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21 04:57:00

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马鞭草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马鞭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马鞭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2028mg/ml,回收率为101.4%,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马鞭草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鉴别

TheTotalFlavanoneofHerbaVerbenaeExtractionandtheIdentificationbyUltrasonicWave

Abstract:ObjectiveTomakeuseoftheresourcesofherbaverbenae,avoidwastingandapproachtheextractionoftotalflavanoneofherbaverbenae.MethodsTheflavonoidswereextractedbyethanolasthesolventfromHerbaVerbenaewithultrasonicwaveandethanolextraction.UsingspectrophotometrytoextractandchecktheflavanoneofHerbaVerbenae.ResultsThedensityofthetotalflavanoneofherbaverbenaewasC=0.2028mg/mlandtherateofrecoverywas101.4%.Ttheoutcomeandthepurityoftheflavanonewereallveryhigh.ConclusionThismethodisapurelyphysicalprocessandhasnotanypollution.ItisanidealwaytoextracttheflavanoneofHerbaVerbenae.

Keywords:Ultrasonicwavetreatment;Herbaverbenae;Totalflavanone;Identification

马鞭草Herbaverbenae始载于《名医别录》,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oficinalisL.的全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及山西、甘肃、新疆、江苏和浙江等地[1]。马鞭草性苦、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黄疸、痢疾、痛经、水肿、疟疾、跌打损伤等[1]。其主治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等症,可用于治疗疟疾、白喉、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丝虫病、咳嗽等[2]。马鞭草亦可利尿,止血,促进泌尿系统结石的排出,减少黏膜出血,缓解疼痛,配合其它常用利水通淋化石的中药,临床常获良效[3]。除此之外,其外用可治疗痔疮、关节痛、跌打损伤、水疝等[4,5]。马鞭草含有鞭草苷、5二氢马鞭草苷、桃叶珊瑚苷、熊果酸、3α,24二羟基齐墩果酸、十六酸、β谷甾醇、羽扇豆醇、蒿黄素、β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2]。由于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疗效,近年又发现有新的药理活性,现代研究又发现马鞭草醇提取物具有抗生育、抗癌作用[1]。因此马鞭草中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引起了新的关注。马鞭草由于临床应用无毒副作用,前景具有潜在优势,对其研究受到重视。

近年来,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植物中的生物碱、苷类、生物活性物质、动物组织浆的毒质等研究已有报道[6,7],表明其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很多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7]。但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马鞭草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用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及鉴别。

1仪器与试剂

1.1仪器KQ5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超声工作频率40kHz、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UV755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ZFI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光电仪器厂);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2试剂95%乙醇;亚硝酸钠AR;硝酸铝AR;氢氧化钠AR;三氯化铝AR;盐酸AR;氨水AR;乙酸镁AR;镁粉AR;正丁醇AR;冰醋酸AR;醋酸乙酯AR;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新鲜马鞭草购自广西百色市人民菜市。

2方法与结果

2.1总黄酮成分提取取新鲜马鞭草,烘干,粉碎。称取马鞭草粉末约6g,加80ml95%乙醇,超声波提取2.5h,抽滤。滤渣再加80ml95%乙醇,超声波提取2.5h,抽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滤液仅剩25ml左右为止,放置25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得样品液。

2.2测定方法依据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加入铝离子试剂,同时控制适宜pH值,使黄酮化合物与铝盐形成络合物,在可见光区能获得稳定的特征吸收峰。

2.3定量实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3.1波长的选择

取样品液适量,在0.30ml5%亚硝酸钠溶液存在的碱性条件下,经硝酸铝显色后,以试剂为空白参比液在420~700nm波长范围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络合物于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测定时选用此波长。

2.3.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芦丁对照液(0.10mg/ml)0.00,0.50,1.00,2.00,3.00,4.00,5.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30ml,摇匀,静置6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0.30ml,摇匀,静置6min;再加4%氢氧化钠溶液4.00ml,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2min,以试剂作空白参比液,于510nm处测吸光度。结果见表1。表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芦丁对照液吸光度(略)

根据上表得回归方程:A=-0.03110+13.52C,r=0.9999。

2.3.3提取物含量的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液0.50ml,置10ml容量瓶,按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测定吸光度A=0.106,根据回归方程:A=-0.03110+13.52C,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2028mg/ml。

2.3.4回收实验精密量取样品液2.00ml,加入标准芦丁对照品2.00ml(0.10mg/ml),同前样品测定方法操作测定吸光度,求出回收率为101.4%。

2.4定性实验-总黄酮的鉴别

2.4.1颜色反应

紫外光下呈色反应:取该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在可见光下呈灰黄色,在紫外光下呈灰褐色并有荧光斑点。

浓氨水反应:取该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将滤纸在氨水上方熏30s,立即在紫外光下观察,呈极明显的黄褐色荧光斑点。

三氯化铝反应:取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吹干。在可见光下呈灰黄色,在紫外光下呈黄色荧光斑点。

乙酸镁反应:取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乙酸镁甲醇溶液,吹干,紫外光下呈黄色斑点。

盐酸-镁粉反应:取乙醇提取液1ml于试管中加镁粉,再加入浓盐酸数滴(一次加入),在泡沫处呈紫红色。

2.4.2纸层析取样品溶液10μl点在滤纸上。用正丁醇∶醋酸∶水=4∶1∶5(体积比)为展开剂,上行展开5h,取出晾干。喷1%氯化铝乙醇溶液。吹干后于紫外光下,可见荧光斑点。

3讨论

3.1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工艺简单,回收率为101.4%,提取效率高于传统方法,利用本文所提供的超声波提取、纯化方法而得到的黄酮类物质其纯度较高。超声波可以强化乙醇浸提法,达到省时、高效、节能的目的,此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一条理想的提取黄酮类物质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8]。天然来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能通过血脑屏障,能进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如下功能: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抗脂肪氧化、抗衰老、活化大脑及其他脏器细胞的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消心脑血管疾病、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力、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9~14]。近年来,世界上掀起了植物药开发的热潮,植物药以其天然低毒的特点倍受青睐,而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的药理作用引人瞩目。本文实验结果表明,马鞭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因此,马鞭草具有广泛开发和利用价值,值得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田菁,赵毅民,栾新慧,等.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268.

[2]邓家刚,周小雷.马鞭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05,28(2):1.

[3]张春华,宁小宁.重用马鞭草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5):317.

[4]雷长珍,张定苹.外用良药-马鞭草[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4):38.

[5]陈元.马鞭草外用治疗水疝[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1:57.

[6]刘祥义.超声波提取元宝枫叶总黄酮方法研究[J].云南化工,2003,30(1):27.

[7]谢明杰,宋明,邹翠霞,等.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J].大豆科学,2004,23(1):75.

[8]夏杏洲,张辉,魏传晚.榕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5):35.

[9]华光军,郭勇.黄酮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1999,9(4):9.

[10]黄河胜,马传庚,陈志武.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499.

[11]王玮,王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2):115.

[12]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