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时间:2022-05-18 11:28:01

关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学开展的重要部分,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为主要目标,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试析其中的某些问题,并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认为:在过去成功的经验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完善新的体育教学体制,才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学校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突出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为主,最终让学生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改革中去除了一些学生不喜欢的、普及率低和损伤发生率比较高的运动项目,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运动的量和强度也降低了要求。有改革就必须有创新,但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上课不积极,反应较慢等。我们不禁质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能提高学生的体质?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影响

人格也称个性,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格的健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缺乏考核制度,各地中考体育的项目也仅仅是一些基本运动项目,对学生的挑战性不大。高中体育改革后只留每年的体质测试,学生和学校对此并不重视。因为“它对高考没有影响”,而这些测试项目也都是一些跑跳类的简单项目,不存在安全顾虑。笔者认为,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可以通过灌输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护措施来保证它们的正常开展。譬如在球类运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对多发的运动损伤(如手指挫伤、踝关节扭伤等)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分析,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受伤后的简单处理;单双杆练习时,要求学生轮换在练习者边上进行保护,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中长跑前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克服他们对这类项目的恐惧心理,提升他们的练习热情。只有通过项目锻炼,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毅力,健全他们的人格品质。

二、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常被称为体质,既有先天遗传又包含了后天获得,是人类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人的性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现阶段的学生以校园为锻炼场地,迫于升学压力,多数学生只是为了上体育课而锻炼身体。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合理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锻炼,从理论出发,让他们对所学运动项目建立基础的认知。譬如体质测试项目中的50米,不要只知道加速和冲刺,应该让他们了解短跑分为哪三个阶段,体能如何分配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果放任学生自己练习,很可能会形成错误技术动作的定型,这将影响他们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锻炼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多加指导,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学锻炼,让他们意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

三、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影响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归于精神需要一类。改革告别了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作为练习主体的快乐,这在现行的高中模块教学中的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然而要长期维持学生的体育兴趣还是颇有难度,因为学生的爱好比较狭窄、偏一,他们一般只会参与自己喜欢的少数几个运动项目,如果教师不给予一定的干预,就很难做到让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从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来看,小班上课是一个可行方案,小班化教学能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能增加老师的巡回指导时间。目前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只是做到了将学生按照所选择的项目分班,虽然便于教师的施教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但选项班的人数仍然有多有少,离小班化教学的开展仍有差距。因此,希望各大高校加大体育老师师资力量的投入,譬如5个班级在选项分班时可以设置8~10个项目,这样学生的选择面广,有利于多个运动兴趣的培养,同时,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是重点,只有教师熟练掌握了各种运动技巧,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结语

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在保留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新的教学体制。在未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之前,并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经验,只有从各地、各校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迎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春天。

作者:汤建苏 单位:汇龙中学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1984.

[2]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2,22(2):37-38.

[3]陈静霜.浅析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J].体育师友,2000(5):38-39.

[4]王螽庆,徐军艳.中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调查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2,23(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