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研究

时间:2022-06-28 09:08:35

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研究

自1994年文化部组织开展第一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至今,四年一次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已朝着常态化、制度化方向稳步发展,从而成为检验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2017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与前五次相比,此次评估定级工作在指标体系、新增标准、考核数据、信息化平台报送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具有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客体体系化、评估导向时代化、评估标准科学化、评估手段信息化、评估机制透明化、评估结果常态化的特点[1],充分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的积极导向作用,对于带动地方党委、政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基础设施、创新服务、人才培养、效能发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各馆通过数据报送平台上传的佐证材料和数据作为参评的重要依据,而各项数据的准确报送须以做好业务统计分析工作为前提。

1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的含义

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是指对图书馆工作中的各种量化数据资料,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和整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其各种数量关系的一系列活动,其结果能客观地反映出图书馆和项工作的状况和基本规律。它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充分配置资源和调整资源、正确使用经费、制订各项政策和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是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2]。公共图书馆要实现科学管理离不开业务统计工作,而且要在准确统计数据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及时、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做出科学的分析报告,进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对于评估定级工作的积极作用

2.1业务统计工作是评估定级工作的客观依据。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考察的是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建设情况。以往的五次评估定级工作注重考察参评馆各项数据的数量和规模,而此次评估定级工作更加注重考察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质量。业务统计工作不仅要统计建筑面积大小,藏书数量多少,人员、设备的规模,还要统计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障图书馆的建筑设施设备、文献资源、信息化基础等各种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更要从中分析出公共图书馆业务管理、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的水平以及由此提出的战略意见。通过业务统计工作,经人工填报和平台报送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全国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用户信息、业务指标、服务效能等大数据,为评估定级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2.2业务统计工作贯穿于评估定级工作的全过程。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统计数据反映情况,任何总结、分析和评估材料,都是以数字统计为论证的依据,业务统计工作贯穿于评估定级工作的全过程。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其中提到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从法律上保障和推进公共图书馆大数据建设。因此,只有做好业务统计工作,呈现出真实、准确的统计数字和系统的计划、总结,才能使评估专家给出科学的评估结论。2.3业务统计工作为制订评估指标体系奠定客观基础。评估定级工作的作用旨在以评促建;同时,评估定级不仅是评图书馆,还要考虑各级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每年向文化部报送的《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年报》(又称《文基03表》),通过它可以看到全国各公共图书馆的所有数据指标,包括从业人员、馆藏量、新增藏量、读者活动、网站访问量、财政补贴收入、固定资产、馆舍面积、阅览坐席、志愿者队伍等23个大项、96个小项的数据。根据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标准,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自身建设、业务能力和竞争力、督促政府加强重视、加大投入。

3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的现状

3.1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3.1.1业务统计制度不健全,数据随意调整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的结果事关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要求业务统计工作要做到认真、全面、准确,但就现阶段全国公共图书馆的现状而言,情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了解到,还有很多参评馆在进行业务统计工作和报送评估材料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且缺乏统一的业务统计方法和口径,项目设置和填报方式不够统一、规范,不同的工作人员统计出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必然会影响业务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3.1.2业务统计工作流程化,缺少相应的分析研究目前,各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基本停留在“月报表→季报表→汇总年报表→数据上报”这样一种流水化的循环状态,依靠手工填报的方式形成传统的统计表将数据直观的罗列出来,少数图书馆会见到百分比之类的分析数据,连“曲线图”“柱状图”等有关质量关系的深入分析都很少见。业务统计工作演变成一种“过程化”的机械事物。3.1.3业务统计工作缺少素质高的统计工作人员和先进的统计平台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就是缺少兼备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工作人员,因此现阶段他们所能胜任的业务统计工作只能是简单的数据复制和统计分析。同时,公共图书馆缺少统一、先进的数据统计平台,现有的统计项目有的含义不清,由于理解不同或统计指标的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标准不一致;统计项目层次不清晰,各项指标间缺乏逻辑性;统计数据类型单一,多样性不足;没有对全国公共图书馆统一的揭示平台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重复劳动和效率低下。3.2我国少数公共图书馆的业务统计工作值得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最高的两大经济带,在城市化发展方面是领跑者,是国内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最具活力及创新精神的区域典范。笔者通过调查包括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长、珠三角地区的48个公共图书馆了解到,各图书馆都比较重视年度统计及年报编辑工作,但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年度发展报告的只有广东图书馆学会的《2016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在日常的统计分析工作中最突出的、最具典型代表的是佛山市图书馆的统计分析工作及其成果《佛山市图书馆年度报告》。佛山市图书馆的业务统计分析包括对本馆及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包括对图书馆基本情况的统计,对馆藏总量、新增文献类型、读者到馆情况、注册读者情况、文献外借情况、读者活动情况、自媒体运营情况、媒体报道专题及趋势情况、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服务体系其他平台运行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亮点案例的展示。可以说,佛山市图书馆在业务统计分析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值得借鉴。

4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4.1充分认识业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公共图书馆要实现科学管理,迫切需要在业务统计工作方面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规划,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业务统计工作制度,对馆舍面积、馆藏文献、从业人员、读者活动、财政补贴收入等统计数据进行准确真是的统计,并对机构设置、馆员工作量、工作效率等统计指标进行科学的设置和量化,并建立健全业务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形成完整的图书馆业务统计档案,不断改进图书馆的各项事务。4.2建立完善、有效的图书馆统计系统,并作为常态性工作来抓公共图书馆的业务统计工作必须按程序连续进行,从基础数据开始,完成日记实、月汇总、年总分析等,做到有条不紊,及时精确,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软件可代替业务统计工作人员对接图书馆的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图书馆报表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优秀的业务统计工作人员运用大数据分析软件,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3加强对图书馆统计资料的研究利用,并作为尖端性工作来抓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数据统计,那样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而是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通过对图书馆馆藏、读者、借阅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从侧面反映公共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情况,研究以上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图书馆的馆情,并通过数据的横向比较,反映同级别图书馆间的差距;纵向比较本馆的各项数据,找出本馆发展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缩小差距,加快发展,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飞跃发展。

5结语

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业务统计工作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评估定级工作为契机,各图书馆应对业务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建立健全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加快推进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建设,明确它的重要使命和工作职责,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科学规划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贾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新阶段——柯平教授谈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J].图书馆与理论实践,2017(7):62-69,79.

[2]赵楠.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业务研究与辅导工作概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

作者:赵楠 单位:沈阳市图书馆