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树工程”下饮食文化产业研究

时间:2022-06-03 02:48:04

“移树工程”下饮食文化产业研究

一、沧州明珠“移树工程”调研结果

沧州明珠的“移树工程”在沧州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实现了服装商贸承接平台的运营,还建立了服装生产承接平台,整体将北京服装全产业链疏解到沧州。工程建设以来,明珠商贸城B座精品服装城、C座早市、西区早市,明珠国际轻纺城,明珠棉服羽绒服集散基地相继开业。截止2019年明珠商贸城共引进北京商户1万多家,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共入驻服装生产加工企业4000多家。沧州也由此成为北京疏解服装经营和加工商户落户最多的承接地。“移树工程”建设以来,沧州流动人口大规模增加,沧州流动人口流管支队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1月8日沧州总的流动人口有效数字达123239人,其中明珠“移树工程”实施以来的有效流动人口数就多达112953人(2015年至今)。结果显示沧州外来人口对沧州特色美食的关注度和对沧州饮食习惯的满意度均一般。1000余份有效问卷中仅42.9%的外来人口品尝过沧州特色饮食,42%的人表示沧州饮食口味比较符合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外来人口融入沧州的关键因素,外来文化为沧州饮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沧州饮食文化特点

1.历史悠久。沧州位于冀中平原东部,东临渤海,大运河穿城而过,紧邻天津,是河北省“东出西联”的桥头堡。沧州人民热爱美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比如河间的驴肉火烧,据记载早在唐代就已经名闻天下。奇美香肠是沧州的著名品牌特产,创始于清朝雍正年间,是人们馈赠亲友的首选。2.种类丰富。沧州的美食种类丰富,不胜枚举。沧州人爱吃火锅,闻名全国的沧州火锅鸡绝对堪称是沧州美食的翘楚,涮羊肉、涮肥牛也是火锅美食中必不可少的佳肴;沿海区位优势,还为沧州带来了品种丰富的海鲜,海鲜大排档上的黄骅梭子蟹、毛蚶、渤海湾皮皮虾等新鲜肥美;羊肠子、牛杂汤、驴肉火烧还有回族特色的羊骨头、八大碗儿,清炖牛肉都是享誉沧州的美食;沧州冬菜、虾酱、小鱼辣酱等小吃也是名不虚传。3.特色突出。沧州的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首先是海鲜肥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渤海湾内海区域富产的海鲜品种和味道独特,为沧州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海鲜资源。一年四季海鲜大排档不打烊,各地前来沧州品尝渤海湾海鲜的游客也络绎不绝,旺季包船现捞现吃在沧州也是一种流行。其次是回族特色,沧州地区回族人口较为集中,不仅有孟村回族自治区,也有沧州小树林和新开路两处较为集中的回族特色餐饮集聚区,孟村清炖、八大碗、小树林的羊骨头、新开路的牛羊肉和清真老菜都是沧州独特的回族美食。

三、沧州饮食文化现存问题

1.饮食文化内涵和底蕴不足。虽然沧州拥有众多的特色美食,但是缺乏文化内蕴,老品牌、老字号、老传统、老故事传播和继承的缺失,让沧州的饮食文化整体呈现出底蕴和内涵不足的问题。除了驴肉火烧的典故,罕有提起其他食品的故事,单纯的菜色品尝难以满足人们对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沧州菜明显缺乏对菜品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的深入挖掘。2.特色食品街系统规划不到位。商业集聚的一般特征,大量相互关联密切的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沧州的这些特色食品街既没有形成诸如天津南市食品街这样的大规模成熟商圈,也没有形成像西安回民街一样的商业化、旅游化的少数民族特色饮食聚集区,多数为自发形成的小规模食品街,缺乏系统的规划。3.营销宣传力度不够。提起沧州美食,除了沧州人能如数家珍,外地人罕有了解。沧州人爱吃,但是对于吃的宣传工作却做得不到位。外来人口对于沧州本地的特色饮食了解不够,很难真正的了解沧州的饮食文化。就连沧州举办的各种美食节也都是集中给外地美食提供摊位,缺少对本地特色美食的展示和挖掘。营销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沧州饮食的整体知名度偏低。4.品牌建设薄弱。沧州饮食文化的品牌意识薄弱,缺乏知名大品牌。一些小型的特色美食作坊也因为缺乏品牌意识,仅有少数人称赞的口碑,缺乏品牌知名度。没有形成规模和名气。例如新开路的刘记煎饼,创新研发了虾仁牛肉煎饼和虾仁牛肉老虎,成为风靡一时的网红小吃,但是由于其并没有响应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推广,所以就算在沧州本地人圈子里也是少数人品尝,难以大规模推广。5.外地品牌引进力度不够。沧州对于外地品牌饮食的招商引进力度不够,是限制外地人更好融入沧州生活的一大关键因素。不习惯沧州饮食口味的外地人很难在沧州找到地道的外地餐馆。中国知名的八大菜系的著名品牌在沧州开设的寥寥无几并且经营惨淡,外国的连锁餐饮品牌也是远远少于大城市。饮食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外地品牌的招商引资仍待提高。6.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顾客满意度较低。餐饮工作属于比较辛苦的服务行业,时间长,消耗大,假期少,甚至有的饭店全年无休,饭店招工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行业特点导致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多是来自农村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为主,缺乏相应的培训、流动性非常大,顾客在就餐消费时难免出现满意度不高的现象。

四、文化融合背景下沧州饮食文化开发策略

想要促进沧州饮食文化的发展,就要正面面对文化融合带来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到沧州本地人,还应该考虑到大量流动人口和旅游发展为沧州带来的新的活力,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引导沧州饮食的文化开发不仅要想办法把外面的美食文化“引进来”,还要关注如何“留得住”沧州的地方特色。1.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餐饮加盟,吸引外地餐饮品牌注入。为了迎合四方来客,也为了让沧州人民品尝到更多的美食,了解更多的饮食文化,首先应该着力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餐饮加盟吸引外地的餐饮品牌入驻。在饮食文化的融合中促进沧州饮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2.深度挖掘沧州饮食文化内蕴。注重对饮食文化内蕴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是沧州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对老字号、老店、老故事的搜集整理并且再创作来挖掘沧州的饮食文化内涵非常重要。3.合理规划系统整改特色美食街。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特色美食街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对于现有特色小吃街的系统整改,不断吸收外地的成功案例,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建设出既有沧州特色又能体现文化交融发展的新型美食集聚区。4.多方位加强营销宣传,扩大知名度。构建广播、电视、纸媒、网络与新媒体及户外投放多位一体的宣传模式,打造强势营销是扩大沧州美食知名度重要策略。特别是对于新媒体宣传的投入应该引起重视,近年来“探店沧州”、“小南帮你选饭店”等微信公众平台的成功运作足以证时宣传营销对于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地通过“抖音”和“快手”打造网红美食的成功模式都应该借鉴。5.打造特有品牌,设计特色产品。政府应该着力引导宣传并且扶持一部分个人和企业,培育沧州饮食的龙头企业,打造沧州自由品牌饮食,设计沧州的特色饮食。努力在菜品开发、环境营造、文化挖掘上做足功夫。6.提高餐饮行业的服务质量。让顾客宾至如归,再次光临,一定要给顾客营造好的消费体验,餐饮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门槛、提升从业人员的待遇和保障、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岗位培训,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提升餐饮行业服务质量的关键。沧州明珠“移树工程”的建设,不仅为沧州的服装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也促进了沧州的饮食文化融合发展,给沧州饮食文化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参考文献】

[1]程兰,梅惠.国内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综述[A].荆楚学术2016年第六期(总第七期)[C].2016

[2]史志诚.城乡饮食文化的安全与风险[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陕西省社科界第七届(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

[3]叶菲.漫谈法国饮食文化[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

作者:代 静 张海燕 王浩蕾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