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6-29 02:49:00

农村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为此,中国2016年推出“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以来农村二孩生育意愿却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收入偏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三是农村孩子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关键词]农村;二孩;收入水平;农村教育;农村医疗保障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已近40年,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朝着老年化阶段持续迈进,老龄化现象十分严峻,劳动力比例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每况愈下的趋势,同时“人口红利”的优势亦不复往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3年“单独二孩”的方针应运而生,即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孩,该政策实施的初衷就是要缓解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妻生育意愿并未达到预期,在新增人口上也没有取得数量上的突破。鉴于上述现状,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之后,夫妻能够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正式落地,至此“全面二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从报告中不难发现,在的领导下,中国始终贯彻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这有助于融合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政策,也促使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迈向更高的台阶。

1“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现状

据调查,自从二孩政策正式推出之后,我国2016年出生率达到了12.95%,而后续的三年分别减少了0.52%、2.01%、2.47%。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该省的新生儿出生总数为86万,第二年下降了14万,至第三年时下降了18万。与此同时,该省在2016时二孩的出生数占新生总数的44.5%,后续的三年分别占51.6%、52.9%与52.6%,二孩比例的提高并不是二孩生育意愿的提高,而是新生儿的总数下降导致的。尽管有不少家庭决定生育二孩,然而在江苏省甚至是全国范围中,人们的生育愿望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生育高峰时期,江苏省的新生人口达到120~130万人,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当下二孩政策的实施其实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与预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相反,江苏2020年第一季度,新生婴儿数同比降低了10%左右。

2农村二孩的生育意愿调查数据

以前,农村超生现象屡见不鲜,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出台了计划生育方针,在八十到九十年代,该政策对超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农村地区不少人的思想并未与时俱进,他们养儿防老的想法非常强烈,这就使得不少家庭就算违反政策也依然选择超生。时光荏苒,在全面二孩政策鼓励下,人们还会积极生育第二个孩子吗?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本课题组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开展了线上抽样调查,被调查的对象均属于农村户口,年龄范围在二十岁至五十五岁之间,调查总人数为515人。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男性人数为238人,女性人数为277人,两者占比分别为46.2%与53.8%。年龄处于20至27岁间的224人,生育二孩的意愿为11.6%;28至35岁间的175人,生育二孩的意愿为24.3%;36至42岁间的175人,生育二孩的意愿为7.3%;43至50岁间的27人,生育二孩的意愿为2.6%;50岁以上的1人,并无生育二孩的意愿。对于二孩生育意愿的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夫妻在生二胎的问题上较为谨慎,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农村户籍想生二胎的家庭并不是非常多。

3农村二孩生育意愿低的原因分析

结合以上的分析,之所以人们生育二孩的意愿并不高,实际上和许多农村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具体的问题归纳如下。

3.1农村收入偏低

在农村,不少家庭因为收入偏低而不愿意生育二孩。始终强调要以人民利益为重,要想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贯彻提升民生水平的理念。只有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保障,就业质量得到提升,广大人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2013年,总书记在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进行考察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到2020年,中国已完成了全面脱贫的目标。据调查,2016年,农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后续的四年分别为13432元、14617元、16021元和17131元,这些数据表明农村家庭的收入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同时,在衣食住行等领域,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总体上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尽管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增加,但农民的收入增长依然缓慢,人均结余依旧不容乐观,收入水平并未实现突飞猛进的改变。这也导致不少农村家庭对生孩子的支出颇为关注,对于收入不是很高的农村家庭来说,二孩的出生无形中也意味着致贫概率的攀升,最终导致生育意愿的降低。

3.2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新农合的推出虽然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然而它的覆盖面并不广泛,与社保的医疗保障相比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势。根据调查,在门诊方面,村级卫生室的报销比例为60%,镇级的报销比例为40%,二、三级医院分别为30%与20%。在住院方面,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为60%,二、三级医院分别为40%以及30%。在大病补助方面,对于镇级风险基金而言,其最高补偿也只能达到70%左右。所以农村居民如果想要达到极为完善的医疗保障水平,纯粹倚仗新农合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亟需商业医保进行配合,这也是二孩政策推行的一个巨大阻力。

3.3农村孩子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

在北上深这些大城市中,生育成本分别达到了惊人的276万元、247万元以及216.1万元,长春市位列第十名,却也依然达到了131.5万元。教育始终是人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并非完全一致,而且存在的差距也在日趋加大。在师资方面,农村与城市相比明显不足,综合素质优异的教师们往往更愿意去城市教学,这意味着在农村坚守岗位的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年龄偏大,而且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特别是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的教师资源极其匮乏。上述的不利因素使得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不够全面,所以不少家庭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前往城市上学,故而家庭支出陡增,这也是农村家庭不愿意生二孩的主要原因之一。

4政策建议

4.1增加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

只有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才能有助于政策的推广。政府部门应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持续提升农村家庭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而想要达到上述目标,不但要拓宽人民增收的渠道,还要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农村家庭的增收潜力,政府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就业者接受系统化的培训,掌握更加丰富的技能,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家庭收入。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尽可能的缓解二孩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压力,设立针对农民的补偿基金,通过基金的扶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2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首先,在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突破二元化制度建设思维的桎梏,摒弃在市场逐渐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片面思维。第二,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让医疗保障逐渐走上科学化与法制化的道路。第三,要提升医保制度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对医疗保障制度有全方位的了解和认知,并积极参与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第四,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广大人民能够享受到更为细致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快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进程,推进医保模式多元化发展。第五,考虑到新农合筹资水平不高的问题,政府可以借助民政等部门的有力支持,提升筹资水平,增加报销比例,这对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能够起到非常积极作用。

4.3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第一,自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正式出台之后,培养全科教师成为了大势所趋,除了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必须解决教师留守农村意愿问题。政府可逐步提升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给予农村年轻教师更多机会,让教师乐于留在农村,愿意在农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政府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和制度上维护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第二,要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相关政策优势,并使政策能辐射到县级、乡级学校,吸引更多师范类毕业生和人才投身基层工作。灵活制定政策,对于热衷农村教育的非师范类人才,也可择优录用。制定配套的评价、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和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者予以适当的奖励。第三,严格遵守《教师资格条例》,开展教师资格培训和考试,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学校秉承择优录用的原则,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第四,推动保障机制的建设进程,给新入职教学工作者配备导师,指导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给新入职的教师拟定可行性较高的目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剑锋,陈卫民,晋利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非线性方法的实证研究[J].人口学刊,2019,41(02):80-89.

[2]郭志刚.加快确立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02):50-55.

[3]张丽芬.浅析发展农村经济对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20(02):8-10.

[4]丁少群,苏瑞珍.我国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减贫效应的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研究——基于收入再分配实现机制视角[J].保险研究,2019(10):114-127.

[5]赵曼,王玺玮.农村公共教育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7(05):29-39.

作者:储宇奇 董宏涛 纪暄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