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十篇

时间:2023-09-27 18:20:29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1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既抓城市发展,又抓新农村建设,更从促进长远发展的角度,通盘谋划全市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市政协举办此次“统筹城乡发展”政协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动员广大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为办好此次论坛,市政协从今年上半年就着手开展筹备工作。市政协主席会议多次研究,对论坛的指导思想、主题内容、组织领导等提出具体要求,并成立了论坛筹备小组,由朱正海副主席负责,市政协城乡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办公室、研究室承担具体组织工作。在论坛动员会后,广大政协委员和有关人士,市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市级机关有关部门积极参与,认真选择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为统筹城乡发展献计献策。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100多篇,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向全体论文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有11位同志进行了大会发言。他们结合和自身工作的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就统筹城乡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讲得都很好。本次“政协论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既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主题召开的一次献计献策会,也是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次团结鼓劲会。刚才,洪锦华副书记在讲话中对本次“政协论坛”的举办,特别是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要认真研究,在今后工作中吸收大家的意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会后,市政协要进一步梳理、汇总论文的主要观点,报送市委、市政府,供研究参考,促进论坛成果的转化,使“政协论坛”在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协助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广大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以此次论坛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一是要凝心聚力谋“统筹”。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促进城乡统筹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落实到政协开展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宣传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要求、推进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二是要建言献策促“统筹”。要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要课题,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特别是在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当务之急要着力抓什么,具体工作该怎样推进等等,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把政协工作与党政全局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政协真正成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要委员参与助“统筹”。政协委员分布在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在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委员积极投身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走门串户、联系群众”、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周”等形式,了解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群众在想什么、迫切需要什么,并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要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服务活动,把党的政策、先进文化、致富信息和文明习俗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农村千家万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百姓。四是要尽职尽责保“统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措施。政协要围绕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组织委员开展协商议政、专题视察、监督检查等活动,运用提案、建议案、社情民意等形式,督促相关部门、有关方面认真加以落实,使党委、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这些措施在促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2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ut for China's agriculture,and modern agriculture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but to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s at promot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experience and has 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trategy.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经验;措施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experience;measure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94-01

1 相关概念

1.1 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1.2 城乡一体化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广东佛山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经验

在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具体方面,佛山提出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二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着力点,全力解决民生问题。同时配套了21条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是对农村制度的创新发展。比如“鼓励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且符合规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购买自主用房,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等等。

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系统把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城乡统一规划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有效整合城乡资源,加大投入,指导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综合协调发展;加快“城中村”改造,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推进农村融入城镇、城市的进程。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证。认真研究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一步投向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社会功能,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向城镇集聚,增强现有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三是促进城乡自由流转是城乡一体化的主攻目标。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同时,健全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搞好培训、中介、跟踪管理、权益保护等一条龙服务,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3.2 掌握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二是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三是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繁荣农村经济。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3.3 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合理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有进有退”的政府引导机制。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实践过程中,关键是在于政府正确定位、科学引导,树立政府在管理市场经济过程中“有进有退”的新理念。把支持农村、关心农民、调整农业摆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以建立公共财政、满足人民公共需要为目标,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农村、农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从体制机制上发挥政府对农村、农业等基础设施投资的“引致效应”,形成政府启动与引导、市场(社会)公共参与,农民积极响应的运行机制,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发展。二要建立健全按规律、规则调节资源配置的市场推进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内在的主体机制。一方面,通过政府对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完善与严格执行,充分维护公平与公正,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市场配制机制,进而形成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机制。三要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产业支持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经济是基础,工业是动力,三产是后续动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按照规模化、基地化、企业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挖掘本地有特色及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四要建立健全涵盖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①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②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力度。③统筹社会保障,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胡同恭.论工业反哺农业[J].现代经济探讨,2005.

[2]周克任.“三农”问题的实质、特点及其解决途径[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

[3]赵学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初探[J].经济论坛,2006.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3

关键词:掇刀区;城乡一体化;措施;建议

一、掇刀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荆门市掇刀区地处“两圈”结合部,一区踏“两圈”,是战略实施的“复合区域”,又处于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中间地带,有利于促进“两圈”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加速融合和社会协调发展。

掇刀区是荆门市的城市新区和新型工业区所在地,国土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23.36万,所辖的两镇两街道全部位于城市规划范围区内。掇刀区三次产业融合度较高,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9.5:64:26.5.。辖区内大型中省企业比较集中,企业带动能力较强,例如石化总厂、电热厂、福耀玻璃、李宁工业园等辐射和带动能力都比较强,具有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客观条件。该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1]

二、掇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措施

(1)加快推进“三圈”协调发展

在新城市核心圈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以城市空间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和承载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为重点,将现区域内现有的16个城中村、城郊村进行城市化改造。大力繁荣以大市场、大卖场、大物流为主的商贸物流,支持发展以“国资、外贸、民资、股资”为支撑的多形式金融业。在新城郊扩展圈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围绕项目向片区集中、农民向城镇(新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目标,不断扩大新型城乡结合部,将团林铺、麻城两个中心镇和周边26个村纳入扩展范围,涵盖半径向外延伸10公里,重点建设好两个中心城镇和一批农村新社区。在新农村辐射圈重点实行“三农减半行动”。以新农村居民点和绿色家园建设为重点,推进村庄集并、村民集中、农民减少。[2]

(2)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坚持“三次产业互动、城乡产业共融”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产业特色的培育,依托荆门石化等骨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渗透、配套和内生循环。鼓励和扶持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产业升级计划,不断拉长产业链,强化产业集聚。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把双泉工业园、麻城工业集中区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以现代工商管理理念和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绿色特色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形成核心竞争力。

(3)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力度。抓好荆潜路、207国道沿线景观带建设,完成城市小街小巷改造,建设一批具有掇刀地域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按照城市社区模式,对迎春村、掇刀渔场、双泉渔场等“城中村”实施改造,把搬迁安置房建设与商品房建设“捆绑”开发,着力构建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加大中心城镇建设力度。以打造区域副中心城镇为目标,按照1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和10万人口的规划,完成团林铺和麻城两个镇的总规和控规修编。按照“科学选址、规划集并、配套建设、打造特色”的要求,打破村级行政区划界限,撤并小型村、缩并自然村、改造空心村。

三、掇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就

1、经济发展态势较好。

按照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思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扶持壮大以商贸物流为主导的服务业,宝山农贸、惠民水果、星球家居、洪源建材等专业市场经营形势良好,规模、档次和效益稳步提升;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均有较快发展。掇刀区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强化招商责任,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9年元至9月,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29亿元,同比增长55.72%,新引引进项目48个,其中投资过亿的5个;直接利用外资809万美元。

2、城乡面貌有所改观。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419万元,完成了关公园小区道路等3条主干道及排水管网工程;投资500万元,完成了枣山居民点、江山新村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环卫设施159余处;率先在全省启动通村达组公路建设,修建通组公路852.5公里,通村公路194.7公里,通村率80.2%;累计维修各类水利工程376处,解决了2.65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狠抓乡村“清洁工程”,荆潜路景观大道绿化工程顺利完工,207国道沿线绿化、净化工程有序推进。

3、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财政支出结构调优,着力解决群众“四最”问题,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一是着力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面编制了整区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方案,在城市核心圈,投资1100万元完成了荆潜线等5条景观大道沿线的征地拆迁、绿化、美化、房屋立面改造等工程建设。二是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并侧重向农民倾斜。积极推行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机构统一、参保对象身份统一、保障水平逐步统一的并轨体制。

四、掇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1、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目前,南城区建设速度需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鼓励支持市直部门向南城区搬迁。尤其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在城乡路网骨架建设上需要加强。一是将大外环(象山大道至凤袁路段)、东外环(团林兴隆到麻城斗立)、西外环(响岭皂当公路至凤袁公路路段道路)纳入城市道路建设范围。二是为了减少荆潜公路经过麻城扩宽时的拆迁难度,同时,利用国家投入将城区路网骨架拉开,推动南城区扩张,掇刀可以在荆潜公路改造升级的时机,申请国家投入,将公路改道绕麻城和掇刀城区。三是针对掇刀区整区推进通村通组公路中存在240公里断头路且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掇刀区可以向荆门市里寻求支持。四是将供水、道路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延伸至207国道及荆潜路西侧居民点,并向城郊居民点延伸。

2、加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掇刀在经济管理、城市建设、农业林业、水利、房地产、道路交通、司法、教育、民政、文体、国土资源、环保等方面与东宝区相比,享受到的省、市财力支持相差大约在1个亿左右,与扩权县市相比,这一差别更大。客观地说,这些资金差别完全由市财政给掇刀补齐,也不太现实。掇刀可以在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的同时,市财政在教育、民政、文体、卫生、环保、国土资源等方面,对掇刀加大倾斜力度。特别是是在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覆盖率方面;将掇刀城区学校纳入中心城区教育规划并加大投入;将掇刀卫生体系纳入市里统一规划,将掇刀人民医院规范化建设管理纳入项目规划,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4

“统筹城乡发展,引导集中聚集”是指在促进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城乡彼此不同而又相互促进的任务,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通过支持农村发展和设计城乡双赢市场机制,通过集中聚集和集约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一、根据城乡不同条件,确定城乡不同任务

将整个辖区分为中心城区、县城及重点镇和农村三个层次,根据不同条件和统筹要求,分别制定既彼此不同又相互促进的发展措施。(1)优化主城区的环境。在主城区着力优化其创新环境、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壮大、优化和提升中心区的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的吸引和创造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力。(2)发展县城和重点镇。集中扶持、着力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构建联结全市农村的城镇体系。通过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加快产业、要素和人口的聚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疏解中心区的拥挤,带动农村地区发展。(3)实施农村“三项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少部分相对落后的山丘区,组织实施“新村扶贫工程”和“帮扶促变工程”,在基础设施、发展项目、资金投入、困难群众住房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重视处理经济和农村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农村环境建设工程。

二、打破城乡长期分割,实行城乡一体发展

(1)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农村规划管理,加快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监督管理满覆盖。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系,调整各级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和行政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农村下移。(2)公共服务一体。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公共安全保障水平。(3)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村村通水泥或沥青路。农民新居工程、城镇化推进工程、农产品流通设施工程、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疾病预防设施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按照“延伸、共享、服务”原则,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三、促进城市反哺农村,探索城乡双赢机制

(1)以城带乡。通过发展中心区、县城和重点镇经济和产业,转移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对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规模,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产业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2)以城援乡。调整市、县、乡三级财政支出结构,改进财政管理方式,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市级财政对困难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初步建立起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全面落实农业税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3)城乡双赢。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市和农村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案例有许多,其中以土地整理最为典型。城市化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而国家政策对建设用地额度由一定的限制,通过占补均衡和土地整理机制,不仅解决了城市工业建设用地指标,提高了农村地区土地整体价值和产出效益,有利于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占补平衡,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机制。

四、实施“三个集中”,推动集中聚集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5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农村;城乡统筹;思路;模式;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233-03

Study on the Thought and Model of Balancing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Solving Three-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in Chongqing

DUAN Ming-ge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analyzing balancing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construct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solving three-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in Chongqing, new thought and model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ame up. The point that two aspects should be promoted simultaneously to promote society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to coordinate development was pointed out.

Key words: 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alance of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ought; model; Chongqing

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重庆与京津沪3个直辖市的显著区别。这就决定了重庆市具有与其他直辖市不同的使命。贯彻落实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协同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1重庆市解决“三农”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协调推进的背景分析

在城乡关系中,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统筹城乡关系的难点所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中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主要指把城市、农村视为一个整体,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农业集约化、集镇城市化、服务社会化。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把中央的战略意图与自己的特殊市情结合起来,以“五个重庆”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的主要载体,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县的积极性,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集聚了全民智慧,探索出具有重庆特色的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新路子。这不仅为西部地区省市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更是在全国意义上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创新实践模式。

2城乡统筹背景下推进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与模式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和农村经济发展,把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中统筹考虑,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统筹考虑,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让农民与农村、农业一起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步伐[2]。

2.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着手农业结构调整。重庆市近期推出了包括放活土地经营使用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十项政策措施,在未来5年内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1]。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优势产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水平。

第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重庆市从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入手,实施了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3]。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先进实用机具的推广应用,着力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第三,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庆市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等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系列化、专业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第四,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重庆市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采用经济手段引导农业节水,对采取节水措施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加强新型农机具开发和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推广综合配套节能低耗特别是少耕免耕技术;为主要农作物生产提供配套、全程的现代农业装备。

2.2大力改善农村面貌

重庆市主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优先改善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

2.3强化新型农民的培养

重庆市采取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系列措施,不仅使农民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和现代产业竞争、就业竞争的挑战,还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发展决策能力、对农村公共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

3推进城乡统筹的思路与模式

3.1创新对外开放新机制,实现内陆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增强开放意识,培育开放型经济文化底蕴,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对外的大开放。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只要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找准自身定位,依托西部腹地市场,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重庆就能走出一条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路[4]。

3.2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利益分配体系

重庆市在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5]。一是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二是加大农业科研和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农业支持机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四是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加强统筹协调,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五是要鼓励城市资本向农村有序流动,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

3.3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重庆市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和健全社会保障的综合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把“一圈两翼”打造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平台,明确一小时经济圈“领头领跑”、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挡”、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强化市场管理和信息、法律、金融等服务,加强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和合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服务。

3.4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为推进城乡统筹扫清障碍

重庆市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该市户籍的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对市外迁入人员实行准入条件的管理办法,加速城镇人口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聚。结合户籍转移,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

3.5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等保障体系,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一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卫生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县市以上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卫生的投入,实行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体制。二是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一体化,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中,建立了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制定平等的劳动行业进入制度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三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构建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三道社会保障线,建立多层次、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6建立城乡统筹的政府管理体系,提高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

一是政府该退的退、该让的让、该不管的尽量不管。二是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功能,该立的立、该进的进、该管的管好。三是政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系统的制度和政策支持,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公共产品供给、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与功能,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

参考文献:

[1] .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Z].2007-07-12.

[2] .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Z]. 2008-07-20.

[3] 杨庆育.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R].2008.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6

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就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障碍因素、工作措施,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解剖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已达到19216座,城镇人口16984万,平均每座城镇只有8千多人,若扣除1689座县级城镇,平均每座非县级城镇只有5千多人,不足5千人的城镇有1万多个;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出路探讨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创新机制为切入点,筹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离不开投入。要突破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一是加强引导,政府筹资。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建设城镇的积极性。二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转让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建设城镇,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三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资。由政府出面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征用,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升值,然后面向市场竞价拍卖经营权,回收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和建设。五是申报项目,银行贷资。对收益可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科学论证,积极申报,争取金融部门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 (三)以完善政策为立足点,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树形象。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7

一、具体工作内容

(一)城乡风貌改造的范围。城乡风貌改造范围覆盖全区城乡,具体包括各市、县(市、区)、乡镇,以及沿我区主要交通干道(含高速公路、二级公路、铁路、水路)两侧的村屯、旅游景区景点周边的村屯等。

(二)城乡风貌改造的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改造“竹筒房”和对改造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具体包括:

1.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两侧的建筑物外立面改造;

2.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可视范围的村庄房屋外立面改造;

3.建制镇以上城市临街而建的“竹筒房”改造;

4.城市主干道可视范围城中村的“竹筒房”改造;

5.改造区域的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和环境综合整治。

(三)城乡风貌改造的工作内容。

1.建筑物的改造。一是对建筑构造具备改造条件的“竹筒房”,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以改善通风、采光条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其外立面进行改造。二是对具备整体拆除新建条件的“竹筒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建设方式,建设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新街区。三是对不具备整体拆除新建条件的“竹筒房”,着重对其外立面进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

2.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主要是结合“竹筒房”外立面改造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铺砌沿街路面,实施管线下地工程,种植行道树及绿地,配套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改善居住环境。

3.规范户外设施。主要是拆除建筑临街面外置防护栏,拆除、改造和规范设置建筑临街面各类雨篷,对商铺的店招、店牌、灯箱、广告、电话亭、书报亭、果屑桶以及城市家俱等进行统一设计、科学设置、规范管理。

4.改造城市景观。重点是研究、提炼具有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色的元素,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小品,形成极具多样性、地方性和观赏性的特有的城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5.推出一批富有壮乡特色的民族村镇。重点是对交通沿线、旅游景点周边的村镇,根据不同地域、民族、民俗、景观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村镇。

二、时间安排和工作步骤

结合我区实际,全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从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用三年时间分四期工程组织实施。

(一)工程分期及改造范围。

一期工程(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抓好*—百色高速公路沿线村镇、右江河谷走廊沿线村镇的城乡风貌改造试点(含建筑立面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园林绿化和广场、小品的建设,下同)。

二期工程(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完成各市(含县级市)主要出入口、主要街道和重要节点,全区各高速公路和西江、柳江、红水河、钦江、南流江等主要江河沿线城镇、村庄以及各旅游景区景点所在村屯的风貌改造。

三期工程(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全区所有县城、建制镇主要交通出入口和主要干道两侧、重要街道节点,一、二级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乡镇、村庄以及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风貌改造。

四期工程(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完成1万个左右的自然村风貌改造。

(二)一期工程的工作步骤。

一期工程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9月):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开展城乡风貌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标要求、进展情况、工作成效以及先进典型,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城乡风貌改造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全区城乡风貌改造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2009年9—10月上旬):制定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原则,组织编制城乡风貌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按法定程序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以县为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报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已编制了城乡风貌改造规划的地区,要与相关总体规划要求相衔接,不够完善的要进一步修订;未编制城乡风貌改造规划的地区,必须按要求完成城乡风貌改造规划的编制。在城乡风貌改造规划的指导下,对每栋建筑的改造进行设计,绘制效果图,编制施工方案和工程预算。

第三阶段(2009年10月中旬至l2月上旬):申报项目,组织实施。建设项目实行分级负责,设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改造项目,由各市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工作进度,指导做好规划设计,核准建设内容、工程量和单位造价,并安排补助资金。县(市)、乡镇、村范围的改造项目,原则上由所在县(市)负责。自治区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工作进度,指导做好规划设计、核准建设内容、安排补助资金。项目一经核准,要尽快实施,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第四阶段(2009年12月中旬):考核验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城乡风貌改造的目标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对改造项目进行考核验收。

第五阶段(2009年12月下旬):总结表彰。对城乡风貌改造一期工程进行总结,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各地在组织实施中可根据实际灵活确定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并参照安排好二、三、四期工程的具体工作计划。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工作机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自治区副主席

副组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自治区建设厅厅长

成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巡视员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

*自治区交通厅总工程师

*自治区审计厅副厅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建设厅,办公室主任由韦力平同志兼任。各市、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职责分工。要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各方齐抓共管、整体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1.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对城乡风貌改造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制订政策措施,审定改造方案,确定改造范围,督查工作进度,并对改造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

2.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全区城乡风貌改造的日常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小组有关决议,督办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定期汇报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请示改造实施中的有关问题,组织改造成果各阶

段验收,统筹协调各部门整体推进,掌握动态、总结经验。

3.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自治区建设厅牵头负责项目实施的指导和协调,并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乡风貌改造实施方案;制定改造的标准、范围和技术规范,审定各市制定的城乡风貌改造方案、范围和标准;对城乡风貌改造试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统筹协调补助资金,跟踪检查各市、县(市、区)项目开展情况,在各地竣工验收后组织抽查验收;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城乡风貌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的审批、核准工作,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自治区财政厅负责筹措和拨付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监督指导财政性资金的规范使用,并对口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协调城乡风貌改造中的项目用地问题,查处违反规定审批“竹筒房”建设用地的行为。自治区审计厅负责对政府投资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组织对改造项目的建设进程、决算实施专项审计。自治区交通厅负责对城乡风貌改造涉及公路、水路相关设施的改造完善工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做好城乡风貌改造中的舆论宣传工作。

4.相关市人民政府的职责:组织协调辖区各县(市、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指导制定工作方案和项目计划,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整合落实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统筹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检查。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参照自治区有关单位的职责确定。

5.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职责:承担城乡风貌改造试点工作的直接组织领导责任,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整合落实县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统筹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检查,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组织竣工验收。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参照自治区有关单位的职责确定。

(三)加大投入力度。2009年,自治区安排一定额度的城乡风貌改造前期工作经费和试点补助经费。2010-2012年,自治区财政按照城乡风貌改造规划确定的改造计划,安排占年度改造计划财政补助额度约30%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规划设计补助、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其余70%的财政补助额度,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通过贷款贴息、财政担保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在贷款方式、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各市、县(市、区)也要把城乡风貌改造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相应的城乡风貌改造财政专项资金,确保城乡风貌改造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各市要建立专门的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发行企业债券;加大融资开发力度,将房地产开发与城乡风貌改造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社会捐助、个人捐赠等民间资本投入,利用信托、债券等金融工具,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作。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8

关键词:十 文化 一体化 对策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方面发展进行了全面精心勾画,并提出了具体有效措施。单就文化而言,十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它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还表现在它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更全面认识。

一、十报告中的文化建设要

从报告中,能体会到文化建设的三重意义:其一,它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其二,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其三,它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随着改革开放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就此而言,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跟报告其它内容一样,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民生意义也显得特别明显。它既表现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上,又表现在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上。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全面发展。只有多创造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富有活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来源于百姓需求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让百姓亲切可感、可享用到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

二、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内涵

文化一体化就是通过对文化事业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等措施,达到不同文化的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繁荣。文化一体化不是文化一样化,它允许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是,城市始终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与城市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文化产品的供给方面,大大滞后于城市,农村的文化体系不断被边缘化。因此我们所说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不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基本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三、当前城乡文化一体化存在的原因分析

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城乡文化一体化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

首先,只有总体目标或远景目标而缺乏阶段性推进目标,影响了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城乡文化一体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必须将远景目标与近期目标、中期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其次,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的发展目标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目标存在失衡的现象。在郑州市一些地方政府的眼中,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切,经济增长率就是一切。其关注的是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高楼大厦和越拓越宽的马路,而忽略抓了看不见、摸不着、见效慢、与官员的政绩的挂钩效益不大的非物质文化发展;再者,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乡文化功能定位失衡。

2.发展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郑州市城乡文化发展的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可以说,体制问题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造成郑州市乡村文化落后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次,郑州市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体制方面表现为管理分工没有统一规划,致使资源严重浪费。郑州市农村文化建设责任分属多个行政主体(部门)。在县一级,县广电局负责电视广播,县文化局负责群众文化,县体育局负责群众体育活动,县委宣传部负责群众文化宣传工作。

3.运作模式单一化

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运作模式单一化主要体现在:偏重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单向推进模式, 而忽视与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型的推进模式相结合, 进而形成城乡互动的双向推进模式。

4.协同管理创新不足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2012年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从宏观入手并坚持将管群众向群众管进行转变。然而在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这一过程中,缺乏一体化的民间组织力量和群众基础。

5.联动机制建构不力

首先,文化产业机制的缺乏。一方面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观念中,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而没有文化产业的观念,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这就使得当地不能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是阻碍郑州市城乡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另外一个瓶颈。

其次,文化评议机制的不健全。文化发展的绩效评议机制对于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起到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作用。

最后,文化互动机制的欠缺。从目前的状况看,郑州市并未很好的做到上述两种文化模式的有效结合。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导致郑州市城乡文化发展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市场二者割裂,市场对接构建不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互动格局还未形成,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向前发展。

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对策

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大力推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把握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具体的工作。

1.政策法规的完善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思想保证

文化建设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新形势下开展文化工作做出了部署。

2.经济的大力发展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物质保障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进一步增强精神文化需求。

3.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引领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4.政府统筹规划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航标

政府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城乡文化共建、共进、共享。宗旨就应该是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完善,在城乡文化互融互鉴的过程中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要形成资源融合、产业融合、人力融合、服务融合、管理融合等城乡文化的大融合理念。

5.联动机制的完善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过程,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因而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 应当校正“城市偏向”,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城乡平等发展战略,完善城乡文化市场互动机制、城乡一体的文化投入机制、城乡文化人才交流机制、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等,进而实现郑州市城乡联动的有机结合。

6.协同管理创新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抓手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光伟.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调研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张凤华. 从冲突到和谐: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文化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1).

[5]曾菊新,祝影.论城乡关联发展与文化整合[J].人文地理,2002(4).

[6]高善春. 论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9

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商标强市为目标,建立“政府主导、工商主推、企业主创”工作机制,形成“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全面推进”工作格局,创新政策措施,指导、服务市场主体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奠定品牌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从今年起,围绕实施商标战略。由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选择部分县市区、乡镇和企业作为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联系点,给予重点指导和帮扶,并按照有关条件,确定一批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示范乡镇、示范企业。通过示范创建活动,争创一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全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全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三、申报条件

(一)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制发本县市区创建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参谋、指导、协调和保护作用。制发本地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

3辖区内注册商标总量及近三年商标申请量位居全市同等城市前列;

4辖区内注册的地理标志和被认定的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数量位居全市同等城市前列;

5重视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近三年查处商标侵权案件数量位居全市同等城市前列。

(二)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乡镇条件

1政府将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发创建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乡镇工作方案;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参谋、指导、协调和保护作用。制发本地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

3辖区内注册商标总量及近三年商标申请量位居全市乡镇前列;

4辖区内被认定的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数量位居全市乡镇前列;

5重视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行政村市场主体能规范使用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富农成效显著。近三年查处商标侵权案件数量位居全市乡镇前列。

(三)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条件

1市辖区内依法登记注册。企业商标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

2全市范围内或本行业内具有代表性和产业特色;

3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在全市同行业中位于前列。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高度重视商标管理工作。有商标管理(知识产权)机构、商标管理专职人员和较完善的商标管理制度;

5近三年内无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申报办法

申报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示范乡镇、示范企业须填写《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申请表》《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乡镇申请表》《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1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市工商管理局推荐,由县市区政府申请。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查确定。

2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乡镇。县市区工商管理局(分局)推荐,由乡镇政府申请。市工商管理局审查,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3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县市区工商管理局(分局)推荐,由已获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的企业和地理标志协会申请。市工商管理局审查,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每年年底由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对象进行检查验收,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示范乡镇、示范企业申报工作每年开展一次。确定示范名单。示范期限自示范名单确定之日起三年,期满后可申请继续示范。

五、扶持措施

(一)建立直通车服务机制。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示范工作联系点建立联络员制度。为联系点提供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灵活有效的综合服务,帮助示范工作联系点协调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

(二)建立个性化帮扶机制。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适时召开专题会议。为联系点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并抓好落实。

(三)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新闻媒体开设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示范乡镇、示范企业宣传专栏(专题)组织示范城市、示范乡镇、示范企业参加国内外商标交流合作、业务培训、参观考察以及各类大型展会。加强示范城市、示范乡镇、示范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建立商标专用权保护机制。大力支持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创建活动。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为重点。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有效保护商标专用权。充分发挥“中部六省商标保护协作网”作用,对示范企业实施延伸保护。

(五)建立示范创建奖励机制。市政府将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全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示范乡镇和示范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六、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施商标战略是提升城市影响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创建工作,推进商标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载体。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督办,共同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

(二)加强信息交流。各县市区商标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要向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书面报告示范创建工作情况。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及时通报各地示范创建进展情况。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篇10

[关键词]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13-01

当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供给不断减少,土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城居住,农村“空心村”等不断增加,通过迁村并点或整村搬迁的方式腾出土地进行复垦,结余土地指标用于建设用地供应的方法应运而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是其中之一。为确保项目实施顺利推进,需要对其可行性及对策措施等进行探究。

1 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背景

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需求矛盾突出,人口众多与耕地相对较少矛盾突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中,建设用地需求较多,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既可以提供耕地保护的动力、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又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从其发展背景看,既有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的因素,更重要的因素则来自农村:农村居住点布局散乱,人均居住占用土地面积较大,特别是农村宅基地分配使用缺乏统一标准,空余宅基地较多,在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的情况下,“空心村”较多,村民居住条件较差。

2 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

2.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对策措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的实施利国利民,但项目具体实施中涉及众多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协调推进。项目实施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国土及有关部门联合推动,基层乡镇负责实施的方式进行,要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工作推进机构,在乡镇成立专门的项目指挥部,在具体实施村庄形成工作小组,对资金、规划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加强政策制定和宣传、面积测量及认定、拆迁补偿协议签订等关键环节的组织领导,形成高效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项目实效。项目实施成效如何,关键是规划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为此,要在正式实施前,组织有关基层镇街对辖区土地状况、新增土地潜力等进行摸底,对辖区内农民分布状况进行全面把握,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编制完善规划。安置区建设要统筹考虑居民需求和经济能力,在坚持集中居住、节约用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档次和层次的户型,特别是在安置区选址、安置房建设标准、拆迁补偿办法等工作环节,要全面征求群众意愿,并按照民主化流程,在经过村民大会等讨论程序后再予以公布实施。

三是强化考核监管,维护群众利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各项工作都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到众多资金等问题,必须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考核激励和监督管理办法,坚决杜绝项目实施中的各类“跑冒滴漏”问题。考核监督和管理办法要及时予以公布,让群众有全面了解,确保通过正确引导,使项目实施全程都依法依规实施,保障群众权益不受损害。要加强源头控制,在项目审批中就要对项目区基本情况、土地和资金平衡测算情况、投融资操作方式、实施步骤以及群众意愿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在群众意愿达到一定比例后才予以审批。项目审批后,国土部门要与基层乡镇等单位联合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公司制定完善土地整治实施方案和规划,并逐级向上级部门报备审批。

四是搭建操作平台,规范运行流程。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项目操作,由政府部门成立投融资建设公司负责项目资金和建设等工作。投融资公司作为特许经营主体,要通过贷款抵押等方式融资,并通过项目招标等方式确定安置房建设主体单位,后期可通过项目结余指标获取政府资金用于贷款利息偿还或项目建设。在项目实施全过程,都要按照规范流程操作,村民与村委会、村委会与镇街以及村委会与投融资公司、镇街与投融资公司等都要签订协议,规范各项目实施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在安置房建设中,要坚持从施工设计单位、施工材料等全部内容都要公开招标,严格按照与村民协议标准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按时交房。

五是上下互动协调,统筹各方实施。要加强相关部门以及镇街、村居与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确保项目全过程都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特别是在实施中要注意把握好政策实施与村民利益的最佳结合点,严格土地复垦验收、安置房建设验收等标准,确保实现项目实施效益最大化。

2.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具有诸多社会效益,但现阶段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无法延续传统生活方式,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生活方式改变又会影响传统的民俗保留等,容易造成民俗文化消亡;居民集中居住后脱离了土地,如果不能及时开拓增收渠道,容易降低村民收入。

针对上述问题,在项目实施中要坚持慎重原则,提出如下建议:一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项目实施利国利民,但具体到项目区居民,就是要尊重居民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在居民全部通过或达到一定比例后,才对项目予以审批、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前要统筹考虑好居民增收渠道、乡土民俗文化保留、生态环保等问题,切忌不顾实际的盲目开展项目,目实施后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也要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让农民收益。二要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项目规划审批通过后,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规划,按有关实施办法予以推进,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对复垦土地要严格标准,统筹规划好道路、灌溉水源等配套设施,确保建设为高标准农田,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三要坚持因地制宜推进项目。项目实施中要坚持个性化原则,在安置区建设、集中居住后居民增收等都要立足项目区优势和长处,积极引进乡村旅游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种养大户等,实现土地复垦后的集中规模化高效实用,坚决避免千村一面、土地粗放滥用等问题,真正做到让居民事前同意、事中顺心、事后满意。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针对当前农村土地使用现状,在适宜地区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复垦具有相当的比较效益,对项目实施流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项目实施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