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的应用

时间:2022-05-17 08:26:30

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的应用

[摘要]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使用新的气象信息传播手段已经成为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信息模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该种传播方式主要受到年轻人的认可,其优点是时效性强、互动性强、传播快速等,因此得到气象部门的关注。主要阐述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对其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关键词]微博;气象服务;传播

一、微博的特性及微博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微博的特性。微博是现代社交服务的一种方式,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微博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选择的社交工具。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微博的主要特征有:微博能够提供信息和交流的平台,只要是微博的用户,在任何的时间都能进行新信息的。微博是对传统博客的继承和发展,既保留了传统博客的开放性、交互性,同时较短的篇幅大大提高了信息效率。此外,微博还可以对信息进行一键转发。微博的互动性比较强,人们在进行讨论之后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留言、点赞。微博还能够实现图文同时。微博的这些特点吸引了许多人对其关注,因此,通过微博的形式实现对气象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实现传播速度的提升,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及时的气象信息。(二)微博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现阶段,通过微博进行气象信息的传播已经很普遍,同时随着该平台的不断完善,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微博进行气象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为公众增加更加及时广泛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短时强天气预报信息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借力微博这类新媒体,实现信息传播、交换和互动。人们关注微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现阶段,随着传媒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微博进行气象信息的传播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另外,通过微博进行气象信息的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即信息质量有待提升,信息内容形式相对单一,互动性和科普性不强等,仍需要气象服务部门的努力。

二、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一)及时天气信息。及时性是气象信息的关键,运用好微博平台能够帮助气象部门实现对气象信息的及时。通过微博进行气象信息的比通过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的途径更加便利和快捷。使用简短的几行文字对气象信息进行编辑,使用生动的语言给人们的出行提供提示,方便人们增减衣物,并做好应对天气变化的各项准备。同时微博还能实现及时对灾害天气进行预报预警,为减灾工作赢得了时间。现阶段,使用微博的人逐年增多,通过微博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流,让更多的人通过微博了解气象信息。另外,微博的转发功能也扩大了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二)气象信息公开化,满足公众知情权,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力。人们的生活直接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媒体的手段实现对天气变化的了解将更加普遍,使用微博进行气象信息的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短时强天气预报和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够实时到微博上,并附带相应的灾害防御提醒,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减少人为的错误和延误。通过微博的形式人们能够及时了解天气的同时实现和气象部门之间的互动。气象部门应该依据群众的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同时,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情况下,还要积极与粉丝互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期间,“福州气象”在新浪微博开设权威话题讨论区,以微话题的形式高频次、全方位地及时准确的台风资讯,提高公众参与话题讨论热情,主动帮助传播台风预警信息。2016年“尼伯特”台风影响期间,福州气象在新浪微博开设“尼伯特最新信息”微话题,逐时更新台风最新动态和可能产生的风雨影响,为公众答疑解惑,主持话题三天时间内,话题阅读量超过1300万人次,一度进入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有效地提高了台风预警信息的传播力度。(三)多样化气象信息内容,方便人们生活。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微博的方式人们不仅需要获得气象服务相关信息,同时还需要得到生活服务信息。“福州气象”官方微博自开通以来逐步丰富信息内容。除了常规气象信息,包括福州市区天气预报、福州全市及沿岸海域天气预报、天气实况信息、气象生活指数之外,还定期和不定期二十四节气、气候概述、天气趋势分析、气象灾害预警;针对不同的天气过程相应的气象科普知识和灾害防御知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微博平台中这些信息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民众更容易接受。微博信息平台还能够实现对重大气象灾害的追踪,同时做出准确的报道,提高了公众防灾意识,增强了公众防灾能力。(四)开设满意度调查,了解民众需求,有效交流沟通。将天气情况于微博中显示,开设相关平台不仅改变了传统天气为人们服务的形式,也增加了人们与气象服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与传统气象服务比较,这种创新形式的最佳优势便是互动性,确保人们与服务部门充分沟通并交流,气象服务部门通过微博进行信息的时,需要重视人们对气象信息的态度,要让人们感觉到服务的贴心,虚心接受粉丝的意见和建议,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人们对于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满意之处或有任何疑问、建议等都可以通过平台留言,或直接对话于服务部门。使得气象服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群众反馈意见,并及时解答公众疑虑,广泛采集相关意见以达到提升服务职能的目的。与传统的气象服务方式相比,微博创新型气象服务模式是双向的,是公众所能接受的形式。(五)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科普知识在宣传过程中常常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在传播过程中经常受到阻碍。加之科普知识的严肃性时常无法提起人们对其的兴趣,自然也无法做到传播给所有人。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以互联网形式传播各种信息与知识成为当今时展的重要手段。尤其能够通过网络制作各种相关视频、图像以丰富知识的内容,更加提起人们对气象科普知识的兴趣。因此,气象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宣传,尤其当今年轻人对手机的痴迷程度较深,通过微博的形式反倒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以互联网形式传播气象信息也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气象微博应用于气象服务中,能够为市民提供固定的学习气象知识的平台,还可以很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气象知识,增加了科普传播的随意性与日常性。

三、微博在气象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质量有待提升。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使得其余各种形式的天气服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民众也会越来越接受这种新形式的天气预报传播方式,这同样给气象服务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尤其在信息质量方面,除了快速、及时、准确以外,还应注重其内容表达的人文价值、服务内涵,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会出现偏差等。微博虽然便利,但信息在时要秉持严谨的心态。因此,气象服务部门应着重提升信息质量,避免大众对其印象大打折扣。(二)信息内容形式相对单一。官方气象微博所发送的内容是否过于单一,民众对此问题的看法褒贬不一。有些民众认为各司其职,气象微博就应传播天气情况,内容过于冗杂反而会导致群众对信息内容产生误解。然而有些民众则认为天气情况仅是其内容中的一部分,气象服务部门应更加贴心,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群体需求,做出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但总体来讲,气象服务部门应将二者综合,既不乏严肃性也不失亲民感。

四、微博在气象服务应用中的展望

(一)明确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战略地位才能制定相关计划,才能在微博应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微博应用于气象服务中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智慧化的气象服务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逐步搭建新媒体一体化气象信息传播网。(二)提升微博气象服务的影响力。当前新一代年轻人对娱乐新闻关注力度较大,对微博气象服务功能了解甚微。另外,老一辈人对智能科技的理解能力较弱,更谈不上微博的使用。因此气象服务部门应加大提升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影响力度,以新一代青少年为主体,广泛宣传气象微博的模式,提升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宣传能力以及影响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气象服务的另一种应用方式。与此同时,提升微博信息的准确性,丰富其内容,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气象微博,信任气象微博。中国数十亿网民,关注气象微博的人数占比较小,在此道路上气象服务部门则是任重而道远。(三)研究气象微博的新模式。传统气象服务模式已进入低谷期,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很难进一步提升,比如使用传统短信形式接收天气信息的用户逐年减少,电视媒体《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逐渐下滑,新型气象服务模式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随之而来的微博形式、微信形式等新媒体互联网天气服务模式备受好评。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微博应根据人们当前生活所需以及市场需求研发出新型气象微博发展模式,开发相关系统平台。将“预报+策划+编写+”各业务平台有机融合,建立各类历史数据云搜索平台,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气象信息时效性,并实现信息共享、自动编辑、个性化推送,充分利用预报技术支撑,让气象服务产品更加贴近大众需求。同事注重人才建设,培养气象专业知识与公共服务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对较为枯燥的专业气象信息进行包装,为公众提供能够带来“愉悦”感受的气象服务信息,提高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

五、结语

微博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快速的气象信息传播平台,其能够随时为人们提供“伴随式”的气象服务信息,人们接收到信息之后能够及时了解天气的变化,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现阶段,该种传播气象信息的手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就需要微博使用者和气象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黎健.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和思考[J].浙江气象,2009(4):7-13.

[2]聂飞艳.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93.

[3]陈红玉.由突发事件看微博的传播机制[J].传媒观察,2010(8).

[4]王世群,张干.微博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0(7):53-54.

作者:陈艳宁 单位:福州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