方面和伦理教育方面着手,构建网络伦理。

1.技术的监控

国家或网络管理部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一套网络安全体系,严格审查、控制网上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例如通过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止网络上的非法进入者;利用一些过滤软件过滤掉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限制调阅网格中不健康的内容等;同时通过技术跟踪手段,使有关机构可以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调查和控制,确定网络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以上伦理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调节和约束,另一方面则可以寻找其他途径加以解决,如通过道德向量规范网民的行为。边沁曾就伦理与法律的向量作了详尽阐述,他认为伦理与法律不是对立的,二者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只有当一个人行为危害他人利益,并造成重大损失,且这种损失超过某一临界点时才诉诸法律,而在达到某一临界点之前,通过道德向量调节来规范人们行为是可行的。基于此,要求政府或民间团体出台相应的网络伦理规则,以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就有“计算机伦理十戒”和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等,这些都规范网络交易主体行为,增加网络间人们信任,减少道德风险。我国在这方面正在积极的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另外若交易主体违背伦理规范应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与惩罚,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3.加强伦理教育

我国有几千年伦理底蕴,只是网络发展速度太快,人们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可能迷失,因此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如上所述,首先制定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规范网民的行为,其次就是通过教育机制,从中小学开始就开设有关网络伦理和计算机伦理方面课程,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使网络伦理思想深入人心,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再次就是开设相关讲座,可以在大学刚入学时候就开设讲座培养学生正确技术价值观,使他们能在合理价值观指导下,成为合格网络公民。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软的约束机制,是人们自律基础,通过规范网上企业道德行为,加强伦理教育。

网络伦理范文篇10

[关键词]自媒体编辑网络伦理责任价值重构

一、自媒体面临网络伦理失范的危机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发展,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正在重新定义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范式。自媒体的出现,使作为出版中心环节的编辑的工作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这个信息传播“全民DIY”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通过缺少传统编辑环节审核的自媒体,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传播信息,导致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日益突出:“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呈蔓延之势;“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侵犯他人隐私、损害当事人的名誉;虚假新闻、“标题党”内容导致信息失真、削弱媒体公信力;大众文化泛娱乐化,误导受众的阅读审美力,污染传播环境。网络伦理的失范不仅危及网络传播的正常秩序,而且将破坏社会诚信度,诱发大众文化危机,导致公共精神缺失,最终将扭曲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者、舆论的引导者,如何认清自身在网络伦理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对网络伦理进行价值重构,是自媒体时代编辑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网络伦理建设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网络伦理建设研究现状。伦理指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各种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影响,网络空间成为人们新的活动领域。面对各种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网络伦理”作为新生概念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处理自身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中人与人的关系时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目前,以“网络伦理建设”为题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网络伦理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一是从伦理学思想道德角度探索网络伦理对网民的影响。杨嵘均认为,网络伦理建设必须以保护网络空间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为价值内核[1]。二是从传播学角度探讨网络伦理如何构建。喻国明认为,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网络伦理构建中,提升公众的网络素养、加强情感共振都是至关重要的[2]。彭兰指出,新媒体时代需要延续以往媒体人的媒介素养,将优秀的职业责任和专业价值观带入未来的媒体业[3]。三是从实务研究角度,谢新洲、赵琳以网络服务平台这一主体为视角提出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建议[4]。以上研究,无论是从伦理学角度探索网络伦理对人的影响,还是从传播学角度探究媒体与社会的关系,展示的都是宏观层面网络伦理的建设。而在实务层面除了以网络平台为视角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责任的探讨,对于编辑在网络伦理建设中的作用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将从编辑角度探讨自媒体时代编辑在网络伦理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与价值重构。(二)研究意义。根据“六度分割理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每个个体的社交范围的扩大,最后可以形成蛛网传播模式的社交网络。而每个网络用户参与者都是这一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行为的虚拟化、数字化、匿名性不仅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被无限扩大,而且交往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更具有蝴蝶效应的强传播特质,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更加突出。作为社会舆论的话语权,网络伦理已超越纯理论研究,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为我们的研究带来新问题。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编辑的存在价值何在?作用何在?编辑在网络伦理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编辑在做好自身的职业伦理建设的同时还应以引导受众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为己任,将其纳入网络伦理建设的范畴。正如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5]。这对网络伦理建设起到指引作用,也赋予了自媒体时代的编辑新的时代使命。

三、自媒体时代编辑在网络伦理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一)重新定义自媒体时代的编辑概念。传统媒体以及涵盖了部分数字化的新媒体(除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其前都要经过编辑的审核,需要提前向主管行政部门申请备案,让其对内容进行审查,从而获得传播许可。传统媒体在信息前通常还要经过三审三校的内容审读、编校环节,以保证作品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而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平台在内的自媒体,并无此流程,所传播的信息质量堪忧。自媒体不需要通过任何机构就直接面向受众,它的运营思路更倾向于输出“个人/企业品牌价值”,并围绕着打造个人/企业品牌快速地与受众拉近距离,其背后所蕴含的商业价值,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影响力不可估量。自媒体的经营需要高度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失范的行为很容易带来品牌与口碑的瓦解[6]。因此,自媒体时代的传播更需要编辑的参与,重新定义自媒体时代的编辑概念实有必要。笔者认为,为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编辑概念范畴应是包括职业编辑和自媒体平台管理者在内的复合体。职业编辑是自媒体编辑团体中的引导者,自媒体平台管理者是职业编辑的辅助者。自媒体用户在编辑团队的引领下进行内容传播。职业编辑将其职业责任和专业价值观带入自媒体,影响自媒体平台管理者,并将之和职业编辑一起纳入网络伦理建设中。如此,由职业编辑对自媒体用户传播内容进行方向指引和内容把关,由平台管理者对内部推送内容进行监管、处置,经过层层监控以保证自媒体传播积极健康的优质内容,使整个自媒体编辑复合体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重新焕发无限生机。(二)充分发挥职业编辑的“意见领袖”作用。自媒体时代,需要充分发挥职业编辑的作用,使职业编辑不仅起到“把关人”的作用,更多的应是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自媒体为“意见领袖”提供了一个积聚和互动的平台,围绕“意见领袖”形成一个舆论场,呈现全民关注的热点,达到最大限度的传播效力。如今大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信息获取,面对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资讯,他们更需要的是见解和判断。自媒体编辑,特别是职业编辑应正确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力。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每个自媒体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意见领袖”是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他们所说的话往往会获得大众的普遍认同和关注。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意见领袖”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厘清网络空间的风向标的作用,能对网络民意起到一定的疏导和管理作用。其次要有掌控、判析信息的能力。网络的开放性使自媒体平台充斥着各种或真或假的信息,给公众在信息获取、追求真理时带来种种困惑。这些信息提供者一方面是信息接收者,另一方面也是网络用户、信息的传播主体。如果缺乏足够的外部信息支持,不具备掌控信息的能力,将导致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时难以做出准确、客观的评判。这需要编辑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和正确的信息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要有议题设置能力。网络传播空间中信息泥沙俱下,多元价值观相互博弈。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享有媒体话语权的主体不再限于传统的官方媒体,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网络舆论优势地位有被逐渐弱化的趋势。大众更加关注“说什么”,而不再是“谁来说”。因此,一个成功的议题设置能有效疏导和引导网络用户探寻真相,发现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设置话题让网民聚焦,同时开展思想传播工作,以达到意识形态宣传的效果[7],从而掌握网络空间舆论主导权,保证社会主流价值观在网络舆论空间占有优势地位。(三)强化自媒体平台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在自媒体编辑复合体中,自媒体平台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如果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也容易达到较为专业的平台监管水平。面对庞大的自媒体传播主体(自媒体用户),因为他们各自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背景的不同,用户的自媒体传播能力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对自媒体的传播起到过滤、监控的辅助作用。网络平台管理者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优势,采取人工检测法,人工浏览网页、论坛、贴吧等,检测海量信息,清理敏感、违规信息;采取搜索引擎监控法,运用相关程序,通过系统检测核心词、关键词,检测相关网页信息;采用文本挖掘、信息处理技术,发现追踪热点信息,并发现其规律;采用量化分析法,将搜集的海量数据通过数理模型统计、分析,掌握舆情。通过以上方法监控、净化网络环境,强化自媒体平台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使平台管理者起到辅助职业编辑把关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传统媒体的编辑流程和新媒体的传播流程并不矛盾,而是可以兼容并包。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带来海量信息,同时也带来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内容,我们需要选择性接收。平台管理者应借鉴传统媒体编辑“三审三校”“印前审读”制度,依靠互联网技术设置专业人员对平台的内容进行文字检查,定期接受传统文字编辑的专业培训,增强网络文字处理能力。如此,可强化自媒体平台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为职业编辑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助力加速。

四、网络伦理建设的价值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