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刑法治理立场探究

时间:2022-09-09 08:47:05

网络谣言刑法治理立场探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进步,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而且也难免使网络谣言大面积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网络谣言的产生不仅能损害公民个人权益,而且还能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我国颁布的《宪法》规定每个国民都具有言论自由权利,还可以针对网络谣言事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而且由于网络谣言表达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所以具体情况下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来验证信息是否为网络谣言。

关键词:网络谣言;刑法治理;基本立场;言论自由;刑罚限度

一、刑法治理网络谣言的前提要求

(一)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的合宪性。在封建社会时期,有心之人就能够运用谣言让民众反抗当权者,而当前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运用互联网设备传播谣言,将进一步加快谣言的传播速度,若是造成网络谣言泛滥将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用户不断增多,而网络平台的出现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但是往往会有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群滥用这些科学技术,通过谣言的传播来控制社会舆论,从而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刑法》中已经明确规定这种行为是属于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种犯罪的行为当下时有发生,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攀升。例如,2011年的抢盐事件、2010年的地震谣言等等。这些谣言的传播都与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由于谣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已经严重影响了地区稳定的治安,不仅引起了人民的恐慌,而且使政府相应的管理秩序受到严重的侵害;同时有些谣言还在一定程度上重创了某些企业的信誉,打破了企业的正常运作;甚至还有一些人因为听信谣言,最终直接选择了自杀。因此,如果不将人们的言论自由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定,那么将给政府及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当面对谣言破坏社会秩序稳定以及爆发群众性事件时,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严厉的惩罚。而且网络谣言的多发性和危害性也促使刑法能够严格的推行。但是刑法的推行并不是对宪法民众言论自由权的打击,而是保障在维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上,限制公民言论自由的范围,从而使每个公民都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力。(二)坚守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的谦抑性。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释放民众内心存在的怨恨。而在当前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网络平台的建立给广大群众提供了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同时这些网络平台也成为了政府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民众只有具有能够畅所欲言的渠道,内心的怨恨才不会逐步积累,最终演变为暴力事件,例如,古代的文字狱以及现代社会的梅根事件。虽然这些事情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类型的事件会不再发生,所以我国应该严格推行依法治国这一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合理的利用法律来保障自身的言论自由权不受到他人的侵害。为此,我国立法机关和相应的管理机关应该严肃打击行为人利用谣言侵害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事件,从而有效地保障我国国民的自由和权利不受到他人的侵犯。由于宪法能够制约刑法的规定,刑法的规定不得违背宪法的精神。因此,可以得知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是由宪法来保护的,而刑法则是在保障宪法权益的基础上,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进行规范的限制。另外,刑法在惩戒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谦抑性和谨慎性。而相关部门应该以保护宪法自由精神为基础,严惩网络谣言犯罪,但是其罪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惩罚,不应该过度的打击言论的表达。因为过度的打击会使国家面临“全民禁言”的情况。(三)我国现行刑法规制网络谣言存在的缺陷。现阶段,我国现行的《刑法》已经可以根据言论表的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果行为人发表了一些不正当言论,那么就会使公民获得分裂国家罪、煽动民心罪、民族歧视罪、战乱造谣罪等重罪。而社会发表了不正当的言论,那么可能就会使公民由于这些言论产生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罪行。如果一个人或是一家企业发表了不正当的言论,那么就会获得侮辱、诽谤、侵害企业商业名誉等罪名。我国颁布的刑法主要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的界限,而且大多数条文讲述了言论自由的界限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是对我国国民言论自由的保护方面的法律条例较少。与此同时,我国法律条款中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言论本应该进行严厉处罚,却采取“宽大处理”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些应该采取宽大处理的罪行,却并没有采取“宽容”的态度。而美国颁布的相关法律表明,国家公民发表的言论只有达到了“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才会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其余的将不给予处罚,所以美国法律的这点特征值得我国参考。除此之外,我国相关法律中并没有运用相应的判例来降低刑法的法律条例。而美国则运用了较多的判例引出不采取相应惩罚的缘由。例如,美国媒体对于公众人物的报道方式一般都采用嘲讽的态度,但并非恶意,而是一种吸引观众的手段。因此,只有美国媒体持有恶意,并且进行恶意的造谣,最终对公众人物造成了一定的名誉损害。只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关负责人才会受到相应的制裁。

二、坚守犯罪构成要件为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的底线

(一)刑法规制网络谣言须特别重视责任要件。1.网络谣言本质的虚假性和网络谣言变质的真实性。当前,国内外并没有理清谣言的内涵,而没有理清谣言内涵的主要原因是难以辨别谣言是属于虚假的消息,还是属于真伪不明的小道消息。这两种情况在法律语境下都有一定的缺陷。有些学者认为谣言是指没有根据任何事实情况进行的虚假陈述,而流言则是指没有经过相关人员证实的陈述,所以难以判断其真实性和虚假性。网络谣言则是指一种产生于网络的、一种没有经过相关人员进行验证的陈述。而这种观念给予学术界一定的启示,网络谣言很可能会转变为网络流言。在网络谣言传播之初,人们可能对其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传播,而且相关人员并没有进行辟谣,所以民众就开始逐变为相信的态度,最终使这些虚假的消息变成流言。由于网络谣言是扭曲事实、编造虚假事实的消息,因此,网络谣言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以及时间内进行,就会使一些虚假的消息变成一种有根据的、可以相信的,甚至使人深信不疑的消息。由此可知,消息在不同时间、环境进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消息的认知程度。2.责任主义是刑法规制网络谣言者的必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传播谣言时,保持故意的心态,且由于其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个人、集体、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害,则说明该行为人不具有人身危险性,因此刑法不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由于言论具有自由的价值,所以刑法在网络谣言中应该坚持责任主义。3.参与网络谣言行为人主观心态的考察。行为人在网络上、传播谣言的一定是受到某种心态的指引。因此,如果行为人、传播的谣言是自己编造出来的,那么,该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就是直接故意的。如果,行为人是通过某种渠道得知的,然后在网络上,那么其主观心态是过失心态。因此,在给予行为人一定处罚前,应该区别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如果行为人在谣言时,能够意识到消息的虚假性,那么该行为人就是谣言的第一者,其主观心态为直接故意,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是通过某种渠道来获得信息,然后在网络上的,那么,该行为人并没有意识到谣言的虚假性,其主观心态就是过失心态,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意识到的消息是虚假的依然选择在网络上,那么其主观心态属于间接故意,构成犯罪。(二)隐晦的语言表达是否为网络谣言的认定。在网络上信息的表达大多数是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语言保持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能够使网民清楚地了解者想要表达的讯息,但是充满疑问的语言则使网民难以了解者想要表达的讯息。而且疑问的语言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会引申出不同的含义。因此,应该将网络消息进行语言学考查,判断网络上传播的消息是否属于谣言,信息人和散播人是否应该进行处罚。行为人在网络上传播的消息一般是由具体的事件以及质问的语言构成。例如“抢盐事件背后的真相: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通常情况下,运用疑问句的表达方式表明,信息的者对某个事件持有将信将疑的态度,想要得到官方对这件事的表述,并不是存有制造网络谣言的心态,所以该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但是对于谣言的第一者,尤其是捏造了事实的行为人,即使该行为人是想运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其传播的信息已经在一定范围引起了网民的恐慌,并且还损害了社会的秩序。因此,该行为人的行为属于犯罪。但是如果该行为人的消息是受到其它事件的误导,或是在某种渠道听来的,那么,其主观心态属于过失心态,不属于犯罪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因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所以开始在网络上、传播谣言。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却严重的损害了社会、国家、个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其不会受到他人的侵犯。但是在判断行为人的罪行时,需要判断该行为人在网络上的消息是否属于谣言的范畴,是否属于值得处罚的谣言来判断行为人的罪行。

参考文献:

[1]周景雅.我国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

[2]王钰洋.探究网络谣言的刑法治理与防范[J].中国高新区,2018(5):286.

[3]李文彬.刑法司法解释范式的应然取向[D].西南政法大学,2016.

[4]刘林娜.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立法规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5]雷霞.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及其善治策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6]郑志平.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6.

[7]邸敬存.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型及其规制[D].河北大学,2017.

作者:周潞 单位: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