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7-10 03:04:24

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7月~2020年5月期间,选取急诊科患者70例,随机划分成2组,对照组进行急诊分诊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各组35例患者,对比2组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对照组风险事件34.2%,护患纠纷40%,研究组风险事件5.7%,护患纠纷2.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护理管理期间,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对其推广。

【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急诊护理质量;满意度

在急诊科中,因患者工作量大与繁琐等特点,极易发生同时就诊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预见性,尽量预防护理风险。所以,在急诊科患者护理管理期间,科学分诊模式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尽早安排重症患者,以提高护理效果[1]。在医学持续发展下,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关注重点,可以减少接诊期间发生突发事件等,以符合患者和家属需求,改善护患关系状态。本文以70例患者为对象,重点研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详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在2019年7月~2020年5月期间,选取急诊科患者70例,随机划分成2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组35例患者。对照组中,18例男性,17例女性,最小24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5±11)岁,小学学历8例,初中学历12例,高中学历4例,大学以上学历11例。研究组中,19例男性,16例女性,最小25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36.5±11.5)岁,小学学历6例,初中学历13例,高中学历7例,大学以上学历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向患者展开急诊分诊常规护理,详细包括:(1)分诊护士根据个人经验和患者临床症状评估病情,加强沟通交流。(2)分诊护士需要全面收集病情信息和生命体征,以便于进行针对性处理。(3)按照患者初步病情和体检接诊等进行相应指导。(4)全面观察候诊患者状况,如果出现异常及时予以抢救。1.2.2研究组。为此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其中,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完善急诊科环境。首先需要确定急诊区域、门诊,设置警示标志可以预防患者混乱。在急诊科中,通常存在许多诊室与功能区,对各区域设置明显标识。各诊室与功能区均需要确定区域作用、注意事项,对其进行醒目标识,明确其分诊流程示意图。与此同时,加强急诊科的环境布局,加强分析、评估,可以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优化。(2)加大感染防控力度。急诊科通常收治不同病种患者,部分患者具有较强感染性,因此,在接诊前,要求护理人员强化感染防护,尽可能预防发生交叉感染。当患者由外院转入,同时携带许多管道,要求护理人员加强防护,如唾液和分泌液等接触。对于易感染患者来讲,佩戴口罩与手套等,可以保证整个护理操作的有效性,若患者比较特殊,需要穿戴隔离防护衣[2]。(3)加强培训,具备较强风险防护意识。护理人员需要结合规范要求分诊,预防不科学分诊导致护患纠纷,详细措施包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培训,整个培训过程需要将感染防护和沟通交流技巧等作为重点。与此同时,针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其掌握急救技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就诊特点为基础科学选择分诊方式。在整个培训期间,或完成培训后,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没有通过考核患者应该再次组织培训,重点研究分诊过程面临风险,以便于培养患者风险防范能力。另外,培训期间,将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等讲解作为重点,可以明显改善护理人员认知,提高其综合能力。(4)完善分诊标准。由护理人员总结分诊工作存在问题,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科学制定解决方法,使其分诊规范持续完善。与此同时,科学设置分诊岗位,对于分诊护士选择,需要拥有超过三年急诊科经验。在患者进至急诊科后,要求分诊护士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有利于综合评估病情,为下步分诊提供数据支持。目前,抢救患者偏多,且病情危重,可以选择腕带区分,如果患者是利用救护车急诊治疗,分诊护士需要加强与跟车人员交接,掌握患者病情后分诊[3]。(5)创建完整奖惩机制。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中,为了保证其有序进行,需要科学创建检察小组,对于参与护士和医生展开综合监督、管理,全面考核工作效率和成果等,创建科学奖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和工作积极性高人员,可以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对于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态度差人员,需要适当进行相应奖惩,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通报批评。(6)保证用语规范性。在分诊过程,分诊护士需要选择简洁用语进行,与患者家属交流时,应该保证态度礼貌,控制语言分寸。如果患者和家属提出问题,应该认真耐心讲解,以获取其支持、认可,改善护患关系状态[4]。1.3观察指标。患者护理质量选择百分制评分,经主管医师、护师综合评估,满分100,分数较高,代表护理质量较理想。利用问卷形式调查,对患者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问卷回收率达到100%,满意100,分数较高,代表满意度较高。同时评估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1.4统计学标准本文研究数据用SPSS24.0处理,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用(_x±s)表示,组间t检验,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用(%)表示,组间χ2检验。如果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对照组风险事件34.2%,护患纠纷40%,研究组风险事件5.7%,护患纠纷2.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医院急诊科室收治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特点,极易出现护理风险,总结其原因包括:护理人员不具有较强责任意识,向患者予以护理服务时,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缺少与患者交流等,很难掌握患者实际需求,最终发生操作失误一系列问题。对于急诊科室来讲,为其患者提供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5]。目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理想,科学制定管理制度,组织专业管理小组,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例如:急诊科室环境细分处理,不断完善急诊流程,向护理人员展开培训教育,可以使其具有较高护理技能,全面了解护理知识,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应变能力,同时具备执业素养,以促进急诊抢救有序进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效果。在整个护理期间,坚持按照“以人为本”原则,对护理理念进行不断优化,将患者作为核心,有利于争取有效抢救时间,通过提升抢救效率,保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向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即医院住院转至科室治疗等,保证整个护理顺利进行[6]。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交流,及时疏导患者紧张与焦虑等负面情绪,属于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关键,尽可能配合医师治疗、护理。总而言之,急诊科室患者护理管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理想,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能改善其满意度,预防发生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具备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娟.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4):502-504.

[2]易瑜,李倩,严邱英.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胸痛伴心肌缺血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6):1030-1032.

[3]王一秀,张婧,吴晓琪.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医药前沿,2017,7(13):301-302.

[4]刘玉娥,翟忠昌.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在儿科急诊患儿管理中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57-60.

[5]ParkerM.Cervicalspinecanbeassessedeffectivelybyemergencydepartmenttriagenurses[J].Evidence-BasedNursing,2018,21(4):115-115.

[6]MasukuS.Self-harmpresentationsinemergencydepartments:staffattitudesandtriage[J].Britishjournalofnursing(MarkAllenPublishing),2019,28(22):1468-1476.

作者:伍小莉 张发家 许鑫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