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0:54:31

提高年范文篇1

当前,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已处于整改提高阶段的后期,今年各项工作头绪繁多,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启动,任务非常艰巨。经省委领导同意,举办选派干部培训班,充分体现了省委对选派工作的高度重视。

同志们到村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广大选派干部不负重托,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使选派村的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选派干部自身也在农村火热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特别是去年底以来,同志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认真履行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员和具体责任人的双重职责,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选派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的是扎实有效的,成效也比较明显。借此机会,我代表省选派工作联席会议和省委组织部向你们致以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今年是全省选派工作的“深化提高年”。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选派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对选派工作“六句话”目标任务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工作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为选派村的新农村建设打好思想、组织和工作基础。年初,省选派工作联席会议召开了第十八次会议,对今年的选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大家要按照部署安排,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下面,我就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部署。在前不久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在工业化初始阶段,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带有普遍性的做法。但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矛盾也日益突出,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我国已开始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对已实施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发展方略进行了调整。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方针。从把“三农”问题明确定位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从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到作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从制定“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到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分配关系作出了重大调整,国家的发展进入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崭新阶段。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后至十六届五中全会其间的27年,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上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一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放权于民;一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负于民。这些都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拥护。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和工农差别继续拉大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关系到长治久安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农村的现代化若不能同步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和阻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加强“三农”政策措施的新发展,它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为突破口,抓住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这个根本,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让农村共享改革成果,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农村的面貌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来说,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国内需求才会有广阔的市场。从世界形势看,我们面临的仍然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资源瓶颈、环境容量制约的凸显,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外部风险增多,等等。特别是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70%,国际形势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造成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加强“三农”工作的迫切需要,而且关系到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们安徽可谓正逢其时,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虽然“十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台阶。但我省依然是欠发达省份,农业大而不强,城市化率和农民人均收入等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安徽人民历来具有改革的光荣传统,我们是“大包干”的“发祥地”,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催生地”,也将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地。为建设新农村,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应该说受益面也就更大。这个机遇如果能抓住,对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就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因此,我们要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把中央的精神与安徽实际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坚持工业强省和新农村建设两个轮子一齐转,继承和发扬安徽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奋力进取,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推进我省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扎实推进选派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时跨数十年、惠及几亿人、涉及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为此,中央和省委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亿万农民自己的事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一定要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选派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化对选派工作目标任务的理解,结合本村实际,振奋精神,提升标准,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为选派村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深入学习,把握基本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点,即:一个总体要求、一个基本前提、三条基本原则、四项主要任务。一个总体要求,就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关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要求;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安排,把农村进步放入整个社会建设中统筹谋划,把农民增收放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统筹考虑,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三条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要求;四项主要任务,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就是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这是首要任务。二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持续动力。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等,这是主要任务。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核心,是基本落脚点。

第二,抓住关键,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任务是农民增收。这是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把坚持“统筹”和“多予”作为政策第一选择,把开展全民创业作为第一动力,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第一目标。广大选派干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是在瞄准市场行情上下功夫。根据社会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名特优”农产品;根据龙头企业加工需求,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根据城乡群众休闲需求,大力开发山水资源和“草根”文化产品。二是在发挥本地优势上下功夫。优势就是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围绕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努力发展“一村一品”,形成极具特色和活力的板块经济,为农民就业和创业提供机会。三是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要善于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做文章,依托它们调整农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产业化经营,变农户各自为战为联手作战,形成合力。如果一个选派村培育出了一至两个主导产业,那么这个村的发展就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第三,注重根本,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根本在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农民。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双技”培训,继续实施好“阳光工程”,让外出务工的人有技能,让留在村里的人有技术,把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增产增收的巨大空间。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走入大市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把众多的农户联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做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解决好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做不好的问题。把“个体”的农民变为“群体”的农民,进而成为“实体”农民,这样才能推广优良品种、形成诚信品牌、做大产品市场。三是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投身“全民创业行动”。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农民是最大的群体。20多年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广大农民中蕴藏着强烈的创业欲望和巨大的创业能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如何,关键取决于各级组织的引导和激励。广大选派干部要采取切实措施,激活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统一意志和自觉行动。

第四,规划先行,分步组织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作出长期的奋斗。当务之急是要做到规划先行,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前不久,省里在芜湖市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工作会议,要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的规划要在六月底前编制完成,其它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广大选派干部要不等不靠,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率先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一要全面理解规划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能把它简单等同于新村建设。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围绕着“二十字”目标来进行,包涵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整洁、新村建设等丰富的内容,并且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内容。二要科学制定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因地制宜。特别强调的是,规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自然特色和文化内涵,注重各具特色,防止千篇一律。规划的重点要放在抓好旧村整治上,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居,慎重搞好新建型村庄建设。要突出规划的长期性,一个规划起码管上五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广大选派干部离任前,要在高质量完成选派工作“六句话”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最起码还要留下“三个一”:即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编制出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选准一个优势产业,实现“一村一品”;健全一套管理制度,教育和引导农民增强规划意识,自觉按规划办事。

第五,强化保障,善始善终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抓住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个重大政治机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扎实抓好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着力巩固和扩大教育活动成果。一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署,使他们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基本要求,以及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实惠,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次广泛思想动员。二要扎实抓好整改,努力解决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和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特别是要注重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派村要认真实行整改承诺制,根据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问题,向农民群众做出整改承诺,切实进行整改,让老百姓能够真真切切地看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承诺的内容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三要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要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和创业能力强”的“双强”要求,选好配强村党组织继任书记。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努力建设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型党员队伍,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先锋力量。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使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在流动党员中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教育和引导事业有成的党员把家乡更多的人带出去务工创业,把在外了解到的信息、积累的资金、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深化为民服务全程工作,加强村级代办点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第六,抢抓机遇,奋力干事创业。虽然同志们任职时间只剩下最后一年了,但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开局工作做的如何,对选派村将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一要抢抓机遇。一年时间不长也不短,紧抓不放、奋力拼搏,就能成大事,你那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就能开好头、起好步;松松垮垮、漫不经心,就会稍纵即逝,贻误事业。我们要以强烈的创业激情和时不我待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有为。二要科学行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因此,对这样一个牵动全局的事情,我们切不可闭门造车,切不可主观臆断,切不可草率从事。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当地有关部门的科学规划,从长计议,遇事想得更长远一点、更周到一点,力争做到规划不留遗憾,政绩不留隐患。三要依靠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建设自己新家园的群众工程,农民是主体,也是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参与进来,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同时,要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凡事与农民充分讨论,达成共识,迸发激情。四要选准切入点。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选准工作切入点。可以从培育主导产业入手,大力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从抓村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通过开展“几清”(如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柴垛等)、“几改”(如改厕、改圈、改灶、改院等),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总之,各选派村要结合实际,选择符合村情民意的工作切入点。切入点找好了,扎扎实实做好几件事,就可以有效调动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第七,身体力行,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今年3月4日,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概括非常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把握。如果我们是非的判断、美丑的区分、善恶的界定都混淆了,社会就和谐不起来,经济就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就鼓舞不起来。中组部刚刚发出了通知,要求党员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并对各级组织部门提出了要求。广大选派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切实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为推进乡风文明而积极努力。

三、加强领导和指导,努力把选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做好选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对选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第一,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选派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在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通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把城市人才输送到农村,把发展项目和资金带到农村;通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带动了千万个部门、千百万人以实际行动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通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培养锻炼一支了解农村、熟悉农业、对农民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队伍,为统筹城乡发展积蓄了一批党政人才。四年多的实践也充分证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既加强了组织、发展了经济、富裕了农民,又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为我们培养锻炼了干部,改进了“两风”,增强了“两情”,服务基层的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可以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举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各级党委特别是县乡党委要切实按照有关要求,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加强工作统筹,形成工作合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工作的主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各项工作都要服务于和服从于这个主题。各级选派工作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工作,自觉将选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进行统筹谋划,精心安排。要抓紧协调有关部门帮助选派干部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选准工作切入点,抓紧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为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年初,省委作出了选派第三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的决定,省委组织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着手谋划这项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工作方案,待省委、省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各地要按照一手抓好第二批选派工作的落实,一手抓好第三批选派工作的谋划这个要求,统筹安排工作,认真组织实施。

提高年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以加快企业党组织组建、扩大党的工作履盖面为基础,以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为重点,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队伍、阵地、制度和活动载体建设,切实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为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总体要求是要通过“巩固提高年”活动的开展,使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达到“扩大组织覆盖、推进管理规范、增强活动影响、体现先进作用”的成效。具体目标是到**年底,全市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00个,包括一批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100%的职工党员纳入企业党组织管理;新发展党员500名,招聘引进党员500名,使党员队伍结构有较大改善;新建一批党员活动阵地,并建成30个能辐射周边的企业党员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规范》,企业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党内组织生活正常,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党员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有序展开,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创建30个**市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形成良好的示范导向。

三、活动内容

1、理顺体制,抓好覆盖,扩大企业党组织组建成果。建立镇(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强化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组织领导,调整理顺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形成关系明确、层次清晰、责任落实、运行协调的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和新成立企业,具备建支条件的,应同步推进党组织组建;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条件的,按照“数量适度、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多种党组织组建方式。只要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活动开展,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市场、一个工业区,一个行业协会都可以成为组建党组织的依托。充分发挥“区域性、行业性党总支”的孵化器功能,创新总支管辖下的分支设置和活动方式,进一步放大党总支对小企业的组织覆盖效应。

2、培育“源头”,兼顾引进,加快壮大企业党员队伍。坚持把壮大党员队伍作为推进企业党建的基础工作,认真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好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注重从源头抓起,以非公有制企业青年骨干为主要对象,以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为载体,主动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关口前移到对企业青年骨干的培训和培养上。进一步探索完善“双培双荐”机制,坚持“把企业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荐到党务工作岗位,把优秀党务干部推荐到经营管理岗位”。在发展党员的数量上,适当向规模企业、党建示范点倾斜,力争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批”。注重企业隐性党员的挖掘,继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动员企业隐性党员主动亮明身份,转移组织关系,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加大企业党员职工招聘力度,建立未就业党员信息采集、党员员工专场招聘和党员员工优先录用机制,开通党员就业绿色通道,积极为企业推荐输送党员员工。

3、整合资源,建好阵地,创造良好的企业党建环境。对党员人数相对较多、业主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应指导在企业内部建好固定的党员教育活动室,配备必要的党员学习、教育、活动设施,规范活动室内部布置。切实加大企业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动员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党委或总支建制的企业,结合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改善、企业文化建设,在职工集中活动区域建设党员服务中心,以一流的活动阵地、配套完善的服务优化企业党建环境,打造企业党建品牌。同时,在外来职工集宿区、工业集中区的行政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加强流动党员和未建支企业党员的管理覆盖。对党员人数少、不具备条件的企业,注重整合资源,充分借助非公有制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党总支的活动场所以及周边大企业、街道社区和行政村党员服务中心的教育活动设施,通过联合活动、约定活动等措施,落实好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基本场所、联系联络人员和活动方式。上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作用,积极为区域内小企业的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提供方便。

4、加强选配,完善激励,建设稳定的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坚持拓宽用人视野,严格按照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济、文化高、熟悉党务并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采取外聘、内选、委派等方式,切实加强企业党务干部的配备。对暂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或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的规模企业,继续选派退二线领导干部任专职党建指导员,帮助企业开展党的工作。积极探索企业党务干部任职资格制度,完善党务干部经常化培训机制,建立企业党务干部人才库,注重党务后备人才建设。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保障激励和关怀机制,提高企业党务干部的政治待遇,保障企业党务干部的经济待遇,落实由上级党组织发放的岗位补贴制度,维护企业党务干部的合法权益。切实改善企业党务干部的工作条件,教育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上支持党组织活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的5‰,落实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纳入企业正常的管理费用支出范围,据实在税前扣除;坚持对企业党员上缴的党费实行适度返还,并加大市镇两级财政拔付企业党建专项经费的力度;建立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红色家园”阵地和工作例会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和共享共建活动;经常性走访慰问企业党务干部,及时为他们释疑解惑。

5、强化管理,深化活动,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针对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的难点,注重规模企业已建党组织的跟踪培育、指导和管理,落实有效措施稳定企业党员队伍,确保已建企业党组织不断巩固发展。切实加强企业党组织“五个一”的制度建设,即每个党组织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一套规范的上墙制度、有一名专兼职党务干部、有一套组织生活台帐、有一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普遍建立健全党内“”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制度。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集中教育培训时间要求,加强企业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坚持以“创业发展比争先、富民和谐讲奉献”为先锋主题,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设计活动,围绕企业急难险重任务组织活动,围绕建设和谐企业开展活动,围绕塑造企业形象筹划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引领科学发展的导航器作用、凝聚职工的主心骨作用、培育人才的聚才库作用、维护权益的调节器作用和文化建设的播种机作用。广泛开展“党员定岗设责、公开承诺”、“党员示范车间”、“党员先进班组”、“党员模范岗”、“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业绩”,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企业发展的促进者、提升素质的带头者、员工形象的示范者。

四、推进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开展“巩固提高年”活动摆上各级党委的重要位置,认真加以谋划。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建立健全企业联系点制度,带头深入企业推动党组织组建,指导规范化建设,开展各类先锋主题活动。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发动工会、共青团、经济管理部门和非公有制企业主管单位参与配合,明确职责、落实分工、齐抓共管、合力推进。

二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上下联动,分级培训,有计划地对非公企业业主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业主对企业党建的认识。通过创办党建沙龙、联谊会等载体,构建与业主的沟通联系平台,健全定期活动机制,争取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支持。依托**日报《基石》专版、“七月阳光”电视专栏、“**党建”网站等各种媒体,加强对开展“巩固提高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的宣传,大力宣传推广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经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

提高年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一个中心、四个重点”的总体思路,服务“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提质、提速、提效为目标,以解决当前影响交通改革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机关工作效能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基层和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为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主线,促进依法依规行政,科学民主施政,高效廉洁从政,努力打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政务环境,具体目标是通过开展活动,使机关达到思想认识有新高度,精神状态有新面貌,行业风气有新变化,业务能力有新加强,工作效能有新提高。

着重解决以下六个方面问题:一是服务态度差,对人民群众的需求漠不关心、感情淡薄或盛气凌人,高高在上或冷若冰霜,爱理不理,服务意识不强;二是大局观念薄。为全县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少,为小集体利益想方设法的多,干事谋事的少,怕事躲事的多;三是行政慢作为。推诿扯皮、作风拖拉疲沓,办事不公开,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落不到实处;四是行政不作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基层企业、群众和客商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麻木不仁,回避矛盾,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五是行政乱作为。行政行为不规范、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许愿,以权谋私,敲诈勒索;六是利益个人化,将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

三、工作方法

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坚持贯彻教育,制度和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力求抓深、抓细、抓实,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3月至4月)。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调整健全领导机构。召开局党委会议,调整健全局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一步明确分工和职责;二是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制订出台《关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目标任务,细化方法步骤,明确责任要求;三是层层搞好动员发动。召开全局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动员大会,深化全体干部职工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活动部署安排,在此基础上,机关各股室站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动员发动和宣传教育,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宣传栏、信息网的作用,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四是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主要是建立完善行政决策和一次性投诉查实停职制等相关制度,制订《局机关效能建设目标管理考评办法》。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4月至11月)。重要做好三个环节工作。

(一)学习教育

1、组织开展“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学业务”活动,局党委中心学习小组,机关各股、室、站、所利用学习日时间,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市、县有关会议和指导精神,交通方面有关法律,局各项制度规定、本职业务知识等,重点学习研续《市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学习读本》,适时组织学习测试。

2、加强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积极组织参加机关效能建设论坛和征文活动。每个干部职工年内至少完成一篇研讨文章。

3、局效能办适时编发简报,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4、加大与新闻媒体协调沟通的力度,及时宣扬本单位开展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

(二)查摆问题

围绕重点解决的六个方面问题,采取以下五种途径,努力把问题找准找实。

1、个人自查,集中3天时间,组织开展个人对照检查,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

2、定期检查。局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检查,讲评通报检查结果。

3、随机抽查,局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不定期组织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事后检查。对涉及人、财、物、工程建设等敏感问题,在推行办事公开的基础上,建立事后检查制度,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调查核实。

5、公众督查,按照县里统一安排,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开承诺,并召开与管理服务对象的对话会,兑现承诺,成立机关效能投诉办公室,开通效能投诉电话,24小时受理投诉,聘请特邀效能监督员开展专项监督,邀请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三)落实整改

对个人查摆出来的问题,本着启发自觉的原则,限时整改,对各级检查发现和基层,群众投诉的问题,按照“有诉必理、有理必果”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加大查处力度,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第三阶段,评估考核(2012年12月上旬)

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组织总结自评,11月下旬,局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一个评估组,对机关各股室站所进行评估和检查,考评结果运用,全部纳入局各股室站所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12月上旬,召开全局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总结大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第二步,迎接上级考核。12月上旬,认真做好迎接县里评估和检查工作。

四、几点要求

提高认识,今年,县里确定我局作为10个效能“提高年”重点建设单位之一。全局干部职工一定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端正姿态,切实增强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真正做到全局动员,共同参与,全力以赴,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氛围,充分展示交通人良好的精神风貌,扩大交通行业的社会影响发挥应有的作用。

提高年范文篇4

一、目标任务

围绕“提高、提速、提效”的目标,着力在提高乡、村、机关单位干部的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上下功夫。一是实施“三条禁令”,解决干部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严禁有令不行,着力解决对法律法规和乡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执行不力或消极抵触行为,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严禁办事拖拉,着力解决政务不公开,暗箱操作,服务承诺不兑现,效率低下,对群众要办的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严禁吃拿卡要,着力解决办事不讲规则讲关系,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二是狠刹“三风”,解决干部工作作风不优问题。狠刹“玩风”,村干部上班时间必须在民事帮办点值班或坐班,乡直单位干部上班时间不准脱岗、不准上网聊天;狠刹“吃喝风”,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公务活动不吃、请,不饮酒;狠刹“风”,党员、干部不准参加任何形式的活动。强化效能监察,严查典型,努力打造服务优、效益高、信誉好的政务环境。

二、工作方法

一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展的“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选取何铺村、红桥村、派出所、樟树信用社、财政所、医院、信用社等单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效能“提高年”活动的扎实开展。二是重点监察促全面提高。对效能建设重点单位年底进行重点评估和检查,按照政务环境考核方案,积极做好对各单位的民意调查测评及考核工作。力求做到全乡均衡推进,整体提高。三是严肃查处促整改提高。按照“有诉必理、有理必果”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加大对投诉的查办力度。是乡村干部的,由乡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监督小组归口处理,是乡直单位的及时通报到相应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

三、具体步骤

(一)集中整治阶段(3月1日—31日)

1、动员部署。各村要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本方案,提高干部职工对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的认识;

2、专项整治。开展“玩风”、“吃喝风”、“风”专项整治活动。

3、明查暗访。选调3名思想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机关效能督查组,开展经常性的明查暗访活动。

(二)规范巩固阶段(4月1日—10月31日)

1、建立完善制度。根据《机关效能监察若干意见

(试行)》、《机关效能建设制度汇编》。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实施细则。制定《机关效能建设目标管理考评细则》,明确单位“一把手”为本单位机关效能建设第一责任人,单位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机关效能建设有关规定,除处罚当事人外,同时追究单位“一把手”及“分管领导”责任。

2、规范办事程序。各村、乡直单位要根据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依法、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岗位和规范办事程序,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强化监察效果。开展明查暗访,一旦发现问题,原汁原味曝光;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行政投诉;严厉查处影响乡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有关干扰重大项目建设和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典型投诉案件。对破坏我乡经济发展环境的乡、村干部,一经查实,一律予以辞退;是乡直单位的干部交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4、制定机关效能督查工作规程。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示范窗口创评活动;召开效能建设重点督查单位与企业代表对话会。

5、开展政风评议。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现场评议机关单位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公开性的民主测评,测评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当场打分、当场公布。第一次测评排名后三位的村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全年累计2次排名后三位的村和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在全乡公布会上作公开检查;全年累计达3次排名后三位的,对村干部采取降职处理,对乡直单位的主要领导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对该同志予以调离。

(三)总结考核阶段(11月1日—12月底)

各村、乡直各单位在11下旬对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

建设“提高年”活动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报乡效能办。乡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于12月上旬对各村和乡直各单位进行检查和考核。

四、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在乡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乡效能办设立投诉电话(0792—4550015)。

提高年范文篇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师德建设为首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突出抓好骨干教师培训,重点倾斜农村教师培训,促进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构建人民满意的和谐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开展师德教育。通过师德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教师师德水平达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打造高水平的骨干师资队伍。建立比例合理的省、市、县、校级骨干教师梯队,培养一批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年龄、职务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缩小城乡间师资差距和教育差距。

(四)实现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化。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水平均衡发展,教育公平逐步显现。

三、活动内容

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师德教育及业务培训等活动,使广大教师在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

(一)建立师德教育、评价、考核、监督机制,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进一步增强教师恪守职业道德意识,自觉规范职业行为。要引导教师学习杨爱军热爱家乡、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优秀品格。加强自身修养,树立高尚品德,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做教书育人的楷模。学习要记笔记、写心得,做到真学真知真用。

2、建立师德评价、考核、监督机制。要把师德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师德档案,通过学校评价、学生测评、家长调查问卷等形式,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表现。师德考核不合格者,本年度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级。新录用的教师必须经过职业道德专门培训方能上岗。学校要通过设立师德举报电话、开设校园网师德投诉平台,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师德监督员”等,加大对师德的监督力度。对师德出现问题较多的学校,要取消学校和学校主要领导当年各种评优评先资格。

3、开展师德建设评优树先活动。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学校要及时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继续深化“仁爱之师”评选活动,在教师节前夕,要表彰一批杨爱军式的“仁爱之师”。各学校要举行教师职业操守宣誓签名活动,并在校园显要位置或教师办公场所悬挂宣誓签名内容。

(二)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教育工作,强化教师专业成长和能力提高

1、加强市级骨干教师和名教师培训。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形成一支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要求的骨干教师队伍。要对名教师培训人员和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培养出一大批能带领和推动所在地区、学校和学科教师整体水平提升的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力争培养出若干名教育教学思想、理论和实绩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教育名家。

2、深化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各学校要在继续推进校本研修形式建设的同时全面提升校本研修内涵质量,不断推进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力求取得明显实效并形成本校特色。

3、持续抓好专项培训项目。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和考试;继续抓好高中课程改革培训,重点抓好市级培训;为职业学校教师提供去企业实习的机会;加大外语教师培训力度,采取聘请外籍教师来我市培训和选派外语教师出国培训等形式,提高外语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导师作用。

4、加快学历提升培训。区市县教育局要认真贯彻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工作的意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培训,以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学校要主动为教师创造参加提升学历培训的良好环境,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要倡导教师把学历提高与学校岗位需求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5、全力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各教师培训机构要充分依托网络开展各项培训,定期对信息技术专干进行专项培训;各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构建信息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引导教师主动利用网络开展校本研修;广大教师要主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6、开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校、区(市、县)要逐级开展说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课、自制课件、教具等教育教学技能和职教专业技能比赛和展示活动,在教师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教学氛围,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交流、激励。

7、要充分发挥各教师培训机构在教师教育中的各项职能,加快提高研训教师的整体素质。*教育学院要重点抓好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全市教师教育特别是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和视导,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做好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跟踪反馈工作。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要重点抓好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区域教师培训分片管理、课程指导工作。市教育局今年要对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教师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考评。

(三)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农村教师教育工作。各涉农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农村教师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研究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农村教师教育难点问题和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加快建立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教师教育工作所需经费。

2、搞好校本研修指导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要深入职场,组织研训教师“聚焦课堂”进行教学诊断,在研训中开展专业引导。抓好农村教师集中培训,重点抓好学科知识、基本技能培训。*教育学院要加大对农村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导力度,搞好符合教师教育需要的课程资源开发。

3、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各农村学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方式,切实抓好学科、课堂教学研讨,着力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农村中心小学要在本学区教研活动中发挥好示范辐射作用。各学校要保证教师参加教师教育时间,保证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教育工作。

4、建立市级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基地。要积极发挥瓦房店师范学校的作用,与各涉农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破解教师教育难题。不断挖掘驻*的师范院校的社会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增强教师教育的活力与生机。

5、大力开展帮扶活动。一是开展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二是以订单的方式开展名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三是继续开展城市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活动;四是建立顶岗、援岗、特岗机制。

(四)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和创新我市教师队伍管理工作

1、严格选录教师准入条件,规范选录教师工作程序。农村小学选用的新教师要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城市中小学和农村初中选用的新教师应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各涉农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和落实中小学教师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2、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岗位设置工作。制定教师职称评审考试办法,促进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按照市里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市中小学特级教师管理办法》、《*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及管理办法》,加强对省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的管理,切实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研究制定《*市中小学教育专家评选办法》、《*市中小学学科专家评选办法》,评选一批教育教学及管理方面拔尖人才,激活高级教师职称后成长动力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优秀教师团队和校长团队。

4、完善教师交流制度。提高骨干教师交流比例,区域内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的交流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加大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优质师资相对集中的学校与优质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之间对流的数量,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化。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搞好宣传。市教育局成立由副局长马瑞春担任组长的*市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由市教育局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人事处),具体负责组织有关活动的开展。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市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工作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要通过报纸、电视、校园广播、教师网站、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和活动部署,营造广泛的活动舆论氛围。

提高年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记叙文;阅读能力

记叙文是一种重要的文本类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尤其在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记叙文的内容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复杂,叙事方法更为多样。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记叙文的文体特点,让学生从事件、叙事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充分运用略读与精读结合、思维导图制作、情境表演、细节分析、生活体验等方法,全面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一、提高学生对事件的认识能力

(一)整体浏览,认识事件主体内容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记叙文篇幅较长,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缺乏明确的思路,不能够对文本内容形成明确的认识。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浏览的意识,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总结事件的主要内容,构建记叙文阅读的宏观框架,初步提高对文本的认识能力。例如,在阅读《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浏览文本,对事件的主体内容进行具体认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每个段落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可以寻找出关键的语句吗?”学生能够逐段落阅读文本,进行归纳分析。例如,在阅读第1到6自然段时,学生能够勾画出“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等文段,认识到本段介绍了秦王想要得到和氏璧的想法;在阅读第7到9自然段时,学生能够勾画出“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等文段,认识到这些段落主要讲述了蔺相如保护和氏璧不落入秦王之手的过程;在阅读第10到13自然段时,学生能够勾画出“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等文段,能够认识到这些段落主要讲述了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维护赵国尊严的故事。同样,在阅读剩下的段落时,学生能够勾画出相应的文段,认识到这些段落主要记叙了廉颇对蔺相如的不满,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段落的哪些内容很相似呢?我们可以对它们来分类吗?”学生能够认识到第1到6段主要介绍了完璧归赵的背景,第7到9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因此,可以将1到9自然段归为一部分。同样,学生能够认识到其他的文段分别记叙了渑池之会、廉颇对蔺相如不满、廉颇向蔺相如道歉的故事,因此,可以将这些段落分别归为一部分。由此,学生能够对蔺相如的主要故事进行总体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浏览的方式认识事件的主体内容,构建宏观的记叙文阅读框架。

(二)细致总结,具体认识事件细节

记叙文能够对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描述。学生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的了解,才能够提高记叙文阅读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细致总结的意识,让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对事件进行详细的梳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总结文本内容,了解事件的细节。在阅读完壁归赵这一部分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为什么要出使秦国?在到达秦国后遇到了怎样的事情?他是怎样处理这些事情的呢?”学生能够以这些问题为指引,认识到这一部分故事的主要人物为蔺相如、赵王和秦王,并能够表述出“秦王想要用十五座城池得到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在到达秦国后发现秦王不够真诚,于是决心撞坏和氏璧,秦王最终放弃了约定,蔺相如也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等具体情节。在阅读渑池之会这一部分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为什么要让秦王击缶呢?”学生能够勾画出赵王为秦王击鼓的文段,了解事情的缘由。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秦王最后为什么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呢?”学生能够阅读相关文段,认识到蔺相如以死相逼,让秦王感到恐惧。同样,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对其他的内容细节进行提取。例如,学生能够归纳负荆请罪的故事。首先,学生能够根据相关段落认识到蔺相如为赵国建立功勋,受到了廉颇的嫉妒,从而总结出负荆请罪的起因;接着能够根据蔺相如的话语认识到蔺相如以大局为重,总是能够宽容廉颇,而廉颇体会到了蔺相如的宽宏大度,背着荆条前来拜见蔺相如,从而认识到负荆请罪的经过。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事件的具体发展过程进行细节性的总结,有效提高记叙文阅读的具体性,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提高学生对叙事手法的认识能力

(一)制作思维导图,分析叙事顺序

记叙文的叙事手法是多样的。很多的事件既有明线也有暗线。学生需要从这些角度进行思考,才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事件的不同线索进行梳理,学习多样的叙事方法。例如,在阅读《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具体分析叙事顺序。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蔺相如的视角分析事件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是怎样提高在赵国的地位的呢?与蔺相如有关的事件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学生可以细致阅读文本,从而发现蔺相如首先在出使秦国时,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受到了赵王的重用。接着在渑池之会上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进一步提高了在赵国的地位。最后,学生能够认识到蔺相如受到了廉颇的不满,但总是宽容地对待廉颇,和廉颇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学生可以将这些事件归纳在思维导图中,从而将文本的叙事顺序确定为建立功勋、受到嫉妒、宽容对待、和睦相处等过程。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廉颇的视角分析事件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能够发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些事件让廉颇对蔺相如产生了嫉妒,而蔺相如的宽容大度让廉颇感到羞愧,之后廉颇负荆请罪获得了蔺相如的原谅。由此,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中将事件的顺序梳理为廉颇嫉妒蔺相如、廉颇对蔺相如产生愧疚、廉颇获得蔺相如的原谅等过程。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这两种叙事方式。学生能够发现通过第一种叙事方式能够对蔺相如进行全面的了解,而通过第二种叙事方式能够对廉颇形成全面的了解。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对记叙文的叙事顺序形成多角度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

(二)组织情境表演,体会事件顺序

高年级阶段的很多记叙文内容十分丰富,学生通过文字阅读往往不能整理出清晰的思路,难以形成深刻的阅读印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事件中的人物、创设事件的环境、表演事件的过程,以此对事件顺序形成具体认识。例如,在阅读《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情境表演活动,具体体会事件顺序。首先,教师可以提出宏观的问题,培养学生情境表演的意识。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蔺相如的这些故事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完整的表述出来吗?”学生能够发现课文的内容十分丰富,不能够全面进行表达。接着,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我们可以表演每个故事吗?这样看能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呢?”学生能够选择相应的情节展开表演,对于完璧归赵这一部分故事,两名学生首先可以分别扮演赵王和蔺相如。扮演赵王的学生可以表现出忧愁的神态,体现出赵王对于是否要和秦国进行交换的犹豫心理。扮演蔺相如的学生可以表演向赵王提出建议,请求出使秦国的动作和话语。由此,学生能够对完璧归赵的故事背景进行明确认识。接着,一名学生可以扮演秦王,表现出骄傲自大的神态,体现秦王想要违背约定,得到和氏璧。一名学生可以扮演蔺相如,表演想要损毁和氏璧的情境,表现蔺相如和秦王针锋相对的过程。最后,一名学生可以扮演蔺相如,一名学生可以扮演蔺相如的随从,表演出蔺相如吩咐下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过程。由此,学生能够对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认识。同样,对于渑池之会这一部分故事,一名学生先是可以扮演赵王,表演赵王为秦王击鼓的情节;接着,一名学生可以扮演秦王,表演秦王为赵王击缶的情节。由此,学生能够对渑池之会的过程形成具体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事件的来龙去脉,体会记叙文叙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提高学生对文本思想情感的感悟能力

(一)在视频观赏中获得深刻感悟

记叙文的思想情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不同的事件中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所有的事件在组合后会表达共同的主题。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让学生观看相应的视频内容,借助具体的画面,从整体与细节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事件,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例如,在阅读《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赏与廉颇和蔺相如有关的影视剧视频,获得深刻感悟。在观赏完璧归赵这一部分视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秦王,蔺相如是怎样的神态?他说话的语气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通过视频内容能够认识到秦王的地位虽然高高在上,但蔺相如始终不卑不亢,能够勇敢和秦王斗争。从而体会到蔺相如具有自信英勇的品质。接着,学生可以观赏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视频,能够认识到蔺相如对和氏璧进行了完好的保存,体会到蔺相如具有细心细致的特点。在观赏负荆请罪这一部分视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观察廉颇和蔺相如的神态特点。学生从视频中能够认识到廉颇十分的羞愧,而蔺相如十分的平和。从而能够以对比的方式认识到廉颇具有勇于承认错误的品质,蔺相如具有宽宏大度的品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具体的视频画面,对记叙文的思想情感获得生动的理解,提高阅读深度。

(二)在生活体验中获得深刻感悟

记叙文中的很多事件与日常生活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学生能够以这些事件为镜子反思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体会记叙文的思想情感,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例如,在阅读《将相和》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人物有蔺相如一样的品质呢?我们在什么时候有过廉颇一样的错误心理呢?”学生能够以这些问题为思路,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感悟。一些学生能够回想自己和同学发生矛盾的过程,体会同学所具有的宽容大度的品质。一些学生能够回想自己对他人存在不满,与他人发生争吵的生活经历,从而借鉴廉颇的做法,向他人承认错误,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蔺相如平易近人,宽容豁达的品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创造美好的生活。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将记叙文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发挥记叙文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事件的认识、叙事手法的分析、思想情感的感悟等方面入手,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具体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流程和方法,提高记叙文的阅读深度。

参考文献:

[1]王胜男.小学记叙文文本解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2]温燕清.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疑难问题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8(8):136.

[3]贾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有效参与初探[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提高年范文篇7

为切实提高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丰富基层工作经验,鄞州区针对不同人员,采取不同方式,运用“压担锻炼、多岗锻炼、适应锻炼”三种方法,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得到提高。

一、进行压担式锻炼。在挂职过程中明确挂职对象的岗位和职责,把完成任务情况作为挂职成效的重要依据。一是选派后备干部到重点工程接受锻炼。把后备干部有意识安排到矛盾比较突出、与群众联系比较紧密的区级部门和区级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区块挂职,让他们直接参与信访接待、拆迁安置等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去年共选择了16名区管后备干部到区拆迁办、信访局、长丰开发建设管委会、潘火片区管委会等挂职,今年又选派了39名中青年干部到重点工程、重点区块、重点项目进行跟班学习。二是选派后备干部到矛盾复杂村接受锻炼。开展机关干部驻村任职,选派一批机关干部到矛盾复杂村、经济薄弱村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让他们担负发展村级经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规范村级管理的重任。先后从区级机关选派了12名后备干部到村任职1-2年,其中有10名同志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三是选派后备干部到镇乡(街道)实际岗位接受锻炼。对公开招考的区管后备干部,除了落实相应的培养措施外,安排了14名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到镇乡(街道)挂职锻炼,其中8名任镇乡长助理,6名任办(科)副职。

二、进行多岗位锻炼。针对区级机关有的年轻干部不熟悉基层,镇乡(街道)有的年轻干部不熟悉区级机关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岗位实践锻炼。一是建立健全了年轻干部“双向挂职”制度。即从区级机关定期选派部分年龄在40周岁以下、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中层干部到镇乡(街道)、行政村挂职锻炼。从镇乡(街道)定期选派部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中层干部到区级机关部门挂职锻炼。先后选派了26名年轻干部进行“双向挂职”,其中区级机关到镇乡(街道)挂职的10人,其中5人任镇长(办事处主任)助理,5人任办副主任;镇乡(街道)到区委办、拆迁办、信访局、行政服务中心等区级部门挂职16人,全部任科室长助理。目前,在这26名年轻干部中,已有11名被提拔任用。二是实施中层及以下干部跨部门交流制度。集中开展了全区中层及以下干部跨部门交流工作,并将需要多岗锻炼的年轻干部列为重点交流对象。共有52名干部进行了跨部门交流。三是落实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近四年来共选派2115人次农村工作指导员到农村工作。

三、进行适应性锻炼。为让新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尽快熟悉基层工作情况,提高他们做基层工作的能力,建立健全了新录用机关干部下基层锻炼制度。规定,凡2000年以来新录用到区级机关工作的公务员三年内必须到镇乡(街道)或行政村(社区)锻炼一年,新录用到镇乡(街道)工作的机关干部三年内必须到行政村(社区)锻炼一年。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共有50名区级机关新录用机关干部到镇乡(街道)接受锻炼,207名镇乡(街道)新录用机关干部到行政村、社区担任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

提高年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为民、高效、廉洁”的原则,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行政“提速、提质”为核心,以效能考评为手段,以效能监察为保障,坚定不移地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开展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要以促进依法行政、高效执政、廉洁从政为目标,以加强镇、村干部的队伍建设和驻镇单位的效能建设为重点、以打造优质的投资环境为切入点,努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施“三条禁令”,解决机关工作效率不高问题。严禁有令不行,着力解决对法律法规和镇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执行不力或消极抵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严禁办事拖拉,着力解决政务不公开,暗箱操作,服务承诺不兑现,不能限时办结行政事项,效率低下,对群众要办的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严禁吃拿卡要,着力解决办事不讲规则讲关系,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巧立名目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二是狠刹“五风”,解决机关工作作风不优问题。狠刹“玩风”,上班时间不准脱岗、不准聚集闲聊、不准玩电脑游戏、不准上网聊天;狠刹“吃喝风”,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同城不吃请,县内公务活动不饮酒;狠刹“风”,党员、干部不准参加任何形式的活动;狠刹乡镇干部“走读风”,镇干部坚持周一至周四吃住在乡镇,防火、防汛、抗旱等重要时期的双休日、节假日须安排领导干部带班值勤;狠刹“公车私驾风”,领导干部不得驾驶公车,不得利用公车办私事。

二、具体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

1、召开动员大会。3月下旬召开全镇效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参会人员为全镇机关干部、村干部、驻镇单位负责人。

2、成立领导小组。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车桥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第一副组长,纪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

3、加大宣传,积极营造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良好氛围。利用黑板报、报纸、网络等平台及时效能建设信息,力争做到全民动员,人人关注效能建设。

(二)组织实施阶段(4-10月)

1、狠抓制度建设。一是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机关效能建设实施细则。二是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机关效能建设十项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以制度管人理事,强化“在其位、谋其政”、的行政职责意识,突出解决行政“不作为”、行政“慢作为”、行政“乱作为”的问题。

2、着力推进行政提速。精简行政审批程序,狠抓制约行政提速环节的整顿,突出解决行政“慢作为”问题。一是完善限时办结制。坚持“优质办理、限时办结”。在符合相关规定、手续材料齐备的前提下,部门和经办人员应在规定或承诺的时限内,办结管理(服务)相对人所诉求的事项。二是突出化解“中梗阻”。规范各机关中层干部和具体经办人员的权力,杜绝“中梗阻”。按照“合法、便民、快捷”的服务原则,充分发挥机关中层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禁止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单位具体经办人员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老大难”问题和“门好进、脸好看、事情还是不好办”的新问题,畅通行政中间环节。

3、全面深化政务、村务公开。(1)及时公开政务、村务。确定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为全镇重大事项统一“公开日”。政府机关各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各村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要按时公开。社会密切关注的突发重大事项办理情况,在办结后一周内必须公开。(2)放宽公开领域。一是办事公开。行政工作人员的身份、岗位职责以及办事内容、程序、时限等,通过佩戴标志牌、上墙、发放服务指南、印制备查资料等方式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并接受监督。二是热点公开。要在涉及“权、钱、人”的管理、使用等敏感问题以及社会关注、反映强烈的关键问题公开上有新突破。我镇要重点公开市、县有关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等情况;三是过程公开。对执罚、执收等容易“暗箱操作”的环节,要推行执法过程公开;对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事项办理过程需要公开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向当事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

4、扎实推进依法行政。(1)禁止“乱发文”。凡有悖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以及不适应镇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该修订的抓紧修订,努力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2)禁止“乱收费”。收费人员收费时必须出示有效证件,使用规定票据。严格控制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乱办班、乱培训、乱发证等行为,坚决禁止强行收取各类赞助费。(3)禁止“乱执法”。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切实解决行政错位、越位问题。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执法人员不得随意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执法,更不得以执法为名吃拿卡要,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行政执法人员私自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任何形式的执法。(4)禁止“乱考评”。全镇的检查考评工作由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除此之外,各部门一律不得自行安排考评检查。经批准的检查评比,应实行“捆绑式”联合检查,严禁分散进行;对同一主体的检查考评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2次,同一检查组一般不得超过5人,一次检查时间不得超过1天。

5、切实改进机关作风。(1)力戒形式主义。要“精文减会”,做到四个“严格控制”:严格控制会议次数,能不开的不开,能合并的合并,能用文件、电话部署工作的,用文件、电话、网络代替;严格控制会议时间,精简会议内容、讲话人数,把会议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严格控制参会人数,会议内容涉及不到的单位,不通知参会;严格控制发文总量和发送范围,同一事项不重复发文。(2)杜绝“面子工程”。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对上级交办的事,要速议速决、雷厉风行,不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增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把群众的呼声、需求、意愿作为改进工作的方向,建立完善各种便民、利民措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和群众拥护的“政绩”取信于民。(3)严格“五条禁令”。严禁上班时间“不务正业”(主要包括擅离岗位办私事,或打牌下棋搓麻将、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严禁工作日午餐饮酒;严禁假借出差、开会之名随意外出或“走读”;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政令不畅、阳奉阴违。

(三)总结评估阶段(11-12月)。

11月下旬,镇效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将围绕机关效能建设和行风评议要求,组织综合评定。对综合评定出的结果,将依照方案中的奖惩机制严格执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全镇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在镇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镇效能办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查等日常工作。

2、畅通渠道。镇效能办设立投诉电话、网上投诉信箱,全权负责受理投诉和查处工作。

3、加强社会监督。聘请效能督查员,在本镇有代表性企业、人大代表、老干部中聘请五名效能督查员,并颁发证书。共同参与机关效能领导小组工作,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建立奖惩机制。对各单位履行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情况年终综合评定前三名作为次年三干会表彰,后三名作为次年重点评议单位。

提高年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学成绩;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学科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之一,提高学生学科成绩即意味着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与学习习惯等,影响学生学科成绩的因素较多,如理论基础薄弱、解题方法不够恰当、学习自觉性较差等方面原因,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也需要面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还主要集中在频繁的习题练习上,运用“熟能生巧”的方式使学生依靠练习经验提高学习成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上看,此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在后续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整合学生素质培养与实质性数学成绩提高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提高数学成绩的基础上,锻炼学科思维,提高理论应用能力。

一、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

(一)学科思维缺乏有效培养

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性较强,并且各个理论之间还具有多种交互性,这使得学生需要建立较好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缺乏足够重视,课堂教学也主要以自身为主导,带领学生按照固定模板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思维缺乏训练,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指导依赖性较强,在试题多变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进而影响解题效率和质量,数学成绩也受到影响。因此,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通过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理论知识。

(二)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重要影响。数学成绩的提高属于长周期性质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提高数学成绩的周期活动中,需要具备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下,学生能够按照教师所制订的自主学习成长计划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所讲解的教学重点也能够做好笔记进行着重学习,为提高数学成绩提供保障。部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上,由于缺乏相应重视,并且缺乏深入的教学统筹规划,使得学生容易忽视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等阶段,进而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造成影响。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确保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教学计划可以稳步推进。

(三)解题指导缺乏趣味性

数学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而解题能力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理论基础、思维能力与理论应用能力等。在以往的解题方法指导工作上,部分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模式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对于模板化的解题方法容易失去学习积极性,进而对提高数学成绩造成影响,在后续的解题方法指导上,教师还应重视理论指导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二、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导

学科内容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巩固,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学科理论知识的特点。在复习指导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基础知识的演变规律和一般特点,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为后续深入复习做好准备。例如,在复习面积计算和体积计算的基础知识时,教师按照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特殊图形的面积计算、规则体积计算和不规则体积计算的顺序帮助学生指导复习,对于简单的数字计算,学生只需在记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插入数字即可;在特殊图形面积或者体积的计算中,学生需要在应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逐步思考,思考特殊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和顺序。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的指导旨在巩固理论基础,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因为小错误而丢分,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如图1。图1从图1这一类型的试题中可以发现,特殊图形的面积计算通常由几部分基础面积组成,教师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应重视基础性知识的讲解与应用,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应用基础知识、思考面积或者体积计算的一般规律。在基础学科理论知识讲解与解题应用的整合过程中,学生可以由浅入深进行学科理论知识学习,进而逐步树立起理论应用的学科思维,对其后续的数学成绩提高能够起到较好帮助。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帮助。自主学习阶段是学生消化所学知识的关键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对此,为保障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阶段能够稳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教师可引入辅助学习工具,使学生在掌握某种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工具的应用指导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一环,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由于缺乏较好的学习方法或者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导致整体的学习效率较低。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教师也应尽量避免应用让学生大量做题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在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可根据思维导图工具的特性,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在知识点模块化的过程中可以逐步理清单元知识、公式性质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与思维特点,对于理论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其通过画树状图来自主划分知识结构;对于思维灵活、但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学生,教师可在设置思维导图的基础上,使其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关联性进行填空,并回忆相应的知识点性质、用法或者注意事项。该种学习方法也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周期性考查和评价,以此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起到监督的作用。通过周期性教学指导与监督管理,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能够进行纠错反思性学习。纠错主要起到强调知识点、查缺补漏、优化知识结构的作用,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因为思维惯性或者认识不够全面,导致频繁出现解题错误。对此,为使学生可以规避常犯错误,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常犯错误、知识体系缺陷等,通过依次纠错的方式,使学生可以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理论知识大都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教师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使其在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可以拓展学习思路,并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使学生从生活化的视角上进行理论学习,创设情境有很多类型和方式,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实践。在以往的课程理论内容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主要通过单边输出来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虽然这种方法在早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在潜意识中对教师产生依赖感,进而很难对理论的应用产生良好的热情。在这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理论内容。例如,“小黄身上有190元,在玩具店买了3个乐高玩具,每个乐高玩具25元,在小吃店买了2袋薯片,每袋薯片x元,小黄最后剩的钱刚好可以购买2本教材书,每本10元。问每袋薯片为多少元,价钱是否合理?”在将数学问题引入现实生活情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其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另外,根据生活化教学中对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当前的情境创设上,还需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历与相关经验等进行主动探究和思考。最后,在课后的教学点评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理论探究能力与应用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使学生可以逐步意识到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四)加强对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与其理论应用能力的高低具有密切联系,随着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共同促进、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下锻炼自身的理论应用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设定的主题,在小组内共同合作、探索和交流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逐步提高其理论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设置明确的学习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这样学习小组就可以根据共同的兴趣进行理论实践。例如,学生对体育赛事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将体育赛事的特殊内容融入到数据统计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般需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同时根据所学理论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理论案例中进行实践探究,以此锻炼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等。此外,教师可以在讲解简单数据统计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如扇形统计图等,对班级人数、男女生比例或者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行统计,使学生在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共同探究数学理论知识。该环节的教学培养工作可以建立在校园生活的视角上,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探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应用能力。

(五)构建互动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阶段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方程》一章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口头提问让学生解决相关的方程问题,并在指导学生方程的特点和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例如,教师设置x+28=48;x-136=32;29x=1;对于x/42=12的方程类型,要求学生通过口头回答说出相应的答案,以测试学生对方程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出发,使学生具有提高数学成绩的“实力”,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改良提出了相关要求。因此,在后续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整体学情出发,针对影响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因素,制订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杨远虎.浅析提高小学高年级学困生数学成绩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2):2.

[2]彭剑.如何开展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教学[J].2020(5):34.

提高年范文篇10

【关键词】语篇语篇教学

1基本定义

1.1语篇含义

什么是语篇(Discourse)?MichaelMcCarthy&RonaldCarter所著的《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一文道:“语篇分析的对象是使用中的语言(languageinuse),而不是假想或人为杜撰的语言(artificiallanguage)。”它强调的是人们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特别关注的是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1.2语篇教学含义

什么是语篇教学?它是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即认识到“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产生或理解语篇的过程,而不是使用语法结构或词汇的过程,也不是纯粹完成某些语言行为的过程。”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2现在语篇教学的现状

2.1语篇教学的误区

误区1:有人认为小学英语不必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教法,特别是语篇教学(认为那是初中老师的事),也不去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等问题,认为只要教完单词,对课文或语段适当加以翻译再进行朗读或表演即可。

误区2:在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人把语篇教学只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表现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语篇所带来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内涵,对语法等一些语言点则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死抠讲解,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条、规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单调、枯燥、乏味,而且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2.2现在小学语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因此我们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如何才能有效的在小学进行语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这期间大多教师都过度的重视与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是得语篇教学有效的实施。下面是我在授教中发现的几个普遍性问题。

1有游戏代替学习

现象:一些教师为游戏而游戏,一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做游戏

评述: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兴趣与能力培养的辩证关系,不应抛离教学目标来单纯的玩或表演。应该把玩、唱、游戏等与学生的深度思考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在英语课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以便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

2以表演代替操练

现象:在教学新内容时,老师一介绍完内容就让学生来表演,其结果是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学生面面相,尴尬万分。

评述:表演一定要以扎实的操练为基础和先导,操练的第一层次为仿说,第二层次为替换操练,第三层次为活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再到灵活运用。表演只能展示操练的结果,而不能代替操练。

3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现象:课堂上的小组学习、结对活动成了调味品,合作成了“合坐”,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合作。

评述:合作学习的要素:积极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与依赖,小组对个人任务的整合等。

4曲解学科间的整合,将语言学习边缘化

现象:将英语课上成美术课、音乐课或者手工课

评述:教师可以借助玩一玩,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5忽略读写能力

现象:重集体朗读,轻个体默读;重声音响亮,轻内容理解;多口头表述,少读写活动。

评述:省去写的活动不利于学习者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也同样不利于说的能力的提高;忽略读写能力不利于语言的学习,也不利于小升初的学习;忽略读写不利于视觉型学习者。

3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进行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一直都很困惑。传统的教学都是在扫清新词句后,也就是在教学过B,C/D部分后作为第二或第三教时教学课文。这里我以一篇高年级语篇素材为例,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的实效。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改革发展,苏州大市范围内的小学英语教材由原先较简易的人教版《英语》过渡到目前使用的江苏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此套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要求从视听说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牛津小学英语》分ABCDEFGH等多个版块。BC为词汇、句式版块,D至H为进一步巩固词、句的操练及语音、歌曲等版块。A为对话的语篇教学版块。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就B—H版块的教学内容、目标等分析较明确,也能较好地把握,但很大一部分教师对PartA的语篇教学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把握哪些教学重、难点,如何开展优效的课堂教学。为此,想结合刚结束的苏州市评优课的语篇教学素材,谈谈如何优效提高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的实效。下面是这样的语篇材料:

我们教师在拿到这样一篇对话的语篇材料时,首先应对教材、学情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1分析学情、明确目标

这段语篇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学过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中的be动词的过去式、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及少数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这个语篇中涉及的重点语法要素是不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态的使用,其中包括带有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词组,如:tookatrip,wenttothebeautifulbeach,taughtthechildrenEnglish,didsomeotherthings等,重要的句式为Whatdidyoudolastsummerholidays?Didyouhaveagoodtimethere?Howlongdidyoustaythere?等,还有一些其他的词汇要素,如:mustbe,like,thebesttimefor等。在明确目标、分析了学情后,我们下一步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优效、精美的设计。

3.2以旧带新、新旧结合,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中,新旧知识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我们不可能脱离了旧的已学知识,纯粹讲、学新的语言知识,为此在本课的词汇、语法的教学中,我们不可单枪直入“话题重点”——过去式,必须有一个从已学旧知识的铺垫导入新内容的过程,做到以旧带新、新旧结合。

这段语篇的词汇涉及的主要语法是一般过去时态的不规则动词形式,为此我们先可以创设情景,从Whatdoyouusuallydo?一般现在时态的问话开始,进入IusuallytakeatriptoHainan.等,从而导出takeatripto的动词原形词汇,其他词汇可依次类推,创设情景导出swiminthesea,teachsbEnglish,gotothebeautifulbeach等。这个环节是以动词原形词组的已学知识的复习为铺垫的。接下来我们可通过Whatdidyoudolastsummerholidays?问话情景的创设导出tookatrip,swaminthesea,wenttothebeautifulbeach,taughtsbEnglish等带有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词组,同时对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得进行重点拼读操练,在此基础上可整合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几种用法,自然带出动词原形如何转变为过去式的规则及不规则的综合语法归纳。再次,我们可通过Wheredidyougolast…?Whatdidyoudo?Howlongdidyoustaythere?等一般过去时态的问句情景的创设,把词汇、句式及语法教学有效整合在一起,进行进一步的操练。以上环节可小结为:1.旧句式带出新词汇,此环节中以新词汇的操练为主。2.创设情景引出新句式,以新句式操练为主,附带新词汇渗透。3.语法要点归纳小结。4.创设情景词汇、句式、语法综合操练。在整个过程中,口、笔头练习需有效、合理安排。

3.3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在整个词汇、句式及语法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得坚持以听说训练为引导,读写及时跟上的原则。听说过程中通过师生间或生生间的口头操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词汇量,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通过说的方式反馈出来,这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基本的自然过程。学生如没有大信息量的“听”的获取,也就无话可“说”。学生通过从机械到运用的口、笔头的操练,逐步学会了“说”话,才能真正达到运用所学知识的目标。听说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领先的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学生口、笔头能力是有差异的,能“说”的不一定能“写”。因此,课堂教学中须重视读写环节的操练。小学阶段“读”是对语篇的朗读及初步的理解阅读等操练。我们应要求学生尽可能跟录音读而不是跟老师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正确模仿较纯正的语音,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及语感。“读”的环节不可轻视,可有男、女声读、接龙读等操练方式,学生通过“读”才能进一步对语篇中的词、句及语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及巩固记忆。我们这里讲的是语篇教学,落实在笔头上的对语篇的“写”的理解也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很大一部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忽略的。我们可以有“T”或“F”的语篇理解练习,可有A,B,C选项的理解选择,可有段落中缺词填空的词汇、句式及语法的综合练习等等。

3.4精讲精练、优效提升教学实效

在以上的各个学习环节中,我们对听、说、读、写进行了有效的操练,但能否达到优效的效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需做到精讲精练,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在“听、说”环节,我们老师需精心设计情景、问句内容及操练内方式等,老师讲、学生说的容量与时间分配须合理安排,不可老师事事小心,操纵过多,也不可以不加以引导而放手学生,结果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说”起。而笔头的练习更需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老师在把握教材的同时须精心设计笔头练习,因为这些笔头练习在现成的书本或教参书中是根本没有的,老师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从而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目标,如:我们有这样的练习:Sandytookatrip(中文:)toHainanlastsummerholidays.Theywenttothebeautifulbeachand_______inthe_______(在海里游泳)…这个练习摈弃了枯燥常规的英汉互译的练习方式,把词组翻译融于段落中,更具有运用价值和操练意义。又如我们对作业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优效的分层次设计,除了常规的听、读、背诵词句、语篇外,我们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英语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选择多做一道题,那就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写作的初步渗透与训练,可根据老师给出的一些词组提示写一个小段落,这样的练习设计,优效帮助了学生进行了“写”的训练。当然,一堂优效、高质量的课还有许多小细节的重视及设计,如上述语篇中的mustbe,also,like等词汇,可通过段落中的解释加以说明,让学生学有所知,但不作为重点。同时一堂优效的课也需要较高语言基础知识及高超的教学技能的教师热情投入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步步走向课堂教学的深入,显现课堂教学的精彩。

老师的课堂教学是辛勤、智慧的劳动,我们老师应满怀高度的责任意识,认真、扎实地分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讲精练,重视笔头运用操练,以进一步切实优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总之,只要有语篇存在,就应该采用适合于学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创新能力等出发,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在小学时就得以充分训练,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最佳体现,也是学生今后发展提高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外语教育学》,章兼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