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08 04:04:04

中职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一、数学与专业课“一体化”教学的提出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迫切需要创新。宁波职业中心学校是以计算机、机械电子和经贸三类专业为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数学课与专业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课题组。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数学与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是改善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1.数学与专业课“一体化”教学的依据

(1)“一体化”教学理念。“一体化”教学理念为我们中职数学课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能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数学能力作为综合职业能力的一部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专业学习和形成就业、创业和转岗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让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使数学知识与专业理论、技能融合在一起。

(2)新课程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作为职业学校,更应该考虑学生学习的专业性,突出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文化课为专业学习服务的思想。既要体现出数学的应用性,又要使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认识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数学与专业课“一体化”教学的原则

(1)专业性原则。“一体化”教学强调能力本位思想,不仅将数学能力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部分,而且要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为专业学习服务的思想。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过程中全方位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2)模块化原则。职业学校各专业对于数学知识的要求千差万别,为了使数学课与专业课在教学上保持一致性,要参照专业学习的需要适当整合、重组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模块化的教学结构。

(3)可接受性原则。数学课历来被职校生视为畏途,最怕学而又不得不学。由于缺乏内在动力,多数学生只是硬着头皮苦求过关。而“一体化”教学就是要努力打破这个怪圈。一方面,通过大量应用实例使学生真切地看到数学有用和怎样用的问题,逐步实现学习心理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着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借助于计算机课程的普及和专业课教师的数学修养的提高,使学生逐步达到对数学工具敢用、会用、乐于用,进入正效应良性循环之中。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良好的心理基础,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才能真正奏效。

二、数学课与专业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协调教学计划和教研活动,树立“一体化”教学目标

我们为了保证数学与专业学习无障碍衔接,每学期在制定数学课授课计划时,均请各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参与,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充分了解各专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要求,统领全局、全面把关。同时,创设条件组织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使数学教师及时了解专业课学习所需的数学内容与程度,在数学教学中适当选讲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也要吸收并采纳数学教材中好的思想与方法,将专业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或思想方法讲得简洁明了。在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彼此相互了解后,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树立“一体化”教学目标。

2.组织模块化教学,形成“一体化”教学资源

中职数学在保证文化基础课性质的同时,既要考虑学生有可拓展空间的平台,又要实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就必须打破传统的“重数学体系”的观念。我校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1+3”模块。即“核心模块+专业模块+文化模块+拓展模块”的模块化结构,其中,①核心模块是每个学生必修内容,利用该模块构筑中职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平台,通过对这一平台知识的学习,构建学生数学知识核心部分。②专业模块是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对数学课程的需求而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可按照大类专业设计为若干子模块,体现课程的应用性功能。③文化模块是学生选修的内容,主要包含数学史料、趣闻轶事和著名的数学问题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④拓展模块是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转岗、创业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选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层次设计若干个等级的子模块,体现课程的发展性功能,如右表。

3.设计情境化教学,丰富“一体化”教学课堂

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往往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变换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开展情境化教学,我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形成了以下几种情境教学形式:

(1)设置专业情境,导入新课。以往的新课导入一般从数学到数学,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结合新授课知识,创设相关情境,巧妙地导入新课。如对机械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观察位移、加速度、力合成等知识,引入向量的概念。

(2)结合专业案例,练习新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不影响数学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专业课教材中选取一些具体实例进行练习,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是密切关联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如对电子专业的学生,在讲授完y=Asin(ωx+φ)的图像和性质后,可以结合电工基础的内容,设计交流电的有效值练习,如已知某交流电压u=14.1sin(314t+π/3)V,求:①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初相位。②t=0.1s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练习2.已知两交流电压分别为u1=220姨2sin(100πt+π/4)V,u2=380姨2sin(314t+π/3)V,求各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有效值、频率、周期、初相和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指出它们之间的“超前”或“滞后”关系。

(3)布置专业作业,加强巩固。如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完等差数列的知识后,让学生利用QB语言编写求等差数列第n项的程序,教师通过调试程度来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巩固数学的新授内容。(本文来自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4)开展专业研究性学习,融汇拓展。中职教育以应用能力为本位,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自然、社会,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教会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可以结合专业,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研究课题。如对经贸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统计商场内某一商品的价格、销售量及利润情况,利用研究性学习得出影响该产品利润的各种因素及如何定价可以利润最大化的小论文。

4.全面体现能力本位,实现“一体化”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坚持能力本位,坚持评价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我校对学生的考核功能形成了“基本知识考核+创造能力的测评”的“一体化”评价方法。基本知识考核主要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为考试内容,可由任课教师单独组题,成绩占总评的40%;创造能力测评则主要考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由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一同组题,一同评阅试卷,成绩占据总评的60%。组卷时,可采取多题选做方式,阅评时,一题允许多种求解,专业教师评定其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运用是否正确,数学教师则评定其方法、算法是否正确以及方案的优劣。这种“轻计算、重创造”的考评制度,使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一是数学教师专业化,为使教师成为“双师型”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教学要求数学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相关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扩大知识面,掌握教学的侧重点和切入点,丰富教学内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既是数学教师又是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二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课外辅导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通过研讨积累、开发对“一体化”教学有用的案例材料,逐步建立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利用选修课,拓展了“一体化”教学的时空。由于选修课相对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比较灵活,可作为“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尝试由一位专业教师和一位数学教师共同承担一门选修课,拓展教学的维度。

总之,数学课与专业课“一体化”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与专业课教学之间相互补充、渗透和链接,既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足够的数学知识和工具储备,又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又利于学生自主地、能动地进行学习,是解决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方向。

作者:张平君工作单位:宁波职教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