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

时间:2022-04-13 11:20:53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

内容摘要: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是贯彻《体育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有效载体,是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的重点。在推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城市社会体育组织起着承接政府职能、化解社会体育矛盾、完善公共社会体育服务、配置社会体育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协同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从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看,其在自主运行、发展数量与规模、资金来源、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分析制约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如何突破体制束缚,整合社会体育资源,构建“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等治理机制,方是社会体育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社会体育组织;困境;发展路径;天水市

市场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加大了社会管理体制变革与转型的压力[1]。面对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形势下,特别政府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背景下,体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快职能转变,即如何实现从“全能管理”向“有限管理”的转变是落实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我国体育体制机制的欠缺与不完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探寻一条适合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是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的意义

(一)发展社会体育组织是贯彻《体育法》必然要求

我国《体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体育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2]。各级体育总会在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发挥作用。据天水市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的调研得知,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无论是政策支持、理念创新,还是制度供给与对接等方面均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从而影响了社会体育组织在承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能力和作用的发挥,尤其社会体育组织自主性、独立性还不强,资源保障措施还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的培育与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居民体育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性以及多目标性日益突出。相对应的,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矛盾突出越来越明显,亟需社会休育组织积极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中来。

(二)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与培育是积极实施《全民健身条例》重中之重

从全民健身的开展来看,社会体育组织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调研得知,目前天水市各类体育项目协会有25个,这些社会体育组织大多数都存在“官办不分”、“政社不分”的状况、组织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组织体系还不完善、承接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人员编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组织在全民健身计划作用发挥。《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家推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求单项体育协会应当将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列入工作计划,并对全民健身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因此,加强社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开发、健身指导队伍建设与培养、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等,既要面向全体市民又要照顾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多元体育健身需求,切实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在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开展城市全民健身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作重心和落脚点应放在社区基层,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实施。

(三)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是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有效载体

目前,从天水市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情况来看,尚处于成长之中,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力量十分薄弱,需要政府扶持培育。虽然前期天水市政府下发了一些文件,出台了一些倾斜政策,朝着“政社分开”、“官办分离”的改革方向迈进,但是在扶持、引导不同类型组织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对接,以及承接具体职能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特别是社会体育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壮大还缺乏动力,从而严重制约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关键,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就是做强体育公共服务。目前,社会成员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建立长效的、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惠及全体公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关键,其中,既要考虑项目内容、硬件要求、专业化指导团队等的建设,还要考虑发挥组织要尽最大可能贴近居民、灵活等优势,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体育健身服务。

二、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政府职能承接与转化不够完善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需要一个多元主体来承接体育政府部门和市场的转移职能,社会体育组织作为体育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毋庸置疑地成为承接政府放权和实施社会体育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日益复杂的体育健身矛盾决定了体育政府部门不可能承担全部的社会管理职能,应该将组织的自我管理的权力和事项有序返还给社会,随着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将让渡给市场和社会体育组织承接。

(二)社会体育组织的能力偏弱,尚未形成良好的效果和有效的管理机制

后奥运效应的影响,大多数居民的健康意识持续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不到位以及职能对接尴尬境界,使得利益群体和利益主体的日益分化和多元化,各种复杂的体育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日渐尖锐,政府治理的压力日益增加,政府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也逐步由体育经济领域转向了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组织作为一种新的治理主体,能够帮助政府分担社会体育公共事务,有效缓解社会体育矛盾。目前,天水市虽然有25个体育项目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0家,其中部级有10家,在甘肃省的同类城市位居前列。在2011-2015年期间,全面落实“三纳入”工作,搭建政府、社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大群体”发展格局,但是从实施效果可以看出,社会体育组织承接政府转移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还不够,社会体育组织仍然存在行政色彩,社会体育组织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组织成员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另外,社会体育组织功能专门化不够,没有形成优势,组织的发展形式还比较单一,尚未形成长效的管理体制。

(三)经费严重短缺,筹资途径单一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社会体育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矛盾日渐突出,迫切需要政府扩大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社会体育组织的公益性特征正好满足这一点需求。2015年8个体育惠民工程全部高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省上补助的160万元资金全部拨付到位,配套建设资金达260万元,但是由于天水市基础设施的先天薄弱,历史欠账太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依然不足。因此,在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全民健身投入力度的同时,还需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吸引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的投入,增加全民健身的后劲和活力。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路径

(一)突破双重管理体制阈限,形成齐抓共管机制,凝聚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合力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呈现混乱和滞后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受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因此,改革社会体育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冲破双重管理体制的限制是体育社会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有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建立“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工作体系,一方面弥补管理缺位的情况,另一方面缓解社会体育组织没有主管单位的尴尬,有利于社会体育组织间的良性互动与资源共享。即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体育组织进行整合,构建相互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并发挥桥梁纽带、业务引领和日常服务管理等三方面的职能,其实质是改变治理方式,实现社会体育组织的自主管理,淡化行政色彩。另外,重点培育一批能够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体育组织,使之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覆盖面广、发展有序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使社会体育组织在总量、规模、结构等方面与天水市的社会体育发展相适应。

(二)建立有序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优先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分类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实质展开,启动社会体育组织监督与评估,引入社会监督机制。首先,要转变观念,以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建立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其次,将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纳入本地区体育发展发展规划中,重点培育体育行业协会、民非单位、公益类社会体育组织、社区体育团队和职业类社会体育团体等组织,促进社会体育组织的均衡化发展。再次,改革当前社会体育组织登记管理制度,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放宽条件等措施,促进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加大对公益类和服务类社会体育组织的孵化和培育力度,为其提供必须的发展空间、人才交流、人员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并且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最后,推进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转移职能,加大政府购买社会体育组织服务的力度,并将其纳入政府财政体系中,同时,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综合监督体系和整体联动机制。

(三)加强社会体育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生存能力是社会组织能力建没的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社会体育组织才能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充足的资金能够保障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但事实上,很多体育社会组织因为资金问题阻碍了其发展。因此,要建立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奖励和资助机制: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服务类体育组织,设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补贴标准和实施办法。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主动拓宽筹资渠道,消除对社会体育组织非营利性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社会体育组织的非营利性是指社会组织的收入不得在内部分配,仍要从事公益事业。二是制定适合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社会体育组织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长远规划,如果没有一个立足于长远的全面整体规划,即使有了资金,也会因为缺乏发展方向而止步。

(四)加强自律和监管力度,提升社会体育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

首先,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保障社会体育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要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体育组织在改善社会治理、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认识,以各种方式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奠定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舆论基础。同时,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内部自律。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内部制度和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其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运行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决策和运行;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体育组织评估和退出机制。除了对社会体育组织定期进行评估外还要建立配套的退出机制,坚决撤销违反制度和法律的组织。最后,创新外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包括行业监管、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等在内的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执法联动机制,保证社会体育组织依法依规组织活动。

(五)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体育组织服务水平专业化,适应评估客体和公众对评估的期许

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天水市体育社会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522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向社会招募全民健身志愿者3.8万余名,但是老龄化、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化人才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体育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将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依托天水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现有教育资源,构建一个由政府引导与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切实提升社会组织的就业吸引力,健全工作职业制度,切实落实中社会体育组织工作人员的相关社会保险、工资待遇、档案管理、职称晋级、薪酬绩效、专业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政策,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组织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社会体育组织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无形中给创新社会体育管理带来了压力。这就需要深入探讨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寻找出解决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应对之策,积极培育社会体育组织,才能使之健康发展。

作者:程晖 雍世仁 王麒麟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建,杨沛龙.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策略[J].社团管理研究,2011(9).

[2]吴明等.民政部酝酿出台慈善信息公开办法[N].新京报,2009-08-14.

[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4]非盈利组织问责:逻辑意蕴、困境解析与途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9).

[5]杨秀萍.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3(12).

[6]邓国胜.民问组织评估体系: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36.

[7]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8.

[8]田小彪.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机制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

[9]崔月琴.转型期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契机及其限制[J].吉林大学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

[10]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