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0:46:45

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范文篇1

从词义来看,针对性是策略的重要特征,策略的制定既要以实现目标为导向,又要适应具体形势的发展变化。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语用策略的制定也是如此,除了要考虑如何实现管理目标之外,还要了解网络舆论危机这个新情况,并结合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语用管理策略。所以,在提出具体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梳理一下网络舆论危机的基本特点。其一,危机形成的诱发性。一般都认为网络舆论危机的爆发很突然,很多人都是在危机爆发之后才开始关注危机事态。的确,“相较于一般公共危机爆发之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征兆,网络舆论危机的爆发更加突然”,但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可言,很多情况下,网络舆论危机都是由具体的事件诱发的,如我爸是李刚事件、杭州70码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等。在网络社会发展初期阶段人们对网络舆论的传播特性不是太了解,所以觉得网络舆论危机的爆发无法把握,只能等到危机发生了才能予以处置,但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渐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舆论危机的爆发往往与某个具体社会事件有着密切关联,此时如果仍然认为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是突然的,无法感知的,就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了解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诱发性,对于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主体在危机苗头初显时做好危机的防范、化解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其二,危机应对的高度紧迫性。网络舆论危机应对具有紧迫性已是人们的共识,人们普遍认识到由于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网民大众的眼光会迅速聚焦到某个具体事件上,给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主体造成巨大的社会与心理压力。另外,受网络空间交流的虚拟性与盲从性影响,人们在发表言论时可以不用顾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甚至“置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于不顾,观点偏激,人云亦云,感性的宣泄代替了理性的思考,社会矛盾在偏激的舆论表达中进一步激化”,放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网络舆论危机事态会随之进一步恶化,从而给危机管理主体带来更大的管理压力与处置难度。所以,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紧迫性应该称为“高度紧迫性”,这是网络舆论危机的主要特点之一,后文提到的很多语用策略都与之有关。其三,危机状态的虚实结合性。网络舆论危机状态的虚拟性是由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决定的,这种危机主要在网络空间发生、传播、演化。但网络舆论危机与现实社会并不是隔绝的,它总是由某个具体的事件引发,其传播与演化过程也与特定事态的发展演变相关联,有时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现实空间的事态发展和人们的行为,这就是网络舆论危机状态的虚实结合性。如药家鑫事件中,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公诉,被告律师则以激情杀人予以辩护,在此案审理过程中,网络舆论也对被告是否属于激情杀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无疑对案件审理部门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很难说法院最后以故意杀人罪定案是否是迫于网络舆论的巨大压力,但显然定案后一场关于司法公正的网络舆论危机得到缓解。这说明网络舆论危机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依然是现实社会危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之看作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空间的折射形态。其四,危机情境的深度不确定性。随着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危机自身所带有的不确定性,而且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现代危机传播领域里面临的一大挑战”。网络舆论危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大,因为网络舆论的空间是虚拟的,主体是隐匿的,我们无法确知有多少人在何时会通过网络发表言论,网络交流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又极强,危机随时都会爆发,也随时会转向,甚至恶化,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危机的发生与走向,面临网络舆论危机的组织或个人往往会陷入一种类似于身处未知世界中的茫然无助的恐惧和焦虑,换言之就是,网络舆论危机将人们带入一种深度不确定性的危机情境之中。

二、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语用策略

如前文所述,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语用策略的制定既要以实现管理目标为导向,又要考虑网络舆论危机自身的特点,危机管理的一般目标是缓和矛盾、消解危机,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亦如是,所以,其语用策略应以有效缓解危机为目标并结合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而制定。另外,从语用学角度看,有效缓解危机就必须促进危机管理沟通中的会话合作,所以,在制定这些语用策略时,还需要参酌能够促进会话合作的有关语用原则与理论。综合以上考虑,我们提出六条语用策略以供分析讨论。

(一)态度优先策略

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具有诱发性特点,某个具体社会事件往往会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所以,危机管理主体应尽可能在网络舆论危机爆发之前及时做好防范、化解工作,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对危机征兆的识别和及时纠偏可以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和恶化程度”,在网络舆论危机爆发之前就及时做好防范、化解工作,有助于控制危机发展的态势,“毕竟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防火”。根据这个要求,此阶段的危机管理除了要及时应对之外,还应讲究语用策略,这个策略就是态度优先策略。按照一般逻辑,当某个社会事件发生之后,负有管理责任的相关主体就需进入事件的调查阶段,等调查、处理结果出来之后再公之于众,但调查需要时间,责任认定需要权衡,所以一些管理主体在网络舆论危机初期选择了沉默或拖延,错过了引导舆论走向的最佳时机,以致流言滋生,舆论压力猛增,危机爆发。实际上,此时舆论最关注的不仅是事情的真相,还有管理主体对事件处理的态度。真相很难立刻大白于天下,但管理主体的态度却可以马上呈现,在危机征兆出现时优先对事件处理作出一个正确、合宜的表态,既是对舆论期待的及时回应,也能弥补真相滞后的不足,因为这正好契合了人们对一个负责任的管理主体的要求,也使人们有信心期待真相的来临。从语用上说,这种处理方式提供的信息量不够,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的量准则,但由于没有回避问题,没有虚假信息推卸责任,表明了会话合作的诚意,所以又符合关系准则和质准则,满足了当前情境下会话的需要,所以,态度优先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初期不失为一个应急语用策略。如2013年6月15日,武汉爆出了一起“城管员白天执法晚上练摊”事件,引发了网民对城管员是否“知法犯法”等问题的热议。该事件的直接责任主体洪山区城管局当即对舆论关注作出回应,表示会尽快核查、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向网友公布,绝不会找借口,撇清关系。这一表态,虽没有立即给出事件真相,但回应及时,态度诚恳,满足了舆论的期待,也没有推卸责任,所以赢得了大多数网友的谅解与信任,缓解了舆论压力,为管理主体进一步调查真相,从容应对争取了时间。

(二)分段结论策略

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具有高度紧迫性,所以,当一个热点事件受到持续关注时,事件管理主体就有责任而且有必要迅速参与到舆论的互动中去,这既是及时回应舆论关切的需要,也是主导议程设置,缓解舆论危机的关键。一个事件的调查进展有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得出最终结论,在传统舆论空间中,管理主体往往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等待调查结论出来以后再对舆论予以回应,但在网络舆论空间中人们对事件调查的追问随时都会发生,人们对知情权的维护愿望会更加强烈,并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这就促使管理主体有必要更频繁地调查信息,以满足舆论关注,进而主导议程设置,缓解舆论危机。如果放弃了这种交流,就会导致无端的猜测滋生,舆论危机加剧。所以,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不断回应是必须的,但如何回应却是一种语用策略,可以称之为“分段结论策略”,其实施要领是:根据舆论诉求与调查情况,作出合适的阶段性结论。从会话合作角度看,该策略主要符合量准则与关系准则,因为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需要且符合舆论的期待,但同时也隐含着质准则的要求,即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和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因为随着调查的深入,管理主体就有责任用一系列合适的阶段性调查结论来回应舆论关切,这就要求这些结论既要能回应特定阶段的舆论诉求,又要符合事理逻辑,经得起推敲,否则这些回应就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有害的。如在2009年的杭州“70码”飙车案中,杭州市公安部门于事发第二天在未经严肃调查的情况下,仅凭当事人胡某及同伴的陈述就通报认定案发时肇事车辆车速为“每小时70码左右”,这一通报明显不符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过程的常规,也不符合案发现场情况与目击者的描述,可以说是有袒护嫌疑的不负责任的通报。由于结论草率,这个通报引发了众多网民的强烈质疑,不仅没有平息事态,反而催生了新的矛盾与危机,使管理主体自身与肇事者一起卷入网络舆论危机的漩涡。杭州市公安局的问题在于迫不及待地把本该在调查结束阶段才可下的结论过早抛出,在错误的阶段给案件作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草率结论,尽管作出了积极回应,但违反了质准则,产生了虚假的会话信息,终致事与愿违,陷入舆论上的被动与尴尬。

(三)意见领袖策略

一些基层政府将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即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这比较生动地描述了目前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困境。虽然管理难度很大,但面对网络舆论危机并非无计可施,因为网络舆论危机总是处于虚实结合状态,与虚拟和现实社会都保持着关联,这就为具有虚拟身份的管理人员进行虚拟世界管理提供了条件。如果这种具有虚拟身份的管理人员能在网络人际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并施加影响,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网络舆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可以借力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既可以配合组织的管理行动,也可以在传统舆论管理方法无法奏效时登场,这就是网络舆论危机语用管理的意见领袖策略。表面上看,该策略与会话合作无关,但意见领袖是以隐身的组织代言人的身份参与舆论互动,满足了网民大众的信息需求,所以依然符合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与量准则。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意见领袖地位的确立往往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这些被称为意见领袖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信息获取、处理与传播能力,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因而易于获得众多追随者的好感与信赖。如今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网络论坛、博客等舆论载体上都活跃着一批意见领袖,他们在梳理网络信息,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不一定就能为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所用,所以,为了有效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有必要培养一批管理人员成为专门服务于网络舆论管理的意见领袖。如有学者就曾建议建立专职的网络舆论管理、引导部门,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精通网络文化,善于从网上捕捉倾向性、苗头性信息,具有敏锐的舆情收集分析意识和较高理论水平,并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培养一批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建立起各论坛的权威言论中心。实际上意见领袖的影响范围不应局限于网络论坛,其范围还可以扩展到博客、微博等所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平台。当网络舆论危机出现而其他管理手段一时还难以发挥作用时,意见领袖的及时介入可以有效梳理杂乱无章的网上信息,并暂代组织答疑解惑,以缓解舆论饥渴,促进会话合作,引导舆论朝着理性、可控的方向发展,防止舆论的非理性极化。

(四)话语支援策略

由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高度紧迫性,组织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采取反驳、辩解等对抗方式进行应对,如针对由谣言攻击、栽赃嫁祸等引起的舆论危机,冷处理只会使谎言、谬论更加猖獗,偏见、误解继续加深,舆论压力不断增大,但又不能让谣言得逞,于是只好采取对抗的姿态以应对当前紧迫事态。但使用对抗方式缓解危机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抗击之中要找到议题的反对者,即自己的同盟。二是,抗击要做到有理有据。在这种情况下,寻求话语支援,构筑话语同盟就成了一个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语用策略选项。该策略适用于直接的会话合作难以持续时,为了尽量避免正面冲突而采取的应急语用策略,因为第三方话语的介入有助于避免管理主体直接采取批评手段,从语用上说符合可以为合作原则提供补救的面子理论中的间接性策略,即采取暗含的手段威胁对方面子,以减少话语冲突。不过,可以为组织提供话语支援的第三方应具备公正性、权威性等特征,因为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话语主体才具有居中发表公允论断的资格与能力。有良好社会形象的媒体、专家、专业机构均是符合上述要求的话语支援者。公正、客观是媒介道德的体现,有良知的媒体都有公正的社会形象。另外,媒体作为专业的信息沟通平台,掌握强大的话语权,因而具有权威性。专家一般是指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或擅长某项技术的人,权威性是其典型特征。说话负责任是社会对专家的道德要求,只知追名逐利,说话不负责任的就只能是丧失公正性的“砖家”,其权威性也会受到质疑。专业机构与专家一样,一般也具有公正、权威的社会形象。在虚拟的网络舆论空间,组织的权威被消解,话语权被削弱,以官方面孔出现的言论往往会受到严厉的审视与批判,当组织在网络舆论危机中依靠自身力量辩解无力时,就需寻求媒体、专家、专业机构的话语支援,有良好社会形象的媒体、专家、专业机构的适时介入,可以戳穿谎言与谬论,消除偏见与误解,有效引导网民大众理性思考,冲淡话语冲突,缓解舆论压力。如2010年11月新浪专门针对网络上的不实信息成立辟谣小组,24小时不间断查证,一年辟谣两百多个,对澄清网络谣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又如2012年6月11日,武汉市出现了能见度低于一千米的雾霾天气,网络上随即出现了青山区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的传言,但仅数小时后,湖北省门户网站荆楚网就了辟谣信息,并借助各大网络平台广泛转发,随后又请来气象专家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澄清和科学解释,成功地平息了一场山雨欲来的谣言风暴。

(五)适度示弱策略

一般来说,组织出现了网络舆论危机,意味着可能存在行为失当的地方。政府、企业等组织不可能不犯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肯不肯认错,以及如何在舆论的质疑中纠偏。敢于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是现代组织应对舆论质疑的常识回归。由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高度紧迫性,在明知有错的情况下,组织如果依然推卸责任,企图用敷衍了事、自欺欺人的调查蒙混过关,不但无法平息公众舆论,反而会激起更大的质疑声浪。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不妨放低姿态,放平心态,顺应民意,适度示弱,“以与公众妥协的方式,淡化或延缓议题发展”“以利益的小部分退让换取最终保全”,这就是网络舆论危机语用管理的适度示弱策略。该策略符合合作原则的质准则,即没有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和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显示出管理主体真诚认错的态度和勇于改错的决心,从而缓和话语冲突,促进会话合作。道歉是适度示弱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如2012年海南三亚海鲜店宰客事件中,三亚市新闻办官方微博曾称春节期间三亚宰客零投诉,这显然与已经遭到投诉的事实不符,立即引发了舆论的嘲讽与质疑,迫于舆论压力,官方不得不就自身的不当言辞向公众致歉,但随后又失言,在调查无果的情况下就声称要依法追究“恶意攻击三亚的人”,给人以仗势压人、防人之口的印象,由此激起了新一波的舆论批评,于是官方又进一步道歉,才最终挽回了一些颜面,可见,道歉示弱在这里功不可没。三亚官方对此番网络舆论危机的处理并不十分成功,主要是因为不断的语用失误部分抵消了道歉取得的积极语用效果,所以运用示弱策略时还应注意谨言慎行,以免劳而无功。此外,使用适度示弱策略还应把握顺应、迎合的“度”,要明白示弱的要义在于促进会话合作,在尽可能和谐的环境中消除危机,而不是牺牲原则、底限的绥靖。丧失了这个“度”,许下空头承诺却无法兑现,最终会被舆论绑架,造成失信于民的后果。如在一些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中,管理主体为了平息事态,作出一些虚假承诺,但最后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敷衍了事,严重透支可贵的公信力,造成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六)模糊表达策略

网络舆论范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司法审判;良性互动

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交流传播,信息实时更新快、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且社会公众可以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网络舆论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新闻时事,行使享有的监督权及时发现不公平的现象,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消息寻求帮助。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且面对法律明确规定的问题社会公众只看结果,他们自认为不公平就一边倒,倒向人情而不考虑法律,此时舆论极易被有心人利用,暗中引领舆论风向,试图给司法审判人员施压,以网络舆论左右审判结果。

二、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作用

网络舆论顺应时代潮流,紧贴生活实事,拓宽了社会公众认知世界的渠道,并且每一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有利于监督司法审判工作,督促司法人员依法审判、公正裁判。俗话说看人要看两面,网络舆论也是如此。网络舆论的主体上到国家领导人,下至上学的孩童,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个人修养、兴趣爱好以及生平经历等都是不一样的;至于客体,网上探讨评论的很多案子都比较复杂,社会公众热切关注时事可以理解,但他们带有感情色彩的、没有专业性而仅凭生活经验作出的评价一波又一波,再加上网络舆论本身的复杂隐匿性,部分网民法律意识淡薄、参与评论情绪化,在网上越炒越热,导致大量舆论偏激或虚假但具有强烈的煽动效果,进而生成舆论风波,给司法审判带来巨大压力,无形中影响了司法审判工作。(一)积极作用。1.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司法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司法审判是司法活动的核心,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案件外,都应当公开,确保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我国是法治国家,公众法治意识觉醒,加之互联网科技的运用,使得公众能够在线观看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并可以通过各种报道了解案件最新进展,公众还在网络平台上各抒己见。由于审判过程公开透明,任何公民在发现程序错误或其他问题时可以及时反映,以使司法审判做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网络舆论成为公民监督司法审判的重要渠道。换句话说,网络舆论在司法审判的各个环节,都给社会大众创造了及时跟进的条件和平台,当司法案件审判结束后,又能及时对其结果进行言论评议,这是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正面价值,也是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针和理念所支持的。①但是,社会公众并不是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任何言论,传递负面消息,而对于煽动性较强、性质较恶劣的言论或帖子,网络平台应加以审核。2.防止权力滥用。司法审判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但司法审判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可能会对其进行滥用。而权力被滥用的行为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司法内部的监督也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做到有效监督,此时网络舆论这种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督形式才能够有效解决司法腐败问题。网络舆论将一个个案件仔细研究,使司法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行为摊开暴露在阳光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权力滥用,使权力在法律规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有助于提高司法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得出产生合法合理的裁判。3.提高司法权威。司法审判是法律规定的具体适用,而司法裁判虽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也需要义务人的自觉履行,所以司法审判须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才能树立司法权威。社会公众随处可获知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个人主观对其评价,甚至可以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监督。司法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一旦符合法律规定,并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从而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同,赞美性的评论不绝于耳,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也广,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有利于司法权威的提高。(二)消极作用。1.影响审判独立。法院独立进行司法审判活动。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意思显而易见,为保证审判工作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审判人员只需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判活动、履行审判职能,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涉。而当今社会网络舆论盛行,在案件刚发生时就不乏有些好事之徒对其结果进行预测,而这些“预言家”往往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仅凭个人生活经验和他们自认为的正义就妄下定论,甚至有当事人一方试图通过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形成舆论漩涡颠倒黑白,进而干扰审判人员,并利用强大的网络舆论向审判人员施压,使得审判人员不得不考虑怎么判决容易让社会公众接受,最终为了给社会公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出法律上的让步,杭州飙车案就是这样一个有力的证明。2.扰乱审判程序。程序公正有利于实现结果公正,如果程序违法,结果肯定不会合法,因此,想要得到一个公正、合法的判决结果,首先应保证司法审判的程序正当,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对法律的具体落实。就网络舆论监督而言,其本应是司法公正的有力臂膀,但网民相较于司法工作人员而言,不仅缺乏专业知识的淬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们在网上只看标题不看具体内容而断章取义,且不进行法律知识的研究而只谈自己的看法空口说白话,加上一些网络媒体为增加帖子的关注度和浏览量跟风炒作,极易使网络舆论误入歧途。“复旦投毒案”的审判中,网民竟宣扬事实清楚,无需按照审判程序进行,甚至认为为被告辩护是多余的,呼吁司法机关尽快判决结案。在严格遵守正当程序进行审判活动得到的判决结果与舆情不相符合时,激愤的网络舆论可能会影响审判程序的正常进行。3.破坏司法公信力。网络世界是个虚拟世界,由于各种信息的和证明均是在网上进行,导致真实性无法确定,网络监管缺位,使一部分虚假信息在网上,但网络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社会公众看到该信息后不知认真分辨反而盲目跟风进行转发和评论,导致热点问题一再发酵,虽事后经相关部门查明事实并进行澄清,但依旧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的认知,打破司法在普通公众心目中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破坏司法公信力。另外,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司法腐败现象,一经发现就被严肃处理,且各大媒体或网站都会有相关报道,此时网络舆论会疯狂吐槽,并会深挖其罪责,司法公信力不复存在。所以一旦发现蛛丝马迹,无论是否真的存在权钱交易或徇私枉法等行为,普通公众会本能地认为该审判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公正审判,进而将瑕疵无限放大。

三、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良性互动的建议

网络舆论范文篇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如何看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传媒的影响,就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议题。在此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围绕国家安全视角下的媒体技术变化与网络舆论演进,在理论、战略、政策与实践等不同维度,均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认知;而且这些认知,也处在高速变动和发展的过程中,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互联网向全球高速扩展开始,到2013年斯诺登披露棱镜系统之前为止,这一时期是自由主义、新古典自由主义在全球意识形态场域占据显著优势,欧美国家引领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在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占据显著优势。

尽管遭遇各种挫折和挑战,但在心理和认知层面,欧美发达国家的治理模式与经验被赋予普世价值,并在全球得到了高速的传播。第二阶段从斯诺登披露棱镜系统开始,到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确定之前,这是一个过渡和转折的时期。最重要的转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斯诺登披露美国棱镜系统及其运行的相关事实,使得美国不再能够以“良心霸权”的形象,继续垄断构建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道义制高点;其次,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中,2010年至2011年间在中东地区推行的基于互联网自由的颜色革命呈现显著的反噬态势,自由主义、新古典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提供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建议,尽管在内生逻辑上还是自洽的,但是在实践中的挫败逐渐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已经不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第三,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初步完成了对传统媒体平台创新和生产流程的早期冲击,相关理念、技术、应用和能力在全球,尤其是在非西方国家内高速扩散。第三阶段从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尘埃落定算起,迄今为止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其中前不久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的脸谱公司5000万用户数据可能被用于政治态度分析乃至操控选举的事件,可以看作是这个阶段的又一波高潮。这个阶段目前展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新媒体技术与网络舆论的互动关系遵循“去中心化”和“反传统权威”的内生属性继续向前发展,并从反向蔓延到作为技术和应用发端的核心区,有点类似涟漪拍岸之后的反向运动。

从客观上来说,这是新媒体技术与网络舆论走向深度互动的必然;从主观上来说,全球,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媒体和精英对此发展的速度、深度、广度和力度,均缺乏相应的准备和预判,强烈的挫折心理和具有显著集体性的选择认知构成了强烈的反弹。从基础性的事实看,目前能够确认的是,名为“剑桥分析”(CambridgeAnalytica)的数据公司,涉嫌通过设置在社交媒体脸谱(Facebook)上的第三方应用,自2013年起系统收集了超过5千万的个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用于实现精准的政治广告推送,进而试图达到影响受众投票行为的目的。影响投票行为的研究在欧美学界高度成熟,虽然舆论铺天盖地,但从学理上要论证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广告投送和投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基于有效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但很显然的是,控制传统主流媒体的群体,表现出了典型的后真相时代的行为特征与模式,采信了论证最为困难,但将解释最令人满意的假说,来作为基于事实的真相,进行广泛报道。撇开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带来的干扰因素,这一阶段全球范围内,各方确实都在关注巨型社交媒体平台及其带来的影响,不仅包括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包括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显然在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的案例中,全球最为发达和强大的西方民主国家,似乎也认为自己的国内政治安全无法有效豁免来自外部的带有敌意的国家行为体的网络舆论操控行为。社交媒体的影响,凸显在其汇聚的海量数据,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实质性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战略潜力。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第四季度,脸谱公司每月活跃用户数约为22亿,每日活跃用户数约为13亿,上传照片总数超过2500亿张,整个脸谱网数据总量约为300PB,每日新增数据量为4PB,相当于每天增加16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据量。这些数据中包含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情感表达以及比较真实、准确的政治态度,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从技术发展的视角看,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进行政治态度和立场分析的技术已经高度成熟,用分析结果影响甚至操控政治过程的实践也已经普遍展开,并有显著的进展。2010年至2011年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倡导并大力推动的互联网自由战略,对这种扩散进程形成了非常有效的推进;相关分析挖掘技术的扩散,以及成熟的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正在证明其超乎想象的潜在影响力。

从规制的角度来看,这种融合与变迁的发展态势,对各国建设和完善相应的治理能力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至少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要点:其一,对具有战略性的本国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管控,避免超级平台对数据的富集和相关挖掘处于某种事实上的失控状态。其二,对数据挖掘的技术、能力以及商业模式进行有效的规制,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避免相关能力被滥用,转化成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其三,在共识基础上催生新的、有效的国际规制,形成一个良性的国际环境,避免与新媒体以及网络舆论相关的国家安全议题领域陷入丛林状态。整体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拓展,正遵循技术和市场的内生规律,持续高速地向前发展,各种指向国家安全的新型威胁,与其说来自技术,不如说来自于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相对滞后。可以预见的是,哪些国家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领先,那就意味着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宏观背景下,在国际体系结构变迁的微妙时刻,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

作者:沈逸 单位: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

网络舆论范文篇4

一、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舆论传播渠道日益多样,社会舆论传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态势。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网络舆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直接开辟舆论引导的新领域、主战场。

(一)社会舆论的重要来源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之间少有联系,单个事件的影响范围有限;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是即时、网状、海量、互动的,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传播十分迅速。手机、网络等技术平台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网上出现,便能迅速地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影响社会稳定,这就使得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而且,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许多社会舆论都是由网上发酵演变而成的。

(二)社会情绪的释放出口

当前,社会转型使利益群体逐渐显性化,冲突和矛盾不断凸显。社会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增多,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相关,更与利益关系严重失衡、有效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机制严重缺位相关。相关部门如果对社会矛盾处置不当或对由此引发的社会情绪的释放引导迟滞,就容易使一些网民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引发群体性事件。现实情况一再说明,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有一个让人们情绪得以宣泄的出口,社会利益诉求和表达需要“出气口”,需要“减压阀”,互联网的自由开放,为社会情绪的释放找到了一个出口。

(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平台,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网民的头脑,谁就容易掌握话语主导权并引导网民的价值取向。各种思想观点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阵地”,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影响。多种观点的交锋和激荡,使相同或相近立场的受众形成各自的“圈子”,使思想状态进一步呈现出“裂变”态势。网络舆论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为确保主流文化、主流媒体、主流意见在舆论引导中占据权威地位的必要性在增加、难度在加大。

(四)民意民智的汇聚渠道

网络的巨大影响早已透过社会,渗透到政治层面。从地方官员到中央最高领导,中国官员越来越重视互联网与新媒体,并将其作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2008年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彰显出了我国最高领导层在信息时代对待民意的态度以及执政风格的更加开放和自信。总书记此举为中国各级官员做出了表率。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利用互联网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和执政的风格开放以及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速。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主体有待明确

从我国现阶段网络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管理部门多达十余家,有信息产业部门、新闻部门、文化部门、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由于管理部门众多,彼此之间职责交叉、权限不清、分工不明,因而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缺乏合力的现象,好像是齐抓共管,实际上很难形成合力,不利于提高效率。正是因为管理部门众多,造成没有真正的管理和引导主体,没有统一的协调和行动,无法适应网络舆论迅速形成和传播的特点,也就很难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

(二)网络舆论引导管理理念有待转变

部分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和企业不重视网络舆情,在一些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往往采取信息隐瞒的做法,这就反映了其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和对舆论引导工作的忽视。同时,对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也缺乏足够的把握,因而在管理中往往重“管住”,轻“预防’。强调“管住”的多,对如何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研究的少。重视已出现问题的解决,轻视预见性、前瞻性的预防。常常是疲于应对,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出了问题才想办法,更多的满足于不出问题。对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问题缺乏预见性,没有建立起网上舆情研判机制。而且,由于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影响大、控制难,一些部门还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工作中存在应付、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思想。

(三)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队伍建设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保障。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不但需要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业务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目前网络舆论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会经常低估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和传播主体的理解承受能力,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缺乏责任意识,对已经形成社会热点、焦点的问题和事件,应该解释的不去解释;对于经调查属实的消息,不能及时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处理结果,消除不良影响;对经调查存在不实之处的消息,也不能及时地向全社会通报事实真相,还事实本来面目,因而导致网络舆论“暴政”频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

(四)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现阶段,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往往不适应网络舆论传播方式的客观需要。一是还采用对传统媒体的老办法,下发文件进行规范、按属地进行管理、按部门进行分工等。但是,网络舆论的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体,它的主体自由而分散、传播渠道多元而共生、内容散乱而复杂,网络舆论的这些特征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演进,造成了网络舆论的新闻源头不可控、网络舆论快速转化不可控、网络舆论分散性与多元化不可控、网络舆论极易出现被放大而难控的局面。二是现行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模式仍以静态舆论事后处置管理方式为主,不适应网络舆论传播动态方式的客观需要。

(五)网络舆论引导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相对于互联网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使有些网络公关公司、反华势力、分裂组织及个人的非法行为扰乱了网络舆论秩序,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对于网民,缺少网络主体资格的管理法规使别有用心之人、反华势力、分裂组织在网络上有可乘之机;对于网站,缺少网站监管责任和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站对侵权行为、侵犯国家利益行为的治理不到位;网络舆论监管也缺少具体界定公民隐私范围、国家利益范围的法规,造成对滥用自由表达权,随意威胁、中伤、诽谤、侮辱他人的行为及触犯国家利益的行为查处不力的后果。

三、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柔性管理原则

美国传播学者提出的“弱效果理论”认为:“宣传可以强化公众原来的偏好,但是并没有、而且可能也不能够,改变它们。“鉴于此,应该进一步改进硬性管理方法的同时更多地通过柔性手段来管理媒体,研究运用新闻语言,遵循媒体规律,潜移默化地影响媒体,以实现宣传目标。特别是由党和政府主管的主流媒体,更要尊重传媒规律,改革话语符号系统,调整言说方式,提高新闻业务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分析性新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承担起主流媒体本应肩负的引导舆论、教育民众、服务人民的重任。

(二)第一时间原则

正面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党和政府主管的网络媒体要利用网络传播快捷的特点,及时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做到关键时候不“失语”。同时,针对网民最关心、质疑最多的问题,或请专家学者解答;或请相关部门直接与网民对话交流。总之,网络媒体应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消除可能产生负面舆论热点的信息盲点。

(三)主流引导原则

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比如有些网民经常会盲目附和多数人的观点,而不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即便有少数网民表达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受到其他网民的群起反对,强势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意见,最终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发展走向极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培养网络发言人、网络评论员、网络论坛版主、名博客博主等“舆论领袖”,强化其正向引导力。尤其是当受众面对大量的无法分辨真伪的网络信息和一些偏颇的极端言论时,就更加需要“舆论领袖”来分析解惑,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孤立不良言论,从而避免网民盲目跟从他人意见,使多数网民在“舆论领袖”的正确引导下,达到网络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

网络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极易导致信息失控,使大量虚假性、非理性信息充斥网络,不仅会误导网络舆论导向,而且会给对社会及其文化的正常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对网络舆论的把关至关重要。基于网络媒体的新特点,舆论把关应当讲究方式方法。要从过去的“严把关”到现在的“巧指路”,从过去决定人们“看什么”到现在教人们“怎么看”;从过去以“堵截”为主,即把守好进入网络媒体的“入口”,对错误的舆论采取堵塞和封杀的方式,到现在的以“疏导”为主,即立足于平等对话和协商,与网民进行互动的心灵交流,在充分尊重人们言论自由、允许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发表的同时进行积极的疏导,实现疏堵结合。

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把握网络舆情规律,建立网上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能够预测和把握的。因此,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摒弃“重管住、轻预防”的做法。凡是网上出现舆论敏感问题,首先是有相关事件发生,然后是媒体介入,再次才是网络的放大和二次传播。因此,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网络舆情汇集报送分析工作,对网络舆情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大胆研判,及时发现一些敏感性、倾向性的问题,为领导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果断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及时杜绝和防范一些网络炒作事件,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二)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的能力

把传统媒体网站、政府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网站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由于主要新闻媒体在社会和公众中有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当人们在网上要获得新闻信息时,总是把传统媒体网站、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和重要的门户网站作为主要甚至是首要的选择。因此,主流媒体既是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排头兵。因此,要建设一批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媒体网站,以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在网络舆论中做好引导工作。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为其提供新闻上的优先权,促进有影响的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以增强信息互通,形成舆论联动,确保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

(三)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政府网络舆论的应对能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我国各级政府顺应网络发展,应对网络挑战的必然产物。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尽管一般认为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在网络上的延伸,但网络发言人应具备的素质则不局限在技术意义延伸上。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信息的海量性、网络镜像的放大特点等都对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讲官话套话、避免成为信息的“二传手”,掌握政府部门的相关业务,熟悉网络的运作规律,能够准确地把信息出去并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四)构建技术管控体系,强化网络引导的技术保障

技术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各类网络研判分析软件,可以将无序复杂的网络信息变为有序鲜明的网络舆情。建设一个网络舆论前期的采集分析系统,就是要在网络舆论还没有形成或即将形成前,通过对重点网站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网民的基本动态;要完善网上信息实时监测和跟踪系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积极构建网络信息路由、路径控制系统,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源控制、追溯和查究机制。要结合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网络舆论分析反馈,从中找出有害信息分布的规律、栏目、网站、重点时段和重点地址段,根据有害信息的蔓延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封堵,做到危机舆论以预警、监控为主,并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动出击。

(五)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效

根据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突发事件往往是网络舆论形成的源头。因此,必须重视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一旦突发事件发生,首先,要利用重点网站在第一时间有效信息,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其次,要发挥网络优势,不断跟进,不间断进行报道,保持权威信息地位。政府网络舆论发言人必须及时到位,掌握事件的全面情况,及时准确地信息,以在突发事件新闻中占有先机,为舆论发展确定方向,提高舆论引导的效力;第三,要建立与网民自由交流互动的平台,借此为网民解疑答惑,接受网民咨询,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公务员之家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论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公务员之家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论范文篇7

党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广大领导干部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存在问题。近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不断提高。但也应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对网络舆论引导不重视。一些领导干部不愿上网,对“网人、网事、网论”抱有鸵鸟心态,认为眼不见为净,与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高涨热情形成强烈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上的一些小问题最终演变成网络上的大事件,然后又从网上虚拟社会蔓延到现实社会,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网络舆论引导措施上不得力。一些领导干部虽然对网络舆情比较重视,但在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上仍然墨守成规,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传播的特点,不会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网络舆论引导中处于被动地位。

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关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多措并举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新形势下。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从而不断增强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自觉性。一是做好网上接访,着力提高网上科学执政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注网络舆情,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网上联络平台,通过与网友座谈、邀请网友“灌水”拍砖”等方式,与网友开展互动交流,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二是认真学习网络媒体知识。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其发展方兴未艾,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广大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发展,认真学习网络媒体知识,熟练运用网络媒体,确保网络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三是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面对网络媒体强势发展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应善于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力量,明确工作责任,不断壮大网络主流舆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比如,可以建立网络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网络动态,把握网络舆情,并把科学分析网络舆情与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机制,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及时公开信息,牢牢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舆论导向正确。党和人民之祸。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传播器”和“放大器”这既为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网络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

网络媒体对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舆论格局的影响日益深入。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和群众表达诉求的新平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予以回应。人人持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自媒体时代,广大群众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表达诉求。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积极通过网络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特别是对涉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件及其舆论及时作出回应,切实为广大群众答疑、释惑、解忧,从而有效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网络舆情鱼龙混杂,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加以引导。网络上的信息十分丰富,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实消息、不健康内容、不负责任的言论等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利用网络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就需要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主动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和监管,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网络舆论范文篇8

1.1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与传统媒体交互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场。食品安全事件在网络上形成热点后,各大网站会在一段时间内极度关注事件的进展,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新出现的情况,网民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和传播手段,能够自发查找事件真相、跟踪事态发展、深究事件缘由,激发公众对事件的联想,不断形成新热点、新话题。当前,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传播一般遵循以下规律,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在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络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2]。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项传播模式,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即时、互动、大量信息量的特点,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快捷的平台。而新老媒体的互动,使双方各自的优势得以更充分地发挥,为舆论监督带来更强的影响力[3]。

1.2因食品领域专业知识普及不足,谣言、流言等异化信息乘机快速流传,并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强化、放大,导致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产生负面效应。食品安全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致使普通公众难以理解和把握。在网络社会中,网民个人素质不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把关人缺失,在海量的信息面前,网民个人局限性的经历甚至臆想与尚未经证实的食品安全事件联系起来,产生了大量非理性和情绪化的言论。这些言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容易得到响应。网民之间情绪互相感染,舆论中控诉和宣泄成分迅速膨胀。即便政府公布调查结论以后,不信任和怀疑的情绪依然存在,导致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较大的负面影响。

1.3“意见领袖”的作用更加突出。“意见领袖”通过及时和富有鼓动性的言论,对网络舆论监督产生影响。“意见领袖”影响舆论监督的主题和倾向,不但表现为设定他人的议程(即讨论什么话题),而且表现为设定他人讨论的框架(即如何讨论这个话题)。由于网络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意见领袖”获得了更为便捷、自主的传播媒介,使他们得以快速地在网上发言,抢占舆论的先机,影响力日益增强[4]。由于“意见领袖”背景复杂,往往在不了解实际情况下就爆料或发表倾向性言论,导致一些错误信息广泛传播,对公众形成误导。

1.4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多米诺效应”,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矛头直指政府监管缺失。个别事件行业化、全国化演化特征明显。食品安全事件一旦曝光,牵涉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甚至波及到整个行业,迅速形成全国性的舆论高潮,最终舆论矛头往往直指政府监管缺失。

2“管”、“导”并重,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尽管网络舆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公开透明的监督作用,但存在的诸多不足不能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政府有必要针对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对策,提高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和合理性。

2.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增加了传播的渠道,更大意义是社会连结关系的深刻改变,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舆情生态环境的改变—它会引发一系列沟通关系、利益关系,以及彼此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改变,所以面对新的媒介发展态势,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智慧含量的应对,其中也包括制度的“顶层设计”的深刻改造。因此,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正确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关键环节[5]。要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测制度,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的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论处置预案制度,针对可能引起网民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

2.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尊重公众知情权

政府部门主动、及时权威食品安全信息,能够减少公众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网络上流言的蔓延。建议各地定期食品安全预警、重大案件反馈等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各类信息,将政府食品监管工作的推进情况、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情况、食品安全预警通告、各政府部门所进行的食品抽验结果等及时对社会进行通报,尤其要利用网络媒体强化实时信息交流,通过这些措施,第一时间向媒体、公众传递政府权威的声音,增强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网民能够及时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科学信息,自然会对随之而来的事情进展有一定的承受力,对食品安全虚假信息也会有一定的免疫力,能够遏制谣言的传播,促使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工作走上正确轨道。

3注重人文关怀,与公众情感共振

面对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只要政府出以公心,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及时出面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并表达重视和付诸实际行动,民众期望被理解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一般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都会逐步平息。而某些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负责人在网络舆论监督时,高高在上,冷漠专横,就把自己放在与民众对立的立场上,造成一些本来可以控制的食品安全网络舆论不断升级到难以收拾的被动局面。我们简单用摆事实讲道理引导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时候,如果没有在情感共振、关系认同上下大功夫,老百姓会用博弈的心态看待,锱铢必较,造成很高的沟通成本。

4通过媒介设置议程,利用好“意见领袖”

网络舆论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议程设置;实名制;媒介素养。

一、网络舆论暴力的内涵。

网络舆论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已成为近几年人们讨论的热点。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者是舆论的主要承担人,他们通过发起议题,提出议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形成“议程设置”模式。网络受众通过讨论、回复的方式,同信息发起者保持相吻合的态度和共识。一旦达到一定的大众认同程度,便会形成以文字形式表达为主,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舆论。

在网络上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虽然体现了网上舆论的民主特点,但由于者的知识构成以及心理问题等因素,一些网上发言往往缺乏理性甚至过于情绪化。而这些失去理智的言论一旦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强化,就会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形成极大的舆论压力,最终发展为网络舆论暴力。笔者试图给网络舆论暴力下一个定义:在网络传播中,部分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某一事件、现象的看法、态度的过程中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而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这些意见多以道德为准绳,通过激烈的言辞在网络空间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并把这种道德审判转向现实生活,公布事主个人隐私信息等,往往给事主本人或亲属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当事人以及部分参与者受到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伤害。

二、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原因。

1.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网民身份的匿名性。匿名性,使互联网用户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少感觉到限制,并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是网络媒体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显著特征。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互联网的去抑制性效应”。这种“去抑制性效应”在网络中表现为:网民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暴力事件心有愤懑、不满,但是由于害怕自己遭到压制、报复,所以很少在公众面前表露;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网民觉得很安全,网民没有了顾虑,可以坦然大胆地表露自己的观点、意见。网民一开始可能只有某种偏向,通过交流使得这种倾向性得到加强、扩大,形成“群体极化”,最终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行为。他们甚至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并以此减压。

2.议程设置的随意性与网络把关人的失职。网络就像一个自由市场,谁都可以在里面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议程设置”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说网络议程是由网站设置的,还不如说是由网民来设置的。虽然网络舆论暴力是网络公众的集体行为,但最初的形态基本都是单个网民的“议程设置”,而充当“网络把关人”的各大门户网站,不仅没有尽到“把关人”的职责,相反,为了宣传站点、增加点击率,在设置议程时,往往越隐私、越敏感的议题反而越被他们置于醒目的位置。这些议题因为关注度增加而逐渐转变成公众议题,进而演变为“网络暴力”。

3.部分网民对传统主流媒体缺乏基本的信任。

相对而言,传统媒体比网络更有权威性,其报道也更加客观、真实。但由于某些原因,一些人对传统媒体缺乏基本的信任,传统媒体介入的网络事件,网民就会对该网络事件进行怀疑,这对传统媒体的正向引导往往产生负面影响,加之从众的心理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人云亦云,跟风追击,最终形成庞大的舆论暴力合力,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网络舆论暴力的危害性。

1.网络舆论暴力对当事人的危害。网络舆论暴力的直接受害者是被置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事件当事人。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被网友公开后,他们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重压,还要遭受现实中的人身以及财产的威胁。例如“铜须事件”中,一位丈夫在网上了一个愤怒的帖子,声称他的妻子在一次《魔兽世界》的玩家聚会后,与一位网名叫做铜须的男子发生了一夜情。此后网友们采用跟帖、在游戏中集会、谩骂等方式声讨24岁的在校生铜须。网络上的讨伐甚至延续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有网友还调查出了铜须的姓名、手机号、照片等资料,在网上发出“江湖追杀令”,跟帖者甚众,群情激昂。不少网友还不停打电话给铜须就读学校的校长,痛斥学校教育失职,强烈要求将其开除。

2.网络舆论暴力对网络媒体的间接影响。错误的网络舆论一旦被揭示公布,网络媒体的权威性便会遭到质疑。公信力的丧失对建立网上主流媒体的进程极为不利。公众对网络媒体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作为一个民主的领域,网络舆论暴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究竟是在表达民主,还是在滥用民主。如果网络舆论暴力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严重威胁到“第四媒体”的发展。

3.网络舆论暴力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错误舆论引发的负面效应易造成恐慌,不但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危害,而且还会使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掌控、引导舆情,妨碍相关工作正常开展。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屡有发生,必须对其进行适度监管。而如何在网络言论自由与个人权利保护之间形成制衡机制,寻求民众诉求与监管政策之间的和谐,既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又需要每位公民的理性参与。

四、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措施。

1.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管理方式,可以成为保护、引导互联网用户的重要手段和制度。网络实名是继IP、域名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访问方式。它摆脱了IP、域名的复杂格式,无需记忆过长的网址,只需在互联网上键入实名就可以进行连接与查询,是更人性化、更便捷的网络查询方式。网络实名制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件、真实照片、联系方式等真实信息进行验证。网络实名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网民身份予以确认,使网络监管部门对网络违法行为有据可查。网络实名制一经实施,网民就要对自己的所有网上行为进行负责,甚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建立健全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也是规范网络道德行为的基本保障。要使网络舆论步入正规化发展,就必须明确规定网民所享有的权利和要承担的义务。自2000年起,我国出台了多部互联网管理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的实施为清理网络道德不良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公众可以依法运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活动。

3.提高政府处理网络事件的能力。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来自民间(草根阶层)的关注。虽然网民是分散的,但是汇聚起来的群体意识能量却不容忽视,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和舆论部门的正面引导和疏导。有些政府部门对媒体具有排斥和怕媒体怕网络怕炒作的畏惧心理,反映出政府部门还没有做好妥善应对网络事件的准备。应对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公关应成为今后各级政府部门的必修课程。

网络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舆论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理论基础;传播路径;完善对策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概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总体数量达到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比19.8%[1]。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而在这个全新的网络社会当中,无论个人还是群体都被互联网深深影响着,相比于其他群体,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更习惯于在互联网上获取、传递和交流信息,所以互联网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更是广泛和全面的。“网络舆论”是“舆论”的衍生概念,目前学界不同学者对网络舆论均有着不同的概念定义,余晨光认为网络舆论是人们以互联网作为平台对某一热点事件发表的意见集合[2];王天意认为网络舆论以互联网媒介为载体,通过网络论坛为主阵地的网络空间,公开表达的信息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深远的影响力[3]。网络舆论就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围绕着特定网络事件表达或者持有一种大致相同的意见与观点。高校网络舆论的研究有多个研究方向,文章将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主体,把高校网络舆论定义为高校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突发性事件尤其是能够引发情绪波动的事件时,通过各种媒体发声进行热烈讨论,从而形成的舆论。近几年来,网络事件产生的舆论层出不穷,各个不同的网络媒介通过互联网所表述的信息也千差万别,即使当初信息时言之凿凿,之后也存在新闻反转的可能,所以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更要做好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提升媒介素养。

二、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基础

任何实践都需要理论进行指导,我国对于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研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徐光春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等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事业的行动指南[4]。这一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指南。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坚持党性原则

雷跃捷认为,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利、最持久的坚守,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基本的认识[5]。唯有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搞好新闻舆论的引导工作。高校作为党向社会输送青年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胡栓等认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主要核心,是党对新闻舆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直接体现[6]。高校网络舆论是基于高校网络空间体系,现实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和媒体平台运营的共同作用[7]。所以形成高校意识形态需要建立一个成熟的舆情把关体制,能够精准识别高校外部重大舆情,并能够鉴别舆情信息的真实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地引导舆论。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史秋衡等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切实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建设[8]。坚持把高校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媒体遍地开花的新媒体时代,在坚持把校园主流发声媒体抓在党的手里的同时,更要坚持大学生群体关注点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三、高校网络舆论现状和传播路径

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路径可以分为产生、扩散、爆发、衰退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通过案例对各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9]。

(一)产生

在高校网络舆论的产生阶段,必然存在能够产生共鸣的话题,这也是高校网络舆论能够产生的根本出发点。能够共鸣的话题也基本有着大体一致的特点,即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会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议题,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当遇到引起共鸣的话题时,便会产生极大的言论讨论需求,就会通过微博、微信或者校园贴吧等社交媒体进行大规模的讨论,并会产生各类不同的观点,这时高校网络舆论也就产生了。

(二)扩散

高校网络舆论的主要传播者为高校校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有着几乎相似的生活模式,对于外界信息有着较为相同的认知,在社会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可能只是少部分人开始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随着共鸣人数不断增加,话题会逐渐被炒作扩散。例如,《浙大博士送外卖》引发热议,新闻的主人公读博8年未能毕业,按规定将于6月办理结业并离校,这让博士生延期毕业的话题再次引发了大学生群体的热烈讨论。

(三)爆发

舆论的巅峰是指一项舆论事件达到高潮的阶段。一部分原因是原有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讨论的议题从单一变为多元,如华东理工大学的“耳机事件”,该事件在最开始只是两名当事人之间的摩擦,后来通过社交媒体的隔空对话导致事件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讨论,不同的观点频出,校方介入后,对整个事件过程进行了调查,发现确实存在女生偷耳机的事实,随后学校根据男生的意愿,只给予女生校内处分的惩罚结果。但在事件发生期间,大量网民通过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的话题讨论,使得这一舆论事件脱离了其本身意涵,上升到了男女性别的讨论上,导致舆论全面爆发。这时候的高校网络舆论不仅仅停留在社交媒体平台,而会出现在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各种大型媒体之间,大量信息出现在网络上,夹杂着多种负面情绪,虚假新闻也越来越多,学校被置于了社会舆论的讨论焦点,对学校声誉和名誉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四)衰退

互联网信息的更新速度极快,人们的兴趣点也会随之更快地更新,高校网络舆论的衰退也与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大学生们关注的舆论问题得到满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因为利益的满足和信息的快速迭代,人们也就缺乏了传播的动力,关注度也迅速降低,这也代表着舆论的衰退。

四、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对网络舆论引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虽然高校的管理者们对校内网络舆论失控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有着清楚的认识,但是依然将网络舆论作为校园意识形态建设的次要部分。有些高校的管理层仍然认为舆论的产生与引导工作应该归属于相应的宣传部门,而没有将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上升到学校的总体布局,忽视了校园内舆论问题发酵的根本原因。而高校网络舆论事件的核心问题往往是与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处理问题时出现偏颇,将会严重损害高校的总体形象。

(二)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缺乏有效的信息监测和机制

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都是由小事发酵为大事,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监测现状来看,高校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是在舆论发生之后进行相应的舆论引导,缺乏舆论预警意识。高校师生的舆论意识也存在明显不强,且在舆论发生之后,在引导舆论后续走向上,很少有学校有规范化、流程化的处理模式,不论是在实操标准上还是实际执行上,都存在一定的争议。

(三)高校大学生群体自身媒介素养不足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对情绪的掌控和对大局的整体把握能力还不够强。这导致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观念产生偏移式固化,从而严重干扰了高校对严肃社会公共议题的把控,也不利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媒介素养不足,难以抵御外界的信息,在谣言泛滥的现代社会,校园媒体单纯地呈现事实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而是要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去适应当下真假难辨的信息环境。

五、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党性原则,增强高校对舆论引导重要性的认识

1.高校领导主动适应网络舆论新常态高校领导要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不管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应主动去适应高校网络舆论的新常态发展,并做出相应的改变,进一步转变自身的理念和创新方式,把高校网络舆论的宣传工作提升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层面,围绕学校的特色,全局看待舆论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谨慎进行舆论引导。2.建立新闻评阅员审核制度高校要建立完善舆情评议和审核机制。高校舆论管理是一个扁平化管理的过程,而现有的高校媒体信息机制,多为本校学生简单对校内信息进行排版制作,老师进行审核,然后进行,缺乏对突发事件的把关和引导。建设新闻评阅员制度能够有效对社会突发事件进行把关,科学判断突发事件是否可能形成舆情。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科学的高校信息监测和舆论引导机制

1.加强新技术对谣言的识别谣言使受众对真相产生扭曲或虚假的认识,而新闻传播学的目的是还原真实的世界。而当下,新闻反转层出不穷,如何保证舆论的真实性,首先就是要鉴别舆论信息的真伪。高校主流媒体应重视舆论预警工作,识别出现的舆论信息是否真实,在虚假信息没有大规模传播扩散时及时澄清。而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呈现指数性增长,这就给如何辨识舆论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网络上的突发舆情,高校可以建设新闻舆论大数据分析资源库,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媒体平台的碎片化信息进行预测分析,利用大数据科学地研判、预测舆情事件,这可以有效地提升信息辨识的效率,掌握舆情的主动性和话语权,从而消除了高校谣言滋生的空间。2.及时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校外重大网络舆论进入校园的同时,高校要及时甄别信息是否存在失真的情况。高校媒介平台作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流阵地,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不实的信息要及时澄清和修正,要以自身公信力背书,更能吸引学生的新闻信息作品,灵活引导网络舆论走向,构建良好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

1.建立高校网络舆论宣传阵地高校主流媒体要实现目标精准的媒体传播。充分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所具有的自由、个性以及好奇心强等特点,掌握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延伸党的舆论宣传阵地。高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有同理心,要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考虑舆论事件背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正确引导学生思考舆论事件。2.建设完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高校主流媒体要发挥自身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和受众反馈及时的优势,以大学生群体为传播核心,以传播主流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当下,高校学生更喜欢参与更有趣味性的高校校园活动,高校媒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校园活动内容来进行信息采集,采取不同媒体平台的制作方式,制作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媒介产品,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在信息传递、价值引领、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路径,发现了高校对舆论引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缺乏有效的信息监测和机制,高校大学生群体自身媒介素养不足等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指导给出了三点对策,旨在为高校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2-25.

[2]余晨光.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研究:以西安高校为例[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3]徐光春.怎样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43.

[4]雷跃捷.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J].新闻春秋,2021(4):33-34.

[5]胡栓,童兵.牢记新闻初心使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兼论新中国70年新闻舆论工作基本经验[J].新闻爱好者,2019(12):8-12.

[6]郭倩蓉.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

[7]史秋衡,孙昕妍.以人民为中心: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13-15.

[8]王天意.网络舆论的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