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2-10 03:01:36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纵观我国的建筑史,有着无数惊世骇俗的旷世佳作,让人叹为观止。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民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栋小小的民居,细细品味它的一砖一瓦,它所承载的文化记忆,足以让我们探讨和深思。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探知前人的思想与智慧,对于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发展

1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史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例如宫殿、坛庙、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民居建筑作为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类型,其承载的历史记忆与传统文化最值得探索和深思。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民居建筑的形式也独具特色,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远古时期,北方因天气寒冷干燥,主要以穴居为主,南方因气候潮湿炎热,则以巢居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农耕社会的萌芽兴起,人们开始定居生活,北方出现了半穴居住宅,南方形成干栏式住宅。夏商周时期,南北方的住宅形式均发展成为地面建筑,北方的建筑材料以土为主,南方则以木为主。到了汉代,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居建筑开始出现庭院形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一些民居为了抵御外敌,增设了角楼等防御设施。并且以宗族、血亲为纽带形成家族集聚的生活模式。隋唐时期,统治者实行里坊制度,民居形式也多为城墙环绕的庭院和廊院。宋朝打破了这种制度,使得民居院落自由起来。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形制风格明显,北方最具代表就是合院式民居建筑,南方多为天井式民居。民居建筑随着社会变革,人流迁徙,文化交融等方面变化发展,充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2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体现

传统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它的存在蕴含着中国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诉说着他们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时的态度与方式。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建设活动,是社会需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必然受到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且在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作用下,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智慧结晶。民居建筑起初只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和自然条件,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创造出一个适合居住的场所。接着出现了农耕文化,开始慢慢形成了定居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又开始形成宗族、部落、村落、城市、国家等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等级制度、礼法尊卑等精神文化,并且也产生了一些祠堂、祭祀等宗教文化。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都能够在民居建筑中得到印证,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就是从这小小的民居开始逐渐形成,最终沿用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因此民居建筑中的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和深远的。

3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建筑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记忆,它并不是冷冰冰的木桩瓦片,而是充满灵气的鲜活生命,每一座古建筑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气质,承载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精神与智慧。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古建筑传承与保护应该越来越被重视。时展到今天,城市中的古建筑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些历史的载体如何存活,并且要存活的有意义、有价值,这是当今人们应该深刻探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古建筑被埋在尘土之下还未被发现,然而我觉得这样的它们是幸运的,因为它们至少还存在。有的古建筑被挖掘后,所面对的是被损坏甚至拆除,这样的结果是很让人心痛的,但是我们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叹息。现如今,在普通人眼里所谓的古建筑大概就是故宫,天坛,南禅寺大殿等等这种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它们的宏伟,壮丽而知晓它们,或许还因为它们是皇家的建筑而仰慕它们,很少有人会去对那些乡野村间的小建筑感兴趣,但是往往这些来自百姓,来自民间的文化,才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构成和文化发展。尤其是民居建筑,充满着人们的生活气息,生活才是人类发展最真实的体现。一栋小小的民居,有的只是普通人家的居所,所体现的内涵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无论是思想文化上,还是功法技艺上都值得去思考和探究。现如今在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方面真的有很多欠缺,其实这种欠缺在历史的发展中就已经存在了。现在的传承与保护只是将这个建筑尽量完整的保存下来,当然对于那些记载相对完整的建筑,我们还能认知到它的思想和文化。但是有很多建筑就只是建筑,追溯历史已经说不清道不明了,只能靠与其他相似的建筑或历史背景去判断推测。我觉得这是传承中的一个弊端。传承不只是通过记录,白纸黑字的写出来,这种方式是能说是记载历史。真正的传承应该是有传达的人和承接的人,人作为传承的载体才是最有效的,而那些实际存在的物体是作为传承人的佐证。就像一些民居建筑所承载的文化记忆是上百年的,这种文化记忆再往前追溯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千年,这些思想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精神深处,以至于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机械的、“日用而不知”的习惯,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缺乏思考,缺乏探索,很多本质的东西就这样被丢弃,虽然这个事物仍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何而存在。每一代人都只是在承接上一代人的果,只有少部分人传承了前人的因。因此当今的传承是机械的片面的,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即将发生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作为一个既承接又传达的人,应该时刻剖析事物的本质,然后将其传达下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我们一直在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似乎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很多人把“复兴”做成了“复古”。这真的是我们应该反省的问题,中国当代建筑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期,新的东西越来越少,一味的效仿西方,或者把古人的东西原方不动的拿过来,这都是当今发展存在的很常见的问题,这也是发展中最大的弊端。并且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中国建筑的光辉灿烂似乎已经停滞了,一直让世人引以为傲的永远都是古建筑的辉煌,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我们的骄傲难道还依旧是解放前的辉煌吗?是时候该谱写新的篇章,续写新的历史,重新思考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未来了。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陈静 单位: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