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探究

时间:2022-10-29 02:47:18

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探究

摘要:近年来各省(区、市)高标准提出各自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湖北、湖南等省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广西也是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因此,以广西为例,就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内涵、意义和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强省;广西;民族文化强区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经济发达,具备良好的地缘优势,领全国文化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风气之先,提出了宏大而又比较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目标,湖北、江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南、安徽、贵州等中西部省份也陆续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当前广西区文化建设热潮涌动,蓬勃发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进程强力推进,跨越发展,成果显著,并且广西也是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委会也适时提出了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发展战略。到“十一五”末,广西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7.6%,文化产业已成为广西最具特色的时代底色,文化繁荣的“广西现象”、文化产业发展的“广西模式”和基层文化建设的“广西经验”引人瞩目。

一、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内涵

文化强区战略是基于自治区域范畴层面上文化发展的顶层战略设计和规划,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文化产业战略、文化经济战略、文化传承战略、文化传播战略等战略体系的集中体现。“文化强区”的建设体现在公民思想道德综合涵养的提升,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公共大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文化交流的拓展和融合。文化强区的具体表现是文化产业、生产规模的发展壮大与占GDP总量比例的增加,全民、区域公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提高等等。

(一)实现各民族繁荣稳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处于发展动力深度转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重点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思想舆论阵地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完善互联网+、信息化管理领导体制机制顶层设计,大力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回答广西区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二)挖掘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文化资源,探索文化资源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的核心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引领民族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根本,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立德树人教育,以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为抓手,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开发与利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工程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壮乡壮族精神;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做大公约数,极大丰富区域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区域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优秀文化、民族文化只有深入群众才有广泛影响力;只有广大群众真正参与才有持久生命力。要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强区”品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文化强区、惠民活动,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民众倾斜,让广大群众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四)正视区域文化发展差距,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发展

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代特征,也是文化强区建设的重要动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等方面与发达省份都存在明显差距,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文化发展经济扶持政策,推动区域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文化新业态,加快培育在全国和国际上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讲好广西故事,传播广西声音,展示广西形象。

二、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存在的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面临诸多问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底子薄、资源分散,文化品牌特色不多,产业缺乏系统性、规模化、集团化,与先进发达省(区、市)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特色不多、不明显,产品单一,质量不高,集中度不高。文化产业结构分散,层次低,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呈现同质化、相似性竞争特征。文化资源利用、开发和产业化整合与信息化时代结合程度不够,支柱作用不突出,效益不明显。

三、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主要路径

加快文化强区建设步伐,将推动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广西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发展结构优化、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立足自身优势,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出发为加快广西跨越发展闯出一条可行路经。

(一)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广西范例

广西区各民族友好和谐共处、共同进步,为世界上各民族文化在实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与友好和谐发展,如何跟上新时代的脚步,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多彩、可以借鉴的广西模式和广西经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文化多样性保护、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方面树立了良好形象,使世界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民族的文化是如何共同繁荣、互帮互助、和谐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是如何促进经济、民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将不断彰显和强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及其对各民族团结、社会友好和谐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我国多民族团结统一、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政策的成功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文化发展范例。

(二)提升民众幸福感获得感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均GDP总量和人均收入指标虽然没法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水平相比,而物质财富总体讲仍然是提升人们幸福感获得感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非唯一的或决定性的指标。通过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广大民众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各民族裨益社会和民生的道德素质得以加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广大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愈发提升,形成和谐共处安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尚和安定团结的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促进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

如何树立中华民族良好的国际形象、国际地位,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软实力,是关系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工作。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之一的“民心相通”提上日程,其中,民族文化的传播所承载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的优势不仅仅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区位优势,更应该彰显民族特色文化优势。要大力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之间在民族文化遗产交流、保护、文化多样性利用等方面的合作,让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彩纷呈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推进广西生态理念,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广西区各民族在世世代代休养生息和历史长河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优秀文化和产业资源可持续可再生利用知识,有先进的生态理念、智慧和人文道德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大力发挥广西区在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经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多样性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使广西区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的示范地区。

(五)打造充满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示范区

文化是不能固步自封和停滞不前的,传承和创新应该是互动的,广西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要坚持科技与文化相融合,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极富广西区个性魅力的特色文化创新产品,并不断培养培育出能带动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特色人才队伍,使广西区成为充满和谐文化、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示范性地区。

四、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议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属点,通过覆盖区域、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全区人民的精神归宿感。广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产业,以坚持政府为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区域、社区和农村为重点,广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广西区公共文化产品、资源和服务体系供给能力。

(二)促进行业间的多元融合和跨界合作广西拥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等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但要素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在当代信息技术、科技发展不断抹平行业边界的背景下,促进行业融合创新和跨界交流合作是必然趋势。行业融合创新和跨界交流合作的重点是推进文化与信息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传统行业合作、文化与金融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和区域国际化发展。

(三)加快培育领军企业要做优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需要立足现有区域基础和优势,聚焦转型升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资本运作、资本融资、优化重组、改组改制等方式,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应用新技术,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参与项目投资、市场开发、特色开发、产品宣传、平台建设等,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强的文化旅游龙头企业;要加强战略规划和合作,高起点策划、包装、推出一批有市场前景的文化旅游项目、特色文化项目;要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文化特色人才的培育、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文化企业、产业管理运营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完善校企合作交流机制,切实提高谋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载体,打造区域化、国际化的领军企业。

作者:范伟政 单位: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