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2-10-26 08:53:42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的应用探析

一、引言

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它涉及的基本概念极多,因此长期以来,管理学的教学方式都是以传统讲授为主。教师教授具体知识点,学生被动吸收。枯燥抽象的理论,既让学生难以理解,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若能适当采取案例教学法,让抽象的原理变得具体生动,让被动地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能力,最终必定能极大提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管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因此对学生能否很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是有较高要求的。学习管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管理素养,培养管理思维,从而能正确掌握分析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由老师一味单向灌输,学生只需机械地记忆大量知识点来应付考试,而无需自己主动思考问题。这种方式无疑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当遇到需要运用管理理论来处理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而如果能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置身于真正的管理情境之中,让他们主动思考探索,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管理理论的掌握,更有助于训练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起学生的管理思维方式。2.有助于提升管理学教学效果。管理学课程通常在低年级开设。在此阶段,学生的理论基础还非常薄弱,尤其是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下,一方面学生对理论只能被动接受、机械记忆,难以达到深入理解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繁杂,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最终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它将案例讨论的参与者置身于亟待解决的现实管理问题之中。在此环境中,学生转化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可以充分进行自主探索,而教师则化身为教学的引路者,起到辅助与引导的作用。二者之间充分沟通,让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让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以此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升管理学教学效果的目的。3.有助于体现管理学课程实践性的特点。管理学虽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但它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管理学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最终能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能切实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管理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管理实践技能,方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案例教学法,则能充分体现管理学课程实践性的特点。管理学中的案例绝大多数是来源于现实中的真实案例。当学生们在分析讨论这些案例时,他们能获得对该问题的感性认识、直观体验,从而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掌握管理理论,培养管理实践技能,也进一步体现了管理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三、案例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与国内状况契合的优秀案例缺乏。管理学课程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从西方引入,因此,我们今天学习的绝大多数管理案例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而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市场环境与西方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直接奉行“拿来主义”所得的案例,很多时候会与我国实际情况显得格格不入。学生在分析讨论的时候,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常常会不明所以,甚至发现用同样的方法,根本无法处理在国内出现的同样管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推行市场经济时间较短,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实践还不完善,因此特别缺乏经典而具特色的管理案例。一些仅有的国内案例往往显得陈旧而缺乏时效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选择国外案例,这无疑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2.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案例教学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影响下所形成的单向灌输模式,已经是大家默认的方法,因此教师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沿用该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理念的更新速度缓慢。所以教师们普遍对案例教学方法不熟悉,缺乏案例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开展案例教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案例的选择既要贴合课堂理论,又要有现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既要善于组织,又需要拓展学生思维;案例的讲解,既要形象具体,又要善于归纳总结。因此对案例教学法的高要求,也使得部分教师不愿意选择该种教学方法。3.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主动性不足。作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的状况是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并不高。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小学阶段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养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探索精神不足的现状。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自然会延伸到大学里,导致学生对需要主动参与的案例教学法极不适应。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在课前对案例的背景资料作广泛收集和分析,对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作梳理,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就难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两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大多数案例教学流于形式,仍然只是教师举例和讲授,本质上依旧是单向灌输,缺乏双向沟通,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所在。

四、提升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途径

1.加大对国内优秀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力度。案例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贴近我国国情的优秀管理案例,既能给教师的讲授带来方便,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此一方面,作为教师应利用各种资源去收集优秀的国内管理案例。除了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常规途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若能运用一定的社会关系,接触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运营,则是充实案例库更好的途径。另一方面,作为学校层面,也应当重视国内优秀案例库的建设。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微弱,若能动用集体的力量则会事半功倍。例如,积极购买相关案例库软件;组织教师组成案例研究团队,共同研讨案例库建设;学校出面与企业接触,扩展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基地。2.提升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切实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能力,同样应当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着力。作为教师自身,应当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可以通过参会、观摩、阅读等方式学习案例教学法,提升案例教学水平。作为学校层面,一方面应当为教师多提供各类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多参会、多交流,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加强与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去各单位实践学习,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从而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才不至于纸上谈兵,最终达到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的目的。3.转变学生被动学习观念。学生作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案例教学法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变中国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学习观念。首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与被动接受之间的巨大差异,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增加案例教学课时,多创造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达的机会。再次,将案例分析的成绩纳入期末总评成绩,让学生产生紧迫感,更能充分意识到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组织学生定期到学校定点联系的企事业单位观摩学习,以便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曹倬衔.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84-85.

[2]高艳.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105):3-4.

[3]巴吾尔江•阿吉别克.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6):164-166.

作者:唐洁 麦陈耀 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