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5-09 10:32:01

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健康发展。而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缓解现阶段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的矛盾提供了契机,将对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物联网技术在卫生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

1.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作为一个系统网络,与其他网络一样,也有其内部特有的架构。物联网的系统架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等获取环境中的各种动态和静态信息;网络层主要是通过电信网络、无线互联网,将感知层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中,便于信息的互联互通;应用层主要处理一些较为底层的技术处理工作,对感知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获取人们感兴趣的数据,实现智能化的实际应用[1]。想要有效利用物联网技术,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撑,目前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网络技术、M2M技术。1.1.1射频识别技术(RFID)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意思是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RFID利用射频信号实现非接触的信息传递,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目标的识别。由于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因此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应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RFID技术有众多优势,如读取信息方便快捷、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和动态实时通信等。1.1.2传感网络技术传感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其部署在监控区域内,各传感器节点互相连接,组成无线传感网络。传感网络主要负责获取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光、声、电、热等,并将感知到的这些信息按照预先协议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出去。1.1.3M2M技术M2M是Machine-to-Machine/Man的简称,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其着重强调的是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进行通讯的一种协议,使机器终端不再互相孤立,而是互相连接、通信。1.2卫生信息化的现状。近年来,各医院结合国家政策指导文件,在卫生部牵头下,开始重视医院临床信息化建设(CIS),更加重视资源和知识管理方面的应用。但就目前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医院信息化程度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统一的医疗信息化标准和规范;各医院自成体系,各系统之间互相独立,数据无法共享。为了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区域医疗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就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来看,正经历着从医疗管理信息化(HIS)、医院临床信息化(CIS)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GMIS)的高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物联网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的核心概念就是将物-物连接、人-物连接,将一切连接。物联网技术在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满足了国家对于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物联网技术在卫生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有其自身巨大的技术优势:能实现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纠纷,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能帮助医院内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将医院原有的内部孤立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智能的医疗信息管理、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医院;能够整合医疗信息,实现区域医疗数据共享,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分工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医院之间的优势资源,从而解决我国医疗信息化水平薄弱、医院服务质量低、医疗安全隐患等问题[2]。

2物联网在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

2.1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2.1.1医疗信息智能化管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都已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医疗信息管理中。在病人首次就诊时,医院会将患者的个人信息存储在相应的RFID设备中,如RFID识别卡、RFID腕带等,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医院各级终端设备都可以通过识别RFID中的信息快速获取患者的相关医疗信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2.1.2医疗监护系统。医疗监护系统主要是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时刻监控患者的病情发展,主要通过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即传感网络技术在医疗监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现阶段,医用传感器可以实现微型化、低功耗监测患者各种生命体征。在重症监护、老年病方面,医疗监护系统应用十分广泛。对于一些危重症患者,可以通过各种医学传感器采集患者的多种生理参数,并将这些生理参数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对这些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出现异常即刻报警,为危重患者提供最佳的救治时机。2.1.3移动医疗。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患者的RFID设备了解患者当前的医嘱执行情况,便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快捷准确的护理服务,如患者在院期间每日的用药情况、输液情况等。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床旁诊疗工作,如移动查房、移动档案管理。移动医疗这一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普及,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2.2物联网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监护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便携式、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微型生理信息监测设备,用于连续不间断监测人体基本生命体征,这些设备往往与无线技术相结合。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无线网络技术有蓝牙、ZigBee、Wi-Fi、NFC等。利用这些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将被测人生命体征传输至医院的监控平台,利用智能辨识系统,对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当发现异常后,立即提醒医护人员做出相应决策。利用远程监护系统可以准确获取患者的不间断生理指标,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型医院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并提高医疗救治效率。2.3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器械及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有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药柜提醒用药系统,这一系统主要针对那些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定时且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每种药物都会配有一个RFID标签,标签中存储了药品的名称、有效期、每日服药次数、具体的用药时间等基本信息。患者手腕也佩戴一个RFID腕带,智能药柜会扫描患者的RFID腕带,匹配药物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定时提醒患者用药,还可以防止误服药物,避免药物过期。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通过在医疗设备上添加RFID标签和定位传感器,记录医疗设备的型号、生产年份、使用位置等,以帮助医疗设备科室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进行全程追溯[3]。

3物联网在卫生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医疗领域发展最为迅速。未来,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将是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物联网技术将大力推动医疗健康行业快速发展,为医院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为医务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支持,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智能、效、精准的医疗服务。在卫生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物联网也存在标准化问题、安全问题、技术问题。3.1标准化问题由于物联网技术强调的是物-物之间的连接,在卫生信息化过程中这一基本属性也没有发生改变,物联网技术将医务人员、患者、医疗设备、医院信息系统等多个维度的事物相互连接,构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但现阶段,这一理念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物联网技术目前没有统一的通信标准,往往是不同医院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不同的体系架构,从而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3.2安全隐私问题物联网技术给每一位患者或是对象提供唯一的身份识别标志,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物-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及信息交流。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数据量将会发生爆发式增长,而这些数据只有互相共享,分析处理之后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但是,如何解决如此巨大的数据传输、存储、共享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隐私问题,这是目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涉及医疗卫生领域,且很多都是患者的个人疾病信息,这些数据非常敏感,如果安全防护工作做得不到位,就会导致医院的核心数据、患者的隐私信息发生泄露,从而造成不可预见的损失。

4结语

现阶段,医疗卫生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工作还属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物联网技术在卫生信息化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医疗的跨越式发展。但是,标准化问题、隐私保护、安全问题在短期内依然会制约着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只有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充分规划,制定相应的标准、制度,解决物联网在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和区域医疗的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全国范围的“智慧医疗”目标。

参考文献

[1]樊少辉.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和展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0):26.

[2]姚志洪.健康信息化从互联网走向物联网[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7(4):18-21.

[3]孟群,陈卫平,汤学军,等.从标准化谈医疗健康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6):626-629.

作者:吴斌 单位: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