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领导行政管理能力对策

时间:2022-01-31 05:08:00

提高高校领导行政管理能力对策

在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各学院院长在学校发展中处于一个重要位置,学院是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基础,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依托,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行政等工作的基本单位,在高校改革与事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创办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大学建设对大学发展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重点建设高校自身在完成一流大学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要着力于自身的管理创新。”[1]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院长的行政管理能力建设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高校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谁能抓好管理队伍建设,谁就能在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能在高校改革发展中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重视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培养大批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管理人才,是保证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2]“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提升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是值得每一位高校管理者认真思索并勇于承担的重大课题和长期任务。”[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领导的能力建设,特别是高校院长的行政管理能力建设问题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热点问题。

一、院长行政管理能力的集中表现

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院长行政管理能力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驭学院和谐发展的能力

一个学院要和谐发展,院长是关键,作为院长,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带领本学院发展,如何把学院的事业做大做强,使学院实现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学院院长要具有驾驭学院和谐发展的能力,首先要具有进行学院战略研究和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要围绕高校正在实施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继续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院和谐发展目标,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另外,还要具有“经营学院”的理念和能力,要从国情、省情、校情出发,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学院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各学院院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头做学院学术管理的支持者和学院和谐发展的推动者。

(二)凝聚人心,培育优秀团队的能力

学院院长是学院人心凝聚的主心骨,是学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院长的行政管理能力要在凝聚人心,培育优秀团队上下功夫。学院人心要凝聚、学院事业要发展壮大,提高核心竞争力,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正是学院院长为什么要大力加强行政管理能力的问题之一。每个院长都要努力提高团队建设能力,特别是培育优秀团队的能力,包括用人能力、激励能力、执行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创建组织文化的能力、拓展训练的能力。在本学院努力做到目标清晰,职责分明,人员定位准确,氛围和谐,沟通正常,考核公平,组织支持,创造良好的小气候,使本学院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提升学院社会声誉的能力

高校要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主要还是靠各个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研究水平来支撑,这需要各学院院长不断在管理实践中提升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能力。一是让学生满意。要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使学生学习愉快,学有所成。二是让家长满意。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是否公平,学校收费是否合理,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学生的就业前途,校园是否安全等等。要采取有效措施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打消家长的顾虑,努力使学生家长满意。三是让社会满意。要为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毕业生,通过学院的科技力量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和智力支持,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改善学院经济条件的能力

提高学院的经济实力,改善教职员工的待遇,是激发学院教职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条件之一。学院院长要树立“立足学院、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出效益、创收益”的方式全面拓展学院与行业、学院与企业、学院与地方经济的沟通和联系,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继续教育、研究生班教育上要多想办法,多途径的提高学院的创收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学院的办学层次,扩大学院影响,增强学院竞争力,还可以使全院教职员工在享有创收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为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院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

二、提高院长行政管理能力应处理好的主要关系

院长在学院行政工作中,是一个多面手的角色,要面临的事务繁多而琐碎,当好院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提升学院院长的管理水平,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努力实现学院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制度化。

(一)学院管理工作与个人学术研究的关系

就学校事业发展而言,管理工作与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但具体到个人,尤其是在学院担任院长的同志,两者难免会产生冲突。这就有一个正确对待的问题。作为一名干部,是因为受到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才能走到管理岗位上来的,因此一旦走上管理岗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岗位,就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管理工作当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这是对一个干部的基本要求。当然,有些同志因为在一些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院系工作的同志本身还要对所在的学科或者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负责,这就要学会统筹兼顾,要求各位院长要比学校的一般管理干部和教师要吃更多的苦,要付出更多。

(二)高效管理与优质服务的关系

管理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只有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合作、同心同德,使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融洽,才能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进程。各学院院长面对的管理对象是教师、科研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和学生等,这些人员在年龄、学历、工作性质等方面各不相同,他们心理需求的类型和性质也不完全一样。院长权威的树立、管理任务的处理和安排不是靠行政的命令,而是靠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来行使自己的职权,让制度和规则成为院长与被管理者和谐相处的桥梁。同时,除了制度的规范,院长和被管理者也要有真情互动,用真诚的关爱之心培育彼此的和谐关系,在高效管理中践行优质服务,于优质服务中实现高效管理。

(三)学院当前发展与未来规划的关系

正确处理学院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是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成功的当前就不会有理想的长远,没有对长远的科学把握,就谈不上有高度自觉的当前行动,也就不可能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各学院院长都要克服私心杂念、摒弃个人喜好,站在对学校事业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对师生员工负责的高度,努力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问题。要高度重视学院发展战略,坚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努力把学院当前的需求与长远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的和谐统一。要树立“不比一时求长远”的战略意识,坚决克服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认真权衡当前与长远的轻重缓急,以有利于发展的眼光确定优先满足的需求,努力赢得长远的更大的发展。

三、提高院长行政管理能力的路径选择

院长行政管理能力建设问题,是一项系统而又长期的努力过程,要提高管理水平,院长必须坚持严格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同时,还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又能掌握现代管理理论。这需要高校领导班子和院长的共同努力。

(一)从学校层面上说,要为提高院长行政管理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1.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当前,高校都在围绕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的管理目标,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一方面,根据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内设机构进行功能调整,新组建了一些行政管理机构,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战略的调整步伐。另一方面,校部机关实行全员聘任制,并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了以向教学、科研、管理骨干队伍倾斜为主兼顾其他教职工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方案。这些改革对于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我们要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新体制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在,院长要着力对各部门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按照激励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保持目标的激励性,同时也不忽略其现实性和科学性,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是规矩、是规范,是人们各种行为赖以遵循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现代大学管理的总趋势是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和民主化。高校领导班子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推进管理科学化,使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学校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推进管理法制化,严格依据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建章立制,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推进管理人性化,营造促进师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宽松环境和空间。

推进管理民主化,充分尊重民意,善于广集民智,真正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竭力为师生员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和“宽松、宽容、宽厚”的和谐氛围,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

3.要建立以贡献率为内容的考核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先生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是个全面的考察,高校则侧重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要求学校以贡献率作为评价标准制定和完善学校各种政策,使个人的、单位的业绩与为学校做出的贡献直接挂钩。各院长要根据学校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出提升本学院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想方设法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努力提高本学院的综合实力,为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二)院长个人层面,要在管理实践中提高院长的行政管理能力

1.调节自控力,树立领导良好形象

自控力是领导干部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以党纪国法、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实现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自控力既是一种制度规约,又是一种道德体现,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调节自控力要求院长们经常警惕自己,完善自我,做一名懂规矩、守纪律的称职干部。要懂规矩,更不准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要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职位,它是人民群众授予的权力,是干事业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从而自觉提高自控力。要做到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手中的权力用于服务于全校师生员工,服务于学校改革和发展,要干干净净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不拿原则换取人情,不以职权谋取私利,依法行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学院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在群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2.塑造亲和力,凝聚管理合力

亲和力是一个人的无形魅力,亲和力在一个人的性格上具体表现为幽默、谦和、智慧、爽快、诚信等等,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与人相处时的一种和谐,一个领导不是用他的权威来服人,而是以理以德服人,你善意的忠告,正直的性格就会造就出你的人格魅力,让你的下属对你心服口服,发自内心的尊敬你。作为院长,要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亲和力,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师生员工;要在师生员工有事无事之时,都以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信任式的谈话方式,多和师生员工进行一些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就会不断培养师生员工对自己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自己的亲和力就会逐渐塑造起来,院长和全院师生员工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他们也会全力支持和配合院长的工作,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管理合力,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3.增强学习力,创新管理方法

领导的管理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一个人,在他从事领导工作之前所受的教育和培养,从事领导工作之初接受的机遇和挑战,从事领导工作中所经历的磨练和体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即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干部自有资源积累的过程。因此,院长要牢固树立“领导力的核心是学习力”、“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的理念,要认识到学习力是最活跃的创造力,最本质的竞争力,是领导力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领导的基本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只有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才能获得高效果的领导能力。应当看到,我们正处于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无论是多年担当领导的老同志,还是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问题。因此,每个人都要切实重视提高学习力,自觉形成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要在自己的知识规模和知识结构上,学习的质量、流量和增量上都有长进和提高,不断适应新形势,创新管理方法。

4.提升决策力,拓展管理水平

领导者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做出正确的、有前瞻指导性的决策。决策其实是一项流程性极强的领导工作:从引发决策动机到形成决策方案,再到评估决策效果,是一环扣一环的。但是,决策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从是否需要开始决策到如何评价决策,都会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与利益。提升院长的决策能力,主要是落实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学院党委书记和学院(系)院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学校各二级学院的书记和学院(系)院长之间、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有沟通交流机制、协调监督机制。对于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决策前书记和学院(系)院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必要时还要先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既不能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也不能分管领导个人说了算。沟通过程中有不同意见、有争论是正常的。当前,我国高校还是有少数学院(系)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有的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缺乏沟通,决策前不见面,相互不了解,酝酿不充分;有的各干各的,缺乏有机的协调互助;有的会议不正常,个人说了算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不仅会影响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会影响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更会影响一个单位的进步和发展,乃至整个学校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学院(系)党政主要领导要站在对学校事业负责和对本单位的师生员工负责的大局考虑问题,敢于负责,以身作则,提升决策力,拓展管理水平,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5.强化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

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就是领导干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执行力,是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重点。院长的执行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校制定方针政策的执行力,二是抓好对本学院制定制度措施的执行力。高校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各个学院院长的考核制度,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责任导向,以刚性措施作为支撑,增强院长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强化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