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探究

时间:2022-11-24 03:14:11

思政教育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探究

【摘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是高校教育紧随新时代廉政建设步伐的生动表现。本文在介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概念和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就高校廉政教育内容和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建议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概念及二者关系分析

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概念界定。《论语》中记载:“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廉政即公正廉洁从政。廉政文化包括了廉政理念(精神层)、廉政制度(制度层)和廉政物质载体(物质层)三个层面。高校廉政文化将廉政文化和高校文化相结合,其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规范,从精神、制度、物质、行为四个层面对领导人员、各科教师、行政辅导人员、广大学生等高校四类主要群体产生影响,将理想信念、传统美德、法制意识教育和社会道德融入高校教育,筑起清正廉洁的思想防线,形成以清正廉洁从政为核心价值的良好校园风气。具体而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包括廉洁从政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内容,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还有实施廉政教育的场所、设施,校园廉政文化景观展示和宣传等。要切实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同时加强廉政教育机制、廉政预警机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力度。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认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使之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活动,并不是我国特有的教育实践活动。任何社会制度、任何国家都要以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等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自阶级和国家形成一直存在至今,只不过最初的称谓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的“宣传工作”、列宁的“政治工作”、斯大林的“思想工作”等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最终形成的规范术语。社会主义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其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艰苦奋斗等基础性内容,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主导性教育,以及诚信教育、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际意识教育等与时俱进的全新内容。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都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其目标、内容和工作方法等都有共通之处,使基于思政教育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了可行性。大学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实施对象。“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思政工作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心。其任务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运用科学理论教育大学生,使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树立廉洁观念的高尚情操,通过理想信念、廉洁从政、遵纪守法等相关教育,形廉洁公正、守法自律的大学生个人情操和整体校园廉政氛围。由此可知,思政教育工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是对思政教育工作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二者关系密切,都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道德、纪律等教育过程。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分析

1.对象群体维度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分析。(1)高校领导干部群体。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主要有:将廉洁教育贯穿领导干部培养、使用的全过程,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党纪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忠诚敬业、克己奉公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科学有效的廉政行为准则,把廉洁从政纳入领导干部教育考核标准,最终达到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目标。(2)高校专业教师群体。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主要有:将廉政教育纳入高校教师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高校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定学术道德规范和师德公约,宣传先进事迹和教书育人典范,发挥其在廉洁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使高校教师达到廉洁从教的要求。(3)高校行政教辅人员。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主要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廉政制度建设,制定以廉洁从业为核心内容的行业公约、职业规范等;提升高校行政教辅人员的廉政观念认知水平,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使行政教辅人员起到全员育人的教化作用,提高自身的育人及服务水平,能够廉洁从业。(4)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将廉政文化与全方面育人有效结合;打磨廉政文化教育精品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以诚实守信、廉洁守法、修身自律为基本要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抓住新生入学、毕业生教育、思政理论课等契机,积极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最终使学生可以做到廉洁修身。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的内容。(1)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的廉政文化建设,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和高校的思政教育、教育管理有机结合,为高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思想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有效防止校内及学生将来从业后腐败现象的发生。(2)制度层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层面的内容主要指与廉政文化有关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等,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起到指引、约束和评价的作用。所谓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把校纪校规、行业规范准则等使高校教学、生活正常进行的道德和行为标准制度化。(3)物质层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物质层面的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指高校校园内的廉政文化设施和教育环境等,如和廉政文化相关的雕塑、宣传标语、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软件”指高校校园内呈现出的廉政风气和氛围,包括管理作风、教学作风和学习风气等内容。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过于片面。其一,一些高校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仍然较低。高校仍然只被当作“读书圣地”,读书之外的事都与高校无关。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一些高校只以学术研究为工作重心,把几乎所有的力量都用在提高科研水平上,对廉政文化建设极为忽视,个别高校甚至根本没有将其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中,而只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面子工程或是应付检查的表面工作。因此,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存在“宣传起来重要,落实起来次要,忙碌起来不要”的现象。其二,一些高校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对象主体认知片面。某些高校虽然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知,但其对廉政文化建设所面对的主体对象认知存在偏差。只有高校领导干部才有进行廉政教育的必要性,而教师和教辅人员或负责教书育人,或无职无权,偶尔收点“礼物”也无须上升到“廉政”高度,至于大学生更是和廉政毫不相关,这种只以高校领导为廉政教育对象的认识极为普遍,但显然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必将导致高校教师只注重教学、科研而忽视师德师风,以及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而道德素养的情形出现。其三,一些高校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者认识片面。当前高校廉政文化的主要建设者是党政工作部门,其他部门和学校各院系不承担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应该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仅仅依靠党政部门只会事倍功半,只有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程,见到实效。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应该采用党政部门对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其他部门和院系按照整体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模式,这样才能使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行之有效。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缺少针对性,形式单一。(1)在内容层面,当前高校廉政教育大多依托思政教育开展,教育内容普遍缺乏针对性。一方面,廉政教育没有和传统廉政文化进行有机联系。我国自古提倡廉政文化,流传下来“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等名言警句,海瑞、包拯等流芳百世办清官事迹,及严嵩、和珅等贪官的千古骂名。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要善于从传统廉政文化这个大宝库中取材,将传统文化与当前实际与本校实际结合,给传统事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强化其在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廉政教育和日常实践的联系亟待加强。高校在廉政教育实践中大多只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崇廉耻贪的理论传递等宏观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教育内容与日常实践等微观层面的深入结合,使廉政教育仅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空洞且缺乏可操作性,受教育者无法将其由思想认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做到慎微慎独,廉洁自律。(2)在形式层面,高校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时,要选取恰当的形式,才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任何文化都需要长时间地精心培育才能形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找准方法,不能认为简单地贴贴标语、做做报告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形式的多样化选择也极为重要,除了利用学校电台、广播、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廉政教育,高校还应该紧随信息时展趋势,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网络直播平台等网络平台进行廉政教育形式的创新,创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使干部师生的情操得到熏陶,廉政理念深入人心。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保障制度并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廉政建设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缺少理论支撑。当前,关于廉政制度的理论研究虽然在数量上大大增加,但几乎没有出现立足现实廉政问题的高质量创新理论,而且大多是针对某个方面展开的,较少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著作。其次,缺少物质保障。一些高校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只需要动脑想一想,动笔写一写,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致使廉政制度建设经费不足,廉政制度的制定、执行、宣传和推广工作难以顺利推进。最后,组织机制未建立。当前,很多高校尚未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没有专门的负责人,相关工作无法合理分配、有效执行,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四、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建议

1.以思政教育夯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根基。首先,高校领导干部要加深对廉政文化的认知。对高校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重大决定都是由高校领导干部做出的,领导干部还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教育对象,提高其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是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要对高校的各个领导进行思想教育、警示教育,注重发挥模范人物、事例的示范效应,使高校领导干部做到廉洁从政。其次,高校教职员工也应该提升对廉政文化的认知。高校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知识传播和校园日常管理服务的主体,对学生有重要的引导教化作用。因此,应倡导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师德师风,建立健全与教师及教辅人员相关的廉政制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教职队伍积极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最后,应提高学生对廉政文化的认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是高校廉政文化的主要教育对象。应该通过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意识到廉政并非和自己毫不相关,认识到修身以正、公正廉洁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对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加深其对廉政文化的深刻认知,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投入廉政文化的学习中。2.创新并丰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形式。高校廉政教育形式要基于现实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要体现创造性和时代性。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与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群体特点相适应的多样化宣传教育方式,如举办与廉政相关的文艺表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廉政文化节等,以提升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平台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如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向广大师生传递廉政理念;借助网络平台开设廉政教育网络课程,就廉政问题开展网络讨论等。在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通过观看廉政教育影片,讲述读书心得,开展课堂讨论和正反案例的示范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增强师生对廉政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其对廉政文化的认知水平。3.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监督机制,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然而当前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仍然只注重具体怎么做的方法措施,而忽视监督工作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学校招生、学术研究、设施建设和物资采买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重点环节的监督。这些环节关涉巨大利益关系,加强监督可使相关人员不受利益诱惑,确保相关工作廉洁推进,也会对其他贪腐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其次,监督渠道不应单一,要实行多渠道监督。多主体监督可以有效保证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使监管到位、有力。应改变当前高校廉政监督职责只由学校纪委部门单独承担的现状,扩大监督主体,合理利用师生监督、网络监督等渠道,加大监督力度,使廉政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最后,要合理发挥道德监督和法律监督功能。行为廉洁与否,既可依据是否违法判断,也可依据是否无德判断。因此,高校廉政制度的监督机制应将法律标准与道德标准有效结合,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不道德的行为也要受到道德批判,法律监督和道德监督并用,可提高廉洁标准,使廉政工作开展得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庞一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康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傅学丽,刘建勇.新形势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与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5).

[4]陈燕玲.新形势下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3(10).

作者:杨婷婷 韩小伟 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