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春晚集体记忆研究

时间:2022-04-23 11:20:29

传播学春晚集体记忆研究

摘要:春晚对于大家来说,不仅仅是个体或者家庭的记忆,而是整个民族的群体性记忆,春晚是如何建构出这样深入人心的集体记忆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结合集体记忆相关的理论,对春晚的集体记忆形成原因以及途径进行深入探析,除此之外,还将在全媒体环境这个媒介环境下,探讨春晚建构集体记忆的开拓与创新,以期为春晚等其他媒介事件集体记忆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春晚;传播学;集体记忆

1春晚集体记忆的形成原因

集体记忆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涂尔干的“集体意识”理论。他认为集体通过对记忆的共享可以形成一种精神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规约着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维系作用。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在此基础上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他认为“记忆是社会建构的,通过在特定组织或群体中建构集体记忆,以此来强化群体的凝聚。”[1]春节联欢晚会(文中简称春晚)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载体,每年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排演向观众们呈现,成为国人心中对于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无法磨灭的记忆。1.1内因:引起观众情感共鸣。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情感寄托最多的一个传统节日,是植根于国人心中共同的一种文化。春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自然而然被国人当成了能够唤醒集体记忆的重要符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春晚在春节的各种传统庆典中应运而生,将原本每个家庭的庆典变成了举国欢庆,成为另一种特殊的民俗,春晚将春节的集体记忆不停承接和再创造,通过充满仪式感的传播方式,将群体的情感共鸣变为了真正的集体记忆。除春节赋予春晚的这种最原始的情感共鸣外,春晚还为我们传递了价值共识。“春晚是领导阶层、节目制作者和观众一起操演的一场仪式,这场仪式目的在于向观众传递某种精神价值的共识。春晚的仪式化叙事操作将春晚从一台娱乐晚会升格为一台具有意义的集体盛宴。”[2]春晚是领导阶层、节目制作团队和观众共同完成的一场庆典,这个活动从原本的一台娱乐性质的晚会被赋予了无限意义,在这些意义中,包含着向观众所传达的价值取向,观众在观看时,不仅享受晚会娱乐的一部分,更多是接收这些精神价值导向,共享其中的集体观念。1.2外因:电视媒体对集体记忆建构的强大力量。在当今社会,意义的生产和传播绝大多数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它们通过截取具体素材,以种种方式来建构集体记忆[3]。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通过对图像的截取为观众呈现画面,远比文字和语音要生动得多,在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上,春晚就足够吸引观众。不仅如此,人们通常在观看春晚时,都会有一种平等感,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当除夕夜打开电视时,会感受到和全国各地各种身份的人都在同一时间同一状态下享受同一场盛会,庆祝共同的节日,在这个过程中,阶级观念被弱化,达到一种理想的平等状态。电视是一种家庭媒介,它不仅能够将家庭内部与宏大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还能将一起看一台电视的家庭成员联系起来,也许平时家庭成员看电视的习惯不尽相同,但在观看春晚时,不再是独自观看的过程,而是一种和至亲一起的集体行为,它不仅给了我们所有人平等的感觉,还给了我们与家人将狭小的家庭空间与广阔的外部世界连接起来,同时也将一起看电视的其他家庭联系起共享的感觉,一种基于共同的观看喜好和理念认同之上的自觉共享。在没有春晚时的春节,人们的共享行为就是和家人一起守岁,而春晚出现后,将宏大的国家民族叙事与家庭的私密情感叙事相融合,在新的共享行为中创造新的集体记忆。春晚直播虽然只有除夕夜的4个多小时,但通过这段时间电视的传播,它的影响力是持久的,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在同一时间观看同一台晚会,在春节这个走亲访友、团圆欢聚的时节,春晚无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谈资,新媒体流行之前,也许只是面对面交流,但在微博这些社交平台被人们广泛使用后,春晚在春节期间变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陌生人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对春晚进行评价和交流,这就更加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同时深化了大家对春晚的集体记忆。

2春晚建构集体记忆的途径

2.1叙事表达方式上具有节日的仪式感。4个多小时的春晚每年都有固定模式,衣着华丽的主持人、绚丽夺目的舞台设计、准时的跨年钟声,甚至是每年的结束曲《难忘今宵》等,这一切的晚会设置都充满节日仪式感,有仪式感,就意味着有固定的环节,就容易被观众记住,每次快到零点时,人们都在期待电视里的钟声敲响。春节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新旧交替的时刻,而这样的时刻,在中国人眼中也代表着一切归零、重新开始的神圣意义。所以,春晚为国人提供了一个共同度过这个神圣时刻的机会,特别是现在技术发达,钟声响起前,当看到电视里的主持人和观众开始倒数时,春晚的大屏幕上还会出现世界各地的华人在一起等待钟声响起的场景,无形中将这个神圣的时刻赋予每个人与其他人共享的机会,并且可以被人们真切感受到。这种强烈的仪式感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是一种升华,那样激动人心的时刻,会长期留存在人们的春晚记忆里。2.2“家国”概念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运用与表达。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的宗族家庭观念较浓厚,认为家庭是个人生存的依托和根本,家庭团圆是一个家庭发展中的最理想状态以及最终的目的,所以在春节这个重要时刻,无论万水千山,总是要不远千里回家与亲人团聚,因而在除夕这个特殊的夜晚,“家”的意义较平时更加突出,同时,“家”也是组成“国”的每一个小单位。在春晚的叙事手法中,总是将“国”和“家”的概念巧妙融合在一起,比如:1996年春晚中的歌曲《大中国》就是将爱国与爱家的概念进行替换。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意识里“没有国哪有家”这样的概念早已植入在每个人心里,“国”和“家”的概念是共生的、相互依存的。除“家国”概念以外,“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概念更是在春晚的叙事手法中得以强化。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4]我们虽然不认识我们民族的大多数同胞,但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这些类似的符号早已深入人心,在人们的意识里,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大的共同体,而在春晚中,更是通过“龙”“长江”“黄河”等符合来构建我们这个共同体的共同的认知和记忆。比如:1985年的春晚歌曲《龙的传人》,就是借助“龙”这个意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塑造得更加丰满,尤其是时隔二十多年后,2012年的春晚上,流行歌手王力宏又将这首《龙的传人》再次演绎,这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在时空上实现了延续和贯穿,深化了人们内心对民族的情感依赖。2.3通过故事叙述重现集体记忆。哈布瓦赫曾说:“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地再现;通过它们,就像是通过一种连续的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5]所以,如果不同群体之间有着一些相同的记忆,并且这些记忆不断被唤醒和回忆,那么这些不同群体之间的就有了持续不断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集体记忆的形成也更加稳固,而春晚这个特殊的集体盛宴正是为唤醒这种相同的记忆提供了契机,在每年中发生的关乎整个集体的事件很多,每年一次的春晚会把承载这些记忆的故事再次叙述,达到重新集体记忆的效果,比如:在每年的语言类节目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年度热门词汇,这些热词背后往往有大家共同知道的一些事件,通过重现这些热词,对集体记忆进一步塑型。除此之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节目就是2008年春晚的诗朗诵《温暖2008》,在那段时间,南方雪灾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个节目通过诗朗诵的形式,将灾难重新叙述,并通过饱含情感的语言对观众的情绪进行再次安抚,通过这个节目,不仅重现了集体记忆,也让观众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时刻关注着我们每个人的平安,也将个人和家庭的记忆转换成为一个国家共同的记忆。

3全媒体环境下春晚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3.1春晚的全媒体融合传播。在全媒体大环境下,春晚不仅可以从电视上看到,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视、网络等很多渠道都可以看到。春晚的全媒体融合传播,让更多人通过更多不同的方式观看春晚,尤其是在爱奇艺播放时,还有实时弹幕的功能,即在观看春晚时,观众可以在屏幕上留下3s的实时评论,这为观看春晚的观众们提供了全新快捷的交流方式,比微博上的春晚热门话题的讨论更有实效性,这对春晚集体记忆的建构无疑是一种更便捷、打破时空障碍的方式。3.2“跨屏互动”使受众参与感提升。从2014年春晚微信的“摇一摇”到近几年春晚的“咻一咻”,春晚不仅与微信进行跨屏互动,还与支付宝进行了实时联动,增加了许多趣味环节,2016年春晚的支付宝集五福人数超过1.63亿,春晚不仅在为观众们提供试听盛宴,更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将传统春晚变成了一场全民大联欢。在与支付宝的合作活动“五福临门贺新春”中,不仅只是集齐五福分红包,里面更是体现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人们美好生活的祝愿,不仅打造趣味活动,还传递“富强”“爱国”“和谐”“友善”“敬业”的价值共识,受众参与感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接收价值传递的效果也大大增强。除此之外,春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讨论和互动,都为春晚集体记忆的构成添砖加瓦,春晚集体记忆不仅再局限于4个多小时的直播产生的实时效果,而是成为一种延续的、绵延不断的集体记忆的积累和升华。

4结语

春晚作为一档全民参与、经久不衰的集体视听文化盛宴,创造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作为实现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依然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我们通过春晚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春晚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又有了新的途径和方式,这为我们春晚集体记忆的未来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我们还应认真思考,集体记忆如何才能更好地建构和被珍藏。

参考文献: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路平.关于春晚建构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吴迪.春晚: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J].新闻研究导刊,2014(1):14-17.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6.

[5]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王君睿 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