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自由问题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5 03:19:00

网络传播自由问题管理论文

一、新闻自由问题的由来

新闻自由问题由来已久。早在新闻事业诞生之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新闻传播自由思想就已经包含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想体系中,集权主义、自由主义在当时已初露端倪。到封建社会末期,新闻事业诞生的时候,由于资产阶级为谋求政治地位迫切需要传播信息、宣传观点、制造舆论,这种自由与控制之间的斗争变的异常激烈起来。各国的封建统治者通过各种政治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

在中国,新闻自由与控制的斗争历史也很长。自从唐代有了“邸报”这样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官府就开始对此加以控制。自此之后的历朝历代官府都对官报的新闻源和传抄活动实行了中央控制。但与此同时,肇始于北宋的的民间小报却屡禁不绝。这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民众要求新闻自由的结果。

与外国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并没有伴随着尖锐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在这个时期即使民间有要求“新闻自由”的想法,也大多处于自发状态,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主张,当然也没有可供实践的政治土壤。只有在外国,当“新闻自由”成为一个阶级反抗另一个阶级的斗争武器时,它才有可能被当作一个纲领性的政治主张被正式提出。

从1644年英国政论家密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到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再到1855年英国政府宣布取消印花税制度,西方的新闻自由体制才经过200多年的反复斗争得以基本确立。

然而问题远远没有结束,资产阶级在获得政权以后,其先前提出的、代表全社会公众利益的“新闻自由”口号却逐渐异化成为维护资产阶级内部自由、排斥控制其他阶级自由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可以不受其他阶级的同等权利的任何妨碍而享受这些自由,至于资产阶级完全禁止‘他人’享受这些自由,或是允许‘他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一个条件都是警察的陷阱)享受这些自由,那抹这都是仅仅为了保证‘公共安全’,也就是为了保证资产阶级的安全”。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在宪法中对“自由”的语意层层设伏,对“自由”的实现设置重重障碍,尽管“自由”早已成为一个闪亮的标签,而其本体的含义早已荡然无存。

在社会主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新闻工作做出过重要指示。同志在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时候曾经提出舆论一律又不一律的言论出版自由方针。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要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要让群众能够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同志也曾就此问题指出,对新闻自由要做具体的阶级分析,任何自由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不存在毫无限制的新闻自由。

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给予“新闻自由”这个概念一个清楚的界定,我们还是要回到历史上来。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新闻自由的具体内容的最早提出,是在1951年由国际新闻学会所提出的新闻自由的四项标准:1、自由采访,2、传播自由,3、出版自由,4、表达自由。在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里第二个子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第19条也对新闻自由作了阐述。分述如下:

一、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

二、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

三、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条件所必须:(甲)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乙)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

这里我们介绍了两种对新闻自由的界定。笔者倾向于后一种,理由在于,前一种只是站在新闻传播者的立场上加以阐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是否只要新闻媒介能够自由的采集传播新闻信息,广大受众就能够实现新闻自由呢?从新闻媒介尤其是当今的大众媒介担当的社会功能来看,这种逻辑有其存在的理由:可以说现在社会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通过大众媒介实现的,而大众发表意见或观点都以此为依据。

但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新闻自由的落脚点究竟应该摆在哪里?新闻自由到底是新闻媒介的自由还是社会公众的自由?答案无疑是后者。新闻自由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公众充分全面的获取新闻信息并自由畅通的发表意见。试想,如果新闻媒介并不站在广大受众的立场上,而是为少数有权有钱的集团服务,那么即使媒介具有某种自由,但受众的新闻自由在无形之间也失去了保障。例如美国的政党报刊时代的政党报纸之间的相互攻击谩骂,广大受众的新闻自由又何从谈起呢?所以我们认为,新闻媒介的自由仅仅是社会公众实现新闻自由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正如列宁所说:“人民的自由只有在人民能够毫无阻碍的结社、集会、创办报刊,亲自颁布法律、亲自选举和罢免一切负责执行法律并根据法律管理国家的官员的时候才能得到保障”。

本文将以此为纲重点阐述互连网对新闻自由现状的影响及原因,以及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控制策略。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现状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明确了自由和控制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在这里我们只应讨论如何进行控制和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本文中,将着重论述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自由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对互联网的特点有所了解。

我们有必要通过以下一些数字对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有个基本了解:

从1992年,因特网被允许用于商业用途,从而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1994年因特网已经连接了150个国家和地区,有320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用户超过3500万,仅仅过了一年,全世界联入互联网的主机就增长了一倍达660万台,到1996年,这个数字又翻了一倍达1280万台,网络用户超过了7000万,根据最新统计,到2000年初,全球上网人数超过了3亿。在中国,联网主机数量从1994年1月的仅1台迅速上升到2000年的892万台,上网人数从1997年底的62万经短短3年至2000年底就一跃增长到2250万人。

无线电广播听众达到500万用了38年,电视观众达到500万用了13年,而因特网用户只用了不到5年。

因特网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当然是因为它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那么因特网的优势到底何在呢?我以为因特网的优势主要在于它在一系列方面突破了传统媒体存在的界限,从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

1、突破了区域界限。回顾人类传播史,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无一不在拓展传播范围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报纸的出现,第一次使得新闻传播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类带到了大众传播时代。随后到来的广播电视因其迅速直接、真实生动、易于理解等特点而得以迅速普及。但是报纸发行量毕竟有限,并且由于其物理特性及各国政策因素,其覆盖面更有限。例如中国读者想读到《纽约时报》就很不容易。广播尽管有短波能穿透国境,但真正有影响的国际广播电台,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拥有,而且目前广播听众数量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电视在这方面的发展也并不显著,尽管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已经通过卫星传输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由于收视设备的昂贵及各国政策和法律的限制,普通平民家庭收看外国电视节目的并不多。

网络的出现根本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自由畅通的与全世界的计算机交换信息。尽管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其传播的信息又是实实在在的。网络的出现将单个人真正推到了全世界媒介面前,实现了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个人化,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概念由于信息的自由高速的流通变的模糊,麦克鲁汉在三十多年前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正由理想变成现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这样写道:海关警察可以查禁我带的书,但我照样可以自由的传输比特。

2、突破了时间界限。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表现在网络新闻传播的全时化。在因特网上,海量的信息以光速在四通八达的网路上流动,信息始终处在动态更新的状态中。报纸由于出版周期长,早已退出了与其他媒体的新闻时效性的竞争,而广播电视即使能现场直播还是要受播出时段的限制并且在突发事件面前派出记者采访报道的大多是有较强实力的媒体,而很多情况下,媒体往往对许多突发事件猝不及防,延误了新闻的报道。网络的一大好处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职业记者的数量毕竟有限,而日益扩大的网民却是一个潜在的通讯员队伍。如克林顿的绯闻案、大韩航空公司空难、上海“蜘蛛人”攀爬金茂大厦等事件都是网民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的。

我们还要提到网络的一大优势即信息的全时化播报。网络上的新闻信息始终处在动态的更新中,新闻信息可以随时,同时,过去的信息还可以在数据库中保留,这就集中了报纸和广电媒体的优势,更何况大多数广电媒体还不能做到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而这恰恰是网络与生俱来的优势。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在对这起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充分展现了其优势所在。导弹袭击发生在凌晨5点45分,新浪网于6点24分率先了这一惊人的消息,人民网也于9点25分了报道,11点55分驻南记者吕岩松的现场报道,而在此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表现远远不如网络媒体。

3、突破了传播方式的界限。传统媒体都有其传播方式的局限,报纸通过文字图片传播,广播通过声音载体传播信息,电视的出现应该是一大突破,它第一次将视、听感官都调动起来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媒体,但其传播的方式主要还是局限在图像声音,文字固然有,但不是最主要的。网络媒体集中了这几种传播方式,虽然图象和声音传播技术还在摸索阶段,但至少因特网提供了这样现实平台,受众在网络上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最大限度的了解一个新闻事实包含的信息。

4、突破了互动界限。尽管绝大多数传播学者在设计传播流程图时都忘不了画上反馈的箭头,但这掩盖不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在大众传播时代,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分水岭是清晰的,与大众传媒的如滔滔江河一般的信息相比,受众的反馈只是涓涓细流,根本不能等量齐观。而网络兼容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征,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我们在这里用的是“”,而不是“反馈”,这种语境的差别实际上也暗示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传播模式的差别),用尼葛洛庞帝的话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络的交互性为网民提供了空前的权力和自由空间。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已经超越了观看、浏览、使用等层次达到了控制的层次。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甚至可以度身预订自己需要的信息。

5、突破了信息量的限制。我们在谈到因特网上的信息量时常常用到一个名词:海量。这种海量不仅表现在广度上,也表现在深度上。从广度上看,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了起来。每一个用户都是面对着来自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信息资源,具有空前巨大的选择余地。从深度上看,单个网站提供的信息也日益丰富,如上海东方网,自2000年9月改版以后,开设了15个频道,1200个栏目,平均每天发稿1500条,其信息量超过了解放日报、文新报团、上海电台、东方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10家上海市主要媒体的发稿量的总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一些大型的网站尤其是传统媒体网站拥有巨大的数据库可供网民检索查询。如新华网提供检索的数据库包括28个库100多个子库,数量达到80多亿个汉字,每天还以150多万字的速度增长,这些显然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

6、突破了传播成本界限。因特网的发展实现了话语权由传统媒体转向大众的本体的回归,这不仅是由于因特网固有的开放性为公众提供了这种技术上的可能,更重要的在因特网营造个人的言论空间所需的花费是极其低廉的。在传统媒体时代,个人无法自由发表看法,媒介经营的高昂成本也阻止了外来的资本参与竞争。网络用户们如果想发表言论,只需打开付很少的上网费便可在任何一家网站开设的论坛或聊天室里畅所欲言,即使用户需要建立并维护一个个人网站所需的成本也是很低的,因为绝大多数个人网站并不拥有顶级域名,他们只是将个人主页挂靠在提供个人主页空间服务的商业网站上,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有1000个网站提供个人网站服务,最大的网站有100万个个人主页,这些飘扬着个性风采的个人网站组成了因特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page_break]

三、网络新闻自由的现状。

以上分析了因特网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的几大优势,显然,互联网为新闻传播自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类传播史上,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赋予了人们更大的新闻自由权利,从而推进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程。

但是理想不等于现实,“应然”不等于“实然”。从新闻自由的视角观照今天的网络传播,我们深深感到网络新闻传播尽管拥有巨大的优势,但相比较而言,它仍是一种很不成熟的传播模式。目前我国的商业网站没有独立的采访权,只能从传统媒体获得消息,或间接的转贴其他网站的消息,因此还处在大规模的拷贝传抄阶段,同时由于大多数网站没有整合信息的能力,只顾转贴,而缺少把关,这样一方面易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另一方面给一些虚假的、有害的信息以可乘之机。

大体说来,从新闻自由的层面上来看,目前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正常传播受阻,该传的信息传之不畅。

前面已经说过,尽管新闻自由的落脚点是在公众身上,但是在当今大众传播时代,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要靠新闻媒介,如果新闻媒介采集、加工处理、传播信息这一流程的任何一环受阻,则大众的新闻自由也无从保证。前面也讲过目前我国有采访权的网络媒体只有传统媒体自办的网站,大多数商业网站没有独立采访权,只能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然而即使是传统媒体网站自办的网站也没有获得与传统媒体等同的独立采访权,而只是被允许有“一时一事”的采访权,如中华网、新华网的“两会”报道,人民网的“澳门回归”报道,千龙网的申奥报道等。

谈到这里,不能不说到前不久的广西南丹透水事故的新闻报道。7月17日凌晨3时40分,广西南丹大厂镇拉甲坡矿、龙山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由于矿区老板动用武装封锁、金钱收买等手段,事故消息被隐瞒半个月之久。7月31日15点40分,人民网刊出记者发自南宁的报道《广西南丹矿区事故扑朔迷离》,此后人民网记者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深入事故发生地追踪报道,至8月3日下午5时独家新闻17条,率先公布了部分死难者的名单,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事故的真相。其所的独家报道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被广大网友纷纷转贴。

由于人民网过“多”过“快”的报道了南丹透水事故,以致于到8月4日当中央调查组与地方政府召开事故调查会,众多中央、地方媒体一并进入会场时,人民网记者被单单挡在门外,人民网摄影记者刚拍一张照片,胶卷便被强行曝光。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网络为公众获取新闻信息或发表评论意见提供了种种技术上的可能,如果新闻媒介最起码的采访权得不到保障,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

2、网上信息泥沙俱下,充斥着“噪音”。

如我们前面所阐述的那样,因特网具有种种先天性的优势:其巨大的互动优势使其成为一个没有中心、不分等级,拥有极大的自由而少有限制的虚拟世界。在网络上,每台电脑通过TCP/IP(传播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连接,每台电脑都处在同等地位上,每个因特网用户都既是传播者又是接收者,这是一个完全破除现实世界等级秩序的第二社区,网络用户在不长的时间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而这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在于鼓励个性的自由张扬,抵制任何世俗的压制和权威。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使得大多数网民常常不满足于在网络上再扮演在传统媒体攻势下被动接受的角色。他们认为应该夺回自己的话语权,因此在诸多网站的论坛和BBS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很旺的人气。同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在于网络世界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及低成本化,在网络上发表消息或言论的成本及风险很小,就使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散布种种虚假的、不健康的、对国家和政党有害的消息和言论。

4、制订符合实际的传播控制策略。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控制和自由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对新闻传播控制的目的正在于维护公众真正的新闻自由,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新闻自由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新闻控制问题。但是这里的控制策略的制定,必须结合网络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不能沿用对传统媒体的控制办法。

我们还是回到先前所讨论的因特网信息传输的特点。如果说互联网的互动性和低成本化为网上“噪音”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的话,那么网络的突破地域、时间、信息量界限等特点无疑又是为网络传播的控制增加了难度。对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控制媒体的立场,保证其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但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这种有形的控制手段很难奏效,一方面每天网络信息在大规模的更新流动,另一方面每天又会有大量的新网站出现,国家根本无法实现全面监控,而对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国家欲实施审批登记或经济控制的方法也不具有现实性。

但是,正如同没有绝对的控制一样,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哈贝马斯说过“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即统治的合理性。”因特网在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的同时,也为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从长远看,我同意陈力丹先生的意见,即“硬性的控制会以同样的科技手段实现,技术上获得自由和从技术上予以控制,从来是身影关系。”但目前我们进行这一层面的控制还有难度,所以我们只从当前着眼考虑针对网络新闻传播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控制策略:

一是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

这也是目前我们唯一能采取的硬性控制手段。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和网络立法才刚刚起步,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总体上说来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还缺乏经实践检验后修正完善的过程,而且立法的类型还很不全面。

立法毕竟只是形式上的问题,更大的难处在于执法的障碍重重。对因特网信息传播的监控,对违法事实的调查、取证,与国际法律的协调等都是执法部门的新课题。

二是加强网络道德规范。

虽然这只是一种软性的控制手段,但我们以为这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毕竟控制的最高境界是防患于未然。道德与法律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法律通过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网络作为现代人生存的第二空间理应有自己的一套道德伦理体系。

应该指出的是,网络的道德规范的建设与网络本身的内涵有着天然的契合。网络倡导平等、蔑视霸权,要求互助合作、追求公开公正,这一切为网络道德伦理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法律是最昂贵的社会组织工具,它的作用常常产生在事后,这就使得法律失去了人们可以信赖的共同期望,人们不能指望有法律的存在就能随时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就使得社会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成本用于实施法律之外的民间保障行为。而道德如亚当·斯密所说,是:“出自一种对光荣而又崇高的东西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一种对自己品质中优点的爱”。道德的实质就是同情心,就是对同胞的爱和对自我利益的克制,这是受个人利益支配的命令,它是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认为道德自律对媒介或对传播者作用要大于法律的作用。因为有了道德,人类社会才变的丰富多彩,才会运转有序,才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时代主旋律。

三是加强传统媒体网站的建设,营造网络舆论强势空间。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商业网站都没有采访权,它们的信息绝大多数只能来自于传统媒体,因此这就赋予了传统媒体网站先天的优势地位。传统媒体网站一般依附于传统媒体,当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家媒体独自承办的网站,网站人员及日常业务一般统属经营网站的媒体管理,另一类是多家新闻媒体联合主办一个网站,同时向该网站提供新闻资源,这类网站一般人员较复杂,但仍可在新闻来源上加以控制。

因此,总的来说,传统媒体网站在管理上是有其可行性和现实性的。

在此我们引入“沉默的螺旋”的传播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出于害怕被孤立的心理,以一种“准统计方式”的眼光观察社会,不断变化自己的观点。当社会对某种观念赞成的呼声不断升高时,人们也会表达对此赞成的观点,在赞成的呼声下降时,会保持沉默,而沉默会使原有的观点进一步失去民心,从而逐渐消失。

我们在这里不再引入对这个理论烦琐的证明过程。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若干主流媒体网站的建设必将在互联网上营造一个强势的舆论区,从而削弱非主流的声音,对大众观念起到整合的作用。尽管互联网有难以计数的网站,但相对某一个互联网用户而言,其信息的来源一般来说是固定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证实,尽管有大量的报纸可供选择,但读者往往只认定某一种报纸,长期固定下去。这就是对这家媒体的品牌的认同。比尔·盖茨谈到自由选择时,强调“你能看到自己的每日新闻。……专门为你编辑并发送给你的新闻节目可能来自NBC、BBC、CNN和《洛杉矶时报》的世界新闻”,这恰恰说明了受众无论怎样的自由,其大多数还是接受来自少数主流媒体的信息。由此我们还应该提出互联网也应该加强自己的品牌建设,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互联网上真正的新闻自由的实现任重道远,它既需要我们的职权部门把好关,做好外部工作,同时需要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加强道德自律,共同建设互联网上的道德文化,更重要的是,面对互联网对现实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我们的传统主流媒体必须介入进来,将自己原有的品牌向互联网延伸,营造自己的强势舆论区域,引导互联网向健康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胡钰《盘点2000年网络新闻业》《中国记者》2001年1月

2、闵大洪《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从何而来》《新闻传播》2001年5月

3、匡文波《论新闻传播学》《国际新闻界》2001年2月

4、童兵《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伟大指南》《新闻记者》2001年7月

5、陈力丹《不成熟的网络传播》《新闻记者》2001年7月

6、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7、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8、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9、雷跃捷《新闻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10、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二版

11、伊莉莎白·内尔-纽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的螺旋的概念》,《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