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研究

时间:2022-05-09 08:55:50

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研究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

1.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求。强调,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实现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学习是人们前进的基础,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并习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前人的经验总结中了解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果将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作一棵大树的树干,专业知识是大树的枝叶,那么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大树的根,只有将根基扎牢固,才会为参天大树的长成提供基础。因此,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坚实的文化基础的打造,有利于人们通过学习达成生活富足的愿望,最终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2.传统文化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未来走向国际化发展大有裨益。现代化的教育提倡同国际接轨,这就使得学生从小就能够接触国际化的教育,而民族心理结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有所发展,所以说,在教育逐步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教育也会呈现出创新和变革的一面,为教学改革创造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在学校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立身之本,教育现代化的重点是人的现代化,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诚信、友爱等高尚品质的推行同学校培养人才的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学校教育中倡导培养“四有新人”,而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与其不谋而合。所以,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方向中势必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重要课题。3.传统文化教育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校园物质文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校园物质文化更具内涵和底蕴,让这些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使学生耳濡目染有所收获。除此之外,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也需要传统文化教育加以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提升人的精神层面,将其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提供助力。比如一些学校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从《周易》中来,引导学生培养胸襟宽广的品质和自强刚毅的性格。4.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首先,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学校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自强精神和包容思想等,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人格品质;其次,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增加智慧和能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前人的智慧精华,优秀前人的做人做事方法和思维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然后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审美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中不乏一些文人墨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述,也有对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细致观察和品味,学习和理解前人对于美的认知和感悟,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了解何为“真、善、美”,让他们的审美情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升华。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应该从建立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入手。首先,建立领导机制需要学校将传统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统筹起来,成立专门的传统教育领导委员会,赋予领导具体权利,把组织相关人员的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建立激励机制,一是落实奖惩制度,二是开展竞争机制;最后,建立保障机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需的场所、教学设施以及资金等方面都需要相关的保障机制予以支持。2.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一是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如在校训和校歌等精神文化部分、在景观和建筑等物质文化部分,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来促进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二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传播环境。信息时代的快速来临使得QQ、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在年轻人中迅速风靡,借助这些平台宣传和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快速精准地把握传统文化思想脉络,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三是引导学生参与到与传统文化传播相关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从中审视和确认自身的价值,快速提高个人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三、结论

综合以上论述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中国梦”、实现教学改革、建设校园文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建立传统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丰富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途径,以此推进传统文化的快速和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陆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江苏高教,2015,(01):121-123.

作者:曹勇 单位: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