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09-08 03:26:28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摘要: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较为推崇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实践与运用融合到教学当中,并将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力求探索出更适合、更全面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学交替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工作实践与学习交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学校学习,如此循环交替。在工学交替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先初步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实际应用到工作当中,然后再将工作中所得到的见识、感悟带回课堂,帮助学生从学习与实际应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下面从工学交替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的意义出发,简要探讨一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工学交替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的意义

(一)工学交替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能够在酒店从事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人才,而这样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实际锻炼才能达成。工学交替,有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问题,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的人才需求。

(二)工学交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校企双赢

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酒店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企业给予学生实际应用的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不断进步,由此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招纳人才。

(三)工学交替促使学生正视自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工学交替通过在校的学习和工作岗位的锻炼,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进而积极做出改善,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可靠的人生规划。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具体策略

(一)政府层面———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工学交替的顺利进行

政府的统一管理,能够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合理化、规范化、公益化。因此,政府可以在详细研究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制定出一系列与工学交替有关的管理制度,成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过程中,要求学校与企业应当共同负责学生能力的培养,维护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的共同权益,提高学生在酒店管理领域的专业技能等等。

(二)学校层面———制定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的教学管理单位,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人才,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学校要先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制定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才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有效改善自身。例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先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学习迎宾、斟茶、清扫、铺床、摆放餐具等与酒店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接着开设人际交往、管理学等课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待人接物,然后再组织各种实际演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逻辑性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有助于促进工学交替的进行,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增强。

(三)企业层面———给予学生进行实践的平台

充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工学交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在工作中得到锻炼。而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给予学生工作的机会既能为酒店节省人工成本,又能让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因此,酒店应当辅助学校,培养人才。例如,酒店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案例介绍、项目导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从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四)教师层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工学交替的发展

工学交替的关键是在校教学和企业工作的交替进行,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工学交替的内涵,为学生进入工作实践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为学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学习暂新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形成和谐、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促进工学交替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各种类型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跟踪调查表明,倘若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亲身了解、参与实际锻炼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越高,就业竞争力也会相对加强,工作适应性也会更高。可见,工学交替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也是为迎合市场需求的有效手段。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应当努力推进工学交替的顺利进行,不断为工学交替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周文哲 单位: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华.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才.2011(08):37-38.

[2]焦慧.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初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1(01):09-11.

第二篇: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第三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酒店行业在服务业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将会以稳定的速度增长。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很多高校都开始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或者扩大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截至2014年底,我国五星级酒店数量接近800家,需要100多万人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多年来,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我国酒店业对挽留人才的愿望非常强烈。而我国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酒店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数量。我国酒店业不仅缺乏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店业不仅需要充足的员工,而且更需要有经验、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好的人才。但是,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远远不能满足酒店业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浪费资源和教学时间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多数都是按照“概论+实务”的模式来设置课程的,但是其中有很多重复的知识,导致资源浪费。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都会开设以下课程:《饭店管理概论》、《餐饮服务与管理》、《现代酒店营销》、《菜点与酒水》、《酒店英语》等等,这些课程从各个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的作用,但是以上课程会出现重复或者雷同的内容。例如,《餐饮服务与管理》中关于酒水服务的内容在《菜点与酒水》中也出现过,如果课本里的同一专业知识点的内容过多地出现在其他课本上,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疲惫感,降低了学生的听课率,教学质量适得其反。

(二)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主要是因为书本里介绍的相关做法已过时,课本的知识没能上时展的潮流,导致学生在实践的环节中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形。例如,在《餐饮服务与管理》一书中讲到给客人点菜的顺序和步骤:待客人入座后,先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茶水,得到允许为客人准备茶水之后再询问客人是否需要点菜,得到允许后,可向客人推荐酒店的特色菜品,并用笔记好客人所点的菜品,随后询问客人是否有忌口等其他特别要求,如果没有的话就向客人复述菜品内容以确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有了电脑技术的帮助,很多酒店都不再使用这种用笔记菜名的陈旧方法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服务员会通过相关的点菜系统,只要点击相应的菜名编号就会自动生成纸质版的菜单了。因此,随着高新技术的普及,书本里的一些陈旧知识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酒店管理环境了。正是因为书本知识没能及时更新,所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又要重新学习新的知识,使他们手忙脚乱,没能学以致用。

(三)上课时间与工作时间产生冲突

学生到酒店进行实习的时候,酒店的管理人员会把实习生当作新员工一样看待,即保证学生的上班时间与新员工的上班时间一致。对于多数酒店来说,他们的上班时间都是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去实习的时候也要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酒店来上班,不能留有一点空闲的时间。教师在与酒店进行协商的时候,会要求酒店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教学内容,虽然酒店相关负责人也答应了教师的这一请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时候都没把这一请求当一回事。因为酒店缺人手的时候,希望实习生能最大限度地工作,其他的一些培训、教学等则搁置脑后。因此,学生去酒店进行实习的时候,上课时间与工作时间产生了冲突,导致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四)成绩考核与实习鉴定差异

在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中,有一些实践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但是其成绩考核与实习鉴定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学生的综合评定不够科学、合理。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过程中,校方对学生的成绩是根据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返回学校考试的结果来进行评定的。而酒店方面则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鉴定,评价的指标主要来自酒店客人对学生实习的评价以及酒店部门经理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有些学生考试考得好,但是实践能力不一定强;有些学生考试考得差,但是实践能力较强,这就出现了成绩考核与实习鉴定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在面对这两方面的成绩时难免会产生郁闷感,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工作信心。

(五)教学方法传统,不利于学生理解、应用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吸收专业知识。在投影仪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得到了改进,投影仪代替了黑板,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还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很强的画面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再者,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方式会让学生觉得知识很抽象,这种缺乏实践性的教学行为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应用专业知识。

三、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高校的课程设置要与酒店达成一致

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区分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把这两类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课,否则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还要兼顾理论知识学习,这样会分散学生的精神,使学生不能专注于一件事,从而会影响学生工作或者学习的效率。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可让学生提前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传授实践知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专注,在进行实践的时候不用担心完成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酒店管理人员要提前与教师沟通好,对酒店里的哪些事务,学生要与普通员工进行区别对待;有哪些工作是需要学生用到最新知识的;哪些工作是与书本的内容联系不大的;哪些工作需要学生进行考察的;等等。待酒店管理人员与教师商量好后,要以合同的形式为学生保留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非工作,以保证酒店管理人员确实能为学生留有一定的个人支配时间。

(二)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有实践能力,对酒店里出现的一些事情能及时应对、处理,所以酒店管理的教学改革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最好能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核心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认知实践教学、模拟训练教学、社会性实践活动、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其中,认知实践教学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校方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五星级以上的酒店进行参观,使学生对酒店管理的职责等有大致的印象。模拟训练教学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设立接近真实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教学。社会性实践活动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安排学生到院里或者校内参加各种接待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实践的真实性。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对象是高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模拟客房环境、餐厅环境等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顶岗实习针对的就是毕业生,校方会与相关酒店进行协商与约定,把实习生安排到酒店的实际岗位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能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在顶岗实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酒店的部门经理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接触到酒店最前沿的科学新技术。

(三)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致力于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加强教师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性学习。与其他专业不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无法确保教学质量,就无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允许其上岗教学;另一方面可引入优秀的酒店管理人员来为学生进行指导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改革考核方法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方法,要公开、公平、公正,而且要及时鼓励学生。对于一般的理论知识考核,则按照校内其他专业的考核即可,也就是说,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度进行考核;对于实训的知识,教师要对实训任务中的每一项成绩进行平均加权之后再得出最终结果,这样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对于校外实训,成绩总分则由专业任课老师与实训地的指导人员共同打分,最后根据两者的平均成绩来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并鼓励学生,为学生提出更好的发展建议。有的学生在校内考试与实训考试中的成绩相差很大,教师不能因为综合成绩而断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差,要根据学生的优秀表现对学生进行鼓励。

(五)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个专业的教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要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酒店商务礼仪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在课前准备先关的道具,如一套碗碟,通过演示可以知道碗碟的基本摆放方法,还可以教会学生国内外碗碟的摆放位置的文化差异,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提倡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觉得课程无聊,而且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探讨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要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当前酒店业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为了把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改革得更好,就要注重专业课程设置、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体系的构建。各大高校不仅要扩大酒店管理的招生范围,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质量,保证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从而能为当前我国酒店业提供优秀的管理人才。

作者:刘丹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为例,简述了翻转课堂应用的必要性与现阶段情况,并剖析了“翻转课堂”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然后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翻转课堂设计进行了探讨,同时联系实际讲解了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设计探讨;应用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把传统教学程序进行“反转”,因此也被称之为“反转课堂”。此种教学模式就是把知识传递置于课堂之外,对学生课前学习的自学性与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将课堂时间节约出来用以知识的内化与提升活动。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国际上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一、翻转课堂中高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其课堂设计与教学都需要与社会各大企业生产与服务需求相符合,并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变化而对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新。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结构设置并未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联系,存在脱节现象。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结构也就显得极为不合理,尤其是技能与理论这两大方面课程比重不科学,很多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理论课程,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技能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统一,使得高职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与实际工作需要实现“零距离”,工作能力比较弱。这样的情况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中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方面的思想相背离,也不符合高职院校倡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与教育新理念难以实现和谐共存。在这种情况下,“翻转课堂”的出现,很好地改善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倡导把知识传授置于课前,解放课堂时间,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施行实践教学,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开展辅导工作。伴随信息技术与科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入,高职教学手段也需要跟上社会发展脚步而不断进行革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翻转课堂正是利用信息时代的巨大优势,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利用微课、幕课等诸多途径使学生拥有新的视觉感与听觉感,营造出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可见,翻转课堂与高职实践教学能够实现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特征提升教学效率,增添学习趣味性,从而将翻转课堂用于高职教学中也就显得极其必要。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现阶段情况

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给社会各大酒店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技能服务性人才,也正是由于培养目标中存在的特殊性,拥有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规划与企业岗位需要相符合的要求。从某种程度而言,实训课程可以说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关键性内容。许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这方面的课程已经在实现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工学结合教学革新。只是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方说,高职学生并没有酒店工作环境的实际经历与感受,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前都要由教师对任务进行详细的简述。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酒店设施与设备没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还要有老师带领其进行操作,亦或是给学生做示范教学;有时候还会花很多时间补充此方面需要的理论知识,这也就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大幅度缩减。这不但严重阻碍了实训课程进度,也难以达到培养高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养的目的,从而让“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传统高职课程规划中尽管课程充实却时间很紧,课堂中老师通常会占用很多时间讲解理论知识,使得实训时间大量缩减。而将翻转课程有效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教学中,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课堂利用率

高职教育以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符的实践性人才为重心,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酒店管理专业传统教学课堂中老师通常会占用大量实训时间用以讲授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实训时间非常有限,难以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练习,而课余时间又因缺乏实训设备导致不能练习。同样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所使用的设备与设施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很少,又未能真实感受过酒店的工作环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增强造成负面影响。而翻转课堂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中,使得课堂实训时间被解放出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训,了解酒店行业所采用的设施与设备,从而提升授课效率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二)增强课堂积极性

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理论知识讲授时间很长,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并没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思考,这也就使得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手段正好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将问题带入课堂中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活动。而且利用慕课与微课在课堂中能让学生有较为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如酒店管理专业老师课前就把自己录制的微视频传输到学习平台,将学生带入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并且老师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化实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四、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的翻转课堂设计探讨

(一)课前学习以学生为主体

酒店管理专业翻转课堂将学生定位为学习主体,有利于提升其积极性。高职学生头脑较为灵活,将学生作为主体的翻转课堂课前学习可以进行自主设计,使知识学习过程变得丰富精彩、形式多样。比方说,酒店管理专业在讲解“宴会服务”板块中“宴会菜品”方面的知识时,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主要是给学生介绍宴席菜品构成格局、菜肴设计原则等,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课堂氛围也显得比较乏味,还会影响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若是将翻转课堂用于此部分知识教授中,就可以将菜品构成格局等方面理论知识放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特点,联系此次教授内容,把班级学生根据情况划分小组,可以3~5名同学为一组。然后给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利用图书馆、互联网、酒店实地勘察等方式全力了解“宴会菜品”方面有关的知识,并共同制作出微小精湛的视频在课堂中展示。从而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选取、实地勘察、微课录制等过程,加深对此方面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品质与创造性思维,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二)情景创设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创造出具体的工作情境,使班级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以前文提到的宴席菜品构成格局方面的知识点教学为例,老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学习完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之后,在课堂中可以综合考虑学生课前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完成酒店宴会中的菜单设计。

(三)翻转课堂模式与课程内容相符

翻转课堂由于自身特殊性,使得知识传授处于课外时间,课堂教学前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也就要求学生自己拥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所以翻转课堂应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征,不能生搬硬套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经验,应在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并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五、翻转课堂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一)制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视频

在明确高职学生学习目标基础上制作出合理的教学视频,比如进行“酒店服务礼仪”内容教授时,课前应进到酒店进行细致了解,合理明确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然后综合考虑班级学生个性化差异制作视频。

(二)组织高质量课堂活动

高质量课堂活动组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面以班级学生为中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提前学习和操练已经让学生对接下来所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并产生很多关于这方面知识的疑问,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问。

(三)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有很大的优势,即在线视频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课后自学时由于没有老师的监督,也就要求较高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因此老师需要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掌控学习,以轻松的心理回顾老师上传的教学视频,结合自身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还可以让学生通过QQ等方式向其他人或老师进行求助。比方说“酒店礼仪”教学前,老师就让学生大量阅读这方面的经典著作,同时适当记录下里面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以便课堂中进行讨论。针对未能及时上课或没有听懂的学生,老师还可以借助教学视频实现模拟讨论。结束语:高职教育是就学生实践能力与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但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训。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其中,以此提升教学实践效率。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仅依托课堂教学也难使学生全面掌握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课下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以全面培养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学生专业技能。

作者:郭珊珊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108-113,120.

[2]孙鹤文.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5,(03):61.

[3]乔雁.高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2):53-56.

[4]李锦.翻转课堂在高职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04):59-60,63.

第四篇: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优化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也极大地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在新环境下,酒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水平,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对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优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也逐渐兴起,酒店管理专业是旅游行业发展带动起来的一个新专业,在旅游业和酒店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在新环境下,为了更好地满足酒店管理发展需求,保证酒店的稳定发展,酒店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需要及时调整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就目前而言,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会影响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会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影响。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还有很大的欠缺,由于学校内部的实训设备比较单一,因此学校也很难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对于餐饮、客房等相关知识,教师只能进行理论讲解,这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习惯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对教材的复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出来,整个课堂上死气沉沉,严重影响了实际教学质量。此外,学校旅游与酒店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训设备,学校增加了基础课程,减少了专业课程,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合格。此外,其课程考核模式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笔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酒店服务意识、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优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策略

目前,由于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及时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教学模式优化,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环境下,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不断推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也需要跟进时代,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当前酒店管理的最新知识动态,及时掌握国家对酒店管理的最新政策,了解酒店管理的方案、内容等。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户外学习,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采用相应的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出现教师一个人讲的现象。此外,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树立良好的实践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技巧和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要根据实际,加强教学研究和讨论活动的开展,积极利用自身的经验为学生解答疑难困惑,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教师的综合水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十分丰富,但是在实践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很多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中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就对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去酒店参观,了解酒店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掌握酒店的日常运作模式,这对实践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学校也要注重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要根据当前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培训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从而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本身对专业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之所以选择这一专业,大多是由于父母、同学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并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酒店管理专业本身的优势,让学生从内心里真正喜欢上这个专业,提高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可以在表演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构建情境时,必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角色,并构建恰当的情境,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总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讨论、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激活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索。例如教师在讲解“酒店服务礼仪”“商务礼仪”的相关知识时,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分别扮演酒店经理、顾客、服务生等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相应的服务中掌握相关礼仪知识。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礼仪的重要性。

(四)加强校企合作

由于学校本身缺乏相应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设备、场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校要特别注重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利用企业平台开展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从而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可以以旅游企业为依托,将学生带入酒店,并引导学生进行岗位体验、参观等,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旅游企业的沟通联系,安排学生在酒店进行一段时间的顶岗实训,并由相应的教师负责带队,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纠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改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创新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实践学习,以此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作者:朱莲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冷素平.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优化策略探析[J].教师,2014(23):70-71.

[2]唐倩.关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析[J].旅游纵览月刊,2015(8):141-142.

[3]王素珍.高校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策略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119-120.

[4]李晓冬.浅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实训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0(9):118-119.

[5]李筱刚.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策略探讨[J].学园,2015(13):78-79.

[6]宋莉莉.浅谈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4(17):158-159.

[7]程磊.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神州,2013(03):95-96.

第五篇: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研究

一、引言

理论上,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应是通过实习、实践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来传授学生相关管理知识与技能,进而达到一个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学活动。但实际上,由于体制、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效率,必须要予以尽快解决。

二、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中的问题剖析

第一,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实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缺乏针对性等。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酒店切实需要的管理类人才,为酒店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各种人才。但由于校企合作不强,导致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没有依据市场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的也不够紧密。可见,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与市场实际需求的相脱节,会大大降低实践教学有效性。[1]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酒店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等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实践性教学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使得酒店管理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安排不够合理,课时比例分配也不够合理。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通常需要学习多门课程,这些课程应遵循由基础到高层,由浅入深的原则,这样安排出来的课程才符合酒店管理教学,才满足合理性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经常出现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的现象,或实践性教学比例较少,或各门课程学习的先后顺序不恰当,需要在这方面加以积极改进。[2]

三、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改进对策

第一,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市场需求。对于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学校应意识到掌握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它是保证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目的准确、人才培养切实符合市场需求的必要条件。所以学校应加强市场调研,扩大市场调研范围,积极与企业联系、沟通与合作,向他们了解对酒店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实践性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酒店管理人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场需求是在不断的动态变化的,这意味着学校对市场的调研也应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所以学校需要跟随时展,将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作为重要通道,随时掌握市场需求情况,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实践性教学有效性。此外,在开展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时,教师在强化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应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企业实际出发,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依据企业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酒店管理类人才。第二,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要想顺利高效地开展与进行,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合理设置各门课程学习的先后顺序,以及合理分配各门学科的课时比例是前提基础与保障。根据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从基础性理论教学到提升性实践教学,合理安排每一门课程及其课时,保证学生对酒店管理知识的学习是遵循从基础到高难,从理论到实践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只有课程安排合理得当,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课时分配合理,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学生的理论知识才能升华到实践运用阶段,从而逐渐掌握酒店管理实践操作技能。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即其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与社会相关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场所,同时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一方面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合作双赢效果。加强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引导和媒介作用,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与条件,与企业沟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训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体现其意义和价值。

四、结束语

在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今社会,在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酒店企业对酒店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职能,通过不断强化实践性教学来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积累经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酒店行业更快发展。

作者:史雪峰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楠.关于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中的问题及反思[J].才智,2015(02):10.

[2]王彬华.试论国内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1):264-265.

[3]王超,王劭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54-56.

[4]毕富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5]杨昉.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

第六篇:酒店管理多角色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多角色案例教学法是针对酒店管理课程的顾客参与、交互性和异质性特征对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作为多角色案例教学的关键要素,多角色案例设计在选择时应该以问题特征和解决方案的权变特征为标准,选择具有矛盾的多重性、角色的互动性和目标的多重满意性特征的案例。多角色案例编写时,在案例内容、结构逻辑和任务指引上与传统案例有所区别。

关键词:多角色案例教学;案例设计;酒店管理

一、多角色案例教学的内涵特征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或仿真案例情境的设定,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法学、医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广受推崇的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案例教学较多地强调基于一个主体、一个视角介入案例,较多地在固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不考虑多主体交互产生的影响。这与服务行业的顾客参与性、顾客与服务者和管理者的交互性、以及顾客对于服务评价和管理效果评价的异质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根据酒店服务和管理的课程特点,在案例教学中设计多个不同的角色,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案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研讨,形成了新教学方式,即“多角色案例教学”(林巧,张雪晶,2016)。多角色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植入多种角色,案例分析过程兼容多重不同视角。第二,立场不同的角色能演化出不同的矛盾冲突,或者产生多步骤多阶段不同的矛盾冲突,从而也给案例带来了动态变化的可能性。第三,不同角色的学习者将通过自省、应用、理论提升等不同的途径从案例中学习,这是多角色案例教学与传统案例教学的最大不同。

二、多角色案例的选择标准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要件,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证。不少学者、教育者都提出了案例选择、案例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罗伯特(2004)研究案例教学时为案例选择提出了四条应该遵循的标准:案例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案例内容是实际中的典型问题、案例涉及内容应该是重要问题、案例选择的实践性。吴云鹏在教育学的教学案例设计中指出好的案例的标准是具有针对性、问题性、适时性、情境性、系统的特征(吴云鹏,2013)。他们提出的案例针对性、问题性的这些标准在多角色案例选择时依然遵循。但由于角色案例教学对教学过程的特殊要求,多角色案例在选择时应该还特别遵循如下标准:第一,案例问题的多重矛盾特征。多角色案例中,需要容纳不止一对的“矛盾双方”,而交叠在一起的矛盾冲突,使得案例的解决必须要突破单一视角。第二,案例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互动的影响力特征。案例中包含的多个角色,相互不是独立的,而是不断产生互动,从而保证多角色案例的多情境性和连续发展变化的可能性。第三,案例目标的寻求多方满意的特征。多角色案例的视角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因此,在案例解决时,案例解决方案中应该包容多方满意的目标。在酒店管理课程中,多角色案例大多存在于服务失误补救、服务投诉处理和酒店的责任和义务的内容情境中。因为在上述情境中通常包含服务对象(顾客)、服务提供者(一线员工)、管理者,甚至是第三方(旅游质量监控部门)的共同参与,并且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必须满足顾客和酒店利益追求。

三、多角色案例的编写要点

不同的教学案例有不同的编写方式。多角色案例的“多角色”的植入,对案例编写的内容、结构和任务引导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内容要求。案例总体内容上突出问题的“多角色”,情境、问题、矛盾都应立体化或者多维化。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充分展示案例所发生情境,避免出现因个人观点所产生的选择性信息传递;充分描述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接触方式,并展示案例事件发生的过程,为后续的角色代入和角色互动提供基础信息;重视刻画不同角色所处的位置和面临的问题,帮助每个角色理解其面临的决策任务。

(二)案例结构设计。其次,案例编写结构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案例的标题是必备的部分,可以直接展示案例的矛盾冲突,如“叫醒服务失误后的争议”,也可以的方式疑问留置的方式,如“客户行李上哪里去了”。而案例主体部分,一般较少采用资料介绍型陈述,而是较多地依照叙事的逻辑,灵活采用顺序式、并行式、倒序式的方式,充分展示案例发展的脉络。为避免造成视角偏见,多角色案例教学尽量少采用叙议结合的结构。

(三)任务指引。多角色案例中,用“任务指引”模块来取代传统案例教学中的“思考讨论题”。任务指引模块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角色背景,即包括角色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身份特征,用以帮助理解角色的行为特点。第二,角色要求,即每个角色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要达成的目标任务。例如,某顾客的角色任务为“为自己干洗变形的衣服争取赔偿”,而某管理者的任务是“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与客人就赔偿达成一致意见”。第三,在必要的时候,提供“角色知识”,即为完成任务所需要储备的相关知识,例如为顾客角色提供“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背景知识,或者为酒店管理者提供民法相关的条款内容用于确定在事故中酒店方的权利和义务。虽然上述多角色案例的选择和编写主要针对酒店管理课程展开,但是,上述的标准和编写方法亦可推而广之到其他服务性行业的课程教学中,例如零售业管理、航空服务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等。在其他课程中的运用,只需注意根据行业的特殊性,设置典型性的角色即可。

作者:林巧 张雪晶 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云鹏.教育学的教学案例设计策略[J].教育评论,2013.5:108-110.

[2]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汪大海译.公共管理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

[3]林巧,张雪晶,酒店管理课程中的多案例教学:角色、任务和学习路径.课程教育研究,2016(5).

第七篇: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酒店需求不断增加,很多院校已经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重点专业。但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推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全球声誉得到提升,不仅我国人民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方式,很多外国人也慕名而来,到我国欣赏秀丽风光,品尝中国美食,使我国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酒店行业也步入了黄金时代,各种五星级、四星级酒店投入建设和使用,及时满足了大量的游客需求。因此,酒店行业需要大量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1.知识体系未得到更新发展

在很多学校中,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很少将行业经验加入到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在教学中加入真实案例,使很多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在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实际用处,一些工作中很重要的内容却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涉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中一部分在于教师一般都脱离实际岗位很长时间,酒店行业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地发展,很多教师的经验已经与社会相脱节,无法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案例,在教学中涉及到实践方面的内容比较少。

2.缺乏完善的教学措施

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采取教材、板书教学的方法,就算有一些实地训练,也都是简单地布置几个床、床单、被罩等,让学生进行简单训练,使学生无法真实感受到实际工作中的场景和内容。并且,酒店管理工作对于作息时间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一般作息比较规律,没有体会到酒店工作24小时轮班的作息制度。因此,在进入实际工作的时候会存在各种不适应,使教学效果不突出。

二、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创新和改革

1.在教学中增加实践内容

传统的教材讲解方法,虽然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帮助学生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方法,但是无法取代实践带给学生的直观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近酒店,走进真实的工作场所,让学生能够对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解,也能对流程运作、工作细节进行掌握。而且,很多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就会很容易得到解答,如有的学生认为客房服务就是为顾客打扫卫生,前台就是帮助顾客进行入住登记,而实际上,这些工作岗位的内容远远不止如此,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才能够胜任,通过学生对这些岗位近距离地观察,并尝试进行模仿,就能够对自己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

2.在教学中增加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方法走进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这些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备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增设仿真实训场地,直接模拟酒店各个岗位,从而更直观地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教师将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们对于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法。同时,很多学生对于酒店行业的衍生内容非常感兴趣,并希望能够在教学期间得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校可以增加业余课堂或者社团的形式开展如花式咖啡、调酒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们喜欢酒店这个行业。

3.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即时性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具有时代感和蓬勃的生命力,涉及的范围也较广,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也在更新换代。在这种情况下,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更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及时掌握科学技术的变化脉络,率先掌握先进的酒店行业与旅游行业信息并加入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合行业的发展轨迹,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脉搏,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到各个知名酒店进行参观,观察酒店服务人员的基本工作模式,观察酒店接待顾客的国籍、年龄和性别特征,探索酒店管理的发展脉络,丰富对酒店管理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以促进学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全面提高专业素养,为投身于酒店管理事业而奋斗。

三、结语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我们应积极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创新、现代化的解决措施,带领学生从教室走到社会上,从而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者:王寰焘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王晶.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抗压能力的几点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

[2]杜芳.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第八篇: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内涵

应用型大学是在大众教育与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其培养目标是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的结合[1],特色在于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区域企业、行业、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并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其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性与行业性,其要求实践教学目标也内容要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包容性与系统性;体现在作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既具有本科的层次设计性与综合性,也具有高职高专的职业导向性;三是,持续性与创新性,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要从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学习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发,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体系。

2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内涵认识不清晰,定位不明确

现在正在转型的地方院校或新建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沿袭了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转型中要从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人才,部分学校只是简单将“应用型”与“职业型”画上了等号,整个实践教学系统都以职业为导向,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生搬硬套高职高专的部分职业技术课程,由此可见对于应用本科层次的实践教学系统的内涵把握还有待深入。

2.2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设计性较差

目前酒店管理的专业实践在校内受到实践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还集中在低层次的观摩学习和技能训练。而在校外企业,由于经营单位对收益的追求,为学生所安排的实习项目也主要是低层次操作性的,项目策划、活动的统筹、流程设计、人员管理等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没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2.3教学形式与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以校内的课程短期实践与校外的专业实习为主流。课程实践以观摩、演练、情景模拟的形式开展,而校外实习以基层顶岗为主要形式,这些形式与方式满足了技能训练目标要求,而就实现设计性与综合性的实践目标而言,形式显得单一,方法缺乏系统性。

2.4教师实践能力的制约

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由于高校对师资学历的硬性要求,和人事管理制度的相对滞后,有丰富行业背景的人才无法也不愿意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因此,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并且很多的教师的经验随着从教年份的增加未能及时更新,与行业有些脱节,实践经验缺乏,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内容在工作实践中应用性较差,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实践教学成了一种形式。

2.5管理与保障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管理和保障体制有待完善的主要在资金、人员保障及管理制度方面。资金方面,由于传统本科实践教学条件改善资金倾向于理工专业,用于经管专业的资金相对较少的局面一直还没得到很大的改变;人员管理方面,现在旅游专业实验教师与实验员的分工不明确,工作交叉,既造成实验管理工作的混乱,也使实验教师的负担较重,没有很多的实践用于实验教学的钻研,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3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3.1紧扣地方经济发展,打造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钦州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桥头堡,随着工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钦州的国际服务性在逐步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充分把握国内及东南亚各地酒店经营与管理需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出发,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及东南亚文化,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3.2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化教学内容的层次

根据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习创新三个维度,通过基础实践、设计性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构建立体网络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基础实践部分主要是由酒店服务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组成,在此过程中学生熟练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其职业素养;设计实验主要是对酒店经营管理相关活动的内容及流程设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能力,强化服务技能,培养服务理念,增强意志力品质。

3.3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作为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不能只拘泥于传统本科的实践教学形式与方式。在教学形式方面,应加大开发性实验的比例,多引入专业学科竞赛、创新计划以及行业相关的任务与项目为导向的学习等,实现学习形式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方面,除了观摩、演练、情景模拟外,可引入课下的导师制,学生选择学校或企业导师的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完成。

3.4全方位多途径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教好学生的先决条件。企业挂职作为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从制度上保障和鼓励。除了挂职,横向科研项目也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作为应用型大学应该加大横向项目的鼓励力度。另外,学生有企业导师,对于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专业教师来讲,也应该跟据专业的偏向性,在企业中去寻求自己的导师,通过协助或共同完成企业项目来提高实践能力。

3.5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与保障体制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费保障方面,以实验室维护维护费用为例一年3000元,作为酒店管理教学耗材使用量大,这个数额远不能满足实验室维护的需求,作为实践教学经费应跟据专业特点下拨,而不能搞一刀切。人员方面,应制定灵活的人员聘任制度,以吸引有扎实行业背景的人才;另外在资金与政策上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提供条件与保障。

作者:吴晓颖 乔鈅 单位: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5):26~31.

第九篇: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酒店管理行业已经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服务行业的主要支柱行业,酒店管理能力在整个服务行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专门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主要专业,与酒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酒店管理属于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积极推进服务行业的实践性和认真性。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接收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以后能够迅速掌握酒店管理的技巧做好准备,也为以后能够积极担任酒店管理的各个岗位打好基础。

一、当前发展趋势下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作为跟随服务行业兴起的服务类专业,其本身的教育方法存在很多值得分析和探讨的内容。中职酒店服务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目标就是应对各大酒店的服务管理岗位,为其培养高素质、高文化、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从而在增强酒店本身的竞争力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在服务行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整个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也受到了中职学校的重视和关注,在增加师资力量的同时,也不断地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获得提高和发展;虽然当前服务行业在社会就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整个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却并不乐观,造成整个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就业率逐渐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的中职教育方式只是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培养,没有注重实际酒店培训的实践能力,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有效地应对社会对应聘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如今社会发展趋势逐渐趋于集合化,所有毕业生并不限制于本专业就业,所以对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面对与自己相同专业的竞争,而且要积极应对更高学历的本科、硕士生等的竞争压力。

二、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训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校内、校外培训模式,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能够积极加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能力,要在积极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性技能的培训,酒店管理本来就是灵活性的服务行业,所以为了提高整个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就要积极开展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培训课程,通过实践性的学习和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本身的工作能力;校外实习要积极围绕众多酒店行业的管理运营模式,从科学管理、人文管理以及各种酒店真实的工作模式出发,锻炼学生在各项管理过程中的能力,为以后真正接触管理岗位做好准备;校外实习模式通过学校和周边的酒店进行有效的沟通,然后定期分配学生进入真实的酒店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管理岗位和相关事宜,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制度

教学模式是学校对于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脱离时代的步伐,不能积极应对当前酒店管理的模式,所以要积极结合时展,改进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质上接近当今酒店管理实际,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创新精神,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来自外界的挑战和困难;例如:注重学生自身理论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考核的重心从书面考察转移到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查上,从而锻炼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由于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加强个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社会实践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求职有着重要作用,中职学生要积极增强本身的课外实践和专业技能,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酒店管理实践相结合,应对整个在酒店管理中突发事件等;为了能够积极培育学生的专业实训教育,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应的实习和课外实践,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酒店行业从业人员较多但是却严重缺乏素质人才的情况,要从专业素质方面加强整个中职学生的实践和理论能力,从而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应对真正的酒店管理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行业已经逐渐在我国就业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学生,为了能够适应整个社会酒店管理竞争压力,要积极了解酒店管理的运营模式,提升自身的实际技能和理论知识;真实而具体地了解酒店管理中的问题和应对办法,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酒店管理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部分,需要良好的与人交流、相处的能力,所以针对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课本和理论,要从实践出发,将理论知识在社会中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应对职业竞争的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秀管理人才,推进我国服务管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徐玢 单位:江西省高安市职教中心

参考文献:

李旭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2).

第十篇: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职业能力是酒店行业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文章以许昌学院为例,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在理论课程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路径,以满足当前酒店管理行业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能力;酒店管理;教学改革

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中,理论课程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培养。许昌学院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教育部批准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文章以许昌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

一、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一)素质培养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品质酒店管理人员的首要素质,一个好的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担负起应有的职责。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道德主要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顾客至上;坚持集体利益至上;坚持团队合作等。

2.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

酒店管理者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有效给有着不同品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的形形色色的顾客提供周到而贴心的服务,才能通过自己的才华来向顾客展示酒店的高品质。[1]此外,酒店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交叉性很强,例如与体育、文化、旅游等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这也要求酒店的从业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3.熟练掌握酒店业务

酒店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对关于酒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这是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本质区别,同时还应熟练掌握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等,另外还需要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动态,掌握同行业国外国内发展的趋势和一些可以借鉴的创新之处。熟练掌握这些酒店业务知识,是一名优秀酒店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

4.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里所说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和酒店工作有关的心理素质,例如在顾客的无端指责和刁难面前,不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做到不亢不卑,心平气和地去面对不同的顾客。在遇到紧急事情时,例如顾客突发疾病、酒店发生火灾等事件发生时,做到不慌不乱,及时做出最合理的处置。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良好的沟通能力

酒店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其行业特殊性要求优秀的酒店从业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只有具备以上所说的沟通能力,才能把酒店的经营理念准确的传达给员工,才能和顾客进行良好的交流,才能准确恰当的解决事情,及时的化解矛盾和误解。另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建设一个优秀团队所必备的能力。

2.良好的创新能力在熟悉现有的酒店各方面业务的基础上,要想让酒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创新,从而提升酒店服务水平。例如,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前提条件下,酒店里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在普遍放开二胎的今天,在酒店设置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域等。

3.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酒店从业者几乎每天都会和外国人打交道。因此作为优秀的酒店管理者,必须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外语,满足日常与外国客人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可以处理一些外国的咨询和合作。

二、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理论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偏离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酒店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仍是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笔记,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课程考核更是以期末试卷为主要形式,背得熟即可轻松通过考试。而课程的平时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要不旷课,按时交作业即可。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偏离了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考试,但是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思维,是非常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2]

(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不科学

一是在整体课程结构上略显混乱,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在对许昌学院2015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课程认知和接受度的调研中,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理论课程重复设置。如《饭店管理概论》、《酒店经营管理》和《酒店质量管理》三门课程内容重复交叉,令学生感到厌烦。二是理论课程不能准确对接酒店行业的发展和管理现状。在对许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调研中,酒店的管理者提出来了诸如微营销、大客户管理、创意策划等内容,在培养方案中尚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三是在理论课的授课内容上存在着滞后问题。教师理论授课中所讲的有关酒店案例很多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案例,而且对一些旧的理论反复运用,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用有限。

(三)理论课教学的比重不合理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统计,可以看出目前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相比仍然占很大比重。我们应在提高理论课教学效率的同时,不断完善实践类课程,让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改变过去把学年的最后一年作为实践的时间,前面的时间都用来学理论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现状。

(四)原因分析

首先,酒店管理专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以许昌学院为例,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在2013年才开始招生,距今仅有3年的时间。成立时间短造成的经验不足等缺陷,限制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其次,培养方案缺乏灵活性。酒店管理专业和市场结合非常紧密,最好能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修订和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方案的灵活机动性。再次,受限于学校所在城市的酒店资源和行业背景。许昌市星级酒店数量十分有限,至今尚无知名的酒店集团落户许昌,致使专业理论课程无法及时和酒店对接并获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缺乏和校外酒店企业的深度合作。[3]尤其在课程设置之中,和校外酒店企业的对接有限,不能及时将酒店行业的新动态、新理念融入到课程设置中,邀请酒店企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到课堂上进行授课和交流的次数也非常有限,必然会影响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理论课程结构科学化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增加专业课程数量及课时量,让学生更多的接触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同时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课程,让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从而突出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课程教学情境化

为增强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情景化。首先,将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入理论课堂,加强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和强度,不断强化其理论转化实际的能力;其次,让学生担任职业角色模拟处理问题,强化学生的职业角色身份,培养职业能力;再次,将课堂搬进酒店,突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加强学生在前厅管理、客房管理、康乐管理等专业课程的职业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化思维。

(三)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职业能力要求,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例如在专业能力方面通过理论教学模块进行训练,通过酒店行业介绍、酒店运营、餐厅管理与服务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在个人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角色体验模块训练职业感觉,强调酒店员工的角色分工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能力。

(四)教师结构多样化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需与酒店企业长期合作,聘任酒店高层管理人员、资深行业人员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讲学,开展讲座,以期让学生能够接触酒店工作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还要建立机制,让学校教师定期到酒店挂职培训,从而保障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总之,许昌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还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予以提升和完善。不管改革的路径如何,都应确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使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顺应时展,满足市场需求。

作者:张培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段金梅.珠三角地区酒店人才需求现状与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2]李岫.关于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旅游学刊,2006(1).

[3]胡焱,俞益武,方躬勇,等.高校酒店管理模块(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