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的和谐发展

时间:2022-08-14 06:12:22

电力营销的和谐发展

一、前言

在过去的10多年中,我国每年都新增1000万kW以上的新发电机组,并投入巨资新建和改造电网,而现有的电力设备仍然处于不能满足电力供应的需要和利用率较低的境地。这种局面,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增长带动用电负荷的增长,负荷的增长带动用电峰谷差逐年增大造成的。仅荆州洪湖供电公司三年负荷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最大负荷为9.5万kW,最大峰谷差为4.5万kW;2006年最大负荷为10.8万kW,最大峰谷差为4.8万kW;2007年最大负荷为11.8万kW,最大峰谷差为5.5万kW;2007年与2005年相比,最大负荷增长了1.3万kW,而最大峰谷差也增长了1万kW。电力需求侧管理就是为改变负荷形态,合理有效解决用电矛盾而有意介人用电市场的活动,属于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是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真正从供求双方的角度出发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解决电力市场供需矛盾,出现电力市场各方多赢的局面。

二、电力市场发展中的电力营销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需形势,可将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确定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政策法规为准则,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重点,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充满活力的营销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多赢”目标。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须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电力营销的开展则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供电企业应重点加强电网改造和建设,完善输配电网络,提高电能质量,不断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新型的电力营销理念,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

(一)行政管理措施政府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导者,在电力供应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时,在电力市场没有真正形成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有序地腾出负荷空间以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是必要的。当电力供需形势出现大的波动时,管理措施对平衡电力供需矛盾的作用更为突出。我国很多电力供需紧张的地方通过实施有序的用电行政管理措施,如调整部分企业的周休日、调整工业企业设备检修时间、安排规模较小而能耗较高的企业停产、安排企业转移用电负荷避峰以及安排非连续性生产企业轮休、组织调整作业程序等,较好地稳定了当地社会正常的用电秩序。

(二)经济措施为解决电力负荷不均衡问题,电力部门逐步实现“削峰填谷”措施。将每日分为几个不同的电力负荷时段:高峰时•50•段、平峰时段与低谷时段等,电价在维持平峰时段电价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高峰时段电价上浮,低谷时段电价下浮,用经济手段将高峰时段的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均衡电网负荷。这是实施电力负荷管理的主要激励手段,是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调控目标和客户利益的有机结合,改变了过去单一依靠拉闸限电等行政手段调整电力负荷的做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电价的经济杠杆作用,鼓励用户削峰填谷,合理用电,尽量避让用电高峰,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用电负荷的峰谷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尽可能地发挥了机组的效益,提高了用电客户、电力企业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三)客户自我管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的不断深入,客户自我利益的需要,广大用电客户自我用电管理意识越来越强。客户自觉利用电价等相关政策错峰用电已成为企业、公民理财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截至2006年底,洪湖供电公司居民峰谷电表报装用户达7万多户,社会反响较好,夏季空调使用高峰期峰谷电表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工业企业峰谷电表报装用户上百户,对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削峰填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改善用电技术改善用电技术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必要手段,是针对具体对象、生产工艺或生活用电特点采用技术成熟的先进节电设备来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从而节约电量、削减高峰负荷。技术措施又可以分为提高能效与负荷管理两类。其中,绿色照明、高效电动机、变频调速、无功补偿、节能家电等属于能效技术;负荷管理系统、蓄能空调等属于负荷管理技术。后者是利用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负荷特性,积极推广高效的电蓄冷(热)节能技术,利用蓄热锅炉或蓄冷空调等设备,在用电低谷时段蓄热或蓄冷,能起到平衡用电负荷的作用。

四、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协调发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的是降低高峰负荷增长,减小峰谷差,提高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供用电的效率,而不是简单地降低用电客户的用电量。从这个角度看,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对供电企业而言,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削减高峰时段电网调峰的压力,增强调节峰谷能力,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和电网的输送能力,改善电网负荷特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及服务水平。对用电客户而言,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节约用电,减少成本,并可为社会节约能源作出贡献。供电企业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一)构建面向客户的完整营销服务体系。真正把客户放在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的中心,变被动为主动,变“门诊”为“出诊”,运用电力行业的技术优势,从源头抓起,帮助客户规划好用电方案,推广新技术和智能、节能型用电设备。抓过程管理,及时帮助用户解决用电过程中用电不合理和成本高等实际问题,引导用电企业合理进行负荷分配和负荷控制,合理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的管理水平。

(二)积极发挥电价的杠杆作用。目前我国的电价为:农村居民生活用电执行的是同网同价电价,其他用电执行的是物价部门批准的综合电价。这些电价仍是由政府定价,用电客户和电力企业被动执行。基本沿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太适应市场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应该积极探询并设计出能对市场作出灵活反应的、激励的电价措施,争取政府支持并认可,以便客户更多理性选择的机会。通过运用价格杠杆作用,调节供需矛盾和负荷平衡,提高电力企业设备的使用效率、电能质量和用电客户的满意率。

(三)做好营销宣传。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引导客户建立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的意识,教会客户平衡用电节约成本的方法。要和用电客户站在同一面而不是对立面,努力引导客户优化能源消费方式,选择合理消费,增加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终端市场的占有率。

(四)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质量。首先是供电企业必须建立服务型的营销体制,要通过95598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和各营业网点把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生产运行、营销管理等部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配合衔接,简化服务流程,做好“一口对外”。无须用户在供电企业的各部门奔波,让客户真正享受“宾至如归”的真诚服务,从而使用电客户消除对供电企业的隔阂,接受供电企业的用电咨询和建议。其次应建立差异化或个性化服务机制,要对客户进行细分,找出那些对平衡供电影响较大的用电客户,重点分析,重点采取措施,以“双赢”为目的,实施特色服务。

五、结论

(一)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需形势下,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可通过行政管理、经济杠杆、改善用电技术等措施来实现。现阶段电力需求侧管理应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技术手段为主转变。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可为社会、供电方和用电方带来多赢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