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4篇

时间:2022-06-15 09:56: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4篇

第一篇

摘要:目前,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方向。如何将数字化保护运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业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且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风险,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展示以及数字传播等技术手段再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复原成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要加以利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使这些非遗技艺永远留存。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优势与风险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数字化技术发挥了明显作用,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安全性。从实际情况看,在运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之前,不论维护人员采取什么方法进行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保护效果都不理想。而随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能够依赖数字技术通过收集、整理、记录等方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信息,达到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保护水准,使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为安全和长久的保存。二是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交流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比,其传播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式设备、移动互联等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数字技术融合媒体传播,催生出数字化传播技术,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的新技术载体。这些新技术载体既包括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数字化传统平台,也包含微信、微博、直播等自媒体平台。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这些传播的新技术载体可迅速传遍全球,其交流性大大增强。三是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众性。一方面,数字化的平台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更加大众化,借助互联网,人们不用出家门,只要通过数字化平台就能接触、欣赏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摆脱了时间、地点、体力、财力等条件的掣肘,使之真正成为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有利于人们更方便地了解、认识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和培养人民大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保性。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环保材料,而这样很容易造成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浪费及破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文化遗产,不需要消耗石材林木等自然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保性。然而,事物一般具有两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具有巨大优势的同时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有学者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成数字作品作为某一文化因素的模型是“危险的”,数字技术会使那些不具传播优势的弱势文化受到来自“文化单极化”的挤压,进而影响弱势文化的生存条件。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仅限于表层传播,有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制品沦为制作过程和深层意涵缺乏的文化碎片。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进入一个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环境,剥离了其独一无二的生存世界。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3.1建设非遗数据库。非遗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组成部分,各级数据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存储、管理、访问、信息和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国家及地方各级始终把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点工作。如国家建有非遗普查数据库、非遗专题资源数据库、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科研库和公众库等众多数据库,各省、地区、市亦建有大量非遗数据库,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随着时代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高速消失、过度开发、瞬息变异的境遇,存续环境和传承链条呈濒危之势,保护任务极其繁重。从目前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手段来看,数字化保护是当下最为理想的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主要是通过数字摄影和录音、二维或三维扫描、虚拟现实、搜索引擎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珍贵资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维护人员要在非遗的采集储存、应用以及传播展示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保护探索。同时,要切实利用微博、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信息化载体,创造性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交流工作。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且随着相关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3.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深度开发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质的飞跃。然而,数字技术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其效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整体性、传统性等特殊性质,简单的数字化保护往往会忽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特性。因此,维护人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方位审视、多视角评价,并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特性及潜在的价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传统礼仪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民间故事、民谣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剪纸、刺绣、彩绘等。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创造方式各不相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既要按照普适性的保护原则,又要采取因类而别、适合各自特点的措施和方法,即利用深度开发的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信息化存储及学术分类,并科学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性的素材数据库和符号库。比如,可通过综合运用情景建模和行为交互技术、动作绑定技术、知识可视化技术、Web技术,建立一套对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数字保护的技术方案,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对于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仅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是当今最为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持。如何通过数字化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存下来,是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李芳宇,黄薇然,张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6,6(5):81-86.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248.

[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作者:赖文橘 单位:广西龙胜县文化馆

第二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云南地区纳西族人所创造的东巴文化就是历史的结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文化商业化,经济化发展,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越来越为突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保护东巴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文化发展的新方式,借助影响数字等科学技术东巴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发扬光大。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东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探究

东巴文化具有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保护传承意识不断强化,运用数字化科技传承文化成为主流,在新媒体视域下,运用科学技术对东巴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探究,这一举措对文化承上启下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兼容性的特点,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信仰文化,部分纳西人信仰喇嘛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纳西族人生活习俗的变化,信仰宗教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意义深远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在不同文化形式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以及特色的民族节日、特色建筑等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文化具有内容丰富、独具新意的特点,其中包括图画、文字、东巴经、东巴舞蹈、音乐和各种祭祀活动等民族文化。东巴文化拥有一套较完整的文化体系,如东巴文化建筑中,多规模宏大、建筑富丽堂皇、布局开敞独具特色。东巴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和发展意义。东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随着丽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东巴文化逐渐被市场化、商业化,经济的发展使纳西族人对东巴文化的熟悉度和认知能力逐渐下降,造成了东巴文化无法解释、东巴文化后继乏人的困境。基于东巴文化难以发扬光大的现状,政府、有识之士、相关学者一直在致力于东巴文化保护和传承,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充分发展旅游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东巴文化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2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意义

2.1利用数字化技术保留东巴文化遗产信息的最大完整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风气越来越突出,碎片文化成为主流,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使东巴文化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东巴文化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样子,碎片式的东巴文化成为人们眼中的传承对象,将科学技术投入到文化保护中,运用摄影留存等技术将东巴文化完整留影存档,设立相应维护体系,有利于保护东巴文化的完整性。2.2数字化技术有利于东巴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东巴文化是见证纳西族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有重要的历史、哲学、宗教价值和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密切交流,运用数字化技术,有利于东巴文化的推广与传承,身处网络技术发达、视频制作水平进步的今天,便利的网络传播技术有利于吸引旅游人群,招揽传承文化的继承人,加快了东巴文化融入社会的步伐。2.3数字化技术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进步。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文化活力的基础性条件,同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文化传播进程。文化的开放性推动了文化复兴,所以,在新媒体视域下,数字化技术的投入推动了文化传播,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3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的传承探究

东巴文化遗产是我国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保护东巴世代传承的纳西族古文化遗产不会消亡,可通过现代技术与手段对东巴文化遗产进行传承。3.1构建数字化文化传播平台。东巴文化遗产的根源纳西族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东巴文化涉及很多方面,如象形文字、舞蹈、服饰、音乐、绘画等,要想把这些文化统一以一种方式进行传承,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数字化文化传播平台,以现代技术包装文化遗产,让群众了解、传承它们。而构建数字化文化传播平台是在保持传统东巴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行的,坚持它的文化性,不让信息技术遮盖传统文化本色。例如,在数字化文化传播平台上,可以通过拍摄纪录片等方法整合、记录东巴文化,形成一个东巴文化遗产的文化数据库,让人们进行查阅了解;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为载体,把东巴文化做成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软件)、动画、照片、视屏等,在学校中举行大型东巴文化活动讲演、展览,以传承文化;还可以将其借助网络平台资源共享、迅速快等特点,让全世界看到东巴文化遗产的魅力。3.2构建数字化下的东巴文化遗产产业链。人们通过各种方法传承东巴文化遗产,致力于将其传入世界,但仅靠现代传承方法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需要把东巴文化遗产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融入人们生活中,使它变为另一种类的传承。可构建数字化下的东巴文化遗产链,让人们在传承东巴文化的同时创造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让东巴文化紧跟时展,利用新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让群众对此感兴趣,把它作为云南的文化品牌,从而形成东巴文化与信息、传媒相互交融的新型产业,以此将东巴文化变为一种文化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既能带来经济效益,也能推动当地文化建设、增加文化底蕴。3.3提高当地人民对东巴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现代新媒体传播下,各类信息泛滥,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搜索获取信息,一定程度上使人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只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传承东巴文化显然势单力薄,因此,我们要把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结合起来,对其进行传承。在当今时代,人们对文化遗产传承意识不强烈,这不利于对东巴文化的传承,所以,当地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将它和旅游业挂钩,形成互相融入的产业链。其次,应提高人们对东巴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如举办东巴文化遗产讲座、开展东巴文化交流宣传活动,让人们充分认识东巴文化遗产的状况、了解它的内涵、感知它的魅力,并相互交流,共同促进文化发展,让东巴文化遗产不会因时代的快速发展而消失。

4结语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数千年传承的文明,记录着纳西族的发展历史,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更对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视域下,我们可通过现代媒体的便利,以拍摄纪录片等多种途径,记录、解读东巴文化,并进行广泛传承,借助向世人宣传、展示它的美好内涵,使东巴文化能够真正走向大众、传向全世界,使东巴文化得到全面保护、完整传承,进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杰宏.东巴文化传承前路犹长[N].中国文化报,2011-03-22(006).

[2]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参考版),2013(6):132-142.

[3]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85-88.

[4]和力民.魂系东巴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08(B03).

作者:张倩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第三篇

摘要: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居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重视,党的也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也愈发受到人们的欢迎。如何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借助棚户区改造的机遇,持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景观价值,实现古城文化振兴,成为了各历史文化名城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提升及文化振兴角度出发,根据这些现状的主要特征提出其发展对策,力求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悠久历史、璀璨文化和民族底蕴的集中载体,同时由于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建设及发展,使得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及影响。城市的特色在消失,城市的文化在消亡。同时,近几年棚户区改造工作深入进行,使得历史城区内大量的老旧房屋被纳入棚户区改造的范围,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景观风貌及文化特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下面以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为例,从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问题出发,对历史文化名城得以保护、传承、发展的具体对策进行思考及探讨。

1赣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概述

赣州是我国第三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集中,保存完好,典型街区传统风貌保存完整,是一个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古城。历史城区面积约为3.22平方公里,由于较为完整地延续了“宋代六街”的主要道路格局,历史上“三十六街、七十二巷”也依然依稀可见,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江南宋城”。同时由于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城墙和排水系统(福寿沟),也被誉为“宋城博物馆”。赣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包含有5处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郁孤台、南市街、姚衙前、灶儿巷及慈姑岭历史文化街区,包含各级文保单位29处,不可移动文物3处,历史建筑三百余栋,历史文化价值十分地重大。随着赣州市城市跨越章江、向南发展,历史城区的政治功能已转移,商业中心也在逐步弱化,但其仍是中心城区居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一个区域。而历史城区负荷过大,导致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等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历史城区保护压力日渐增大。同时,随着近几年棚户区改造的大力推进,赣州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各历史文化街区也面临着极大的保护压力,部分传统风貌面临着蔑失的不利境地。

2赣州历史文化名城景观风貌及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整体街巷格局保存尚好,但历史文化街区破坏严重,风貌不断被蚕食赣州历史城区内街巷格局保存尚好,大多数历史建筑也得以留存,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大量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历史城区内各处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景观风貌较为破败。并且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新建建筑不断蚕食历史城区内的特色风貌,“三十六街、七十二巷”虽大多数还有迹可循,但部分街巷已完全消失在城市建设之中,如:诚信街、夜光山巷、铁炉巷、龙船庙巷等。大量超出历史城区高度控制要求建筑的出现也导致原有的“三山五岭八景台、一城六街人来往”的城市景观意向不复存在。2.2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足,并且各区域之间缺乏差异赣州是远近闻名的“江南宋城”,每年来赣州历史城区体验宋城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但赣州的宋城文化体验旅游活动仅限于参观几处知名景点,如:宋城墙、郁孤台、八境台、文庙等,姚衙前、灶儿巷、南市街、慈姑岭四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体验几乎一致,特色不鲜明。历史城区外的水东、水西尚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七里窑、老工业遗址、老水运码头、水西龙舟等,未与历史城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串联。2.3历史城区保护实施的效果不理想,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一段时期以来,政府相继对灶儿巷历史街区、郁孤台历史街区等进行了改造上的尝试。但成效均不甚理想,难以吸引游客,旅游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地发挥。此外,历史城区内的旅游基本以观光游为主,参观完几处知名的景点后,就离开了历史城区,旅游接待设施的匮乏,游客参与、体验项目的缺失,导致历史城区无法留住游客,旅游产品附加值低。

3历史文化名城景观风貌提升及文化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3.1传承古城格局,延续城市发展脉络,重塑城市意象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特有的城市空间布局,包括山水格局、路网骨架、空间方位、街巷组织等,是形成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的主要框架。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全球各地的历史名城无不拥有延续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空间结构和城市机理。它集中反映了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联;同时,它也体现出各名城的历史底蕴、文化特色及地域特征。赣州历史城区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宋代城市的街巷格局,应结合目前历史城区内正在开展的棚户区改造,对历史城区内的整体建筑风貌进行提升、整合。严格保护原有的“宋城六街”及“三十六街、七十二巷”的历史城区格局,对现存街巷应逐步进行街道立面整治及风貌改造,对已经消失的街巷可考虑进行重建或地名的复用,延续城市文脉及历史记忆。3.2剖析城市文化,识别城市特色空间,构建特色景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塑造城市景观的基础。历史文化街区内还保留有大量的传统风貌建筑,包含有大量的建筑符号及文化特征,是一种可见可触摸的文化载体。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特征”,它真实地记录和展示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也是实现古城文化振兴的关键载体。针对赣州历史城区内五个历史文化街区各自的特征确定不同的发展定位,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结合目前保留完整的民居及攀高铺等街巷发展传统民俗体验等业态;南市街和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结合传统街巷(烧饼巷、油滴巷、纸巷、柴巷等)发展传统商业体验等业态。同时还可以结合老城区内现存的工业遗址(如赣纺、海欣药业、明基印刷厂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样老城区便可形成传统文化和创意文化二者兼有的文化旅游,提升历史城区的旅游吸引力。3.3加强遗址保护,挖掘城市历史记忆,实现古城振兴工业遗址是城市一段历史时期的重要见证,对其加以合理保护利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城区周边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厂房保存较完好,稍加改造即能使用。针对工业遗址资源,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运营单位参与其中,在整体风貌得到保护的同时,实现功能升级置换,将其长期作为城市历史记忆的展示点和重要文化创意基地。此外,历史城区还需结合棚户区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行政办公机关逐步外迁等的实施,着重完善历史城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新增区域级的游客集散中心,配建宾馆、停车场、旅游商场、特色餐饮等设施及功能。在历史文化街区等主要旅游区按照要求结合保留建筑改造设置足够的旅游公厕,并设置醒目标识。

4结束语

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名城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的载体,是延续我国历史文脉的精髓。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景观风貌,使其更自然、更科学地融入到现代城市发展当中,令我们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历史。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振兴,才能使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罗国荣.浅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丝绸之路,2013,(10):40-41.

[2]张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协调发展探索[D].重庆大学,2008.

[3]陈书芳.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塑造研究——以岳阳楼景区景观设计为例[D].江南大学,2008.

作者:杨久辉 单位: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四篇

【摘要】徐州两汉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为便于资料搜集整理,本文主要以徐州博物馆对徐州两汉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例进行研究。其中主要以徐州博物馆的概况、对两汉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真实可查的资料和直观深入的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徐州两汉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从现代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一、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徐州博物馆中不但存有众多丰富多彩的文物,而且藏品体制较为完备。“20000余件藏品,主要由陶瓷器、陶俑、玉石器、金银器、铜铁器、玺印、书画等构成”[1],包含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及当代艺术品,内涵丰富。主体除书画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古代遗址或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时代和来源都很清楚。大部分为两汉精品文物,它们不仅代表了部级文物水平,还展现了独特的徐州历史文化底蕴。

二、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成效

(一)保护工作的现状。1.“从楚墓出土的玉葬服,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玉衣,也是工艺最好、最精细的玉衣,其中玉片多达4248余件,并且所有玉片来自新疆。”[2]当考古人员发现玉衣时,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几乎看不到金丝的存在,玉片也被打残大半。国内考古专家充分论证,经过徐州博物馆玉衣修复小组的编号、清洗、整理、拼对、修复等不懈努力,这件世间罕见的金缕玉衣终于从历史长河中被解放出来。2.博物馆主体展馆的东侧碑园,其南侧和西侧围墙镶嵌了80块碑刻,外部加了玻璃罩作为保护措施;但碑园北侧和东侧的大部分围墙尚未完工,约有二三十块碑刻和建筑施工用的砖瓦裸露在外,其中有一些碑刻已嵌入围墙却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二)保护工作的基础配置。徐州博物馆在文物修复方面经验丰富。自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开始对馆藏文物进行修补和维护,同时对字画作品重新装裱。而配备了一系列保护修复文物专业设备的文物修复保护室在1999年成立,同时安排专门人员对馆藏及考古出土文物进行修复保护。自2000年起,相关机构引进了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对文物进行了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并开展了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此期间完成了“彩绘玉片保护研究”“江苏省文化厅出土饱水彩绘陶器保护”两项科研课题。2008年,获得首批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乙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修复二级资质。(三)保护工作的进展。1.广泛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徐州博物馆自2016年以来会在馆内配备的学术报告厅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主要以学术讲座、知识讲堂、文化体验、艺术文化展演等形式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民众展开,且活动均为免费报名,有利于增强徐州市民对徐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2.向世界展示徐州两汉文化。在2015年的国家博物馆日期间,英国狮子电视公司联合江苏广电总台国际部到徐州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财富大翡翠帝国》(中文名《玉石瑰宝》)。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保护文物专家的帮助下,徐州博物馆的考古学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汉墓的土画背后厚重的徐州两汉文化。徐州博物馆做为两汉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汉代珍品曾多次在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展览,对徐州汉文化和徐州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技术走向世界起到了良好作用。3.强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徐州博物馆被选入徐州市第一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2015年12月28日,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打开了徐州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成为徐州市文化事业试点工作发展路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徐州博物馆将以建立博物馆理事会为契机,不断强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使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更加完善,提高公共文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博物馆在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冲突。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在于对两汉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徐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重点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下忽略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在徐州苏宁广场开发建设过程中曾经发掘出历史背景不明的文物“扛着石碑的赑屃”,可惜的是,在建设初期挖掘机就将石碑碑帽和赑屃头挖断,导致现今留下的仅有残破的石块。除此之外,“还发现了西汉楚国及东汉彭城国之都城的东城墙,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分别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39个坑座、7座房屋遗址、1座鼓楼建筑遗存、3方石碑,出土大量青花瓷、青瓷、绢麻等各类文物千余件”[3];虽然所发掘文物都被完整保留下来,但发掘地点的产权归属于开发商,为其财政收益的需要,文物保护无法做到原址原建,这意味着文物出土遗址的破坏和对考古工作的阻碍。“目前中国发现的古代汉唐以前唯一一处采石场遗址——徐州云龙山采石场,发掘于2014年,在现存的约30000多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内,挖掘人员共发掘出68处石坑,其中采石坑63个,石坯5处,刻字1处,墓葬2处等。”[4]另外,还有踏步、楔窝等遗迹。由于开发商不肯让步以及政府的不作为,保护工作始终无法进行下去,如今遗址上已经高楼林立。在对徐州大同街“为镇抚司遗址”进行修复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原址原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能做到将出土石碑和部分遗址搬运到博物馆内进行保护和展出。与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相比,为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市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古城内不得兴建大型的商业设施;古城内不再有新的医院、学校和行政办公楼,等等。使得苏州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保护和重视。以上提到的文物出土和保护工作均由徐州博物馆进行,虽然具有将遗址修复和保护的能力,但是碍于地产开发商的压力以及政府在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矛盾中对遗产保护工作的漠视,使得徐州博物馆的遗产保护工作只能让步于经济建设。2.文物保护投入不足。徐州博物馆属于国家二级博物馆,虽与上海市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同级,但财政拨款远远不及二者。又因为资金的不足制约了徐州博物馆的文物事业发展。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受到资金的影响,徐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长期处于缺少自己的设计风格、对文化创意未能进行深度提炼、功能性不强的状态。二是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由于举办一场活动的经费不足500元且对外免费,导致开展活动模式单一,只能局限于“讲座”和“青少年手工”两种形式。同时,徐州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建设不够完善,既没有达到大体介绍博物馆内展品、展厅分布的要求;又不具备当今各大博物馆都在加强建设的——“数字化博物馆”的规模。3.社会认知面窄,普及度低。“提到徐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的城市名片,而不是徐州丰富多彩的汉代旅游资源,这是因为徐州还未树立‘两汉文化旅游’的城市形象。”[5]例如西安是秦文化和汉唐文化的代表,在历史文化旅游领域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徐州,如龟山汉墓这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目前的人气也仅限于江苏省,有的甚至仅在徐州地区,其影响力是不够的。并且,徐州市民对本土的历史文化不够重视、对徐州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够支持。如徐州的“中枢街金氏宅”,是一处位于徐州市中心的典型民国时期四合院,于2014年10月被列为“江苏文化遗产”。由于政府重视不够和房主本身对遗产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使该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拆除的现实,渐渐隐没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4.文物保护人才相对薄弱。文物保护人才数量依然不足,人才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根据徐州博物馆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徐州博物馆从1987年开始由馆内专业研究人员发表研究专论,但自2003年后这样的研究专论便不断减少,且从2010年至今没有发表研究专论,可以看出徐州博物馆对于专业人才的配置及管理仍存在不足;在工作人员进行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如遇省级政府突然下达硬性任务,就会导致原本正在进行的本土任务被搁置,进而本土工作被大量堆积,无法按期完成修复、进行相关展出。(二)可行对策分析。1.大力提高徐州两汉文化遗产数字化水平。要提高徐州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水平,需要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对徐州汉代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积极建立博物馆的网上站点,可以通过数字显示、网络教育和研究服务来丰富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展示方式;通过现代化技术比如场景互动、虚拟现实等方法充分展现出徐州两汉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学科特色、文化特色;拓宽两汉文化传播深度、广度。2.强化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徐州博物馆需要进一步增强与行业协会、学会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这样有利于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如对于某一藏品,深入挖掘研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能够做到价值再创、古为今用;以两汉文化为基础,从不同角度设计主题展览,既能贯穿历史主线,又能摆脱传统模式;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增强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同时,高校还可以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共享相关专业人员,定期通过委托或合作的方式对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博物馆展品内涵和保护措施的认识。3.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徐州博物馆不仅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更应该设法拓宽博物馆的经费来源渠道,由此提高博物馆经费的使用效益,使得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统一起来。如,争取企业的赞助和合作,通过开展活动获取收益等。有关部门也要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民间资本资助公益事业、鼓励博物馆多元化融资渠道和相应的财政政策。4.合理定位,增强特色建设,积极探索博物馆整合资源的新形式。重视自身资源优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徐州当地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和社会特征,对博物馆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与其他区域博物馆的横向交流,共享人才、信息和馆藏资源,如和大连汉墓博物馆进行联合展览。通过两个博物馆的联合展览,向广大公众进一步展示两汉时期两个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同时通过到不同地区与不同博物馆合作,巡回展览,扩大徐州博物馆的影响力发挥长期效益。

四、结语

在面对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专业的队伍去践行保护工作,需要决策者付诸心血与财力,需要当地居民的共同保护,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使徐州能够绽放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总之,对汉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战略保护现状的探讨,需要对徐州传统文化进行设身处地的研究、对建设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全面的观点,要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专业的保护,对文化历史负责。

参考文献:

[1]姜川.徐州地方文博产品创意开发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7.

[2]方圆.旷世奇珍西汉的楚王陵金缕玉衣[J].中国网综合信息,t.m.china.com.cn/convert/c_tRQpiV.html.2012.

[3]林玉尘,古德.徐州苏宁广场工地发现汉代徐州城古城墙遗址[J].中国徐州网—徐州晚报,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5cef2ab0101myjg.html.2013.

[4]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汉采石场遗址[Z].徐州博物馆官网,www.xzmuseum.com/zl_detail.aspx?id=1876.

[5]周云圣.关于徐州文物古迹保护开发现状的调查[R].中国矿业大学,2015.

作者:沈燕祺 孙梓萍 何靖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